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族意识的核心

民族意识的核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族意识的核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民族意识的核心

民族意识的核心范文第1篇

一、新华村旅游开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对传统手工艺和文化的传承 民族手工艺品是反映国家、地域或民族特征的文化符号。有学者将民族手工艺品的特点归纳为“五和”:“现代与古代的调和,匠心与技术的调和,文明与文化的调和,作者与消费者的调和,人与自然的调和。”①民族手工艺品的特点也决定了工匠的缺乏和技艺的流失会导致民族手工艺技艺的消亡,而民族手工艺村合理的旅游开发是对我国传统手工艺和文化的有效传承和保护。

对乡村游的推动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远离大城市的喧嚣和名胜古迹的拥挤,凭着自然古朴的环境、宁静的氛围和独特的民风,求新、求异、追求“原汁原味”的“乡村游”越来越受到游客青睐。新华村这样集自然田园风光、浓郁民族风情、民族手工艺于一体的乡村自然拥有更多的优势,也有更大的开发价值和空间。

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发掘和发展 从有形方面来说,民族手工艺品属于旅游商品,同时具备地方特色、文化内涵、时代性、时尚性和材质美,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一部分。从无形方面说,民族手工艺技艺是民族手工艺品的灵魂,其本身也具备观赏和开发价值,也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是更为重要的一部分,对民族手工艺村的旅游开发是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发掘和发展。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2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②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难以界定性和不稳定性,更加脆弱,更易流失。民族手工艺品及其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民族生态价值的重要内容,对其开发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二、对新华村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几点思考

新华村属高原古村落,生态环境良好,阳光、蓝天、群山、湖泊、村庄……颇有一番高原水乡的田园风光;另外,新华村是白族聚居村,有花有水的白族庭院、古色古香的白族民居都向游客展示着白族村落的独特韵味和迷人气息;再加上琳琅满目的纯手工金银铜制品和进村就能听到的叮叮当当的打制声、工匠专心致志的工作场景,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若还能走进手工作坊参观和参与,那更为游览过程增添了乐趣。所以,新华村拥有的“游”、“娱”、“购”特点,使其更具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但在今后的发展中,如何保持原有生态风貌,不被商品趋同、质量下降、环境恶化等问题侵蚀,无疑是一个现实而艰巨的问题。笔者就此进行了思考:

1、保持家庭作坊的生产经营模式,加强行业组织的监管作用,正确面对集团化经营。新华村在走合理的集团化道路的同时,必须保留家庭作坊的生产经营模式,实行旅游开发集团化,产品生产作坊化,商品销售则保持两者兼备。也就是说,应该引入集团化经营模式,因为该村旅游业和金银铜制品销售业的扩大发展需要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这是村民的家庭作坊和村里古老的行业组织无法承担的。但不能走资源兼并的完全集团化道路,而应将项目的开发及经营权交给集团,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仍由家庭手工作坊完成。在商品销售方面,生产者可在自家作坊或店铺销售,保留游客在作坊选购及参观的特色项目;集团以订单的形式向作坊收购商品,集中在旅游商品交易市场销售,或销往各地、各国。这样既利用了集团的资金实力、销售网络、市场优势及信息优势,又避免了商品生产集团化带来的产品趋同化的弊端,各作坊仍然生产其特色品种或专利品种,也有利于保护专利权,提高产品质量,鼓励产品创新。

2、尊重和保护民间匠人及其设计,鼓励产品创新,防止产品趋同化。民族手工艺品一成不变是不能适应社会和时展的。历史上新华村的金银铜器生产加工号称“一户一品”,即产品不雷同,各有千秋。但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各家庭作坊生产的产品都求全、求多,往往在首家推出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就能成为自家的“新产品”,换汤不换药,出现了产品趋同的趋势。所以必须大力加强行业组织和专利部门的监管力度,严格保护产品设计专利,鼓励新产品的研发,丰富旅游商品的花色品种。一是加强对产品及设计专利的管理,对可认定的已有产品及新产品设计发放专利证书,对其专利权予以法律及行规的保护;二是制定管理实施细则,对产品的变相剽窃和改进创新作出严格区分,杜绝以“创新”为幌子的侵权行为,同时又保护和鼓励在前人基础上的科学改进与创造发挥;三是行业组织每年举办产品设计大赛,评选出当年设计大奖和杰出手工艺人,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通过鼓励创新,保护和支持民间匠人;四是各作坊业主要提高主人翁意识,对自己的产品负责,在产品上打上自家的字号和保密防伪标志,一旦发现仿制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协助调查,维护自身的权利及行业的规范。

