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罗马雕刻艺术的特点

古罗马雕刻艺术的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古罗马雕刻艺术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古罗马雕刻艺术的特点

古罗马雕刻艺术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纪念性雕塑 《马踏匈奴》 《马克奥利略骑马像》 汉代 古罗马帝国

中图分类号:J30 文献标识码:A

Comparison of Monumental Sculpture between

Han Dynasty and Roman Empire

――Research on "Horse riding Huns" and "Photo of Mark Oliver on the Horse"

ZHAO Jing, LI Haixia

(Jiangsu Xuzhou Tangzhang Middle School, Xuzhou, Jiangsu 221000)

AbstractMonumental sculpture because of its powerful political function, often used as a political symbol and construction empire. Han Dynasty and Roman Empire in the West are the two great periods, "horse riding Huns" and "a little horse like Mark Oliver," belong to two monumental sculptures typical of the empire, the two sculptures both in common, there are different points.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reflect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as well as two Empire differences in national psychology.

Key wordsmonumental sculpture; "Horse riding Huns"; "Photo of Mark Oliver on the Horse"; Han Dynasty; Roman Empire

所谓纪念性雕塑是指用于纪念重要人物或历史事件的雕塑作品,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件,以及某种共同观念也可为其主题。观者可以从纪念性雕塑的艺术形象中了解过去,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从作出伟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形象中感受到启迪和鼓舞。所以,通过纪念性雕塑,可以彰显国家和民族的崇高理想。

汉帝国是华夏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阶段,此时,汉文化渐趋成熟。纪念性雕塑则在承继秦代雕塑艺术的基础上获得巨大发展,现存的大型作品如霍去病墓石雕群、李冰像石雕等,均较典型。霍去病为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侵扰的军事家,可惜英年早逝。汉武帝为了表彰霍去病的显赫战功,在茂陵东侧为其修筑了一座形如祁连山的巨大墓冢,又在墓前布置了各种巨形石人、石兽作为墓地装饰。墓前石刻现共存16件,其中以《马踏匈奴》为主题雕像,其余则围绕这一主题,与坟墓所象征的环境结合起来作全面性的烘托。

《马踏匈奴》高1.68米,长1.90米,竖于霍去病墓南侧,是霍去病墓石刻群中最为注目的作品。它以凝重、庄严、蕴含着高昂饱满的刚毅气概和卓然屹立的神情意态,散放出强劲的艺术感染力,体现了汉代人的自信和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意志。整体来看,作品之上下两部分动静对比鲜明,汇成了力量的冲突。战马形象雄壮,坚实有力,被赋予了百折不挠,坚定不移,威武有力的象征;马下仰卧的人(被认为是匈奴人)却显得干鏖无力,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虽然如此,却依然手握弓箭,作挣扎状。石刻浑宏奔放,线条疏朗概括,形神兼备。

几乎和汉帝国同一时期,古罗马人则以地中海为中心,建立了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古罗马帝国。特殊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致使罗马人的文化具有较强的实用色彩,以雕塑艺术为例,古罗马雕塑家更加注重写实,倾向于人物情绪的表现,经常为贵族或帝王歌功颂德。《马克奥利略骑马像》(高424cm,161―180年)就表现了古罗马皇帝马克奥利略的形象。奥利略在位期间恰是帝国的衰落时期,奥利略具有哲学家的理念而少有统帅的气概,政治、军事斗争和自然灾难摧残着他的帝国以及他的理想,使他成为悲观的没落君王。该雕像中的马克奥利略没有其他罗马皇帝那样的霸气,虽然居高临下但是他挥动着的右手却显得很无目的,神态亦流露出不确定性,沉着却又凸显焦虑,坐骑的神态非常低迷,暗合着主人的心态。总之,整个雕塑形象笼罩着失望与惆怅,低沉与彷徨的情调。

虽然,两尊雕塑在创作时间上大致属于同一时期,前后相差约三百年,但是,汉代和古罗马帝国均属于那个历史阶段世界上最强盛的两个国家,分别位于亚欧大陆的两端。因此,如果将二者作比较,并力图发现其内在的文化含义,那么将有助于我们理解中西方历史和文化的差别。

