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未来,国家将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竞争力,使人们享受到发展带来的更多物质财富。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科技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带动了以清洁、智能、低碳、高效益为特征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来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选择了绿色发展战略,把实施绿色经济作为刺激经济复苏、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
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清洁技术、低碳技术、节能降耗技术等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全过程,提高污染源头减排与过程控制能力,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进步对解决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支撑能力。
当科技园区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如何从科技的视角认识生态文明理念,厘清生态文明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帮助园区与企业解决结构调整和发展中的问题,从而快速跨越“生态改革”的阵痛期,步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轨道,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为此,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刚对以上疑问做出了详细的解答。
生态文明的科技视角
《中关村》:文明包括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赵刚:文明是一个系统,不同文明 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是辩证的关系。一个国家不能单纯为了发展经济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的提出非常重要,它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认识不断深化、不断丰富的过程的体现。
《中关村》:早在几年前,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的议题。如今,十报告将其提升到战略层面,在转型期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有哪些重要意义?
赵刚:“生态文明”这一概念在几十年前就已提出,囿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中国国情,人们对此观念的理解并不清晰。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当时在中国的一些政府文件及政策中,也可以看出国家对科学发展的重视。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很多地方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城市建设还没有搞起来,很多产业还没有竞争力。所以,即使国家已认识到保护环境的意义,但认识还不够深入。到了党的十七大,中央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主张,也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
而如今,十强调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这时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适应时势的决定。首先,生态文明作为发展的目标和导向,对产业进行转型升级和调整,就要向更环保、更节约、可持续这样的方向来发展;其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也带动了一批大的产业,例如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强了我国经济的竞争力,也能够带来民众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提升。所以说,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既是产业转型的目标,也是产业升级的手段。
《中关村》:作为国家科技领域的专家,您如何理解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您如何看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赵刚:党的十提出用创新来驱动发展,所以,不论是产业转型升级,还是经济结构调整,包括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都需要用创新作为支撑。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来看,生态文明建设对科技的需求将更强烈,生态的改善,需要科技在其中花更大的力量来解决产业发展和民生问题,例如城市空气的清洁,食品的安全,生活用水的干净等都需要科技作为支撑。从另一方面来说,生态文明也对科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才能实现生态文明这条道路。
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从本质上说是一样的。可持续发展是强调生态要更好,生态文明是指我们的社会、生产、生活都要可持续。两者都在强调环境的友好、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等。
《中关村》:目前,在中国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基础如何?重点要解决哪些问题?
赵刚:最重要的社会基础是中国老百姓提高了这方面的认识:即使收入增加了,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是没有一个好的生态和环境,收入再高也不幸福。现在很多地方的居民因为当地要建一些化工厂、垃圾处理厂等项目而大规模抗议,这说明大家希望自己居住的地方要有好的环境和生态,并为此而争取权利。
在我看来,生态文明建设要解决五方面的问题:第一,全社会还要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程度,尽管我们的经济程度提高了,我们还没有达到认识的高度,还要全社会提高对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第二,需要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把生态文明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要从法律、政策和体制上来解决不适合、不利于或者阻碍生态文明发展的种种问题。第三,需要我们的企业家要有社会责任意识,创业不能仅仅是为了利润的增加,他们要以身作则,将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气治理干净,生产的每一个步骤都尽量清洁化,为社会提供可持续的、绿色的产品。第四,在学校当中,尤其是中小学增加生态文明的教育内容,普及这方面的知识。第五,要加强国际合作,在全球化时代,建设生态文明,单靠某一个国家解决不了实质问题,它涉及到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能源安全等问题,只有联合世界上其他国家才能共同做成这些事情。
《中关村》: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不仅对社会发展产生正能量,有些技术还对社会的生态保护起到了负效应。在您看来,如何做才能让科技创新“趋利避害”?对此,科技部有哪些举措来调动各行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赵刚:科技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关键看使用者如何去把握。目前,国家已经从法律法规上来限制那些对生态文明发展不利的行为,鼓励那些有利的做法。另外,我们还要大力开发对建设生态文明、对建设“美丽中国”大有益处的新科技、新产品以及新的解决方案,这点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十二五”期间,国家在重大决策的研究上,把资源、环境、能源问题都摆在了第一位,并且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科技部在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计划等方面来给予支持,从政策、资金和人力上进行更多的投入,来支持企业研发、融资和生产等。例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等都把科技创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问题作为头号问题来解决。
科技园区的绿色工厂
《中关村》:从工业文明向社会文明过渡,短期内必然会经历社会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削减和员工就业率下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何做才能比较快地度过这一改革的阵痛期?