民族手工艺技艺的“活的宝典”是民间工匠,因此对民族手工艺技艺的开发和保护要“以人为本”。一方面保护和鼓励民间工匠的创作,并通过组织交流学习等各种形式提高民间工匠的技艺,为其创作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注重民族手工艺技艺的传承,培养接班人才,不能让技艺失传。

3、充分发挥民族手工艺品村的优势,增强游客互动性,让游客享受亲身体验的快乐。民族手工艺品村游的优势还在于与游客的互动性。新华村在这一方面做得不好,没有发挥优势。笔者认为,可以引导有兴趣的游客到手工作坊中选购、订制金银铜制品,也可以买下自己亲手设计、打制的作品,这样既增强娱乐性,也让游客切身感受到当地文化,对游客来说更有纪念意义,也促进了旅游纪念品的销售。当然,游客的参与可能影响作坊的正常生产进度和工艺保密。这可以在作坊中单独划分游客参与空间,由专人负责管理、介绍和指导,在指定范围内参观和参与。

4、对于新华村这样集自然田园风光、浓郁民族风情、民族手工艺于一体的乡村,可以将优势合理集合升值,发展集农家乐、古村落游、民族手工艺村游于一身的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乡村游模式。在这里可以品尝白族风味饮食,可以在家家有清泉、户户花不断的白族传统庭院中享受恬静的村庄生活,也可以体验手工艺品制作的快乐,将一切吸引力因素合理叠加,多方位满足游客的需求,更能彰显乡村游的亮点。新华村应该在“娱”上再下功夫,即增强游客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可以提供几种活动方案:(1)鼓励游客在作坊中参与产品设计和加工,在同一批参与者中评选出“优胜者”,提供免费赠送其打制产品等奖励;(2)鼓励游客的创新,对游客较成功的设计予以鼓励,也可视情况在必要时买下游客的设计专利,并授予其“新华村名誉村民”的称号;(3)推出诸如“银匠学徒x日游”这样的项目,游客交纳一定的旅游费用,就可体验在作坊学徒的生活,可仿传统举行“拜师礼”,之后新“学徒”们就在“师傅”带领下同吃、同住、同劳动,日程结束后还可象征性颁发“出师技术等级证”;(4)与相关美术、设计等专业院校联系,可成立一个学生实习点,既可以达到广告效应,吸引更多的游客,更能相互促发灵感和交流,利于新产品的研发。

(作者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07级硕士研究生,白族)

注释:

注1张福昌:《振兴中国传统手工艺产业刍议》《艺术・生活》2005年第4期。

民族意识的核心范文第2篇

一.现代文学中构建民族形象的必要性

现代文学民族形象的生成与构建,一方面是对现代文学史“民族”维度的强调与扩展,是对文学发展与民族意识的辩证考察,另一方面也是为处在当今“世界”与“民族”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提供发展经验与策略。虽然自19世纪中期以来,世界主义已经逐渐成为了普适理想,然而在一个多世纪的时光流转之后,“民族”依然是无法被替代、也不能被忽视的历史形态与社会存在。在中国古代语言词汇系统中虽很早就出现了“中华”、“民”、“族”等词语,但却从来没有启用“中华民族”来对自我进行整合与归纳。直到20世纪初,在残酷的民族危机背景下,受西方现代民族理论刺激,“中华民族”方才出现在了汉语词汇系统中,这个词汇一经问世,就很快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严峻化,突破了精英知识分子的话语体系成为了一个被整个民族群体广泛接受并频繁使用的词语。“中华民族”之所以具有如此广泛的适应性、如此蓬勃的生命力,关键还在于它所唤起的凝聚力与共同感。其产生的特殊语境与其独特的发展规律,使得它在建构方式与内涵设定上都表现出了自己的特点,也由此获得了勃勃生机。

