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文化特点

城市文化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文化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市文化特点

城市文化特点范文第1篇

对于现代大众传播而言,受众在本质上是由社会结构出来的。其中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是在不同社会团体成员和大众传播媒介产品之间,建立起来的各种诠释关系在文化上的意义。传播的文化研究认为,和社会分工与经济差异一样,地域文化和次文化等种种历史过程都足以对受众的媒介选择产生决定性的影响(J.Fiske & J.Hartley, 1978)。考察电视的收视行为,应该有两个向度或者双重视点:作为一种仪式,“看电视”这一活动赋予家庭内部生活某种和外部社会文化的结构性关联;作为一种消费过程,“看电视”也是文化传递的方式(David Morley, 1992)。与此同时,电视对于拓展公共论坛与社会事务的讨论空间具有重要的贡献,电视谈话节目便是其中主要的部分。由于电视谈话的话题涵盖面十分广泛,便越来越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对观众产生影响,而电视谈话中出现的言行,也越来越作为新的文化形式,成为社会公众普遍分享的一种重要文化经验(Raymond Williams1990)。通过对上海电视谈话节目的分析,可以从中看到电视受众的地域文化特征和电视产品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中国大陆电视谈话的兴起

作为电视媒介中具有相当影响力的节目形态之一,谈话节目在中国大陆的兴起不是偶然的——它包含了“公共空间”、“娱乐”、“社会意见和舆论”的多种成分。

从西方媒体发达国家的情况看,电视往往在一开始就承袭或部分承袭了广播电台节目的传统,各种各样的谈话始终在电视屏幕上占有一席之地,象美国早期的娱乐杂耍谈话节目“Broadway Open House”(NBC1950)和新闻与公共事务谈话节目“Meet the Press”(NBC1947)、“Face the Nation ”(CBS1954)等,多多少少都源自电台广播一样(G SCOTT1996)。相比之下,中国大陆的情况则多有不同。一方面,中国大陆的第一代电视从业者大都来自报业和电影业,使得电视节目从一开始就体现出以画面的高度“唯美主义”和解说词的高度文学性和修饰性为主要表现风格和审美取向;另一方面,在1980年代以前,中国大陆媒介所强调的宣传意识至上的原则和前苏联将纪录片视作“形象化政论”的观念,使电视从业者和受众双方都非常习惯于屏幕表达“高于生活”的神圣性,生活化的聊天自然难于涉足其中。除了政府高级领导的讲话外,在1980年代以前,电视节目中几乎不使用同期声(陆晔1997)。1980年代以后,中国大陆社会的改革开放引起了人们对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问题的普遍关注,中央电视台1995年2月开办了《电视论坛》,邀请社会知名人士就某些重大社会政治、经济问题发表看法,当年12月11日主持人赵忠祥和上海宝山钢铁公司的总指挥和总工程师们就宝钢建设问题进行的讨论,便是较早的一例以主持人和嘉宾为中心的电视谈话(陆晔1997)。然而,这种电视讨论与其说是“谈话”,到不如说是“采访+演说/做报告”更贴切。或者说,这类节目,传播方式仍然是“单向”和“自上而下”的,传播内容仍然比较单一,节目中出现的,往往都是具有相当级别的各种高层人士,普通公众较难介入。

中国大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谈话节目(TALK SHOW)当数1993年1月开播的《东方直播室》。当时,新成立的上海东方电视台在每晚7:00-7:30这个往往令地方电视台望而却步的晚间黄金时段,开办了这档演播室直播谈话节目,与中央电视台的王牌新闻栏目《新闻联播》进行收视角逐,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该节目以社会热门话题为依托,以演播室谈话为主干,以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的互动为支撑,既体现出中国大陆电视传播观念的变化,也是第一次把“演播室受众(STUDIO AUDIENCE)”这个特殊的受众群体放在了与主持人和嘉宾同等重要的地位,“构筑中国电视全新的传-受关系”(李良荣,陆晔1995)。在一些文化学者眼里,节目的直播形式和“演播室受众”对于热点话题的参与,使得这个节目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作为普通市民“将他们原有的群体心理释放出来,参与公共生活、表达社会情绪的民间思想空间”(王元化1995)。在这里,电视谈话开始体现出“公共空间”的文化特征。也许正因为这个节目承载了太多的社会意义,而“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其形式意义是要大过谈话内容的,谈话和要旨是‘问题’的提出而不是‘问题’的深入,而‘问题’本身又是很有限度的”(徐醒民1995),在开播两年多以后,该栏目因为社会性热点话题的“枯竭”从每周五档改为每周一档、双周一档,最后无疾而终。紧随在《东方直播室》之后开播的同类直播谈话节目《今晚八点》(上海电视台1993年2月)也几乎是因为同样的原因而偃旗息鼓。

1996年4月,中央电视台的谈话节目《实话实说》开播。较之于《东方直播室》“主要强调一种谈话的氛围和仪式”(沈莉1999)——“谈话”本身就具有重要意义,《实话实说》更具有市场化背景下现代电视节目生产的自觉意识:从话题甄选、谈话层次设计、有关资料的准备、记者前期调查、嘉宾的选择与搭配、主持人的风格定位与现场组织策略、大屏幕使用、灯光设计、现场乐队功能、现场多机摄录和后期编辑等,各环节的实施和有机协调多体现出对海外同类节目的模仿和借鉴,而且借鉴得十分到位,专业化程度很高——在这里,起主导作用的已不仅是作为一种仪式和氛围的“谈话”本身的象征意义,而是“谈什么”和“怎么谈”——话题的市场“卖点”和谈话的技巧被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尤其是主持人的自然、松弛、冷面幽默和平民化——被业界人士称作“犹如邻居大妈家的儿子”,使得节目在“生活化”的同时凭添了许多“娱乐”成分:即使是社会意见和民间舆论的表达,在这个节目中也因为语言的机智幽默和生动活泼而增添了单纯的娱乐色彩。《实话实说》开始作为一种“类型”(FORMAT)节目的市场化运作,影响中国电视界,进而影响受众。

