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思想及教育理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一年级;政治教学;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
新课改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与作用,以下,笔者仅以自身的教学实践为例,就部分新课标理念带给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有益变化进行初步的分析、总结与归纳。旨在于以此引发更多教学同仁的关注与重视,进而在切实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效果的同时,进一步推动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的运行与普及。
一、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引导学生依据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使其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等过程的基础上实现富有个性的发展与进步。”
这就要求我们高一思想政治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以此实现对于所学知识点的更深刻认识与理解。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严格践行了新课标的这一指示。例如,在学习了高一上册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后,我特意为学生布置了“讨论开发方案可行性”的研究性学习任务:
1.全班学生自由结合成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整理当地的相关经济资料;
2.学生小组甲以旅游开发商的身份从旅游市场开发的角度出发对当地的社会人文、自然风景等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并提出符合其身份的开发方案;
3.学生小组乙以环境保护志愿者的身份对开发方案有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与论证;
4.学生小组丙则担任政府官员的角色,并从政府应促进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稳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开发方案进行综合、全面的考量。
如此一来,就通过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度较高的研究性学习空间,这不仅有利于他们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进一步复习、巩固之前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点,明确了政府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深刻理解了我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等,更重要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还使得他们真正经历了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过程,有利于其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综合能力的发展,为更好地落实教学任务与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
素质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不能仅仅将讲解完教材上的理论知识点视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标准,而更应该侧重学生是否从理论知识的学习中真正得到了收获及发展,其社会实践能力又是否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与进步。与此相适应,《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大力倡导实践环节的强化,要求教师“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此全面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
同样,以我自身的教学实践为例,在学习了“多变的价格”这节内容之后,我带领全班学生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商品价格”社会调查活动,具体过程如下:
1.调查并记录市场上鸡蛋、牛奶、瓜果蔬菜等日常食用品价格的变动情况;
2.从劳动生产率、供求关系、国家政策等方面对日常食用品价格起伏变化不定这一经济现象进行分析与验证;
3.总结、整理一些商品价格变动的真实生活实例,以此说明商品价格变动带给人们生产、生活的积极、负面两个方面的影响。
如此,通过这一实践活动不仅将教学场所由课堂扩展、延伸到了社会领域,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充了学生的视野范围,与此同时,还真正做到了将课程知识点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有利于在积极参与、主动投入的过程中全面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水平与能力。
总之,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必须大胆探索、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尽可能结合实际情况将新课标理念灵活运用在自身日常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因为,这既是顺应新课改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更是契合素质教育理念、进而切实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关键词:思想品德;重要性;教学方法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思想的特点
小学阶段作为一个孩子学生生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持续六年时间,通过不断接受教育,逐渐为构建自己的三观打下坚实基础。其中,小学低年级阶段更是整个小学阶段的基础性阶段。在这两到三年的时间当中,学生持续得到关于人类社会中正确的思想、高尚的道德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的熏陶,为日后正确的三观培养奠定了最初的基础。那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想都有哪些特点?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内容?首先,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思想还尚且单一,对于善恶、对错还缺少基本的判断。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没有过多的人生阅历,因此需要教师着重注意,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习、践行正确的行为趋向。第二,相对于老师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抑或是耳提面命,该阶段的学生更加倾向于模仿同辈群体的语言以及行为方式等。因为长久的共处导致了熟识,而熟识又产生了亲密,正是这种亲密才致使学生倾向于互相模仿。然而真正的问题在于学生互相之间模仿的是什么,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以及行为举止会使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培养良好的习惯。而消极的、不良的观念则会贻害学生,使学生误入歧途。