二.现代文学“民族形象”的生成与建构

2.1走出传统意识的束缚

在漫长而悠久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在区域中心优势地位的支撑与超稳定文化结构的维护下,形成了“中国”式的自我中心意识。这种中心意识使得中华民族获得了一种稳定感,而在这稳定感之下又滋生出优越与自信。为了强调自我与他者之间明确的界限和高下,用来对自我与他者命名的词汇的感彩相差极大。用来指称自我的“华”,在古代汉语词汇系统中,最初是指美丽、盛开。与“华”作用相等的“夏’,也含有盛大之意。而用来指称他者的“夷”,或者与具有相同功能的“蛮”、“戎”、“狄”等词语,则大都带着贬义甚至是歧视的色彩。传统的中华民族确立并巩固了自身的中心地位,却也必然本能地排斥他者的影响,阻隔了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和融会很容易转向忽视他者的盲目。中国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在现代文学构建民族形象的发展中必然会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现代文学是在与国际接轨的环境中成长的,中国现代文学民族形象的生成与构建绝不可能只在一个封闭的状态下长期持续。在走出传统意识的方式上,可以采取翻译和吸取外来文化的方式、与国外学者进行思想交流的方式、或者从小开始培养学生思想上的创新,以新的教育方式来培育现代文学新的“民族形象”的种子。

2.2人物的塑造与民族形象

在文学范畴内考察,成功的人物“形象”要符合三个层次的要求,作为核心层的人性,作为中介层的群体性,作为表层的个性。作为一个拥有持久生命力的文学人物形象,首先要在普遍人性的角度与读者形成共鸣,其次要以群体性来对普遍人性进行具体化,再次要以富有独特个性的人物来使人性、群体性的意义得以传达。对于现代文学中作为“民族形象”的“人物形象”来说,除了具备文学性的追求之外,还要对民族意识,尤其是民族自我意识的主体性、能动性要求做出回答。民族形象从作为普遍社会命题的那一刻开始,就面临着民族意识与文学追求两方面的内容。而在迫切的形象焦虑之中,民族意识的要求往往会成为一个高于文学追求的终极目标问题本身的规定性决定了,现代文学中作为民族形象表征的具体人物必须表现出新的要求与规范,其中群体性的意义要凌驾于个性、人性的要求之上。

2.3与民族意识形成呼应

民族意识的核心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人文精神 策略方法

人文精神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明水平的重要尺度,是国家软国力的重要体现。但是,我们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下面我就高中历史教学来谈一谈如何在新程中加强人文精神。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二字,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在中国,“人文”最早出现于《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中国古代的人文,是指礼教文化,一方面强调内心修养,使人成为有德行有善心的人。另一方面强调掌握礼乐仪文、琴棋书画等文化、艺术、形式或技能。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人文”指的是教养和文化、智慧和德行、理解力和批判力等理想的人性;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出现了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思考。现代学术界把人文精神定义为依靠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内心反省,感悟而形成的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由、批判及超越精神。

二、高中历史教学对人文精神的培养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教科书编写等各个方面,突出体现并加强了历史教育的人文性,淡化历史教育的工具性。高中课程还开设了可供学生选择的历史选修课,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试图还历史教育的本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如人本意识、科学的态度、创新意识、民族意识、全球意识、合作意识、环境意识等,并且为人文精神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与途。

(一)挖掘课程内容,培养民族意识,激发爱国情

爱国主义是历史教育的主旋律。历史教育首先要使学生具有民族意识,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民族,拥有民族自豪感。历史教育专家赵亚夫说过:“学习历史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力。”这种民族自信力就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人文资源。有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有深厚高尚的道德情操,有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有宽阔深沉的民族胸怀等,正是这些才生成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奋勇前进的动力源泉。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帮助学生加深对本民族历史的了解,进而了解中国国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形成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民族自信力与凝聚力。