于是,在1990年代后期,电视谈话大行其道,和其他大众媒介产品一起,成为影响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也同时体现出市场化大环境当中受众的文化选择以及背后的社会文化特征。

海派电视谈话节目的地域文化特点

上海是一个都市化程度高、地域文化特点突出的城市。尽管作为中国大陆最现代化的国际性大都市,上海对于西方文化具有天然的吸收能力,但从中国大陆的媒介市场化的角度看,由于其自身文化上的紧密性,大陆其他城市的文化产品在上海并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更显示出上海的媒介产品和受众之间,在文化上具有十分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

1998年到1999年,上海的各家电视台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走红的情形下,重新相继推出谈话节目《有话大家说》(上海电视台1998年10月)、《城市心情》(东方电视台1999年4月)和《走进心世界》(上海教育电视台),同时,有线电视台的各个专门频道,也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先后推出《评头论足》、《看球评球》等影视类、体育类的谈话节目。此外还有东方电视台每周末的沪版《非常男女》——娱乐性谈话节目《相约星期六》,和幼儿游戏类谈话节目《欢乐蹦蹦跳》。这些节目以突出的地域文化特征在较短时间内培养起相对稳定的本地观众,《有话大家说》的收视率目前已远在《实话实说》的本地收视率之上。(参见[表1])

文化学者认为,海派文化,或者更进一步,可称作“上海文明”,其最基本的文化心理品性在于“建筑在个体自由基础上的宽容并存”和“对实际效益的精明估算”,反映在文化上,就体现为雅俗文化之间的巧妙平衡——融合了发端于国际交往历史的开放型文化追求和顾及现实可能性的世俗智慧(余秋雨1995)。

上海的电视谈话节目充分地体现出在受众和电视产品密切的相互依赖关系之间的城市文化特征。《有话大家说》的节目定位是“大众话题评说”,虽然从话题处理和主持人的表达技巧上被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是《实话实说》的“地方版”,但和《实话实说》的文化取向和风格非常不同。从《有话大家说》的编导阐述中,便可以看到一些海派文化特征:

全中国,北京人被公认是最能侃的,上海人的嘴皮子真不如我们的头脑有名。但是,做了几期《有话大家说》节目之后,我们惊异于发现了上海人潜能的另一面——能说会道的一面。

上海人不是政治家,我们不善于调侃国家大事中的条条框框;却能从身边 的小事中提炼待人处事的准则。

上海人不是雄辩家,我们务实,用一些最朴素的语言,讲一些老百姓的大实话。

上海人也不是小市民,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诱惑的国际大都市中,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正在逐步“接轨”……①

《城市心情》则以“理解都市情感,沟通凡人心灵”为主旨,试图“为城市人带来一种‘新世俗关怀’”,在话题设计和节目风格上较《有话大家说》更具有都市白领情趣;《走进心世界》发挥教育电视的特点,以“心理分析指导”的方式探讨人际关系、自助、心理和反映现实生活。

从个人收视情况看,上海电视谈话节目的主体受众是高中以上文化程度、30岁至59岁的城市市民群体(参见[表2])。这个群体本身就是最能够集中体现城市文化品性的主体人群。因此,业内资深人士认为,尽管在电视谈话走红之前,屏幕上一种十分兴盛的以语言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节目——大学生电视辩论,但至少在《有话大家说》当中,真正的受到观众欢迎的电视谈话高手,却不是有较高文化水准的大学生,而是平民百姓当中的中年人。②这不仅和生活阅历有关,也和电视谈话节目的主体观众的城市文化需求相关。

话题选择:电视受众与电视产品的文化依附关系

一般认为,对于电视谈话节目的观众来说,话题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一项有关美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受众调查表明,73%的观众认为,电视谈话的话题是决定其是否收看一个节目的最重要因素,尽管谈话节目主持人的吸引力也很重要③。

从中国大陆电视谈话节目的话题选择看,从《东方直播室》直到早期的《实话实说》,电视谈话节目起步阶段的话题选择,大都集中在社会热点上,而进入成熟阶段则逐渐分化:《实话实说》正在“改进社会生活话题节目类型的同时,发展人生体验话题的节目类型”。④上海的电视谈话话题则较多集中在都市生活方式、生活形态和生活观念,以及社会问题和社会公德。(参见[表3]、[表4])即使是同类话题,《实话实说》一般围绕个案展开,而上海各电视谈话节目的话题则更趋于群体化,更接近上海城市市民的生活趣味和文化品性,如《有话大家说》有关生活方式的话题“经历公厕革命”、“家电故事”、“股民故事”,有关婚姻家庭和人际关系的话题“嫁在上海”、“什么样的女性最幸福”,有关社会问题和社会道德的话题“戳穿马路‘阿乍里’”、“说话要说普通话”、“自行车被透以后”;《城市心情》的时尚消费话题“追风网球”、“透视内衣橱窗秀”等,都是取材于上海特有的都市生活和城市文化,与受众在文化上的契合程度是比较高的。《有话大家说》2000年的收视率几乎在6至9个百分点之间,“电视谈话节目收此效应,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成绩。” ⑤

转贴于 简短的结论

电视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文化情景。业内的批评家们因此而认为,在笛卡儿时代,一个人可以说“我思故我在”,但在今天这个大众媒介时代,恐怕只能是“我上电视故我在”(Robert Abelman, 1998)——在这个意义上,电视谈话节目不仅把传统上私人领域的文化元素和社会公共领域交织在一起,而且由于受众的深度参与,更加强化了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文化情景之下,电视产品和电视受众之间除了消费产品—消费者相互依赖关系之外,在文化上同样紧密的共生共荣关系。上海的电视谈话节目,为我们提供了在电视受众和电视节目的关系基础上,一个透视海派文化特征的样本,并最终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电视作为社会文化传感器,对于当代社会文化品格表达和塑造的作用。

[表1 ]上海电视各频道谈话节目2000年近期收视率⑥

有话大家说 城市心情 走进心世界 相约星期六 实话实说 2.28-3.5 8.28 (讨债人的苦恼) 1.49 (洋雷锋) 2.96 23.39 1.31(住家男人) 2.21-2.27 8.04 (今年冬天几把火) 0.93 16.04 1.66(走自己的路) 2.14-2.20 5.88 (我在马路边拣到……) 4.53 (文明养狗) 2.40 28.63 1.54(再哭一次就长大) 2.7-2.13 8.58 (初九话酒) 1.96 18.39 0.99(读本好书过个年)