因此,在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作为老师要细心观察,坚决杜绝学生之间不良思想、行为的传播,一经发现及时制止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总之,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想有其特殊性,在教育、培养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着重注意,因材施教。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思想品德教育实际上从一个孩子出生就已经开始,而且可以明确的一点是,每一位父母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一定希望他能够做一个有思想、道德高尚的人,而且盼望着他能够成功。不会有一位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就做一个道德败坏的人。可以说,道德水平的高低与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是直接相关的。对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思想道德教育更是异常重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正确的思想赋予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阶段最主要的内容便是学习,小学阶段正是打基础的阶段,正确的思想教育包括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并赋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乐趣。而且,知识的增加反过来又会促进学生思想层次的进一步提高。第二,良好的道德修养会促使学生践行良好的美德与行为习惯。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行为受到思维与道德的支配。孩子们经过教师的引导与谆谆教诲,培养了良好的道德习惯,则可以去尝试,去践行自己的所学所想,从而做到知行合一。满足自我的道德诉求的同时,也为社会注入了更多的正能量,一举两得。第三,正确的思想道德观是文明社会的不断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对思想道德水平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之所以要重视道德的培养与思想的指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与时俱进。经济在飞速发展,尽管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是精神层面同样不能落后过多,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做好育人、树人的工作。
三、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 以人为本;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管理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作为一种培养人、塑造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人为本”无疑是高等教育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即高等教育应当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本。
高等教育的一个特征就在于营造一种浓厚的人文精神、深厚的文化气息来对大学生进行精神上的陶冶和提升,通过教师的人格示范、校园文化的熏陶、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教师对学生真心的爱来培养健全人格和富有人文精神的大学生。由此,以人为本观念的贯彻落实,首先需要在教育管理当中落实和贯彻。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功利计算日益精密化和教育评价指标日益理性化,如何在教育管理实践中依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探索“以人为本”的具体实施途径,是大学管理者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
在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里,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拥有深厚人文精神的教育家,他在长期的教育管理实践中,探索出了一套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重温他的教育管理思想和方法并借鉴他的合理做法,对我们今天改进大学教育管理水平有重要的意义。
一、“以人为本”理念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管理思想的核心和灵魂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每位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管理思想的核心和灵魂所在。他始终认为,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一切跟教育相关活动的指导性原则,没有任何其他的目的能够超越这一根本目的。为此,教育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每一种方法的使用,每一个决策的执行都应该体现和蕴涵教育的因素,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管理思想既是对教育本质认识的必然结果,也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必然途径。
首先,对教育培养人、塑造人这一本质的自觉认识是其教育管理思想的理论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在广义上说,就是精神上的不断丰富、不断更新的过程。无论对受教育者来说,还是对教育者来说,都是这样。”[1]35他认为,教育本质上是学生在学校里接受各种精神影响,逐渐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的长期复杂过程。学生精神的成长具有长期性、综合性、反复性的特点,而且学校内部存在着影响学生发展的多种因素、多个方向的教育力量,家庭、社会也会对学生的品质发生影响,这就迫切需要教育管理者通过管理整合校内外各种教育影响,形成方向一致的综合教育影响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基于这种对教育本质的认识,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育管理者的任务,就是用教育思想引导“从校长到守门人”的全体教师员工,形成一股方向一致的教育力量来影响、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和谐发展[2]16。
其次,管理育人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必然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种全面、和谐发展,指的就是“创造个体的人的丰富性,把高尚的思想信念、道德品质、审美价值、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文明有机地结合起来。”[1]101-122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在教育过程中把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教育才会是最有效的,才能达到教育目的。为此,学校的管理者就要合理地布置各项教育任务,恰当地分配教育资源,整合各种不同的教育力量,使学校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培养任务和途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最后,制度本身蕴涵着影响学生人文精神和道德素质发展的因素使通过教育管理育人成为必要和可能。任何一种制度和规范的背后,都有一套价值观念和文化在支撑着,因此,什么样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和价值观念,并且会对制度当中人的行为习惯和思想方式产生影响。学校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制度对学生产生的深远影响,在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时不仅考虑到管理教师员工的需要,更要考虑到它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作用。为此,真正的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求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应当自觉地把如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根本目标。苏霍姆林斯基认识到了制度中和管理中蕴涵了育人的因素,他常常说:“我的使命,就是要使教师们在教育和教学的一些重要问题上保持一致的观点、信念,即从教育教学的思想上加以引导,同时淡化行政上的领导。”[2]27-35
