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旅游资源概念

生态旅游资源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旅游资源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旅游资源概念

生态旅游资源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研究开发;问题;建议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三)拓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

(四)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我们发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规律的。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对封闭的地方(以滇西、湘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也常常保存有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状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两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东巴文化与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认识“香格里拉的魅力”,体会东巴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识结构方面存在自然科学知识面不够宽的缺陷,生态旅游知识更是不足,从而造成我国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资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并将之渗透到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在享受生态旅游乐趣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让政府管理层和旅游业从主人员在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生态旅游环境效益外部化和内部化的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主动地考虑社会长期利益即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以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理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

[3]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财贸经济,1998,(8).

[4]晓,彭建.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

[5]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2).

[6]崔凤军,杨永慎.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7]白光润.生态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生态旅游资源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评估

自从Ceballos-Lascurain.H于1988年在《生态旅游的未来》一文中正式引入生态旅游的概念以来,在生态旅游的概念以及由其延伸的具体实施方案上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而在我国,尽管对生态旅游的乐观估计时有报道,生态旅游也被广泛地认为是自然旅游的一种形式,被期望能促进资源的保护和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生态旅游项目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原因之一就是对生态旅游的内涵缺乏一个统一的认识,从而导致缺少一个评估生态旅游贡献大小的明确的指标体系。而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力图初步建立一个对生态旅游进行评价的框架。该框架是基于对生态旅游内涵的正确认识以及对当地居民、自然资源和旅游三者间关系上进行设计。

关于生态旅游内涵的认识

由于缺乏一个被广泛认同的生态旅游的概念,因此生态旅游和其他旅游方式的区别显得模糊不清。王家骏选择了44个具有代表意义的生态旅游定义来进行分析,将关键词一一选出,按聚类方法将其归纳为6大类11组分,构成了生态旅游定义分类系统。然后根据构成生态旅游定义分类系统的6大类组分的内在联系,参考Edward·S·等人的模型,构建起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模型。这一模型对于我们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有一定的帮助。从这一模型中,可看出大多数的学者都认为生态旅游既可以促进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大部分的定义仍将生态旅游对象局限在自然生态、自然环境方面,忽视与自然相伴而生的历史遗产、传统社区等文化生态。也就是从旅游资源角度来看,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大类:狭义的生态旅游是基于自然资源的一种旅游形式,包括风景、地形、水文特征、植被和野生动植物等;广义的生态旅游资源则把当地的民俗风情、传统文化等人文景观也包括了进去。也就是说,广义的生态旅游还包含了民俗旅游等文化生态的内容。笔者的观点倾向于后者。

笔者认为对生态旅游的内涵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认识:从旅游者角度来看,生态旅游是对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同时具有高质量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的一种全新体验过程;从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破坏较小,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文化保护为目的的旅游方式;从当地居民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对当地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影响较小、并可为当地社区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新型产业。总的来说,生态旅游应当以实现当地居民、生态旅游资源以及旅游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及社会、环境、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为终极目标。而这个终极目标的实现必须是以对生态旅游产品的正确规划设计和有效管理作前提的。

生态旅游评估框架的设计

通过上面对生态旅游内涵的认识,我们可以看出生态旅游应当以实现当地居民、生态旅游资源以及旅游业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并以社会、环境、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生态旅游评估指标框架至少应包括四个方面:对当地居民和生态旅游资源之间联系的评估;对当地居民和旅游业之间关系的评估;旅游业和生态旅游资源之间关系的评估;对规划和管理有效性的评估。选择评估因子时应注意其是否具有相关性、实用性、可操作性、敏感性等特征。这样才能使设计出的评估体系不仅能够实时监测生态旅游点的状态以及发展趋势,并进行优劣判断,而且还可为管理决策体系提供重要的信息资源。

当地居民和生态旅游资源的关系及其评估该关系的指标

在现实中居民和环境间的冲突时常发生,这一情况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一方面来自当地政府一相情愿的保护和开发政策,没有征求和顾及当地居民的意见、想法和利益,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居民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以及缺乏对生活、生产方式加以选择的余地。持续的环境压力不仅会影响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而且会危及到脆弱的生态系统和旅游业的发展,以至造成不可逆转的灾难性的后果。当地居民和生态旅游地资源之间应建立一个和谐的关系:一方面,居民主动地参于生态旅游点的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同时从良好自然环境带来的旅游产业中获得回报;另一方面,居民完全可以通过适度的农、林、牧、副、渔等产业从自然资源中获得回报,但同时应避免资源的过度开采掠夺,造成生态系统处于过度的环境压力之下。

对两者关系的评估可从居民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对待资源保护的态度、地方参与资源保护的程度(数量和类型)、当地居民和保护区内员工的关系、对资源的使用频率等方面来进行。