(二)加强高中历史经典文化教育

现代科技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物质财富和享受空间的同时,却也带来了众多的问题。精彩的物质文明和高度发展的社会经济极易引起人们的急躁情绪和心理失衡,人类精神家园的失落、心理失衡的现象,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文化大地上,特别是年轻一代人的脑袋中,有点空荡荡,雾蒙蒙。于是乎,商业文化以它扎实的后盾和通俗的形式,漂洋过海,乘虚而入,大有雷霆万钧、无坚不摧的架势,闹得不少人心荡神迷,追腥逐臭。根据笔者的调查,大部分高中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他们最喜欢吃的东西是肯德鸡、麦当劳,最喜欢过的节日是西方的情人节和圣诞节等洋节,嘴上以夹杂几句洋文为时髦,在哲学方面有些人能够大谈特谈亚里士多德,却不知老子哲学等等,所以我们要大力对高中学生进行经典文化的教育。

(三)从人的角度重塑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历史学是对人类既往生活的记载、认识,历史学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例如从“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到“精忠报国”的岳飞,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历史人物所表现的都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正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历史教学中,我们提倡人文精神,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在思想上受到教育,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了为祖国勤奋学习的目的。

(四)构筑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民族意识的核心范文第4篇

[关键词]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特点分析

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文化认同。当下的中国社会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转型,随着我国普通高校中少数民族大学生数量的增多,普通高校生源的民族结构日趋多元化,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思想观念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不同民族的交流和碰撞也更加频繁。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是改进教育管理中的旧观念、探索适合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规律的新途径,将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创新型人才的前提和基础。

1.深受多元民族文化影响,有较强的民族意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学习,由于受到传统民族文化、、家庭教育等熏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意识。当来到内地普通高校学习或工作,身处以汉文化为主流文化的环境中,“不由自主”地对于自身的民族身份认同会更加强烈。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都保留着自己独有的民族意识、和民族风俗习惯,并希望能得到他人特别是汉族师生的理解与尊重。笔者在陕西某高校进行的300份调查问卷中发现,各少数民族学生“能够强烈认同自己民族”的有232人,约占调查学生总数的77.3%;在“本民族风俗、习俗的保持”问题上,有254人选择了“保持不变”,约占总人数的85%;有56.7%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本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由此可见,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比较强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意识。多元并存并非和谐共处,在内地普通高校多民族学生混合居住、生活中,一旦有敏感的语言或行为刺激到少数民族学生,很容易发生因民族文化差异、多元文化碰撞而产生的冲突或矛盾,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

2.自尊感强,但又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自卑和自尊情绪“交相辉映”。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自我意识和自尊心都较强。但由于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来自经济文化欠发达的农村、牧区,其经济条件和教育条件与内地学生相比有一定差距。据陕西某高校的调查,45.57%的少数民族学生家庭生活较拮据。家庭经济较困难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长期生活在较为封闭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加复杂、多样,尤其是进入内地普通高校后,对生活上与其他同学的“大相径庭”的现实反差,短时间内较难适应。由于对所处困境不能正确对待,多存在悲观失望、畏缩不前、性格孤僻等问题,逐渐产生了自尊与自卑情绪的矛盾交织。笔者在与陕西某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交谈中发现,有的少数民族贫困生往往不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自我封闭,喜欢独来独往,少言寡语,行为活动“与众不同”。再加上少数民族学生在文化、饮食、气候等方面的不适应,进一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参与学生活动的积极性。

3.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压力总体偏大。由于基础教育阶段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在内地普通高校教学中,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不是特别熟悉汉族的历史和社会状况,对带有明显汉族文化特征的社会科学教材以及教学模式缺乏基本的感性认识基础,他们不能更深入地理解教材内容,不能与其头脑中形成的社会背景和社会认知产生共鸣。再加上由于他们进入大学前生活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其思维方式的独特性,进一步增加了他们理解课程、吸收知识的难度,学习方面普遍存在困难。调查了解到,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有83.5%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曾出现1门或1门以上的挂科现象,远远高于普通汉族学生的挂科率。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能力较欠缺,致使有些少数民族学生产生自卑感,缺乏自信心,甚至出现厌学情绪等。

4.适应性较弱,交流主动性不高,热衷于内部“小团体”。受到原生环境和本民族文化的长期潜移默化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语言表达、行为举止、饮食习惯等方面体现出较明显的本民族特色,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生活习俗。加之部分学生来自相同地域,有共同的民族习惯、等,他们也很容易走到一起,这直接导致他们与其他同学交流减少,阻碍了他们融入到以汉族学生为主体的大集体生活中。据调查了解,在内地普通高校,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以“老乡会”“民族文化社”等平台形成了各种非正式“小团体”。他们根据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形成不同的“小团体”,大部分汉族学生缺乏对他们民族文化的了解,很难融入到他们的“团体”圈子中。致使双方接触甚少,互不了解,交流较困难,容易产生误会与矛盾。这种缘于文化差异导致的现象,极大压抑和缩小了少数民族学生豪放、粗犷、“能歌善舞”的个性特点和自我发展空间。