首先,艺术题材和功能方面的对比。《马踏匈奴》是为纪念霍去病这位伟大的战将及其赫赫战功而创制;《马克奥利略骑马像》则是纪念古罗马帝国的一位皇帝及其丰功伟绩。所以,这个层次双方存在共同之处,即都是为了服务于帝国的政治需要。如果考量当时的历史背景,或许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其中的缘由。古罗马帝国是在不断的武力征讨基础之上建立和拓展而成,所以,他们对专制制度和军事特别推崇。为此,统治者就必须通过大型纪念性雕塑来宣扬他们的强大,让臣民们服从罗马皇帝的统治。汉代同样是历史上非常强大的王朝,不仅继承了强秦的武功,并长期同北方游牧民族特别是匈奴人作战,努力向西域拓展汉帝国的版图,因而,汉帝国也崇拜武力。汉武帝开启了古代中国的又一次强盛阶段,此时,国库充裕,军事力量达到最大值,对匈奴作战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汉帝国的这种自信自然折射在霍去病墓石刻艺术之中。总之,《马踏匈奴》和《马克奥利略骑马像》在题材上和艺术功能上基本一致。

其次,材质和表现技法层面的对比。材质直接影响表现技法的运用。《马踏匈奴》属于石雕,创作者在一整块的花岗岩石中雕刻而成;《马克奥利略骑马像》则是青铜雕塑,辅以镀金。青铜具有较强的延伸性,可以更加细致地表现神情;花岗石却坚硬易碎,难以雕琢细腻的变化。这样,《马克奥利略骑马像》就可以运用写实技法,如人像的头发和胡须都被塑造得异常逼真,坐骑的鬃毛也都被如实表现。《马踏匈奴》则以写意为主,采用了线雕、圆雕和浮雕相结合的手法,按照石材原有的形状、特质,顺其自然,以关键部位细雕、其它部位略雕的浪漫主义写意方法,突出对象的神态和动感。雕塑的外轮廓简约、有力,构图别具匠心,形象生动,技法朴实、明快。

《马克奥利略骑马像》的镀金技法无疑增添了这个雕塑的华丽,不过,却也失去了质朴和庄重以及内在的张力。相比较,《马踏匈奴》就具有极强的张力及其表现张力的空间,呈现着升华之感。或许,这也是两个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投射,当时的中华民族在不断融合的基础上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处在一个上升的阶段;奥利略身处罗马帝国晚期,多重危机的打压下,此时的帝国已是风雨飘摇。

再次,两者放置地点的对比。罗马城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几乎全部由大理石堆砌而成,各种雕像在街道中随处可见,罗马市民对雕塑艺术品的接纳和理解程度很高。《马克奥利略骑马像》因为材料昂贵,加之为帝国皇帝本人的塑像,所以必须放置于城市之中,成为整个城市的一部分,供罗马人瞻仰。《马踏匈奴》则不然,花岗石的材料几乎没有什么价值,而且属于陵墓雕塑,因此可以置于野外,直至近世,《马踏匈奴》的价值才被发现和重新评估,并加以保护,当然,这是指其艺术价值。据此可知,汉代依然属于农耕社会,工商业不发达,城市建设和功能也很简单,并不具备大型纪念性雕塑存在的因素。相比较,古罗马帝国的商贸业十分发达,城市生活在整个国家中处于支配地位,因而,很适于纪念性雕塑的摆放。《马踏匈奴》还属于陵墓雕塑的范畴,因为汉代具有厚葬的传统,“事生如事死”的观念很重,对霍去病的厚葬符合了当时的习惯。古罗马人务实,追求享乐,注重现实,习惯于为尚在位的帝王塑像,歌功颂德。所以,两尊雕塑还体现了两个民族的不同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最后,两者的艺术蕴含不同。《马踏匈奴》体现了汉代艺术特有的精神,即雄浑、浪漫和包容性。雄浑是整个民族具有生命力的体现,“唯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雕塑《马踏匈奴》印证了鲁迅先生这句对汉代艺术的评价。汉代艺术还深受南方楚文化的影响,所以霍去病墓雕塑散发着浓郁的浪漫气息,譬如创作者运用了寓意的手法,用一匹气宇轩昂、傲然屹立的战马来象征这位年轻的将军,它高大、雄健,以胜利者的姿态伫立着,有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气势;而另一个象征匈奴的手持弓箭的武士则仰面朝天,被无情地踏在脚下,显得那样渺小、丑陋,蜷缩着身体进行垂死挣扎。汉代推行儒教治国,整个社会充满包容性,即对其他文化施以积极的吸纳和融合的态度。《马踏匈奴》显然有北方少数民族的艺术特征,这体现了汉代艺术的包容性。

