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精神文化内涵

精神文化内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精神文化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精神文化内涵

精神文化内涵范文第1篇

关键词:儒家文化;精神;弘扬

一、儒家文化的精神要义

(一)在执政理念上主张实行仁政。孔子来自普通阶层,具有朴素的民本意识。如有一次他家的马棚着了火,孔子退朝回来问:“伤人乎?”不问马。这充分体现了儒家以人为本的理念。孔子主张等级制度,同时他又清醒地意识到这一制度需要进行修补,需要以仁爱的形式来修补社会等级秩序的内容。这既合乎个人,也合乎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整部《论语》“仁”先后被提及109次,而相类似的“仁义”被提及108次。至于“仁”的内涵,孔子回答说能够处处实行恭、宽、信、敏和惠这五种美德,便是“仁”了。在他看来,恭敬才不会受侮辱,宽厚才能得民心,诚信才能使人信任,勤勉才能出政绩,给人慈惠才能调度他人。

(二)在处理分歧和争端上主张以和为贵。《论语》上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君子协调差异,不强求一致;小人强求一致,而不协调差异。孔子反对用暴力的方式处理政治上的分歧。对于“和”的内容,孔子主张:“盖均无,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老者安之,少者怀之。”可见孔子描绘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统治者修文德、行仁政、重礼乐,以德感人、以德化人、以礼约人;老百姓言行符合礼仪,生活安定富足,人与人关系和谐,每个人都受到很好的关心与照顾。孔子为我们描摹了一幅理想的“和谐”的社会图景:“圣道”大行,天下为公,社会管理者惟贤是举,选才任能;人与人之间平和相处,互相扶持;彼此没有争斗,各尽其力;社会上的每一个人生活都能够得到保障,而且物尽其用,人人各尽所能,盗贼不作,夜不闭户。因此,孔子强调的就是在与人交往时,不要主观臆断,不要自以为是,不要故步自封,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三)在思维方式上主张中庸。所谓“中庸”,就是要以人的内在要求为出发点和根本价值依据,在现有的外在环境与条件下,得到最适宜的,最恰当的、无过无不及的表达与实现。中庸思想表现在处事上要求方圆有度。所谓方,是指做人要有棱角,要遵循规矩,要坚持做人的原则,要有人的骨气和品格,要表里如一。所谓园,绝不是圆滑世故,随波逐流,更不是平庸无能,而是一种圆通,一种宽厚,是大智若愚,是与人为善,是在居高临下、明察秋毫之后,心智的高度健全和成熟。

(四)在人生历练上主张隐忍负重。孔子的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不乏从政的热情,而且也做过几任官,所任最高职位是鲁国的司寇,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长。不管什么样的官职,孔子都勤勉自励,力争做出一些政绩;而且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不断提出一些治国平天下的良策,特别是对从政者的为政之道提出了许多意见与建议,对后人多有启发。就像《论语》上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意思是一个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高,意志坚,因为责任很重,而奋斗的路很长。

(五)在为人处世上主张低调谦让。《论语》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孔子告诫人们,一个人有才气和地位,万万不可趾高气扬。大凡成功者都学会了低调处事的风格。例如,汉光武帝刘秀中兴时的杰出统帅冯异,他品格高尚、才能出众,驰骋沙场几十年,战功累累。但每次战役结束后,诸将并坐论功时,他为了避功,把封赏让给部下,常常独坐在大树下读书思过,因而军中称他为“大树将军”。俗话说:“弓满则折,月满则缺。”得意而张狂是招灾惹祸的根苗。得意而张狂还是摧毁心志的利器。所以,与其感叹事态炎凉,不如在得意之时,做一个谦逊有礼的人。

(六)在行为方式上主张讷言谨行。《论语》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朱熹《四书集注》解释了其中的原因: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孔子的学生子张请教怎样获得官职与俸禄。孔子说:“听各种言论,有疑惑的放在一边,然后谨慎去说自己有信心的,这样就会减少别人的责怪;多看各种行为,有不妥的放在一边,然后谨慎地去做有把握的,这样就能减少自己的后悔。