生态旅游资源和旅游业的关系及其评估该关系的指标

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自然景观(包括风景、地形、水文特征、动植物资源、生物多样性等)和人文景观(包括过去和现在)决定了生态旅游点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自然景观连同人文景观同时可以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自然体验和文化交流,这是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同时一个良好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也会加强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环境和文化保护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良好的自然和文化环境就是一个生动的环境和文化保护课堂。反过来,对环境和文化保护必须在资金上给予保障,在当地旅游业所带来的财政收入中,必须保证充足的资金返还到环境和文化保护中去,促进旅游业发展与环境、文化保护的良性循环。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还必须认识到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生态旅游的开发不能使资源退化,而应当实现一种敏感于环境的发展方式,即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避免超出旅游景点的环境本底,破坏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因此评估生态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首先要评估生态旅游资源对旅游业的贡献率,这可从生态旅游资源是否提供了有质量的旅游经历,是否提供了高质量的环境教育的场所,对现有容易利用的物质改进的潜力如何,对文化生态的体验质量怎么样等来进行;其次要评估旅游业对生态旅游资源所应做出的贡献,这可从旅游业是否对生态旅游资源有意识地进行保护,保护如何,对当地居民和旅游者进行的环境教育怎么样等方面来进行。如果这两个方面的贡献都比较高,说明这两者的关系处于良性的互动之中。

旅游业和当地居民的关系及其评估该关系的指标

生态旅游应该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需求和利益,让当地居民加入到生态旅游建设中来,即从经济、心理、社会、政治等多方面参与生态旅游开发,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尊重和保护他们的正当经济利益。只有居民对生态旅游有了正确的认识,以及和生态旅游之间建立起这种正向的互动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难题。

在当地居民参与生态旅游业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当地居民的经济来源不能完全依赖生态旅游业,应该补充其它的经济形式,使经济多元化。旅游业不仅可以为国家和地方带来大量的外汇收入,同时可以为当地居民带来社会和经济效应。反过来,旅游设施的改善和良好的自然及文化景观会给旅游者带来全新的体验,并为生态旅游业的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文化基础,与此同时还会增进当地居民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从而有利于当地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

要评估旅游业和生态旅游地当地居民的关系,主要要看当地居民是否从旅游业中获利。当地居民从旅游业中获利的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由于开展旅游业而提高了的经济收益,在这方面主要看地方居民从事旅游业及其与旅游业相关行业的数量,看地方的旅游业企业或与旅游业相关的企业数量以及当地居民与外来者的比例。二是当地基础设施的改善,这方面主要是评估当地离供应商品与服务的最近城镇的距离,医疗状况,教育状况、邮政、电话和电力供应,道路质量、公共交通状况等。三是社会福利条件的改善。这主要是评估居民健康和教育水平的上升,收入增加的影响,地方居民对旅游者和旅游业的态度,真正的认识或经历地方文化等。

对规划和管理有效性的评估

没有好的规划和有效的管理,开展生态旅游不能成功。因此对生态旅游地的管理机构以及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人员进行评估是对生态旅游进行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也是能够调控生态旅游地域系统的能动因素,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生态旅游地域结构是否有序及系统是否能够良性循环有决定性作用。而要对生态旅游进行有效管理,首先就必须有科学的管理目标。其次要做好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旅游区要确定区域的游客临界容量。第三还要加强旅游环保工作,加强环境保护的科研工作,加快环境保护法规的建设,加强对国民的环境教育,重视环境质量的监测和效应评估工作,同时还要增加环保经费的投入。第四是要加强对生态旅游经营者的管理,要求经营者慎重选择旅游目的地,精心编排旅游路线,培养游客的环保意识,严格控制旅游团人数,培养好的生态旅游专业领队。

评估能影响生态旅游是否最终取得成功的管理因素的指标,因此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要看管理政策的完善和有效性,这包括了环境保护法规的制订和执行情况,生态旅游规划的制订和执行情况,生态保护区的规定和使用限制如何,对社区的介入的支持如何等。二是要看管理策略如何,是否对生态旅游地的年度资料进行更新(包括物种、旅游者数量、周围社区统计等),是否有社区共享计划以及对旅游者的管理如何(包括对旅游者行为的控制、群体的数量、运载量等)。三要评估保护区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素质,这可从对物种的监控,担当旅游向导、景区巡逻和执法的状况,跟科研单位的合作情况以及跟社区的公共关系等。

通过认识资源、当地居民和旅游业之间的互动关系,我们可了解到对生态旅游的评估,其实就是看这三者的关系是否处于一种良性的互动之中,如果三者的关系良好,可见生态旅游地开展的生态旅游是成功的,而发现三者关系中任何两方的关系处于不好的互动时,就可以提醒当地的旅游管理者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使三者的关系重回正轨。这个评估框架也显示了只要通过运用适当的管理策略,在资源、当地居民、旅游业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生态旅游既可以促进保护,又可以促进发展。因而这个框架既可以评估生态旅游业的各个重要方面的相互联系,同时又可以评估一地生态旅游的地位。