赵刚:既然是改革就必然有一个不适应的阶段,我们称之为阵痛期,这需要全社会来共同承担。首先,国内GDP的速度要降一降,把生态环境先保护好,这点需要全社会统一思想和认识。其次,我们要不断地采用新技术,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清洁生产,限制制造环境污染、消耗能源的产业的发展。第三,老百姓在生活上也要讲究生态环境的保护,比如尽量去节电、节水、做到垃圾分类,从我们生活的点滴做起。第四,要发展一批与生态文明相关的产业,如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淘汰那些高耗能、高污染、效益低的企业。做到以上几点就可以快速地度过这一阵痛期,走上真正的生态文明的道路。
《中关村》:生态文明建设对企业发展尤其是传统产业领域的企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哪些领域的企业将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
赵刚:对那些传统的和能源类的企业来说,如化工、能源、铝加工、钢铁等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确实给他们很大的压力。但是,只要他们转变生产方式,进行清洁生产,采用一些绿色生产技术来改进工艺流程,改造提升现有技术,就能向生态文明的方向发展。这一主张,对一些从事服务业、绿色产品制造、能源消耗少的企业来说有着重大的发展机遇。
《中关村》:中国目前还存在着众多目光短视、重商不重技术的科技企业,如何调动这些企业的研发热情,尤其是在生态环境保护层面?在创新氛围的营造上,还有哪些需要提升的地方?
赵刚:不得不承认,国内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过于重视眼前的利益,不重视研发的投入,低水平重复制造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这是一个过程。随着社会对科技的重视、对生态文明的重视,应该一方面通过法律法规来限制这样的企业生产行为,制定生态标准的门槛,达不到清洁生产的标准就采取强制措施整改。另一方面,国家要对敢于投入研发、提升产品质量、进行技术升级的企业行为给予引导和鼓励,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限制不好的行为,鼓励好的行为,引导领军企业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创新的氛围。在我看来,有些企业之所以经营不好,是因为研发投入很多,但研发的结果失败了,对这样的企业也要给予支持,要允许创新失败。我们要树立不单单以盈利为多少作为衡量企业得失的标准,还要考虑创新的要素。
《中关村》:对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海淀园来说,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从哪些层面着手?未来,提升园区在区域经济中的影响力层面,要增加哪些值得参考的指标?
赵刚:应该从两方面着手。首先,海淀园管委会以及当地居民都要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在生产、工作和生活当中尽量做到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其次,海淀园聚集了大批创新型企业,以海淀园为核心区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源地,很多企业家在这里创新创业,希望园区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符合生态文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里,进行大力投入和服务创新。
过去衡量一个园区的影响力,更多的是从经济指标上去考虑,例如园区收入、利润、人均收入等,希望以后增加与生态文明相关的产业的收入、企业创造的价值、技术的溢出性、对地区的带动力等。
《中关村》: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园区职能机构做出哪些改变?
赵刚:职能机构肩负着很重要的任务,与生态文明相关的法律法规、产业政策都需要职能部门来做好规划和引导,提一些符合园区实际的鼓励措施。职能机构要实事求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谦虚地深入地对园区进行研究,不能只是坐在办公室里靠臆想制定意见,要到基层、到农村、到企业、到学校里去,把问题都了解清楚了,再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整合全社会的资源,制定出符合实际的科学的政策。
【关键词】知行合一;生态;创新创业;培养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高等教育在我国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浙江农林大学在第一次学校党代会上也适时提出了建设国内知名的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对于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生的培养,而基于“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对于新形势下的学生实践培养计划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知行合一”的思想精髓
王守仁(1472-1582),字伯安,号阳明子,著名教育思想家,是中国历史上“心”学的代表,其一生主张“知行合一”的辩证观点,以知为行,知而必行,讲学重在“致良知”主张:认识达到了真切笃实的程度,便是行动;行动到了明确的感悟和精微察知的程度,便是知。“知行合一”深化了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的关系,把道德意识的“知”和道德实践的“行”结合起来,既强调了“知”,使人不致因无知而盲目行动,“真得知”然后“行得是”;又突出了必须“行”,而不能只是空谈,要付诸实践,才能使“真得知”服务于“行得是”,只有使二者充分结合,才能达到真正的“知行合一”境界,才能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
二、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内涵
在浙江农林大学的第一次党代会上,学校适时提出了建设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发展目标。“生态性”表明了学校是具有生态属性的大学,将致力于生态文明、生态科技、生态产品领域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以此服务社会、引领社会。并突出“生态化理念,生态化教育,生态化管理与生态化校园”的办学特色,以及开放的、竞争的、和谐的、兼容并包的校园文化。
“创业型”其内涵表现于学校办学精神上,是学校积极服务于地方社会,实现大学外在交价值和功能定位的具体表现。在办学精神上强调传承“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的浙林精神,注重经世致用的创新与创业文化的培育。在学校组织与管理上强调组织对外部关系的反应性、适应性,强调知识生产的效率,注重办学资源配置的效益。在人才培养上强调生态化教育理念,构建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在科学研究上强调科学研究的现实问题导向,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在社会服务上强调面向“三农”,服务浙江,注重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三、“知行合一”在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生态性创业型的学生培养无论是在意识的传播、理念的灌输、能力的应用、还是精神的传承都脱离不了“知行合一”。“知”是保证人才培养计划的先决条件,“行”是人才培养计划的基本保证。“知行合一”主张通过主体的自觉自悟以达到“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在培养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生的过程中,正好对于学生自律自学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借鉴。“知”是学生培养计划中的指导与开端,“行”是培养过后的结果与目的,正式因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从而使得大学生培养体系的建立得以实现。
四、基于“知行合一”的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生培养实践途径
(一)构建通识教育培养体系,实现意识道德教育和实践运用能力相统一
理念的树立是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生培养的先决条件,要从各个方面加强生态文明意识、创新创业精神的理念培养。
1. 要重视意识教育,意识是形成生态性创业型文化的前提条件,是本校学生必须首先具备的思想素质。要先树立意识,就要通过宣传、培训,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对构建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长期性、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要创造条件,通过校内网络、报纸、电台、海报、倡议书、讲座、培训班等等的形式和途径,加大理念意识的宣传力度,制造舆论和环境,帮助同学确立建设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理念和意识,使意识扎根于学生心中。