二、弘扬儒家文化的主要途径

(一)普及儒家文化知识。学习国学传统文化,往往会让自己心态平和起来。经常举办儒家文化的知识讲座,知识竞赛,比赛内容以《论语》知识及孔子生平事迹为主,记诵《论语》品读《论语》等,做到更好地推广儒家文化。

(二)利用媒介进行宣传引导。于丹开讲《论语心得》尽管褒贬不一,但对儒家的社会传播意义是积极的。一是一次“励志故事、国学包装、央视强权”法则纯熟运用的文化营销;二是改变儒家“游魂”的局面,在僵化的儒学领域这谭死水里激起千层浪的一块疯狂的石头。如钱文忠讲《弟子规》:短短1080字,360,113件事,看似不起眼的一本书,实际却蕴含了做人做事的大智慧,值得每个人去仔细品读。总之,儒学的思想博大,适合国际传播。儒学的复兴,既需要有一些人做理论的研究工作,也需要一些人做实践的普及工作。儒学只有先走向他们,他们才会渐渐走向儒学。

(三)在实践中应用儒学理论。新加坡认真研究儒学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作出以儒学为主导思想的选择,确认以道德为立国之本,认为想要建立正直和谐的社会,必须弘扬孔子所代表的中华文化精神。再如,日本的企业公司,实行终身雇佣制,不随意解雇工人。儒家文化中“仁”的学说,深刻影响着日本精明的企业家。他们认为,这种学说可以救治欧美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病。日本企业界汲取儒家的“和为贵”学说,提出了“和谐高于一切”的口号。他们特别注重相信人、重视人,让每个雇员都感受到自己在企业中的重要。因此,企业管理者与雇员之间,应该相互尊重、互相帮助,把爱心倾注到企业经营管理之中。

精神文化内涵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客家;日本茶道;精神内涵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273-01

茶是客家人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茶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体现出客家特性及客家文化特质,具有鲜明的特色。而日本的茶文化是由中国传入的。在7 世纪之前, 日本人没有喝茶记录。而在这一文化传入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佛教的僧侣们。他们去中国学习佛教, 同时将寺院的生活文化也带了回来。其中之一便是饮茶与茶礼。由此, 日本茶文化自开初就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客家茶道的精神文化内涵

客家人的特性是崇尚自然,朴实谦和,不重形式。饮茶也是这样,不像日本茶道具有严格的仪式和浓厚的宗教色彩。在精神方面,客家人喝茶有一套“规矩”,如茶具应洗涤干净、先给长辈敬茶等;采茶时有山歌、采茶歌,在采茶的生产实践中还产生了“茶蓝灯”、采茶戏,在岁时节日中还有许多与茶有关的民俗活动,可谓是五花八门、丰富多彩。 “和”是客家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和”是儒、佛、道三教共通的哲学理念。茶道追求的“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保合大和”的意思指实践万物皆有阴阳两要素构成,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普利万物才是人间真道。陆羽在《茶经》中对此论述的很明白。惜墨如金的陆羽不惜佣金二百五十个字来描述它设计的风炉。指出,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的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上煮的茶汤从“水”。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悟心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可见五行调和等理念是茶道的哲学基础。

儒家从“大和”的哲学理念中推出“中庸之道”的中和思想。在儒家眼里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当,和是一切恰到好处,无过亦无不及。儒家对和的诠释,在茶是活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泡茶时,表现为“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在待客是表现为“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礼之伦。在饮茶过程中表现为“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礼。在品茗的环境与心境方面表现为“普事故雅去虚华,宁静致远隐沉毅”的俭德之行。

二、日本茶道的精神文化内涵

学术界对日本茶道精神的解释主要使用三个概念:(一)和敬清寂; (二)一期一会;(三)独坐观念。这些概念与禅的思想是相联系的。“和敬清寂”被称为茶道的四谛、四规、四则。是日本茶道思想中最重要的理念。茶道思想的主旨为: 主体的“无”, 即主体的绝对否定。而这个茶道的主旨是无形的。作为“无”的化身而出现的有形的理念便是和、敬、清、寂。它们是“无”派生出的四种现象。由这四个抽象的事物又分别产生了日本茶道艺术成千上万种形式, 如茶室建筑、点茶、道具、茶点心等。

三、结语

客家茶文化既体现出客家的儒家文化特质,又表现出客家文化的创造性。日本茶道思想是茶与禅的融会贯通。茶中有禅理, 禅理又在品茶中得到深刻体会。

参考文献:

[1]姜天喜.日本社会文化历史变迁[M].西安出版社,2001.