参考资料:

1.王家骏,关于“生态旅游”概念的探讨,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8(1):103-106

生态旅游资源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茶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1茶文化的概念

茶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也有其深刻的历史内涵。茶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在当时,茶叶还是当做一种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因此,茶叶还没有成为一种饮品。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茶叶才成为一种饮品,但是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受限于种植区域,茶叶没有大面积地种植起来。然而到了唐宋时期,茶叶被普及,茶变成了家喻户晓的饮品,茶室、茶诗、采茶舞和采茶戏等等相继出现,茶叶的种植区域也不断在扩展,茶叶变得流行起来。随着丝绸之路的不断开拓,茶叶被运往世界各地,茶文化的传播也变得迅速起来。很多西方国家开始品尝我们的茶叶,并且形成他们的茶文化。明清时期,茶叶种植变成一种产业,茶叶成为扭转贸易逆差的一大出口产品。现在,茶文化已经形成了自身的一套体系,茶饮变得随处可见。各种茶室,茶艺展示等等也形成了自身的规模,并且有其固定的消费群体。茶艺装潢,茶课等等也不断在兴起,变成了茶文化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茶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种有效表现形式,茶叶代表着中华民族人民内敛沉稳的性格,茶的寓意也丰富,代表着高洁,清幽等等美好的品质。因此,茶文化在我国有其深刻的历史积淀和影响力。

2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

资源是一种可以利用的物质。资源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后天人工加工的。资源能为人所用,是一种有用的物质。自然资源主要产生于自然界,是一种天然形成的资源,自然资源拥有其自然属性,也是因为其有用性,因此,其具有经济价值。生态旅游资源是一种自然资源,也有一定的人工雕琢的成分。生态旅游资源是以旅游开发为目的的一种自然资源,在人工雕琢下,加大了其有用性或者可观赏性。因此,直到目前为止,依然有很多人提出生态旅游资源不仅仅包括自然资源,还包括一些人工雕琢的成分。然而,不管生态旅游资源是一种自然资源还是后天加工而成的资源,都是一种能够为当地的经济带来发展的资源。是当地的人民可以开发的获取经济利益的资源。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各方面条件有关,可能与其地理环境,当地的习俗,市场的需求等等。因此,要研究一个地方的生态旅游资源策略,就必须要了解当地的风俗文化,并且深入了解市场的需求等等。生态旅游资源是不可多得的资源,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能够为当地的经济带来一定的效果,甚至可以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助推器。

3茶文化与生态旅游的相关性

3.1茶叶产地是天然的旅游胜地

茶叶产地是一种天然的生态旅游胜地。茶叶产地作为一种种植产业基地,与其他种植业有很大的不一样。种植茶树的步骤与种植其他植物很不一样,它的专业性没有种植其他植物那么强,并且充满了一定的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茶叶采摘是一种可以群体参与的活动。在茶叶产地,茶农可以设计一种游客采摘茶叶的这样的一个项目,让游客尝试采摘的辛苦和乐趣,面对一片片绿色茶叶,虽然太阳当空照,但是也是乐趣无穷的。另一方面,茶叶产业基地的开发可以与当地农庄一起进行策划。农庄让城市的白领们体会不一样的生活,让他们放松,释放在都市的压力,而茶叶基地的成片绿色就有一种天然舒缓压力的作用。茶叶基地不单单可以帮助人们舒缓压力,还能欣赏成片的绿色,体验一把不一样的农村生活。这样的景色和这样的体验会吸引大批都市游客。因此,将茶叶基地好好规划一下,可以把生态旅游资源的经济效益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3.2茶文化也是一种旅游资源

如上文所述,生态旅游资源既可以是一种自然资源,也可以是一种后天加工而成的资源。文中所讲的茶文化便是一种后天加工而成的资源。将茶文化融入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这样能够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带来很大的便利。茶文化的形成与当地的文化和风俗有着很大的关系,当地的茶文化反映了当地的文化。比如很多茶叶种植区有自己的采茶舞蹈,有自己的采茶戏等等。如赣南的采茶戏就非常出名,粤北的采茶舞蹈也非常闻名。这些采茶舞蹈和采茶戏的形成与当地的茶文化息息相关,将这些内容融入到当地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也能够吸引不少游客。而如西湖的龙井茶文化也是一种茶叶文化,当地聪慧的人民利用当地的一些典故制造噱头,以此来吸引游客。茶文化与茶叶种植基地有很大的不同,茶文化有很强的可塑性,是一种可以借鉴和发扬的资源。茶叶种植基地还需考虑地理,气候等等条件,而茶文化的形成与当地的风俗分不开,但是也可以培育,是一种可塑性很强的资源。茶文化的开发和培育需要当地政府的支持,也需要当地各界人民的配合。