二、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理念,创新教育管理模式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并且是以民族为载体依附于一定的国家之中。“一个没有传统的民族难以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恰如一个婴儿如果没有母亲乳汁的哺育而难以成长一样,一个没有文化归属感的民族也难以成为具有文化身份识别的民族。”[1]因此,在国家治理转型时代,根据当前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以及教育管理的内在规律性,应转变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新模式,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现各民族学生共同进步、健康发展、全面成才。

1.建设立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平台,加强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引导。培养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和中华民族意识,是高校教育管理的中心主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因此,对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要坚持构建以维护国家统一为核心,以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为主旋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本内容,以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和现实为依托的“四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具体教育管理的过程中,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文化的差异性等诸多因素,开设宗教伦理、民族政策、民族理论等方面的选修课,深入开展多样形式的民族政策教育。与此同时,高校还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通过课堂实践、校园实践以及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的实践环节,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多地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培养、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弘扬民族意识中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秀传统,确立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在学生个体文化世界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此外,高校还要融合多种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文本资源、音像资源、社会资源以及现代传媒,通过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及书报杂志等宣传媒介,让更多少数民族大学生深刻领悟“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重要思想,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从民族认同,走向国家认同的教育目的。

2.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树立民族平等的教育理念。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内,民族关系的协调发展关系到各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社会和政治稳定以及国家安全等重大政治问题。我国幅员广阔,地域之间文化差异很大,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传统民族文化。因此,在大众化教育的今天,学校应当在充分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积极传播民族平等观念,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意识。为此,高校有必要建立一种跨文化适应的教育机制和氛围,切实做好“尊重差别”与所有学生固有平等相结合,使来自不同民族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不断调整自我,以适应新的环境。在一个非民族院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必须始终坚持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主体,围绕“尊重民族风俗、民族平等、提倡人文关怀”为前提,把握好教育管理的“三贴近”原则。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营造校园和谐人文氛围,有效实现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契合,这是非民族院校管理者承担民族学生培养责任时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3.关注个人情况,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在实际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围绕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情感凝聚,实施情感援助,努力帮助解决他们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所存在的与他人交际、心理健康以及学习等方面的实际困惑。要经常深入到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在的班级、寝室,与他们谈心、讨论,了解他们在校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教育者学会运用多种策略和方式来帮助学生将内在的情感品质转化为外显行为,使大家在一个互动的环境中去体验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能够在跨文化交流中展示开放的民族心态,尊重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与,增进认同与友谊,力求实现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教育目的。

4.专设少数民族大学生辅导员岗位,注重心理健康辅导。建立一支优秀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是做好工作的重要组织保证。就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工作而言,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信仰风俗等各个方面的差异性,亟需构建和加强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辅导员岗位,建立起一支政治素养高、业务精、心理素质过硬的辅导员队伍。通过搭建心理健康辅导平台,及时发现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与疏导活动,帮助他们克服在自我约束、社会交往等方面存在的保守、封闭等不足,对他们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困境给出良好的建议。通过“个别咨询”“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等方式增强其心理自我调适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最终形成包容、开放的健康心态,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同时,加强内地各普通高校之间以及普通高校与民族高校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经验交流,促进普通高校民族教育管理制度的完善。总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多元文化时代,世界上各民族、各文化的密切接触已“不可避免”,大学生文化选择的自主性、易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进一步按照党的民族政策的要求,从战略高度出发,基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使他们能较快地适应内地普通高校的文化环境,并最终形成健康、包容、开放的文化心态,把他们培养成国家所希望的新世纪少数民族创新型人才,使他们能够切实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民族意识的核心范文第5篇

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应然性需求和实然性缺失之间存在较大鸿沟,开展国学教育,促进大学生基于民族文化知识习得的认可和自信,及对民族文化价值的探索和体悟,推动基于文化自觉的民族文化传统践行和升华,具有深远意义。同时,需要构建大学国学教育课程体系,拓展国学教育阵地,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和巩固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