[表2]上海电视谈话节目的个人收视情况(1998年10月-1999年9月)⑦

[2-1]

有话大家说 城市心情 走进心世界 相约星期六 个人平均收视率 3.67 3.95 0.55 12.3

[2-2]

年龄 有话大家说 城市心情 走进心世界 相约星期六 5-14岁 2.05 3.34 0.53 9.87 15-19岁 2.67 2.6 0.59 11.67 20-29岁 3.28 3.21 0.43 14.01 30-44岁 4.42 4.08 0.52 11.88 45-59岁 4.71 5.1 0.7 16.09 60岁以上 2.9 3.85 0.39 9.58

[2-3]

教育程度 有话大家说 城市心情 走进心世界 相约星期六 大学 4.62 5.16 0.62 14.6 高中 4.04 3.74 0.56 12.55 初中 3.68 4.12 0.52 13.05 小学 2.38 3.22 0.44 8.9 文盲 1.98 2.56 0.48 7.5

[表3]2000年《有话大家说》、《城市心情》、《实话实说》话题比较:⑧

有话大家说 城市心情 实话实说 1 网络故事(生活方式) 畅想未来 2 人体模特儿(文化观念) 漫游未来 我的儿子太潇洒(消费观念) 3 出国打工记(生活方式) 聪明的烦恼(青少年教育) 4 我与电影(娱乐) “保险”保险吗(社会观念) 强子(个人奋斗经历) 5 自行车被偷后(社会问题) 昨天、今天和明天(青少年教育) 6 过年话吃(生活方式) 没完没了好心情(娱乐) 新世界(残疾人的社会关怀) 7 初九话酒(生活方式) 读本好书过个年(生活方式) 8 我在马路边拣到……(社会公德) 文明养狗(生活方式) 再哭一次就长大(青少年教育) 9 今年冬天几把火(安全) 走自己的路(交通安全) 10 讨债人的苦恼(法律) 洋雷锋(社会道德) 住家男人(家庭关系) 11 网上消费谁来保护(法律)

[表4]1999-2000年《有话大家说》、《城市心情》、《实话实说》话题类别:⑨

类别(%) 政治/社会事务 经济/消费 教育 娱乐 生活方式 社会问题/公德 婚姻/家庭关系 法律法规 环境 体育 其他 有话大家说 3.9 6.6 10.5 6.6 18.4 14.5 10.5 7.9 5.3 6.6 9.2 城市心情 4.2 - 8.3 16.7 29.2 16.7 12.5 - - 4.2 8.2 实话实说 4.6 7.7 10.8 6.2 16.0 10.8 27.7 4.6 1.5 1.5 8.6

注释:

①stv.sh.cn/yhdjs

②应启明,谈话常识,广播电视研究1999/5

③Broadcasting & Cable, Sept. 28,1998

④cctv.com.cn/talkshow

⑤stv.sh.cn/yhdjs

⑥资料来源:上海广播电影电视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⑦资料来源:陆云鹏,上海地区谈话类节目个人收视率分析,广播电视研究1999/5

⑧资料来源:stv.sh.cn/yhdjs, cctv.com.cn/talkshow, 《城市心情》栏目组

⑨资料来源:同上

参考文献:

Abelman, Robert, Reaching A Critical Mass, LEA Inc. 1998

Fiske, John & Hartley, J, Reading Television, Methuen & Co. Ltd. 1978

Morley, David, Television, Audiences and Cultuies, Routledge Publishers1992

Scott, Gini G., Can We Talk? The Power and Influence of Talk Show,

Williams, Raymond, Television: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 Routledge Publishers1990

陆晔, 电视时代——中国电视新闻传播,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李良荣,陆晔, 从《东方直播室》看中国电视传播观念的突破,东方直播·文化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

王元化,《东方直播·文化篇》序,东方直播·文化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

沈莉,上海电视节目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上海广播电视发展战略研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报告1999

城市文化特点范文第2篇

“导游基础知识”,特别是其中“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部分,因为涉及面广,知识要求高,所以是“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科目中相对较难的一门,不仅对学生,而且对教师,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分析这一门课程的定位与特点,进而探讨该课程的教法与学法,将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课程的定位由于笔者认为浙江省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的命名能较好体现《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定位,故以下皆以“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指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中“导游基础知识”(全国部分)的课程和教材。

1.“知识”

这是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功能性定位,明确这是一门知识性课程。“知识”与“技能”相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与《导游业务》(上海市考试教材称为“导游服务规范与技能”)相对。我们常说导游是“杂家”,要求“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也就是说导游要广闻博识,要有丰富的知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广博的知识,导游技能也就无从发挥,导游服务也就难以取得好的效果。WWW.133229.COM

2.“导游”

这是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职业性定位,明确这是一门导游的课程,也就是从导游的职业特点出发,明确导游“应知”的内容,基本框定导游的知识结构。

3.“文化”

这是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范围定位,明确这是一门文化类课程。笔者认为“导游基础知识”的定位太宽,导游的“基础知识”涵盖了从政治到经济,从科学到军事,从游客的职业知识到国内外热点时事,“天文文/沈民权地理‘鸡毛蒜皮”,几乎都要了解,都要有针对性地准备。但是,作为课程,却不可能无所不包,“导游文化基础知识”不同于“鸡毛蒜皮”,突出了“天文地理”的部分,强调的是对未来导游人文素质的培养,这与大多数同样性质的教材内容涵盖相符。

4.“基础”

这是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性质定位,明确这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对“基础”的理解,笔者认为要强调两点,一是“入门”,定位在“入门教材”,即职业资格准入标准,也就是初级导游员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识;二是“基石”,导游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必定是最能体现“终身学习”特点的。而这时候的“基石”很重要,万丈高楼平地起,它已经为导游员的职业成长搭建了文化知识的基本框架,起“索引”的作用,以便他们顺藤摸瓜地去学习和积累,为导游今后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特点