3.3茶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相通性

茶文化和生态旅游资源有很多共通性。茶叶对人体具有很强的保健作用,茶饮对于人体来说有着很强大的功能,比如茶叶有利于帮助人体降压,也有助于平衡的酸碱性等等,更是人体身心放松的一种有效方式。而生态旅游资源也对人体有着很大的作用,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有助于人们走出自己的生活圈,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旅游有助于强身健体,增长见识。生态旅游有助于缓解自身的压力,欣赏美丽的大自然景色,能够让身心都得到放松。另一方面,茶文化追求天人合一,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注重动静结合,修身养性。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茶文化有很大的相通性。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也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要一味地追求自然资源的开发而不保护资源。相反,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让人能够体会大自然的美,同时也能够赚取其自身的经济利益。因此,茶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有很多的共通性。

4茶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4.1准确定位

市场茶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首先要做的就是准确自己的市场定位。是以茶叶基地为主要旅游资源还是以茶文化为主。这些都是必须经过市场考量的。要明确自身的市场地位首先要了解自身的优势,了解自身的缺陷。比如有的地方虽然景色很好,但是交通不便,那么就要考虑自身的市场定位,是不是能够辐射到更大的地区,还是说客户的范围就在周边地区。这些都是要经过考量的。另外,还要评估竞争对手的营销模式,比如方圆几百里的茶庄是以什么作为盈利点,我们的茶园是否和他们有很大的不同,我们的优势在哪里等等。只有先确定了自身的市场定位,才能开始进行茶文化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4.2打造相关品牌

打造品牌对于一个旅游地区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品牌效应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江西婺源的油菜花会那么有名气,虽然说这和它的景色好分不开,但更多的应该是品牌和宣传作用。只有提起油菜花,大家第一反应便是江西的婺源。事实上,江西很多地方的油菜花都很好看,很多地方都有大片的油菜花,也有江南的小城气息。但是唯独婺源被开发得很好,被全国人民熟悉。因此,品牌效应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不可缺少的。茶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离不开品牌的宣传,不管是通过当地的电视台,还是通过现在的网络平台等等。都需要加强品牌宣传。另一方面,品牌不仅仅是靠宣传出来的,还通过游客的口口相传,因此,自身的旅游质量和服务也必须做得到位。只有这样才能慢慢形成自身的品牌效应。

4.3开发相关旅游资源路线

茶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相关旅游资源路线开发息息相关。在开发旅游资源的时候,必须考虑相关旅游资源路线。是单独的茶园观赏,还是茶园之后还有溪流的美妙,抑或是农庄的配合等等。这些都需要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者思考的要素。考虑游客的需求,把游客的需求和自身的旅游资源结合起来,根据游客的需求去设计旅游路线,这样既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又能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得更好。

4.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茶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分不开。有些茶叶基地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对于很多想去游玩的人来说,交通非常不便利。因此,加强交通设施的设置很有必要。还有一些农庄和茶产业基地的结合,虽然很有乡土气息,但是基础设施却让游客望而怯步,厕所的不简洁,住宿的不舒适等等都是旅游资源的开发瓶颈。只有克服这些瓶颈,旅游资源的开发才能更加顺利地完成,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

4.5加强宣传工作宣传

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必不可少。茶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离不开品牌的宣传,不管是通过当地的电视台,还是通过现在的网络平台等等。都需要加强品牌宣传。加强宣传工作,不仅仅通过传统的电视台或者广播等等形式,还可以通过一些免费体验等等方式去加强自身的宣传。也可以利用现在发达的网络科技进行宣传,比如朋友圈,微博等等方式进行宣传。

综上所述,茶文化有其深刻的历史积淀和文化背景,传播茶文化就是传播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传播茶文化的同时我们应当注重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让茶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准确自己的定位,打造相关品牌,开发相关旅游路线以及加强基础设施等等。通过这些手段和方式,以期进一步促进茶文化的传播,也进一步促进茶乡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俞益武,于由.浙江生态省建设与发展生态旅游的关系[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4(4):466-470.

[2]禹利君,谭燕萍,史云峰等.试论湖南茶文化旅游业的开发[J].茶叶,2007(2):101-104.

[3]胡昇平,曾慧娟.闽西客家文化旅游及其发展策略[J].龙岩学院学报.2012(3):38-42.

[4]蔡惠尧.深圳客家文化遗产保护刍议———以深圳博物馆为中心的讨论[J].客家文博.2015(1):29-33.

[5]宋振春,纪晓君,吕璐颖等.文化旅游创新体系的结构与性质研究[J].旅游学刊.2012(2):80-87.

