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运动训练学

体育运动训练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运动训练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体育运动训练学

体育运动训练学范文第1篇

摘 要 文章针对体育运动学校中长跑运动员在进行体能、技战术训练中易出现的身体和心理疲劳现象,得出恢复训练是体育运动学校中长跑运动员提高成绩的关键。通过查阅大量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分析研究了中长跑运动员训练恢复的手段与方法,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体育运动学校 中长跑运动员 恢复训练

一、运动性疲劳

自1880年莫索研究人类的疲劳开始,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许多著名学者从多种视角采用不同手段广泛研究疲劳,并先后给疲劳冠上了不同概念。在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1982)上对疲劳的概念取得了统一认识,即疲劳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继续机能在特定水平上进行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这一定义的特点是:(1)把疲劳时体内组织和器官的机能水平和运动能力结合起来评定疲劳的发生和疲劳程度;(2)有助于选择客观指标评定疲劳如心率、血乳酸、最大摄氧量和输出功率等。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本身引起的机体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经过适当时间的休息和调整可以恢复的生理现象,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身体变化的综合反映过程。

疲劳一般分为心理疲劳和身体疲劳,心理疲劳是由于心理活动造成的一种疲劳状态,其主观症状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障碍,理解、推理困难,脑力活动迟钝、不准确。行为改变表现为:动作迟缓,不灵活,动作的协调能力下降,失眠、烦躁与不安等。

身体疲劳是由于身体活动或肌肉活动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运动能力的下降。身体疲劳分为全身的、局部的、中枢的、外周的等类型。身体疲劳常因活动的种类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症状。

在运动竞赛和运动训练中,身体疲劳和心理疲劳是密切联系的,故运动性疲劳是身心的疲劳。

产生运动性疲劳的原因: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客观上加重了运动性疲劳的发生,运动性疲劳处理不当,将引起过度疲劳,过度疲劳会影响到运动员的健康状况、运动能力和运动训练的连贯性。产生运动性疲劳的主要原因是运动负荷,但运动负荷是由多因素组成,如:次数、距离、时间、重量等。不同的组合将形成不同的刺激信号,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将发生不同变休,这需要根据训练目的选择不同的刺激信号。因此,运动性疲劳是一个综合性概念,然而该概念在实际运用中造成混乱,却只要某一运动性刺激信号刺激身体,引起机体疲劳,机体将产生运动性疲劳的各种症状,致使选择判断运动性疲劳标准缺乏专门性,最终导致恢复手段缺乏针对性。

(一) 肌体的疲劳

不同运动项目的疲劳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短时间最大强度运动疲劳是由于肌肉细胞内代谢变化导致ATP转换速率下降所致,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疲劳往往与能源贮备动用过程受抑制有关。

(二) 神经系统的疲劳

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位是大脑皮质,传入的各种信息(包括肢体运动信息)在此做最后的分析与综合,并产生相应的感觉,由骨骼肌收缩实现的人体运动在其调节之下完成。当肌肉运动加强时,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消耗也加强。虽然,在工作过程中恢复仍不断进行,但依然抵不过消耗量,当消耗达到一定限度时,皮质细胞的代谢过程就发生障碍而出现疲劳,疲劳又引起抑制加深,从而制止神经细胞的过度消耗,当局部或大部分皮质细胞因训练负荷负担过重或时间过长,而消耗神经能量到一定限度时,细胞内部的代谢变化就引起抑制过程的发展,这样皮质细胞的工作强度将减弱,避免神经能量过度消耗。

二、体育运动学校学生与中长跑项目特点

体育运动学校学生的年龄大概在13-17岁之间,在体育运动学校主要是发觉学生的运动潜能,提高运动能力过程,向高一级体育运动队输送队员或向高校输送专业队员。

中长跑属于体能类项目,归属耐力项群。一名中长跑运动员成功与数百种因素有关,但与以下三种因素关系最为密切,即心血管系统(含血液指标)、下肢支撑器官、意志品质。竞技体育对三者提出极限要求。“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一桶水的容积不是取决于最长的一块木板,而是决定于最短的一块。这三要素是任何中长跑教练员都不能回避的,是训练成功的关键,任何训练方法的运用都依据于这三要素是否处于良性状态。马俊仁能在中长跑项目上取得世界领先水平的一条重要原因是消除疲劳手段较好,较好的疲劳消除手段能有效地提高训练效果,提高运动员的机能水平。