《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基本特点,可以用“面广点散”四个字来概括。“面广”是指导游文化知识的“包罗万象”,课程涵盖了历史、地理、民俗、建筑、园林、宗教、饮食等等,真正地体现出导游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要求。但是教材的篇幅毕竟有限,“面广”的特点同时必然带来“点散”的特点。以“中国历史”一章为例,篇幅较多的教材,如北京、浙江、上海、江苏、河南、山西,一般在1.8~3万字之间,而篇幅较少的教材,如广东、海南、江西等,就只有1~1.5万字了。其中的“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在陕西、广东、江西、海南等省市的教材中已经缩减为短短的一首《中国历史歌诀》,“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重大成就”只是罗列式的“选介”。悠悠五千年的历史,要浓缩在l~3万字的篇幅里面,必然被压缩、抽干,呈现出来的只能是零散的、缺乏逻辑关联的“点”。其他章节也是这般情况。

《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面广点散”的特点,给教学上带来很多难题,对学生和老师都是考验。学生没头绪,常常记了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老师也没有头绪,常常以“划书(重点)”代替授课,以“做题”应付考试,或者以天南地北的闲聊代替严谨的课堂教学。

因而,我想在《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教与学上,对广大教师和学生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导游的培养与成长有所裨益。

三1、对老师教学的建议

1.反对灌输,不提倡“背书”导游知识犹如浩瀚海洋,需要我们日积月累,不断吸收和掌握;导游知识也是生动鲜活的,很多“知识点”的背后,都有有趣的故事。所以我们反对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提倡让学生背书。很多学生起先都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津津乐道,可是到后来却对它望而生畏,为什么?就是因为这种教学方法太枯燥、太死板了12.激发兴趣。讲究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导游知识是教不完的,学校的课时量有限,导游短期培训班的教学时间更少,笔者认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比起教会学生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更为重要。

首先,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用学生喜欢的、能接受的方法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知道导游员的讲解服务必须在研究游客、了解游客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目的性明确,针对性强。那么,在导游的教学培训中,教师就更应该自觉地站在学生——未来导游的角度和立场进行教学。

其次,要帮助学生寻找知识规律。“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既然有“面广点散”的特点,教师就一定要善于寻找一条“线”,从而完善“点线面”的关系。就像夏夜的满天繁星,如果我们用“线”串起,便能明确地指认这是“××星座”了,知识也就容易辨识和记忆了。

《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的教学,很多有经验的老师都有自己独到的方法,笔者推荐几种本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大家分享:(1)共建博客。笔者和学生一起建立了一个名为“未来导游俱乐部”的博客,在博客成员中,又分为“普通成员”“高级成员”“管理者”等几个级别,鼓励学生发贴和晋升。其中“旅游文化”一栏,要求学生从书本和网络中寻找一些知识。然而书本和网络的知识难免鱼龙混杂,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辨析这些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它们。共建博客,也建立起师生间亦师亦友的关系,共同学习,教学相长,效果非常显著。

(2)学案导学。学案导学实质是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模式。导游文化知识量大,学生学得累,就特别需要教师的学法指导。而教师设计好学案,提示学习的路径,使得学习内容问题化,学法指导具体化,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情景教学。情境教学模式以其直观、形象的特点,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结合多媒体教学软件,景区网站虚拟游,以及众多的图片、视频资料,可以极大地改善《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教学模式。不过教师切忌被大量影像资料牵着鼻子走,更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过分使用影像资料,而是应该有所选择、组合与提炼。

3.热爱传统,自觉传承

导游是“文化使者”,弘扬民族文化,实现伟大复兴,导游员实则担负着历史的责任。因而,教授《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的老师应当树立“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的意识,并且自觉践行之,使中华文明得以薪火相传。教师要把这种意识和精神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激发其学习兴趣。

四、对学生学习的建议

1.导游成长,素质优先随着旅游内涵的不断拓展,文化旅游的不断深化,对导游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让良好的内在素养支持外在形象,导游的整体形象才能立起来。导游必须多读书,通过“知识”特别是“文化知识”的学习,来提升导游的内涵,修炼涵养,做好文化使者。知识是优秀导游的“源头活水”,导游知识越丰富,就越能找到与游客共鸣的话题,越容易使游客作出“这个导游很有修养,很有文化”的评价。

2.活读书本,活用教材

导游要博览群书,更要活读书本、活用教材,千万不能迷信书本。由于受编著者水平与教材篇幅的限制,现行考试教材不可避免地有很多局限,学生死读死记的方法实在不可取。笔者认为,学生既然把教材当作入门之本,不妨以此为导游知识学习的线索和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顺藤摸瓜地学习。

3.掌握方法,事半功倍

导游的学习,靠勤奋,二靠方法。

(i)列表归纳法。正是对应于导游知识的“面广点散”,所以老师们往往会建议学生用“列表法归纳法”来学习,这是非常适用于《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方法。不过笔者不是很赞成老师给学生列好表格,也不赞成学生把表格列得很大,写得密密麻麻,因为表格是为自己学习用的,表格里的知识点是学生自己提炼出来的,所以,这些知识点的归纳力求简洁精练,~目了然。

城市文化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建筑综合体;集约化;设计策略

引言:

从当代世界城市发展的进程来看,文化艺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世界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将文化艺术融入到城市建筑设计中,也是未来城市建筑发展不可扭转的趋势。单一的建筑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不再只追求一个能遮风挡雨的建筑体了,更多的是追求一个舒适愉悦、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一个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促使更多建筑师们考虑,如何将自己设计的建筑更好的融入城市中,更好的体现城市文化。