古罗马雕刻艺术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玻璃艺术;起源;发展

[中图分类号]J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4 — 0047 — 02

玻璃艺术是一种古老而又现代的艺术门类,从艺术史的角度对世界玻璃艺术中心转移过程,以及玻璃艺术风格技术演变和发展的进程进行梳理,无论是对了解古代玻璃艺术发展的历史还是对丰富现代玻璃艺术表现语言都有意义。

一般认为玻璃是在人类掌握了制陶技术之后由古埃及人发明的,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玻璃制品是约公元前3000年的有孔玻璃珠,当时是由沙、灰与天然碳酸苏打的混合物加热制成,用此种方法与原料所制成的玻璃并不透明。到新王国时期之后,埃及人又发明了玻璃的着色技术,现在能够看到的早期彩色玻璃艺术制品,是在底比斯通过考古发掘出土的“睡莲纹玻璃杯”,这是古代埃及第十八王朝时期所制,以大面积的群青色与橙黄色作对比,穿插着深蓝色和黑色线条,使人感到古拙而流美。当时的玻璃艺术品的制作主要采用“沙芯法”,这种方法是先用粘土及沙制成器物内模,并使之充实,然后放入盛有玻璃溶液的坩埚中旋转,利用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使之均匀地附上玻璃层,在其即将冷却之前,还可以再贴上保持半流动状态的彩色玻璃作为装饰,如果用工具在此时刻划则可产生各种凹凸起伏的艺术纹饰,待玻璃冷却成形之后,除去颗粒状的酥松内模即得以完成。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鱼形玻璃容器”出土于古埃及阿玛那,这件玻璃制品是采用了包括“沙芯法”在内的多种加工手段制成的艺术佳品,代表了当时埃及人玻璃艺术品制造的最高水平。

作为玻璃工艺发祥地的古埃及,在新王国时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以玻璃为材质,表现艺术语言,无疑是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

公元一世纪罗马成为玻璃艺术的中心,古罗马的早期玻璃艺术制品出现了抽象的装饰纹样,并且开始结合玻璃的透明质地加入颜色,使其晶莹剔透,五光十色。色彩主要以深蓝、宝石绿、淡紫、黄赭等色为基色,并结合乳白、淡红、黄等颜色。古罗马人还发明了“热溶马赛克玻璃”的制作方法,其方法是将多色玻璃的碎片置于窑内加热使之溶解,这种技术就是后来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万花艺术玻璃”制作技术的前身,“万花艺术玻璃”是将诸多各色玻璃卷成的彩色玻璃棒横裁之后,将纵面排列于器壁上,再经热熔制成,这种玻璃在有光线照射时会产生出色彩绚烂的绮丽艺术效果。当时较为常见的制作方法是“吹造法”,即将加热后的玻璃插入管状棒,随即向内吹气,在吹造的过程中不断塑造器形,然后将预先制好的其他部分加热后溶接在它的上面。更值一提的是,此时已经会将各种技术和艺术手法综合运用了,比如发明了在已冷却了的玻璃制品上施加装饰的手法,就是用画笔将比器物本体熔点低的各色玻璃粉彩绘在玻璃器物上之后入窑烧制完成,在阿富汗贝古拉姆出土的彩绘纹饰玻璃杯就是用这种方法精制而成的,极具美感。此外,还出现了在玻璃器物表面透雕纹饰的艺术手法,还有将由金属箔片刻划成的装饰品夹铸在两层玻璃之间的艺术方法等等。与陶器相比,罗马人更加青睐玻璃制品,罗马人将玻璃艺术带入到了当时的黄金时期。