三、恢复训练

(一)恢复训练的内容

恢复训练的内容是以恢复训练与体能训练,技战术训练、心理训练和比赛做好充分准备作为主要目的和任务。系统的恢复训练可分为三大部分;其一为基础训练,指在运动员疲劳后的基本恢复过程。其二为心理恢复训练,指中长跑运动员进行耐力跑时出现心理疲劳后的心理恢复过程。其三为针对性恢复训练,指中长跑运动员进行某项素质训练使身体局部疲劳后的恢复过程。基础、心理和针对性的恢复训练包括具体的内容见表1。

系统的恢复训练已成为当前体育运动学校教练员和运动员所面临的共同课题。国内外一些高水平的教练员已经将恢复训练作为高水平运动员科学训练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现代运动训练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使现代运动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二)恢复训练、体能训练与技战术、心理训练的关系

体育运动学校中长跑运动员的系统恢复训练与体能及技战术和心理训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们是现代运动训练完整的科学体系。充沛的体力和饱满的精神可以有效地促进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和提高技、战术水平,同时也是中长跑运动员在比赛中正常或超常发挥的前提和保证,如有人把中长跑训练比作骡子拉磨,一圈一圈不见终点,既单调枯燥,能量等消耗又大,无论从生理还是从心理的角度来说,疲劳都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因此,中长跑运动员、教练员必须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合理地安排练习量和强度,把各种练习有机合理的组合与搭配,并且经常改变训练的环境,这样才能提高训练质量,延缓疲劳的出现,是促进机体恢复积极而有效的措施。

(三)中长跑运动员恢复训练的手段和方法

恢复过程存在于整个运动训练过程,这里主要论述训练课后的恢复过程。从疲劳产生的原因来看,在恢复过程中主要解决好两个题;一是在运动时被消耗掉能源物质在运动后得到恢复,而且是良好的恢复。二是在运动时体内环境和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系统协调平衡被破坏,在恢复期中应尽快、尽好地得以恢复,从而提高调节能力。

由于中长跑运动员训练的时间长、耗能大、内容单调,导致了中长跑运动员在训练中极易产生疲劳现象。因此,教练员在安排训练计划时就应把恢复训练的手段和方法安排在每次训练课中。例如,在进行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时,把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反复训练法、法特莱克训练法、高原训练法合理地安排在训练课中,并不断变换训练方法和训练内容,同时组织队员到野外进行训练。而对运动员训练后一些肌肉的局部疲劳,采用相互按摩和自我按摩、电动按摩等手段效果好。相反,对于大运动量训练后出现的全身疲劳,则结合热冷水浴和中西营养药物等手段效果甚佳。同时,根据运动训练负荷的性质、量和强度。可用综合性恢复的手段和方法。比如,在训练中,如果是全身大负荷主要由一部分肌肉群承担,就采用起局部作用的手段,如听优美的音乐、热冷水浴和中西营养药物相组合。通过以上这些恢复手段和方法,运动员就能在下次训练之前得到完全恢复。

1.营养手段

营养是运动后被消耗物质恢复的物质基础,营养疗法既是一种恢复方法又是一种训练手段。其中主要途径是高糖膳食和肌糖恢复,补充适量的动物性蛋白质,定时定量的服用维生素C,此外,每天还需补充适量的脂类、矿物质等。

2.物理手段

主要是利用光、电、温度、压力等物理刺激,以加速体内微循环进而达到活血化淤的目的,常用的方法有:按摩、理疗、热水浴、高温疗法、桑拿、蒸汽浴、吸氧疗法等。这些物理手段有利于中长跑运动员的恢复。

3.中医药学手段

采用中医补益药进行食补调节机能是我国传统医学的宝贵经验,补益药物有助于加速激素和免疫调节达到新的平衡,从而提高运动能力。

4.心理教育手段

常用的教育手段有:一是严格的作息制度;二是积极性休息;心理手段有:心理诱导,生物反馈训练、呼吸调整、神经肌肉心理训练等。值得注意的是,心理恢复必须在专门人员指导下进行。

四、结语

科学训练是当今竞技体育的必要手段,机能评定是科学训练的重要组成成分。本文从疲劳的界定、发生及恢复手段与方法等方面做了综合的介绍,其目的在于使中长跑运动员,在了解运动性疲劳的同时,能掌握一些简单易行的科学的机能评定和恢复方法,最终达到提高训练水平的目的。

由此可见,中长跑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合理安排练习的量和强度,不断改变训练环境,采用综合恢复过程的手段和方法以及全面地营养恢复手段,已成为当今运动训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普拉托诺夫.现代运动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195-196.