一.文化建筑综合体集约化设计的概念

1.特点在一定的城市空间中,把不同建筑有规划的结合,就组成了文化建筑综合体,一般来说,文化建筑综合体是利用公共空间将不同的建筑融合在一起,这样有效的加强了各个建筑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了一个建筑群体,也叫建筑综合体。文化建筑综合体通常位于城市的中心地段,属于连接城市中各个建筑物的一个纽带,彰显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和精神文明,对城市的发展有着标志性的影响。对文化建筑综合体进行集约化设计,可以有效地提升建筑整体环境的质量,使得城市的整体形象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文化建筑综合体区别于普通的建筑体,有一些特有的特点,首先,一般文化建筑综合体的规模要远远大于其他形式的建筑,它一般是将多个文化建筑组合在一起,同时这种组合方式会更加符合一个城市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其次,文化建筑综合体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统一的整体,它与整个城市的发展环境相呼应。再次,文化建筑综合体是通过对空间内的高度设计来建造的。同时,文化建筑综合体在文化方面也有一些特点。第一,它会将多个文化功能结合在一起,既彼此不同,又相互补充。第二,它是一个城市精神文明的象征和传递。第三,它时刻秉记文化的重要性,将文化作为设计建筑的背景和主题,凸显文化的表现力。第四,它不会像普通的建筑群体一样,密集程度很高,它只有集约性的特点。2.功能及空间特征文化建筑综合体的功能和空间特征有以下几点:第一,文化建筑综合体的建筑合理,功能齐全,它基本上可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能够很好的发挥它的功能,不会造成资源浪费或紧缺。例如,墨尔本的联邦广场就是这样一个成功的典范。第二,文化建筑综合体的建筑特点整体化,不会出现几个毫无关联的建筑出现在群体里这种现象,以文化建筑作为设计的主旨。第三,文化建筑综合体还会具有个性、独特的特点,虽然都是同一主题,但每个建筑又都表达着独特的建筑文化和风格。例如长江滨江公园,就是这样的建筑。第四,空间集约化是它的最最鲜明的文化特点之一,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限度的规划空间,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间。同时,一些文化建筑综合体还充满了人性化的特点,秉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考虑人的感受,同时结合交通情况、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等等特点,建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文化建筑综合体。

二.文化建筑综合体的设计原则

文化建筑综合体的设计原则就是在一个公共空间中,将多种不同属性和功能的建筑结合,形成一个具有较大规模的、相互联系的、具有集约化特点的建筑群体。这样的建筑一般建在在城市的中心位置,对周围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和带动作用。集约化的设计有很多有优点,它有利于大规模建设时对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能够合理利用有限的空间建造建筑,不会产生多余的空间,也不会让很多不规则建筑的排列挤占许多不能被有效利用的空间,有利于城市建筑环境的优化,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的繁荣,也能推动现代化城市的进展,还能够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减少土地等稀缺资源的浪费,使得城市布局和规划都能够得到优化。同时,多功能的建筑设计给使用者方便快捷的服务,一条龙的服务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总体效果和聚集效应,这也和现实中很多生活现象类似,例如,中国许多卖同一类型产品的商家一般会聚集在同一区域,这就是聚集效应的好处。二战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建筑迅速发展,各种高楼大厦林立而起,而发展趋势也从密集发展逐渐转为集约化发展,更加追求建筑的多功能和全面发展,不再是单一建筑功能的简单罗列,许多建筑同时具有购物、餐饮、休闲、文化、体验、生活甚至工作等多种功能,能有效的利用公共空间实现它作用和服务的最大化。

三.文化建筑综合体集约化设计的策略

(一)文化建筑的多元化设计

文化建筑综合体通常建立在城市的中心位置,一般包含多种文化元素,这种多种文化相互交融、相互补充,组成了文化建筑综合体。一般这种建筑不会单一的只选取一种文化,这已经不符合文化发展对建筑的要求,通常会选取多种具有城市发展特点的文化相互融合,但多种文化组合在一起,又有可能出现难以融合、文化重叠等现象,因此需要集约化的设计,将多种文化进行有效的复合。一般可以将文化建筑综合体的建筑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四种:1.以公共展览为主的文化建筑综合体这种类型的综合体主要通过展览城市的发展概况,将这个城市所具有的历史文化元素展示给人们,而具体的实施办法就是建造历史博物馆、展览馆等,这些建筑有效的结合了当地城市的所有文化特点,并且将他们放在同一空间去展示。同时,还有城市里的文化大剧院或者音乐剧院等建筑,构成了另一种文化展示形式,这两种方式互相依赖,彼此补充,使文化建筑综合体有了进一步的发展。2.以演出为主的文化建筑综合体除了采用公共公共展览为主的文化建筑综合体,还可以采用以表现语言、动作、音乐等演出形式为主的文化建筑综合体,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关注,通过这种演出的形式将文化输出给人们。3.以文化展示以及文化表演为主的文化建筑这种建筑就是将以上两种文化建筑结合,既包含文化展示也包含文化演出的形式,在这种建筑中,通常包含演播室、图书馆和文化展厅等空间,文化表现形式更加具体和多样化。除以上三种外,还有多种元素复合的文化建筑综合体,多种文化的融合,具有很强的震撼效果,给人更加深刻的印象。

(二)建筑的集约化设计

1.整体化的布局设计这种建筑方式是指在建造中,根据整体建筑来布局和规划,设计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使整个结构比较协调统一,成为一个综合式的建筑。2.串联式的布局设计这种建筑设计中,空间结构的布局较为分散,每个空间是依靠长廊来进行连接和区分,并且每个空间的走向也是遵从长廊的方向来进行布局和设计的,区分前后位置和主次位置。3.分散度布局设计这种类型的布局设计主要根据文化建筑的整体来进行每个细小分支的布置,明确每个建筑的关系,把最具有特点和标志性的部分突出表现,其他的部分适当降低相类似的文化展示。