生态旅游资源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川西地区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6-0237-02

一、川西生态脆弱区旅游资源概况

(一)生态脆弱区的界定

对于生态脆弱区(Ecotone)这一概念,国内外有着不同的理解:Gose.J.R 认为生态脆弱区是指自然与人类活动相结合造成的环境退化、景观变坏、土地生产力下降及土地资源丧失的地带[1]。从生态系统的关联性方面,生态环境脆弱区在空间可表达为城乡交接带、干湿交替带、农牧交错带、水陆交界带、森林边缘带、沙漠边缘带、梯度连接带及地貌板块接触带等[2]。同时,生态环境脆弱区的范围也不完全与生态交错带重合,而是从属于生态交错带,是其中最不稳定而又最敏感的部分[1]。从生态系统的定位角度看,生态脆弱区是指对环境因素改变的反应敏感而维持自身稳定的可塑性小的生态环境系统,与Ecotone 所认定的生态交错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3]。2008年《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中指出生态脆弱区也称生态交错区(Ecotone),是指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交界过渡区域。这些交界过渡区域生态环境条件与两个不同生态系统核心区域有明显的区别,是生态环境变化明显的区域,已成为生态保护的重要领域。虽然不同的学者以及纲领性的文件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有所不同,但上述概念都包含两个基本问题:其一是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具有敏感性与不稳定性,其抗外界干扰能力低、自身稳定性。生态环境及资源较易遭受破坏。其二是生态脆弱区内的人地矛盾关系,脆弱生态区与社会经济条件紧密联系,它是自然环境和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其脆弱性不仅表现为其内部结构的不稳定和对外界干扰反应的敏感上,还反映在脆弱生态区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支撑能力比较弱这一方面,这种支撑能力一方面表现为它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诸多限制,另一方面也表现为系统的稳定能力、缓冲能力、自然降解能力、抗逆能力和修复能力所能承受的社会经济影响低下[4]。

(二)旅游资源特征

川西生态脆弱区位于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横断山区,是中国三级大地形中由二级阶梯向一级阶梯陡起的大转折区,因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和地质地貌构造环境,区域蕴含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有着有雪山、奇峰、冰峰等山体景观;有着湖泊、大江、瀑布、温泉等水体景观;有着濒危动植物、孑遗生物、奇花异草等珍惜的动植物资源。同时,川西生态脆弱区还是汉、藏、羌、彝、回等族文化的交汇带。早在三四千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多民族长期的繁衍生息,形成了迷人的民族风情。尤其是在长期封闭的自然环境中,形成了许多独特而神秘的人文现象,如川西高原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等。川西生态脆弱区还是经过的地方,在此留下许多革命文物和遗址[5]。川西生态脆弱区的旅游资源品位高且分布集中,区域内景观类型较为多样,景区景点享有盛名。有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沟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合作的世界上第一个大熊猫研究中心――汶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有黄河第一湾及若尔盖大草原等草甸风光;有贡嘎山、四姑娘山、雪宝顶等多座对外开放的登山区;有冰川奇观、举世罕见的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有现今唯一仅存的母系氏族――东方女儿国泸沽湖风景名胜等[6]。

二、川西地区旅游资源脆弱性特征表现

(一)对游客的承载能力有限

川西地区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并且极具魅力,但是有具有不可再生性,超出景区环境容量的游客数量对景区资源的破坏程度是相当大的,有些甚至是难以修复的。川西地区的很多旅游景观,例如,九寨沟、黄龙等景区具有明显季节性限制,在旅游旺季,特别是黄金周期间,游客数量剧增给生态旅游系统带来巨大的承载压力,对当地的旅游资源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一直在进行游客数量监测的九寨沟景区在今年十.一黄金周由于散客激增导致的游客滞留事件,无疑是对此类生态旅游地区环境脆弱性的一个集中体现。

(二)生态系统极易遭受破坏

从构成川西地区生态环境的各要素来看,其本身就极易遭受破坏。在川西地区的植被基带为针阔叶混交林,至上依次为高山针叶林、高山灌丛草甸、流石滩植被,这些植被对生态环境的调节功能有限;川西地区土壤的具有质地松脆,极易风化侵蚀等特点,故水土流失严重;川西地区还缺乏大型水库和湖泊,生态调节能力极为受限。但很多游客正是被其原生态的旅游资源所吸引,许多徒步旅行、骑马、露营等活动在川西地区比较盛行,这些活动对植被的践踏,导致植被不同程度的破坏。轻则会降低植被生长量、覆盖的面积。重则会导致植物种群以及群落减少、品种改变。同时践踏也会破坏土壤的腐殖质层,甚至破坏土体中的矿物质,使土壤容易受风、雨水的侵蚀,降低土壤厚度和渗透力,易产生水土流失。