[2] 华北区医学院校体育研究会编著.体育保健与健康医学[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

[3] 肖洪凡.浅析田径短跑运动员训练恢复的手段及方法[J].运动训练与竞赛.2010(9).

[4]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体育运动训练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运动技能;身体素质;身心和谐;体能训练;西北农村

运动技能是运动专业人员在运动学习的主动目的性导向与规范基础上,立足生物机体初始状态水平,以训练负荷为信息输入载体,以强度与时间矢量值为参照系,最终以人体自身机能与结构的协同适应效应,使泛脑网络产生的新的有序模式。西北农村学校由于受到地域条件的制约和师资力量的制约,学生的运动技能素质处于盲目发展的境地。中学生在生理的发展上处于青春发育期,身体外形剧变,体内机能增强,体育运动技能的形成,也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建立过程,有其建立、形成、巩固和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和生理规律。处于体育教学之间的体育老师,必须在教学中做到两大兼顾,既处理好身心快速发展时期的初中学生运动技能多途径掌握,有要兼顾到课标对于校园体育活动的具体要求和标准化操作。

一、立足课程目标对体育运动技能的要求,理性思考运动技能的发展规律,构建运动技能训练的新思路

在新的体育课程改革之前,确实有很多“打破以单纯传授运动技能的教学体系”之说,要实现更多方面的教学目标。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提出了“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新的领域目标。体育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存在着运动技能教学无效无味的问题,应当进行改革,新体育课程理念,运动能力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以及心理健康、身体健康、运动参与和社会适应等目标领域的实现,都需要有一个实实在在的“载体”和“途径”。在进行运动技能的教学时,既要考虑如何使学生有效地获取运动知识和技能,又要考虑如何运用运动技能的教学使学生实现其他学习领域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课程性质。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兼顾不同学短的具体目标,精心设计运动技能训练方案

首先,要明确课标学段要求和运动技能学习领域的学习目标要求,有针对性的选择训练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合理地构建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需求的技术体系,删繁就简,对不符合学生实际的要淡出学习的范畴。其次,运动技能训练还是要兼顾竞技性,发挥运动竞技的特点,加快运动技能的固化和提高。再者,体育教学要优化运动技能评价体系,帮助学生将运动技能提升达到最近发展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在运动技能训练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落实新的体育课程理念,关注个体差异形成活动技能分层目标,开展技能分层教学,同时运用发展性评价,激励运动技能掌握差的学生超越自己;激励运动技能掌握好的学生进一步超越自己,进而,逐渐提高不同学生运动的能力,达成运动技能学习的目标;同时,要在运动技能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心理、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要在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兴趣、养成习惯,形成意识、锻炼品质、陶治情操,提高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

在这样的运动技能教学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可以解放他们的眼、耳、口手脚等器官,而且更重要的是运动技能训练过程中,有了属于自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独立性、能动性将得到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能自主地将自己的体验和兴趣结合起来,将自己的方法、价值观与技能的获得结合起来。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知识课堂”转变为“生命课堂”,生命发展成为体育运动技能学习的真正目标。

三、运动技能教学要采用各种符合学校设施和体育条件的教学方法,注重本土性和灵活性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体育教学中要注意室外活动的特殊性,注意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教学时间用得最少,练习方法有效,运动技能提高最大化,达到教学方法的整体优化。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要坚持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动眼、动身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能训练和技术掌握,要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都要坚持让学生把体育运动当成是一种“乐趣”。

四、体育教师要不断更新运动技能的训练理念,与时俱进,注重实效

体育运动训练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 定向运动训练 浅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161-01

定向运动最初起源于瑞典,属于军事体育训练,随着定向运动的不断演变与发展,人们发现了定向运动中的趣味性,并且有利于提升人们的身体素质,所以逐渐应用到高中体育教学中。目前,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采用定向运动训练已经成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1 高中体育教学中定向运动训练的重要意义

定向运动指的是利用地图和指南针在地图上标记多个点标,以最短时间到达所以点标者为胜,是一项非常健康的智力型体育训练项目,需要智力与体力的完美结合。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定向运动训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目前,在很多高中体育教学中已经开始运用定向运动训练,学生通过参加定向运动训练,能够提升自身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对将来的成长与发展中遇到问题,能够及时的处理与解决,同时还符合高中生的身心特点。高中阶段,学生所面临的压力比较大,而参加体育运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环境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身心得以放松,让学生通过参加定向运动训练,减缓心理负担,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同时,由于定向运动基本上都是在野外进行的,这就要求参加训练者需要在复杂的地形中,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参与训练,跨越各种障碍,完成任务。整个训练过程,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学生的智力、分析力和逻辑能力等方面都有所帮助和提升。