(三)建筑的空间叙事的方式设计

文化建筑综合体不仅要把城市的历史发展过程、地域文化、城市精神文明很好的表现出来,还可以以叙事的方式将建筑的空间进行科学的规划,使参观的对象能够通过这种手法将时空融合,感受建筑所要表达的文化底蕴,使参观者们主动进行回忆联想,实现城市文化主体的表达,而这种叙事的手法一般有以下四种。1.采用并叙的表现手法将时空进行融合这种表达方式就是将两个分散的空间结构安在一起,放在同一空间内,这种方式在设计上一般结合古时候的美好的思想观念,将它合理的融入到现代的建筑中,使建筑中既包含古代的古典美,又包含现代的简约时尚,二者完美融合,充分体现建造者的文化内涵,彰显这座城市的文化特色。2.采用插叙的手法实现情景再现这种方法是指将一个独立的人或事插入到一系列具有相同特点或发展规律的人或事物中去,使它能够更好的表达建筑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又让人觉得眼前一亮,给人新颖的感觉,又不会觉得突兀和不自然。例如,一些城市的文化中心会利用集约化的设计理念,设计出符合城市居民生活理念的区域,将人和物进行完美的融合和交流。又如,烟台文化中心的设计,特意设计了“交汇之海,文化之石”的馆徽,几个巨大的石头的造型,激活了整个空间体系,最大限度的扩大了城市可用的空间,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和设计者的无穷智慧。3.采用倒序的手法对历史进行回忆和描述。这种方式是在目前的城市文化建筑中最常用的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方法,将这座城市的历史以及发展过程进行重点突出和描述,将城市的纵向发展进行延伸和拓展,例如,沃克艺术中心馆,就是用这种展现方式,随处可见新旧元素的融合。新馆的设计不仅保留了原馆的精髓,通过透明的玻璃将城市街道连接起来,使建筑悄然融入城市生活。4.采用跳跃式的手法将历史的片段进行剪辑,这种方法可以很好的带动参观对象的情感,让参观者更加深入的体会和感受文化,达到文化建筑综合体集约化的目的。例如。哈尔滨音乐大剧院的设计,以贝壳为塑造原型,体现哈尔滨的松花江文化,行云流水般的建筑线条,像一颗贝壳在大海的自由的遨游和徜徉,完美的体现了北方冰城哈尔滨的城市文化。

总结

总的来说,文化建筑综合体是一个城市重要的象征和特点,同时也是一个城市文化传承的载体,可以在城市空间中形成紧密联系的、宽敞的、复合的共享空间,凝聚一个城市的文化和精神文明,是城市文化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甚至也是世界文化和人类文明史上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现代,文化建筑综合体集约化已经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也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这种建筑方式能够用更加合理的布局城市空间,通过科学的、合理化的规划,结合当地城市发展的特点,使城市建筑不仅安全有效,更加符合整个城市发展的理念和环保的要求,使居民生活在一个舒适健康的城市生活里。在进行集约化的设计时,首先要清楚文化建筑综合体集约化的概念和特点,并且明确文化建筑综合体的设计原则,这是作为一个设计者或建筑者来说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要求。然后要清楚如何进行文化建筑综合体的集约化设计,这是对想法和观念赋予行动和实施的具体化过程,这个过程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积累的,通过实际操作才知道理论是否可行,想法是否合理,是否科学。只有在清楚的明白了集约化涉及到理念和设计原则,再采取有效的实施策略,最后对建筑进行集约化的设计,才能使建造出来的综合体为这座城市发挥自己的作用,能够在这座城市中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文化空间,传承和发扬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整个城市、整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文化建设。希望本篇文章的探讨会对文化建筑综合体集约化设计提供一些帮助,促进城市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佳风,韩娟,赵艳平.小议现代建筑的外形装饰设计[J].陕西建筑,2013(08):36-37.

[2]李刚.企业办公空间设计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14(11):49-50.

[3]贾栋.传统元素子啊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J].中华民居(下旬期),2013(07):148-149.

[4]郭香珍.浅析城市建筑综合体[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4,(07).

[5]韦浥春,向科.文化建筑综合体文商结合模式探究[J].华中建筑,2015,(12).

城市文化特点范文第4篇

一、物质文化在环境规划的渗透

城市文化中的物质层面是最直观,也是最易改变的,在进行环境规划时,通过物质层面的设计与调整,可以把文化的精髓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载体,也是表现最为直接的文化形式。环境规划过程中,物质文化的比重也是不容忽视的,如何根据城市物质文化的特点与形式,进行科学、合理、和谐、优美的环境规划,需要把物质文化背后的精神理念融入到规划的每个环节。进行物质文化与环境规划的融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自然景观

每一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自然景观和地域特色,这是无法复制和仿照的。城市文化的独特性在这一点上表现得非常突出。进行环境规划时,规划者需要认真的考虑城市自然景观的特点、含义等,利用这些独有的文化形式,进行优化处理,尽力展示自然景观的品牌效应,同时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消极因素的免除和调整。许多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自然景观,而这些景观有的更是成为了城市文化的核心内容。因此,在进行环境规划时,就要考虑到这些必要的因素。把自然景观的元素直接渗透到规划的环节中。例如在泉城济南进行环境规划时,需要从泉水保护、泉城宣传、泉水利用等方面综合考虑。其他的城市则可以进行因地制宜的自然景观利用与改造。例如美景城市杭州,可以把西湖、钱塘江等一系列的自然景观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改造,在保护的前提下有意识的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二)建筑风格

建筑风格也是城市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体现。借助于自身独有的建筑风格,可以把城市的审美追求,文化特点展示出来,建筑风格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该城市服饰和衣冠。不同的建筑风格把城市装扮成“小家碧玉、知性白领或商业翘楚”。每个城市环境的规划者都需要坚持因地制宜,取长补短的原则,把自己的建筑风格进行传承和演绎,表现出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质和追求。保护城市建筑风格是环境规划中的重要内容,需要审慎考量。

二、制度文化在环境规划中的渗透

城市的制度文化属于中间层面的内容,体现了城市的管理和服务意识。进行环境规划时,需要从制度文化的内核进行考虑,把制度中的积极成分引入到规划的过程中,实现环境规划的人性化设计。制度文化中的内涵可以从“以人为本”与“和谐发展”两个方面挖掘。

(一)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提倡关注民生和服务社会的指导思想下,城市的环境规划需要牢牢把握这一基本要求,把制度文化渗透到设计与规划的环节中。许多城市开始把以人为本作为工作和服务的中心内容。在进行城市整体规划时,则需要考虑到服务全体的目标。进行商业中心和豪华住宅群时,需要考虑到中下层生活人群的承受能力和水平,把属于他们的空间也纳入到整体规划的视野中。一些公益性的、免费的、大众的活动与交流空间要执行刚性标准,必需建设,以满足广大群众的生活需要。在设计水泥、花岗岩、大理石组成的广场时,需要把绿地、盲道、残疾人专用道、公共卫生间等设施配套齐全,不要一味地追求表面的奢华和美观,忽视了民众的基本需要。