2. 要重视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生态性创业型文化的核心,是本校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道德是建设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培育全校学生的道德意识,才能解决学校建设转型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知行合一”思想强调在学习中提高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检验学习的知识,同时在实践中提高认知水平,学习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辅相成,相互补益。充分认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知”作为内在的价值判断,以“行”作为外在的判断准则,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知识的运用,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要强调知识只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要主张个性张扬,尊重主体性,发挥能动性,使主体的人能够独立思考和实现自我价值,并认识到自我价值和学校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相互统一,促使知识充分转化为创新能力,促进发展。
(二)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统一
学校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和办学特色,以生为本,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的提高。使得理论教学与生态教育相结合、与科技创新相结合、与创业就业相结合、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建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
1. 通识实践教学,通过入学教育、文化活动、学术讲座等等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的生态文明和创新创业意识;以及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团活动、科技创新等素质拓展项目来营造培养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生的浓厚氛围。
2. 专业实践教学,通过公共选修、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学科竞赛、考级考证等等来巩固学生的意识;通过开放性实验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用“行”与“知”相互结合。
3. 完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实体实践教学的考评是验收学生实践效果的重要环节,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考评的体系可以根据实训实践环节来设计。根据需要,设计考评的指标以及考评的分值。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指导老师的综合考评,提高学生“知行合一”的实践效果,能对每一位同学的实践效果有一个客观、全面、真实的评价。
(三)打造合理的实践互动平台,实现团学工作和学生培养的统一
1. 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建设。通过学校团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尤其是“红绿”主题教育是我校的校园文化品牌,学院的相关组织应着重发展生态主题教育,在生态文明的培育、生态理念传播、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方面有所建树,让“绿”能在校园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和固化。
2. 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素质培养、创新能力、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学生“知行合一”理念培养的很好途径,通过鼓励、引导学生开展生态类项目的申报工作,以及在“挑战杯”等相关杯赛上开展相关的有益探索,不但能在学生中开展生态理念的培养和生态意识的提高,同时也能更好的分层次培养生态型创新型人才。
五、重视实践在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生培养实践计划中的作用
(一)坚持实践推动发展,巩固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巩固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是树立生态文明观的“知”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行”的有机统一体。在树立意识道德教育,理解和把握建设生态性大学理念的基础上,要加强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贯彻和落实,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再学习,坚持用实践推动发展,才能增强生态文明队伍的建设,进而投身到建设生态性大学中去。
1. 在实践中做生态文明的倡导者。每个个体都要有义务有责任在校园内部倡导生态文明,树立文明、健康、简约、环保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努力学习和掌握节能环保知识,学习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2. 在实践中做生态文明的宣传者。青年学生要通过多种途径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向同学、师长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宣传节能环保的相关生态知识。对于发生在身边的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不文明现象,要善于劝导,竭力阻止。
3. 在实践中做生态文明的操作者。每位同学应该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处处以生态价值理念规范自己。尽量使用节水器具、节能电器、无磷洗衣粉、菜篮子、布袋子,拒绝过度包装,注意长流水、长明灯,用实际行动巩固生态文明理念。
(二)坚持实践检验标准,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是创业的源泉,创业是创新的动力,要通过实践检验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不用的应用型人才,促进创业型大学的建设。
要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除却一个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宽松环境,还要有有一批敢于实践的学生。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并组织鼓励成员提出不同的见解、勇于表达不同的看法、对一切变化保持持久的好奇以及积极思考变化背后隐藏的信息。要让广大青年学生的新想法、新创意能随处可见,要用实践塑造热爱变化并积极适应变化的学生。在创新的同时要鼓励通过实践将创新成果转化为产品甚至将之商品化、产业化,用实践培养学生的坚持不懈、艰苦奋斗、踏实肯干、团结协作的创业精神。
在“知行合一”的理念贯彻和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生实践培养计划中,应该多角度、多途径把理念和素质的培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行动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知与行的互动协调,如王阳明所说:“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传习录》上)。要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将生态意识的“知”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有机结合,加以实践,真切笃实的开展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生生培养实践计划。
参考文献
[1]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 毛启鉴.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43-44.