伊斯兰地区此时的玻璃艺术主要采用彩绘或镀金等工艺手法,艺术特点精致豪华且富于地域性与宗教性。

中世纪时期玻璃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都带有极其浓烈的宗教色彩,遗存的玻璃制品也不是很多,主要包括圣酒杯、圣水杯、圣物罐等。从现藏于克罗地亚博物馆的“圣水玻璃杯”和“圣物玻璃罐”来看,不难感受到工艺技术的娴熟与的虔诚融合而成的审美品位。此时最具代表性的玻璃艺术制品还是教堂彩色玻璃窗,其制作先是将铅条编连成多种抽象轮廓,然后再用以红、紫、蓝等颜色为主的小块彩绘玻璃镶嵌进去,这种彩色玻璃窗在十三、十四世纪的哥特式教堂处处可见,已成为该种建筑的标志性特征之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玻璃艺术中心是威尼斯共和国庇护下的穆拉诺岛,所以此时“穆拉诺玻璃艺术”著称于世。十三至十四世纪的穆拉诺式玻璃艺术器皿是在成型的器皿上彩绘上神话、寓言、肖像、宗教等内容之后二次烧制而成,常见器形一般都是模仿金属器皿和陶器,实际上它的装饰性主要在绘画方面,而技术方式比较接近于珐琅彩绘。到十五世纪中期和十六世纪玻璃器呈现出了技术技巧与艺术样式纷呈的状态,这时不仅器壁较薄、色彩丰富、质地细腻,而且还出现了模仿大理石或玛瑙的玻璃艺术品,较为充分地体现了材质美与工艺美的结合。当时还能够制作出十分美丽、独具特色的“冰纹玻璃”、“罗马式玻璃”、“嵌网玻璃”、“嵌线玻璃”等艺术样式。制作技术除了吹造法以外又兴起了刻花法,用笔杆状的金刚钻雕刻而成的刻花玻璃,能够刻画出复杂的缠枝纹样,从而具备了巴洛克艺术的显著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穆拉诺成为玻璃艺术中心,主要原因之一是,这里与威尼斯隔海相望,工艺美术师们集中之后便不易将玻璃艺术的制作工艺和装饰技法外传,否则将被处以重刑,但尽管如此,意大利的玻璃工艺美术师还是把相当秘密的玻璃艺术制作技术和装饰技法传播到了法国、英国、尼德兰、德国等国家和地区。据记载,1532年纽伦堡市政府就曾宣布其玻璃艺术源于威尼斯,1550年英国也有威尼斯的玻璃工艺美术师工作的记录,此外,法国宫廷也有招聘威尼斯玻璃工艺美术师的记录,可见当时意大利的玻璃艺术影响到了欧洲许多国家和地区。十三至十五世纪德国在哥特时代生产出一种墨绿色的“森林玻璃”,它是森林地区的工厂使用植物灰提炼而成的钾盐作助熔剂制造而成的,这种玻璃所制成的工艺品具有器形厚实淳朴的艺术特点,典型产品是下端有高圈底,上端边缘外展的酒杯,这种酒杯在十六世纪造型固定下来,一直延续至今,称为“莱茵葡萄酒杯”。

十七世纪德国和英国的玻璃艺术品逐渐取代了威尼斯玻璃艺术品在欧洲的影响和销售市场。德国纽伦堡等地除了保持珐琅彩绘的传统工艺之外,主要的艺术成就是把旋盘式宝石研磨技术应用在透明玻璃器上浮雕出几何纹样、肖像等装饰图案,现藏于纽约科尼克玻璃美术馆的“磨花玻璃高脚杯”便是德国纽伦堡的作品,是将宝石研磨技术运用到玻璃磨花的典型艺术作品,其制作工艺和装饰水平完全可与威尼斯玻璃艺术品相媲美。

在英国,著名玻璃艺术家乔治·列维兹克罗托制成了含铅的特种玻璃,这种玻璃也称为铅玻璃,它的折射率远远高于威尼斯、波西米亚的晶质玻璃,质地较软,易于雕刻纹饰,更适合用作光学玻璃和高级酒具。此外,燃料由木材变为煤炭,并使用闭口坩埚,这样既可防止煤炭和杂志混入玻璃溶液,又能避免燃烧气体与玻璃接触,从而使玻璃更加纯净,这种玻璃不易破碎,所以被法国的里昂和南特及欧洲其他地方仿制。1669年法国还在巴黎成立王室制镜所,成为法国最大的玻璃工艺中心,并能用铸造法生产大面积的玻璃镜和平板玻璃。除此之外弗兰德斯的安特卫普和布鲁塞尔,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等地区也都受到威尼斯、德国等玻璃工艺的影响成为当时玻璃艺术中心。

十九世纪捷克成为欧洲玻璃艺术的后起之秀,由于捷克玻璃工艺制作精良,质地上乘、声誉极好,使它在各国宫廷教堂和新兴市民阶层备受青睐,捷克的玻璃艺术品材质晶莹剔透,造型大方挺拔,装饰华美典雅,所以它成为新古典主义玻璃艺术的代表。奥地利维也纳的玻璃艺术风格在新古典主义时期与捷克不同,体现出豪华繁丽的宫廷艺术特点,多在立体刻花上彩绘以田园风光及宫廷生活为内容的主题,并在口沿等处描金以增加豪华艺术气氛。