2 高中体育教学中定向运动训练的具体对策

2.1强化宣传提升认识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定向运动训练学习,学校和教师为了吸引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应该进行大力宣传,给学生介绍定向运动训练原理、本质、优势和重要性,提升学生对定向运动训练的认识与了解。学生只有对定向运动训练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定向运动训练,在参加定向运动训练中感受到体育活动的魅力,并且提升其综合素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可以采用校园网站,设置一个定向运动训练的专栏。大部分学校可以采用校内的报刊栏或宣传栏介绍或宣传定向运动训练,学生也可以定期举办定向运动训练比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2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师资力量始终处于重要地位。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定向训练教学,需要教师对定向运动训练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带领学生参与,而定向运动训练的教学效果,也需要教师进行体验和检测。所以,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定向运动训练离不开雄厚的师资力量,组建一个高质量的体育教师团队十分关键。而学校也需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与专业知识的培养,可以采用加强培训、积极实践等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师能力。学校也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定向运动训练,在亲身实践过程中获得宝贵的教学经验。另外,高中体育教师之间也可以增强交流,互相探讨学习,积累定向运动训练教学的经验,互相帮助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为高中体育教学中顺利开展定向运动训练奠定坚实的基础。

2.3完善场地器材建设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定向运动训练,虽然教学过程比较灵活,但是需要场地和器材的支持,并且要求比较高。如果在高中校园内开展定向运动训练,就需要拥有广阔的活动空间和设置足够数量的障碍物。此外,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定向运动训练对教学器材的要求也比较高,并且还比较独特,包括指南针、对讲机,甚至需要卫星定位仪等。所以,不少高中体育教师在开展定向运动训练教学时,所面临的困难十分大,教学难度大为增加。为了保证定向运动训练的有效开展,一些体育和教育部门必须要扩大宣传力度,使学校认识到定向运动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力推广定向运动训练。学校也应该加大对体育教学中定向运动训练的投资力度,完善场地与器材的建设,从而提高定向运动训练的教学效果。

2.4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定向运动训练,体育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优化与改善,构建一个科学系统性的定向运动训练教学体系,加强对定向运动训练的理论探究与分析,包括饮食卫生、野外生存、安全保障和户外医疗等,提升学生在参加定向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可靠性与安全性。高中体育教师在具体的定向运动训练实践中,应该全方位、多方面的优化教学手段或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定向运动训练技巧与能力,可以采用跑步训练、负重训练、逃生训练、游泳训练、攀岩训练和体能训练等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另外,高中体育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看部分有代表性的定向运动训练视频,让学生分析和研究,探讨学习经验。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定向运动训练教学,不仅符合高中体育教学的发展规律,也符合新课改素下提倡素质教育的理念。同时,将定向运动训练引入高中体育教学课程,不仅使高中体育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也满足了高中阶段素质教育的需求。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开展定向运动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牛波.开展定向运动对高中体育教学的现实意义[J].考试周刊,2011,27:156-157.

体育运动训练学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课余体育训练;运动损伤

伴随国家对中国综合素质人才的不断重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发现,没有一个良好的体质,是不能在社会中顺利生存发展的,所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自主的进行课余的体育训练。这些看似简单的课余体育训练一旦出现训练不当的现象,就会给当今大学生带来一些不必要的身体损伤,这就大大的打击了许多大学生课余训练的积极性,是他们望而怯步。所以,如何解决大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的运动损伤就成为了学生与广大教育部门的难题。

一、大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的运动损伤预防研究的意义

现今的学校之所以开展体育课,就是为了不断的增强学校学生的体质,促进其健康发展,为培养全面的“四有”人才而奠定基础。而我们所谓的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意外损伤。所以,大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的运动损伤还是要以预防为主,多个部门相互配合才能彻底的消除这种现象。学校开展体育课的本质目的在于增强现今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学生在课堂上逐渐掌握运动的基本技术、技能。实际上,大学生体育训练的运动损伤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其是否做足了准备活动,以及是否正确掌握运动的正确技术和运动服饰与器材的应用。医学资料表明,大多数的运动损伤部位都在学生的踝关节、腰部、膝关节、肘骨节等等这些常用的活动强度高的承接关节。这些关键关节的损伤危害众多,如若不进行及时的治疗与保养,势必会导致伤口的恶化或是病情的加剧,甚至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大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由于学生们没有进行合理有效的准备活动以及服饰的多样都使得运动的损伤率大大提升。再加上,没有专业的老师从旁协助,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又低,使得损伤问题更加严峻。因此,良好的对大学生课余体育训练发生的损伤进行适当的预防是十分重要的。