[3] 袁仁琮.解读王阳明[M].成都:巴蜀书社,2009.
[4] 钱俊生.怎样认识和理解建设生态文明[J].半月谈,2007(11).
[5] 张祥浩.王守仁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关键词:生态文明视阈;县域经济;竞争力
一、生态文明视阈概述
生态文明视阈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循环经济有效发展是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文明的重要保证,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将生态文明理念纳入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之中,降低人类生产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力,使资源的消耗利用限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二、河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现状分析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发展的基石。县域经济竞争力是一个县域通过整合、转化自身资源,通过优化本地区的资源配置,最后实现该县域经济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河北省地处环京津、临渤海的特殊地理位置。河北省下辖136个县(22个县级市,108个县,6个自治县,不含市辖区),县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98.72%。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主要有:(1)县域经济在全国属于中等水平;(2)县域经济产业布局不合理。从三产业看,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缺乏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效益型农业和都市型农业发展不足。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新兴产业起步晚、规模小,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现代农业发展缓慢,(3)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受地理位置影响明显,通过对河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测评,发现河北省的前三十个强县(市)主要分布在京津周边和沿海县市,分布在河北省的7个地级市,保定、唐山、廊坊、石家庄市主要集中地;(4)全国百强县中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如在《2017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白皮书》中,河北省2市上榜“2017年中国县域经济100强”,即迁安市位列第37位,三河市位列第77位。(5)循环经济与生态环境恶化。河北省是一个资源型经济大省,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发展仍处于资源高消耗和高污染排放的阶段,导致河北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可见,在生态文明视阈下,深入研究河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无疑具有重大的实际应用价值,也更加契合十三五经济规划发展时期,寻找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目标。
三、促进河北省县域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战略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五位一体”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就是通过调整生态与经济的关系,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县域之间协调发展,提高经济竞争力。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的本质就是一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生态经济,增强河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如河北省邯郸市以鸡泽县辣椒产业、馆陶县蛋鸡产业、魏县鸭梨产业为具体案例,分别构建了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规模多元化复合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这种生态发展模式符合邯郸市实际情况,既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推进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发挥项目带动作用,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首先,力推新兴产业项目,促进工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城乡结构等保持不断升级的动态平衡。在这种形势下,要求县域经济发展:一是注重发展养老产业、物流服务业、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把握产业转型新方向。二是要注重发展成长型产业,掌握工业内部政策调整的趋势,达到工业产品市场的需求。三是注重新兴消费,努力生产绿色产品,符合需求结构变化的方向,追上国内外消费潮流。其次,力推绿色项目,提升底层软实力。在经济发展领域,主要是开发一批有影响力的绿色项目,提升当地的经济实力。各区县要加强对河流的整治、处理生活污水,拉动政府、社会共同去保护环境、文化服务等措施,改善县城生活条件,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扩大投资。以合作项目为主体,加大文化对外交流和交易力度,使对外贸易得比重不断增长。
(三)以生态足迹为依据,建设发展生态敏感地区县域乡村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河北省雄县宋辽边关地道、荣成三贤故里、张家口的滑雪、南戴河的娱乐中心、北戴河集发农业观光园区、涿州高尔夫灯光球场等都是一批新建的特色旅游项目,通过构建出河北省生态旅游产品体系,开发山区的特色森林和高地草原,利用滨海湖泊、湿地和地方历史文化遗产,规划城市生态和特色农业生态旅游路线,实施“生态产业兴市县,绿色家园富民众”的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发展特色产业和创建特色品牌,提高部分特色县域的经济竞争力。
(四)激励企业科技创新,建设环保型和效益型企业
自主创新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力的核心所在,河北省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政策措施,鼓励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并妥善解决好模仿和保护知识产权的问题。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逐步增加科技投入比例,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形成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加快技术进步,提升传统产业,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王倩,高祥晓,杨敏,陈南.新常态下河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研究[J].经济研究,2017(08):79-80.