总之这一时期玻璃艺术在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之外,还在捷克、奥地利等地得到迅速发展,除继承和发扬了古罗马的热溶镶嵌、威尼斯的刻花、德国的彩绘等艺术手法之外,还在器型上表现出运用同心圆等处理手法以取得对称而和谐的艺术效果。欧洲“新艺术运动”时期,巴黎与南锡是当时的两个中心,“南锡派”的代表人物加莱是玻璃艺术家,擅长于在半透明的玻璃器上做装饰性浮雕,从而开启了近现代玻璃艺术史。

通过考察世界玻璃艺术起源和发展过程,可以对世界玻璃艺术中心转移的基本过程以及玻璃艺术工艺技术演变和发展进程有较为明确的认识。

首先,世界玻璃艺术最初的中心是古埃及,公元一世纪之后,罗马成为玻璃中心,五世纪至八世纪的中东地区成为另一中心,九至十四世纪时大马士革、君士坦丁堡和开罗成为中东地区的玻璃艺术中心,十二世纪威尼斯成为玻璃艺术中心,直到十五、十六世纪意大利成为欧洲玻璃艺术中心影响到了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此时,波西米亚和德国成为欧洲的另一中心,十七世纪之后欧洲的玻璃艺术发展迅速,法国巴黎、德国纽伦堡、弗兰德的安特卫普和布鲁塞尔、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英国都成为玻璃艺术中心,十九世纪捷克又成为欧洲玻璃艺术的后起之秀。可见,早期玻璃艺术在各地都有多元的发展,而在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则成为世界玻璃艺术中心。

其次,玻璃艺术的工艺技术在古埃及时期是使用“沙心法”,后来在公元前一世纪左右罗马人发明了“吹造法”,并随即创造出了“热溶马赛克玻璃”、“万花玻璃”、“透雕玻璃”、“夹层玻璃”、“彩纹玻璃”等不同艺术样式。十三至十五世纪,德国出现了“森林玻璃”,英国出现了“铅玻璃”,之后意大利出现了“穆拉诺式玻璃”、“罗马式玻璃、”“嵌网玻璃”、“嵌线玻璃”,威尼斯则兴起了“刻花玻璃”,十七世纪,德国兴起了“研磨玻璃”和“彩绘玻璃”等艺术形式。此后玻璃艺术工艺技术越来越向着玻璃本身的材质美与工艺美方向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潘金龙.玻璃工艺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4.

〔2〕韩雨蒙,董俊茹.玻璃装饰艺术〔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

〔3〕周静,邬烈英.现代玻璃艺术〔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

〔4〕朱孝岳.西方玻璃工艺小史〔J〕.上海工艺美术,1990,(04).

〔5〕张夫也.外国工艺美术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古罗马雕刻艺术的特点范文第3篇

后来的文艺复兴运动推崇者们为了区别他们所深爱的古希腊,古罗马艺术风格,基于他们长期以来认为法兰克,日耳曼等民族是“野蛮人”的传统概念,也由于他们对欧洲中世纪宗教黑暗统治的极端不满,才给这一艺术风格施加这样一个蔑视性的称号十一世纪之后,封建社会逐步稳定,欧洲基督教进入最辉煌的时期。王公贵族,富裕的商人贫穷的工匠,农民,都虔诚地听从牧师的召唤,尽力为建造教堂贡献金钱和物资,或参加建造保证了建造大型教堂的人力和物资来源。各区域的主教相互攀比建造最高大华丽的教堂。自十二世纪到十五世纪约三百年的时间里,德国和法国的各教区大兴土木,建造了三百多座教堂。这些教堂的建筑受阿拉伯伊斯兰文明的影响,开始流行一种新的,与过去古希腊罗马风格有很大不同的建筑风格艺术中称“哥特”风格。

哥特建筑风格是从古希腊罗马及中世纪早期城堡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建筑更加高大、复杂。其主要的设计特点如细长尖锐的顶部装饰细长的窗户,立柱和门窗上部半圆形和葱头型状的拱顶,则是明显受了东方阿拉伯城堡建筑风格的影响。这和带来的东西文化交流有很大关联。

和古希腊古埃及中世纪早期大型建筑一样,绝大部分哥特式教堂都是完全用石料建成,建筑的正门墙柱上往往刻有大量的人物雕像,主要是以基督教《圣经》中的人物故事做为范本。耶稣,圣母,及耶稣门徒们的形象和圣迹最为常见。