二、大学生课余体育训练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

(一)学生缺乏运动医学的知识。由于课余体育训练没有专业教师的知道,学生又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运动医学的知识,使得学生的运动自我保护意识低下,缺乏前期运动的准备工作。对于已产生的运动损伤又没有明确的处理方法,使得课余体育训练的运动损伤时常发生。

(二)训练缺乏科学性,运动量过大。由于学生没有专业教师的指导,使得学生的运动缺乏科学合理性,大多数学生的训练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随着自己的心情进行训练,这就使得训练缺乏统筹的管理,导致了学生运动过量,发生运动损伤的情况

(三)准备活动不足。由于大学生大多数都是活泼好动,身强体健,往往认为自己不用做任何的准备活动就可以进行体育训练,这种心态的普遍存在也是导致运动损伤增加的原因。 转贴于

(四)运动内容安排不合理。由于学生课余体育运动完全是因人而异,学生不能对其进行合理的安排,使得运动的内容千奇百怪,没有合理的统筹性,使得运动损伤大大增加。

(五)运动技术问题。由于学生缺乏专业导师的指导,使得学生在运动时,技术动作不熟练、不规范、技术动作错误和违反运动规律,增加了运动的损伤。

(六)其它原因。由于每个学校的资金与运动场地、服饰、运动器材、气候均不同,使得学生的运动环境也不尽相同,不达标的体育环境势必导致了运动损伤增加。

三、大学生课余体育训练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一)增加运动医学在校的传播。作为大学院校,学校要高度重视对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卫生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运动损伤意识,让学生充分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二)合理安排运动量。学生在构建自己的运动时间表时,要有科学针对性,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合理进行运动的统筹安排,减少训练的运动损伤。

(三)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学生一定要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学校的教学在体育的教学中一定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运动保护意识,把做好准备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灌输给学生,根据不同项目的活动特点,相应的采用适宜的准备活动,有利于提高人体各部机能中枢的兴奋性以保证运动时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四)合理安排运动内容。学生要合理安排课余体育训练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有机的提高学生对运动的适应能力。学生要科学额的遵循自身的特点,采取有机的运动结合,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五)增强体育的技术含量。学生在做每个运动之前,要对这个运动进行充分的了解,尤其是在学校的体育课上,要认真学好动作的要领。

(六)增强运动的硬件设施。学生在不断加强自身的运动意识的同时,学校也要不断提升运动器材的设施,加强场地器材管理,重视陈旧器材的维修。

体育运动训练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学生;体育训练;运动损伤;预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3-0102-02

1 运动损伤的定义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统称为运动损伤。中学生是一个好动的群体,喜欢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极具创意,喜欢挑战自我,但是因为自己的知识水平、身体发育等外在和心理不够成熟等内在原因,经常成为最直接的运动损伤的受害者。运动损伤与一般的工伤或日常生活中的损伤有所不同,它的发生与运动项目,训练安排,运动环境,运动者的自身条件以及技术动作有密切的关系。

2 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

参加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国家服务。运动损伤对中学生所造成的影响是严重的,不仅影响其健康、学习和工作,也对体育健身者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妨碍体育健身的正常开展。在体育健身中,我们对运动损伤的预防应有充分的认识,需要很好地掌握运动损伤的发生规律,切实做好预防工作,使之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同时,还应了解和掌握一些体育健身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的产生原因,预防与处理方法,从而使体育健身健康安全而富有成效。如在运动中,不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工作,没有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就可能发生各级各类的伤害事故,轻者影响学习和工作,重者可造成残疾或危及生命。因此积极预防运动损伤对增强身体素质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3 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

3.1 教师因素

课前准备方面。教材选编是否合理,手段是否正确,安全措施是否充分,对预防运动损伤至关重要,课前一定要充分备教材、备场地、备器材、备学生,特别是易出现运动损伤的运动项目更要充分注意。

教学训练组织方面。是否遵守教学训练原则,如循序点进,个别对待等原则。另外如果一个教师所负责的学生过多,就会导致在学生进行器械训练时没有指导教师的监护,或者学生不遵守运动场地分区等,这些都可以成为致伤的原因。又如上完一节课后,放松活动随便,放松方法单一,没有针对性,也是造成慢性损伤的原因。