关键词:生态科技 生态文明 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
生态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能创造更加灿烂的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如同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一样,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高科技的强有力支撑。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设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情况,关系到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与否。因此,作为社会发展重要源泉和动力的科学技术,究竟应如何更好地实现自然、社会和人类总体利益的协调发展,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落实生态科技观,走生态科技的发展道路是解决环境危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也是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力支撑的必然选择。
一、生态科技的内涵和实质
(一)生态科技的内涵及特征
所谓生态科技,是用生态学整体性观点看待科学技术发展,把从世界整体分离出去的科学技术,重新放回“人一社会一自然”有机整体中,将生态学原则渗透到科技发展的目标、方法和性质之中,以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最高准则,以不断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为宗旨,它追求的是生态经济综合效益,即经济效益最佳、生态效益最好、社会效益最优的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其最终目标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科技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自然生态化。指通过生态科技协调资源利用、节约、保护与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使人与自然共存共荣、和谐相处,“天人合一”。
2.经济生态化。是指通过生态科技促进经济系统中各要素和谐、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速度、质量、结构和效益协调统一;经济增长方式积极转变;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地区经济增长平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抵抗风险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3.社会生态化。是指通过生态科技使政治、文化等与经济齐头并进;合理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同时提高人的素质;社会进步的程度与经济的增长速度和质量相应;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避免无序竞争;维护社会成员间的平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民主、进步、融洽、安定、和谐、有序;建设生态型社会。
4.人的生态化。是指通过生态科技实现人类个体精神与物质的互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同尊;人的自由、充分、全面发展并与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相适应;使人的身体不断得到强健、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认识不断得到飞跃、观念不断得到更新、思维不断得到创新、经验不断得到积累、技巧不断得到熟练、智力不断得到发展、道德不断得到升华、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二)生态科技的实质和应遵循的原则
1.生态科技强调多目标发展。生态科技的发展强调以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目标的多角度发展,这是生态科技的基本原则,也是生态科技区别于传统科技的根本标志。
2.生态科技强调协调发展。构建生态文明必须确立生态科技观,消除其所造成的人与自然关系和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不和谐,使人类、社会和自然的总体利益得到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生态科技的核心原则,它是实现生态科技的根本保证。
3.生态科技强调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建立生态科技机制,是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关键因素。人类社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全面了解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以自然规律为准则,继而进行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科技要在决策中提供依据,使人能够更好地制定和选择环境与发展政策,以及提供有力的实施手段。
4.生态科技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自然、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只有通过人的生态化才能真正实现,所以以人为本是生态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原则。建设生态科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核心,在内部通过调动科技人才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实现科技生态化的跨越式发展;在外部以竞争合作的方式积极参与到世界生态科技发展的大潮中,内外结合实现生态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用。
二、生态科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生态科技观的核心目标之一是追求自然生态的平衡,即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科技观克服了过去那种只看到自然的“消费性价值”的思想,认为自然的生态价值对人类的活动都有绝对意义。人类要正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使生态科技观的实践着眼于降低消耗、节约资源、提高效益,促进清洁型生产,并充分考虑自然对污染物吸收力的有限性;提倡适度消费和绿色生态消费,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尽量减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产生的废物和污染最少化。人类科技观的生态化转变有利于人类走出污染严重的工业文明时代,走向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的生态文明时代,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有利于促进人与人的和睦相处,社会的和谐有序
生态文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是一个系统建设,需要各个方面协调公平的发展。这就需要以系统的联系方式来考察和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从而指导技术创新生态化的活动。一方面,通过生态科技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为教育文化、科学技术、医药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提供更多的财力支持,继而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社会活力,实现社会公平,促进人与人和睦相处;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通过生态科技的发展应用有利于促使不同地区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选择适于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生态创新模式,为缩小我国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实现社会和谐有序创造条件;通过生态科技的发展应用提升传统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为中小企业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推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就业岗位的大量增加,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和城镇下岗工人再就业、消除贫困创造条件。另一方