二、教育管理实践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途径
(一)对教师员工进行教育思想的引导,形成共同的教育理念
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道德观念的形成,是全体教师共同的目标和任务,有赖于每一位教师的关注和努力。学校领导的首要职责就是让全体教师在各自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贯彻、蕴含思想道德教育,形成一股方向一致的教育合力。在教育管理实践中,苏霍姆林斯一直致力于对教师员工教育思想的引导,“使居于我这个校长工作首位的,不是事务性问题,而是教育问题。”[2]112他的具体管理方法有三个方面。
1.校领导深入教育教学一线,成为其他教师的表率。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好校长首先要成为一个好教师,精通教育学和掌握育人的技巧。”要成为一个好教师,要精通教育学和掌握育人的技巧,就非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进行探索不可。因此在担任中学校长的十几年里,他不仅肩负领导职务,还亲自授课,参加学生的各项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他不是简单地完成一个普通教师的教学任务,而是在不断探索教育的方法和规律。他随身携带着一个观察记录本,把自己观察到的教育现象记录下来并仔细分析总结,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深入实际的教育研究。他在实践中探索出的经验既保证了他教育思想的有效推行,也鼓舞和激励了其他教师,全校形成了一个自觉关心学生成长的良好氛围。
2.定期举办教务会和报告会,形成全校教育合力。形成全校统一的教育思理念仅仅依靠校长的榜样作用是不够的,还应有长期有效的机制和行动来磨合和强化。苏氏每月定期召开两次教育教学讨论会和报告会,为教师交流教育思想理念提供主要途径。
教育讨论会引导了每一位教师关注全校学生的身心发展,达到了师员工思想和交流教育经验,以及形成方向一致的教育合力的目的。 “当每个学生亲身感受到是许多教师在影响他,而且使他们每个人仿佛都在把自己的一份精神的力量注给他的情况下,教师集体才会成为一种教育力量。”[1]132-136
3.对教师进行个别的指导和帮助。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每位教师都在自己的教学教育领域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格教育,整个校园才会洋溢着浓厚的人文气息。为此,对教师的个别指导就成了学校领导的重要任务。具体指导方法有两个:
一是随堂听课。学校领导每天至少听其他教师两堂课。在听课的基础上与教师一道分析教学过程,提出建议。苏霍姆林斯基总结说:“我不止一次地不得不为教师的一句话,甚至一丝微笑或者一瞥发怒的眼神跟他进行一个钟头、两个钟头、三个钟头的谈话。我只有成功地说服了教师,而且他也开始用实际工作证明他已心悦诚服的时候,我才认为完成了作为领导者的使命。”[2]28
二是关注教师的读书情况及其对待科学的态度,营造一种尊重知识、尊重科学的精神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若不读书,若没有在书海中的精神生活,那么提高他的教育技能的一切措施就都失去了意义。”[1]252为此,苏氏身先垂范,博览群书。他还热心地帮助其他教师读书,一方面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建设学校图书馆,另一方面合理安排教学任务,给每位教师留下足够的读书时间。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环境熏陶中渗透教育
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周围的人际环境以及整个社会大环境,都对学生产生影响。学校的管理者应当通过管理营造一种良好的德育环境,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发展。在实践中,他成功地优化了环境的影响作用,具体做法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1.优化校内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师生关系、班集体关系和谐以及校园环境的“人文化”,使校园成为对学生“有所诱导,有所启示”的育人环境。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爱是教师教育艺术的基础,没有对学生的热爱就没有教育。他一再强调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的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
(2)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集体,使学生之间形成相互学习、团结共进的良好人际关系。
(3)培养校园“人文化”环境,使静态的、“物”的校园变为动态的、“情感化”的德育环境。
2.合理整合社会力量,搭建学校和社会良性互动的桥梁
学生将来都要走向社会。为此,学校不应当封闭式地进行教学和管理,而应当培养学生的“公民”精神,培养未来社会的合格建设者。为此,他把社会纳入自己的教育体系,吸收社会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使其成为促进学生品德形成的力量,并利用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影响,教会学生识别、抵制不良现象,从而提高社会适应力和免疫力。
他认为让学生关心社会和服务社会是学校的职责,“从意识生活的最初几步开始,就要把社会生活的博大世界、祖国的世界,为它的独立、荣誉和强大而斗争的世界展现在人的面前。”[1]161一方面,发挥社会的积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他经常开展有一定教育目的的“走出去”和“请进来”活动,邀请模范人物来校讲学传授经验,并组织学生开展志愿者活动,支援周边社区的建设。另外一方面,教会学生识别、抵制不良现象,在与不良现象的斗争中发展道德品质。
三、关于当前高校教育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几点思考
当前,在理性化和功利主义影响深远的现代社会,高校教育管理受到科层制、标准化的深刻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高校教育管理偏离以人为本的轨道,走向功利化、实用化的歧途。如何一方面顺应现代社会理性化、标准化对教育管理提出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能够更好地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成为教育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学习和借鉴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管理思想和方法,会带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推进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模式,避免科层制行政管理的消极影响