各个历史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必然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欧洲基督教鼎盛时期的家具设计,明显受当时教堂建筑风格的影响。当时出现的一种有特殊造型的家具,被今天的艺术史家,收藏家和古董商称为“哥特式”家具。

哥特式家具最早的使用者应是教堂的高级神职人员,王公贵族,大商人。其主要特点是造型没计模仿哥特式建筑。如教堂上侠长高耸的尖顶,雕着重复花叶纹的圆形或六棱形立柱,排柱,门窗上的尖顶拱,半圆顶拱,刻有《圣经》故事人物的门和墙面,细部火焰形和叠巾形的装饰花纹,在哥特式家具上全能见到。哥特式家具最重要的制作工艺是实木雕刻。箱子,柜厨门上的合叶锁眼则用熟铁制作。

制造哥特式家具的原料,大多是欧洲本土的橡木、胡桃木。欧洲自古盛产橡树,这种高大的阔叶乔木,可以长到二十米高,直径达一米以上,很适于建造房屋和制作家具。橡树的木材质地硬度适中,便于雕刻,木材上有特殊的纹理,使所制家具的平面部分也显得很漂亮。胡桃树的直径和高度略小于橡树,生长的周期较长,价格也更贵一些,它的木质比橡木更加细腻,坚硬,优秀的工匠能够用来雕刻非常精美细致的花纹和造型。

法国中世纪(十五世纪以前)所制作的哥特式家具,由于当地气候湿润,橡木和胡桃木制作的家具容易虫蛀腐烂,留下的属凤毛麟角,即使在博物馆也极为少见。今天人们比较容易见到的多是十八、十九世纪的仿制品。十九世纪后,欧洲国家出现了一个人数很多又很富裕的中等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需要,兴起过一阵使用哥特式家具的时尚风。当时仿制最多的是餐厅家具,而客厅,办公,卧室家具很少。

由于世存的哥特式家具种类较少,并与现代生活的需求有较大差距,因此即使在欧美国家,使用哥特式家具的人也并不很多。目前国际市场上对哥特式家具的需求不算强大,价格并不十分昂贵。

古罗马雕刻艺术的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雕塑材质;种类;运用;审美特征

装饰雕塑在材质方面有多种类型,包括木雕、石雕、金属雕、玻璃钢雕、铜雕、砂岩类雕等,众多的表现材质为装饰雕塑在不同空间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载体。雕塑的发展依托于材质,只有充分认识雕塑的种类和方法才能更好地表达雕塑形象,才能进一步探索雕塑材质的潜力。雕塑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其核心乃是物质材料的单纯性和创作过程的塑造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雕塑材质也随之变化,不同时期的雕塑材质体现了不同时代的审美特征。

一 木材类

木雕在室内空间中应用比较广泛,纹理、色泽、刀痕体现它的生动性。它与其他雕塑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取材方便。除朽木和特别松软的的木材外,许多木材可用于木雕。(2)易于加工。一般木工工具和刻刀即可,无需特殊工具。因木料相对于石料、玉料、金属料等比较松软,容易雕凿和打磨,手工也可进行。(3)题材广泛。人物、飞禽走兽、花鸟虫鱼都可以。包括具象、形象和意向均可。(4)木雕形式多样。浮雕、圆雕、镂空雕、双面雕等都可以。(5)实用性强。除木雕艺术品、装饰品外,还可雕成各种实用品,或在木制家具、用具、梁柱、门窗上进行雕刻。(6)木雕的成本相对较低。木雕品种繁多,流派纷呈,具有大众性,适用于任意空间。木雕带给人亲切感,优质的木雕构思巧妙、内涵丰富、工艺精湛。中国是一个崇尚雕刻而又十分擅长雕刻的国度,木雕蕴含着中国人民的智慧,融合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气质和文化素养,它在世界雕刻史上独树一帜。