(三)自然灾害对频发

川西地区常年受到自然灾害的侵扰,自然灾害的类型多、分布广。该地区是中国著名的地震带和泥石流和崩塌滑坡灾害多发区,是全国暴雨多发区,其水土流失面积占到全省面积的45.91%。各种频发的自然灾害对川西地区的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破坏性都很大。例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造成很多风景名胜区的资源遭受破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多年重建也未能恢复如初。再如,海螺沟以奇特的低海拔海洋性现代山谷冰川,大面积的原始森林,融为一体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而引人注目,但是泥石流、滑坡、崩塌等自然灾害也时常威胁着景区的旅游资源。

三、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对策

(一)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遵循“绿色开发”、循环利用原则,在宏观上制定合适的环境维护、绿色营销、生态技能等制度,从代际公平、区内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均衡等方面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微观上制定较高的环保标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各地开展了不同层次的生态旅游认证,为规范、推动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例如,位于川西地区的九寨沟和黄龙两个保护区正式通过了国际级绿色环球21的评审[7]。旅游管理部门还应进行严格监管,对缺乏科学论证的设备、技术及缺乏高素质旅游规划人才的资源开发项目进行严格控制,扶持优秀的旅游资源规划项目的开发与实施。

(二)加强对旅游参与者的政策约束和生态环境教育

旅游参与者的素质参差不齐,目前,生态脆弱区环境破坏较多的大多是人为的因素。例如,很多生态脆弱区的景区管理者或经营者为吸引或招揽游客,在景区内兴建各类宾馆、饭店、度假村、商店及娱乐场[8]。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垃圾等对本省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由于生态旅游一般离城镇较远,购物不方便,旅游者在进入生态旅游景区游览观光过程中通常携带许多软硬纸质、塑料包装及金属易拉罐装等简便食品与饮料,其餐饮后不能理性丢放极易污染水源植被等,再加上生态旅游区山深林密、道路崎岖,人为造成了固体废弃物难以收集、清扫及外运处置处理。特别是游客将生活垃圾丢弃在山沟、峡谷、天堑等人们难以清理之处,其对生态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环境影响极大。因此,亟需制定相应的政策、条款对对生态脆弱区的经营管理者及旅游者进行约束是进行可持续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2013年国家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中就有专门针对旅游者不文明行为、景区客流量等方面的条文。给相关的旅游参与者以约束,并引起了国民的重视。今后,在对生态脆弱区的开发中,应进一步对相关人员加强环境教育,让经营管理者能理性的利用自然环境,旅游者能增长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

(三)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并重

生态脆弱区的旅游资源一旦破坏就难以修复,因此,在对资源进行开发前应先进行保护,注重对文物古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因此,川西地区在进行生态旅游区规划时,应该认真研究其他生态旅游区开发和管理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建立适合该区域的生态旅游区开发、管理模式。应该考虑如何将现代与地方传统结合的问题,让丰富多彩的生态景观成为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的旅游资源。对已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借鉴生态学、景观学的方法采取生态工程恢复规划方式[9]。

参考文献:

[1]牛文元.生态环境脆弱带ECOTONE的基础判定[J].生态学报,1989,(2):97-105.

[2]赵跃龙,刘燕华.中国脆弱生态环境分布及其与贫困的关系[J].人文地理,1996,(2):1-7.

[3]罗承平,薛纪渝.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带特征、环境问题及综合整治[C].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恢复技术研究(第一集).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61-70.

[4]甘露.论西部大开发中生态脆弱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战略[J].贵州民族研究,2005,(1):38-42.

[5]王瑛,李波.川西山地旅游资源的优势与生态旅游产品的形象设计[J].生态经济,2004,(11):106-109.

[6]邓清南.川西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J].山地学报,2002,(12):152-155.

[7]宋瑞.关于建立中国生态旅游认证制度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49-54.

[8]邹淑珍,焦庚英.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J].教育学术月刊,2008,(9):76-78.

[9]田亚丽.中国生态旅游区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83-85.[责任编辑 王晓燕]

收稿日期:2014-03-08

生态旅游资源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 要素 模型 原则 实践

生态旅游研究背景

生态旅游(Mass Tourism)作为替代大众旅游的一种扩展和派生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许多的旅游项目、旅游产品和旅游景区以“生态旅游”命名, “生态旅游”正在大众化。有学者看到了这样的现象,进而提出了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互化’的理论(杨桂华,2004)。但是,也有学者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与大众旅游截然不同的旅游形式,而且也有别于其他替代旅游形式”(Fennell,2004)。

本文将基于生态旅游的高度脆弱性和稀有性,分析生态旅游基本要素的关系,建立相关模型,并藉此讨论生态旅游的实践原则,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约束各方的行为,以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来发展旅游。