关键词:

国学教育;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信仰;文化自觉

当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掀,深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价值伦理精粹的民族文化正在激起更多的文化热点和社会关注。各个层类的有识之士本着重铸民族精神,传承优秀民族价值观的宗旨,直面社会痼疾,反思百年来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破坏,寻求和实践优秀民族文化保存和弘扬的途径。而这其中,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民族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教育,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筑牢文化复兴的主阵地,尤显急迫和意义深远。笔者结合攀枝花学院《国学基础》课程教学实践和思考,来讨论这一主题。同时,需要提前解决的问题是“信仰”这一概念的厘定,“信仰”一词指基于民族文化自信和礼敬的对民族道德精神的体悟和研修,进而达到践行优良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文化自觉、文化自强。

一、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培育的意义及其实然性缺失

大学生是我们民族复兴事业的生力军,也是民族文化传承和振兴的主体,青年兴则国家兴,大学生是否具备基本民族文化知识,是否对传统文化和民族历史有基本的理解和尊敬,能否自觉体悟和研习民族文化精要知识,能否弘扬民族文化核心价值观和伦理观,做到厚德自强,信义担当,既是大学生自我文化心理成长和人格健全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更是应对民族文化危机和道德沙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基础和动力。虽则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的意义不言自明。然而,考察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的现状却让我们倍感心灼。根据笔者平时观察,与大学生交流,以及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应然性需求和实然性缺失之间鸿沟较大。一是对民族文化认同不够,惟西方文化为尊。多元文化特别是打着民主自由幌子的欧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大行其道,严重冲击青年一代的文化观和信仰基础。许多大学生对民族文化认同性和自豪感严重不足,对来势凶猛的外来文化分析辨别能力不足,盲目认同西方社会的生活和娱乐方式,看美国大片,听外国歌曲,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风靡大学校园,而深具民族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的传统节日在大学校园里反倒显得冷清,对西方文化过分的依赖和崇拜;二是传统文化知识缺乏,民族文化虚无主义,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强调,基于对本国历史的了解应对本国历史怀有一种温情和敬意,“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1]

钱穆先生所言“本国历史”与民族之精神、传统之文化密切关联,极力批评民族文化。而今日部分大学生群体,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冷漠疏离;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伦理道德和文化精神一味地排斥,否定民族文化的世界意义和当今价值,崇尚实用、功利、享乐,认为华夏传统文化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已经一无可取之处,应当求助于先进的技术工具和西方的契约精神。这造成了伦理道德失范,也忽略了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寻。大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以上两点反映了当今大学生在民族文化信仰上的缺失,这要求我们创新思路和方法,在青年大学生中间开展内容丰盈、形式多样的国学教育,努力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意识,重拾民族文化信仰,重振中华民族精神。

二、国学教育促进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培育的三个维度

一是基于民族文化知识习得的认可和自信。构建民族文化信仰是对大学生不良价值观的重塑,而这样一种关乎民族文化命运的培育过程是以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和习得为前提的。必须让我们的大学生迈进国学的“门槛”,并且“徜徉”在处处经典的传统文化的大观园里,在我们教师的讲解和引领下,体会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才能促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璀璨壮美,产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可和自信。知识是敲门砖,更是一扇窗,通过国学教育(在这里,国学教育指的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干,以儒家道德为主体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授和弘扬),大学生能够发现除了影响世界进程的四大发明,我们还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意志品质,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君子之德,有“见素抱朴”、“上善若水”的人生哲理,有承载中华民族文化和心理的汉字,有数不胜数的文学高峰和熠熠闪光的文学作品,有蕴含人生况味的琴棋书画,有厚重辉煌的人类历史,有无可比拟的工艺技术,还有最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这些不仅在产生的时代不逊色于西方的历史文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比他们更稀缺,更先进,更符合人的自由发展,更利于应对当今世界性的难题和人类的困境。有了这样的认可,大学生才会有更理性的分析比较,不会一味地盲目崇拜,一味地排斥拒绝,激励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用于应对外来文化的洪水猛兽,体悟民族文化的不可多得。二是理解基础上的对于民族文化价值的探索和体悟。文化信仰和传承是一个民族的核心,深层次来看,民族文化信仰的培育并不主要在于实物和文化典籍的传承,虽然必须有这种载体,但更主要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和价值观的传递,“构成民族特征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只有经过心理传承的过滤和整合,才能为该民族的社会群体所共识”。[2]“国学代表了中国浩瀚五千年文明积淀中的核心价值,代表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精神成就。”[3]