二 金属类

金属雕塑的类型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丰富,不锈钢、钛合金,还有由此延伸的许多新“产品”,有一部分金属雕塑用“失腊法”技艺浇注而成,有的作品为整体浇注,有的为分体浇铸。金属雕塑作品通过挤压、锻造等工艺手段实现造型要求。也有一部分由焊接方式组合在一起,依然遵循雕塑的艺术理念。金属雕塑中,不锈钢的应用比较广泛,不锈钢表面光洁,有很强的金属感,现代感较强。质量轻,强度高是不锈钢的优势。在制作时,要求雕塑本身造型简单、明确、手法现代感极强,包含着时尚艺术的意蕴。金属雕塑质地比较紧密,经过打磨或艺术处理后,表面很有光泽感,体现出冷漠和坚硬的视觉效果。通过雕塑家的艺术手段使之呈现不同造型特点。金属类雕塑适合应用于室内空间,因为室外的环境因素会导致其发生氧化形成锈,也有一些雕塑家会利用锈创作各种表面颜色效果。金属类雕塑取材比较广泛,表达手段多样,能够表达多元的文化信息,满足更多人群的审美要求。金属雕塑对技术的要求比较严格,优秀的雕塑不仅会体现金属材质的特征美、工艺美,还会使人透过表象从艺术的根源上体会金属带来的灵感。金属雕塑区别于其他材质雕塑,带给人全新的观察方式、思维方式和审美感受。

三 石雕类

石雕是最古老而且还永不会过时的雕塑材料,承载着历史的使命,拥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包括从具象到抽象的人物或动物,还有一些独特设计的建筑构件如瓦当、石檐等。从旧石器到现在,千百年来的优秀文化带给中国人骄傲。中国的石雕按石料分类有青石、滑石、彩石、卵石、大理石、汉白玉、花岗岩等,花岗岩带给人粗犷深沉、醇厚朴实的感觉,外观色泽可保持百年以上,颜色分为红、黑、绿、花,其中花系列的应用最为广泛。大理石质地细腻、滋润光洁、华美典雅,汉白玉给人以纯洁、柔和、庄重的感觉。其它石材,如石灰岩、砂岩等也是城市建设中良好的雕塑材料。石雕最早出现在商周时期,古人用之做成祭司的器具,清朝时就出现了栩栩如生的车马人物。石雕适用于中式餐厅的装修需要,符合中国文化的特征,也适用于目前人们追求自然环境的要求。石雕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挖掘并不断完善有助于环境与自然与艺术的结合,更加有利于文化的传承。

四 砂岩类

砂岩分为天然砂岩和人造砂岩两种。天然砂岩是一种沉积岩,在自然界里经过各种地质变化形成的一种既健康环保又极富装饰性的雕塑材质,砂岩是矿山的主要成分,是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石材。人造砂岩是无机材料人工合成,属于绿色环保材料。砂岩是使用最广泛的建筑用石材,巴黎圣母院、罗浮宫、美国国会、哈弗大学均由砂岩装饰而成。历经几百年的风雨洗礼依然高贵典雅,坚硬的质地成就了建筑的恒久魅力。砂岩具有轻便、灵巧、美观、耐用的特点。砂岩有海砂岩和泥砂岩两种,海砂岩比泥砂岩硬度高,比较结实。掌握砂岩的特性可以为更多的空间设计服务。人造砂岩除了自然雕琢造型外还可以着色、彩绘、打磨明暗,通过技术处理使作品表面呈现粗犷、细腻、龟裂、自然缝隙等真实效果。泥砂岩还被用在影剧院、饭店、体育场,公共效果十分理想,甚至可以代替吸声板和拉毛墙。目前,砂岩雕塑广泛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别墅、酒店、宾馆、园林以及城市建设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五 玻璃钢

玻璃钢是树脂与纤维的合成品,多年来成为一种供人们观赏以及装饰的艺术门类。具有很好的透明性以及耐高温、耐腐蚀等性能,因此,用途比较广泛。玻璃钢有极高的塑造性,它的轻质高强以及耐腐蚀性是最好的优点。玻璃钢材质具有普遍的象征性。玻璃钢造价低廉,应用范围比较广泛,通过对表面效果的处理可以复制各类材质雕塑,在室内多做仿铜效果。在城市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园林、小区使用率比较高。