我国现存的教育管理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行政管理模式,具有学校组织分工明确、学校内部的纪律和制度严格、等级鲜明、理性化程度高、追求行政效率等特点[3]120-123。这种管理思想固然有其积极作用,但其一系列消极作用也不容忽视。如学校领导忙于琐碎的行政事务,忙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不能有效地在教育思想上进行有效引导;教师之间关系冷漠、上下级关系带有官僚主义气息、形式主义作风严重等缺陷。最为严重的负面影响是造成管理和教育的脱节,管理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甚至阻碍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针对这些现实问题,学校管理者首先需要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管理实践当中破除对效率和功利目的的过分崇拜,自觉地反思自己的教育管理行为:能否将行政管理的体制简单地照搬到学校管理中来?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样的教育管理是否有违“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从本质上说,高校和一般事业单位的区别在于:教育是一种细致的育人活动,需要有教育者以高尚的人格和心灵对学生进行心灵的影响和品格的熏陶。教育的这一本质要求学校管理者权衡行政效率和人格、心灵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始终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最终目标和评判标准,而不是单纯地追求效率,追求教师利益的最大化。尤其应当指出的是,学生的成长不仅仅包括知识的增多和技能的培养,同时也包括人文精神的塑造和人格的健全,而人文精神的塑造和人格的健全更加需要人性化的管理、需要真诚的心灵交流。因此,必须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观念,建立一种以大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新的教育管理模式,使学校管理更加人性化、更多地充满爱、更多地渗透教育的因素。
(二)探索有效途径,在教育管理中渗透教育因素
在现代社会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和网络环境的出现,社会分化日益深化和细化,人们的生活领域不断拓宽,影响人们身心发展的因素日益复杂和多变。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单凭教学很难起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因而迫切需要我们拓宽教育的途径,运用综合、系统的教育方法来增强教育效果,其中教育管理中渗透教育因素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苏氏以他的理论和实践证明了:学校的管理本身蕴涵着育人的因素和可能,而且必然会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影响。作为学校管理者,应当自觉地把管理作为育人的重要载体,做到管理育人。具体来说,需要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提高学校领导运用管理载体进行教育的自觉性,在对教职员工、对教育教学的管理等方面都自觉地融入人文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第二,提高学校领导和教师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教育意识,使其更主动地承担起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格示范的职责;第三,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思想道德教育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现代社会下,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和多变,对人的影响作用日益增强。大学生身心发展尚未定型、自制力差,对新生事物敏感好奇,学校、家庭、社会、网络虚拟环境等多种环境形成了对大学生的包围圈,日益消解、弱化学校教育的积极影响力,构成了对大学教育的挑战。为此,教育管理者必须探索优化环境影响的途径和手段,发挥环境的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影响。
利用学校管理的力量,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需要做好如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和氛围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会深深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学校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努力构建一种宽松、人性、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在无形中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二是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和合作,形成一致的教育合力。学校应当通过各种管理机制,取得家庭教育的支持和协作,形成方向一致的教育力量。如和家庭商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计划,创办家长学校,统一家长的教育思想。三是趋利避害,通过学校管理适当地整合社会环境的影响。一方面,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如组织志愿者活动,在实践中促进学生积极道德品质的养成;另一方面,利用管理的力量,把消极的社会影响因素限制在学校门外,以避免不利影;通过适当的途径,教育学生如何识别、抵制不良现象,在斗争中发展学生道德品质。
总之,以人为本是教育管理过程中必须坚持的理念,只有在教育管理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达到高校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义高译.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1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设;基本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建设,首先要更新理念。理念就是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以人为本已成为主导文化环境的核心理念,而凸显主体、回归生活和“两个统一”则是这一核心理念在目标、实践和系统层面的具体体现。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其一,以人为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的,其根本任务是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和引发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具有积极道德行为和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社会的有用建设者。因此,提高人的素质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其二,以人为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根据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在文化环境建设中做到“三贴近”,坚持以人为本,顺应时代召唤,满足大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其三,以人为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以人为本的目标,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要以“四个以”为指导方针,并积极发展新型的大学生人际关系,为大学生提供精神关怀,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目标理念是凸显主体