文献回顾

有关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多集中于生态旅游的定义、原则和责任方面。

2002年召开的国际生态旅游年大会所提出的《魁北克宣言》(UNEP/WTO,2002)对以下五方提出了呼吁:对政府及国家一级的开发商的呼吁;对(私人)企业的呼吁;对非官方机构、社区性的协会、研究和教育机构的呼吁;对半官方机构、国际性的金融机构和发展赞助商的呼吁;对地方社区和市政部门

杨桂华在其专著中创立了生态旅游的双向责任模式系统,提出了旅游目的地社区责任和生态旅游者责任(杨桂华,2004)。也有提到“要求各方在道义和伦理上怀有责任感,并有相应的行为表现”(Wright,1993)。

或是创立生态旅游受益者体系(包括当地社区、政府机构、旅游业、旅游者、保护机构、志愿部门、专家、媒体),提出诸多受益者之间的利益平衡协调,以保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目标的实现(Swardrooke,1999)。

《绿色环球21:国际生态旅游标准》(转引自诸葛仁,2005)制定了生态旅游产品的11条原则,对经营者和游客的行为做出了一些规范。

与此相类似,多数原则标准是从旅游管理的角度出发来考虑的,约束的也多是生态旅游管理的职能部门或是生态旅游的直接经营者的行为。

为了更好地把握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需要全面分析资源与生态旅游参与者各方的逻辑关系。

生态旅游要素模型的建立

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同时也是属于地方居民的。旅游业的发展极大地依赖这些“共享资源”。 旅游业界、游客和地方居民三方虽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同为活跃的因素,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在实际运作中,旅游管理者与旅游经营者的出发点不同,所承担的责任也不同。

生态旅游资源、管理者、经营者、游客和地方居民同为生态旅游中缺一不可的要素,有必要整理其关系,建立关系模型(见图1)。

在一个共生的环境之下,人与资源要素相对独立,但又互相影响――人利用生态旅游资源,又受制于资源;生态旅游资源是人享受的基础,也对人的旅游活动产生反作用。

“人”的要素中,地方居民和游客共享生态资源,管理者和经营者对其起引导和监管作用。各要素牵掣互动,影响也是双向的。

生态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人文要素对自然的渗透以及人类对自身历史的关注,使得很多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不可分。在生态旅游蓬勃发展的今天,人文要素虽然还不是生态旅游的主要吸引物,可能只是整体旅游体验中的次要或附属的部分,但已经不自觉得作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被游客广泛享用了。人文资源同样是人类宝贵的财富,需要同样的关注和保护。

生态旅游的实践原则

(一)管理者的保育原则

在大众旅游发展的阶段,讲求经济效益至上。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点的逐步成熟,提出了供给导向的概念。在生态旅游的范畴内,需要政府和行业的宏观调控,其责任也最为关键。

现阶段,我国的旅游管理还是一个多元体系,生态旅游资源的产权关系还不明晰。管理部门不仅包括各级政府及其所属的旅游局/旅游委员会,生态旅游资源还可能隶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比如林业、园林、宗教、文物、水文等等;从中央到地方,从自然到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笼罩在一个复杂的网络之中。对于生态旅游资源,各方都需要承担相关责任,也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容易导致本位主义和学科的狭隘性。

因此可以看出,最大的问题不在于管理者该管什么,而在于谁是“生态旅游的管理者”?在国外也有类似的情况,很多学者意识到让这么多利益集团达成一致是非常困难的。 在这个方面,生态旅游研究和发展较为发达的国家也已经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较好的例子有《澳大利亚国家生态旅游战略》(联邦旅游部,1994);加拿大的生态旅游任务组(Ecotourism Task Force)与萨斯喀彻温旅游部(是政府-私营部门合作的行业联合体,是加拿大该省的旅游发展指导机构)曾合作制定了生态旅游指导原则的文件,这个文件将成为加拿大未来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Fennell,2004)。

对于生态旅游来说,全国统一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是必须的。现阶段很多地方政府都在着手制定与生态旅游相关的政策和评估体系,但这样的子体系应该建立在一个国家级的总体发展战略和认证体系之下。在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之下,首先需要一个独立而扁平的体系,成立一个特殊的生态旅游管理机构――独立、非盈利的官方组织或协会,并且不隶属于任何具体的职能部门。 同时,由于我国目前基于生态旅游的认识还比较肤浅,这个机构的结构应是扁平的。可以只设国家级和省级两个层面。

在国家级层面,其主要任务是制定生态旅游法规政策和开发的原则框架,进行资源普查,建立生态旅游的认证体系,在全社会推广生态旅游意识;在省级层面,主要任务是确立各生态旅游区的环境承载力,根据国家统一的法规和认证体系遴选经营者,执行检测程序,对生态旅游开发和经营进行跟踪评估。