面,生态科技关注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矛盾,注重社会生态的和谐有序,要求技术创新活动既不能损害其他人利用资源的平等权,也不能损害后代人对资源享有的权利。
(三)有利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发展,应包括人性的充分发挥、能力的全面提升、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个性的自由发挥。在工业经济时代,利益的驱动和竞争的压迫使得传统科技观对物质发展的关注走向了极端,而忽略了发展的核心部分,忽略了对人自身发展的深层关注,生态科技观克服了这种缺陷,它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取向。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它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人的发展是建立在两者深层次的和谐统一关系上,因而生态科技观主张通过健康、文明、合理的生产方式,消除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它认为人的发展不是指少数人或少数国家地区中的一部分人的发展,而是指所有的人都应得到公平发展;人的发展也不仅是指当代人的发展,也包括后代人的发展。它倡导合理适度消费,通过能动的实践活动,协调人与人的紧张关系,维护社会成员间的平等及区域和国家平等,从根本上消除人类社会的贫困现象,避免社会的无序竞争。生态科技观的这种价值取向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特征,生态科技观在实现这些价值目标的过程,也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的过程。
三、我国创新生态科技发展的对策
(一)转变传统的科技观念,树立生态科技发展观
从表面上看,生态环境危机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问题,实质上人类中心主义以及科技决定论的价值取向才是造成生态系统破坏的最根本原因,因此当务之急在于转变传统科技观念,树立正确的生态科技观。科技的创新与应用要走向符合生态化的发展,要实现由传统的征服自然的价值观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价值观的转变,它的最高标准是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宗旨为不断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以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为目标,只有这样建立起来的科技产业才是同时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和生态伦理意义的第一生产力。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第一,技术的应用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第二,生态文明要求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要纳入到保护自然、建设自然,推行生态化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轨道上来。第三,对传统经济理论的价值观加以修正,树立包括资源价值、环境价值在内的综合价值观。总而言之,人类只有在观念上牢固树立生态科技观,在实践上发展生态科技实现生态文明,才能彻底解决生态与环境问题,实现科技的生态价值。
(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生态科技的健康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21世纪初我国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思路,是我国从新的哲学视角提出的人与人、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它对我国的各行各业、各项工作都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要落实科学发展观,需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而科学技术生产力功能的发挥首要条件是科学技术本身的科学发展,即以生态科技为目标,实现自然、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五个统筹原则来指导和规范生态科技工作的开展。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点人手:贯彻以人为本,优化科技生态化发展的文化环境,优化生态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氛围;协调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处理好生态科技合作与竞争、引进成果和自主创新、区域发展和全球视野的关系;优化生态科技资源的配置,建立生态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合理安排科技投入。总的来说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规范生态科技发展,意味着将生态科技发展放在一个更为宽广的视角下将生态科技研究工作与经济、教育、社会各部门的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发展,分工合作,从而更有利于我国生态科技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完善生态科技的制度建设,全面激励科技创新
生态科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强有力支撑,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增长。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对实现自然、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但科技创新生态化的作用范围广,且投资大,风险高,导致企业生态技术创新缺乏动力,依赖市场调节有难度,因而它需要政府科技政策的导向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激励,建立适应生态科技要求的经济制度与管理制度。
在全球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的情况下,消费意识更倾向于绿色化,强大的市场需要的拉力带动生态科技创新的飞速发展,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为了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就要进行生态科技创新,因此企业也是生态科技创新的主体。在当今的环保大趋势下,企业有必要在研发、生产、营销的各个环节适应环境保护的需要,实行绿色战略,以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原则来组织工业和商业活动,为企业创造出竞争优势。
政府可以综合使用各种管理和调控手段来强化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这些手段包括法律手段、政治手段、经济手段、宣传教育手段、技术手段等。通过建立有利于生态技术创新实施的各种外部环境,诱导生态技术创新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生成,主持和引导生态技术创新所需要的诸如科技鉴定和科技评审的社会支持系统的工作,适当地组织与协调生态技术创新的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监督企业实施生态技术创新,从而启动和推动生态技术创新的实施。
(四)构建完备的生态科技法律体系
现代科技是法制的科技,依法组织和管理科技是实现利技与人、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一个根本保证。为了有效防范科技发展和应用中的负面效应,实现科学技术的生态价值,我们既要重视科技法制体系的整体构建和完善,又要突出重点,加强对重大科技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法律监控。
环境保护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促使企业开发、应用生态技术最重要、最有效的外部强制力量。我国虽然相继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单项法律法规,但仍然不够健全,因此,要健全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堵塞法律漏洞。另外,我国目前的法规大多数是政策性的,缺少配套的实施细则,可操作性差,在实践中难以执行,还有待于进一步细化。另外,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及有关环境保护的各种法规,但仍然是基于末端治理或分段治理、过分强调污染发生后的被动措施,应加强源头治理,过程控制。