当前教育理论界积极讨论的一个理论问题就是“主体性教育”。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较来说,主体性教育是把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使学生自主、自觉地参与学习,能动、创造地认识和实践;使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其一,内容上满足学生。只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内容满足大学生的需要,才能促进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接受和感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影响。其基本内容主要有: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中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在其文化环境内涵上要蕴含着积极向上的思想内容,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政治内容,具有高尚的道德教育和健康的心理教育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学生的内在需求。
其二,方法上不断创新。由于大学生的素质结构、自身条件、生活环境和主观能动性的不同,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重大学生个性差异。为此,要紧紧抓住培育学生的主体性,不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方式方法。
其三,环境上营造主体氛围。这种主体的氛围即他教与自我教育的和谐氛围。主要靠学校有意识地积极地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技巧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健康积极的文化环境有利于大学生主体意识沿着正确、合理的方向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具有一种信念,只要有可能,你就可以做。你必须使你自己相信这是可能的,你不必去模仿他人;你的同学已经做到了,那么你也能够做到。你没有读过他的理论,但你有更好的生意,你就去尝试做。这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给学生创设的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氛围,一旦有好主意,他们就可以白手起家创办公司而不考虑这会有多少困难。这种主体氛围使大学生主动地适应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敢于实践和善于创新。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实践理念是回归生活
生活是生命的存在方式,生活世界是生命存活的世界,是生命求得意义和价值的活动空间。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完整生活质量的教育,与生活交织、渗透在一起。脱离生活,就会失去思想政治教育自身所蕴藏的精神内涵,只能流于理论空漏的说教。“回归生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实践要求。 社会生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将走向虚无。而思想政治教育又是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反思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回归生活,体现生活,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回归生活就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过程中,必须立足于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契机,营造以人为主体、以生活为中心、以教育为导向的文化环境氛围。这是社会生活实践的要求。人本论始终立足于人类的生活需求与素质发展,是最为科学与彻底的“以人为本”。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回归生活,意味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营造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激发人的潜能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让大学生在现实而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中舒展生命、感受自己的生存价值、体验生命的活力,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享受尊严,享受幸福,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精神境界。
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系统理念也应该得到重视,既要树立校内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相统一的小系统理念,还要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相统一的大系统理念,防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劳动被其他非专业思政课教师、干部及员工的言行所抹杀,避免“课上一年功,不如社会一阵风”、“一个假期颠覆一个学期”的惨痛现象出现。
参考文献: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心理
中图分类号:E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4-0303-02
当今时代,网络以其平等参与、虚拟情境、瞬间扩散、交互性强等特征,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生活与工作方式,也成为部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在新形势下,以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为基础,研究受众心理行为特点,把握基本规律,科学设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有利于在官兵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强化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深刻把握青年官兵的思维发展规律,注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在认知发展中,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思维发展程度既表现了个体的心理成熟程度,也决定着个体的行为模式。根据心理学研究,个体发展至青年期以后,思维表现出一些全新特点,辩证的、相对的、实用性的思维逐渐成为重要的思维形式。美国心理学家帕瑞认为,个体思维中逻辑的绝对成分逐渐减少,辩证成分逐渐增多,原因之一就是个体逐渐意识到,对同一个问题存在多种观点和多种解决方法。他把青年期的思维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二元论阶段,对问题的看法是非此即彼,要么对,要么错,没有“灰色区”,易将知识视为固定不变的真理;相对性阶段,不再毫无区分地把知识当作不变的真理,而是通过比较,进而找到有效的理论和方法;约定性阶段,个体在分析问题时已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能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到两个相反的观点都可能是正确的,因为每个观点的出发点不同。
就军人个体而言,每个人的思维都会经历二元论阶段、相对性阶段和约定性阶段,但就军人群体来说,每个人的发展不可能是同步的。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到青年官兵的思维发展规律,根据其阶段性特点,科学地设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一)针对二元论阶段思维特点,旗帜鲜明地弘扬主旋律