(二)和谐发展

城市文化的内涵中需要有和谐发展的因素,一个城市的文化中应该充满了包容、开放、友善与和谐,正是这些内容构成了一个成熟的城市所必须具备的精神内核。城市在进行环境规划时,都需要遵循这一原则,把和谐发展作为前提。和谐发展的文化内涵要求环境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各方的因素和需求,在梳理、调整各种关系的基础上,实现共赢的目标。把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活质量提升、兼顾各方利益作为考虑的优先问题。例如在城市环境规划时,进行繁华商业区的同时,需要提供与之相对应的公共绿地、文化中心等配套设施,保护植被和生态,保证和谐发展,而不是单纯地追求某一项利益,而牺牲另一方的利益,甚至失去了许多宝贵的资源。

三、精神文化在环境规划中的渗透

(一)人文素养

精神文化在城市文化中属于最为抽象和深刻的层面,但是也具有代表性和稳定性。一个城市的精神文化是历经了几十成百,甚至上千年的积淀才得以形成的。这种历史的底蕴和独具特色的城市精神文化,在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时刻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城市环境规划需要立足于城市精神文化的剖析和研究,进行精神内在价值取向、审美等方面的深入理解,把握住城市发展的内在脉搏和动力,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进行正确、科学、合理的规划。

(二)地域特色

地域特色也是城市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地域特色是是指专属于某个地区的精神文化内容和特点。一些名士故居、文化古迹、名人事迹等都可以是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例如杭州的岳飞庙、成都的武侯祠、北京的故宫、西安的大雁塔等都是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古迹,这些物化形式的精神内涵则代表着城市的部分特点和性格。在进行环境规划时需要进行保护、宣传、延续、传承的要求,把这些形式的精神文化内涵进行继承和发扬。

城市文化特点范文第5篇

城市,既是人类社会形成的标志,也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城市的面貌是一个地区特征、民族特性和文化传统最直观的反映,城市所表现出来的色彩是其中最重要的信息之一。色彩作为城市景观中的重要组成因素,也以其所承载的重要历史文化渐渐引起关注。

关键词:

城市色彩;历史文化;市民心理

一、城市色彩设计的内涵与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小城市迅速崛起,城市开始不断扩大,城市化程度迅速提高,而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随着城市化加深,城市中的多样文化也逐渐流失。但是,每个城市都有它的历史、它的故事、它的语言,而在城市文化中最直观的代表应该就属城市色彩了。城市色彩,是由城市所有空间中物体部分的色彩累积而成的。其中包括,大地、石头、植物、河流、建筑、交通、广告等自然环境颜色和人文环境颜色。同时,由于光的折射原理,还会产生颜色被周围环境影响的情况,物体本身固有的颜色,会因为制作的材料、肌理、受光程度、反光程度而产生不同的环境色。所以,城市颜色还可以分物体单色和视觉影响色。同样的白色,依山而建、依海而建、依林而建,或是独立存在,它的视觉效果颜色变化是大不相同的。对于城市色彩的运用更取决于它的特点:

(一)文化性。城市色彩通过建筑、道路、灯光、户外广告等构成了城市丰富的色彩搭配,承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比如以橙黄色系与橙红色系为主色调的罗马老城,显示了她不朽的尊荣和雍容华贵。极大地保留了历史遗留的文化色彩,为后人默默地诉说着罗马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如图1)。

(二)整体性。对于城市而言,标志性的符号与植物相互搭配、呼应,形成特有的记忆组合,这样的记忆组合不论是放大或是缩小,其均为一个系列、一个整体,而城市中的颜色也是如此。城市颜色的搭配与运用能更好地反映该城市的文化与魅力。如法国巴黎,因受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常年阴雨,极少见阳光,在城市颜色规划部门的指导下,埃菲尔铁塔等建筑物全部被刷成奶酪黄与深灰的建筑墙体与屋顶。因此,奶酪黄与深灰便成了巴黎的标志色彩,人们不管走到哪里,只要看到这样的简单明确、整齐划一的搭配便会得知自己是身在巴黎。

(三)公共性。公共性也就是城市色彩的公共价值和可识别性。在城市空间中可以通过色彩,简洁明了地看出城市的历史与文化,通俗易懂又显而易见,不论是男女老少都可以看到或感受到,同时也加强了城市的艺术氛围与文化代入感。如中国古代的皇家建筑紫禁城,为了表现出皇家的风范与威严,其顶部用黄色琉璃瓦,墙为朱红色,颜色跳跃鲜亮,彰显了皇家的雍容华贵。而普通百姓的房屋则为一律的青灰色,这也是为了表示当时的权力集中制和皇权的至高无上。

(四)持久性。当城市的历史文化融入城市色彩当中,并且与城市的整体色彩氛围统一和谐时,那这个专属这座城市的色彩就在建筑上得以长久的传承与延续。比如:北京,在2000年定下了古旧建筑以灰色为主的复合色的调子,因而,当我们想到北京时,第一时间便会想到青灰色的老胡同与四合院。

(五)多样性。简•雅各布斯说过:“多样性是大城市的天性。”而城市色彩中的结构也是复杂多样的,不仅涉及到城市的经济、环境,还有大众的审美和表现色彩的材质、灯光、技术等不同的排列组合,所以,多方面的因素也影响了城市的色彩效果。综上所述,城市色彩设计不仅展现了城市特色,而且也传达了城市的文化精神。当我们进入一个城市,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座城市的色彩,它向我们诉说它的底蕴,因为每座城市的故事不同,经历不同,所以,当用颜色来表现时也是独一无二的。当城市色彩真正能体现出城市的内涵,那么这座城市是不朽的,也是这座城市文化得以传承的最佳表现。