六 铜雕类

古罗马雕刻艺术的特点范文第5篇

在人类的历史上,最初的建筑主要是为了遮风避雨、防寒祛暑,能躲避外界暴力具有实用功能的栖身之地,是人类为了抵抗残酷无情的自然力自觉建造起来的第一道屏障。人类用建筑遮蔽了自己,与自然界分开来,建筑的作用是隔离性的和保护性的,它第一次以人工的手段把神秘的自然空间划分出一个人化的空间,满足了人类的生存需要,也使得人们有了永恒而安宁的“家园”。这时的建筑主要是为了实用,但也积淀了人类早期的审美观念,具有某种审美的因素。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以及人们越来越对其“庇护所”具有深刻的感情,“家”的概念越来越有必要超越其居住的实用功能而趋向审美功能。人们对于建筑不再满足于实用了,更多的注重其艺术的特性,按照美的规律去建造,把自己的精神渗透到建筑之中,这是建筑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第一次碰撞。中国古代建筑史从最初的原始社会的洞穴居住到仰韶文化时期房屋的出现,建筑从最初的实用性到受彩陶文化的影响建筑表现出一定的审美萌芽;夏商时期阶级分化在建筑上形成了穴居与宫室的分化,宫室内部陈设华丽,建筑物也有些雕饰,建筑有一定的审美价值;秦汉时期,建筑材料瓦当的出现以及汉画像石画像砖的应用,是建筑设计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完美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丰富了中国建筑,南北朝石窟的建筑与雕刻的装饰花纹以及建筑构件的多样化和装饰化,建筑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得到了很好的拓展;隋唐时期的建筑设计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成熟时期,敦煌的藻井图案和壁画的发展趋于成熟,唐朝的建筑风格气魄雄浑,华美而不纤巧,是建筑与雕刻装饰融化的典范;宋、辽、金时期的建筑装饰绚丽而多彩,室内的梁架、斗拱、垂莲柱以及具有各种棂格的格子门、落地长窗等既是建筑功能结构的必要组成部分,又发挥了装饰作用;明清时期的建筑由于建筑构件比例的改变,使得建筑呈现出沉重、拘束但稳重、严谨的风格,这也体现出建筑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内在联系。清中叶以后,建筑装饰上过分追求细致和繁琐,出现了不必要的装饰,建筑的审美价值过分的被人们去重视,建筑的实用价值削弱,使得建筑缺乏生气。从上可见,中国古代的建筑师们都认为建筑设计是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统一。实用和功效在设计中处于第一位的,因为没有一种建筑不是为了谋求某种特定的生存空间才建造的,或者供人居住,或者为生活生产提供设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建筑又被称为“实用艺术”。但建筑的“美”,并不在其实用性方面,而在于建筑空间的营造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没有这种精神,建筑只能是供人居住或使用的“机器”。从这点可以看出装饰所带来的审美功效,尽管从属服务于实用,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一个称得上建筑艺术精品的建筑物,无不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融科学与美学、技术与艺术、物质生产与艺术创造于一体。

2从设计流派看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关系

在处理建筑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关系上,强调前者的典型是功能主义的建筑师们。功能主义作为一个流派,代表了现代主义建筑发展的方向。对功能问题的重视,可以上溯到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的建筑三要素:适用、坚固、美观,它一直被视为建筑学的经典公式。包豪斯校舍作为早期现代建筑的典范,体现了注重实用要求、发挥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性能和造型整齐简洁、构图灵活多样的风格,具有极强的功能性。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在设计中以实用功能为出发点,调整形态间的组合关系,整个建筑按功能分成几个部分,体现了由内而外的功能主义设计方法。美国建筑师沙里文提出了“形式服从功能”的口号成为功能主义及现代主义建筑的灵魂。这种流派强调功能,强调形式追随功能,实用功能是第一位的,这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后来发展为“功能至上”就太过片面了。国际主义设计流派的建筑师在某种程度上过分强调了形式服从功能的设计原则,导致了形而上学的倾向。他们反装饰、求简洁,认为美即功能,以技术代替艺术,把使用者抽象为生理或物理上的人,忽视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不同的精神及审美要求,把形式变成技术功能的产物,导致了“方盒子”建筑的泛滥。国际主义为了追求少的形式,甚至不惜牺牲功能,抛弃人文关怀,把实用功能和装饰绝对的对立起来,也就是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绝对的对立起来,这是不可取的,终将被社会所抛弃,在处理建筑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关系问题上的另一种倾向是过分重视建筑的外在形式及装饰,不注重建筑的内在功能。其典型代表是巴洛克建筑风格和洛可可建筑风格。巴洛克风格打破了对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的盲目崇拜,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有些巴洛克建筑过分追求华贵气魄,甚至到了繁琐堆砌的地步;洛可可风格反映了法国路易十五时代宫廷贵族的生活趣味,追求纤巧、精美又浮华、繁琐的装饰风格,具有代表性的是凡尔赛宫。这两种建筑风格虽然有肯定的因素,但因注重建筑的装饰,过分强调了建筑的审美价值,而慢慢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3从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关系看当今的建筑设计

相关期刊更多

世界电影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电影家协会

诗书画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

古地理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