在立法和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参与者不仅应该包括各学科的专家(生态资源的涵盖面是非常广泛的,对于生态资源的研究需要有系统的概念),同时还需要包括生态旅游资源地的居民代表。虽然可操作性会受到某种影响,但当地居民的参与是相关法律和政策得以最终实施的强有力的保证。

(二)经营者的效益原则

一方面,保护生态系统的原则可能与不顾一切追求利润的行为不相容;另一方面,经营者要算投入产出的帐,让经营者不为利润所驱动很困难。

宝贵的旅游资源因为种种原因无法量化,资源的使用不能如实地反映到开发者的成本核算中。在很多开发者心中,旅游资源是没有成本的,天然的和历史遗存的珍贵资源几乎是无偿在使用。

其实,管理者和地方居民收益漏损的至少有两笔费用。一是资源有偿使用费。可以根据生态旅游资源的等级、开发程度和规模,收取资源使用年费;旅游目的地也可以采取资源入股的方式,由投资者按一定比例回归收益给社区。二是管理部门的认证费用和年度审核奖惩费用。一次性的认证不能说明资源动态使用的过程,因此年度审核是必须的。

认证的费用可以是固定的,但年审费用则可以灵活掌握―比如可以规定基准的审核费用,然后根据“谁污染、谁破坏、谁付费”的原则,进行奖优罚劣。以上两项费用上缴后,可以作为环境保护的资金统一运作。这样做,经营成本会提高。

短期内可能削弱投资者的兴趣,表面上也减少了经营者的收入;但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却更符合资源使用的公平原则。

(三)旅游者的纪律原则

在欧美发达国家,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还只限于高收入、高教育层次的游客。生态旅游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旅游活动形式,虽然在经营中要受到种种约束,但究其本质还是一种经济活动。如果把教育层次低,或是缺少生态旅游常识的游客拒之门外是不现实的。

许多文献都提及游客影响的最小化,要求对游客进行教育。生态旅游本身也是生态教育的过程。纪律似乎是一个过于硬性和严格的词汇,但并没有数据表明约束和纪律会削弱游客的美好体验。对于生态旅游急速扩大的市场来说,游客遵守某些纪律是必须的。不论是一些公开管理的方法,比如限制区域和时间、限制某些活动、限制游客数量;或是一些信息和教育计划,比如分发信息手册和游览指南――这些规范多是以游客“不作为”的形式出现的,需要游客的配合和遵守。

通过不同的形式为游客提供生态旅游的信息,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游客的知情权;对他们的行为做出规范,是经营者要做的事;游客的门槛仅仅是要求他们遵守某些纪律。对于纪律的执行情况和难点,则需要一些实地的问卷调查才能说明问题。

(四)地方居民的参与原则

生态旅游提出伊始,就更为关注地方居民的利益,强调为地方居民提供培训机会和工作机会。“利益”、“贡献”这些字眼不应仅仅停留在经济的范围之内。在决定资源是否被开发、以何种形式开发、旅游地如何管理等等问题上,地方居民需要参与的是管理、经营和生产的全过程,而不是管理者决策、经营者设计好一个“产品”后,地方居民只是作为一个接受者的角色接受教育和培训,享用他们提供的工作机会。

在普查和提出开发项目的时候,可以采用居民代表听证会、抽样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居民的真实想法――居民的认可应该成为立项的先决条件;批准立项后,可以成立地方居民旅游开发委员会,或是选取一定代表加入开发区的管理委员会,其目的就是确保对管理全过程的参与。这样,一方面能够全面保障地方居民的利益;另一方面,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征地、拆迁等矛盾也能较好地规避和处理。

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态旅游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旅游方式,牵涉到的是人与自然的复杂的系统。生态旅游资源与旅游者、地方居民、管理者和经营者是共生的,强调各要素之间的双向关系,它们既相互制约也需要协同发展。可以通过立法、认证、教育等不同手段来强化各方的责任感,深化各方的参与意识。成立相对独立的管理部门来体现对环境的保育原则,生态旅游经营者有偿使用旅游资源以全面体现经营的真实收益原则,生态旅游者有义务遵守特殊的旅游纪律,地方居民不仅有条件而且能积极投入开发、经营的全过程―各要素方的行为都需要约束,这样才能确保生态旅游实践的健康发展。

本文的局限在于主要论述了生态旅游五要素关系的双向性,未及表达深层的系统关系,只是针对一些实践操作原则做了相关分析和建议。

参考文献:

1.杨桂华.生态旅游景区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戴维•A•芬内尔,张凌云译.生态旅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3.田里,李常林.生态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4.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5.诸葛仁.绿色环球21:规范生态旅游的国际标准[J].旅游科学,2005

6.雷德•波赛尔曼等,陈烨等译.弯路的代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7.李长荣等.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