如上所述,二元论阶段的思维特点主要是对认知对象进行非此即彼的判断,没有模棱两可的“灰色区”,倾向于将认知对象固化。
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遵循这种思维阶段的特点,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能混淆彼此。从大环境来说,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经济成分都存在,再加上西方各种思潮以及残留的封建主义影响,社会思想意识方面多元化倾向日益明显。因此,一方面不能要求青年官兵脱离现阶段的实际,像“”时期一样,只能是一种思想,禁锢思想自由。但另一方面,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必须有主流的思想意识,去凝聚和引导青年官兵。只有这样,才能使军队成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强柱石。正如同志所说,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旗帜鲜明地弘扬主旋律,就是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强化军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针对相对性阶段思维特点,针锋相对地批判“西化”思潮
在相对性思维阶段,个体对认知对象以辩证的态度来对待,既不会一概否认,也不会绝对肯定,开始有所比较,主动选择,思维中多了一份怀疑。这是思维成熟的表现,但是,如果没有正确引导,没有正确比较的参照系,个体就可能在认知上陷入茫然,或者做出不恰当的选择。
针对此特点,在教育内容设计上,不能简单局限于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而忽略了对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在开放的大环境下,西方通过网络、书籍、影视所传递的价值观、人生观对官兵有相当大的影响,也使部分官兵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出现了模糊认识。忽略“西化”思潮对官兵的影响是错误的,低估“西化”思潮对官兵的冲击更是不明智的。
社会心理学中有个著名的“手表定律”,即只有一块手表,可以知道时间;有两块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制造混乱。其深层含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行为准则或者价值观念,否则他的工作和生活必将陷入混乱。相对性思维阶段的青年官兵在对不同认知对象进行比较时,必须要有参照系,否则就会陷入选择困境。在对诸如“自由、民主、人权”等所谓西方普世价值进行批判时,必须有理有据,以理服人,澄清模糊认识。
(三)针对约定性阶段思维特点,合理科学地博采众长
在约定性思维阶段,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处于最高思维层次水平,个体在此阶段已经具备了自己独立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更趋向于客观、辩证地分析问题、思考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是个广泛概念,基本着眼点是理想信念教育、“三观”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但反映这些基本点的内容与形式却多种多样。针对约定性思维阶段的特点,在内容设计上应该体现出多样性,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既有历史评析,也有现实思考;既有现象,也有分析……以丰富的内容吸引人,在观点碰撞中明事理,在自由思考中辨曲直,从整体上提高个人认知水平,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深刻把握青年官兵的社会化规律,注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上的吸引力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同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着帮助青年官兵完成社会化、具备良好社会心理、思想品质和行为模式的重要任务。
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是一对广泛而又具体的概念,没有内容,形式就无法存在;没有形式,内容也无从表现。好的形式,无疑对内容的吸纳具有积极影响。因此,从青年官兵的社会化规律出发,把握其心理特点,采取科学方法,是保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效果的前提。
(一)根据青年官兵的好奇心理,使用引导式方法
从一般意义来说,对新事物的好奇是人类普遍心理,这也是人类得以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单就网络来说,其文字、色彩、影音相结合的多媒体形式无疑更易引起青年官兵的兴趣,这也是可以利用网络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条件。当前,青年官兵获取信息渠道相当广泛,不同信息时刻在影响着官兵的观点、态度、思维和行为。因此,利用青年官兵的好奇心理,就相关主题进行认知上的引导,既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也是实施的重要方法。
一是对时事热点进行舆论引导。在现实社会中,舆论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基于其对受众广泛、深入的影响,有人将舆论称为立法、司法、行政之外的“第四种权力”。良好的舆论引导是军营稳定、官兵健康发展的标志和必要条件。从客观条件来说,由于缺乏相关知识,或者囿于心智成熟程度、思维发展水平,官兵对一些问题难以看清想透,会产生认知上的偏差,这就需要进行主动的舆论引导,端正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二是抓住焦点事件进行道德评判引导。这些焦点事件可能发生在军内外,也可能是正面或负面的,一旦成为热门话题,就会激发青年官兵的好奇心,尤其是涉及道德判断或价值判断时,好奇心会更加强烈。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是培养和提高青年官兵思想道德素质的关键。
(二)根据青年官兵的逆反心理,使用渗透式方法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因为各种原因,致使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形式与方法产生与教育目的和教育方向相反的心态,使教育内容不能很好地被吸纳和接受,这就是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包括自主逆反和禁果逆反。自主逆反是个体存在着一种趋向自主并摆脱外部控制的倾向,当外界付诸压力而使个体感受到其自主地位受到触动时,就可能产生心理对抗;禁果逆反是指某种情况下,越是纪律所禁止的东西,越能引起一些人的尝试与探究,从而产生与禁止性规范相悖的意向或行为。
青年官兵的逆反心理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效果的障碍,采用渗透式方法可以规避青年官兵的逆反心理,使教育取得好效果。信息渗透是指教育者通过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渗透到其他信息之中,使青年官兵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从而达到教育目的。要想大家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最好就是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隐匿到其他信息之中。这是一种含而不露的非“标签”式教育方法,把教育的意向和目的隐匿起来,使得富有教育意义的信息通过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其心灵深处积淀下来,使得青年官兵在陶醉、愉悦中得到熏陶,不知不觉地达到教育目的。
(三)根据青年官兵的成长需要,使用互动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