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方面。在教学,训练中,特别是学习新动作时,经常出现学生对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和要领并不在意。作为教师,也只追求学生玩儿的高兴。这样,由于专业技术没有领悟,在活动中也容易出现伤害事故。

3.2 学生方面

安全意识淡薄,上课时不注意听老师的讲解,练习时不专心。中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课外活动时间少,身体素质普遍较差。在进行大强度大运动量的体育训练时,往往会产生抵触和畏惧心理,从而在练习中有畏难情绪,抵制体育训练,即使参加训练也更易在练习中受伤。

3.3 场地器材方面

运动场地不合格,如跑道不平,过硬,过滑,沙坑过硬或沿太高,或坑内有杂物,踏跳扳与地面不平等。

运动器械不合格,如器械陈旧,大小,重量与运动者的年龄,性别不符,安装不牢固和安放不妥当等。

运动时衣服不合适,如鞋子过大或过小,或穿皮鞋,厚底鞋,有跟的鞋进行活动等。

4 体育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4.1 加强思想教育,了解必要的运动性损伤知识

加强思想教育在体育教学训练中,必须把安全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明确学校体育工作的目的任务,树立“健康第一”观念,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内容,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充分了解学生,对那些易发生损伤的部位做到心中有数事先预防,力求练习的全面性,避免单一的训练方法。平时加强安全教育,在学生参与的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 克服麻痹思想,不能玩小聪明平时训练时偷懒,在考试前突击训练,要发扬吃苦耐劳的坚强品质。同时应该多学习关于运动保健类的知识,知道损伤出现的后果,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4.2 认真做好准备活动,训练结束要做好必要的放松活动

准备活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训练的质量,对有效避免运动损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每次上课或剧烈运动前都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内容要紧密结合教学训练和比赛的内容而定,既要有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又要有针对性,目的性的专项性准备活动。对运动中负担较大和易伤的部位,应高度重视,如机体兴奋性较低时,或气温较低,肌肉韧带较僵硬时,准备活动时间要长些,对有伤的部位,准备活动要小心谨慎等。在做后蹬跑时,对后侧肌肉的要求就较高,如果我们在练习前不做好充分的拉伸,就很可能拉伤后侧的股后肌群。再如足球中的大力射门练习也是如此,准备活动不充分也很容易伤及后侧的肌肉。准备活动的量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运动能力、所学动作的难易、教学训练、比赛的激烈程度、天气条件等而定。一般来讲,学生的兴奋度较低、身体素质好、运动水平较高、所学动作不难而时间相对又较短、天气寒冷时准备活动的时间可稍长、强度可稍大。反之准备活动的时间强度则要相对的小一点。同时还要有对旧伤或刚痊愈部位的针对性活动,以免再次受伤。准备活动的量不宜太大,以身体感到发热、微微出汗为宜。准备活动结束后,注意不要距正式的授课内容时间过长,以免时间过长造成身体发凉,从而失去准备活动的意义。在运动中若间歇时间过长或在教学训练换项目时,都要补做一些准备活动或补做专项活动。训练结束后要做好放松,使紧张的肌肉得到适当的休息。也为下一次训练做好充分的准备。

4.3 加强易伤部位的训练,合理安排运动训练负荷

加强易伤部位的训练,提高它们的机能,是预防运动损伤的一种积极手段,例如,为了预防腰部损伤,应加强腰部肌肉的训练等。循序渐进地加强易伤部位或相对较弱部位的训练,提高它们的功能,是预防运动损伤的一个积极手段。同时科学合理的安排训练内容和数量也是提高中学生训练质量和保护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手段,训练不宜安排的越累越好,而是越精越好。

44 加强保护和自我保护,提高训练的良好心理适应能力

加强学生的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并注意体育骨干的培养,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如摔倒时立即屈肘,低头,团身,以肩着地顺势滚翻,从高处跳下时,以前脚掌着地,以增加缓冲作用等。训练是一个社会实体人参与的活动,会有很多偶发性的事件,这就要求学生在训练中学会自我保护与对他人的保护,如训练篮球时不把球脱手,以免别人踩到球上受伤,同时也要避免别人对自己的伤害。对于初中学生的业余体育训练,是在无数次反复动作练习中找到最适合自己身体机能的练习,所以学生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积极面对相对枯燥的训练并且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训练质量。

5 结 论

总而言之,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体育教师只有把握了运动伤害事故的规律,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保证体育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秦卫斌.对学校田径业余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