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实行环境评价一票否决制。虽然制定了各种法律条文,但在具体执行中却疲软无力,有法不依,执法不力,从而使排污企业有恃无恐,技术创新生态化难以落到实处。因此,必须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实行环境评价一票否决制,使条例及其配套规章尽快落到实处,迫使企业加速技术创新生态化的进程。
一、江苏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五大“赤字”
江苏加快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社会管理体制不顺、社会共建共享机制未能建立,以人为中心的工业文明文化的主导地位及生态理念未能确立,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污染严重,制度不合理以及制度缺失等几方面的关键问题,它们构成了江苏生态文明的一系列“赤字”。
经济生态“赤字”。经济生态“赤字”表现为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的可持续性差、重量不重质、资源能源利用率低等。江苏经济结构重化工化特征十分明显,重化工业在规模工业增加值中占比超过70%,重化工业重点建设项目占整个工业的七成,明显偏重。同时,由于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国际产业链低端,产业结构总体还存在着零散化、低度化和同构化特征,尤其是产业系统的生态机能短缺,低碳产业比例过低,还原产业发展严重不足,导致经济活动处于开放状态,这是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和低收益的根本原因。“江苏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效益不高”(门可佩,唐沙沙等,2011)。在经济较为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经济依然未能摆脱粗放的增长方式,而江苏的表现尤其突出(李永友,2008)。江苏经济扩张的速度远远超出经济质量提升的速度,并有着不断扩大的趋势(宋宇馨,2011)。尽管资源能源利用率有了明显的提升(2011年江苏万元GDP能耗为0.6吨标准煤/万元,低于全国0.738吨标煤/万元的平均水平),但与北京的0.465吨标煤/万元的水平有着明显的差距;从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上看,2011年,江苏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490.5,列全国第七位,但与北京、上海、广东差距相当明显,该年度北京、上海、广东的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分别为1403.8、1134.8、751.6,并且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水平提高缓慢,2011年江苏资源环境绩效指数上升幅度仅排在第十位,北京第一,上海第三,山东第五,广东第六。
社会生态“赤字”。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来看,社会生态“赤字”表现为社会管理运行体系的结构性缺陷及其带来的功能性冲突与短缺,以及管理模式落后、低效。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多个部门,但在目前中国特有的条块分割管理体制下,各部门只关心各自局部问题,自成体系,各自为战,资源不共享,导致内部决策、规划和政策的制定、技术开发以及科学研究的分散性、封闭性和重复性,大大提高了整个管理的运行成本。部门间的“协调难”还容易导致“管理真空”。同时,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机制与管理模式上,单方面强调政府的作用,相关者的利益难以得到体现,其积极性也无法发挥。公众参与是现代公民社会实行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同样不可或缺。尽管近年来也倡导公众参与,但公众并未被赋予参与决策和发挥监督作用的权利和途径,对公众参与只有原则性规定而无具体可操作的制度,公众参与的激励与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加上信息公开程度不高,公众的参与意识与权利意识薄弱,造成公众参与的范围与规模都非常有限,难以有效地监督和制约政府的决策行为。
文化生态“赤字”。就生态文明建设而言,文化生态“赤字”体现在文化体系中生态文化的缺位,生态伦理、生态道德未能进入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之中,生态意识、生态责任感与生态自觉缺失。工业文明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主导的价值观仍是主流,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生态文化缺位,以牺牲非人类生命的利益和生存环境来实现自己的发展,仍以能量和物质消费的最大化为社会进步的基本尺度。生态文化缺失使得生态伦理、生态道德没有进入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具体体现在生态意识、生态责任感与生态自觉的缺乏。尽管江苏2006年就提出了环保优先战略,但GDP仍然是干部考核的最重要指标,因而在经济立项、决策和实施过程中,往往只看经济效益,忽视资源、环境效益;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较少意识到对环境保护承担的社会责任,一些企业甚至以偷排来降低生产成本;公众更多地把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归于政府与企业,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生活与消费方式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不少人追求舒适的生活,过度消费,超前消费,偏好一次性用品……
环境生态“赤字”。环境生态赤字体现为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近年环境质量下降明显。全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处于轻度污染。列入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83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43.4%,Ⅳ~Ⅴ类水质断面占54.2%,劣Ⅴ类水质断面占2.4%;空气环境质量不容乐观。根据2012年5月江苏省人大公布的数据,2012年全省空气质量达标率仅为64.2%;雾霾天138天,成为近50年来最多的一年。全省酸雨发生率为50%,主要集中于南京等沿江城市,苏南则更是酸雨的高发区。常规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新的污染问题接踵而至,新污染物排放量同样巨大,并与常规污染物产生叠加效应,形成复合型污染。2013年3月8号,南京出现光化学烟雾污染。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对苏锡常典型地区土地重金属污染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这一地区自2005年至2011年6年间,地表土壤中有37.5%的样点镉含量处于增长状态,并以平均每年0.03毫克/千克左右的速度增加,最大达到平均每年0.2毫克/千克。生态问题严重。河流污染、湖泊富营养化,水环境功能逐渐丧失,成为水质型缺水地区,水生生物普遍受到污染的危害。湿地面积缩小,河道淤塞,芦苇、草垫大面积消失,河网、湿地污染普遍;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加,生态环境抗自然灾害能力减弱;森林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耕地面积减少,城市地下水过量开采,生物多样性处于衰退状态,陆生、水生生物群落类型减少,优势物种多寡失衡,耐污生物大量出现,许多物种消失或成为地方稀有物种。
制度生态“赤字”。制度生态赤字表现为制度的缺失以及不合理,带来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形成逆淘汰。已有的制度存在着种种缺陷与不足。首先,“政出多门”带来制度之间缺乏协调和配合,制度相互重叠、交叉、矛盾甚至冲突,导致制度性内耗,既影响了制度的权威性,还大大提高了制度的实施成本,削弱了制度的整体效能。其次,制度的设计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中,以命令控制为主,强制性、限制性的制度较多,而从经济手段、自愿性手段来设计的制度较少,制度缺少激励作用。其三,制度的约束力较差。资源低价与环境无价导致“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过低的排污费、资源使用费以及补偿费征收制度助推了掠夺型经济的发展。而且制度运行障碍问题较为突出。以GDP论成败的政绩考核观造就了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为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惜以资源环境为代价,并对环境执法加以干扰,导致“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突出。此外,对制度加以异化,变相执行,造成制度执行和实施效果与预设存在着较大的距离,甚至严重背离制度设计的初衷。