而且,毫无疑问的是教育的主体是作为自由个体的大学生,所谓的“深入人心”靠的是大学生对种种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的自我评判和体悟,以及再生产、再复制性质的探索,探索隐藏在国学知识里的真、善、美。民族文化的超越时代性需要传承主体的探索和体悟,进而形成个体和群体共通的民族文化心理和信仰。因此,国学教育在达到知识传授的目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促使大学生在精神和心理的维度去理解、接纳、体悟中华民族文化。三是基于文化自觉的民族文化传统践行和升华。“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知晓该文化的诞生、形成过程,知晓该文化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了解该文化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了解它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简言之,就是要有正确、健康的文化观。”[4]基于认知和体悟的民族文化自觉更利于大学生发扬文化精髓,完善道德素质。尽管信仰关涉人的终极价值和文化心理,但正如体现为宗教仪式活动的一样,民族文化信仰应该在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生命实践中呈现出来,因为信仰必然靠着它指导下的(实践)行为才成为这样一种我们看不见但是我们承认其存在的精神活动,反过来,一种活动会产生并巩固一种文化信仰。所以,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的培育和巩固,必须也必然会由认知和体悟递进到实践行为。从知识类型来讲,国学教育中不仅有理论性和思辨性的知识,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应用型和技术性的知识,在吃穿住行、人际交往、修养生性等方面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指导,能在行为失范、自我迷失的时候对大学生进行矫正,更能在无路可走、面临挫折的人生关口提供一种来自灵魂的支持。

三、国学教育开展的可能形式及相关问题探讨

大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开展国学教育,以国学精华来培植大学生群体的中华民族文化信仰。一是构建大学国学教育课程体系,开设国学教育相关课程,我们已经看到席卷全社会的“国学热”已经开始在大学校园蔓延,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已经开设了国学或传统文化类的院系、专业,出版了多种国学类教材,着力培养民族文化领域专业型的精英人才,希望藉此引领整个大学及全社会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和探索。对于更多的高校来说,受限于师资及办学类型多种因素,以通识课的形式开展国学教育更具普适性,受众面更广,效果也更好。但在此种普及型的国学教育开展过程中同样需要不断加强师资建设,丰富国学教育的课程门类,既要有概要性的国学课程,帮助学生走近民族文化,认识民族文化,理解民族文化;更要从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以及服饰、饮食等各个方面有条件地开设国学类课程,以及专题性讲座扩展广度和深度,形成系统,便于大学生选择符合自己审美兴趣的课程进行研修。另一方面,我们的国学教育更要走出课堂,以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亲近大学生,要把国学教育及传统文化弘扬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借助社团等学生组织,借助传统民族节日等契机,将民族文化的传统性和时代性有机融合,将国学精要与大学生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益智益趣,使民族文化的魅力以一种可观可感可参与的形式呈现出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和巩固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

还需要澄清的问题是民族文化信仰和民族意识的区别。民族意识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是民族共同生活体长期积淀和内化形成的民族本位观念,强调的是一个族群的生存空间、生存利益和繁衍存续,是构成民族精神的基本要素,指向的是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而民族文化信仰则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是民族意识的基底,是个体对群体精神生活的积极向往,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和礼敬能够升华为一种明确的民族观念。信仰产生力量,信仰同时具有一种排外特性,尤其是在今天全球化的语境下,培育民族信仰一定要摆脱“狭隘民族主义”的影响,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不仅仅是为了本民族政治利益和生存权益,同样也是为了作为全人类财富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不是站在对立面排斥外来文化,而是在借助民族文化信仰的力量丰富我们的民族特色文化,使其在人类生活共同体视阈中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钱穆.国史大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4:2.

[2]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4.

[3]林炎志.国学的当代价值与民族精神之塑造[J].科学社会主义,200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