二、社会文化心理分析

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集中体现。城市的面貌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居民生活质量和地域文化传统最直接的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促动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呈现出日益加快的趋势,而在如此高速、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中,缺乏对城市建筑的整体规划,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由于我国在城市色彩上滞留时间过长,研究水平不高,导致中国的城市色彩越发没有特色,越发同一化。所以,我们需要的不仅是科学依据,更需要的是实践经验。同时,在城市发展中,城市色彩越发重要,有计划地、科学地发展城市,是一个保证城市有序、健康发展的关键方法,也是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关键。所以,城市文化体现在城市色彩上,就是城市建设、城市环境治理、提高环境质量的需要。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随着互联网、数码电子、高科技信息技术的进步,人们的共同交流沟通更加方便了,但是国家与国家,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文化界限却正在逐渐削弱。在日益高涨的保护环境的呼声中,人们渐渐意识到环境与人类密切相关,城市景观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密切相关。城市色彩强烈的地方性、民族性、文化性和历史性在建设景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理。如何通过城市色彩来表现城市的文化内涵、历史底蕴,在今天全球城市化的发展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从学术角度来看,中国对于城市色彩发展的长期忽视,导致了中国缺乏该领域的专业、科技人才,使中国与国际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而在国际上,有很多国家对城市色彩有较早的意识。以日本为例,在1918年日本就出台了《城市规划法》,对城市的硬件环境(交通、公共卫生、空气环保)进行管理;1968年出台的《新城市规划》,其主旨在于创建一个“可居住、可工作的城市”;1992年日本又颁布了《城市空间色彩规划》。由此可见国外对城市色彩和规划的重视。因此,建立一套可供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对城市色彩进行控制和设计的理论及操控体系,对于弥补我国色彩景观研究领域的空白、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城市色彩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也可以防止“色彩污染”。“色彩污染”是城市化进程深化的产物,是由人们对于环境质量要求提高而出现的。“色彩污染”是指在城市中,由于颜色运用不当而对人们的心理、生理和城市景观造成的不良影响。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素质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高品质要求意识也在逐渐形成。因此,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建设具有和谐统一、美丽宜人、且能够恰当反应地方文化和传统的良好城市景观。

三、南京城市色彩设计与市民文化心理需求分析

由于现今城市高速发展,而本该丰富是多样的城市色彩也越来越趋于雷同。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时代特点的城市,更应该在城市色彩表现中有独一无二的特点和强烈的代表性。从地理位置来看,南京的特点应该是“虎踞龙盘,山、水、城、林”式的江南园林,更是山水丰富的风水宝地。而走在南京城中,不仅可以看到历史悠久的雪松,还能够看到遮蔽天空的大梧桐。所以大面积的绿色也是南京城市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色彩(如图5)。从历史来看,民国时期南京的建筑风格曾受到西方影响,大多以石料、木料建造,给人以淡雅、朴实、肃穆的感受;同时,青灰白的色彩风格也表现出南京含蓄、古朴的性格特点。从民族艺术来看,每逢节假日便可看到丰富多样的秦淮灯彩,生动艳丽的七彩南京泥人。而南京的云锦,配色富丽明快,主调鲜明强烈,具有一种庄重、典雅、轩昂的气势;青、大红、黄、墨绿、深蓝、白、黑之间搭配得和谐秀丽,浓而不重,重而不艳,繁而不乱。这样的配色手法与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配色是一脉相传的。不仅如此,云锦还使用了大量的金银线,用在花纹边上,既调和统一了全局色彩,还使整个作品增添了富丽堂皇的绚丽气息,更加赏心悦目,这也是云锦特有的艺术特色。对于南京城市的色彩设计,不仅需要自然、历史、民族、文化的传承,更需要市民对于这座城市的色彩认同。有些专家认为,在南京古代文化中,明代的历史文化规模宏大,不可忽视,底蕴之深厚令人惊叹。明代历史文化的代表一是世界文化遗产的明孝陵,二是明城墙,三是明故宫,其中规模最为宏大的要数明故宫了,它虽规模宏大,但其中的布局之严谨也是让人叹为观止的。因此,他们认为,南京城市颜色的选择应是暖黄色为主。而另一些专家则认为,南京民国时代的文化才是南京历史上最具特点的。其代表一是总统府,二是中山陵,三是大量的民国建筑遗址。所以,南京的颜色应是浅灰色调,这样不仅传承了当时中西结合的文化和复古风格,而且也是民族与西方建筑结合的不同韵味。另外还有不同观点,因南京的空间特点是“山、水、城、林”,所以,南京的颜色应是浅绿色的。当然也有很多民众认为,能给人们优美、悦目和舒适感受的色彩,才是最好的城市色彩。还有的人认为,因平时自己的工作复杂烦躁,需要一些亮色,所以觉得南京应选择黄色;也有人认为,太花俏的南京并不好看,乳白或浅灰更显得干净整洁;甚至有人认为,砖红色更能显出南京的庄重与璀璨。当综合大众对南京的城市印象和深入研究南京城市特点及文化底蕴后,可以发现这些色彩都处于暖色调的范畴。但是,作为一个老城,南京的城市活力色彩就稍逊一筹。因此,在主色调中加一点明亮的颜色,这样可以增加南京城市的明快、活力和动感。由此也可看出,城市色彩的设计应该来源于市民文化心理的定位。

对于城市文化的传承,南京凝结的城市意向中包含丰富的人文信息。意向是社会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南京的建筑群落和历史文化都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不论是民国时期留下的浅灰色系石材建筑,还是大面积的绿色植物覆盖,都可以得出南京城市的基本颜色。这不但展示了南京的发展历程,也体现了南京的文化传统,凝聚着南京市民内心深厚的家园情结。

四、结语

南京不仅是六朝古都,同时也是华东地区的经济中心;不仅要保护好本身的历史风貌,更要让城市具有现代感,体现出南京的儒雅与活力。与此同时也要强调城市个性的差异,尊重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心理期待。可以实行“公民参与”的形式,这种形式不仅具有全民参与的代入感,而且更有利于了解市民心中的期待,指导城市努力的方向,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使南京越发展越有自己独特的韵味。

参考文献:

[1]梁晶,贺瑞珂,周玲.基于地域文化的南京城市意象分析[J].美与时代(上),2015,(03):25-27.

[2]宋立新.城市色彩形象识别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