上述一系列“赤字”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与复杂性。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个社会深刻变革和调整的过程,而将其理念真正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之中,乃是取得突破的关键。
二、江苏生态文明建设“赤字”的应对措施
最近指出,要改进考核方法和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以GDP论英雄了。因此,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环境建设,就是要在社会建设中通过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来完善治理结构,推动公众参与;在政治建设中创新制度安排,建立长效机制;在经济建设中,注重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向绿色转型;在文化建设中,倡导生态文化,引导绿色消费。同时,加大环境建设的力度,真正实现“环境优先”的发展战略,加强生态与环境保护,优化生存空间。
完善治理结构,推动公众参与。对政府各项行政职能加以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各主管部门进行明确的职责分工,尽量避免职能的交叉重叠,并以法律的形式把各部门的责任与义务加以规范;对同一管理对象的行政权加以整合、清理,并指定专门的管理部门来行使管理职责,以减少部门间的利益冲突与政策性内耗;打破现有的条块分割、彼此独立的封闭式管理格局,建立跨部门的协调委员会,推进部门的分工合作,并进一步从法律上对相关部门的行政协助行为加以规定。提升环保部门的能力和作用,赋予其独立执法的权力,防止经济建设部门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干预。要打破政府部门绝对主导、单向推动的管理模式,明确公众、企业的社会责任,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格局。积极推进社会共享共建,建立更加透明的信息管理和公开制度,完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保障机制,包括建立公众参与的环境决策平台、环境监督平台和环境司法救助平台。同时,大力鼓励民间环保公益组织的发展,使社会公众真正成为环境保护的骨干力量。
创新制度安排,建立长效机制。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这一中心任务,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建立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资源利用以及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梳理并完善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律政策体系,修改《环境保护法》以及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加快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自然保护地法》、《生态补偿法》等,进一步完善《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相关配套法规及其标准体系。将资源消耗、环境成本、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起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并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干部政绩评价以及任用结合起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建立和实施最严格的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制度,尤其是国土以及水资源的开发、保护。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环境损害赔偿制、环境公益诉讼制等。完善行业准入标准和退出机制。完善经济政策,推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恢复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制定财税鼓励政策,建立绿色税收制度,绿色产权制度、绿色财政制度等;尽快出台流通与消费领域绿色制度,如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绿色消费制度等,引导绿色消费;推行生态补偿制度,逐步开展排污权、水权、碳排放权的交易试点。加大执法与监察力度,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作用,彻底消除“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对阻挠、妨碍执法的地方政府及相关人员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不作为的执法机构追究渎职罪;加强政策执行过程的监控,及时纠正政策执行的偏差。
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在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步伐,大力培育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定期并更新落后产能和工艺产品名录,运用包括差别电价、进出口退税在内的经济激励、行政命令等多种手段加快落后产能淘汰;加快以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智能技术对传统制造业进行升级改造;结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制定绿色战略性产业发展规划,培育壮大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积极发展还原产业。优先选择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构建废弃物质回收、运输、再利用等各环节分类明确,资源流转顺畅的产业结构体系;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园区和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按照生态经济要求,规划布局新增加或引进投资项目,形成生态功能完备的产业链接。使产业结构向绿色转型,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导向型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提供就业机会的主要来源。通过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发展,提升产业发展的层次与质量。通过设立重大科技专项来推动生态技术的创新能力,加强节能环保、低碳经济、生态建设等方面的科技项目,重点部署具有全局影响的关键技术和技术群,关注商业化项目和吸纳更多企业的参与;加大生态科技的R&D投入和政策倾斜力度,发挥信贷、税收、补贴等政策手段的作用,积极促进生态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示范、推广;建立产学研结合及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的技术开发模式,整合相关研究机构、企业及资本市场的力量,采取协调行动,促进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结合自身的特点,重点开发低成本的节能减碳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并积极实现产业化。
加强生态与环境保护,优化生存空间。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力度,确保环保投资占GDP比重达到3%。对生态建设和保护工程加以评估,整合和创新生态建设和保护模式,因地制宜,以自然恢复为主,采用协议保护等手段提高资金投入的效果和效率。划定、落实特定区域的生态红线。根据不同生态区域的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制定和落实特定区域的生态红线,坚持区域功能战略,优化特定区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格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制定主要污染物减排时间表,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各类污染物环境影响程序及减排技术条件,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主要污染物减排;制定重点区域、流域达标时间表,制定分区域、分阶段环境质量达标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