[2]中国茶文化识趣[M].中国茶文化网,2004.

精神文化内涵范文第3篇

神话与宗教是原始的哲学和宇宙观,是人类早期的一种文化思想,它们同所在地理环境中人类对生活实践的认识和经验紧密联系。“夫神话之作,本于古民,睹天地之奇觚,则逞神思而施以人化,想到古异,淑诡可观”。神话与宗教不可分,“神话从一开始就是潜在的宗教”,“宗教在它的整个历史过程中始终不可分解地与神话成分相联系并且渗透了神话的内容”。神话和宗教都是先民在生产力水平低下,不能对环境中的现象做出合理解释,难以把握自己命运的状况下,“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将某种超越人类的力量作为依托和精神归宿。

一个民族在创造自己的神话与宗教时,常把与自身的生存发展关系最密切的自然力――环境,当作首要征服与支配的对象。原始人类通过辨析、利用环境,最终形成满意的栖息地模式,即理想景观的原型。正是在环境适应过程所形成的各民族文化深处的理想景观模式,引发了神话与宗教中关于“神境”“仙域”“乐园”之类的直观思辨,进而附会了一整套基于各民族文化心理的解释体系。

2.神话传说中理想景观的模式特征

作为一种对于居住环境的最高期望和美好理想,每种文化都对理想景观有独特的理解和想象,各民族神话中理想景观可抽象化为四种模式:仙山模式、城堡模式、乐园模式。

(1)仙山模式。中国神话两大源头昆仑神话和蓬莱神话中的仙山是人们想象中的理想境域,以昆仑山、蓬莱三山为代表。传说中的悬圃、姑射山、花果山,以及佛教中的须弥山等都屑这种模式。据《山海经》记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非仁羿莫能上岗之岩”;《淮南子・地形训》记载:“掘昆仑虚以下地,中有增城九重,其高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三尺六寸。上有木禾,其修五寻:珠树、玉树、璇树、不死树,在其西……丹水,饮之不死”。《列子・汤问》对于三山(五山)的记载:“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山之间相去七万里”。由此可知,无论是传说中的昆仑山还是三山(五山),都以强调空间隔离为主要特征,侧重于体现山体的高峻与隔绝。

(2)城堡模式。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理想景观模式,以诸神聚居的奥林匹斯山为代表。奥林匹斯山“位于希腊群山中,是凡人无法攀登的峻峭之山”,气候适宜,长满奇花异草,诸神在那里享受着幸福。主神宙斯居住在陡峭的峰顶,其余诸神居住在各峰之巅,都居于空间重要位置,强调对制高点的占有和视控点的控制。

(3)乐园模式。基督教《圣经》故事中的伊甸园反映了西方人对于理想景观的理解。伊甸园“长着各种树木,既悦目,果实又可充饥”。“河水滋润,四条河流环绕”,有“上好的金子、珍珠、红玛瑙、各种宝石……”

“Eden”(伊甸)是花园和乐园的合称。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对于“天园”的构想也反映了阿拉伯民族对于理想居住地的构想。天园里有四条河流,“水河,水质不腐”,还有乳、酒、蜜河,“有清凉的树荫,随处都有果树”,那里“有永恒的庇护,纯洁的配偶”。它们都强调园内的布局之美,侧重于园子的赏玩休憩功能,是适合人类居住游玩的乐园。

先民在生产力水平不发达的状况下,为了补偿现实生活境遇中的某些不足,满足人类心理和生理需要,对理想景观有一些趋同化的期望,并多集中于生存层面:理想景观应是适合居住的乐园,在结构特点上强调空间位置隔绝,可满足人的一切生理和物质功利需求。同时,上述景观模式在结构和资源的侧重点上各有不同,这其中包含着深层的意义――文化内涵,它与各个文化定型时期的自然环境、地理要素息息相关,源于各民族的生态经验和文化适应。

3.理想景观模式异同的文化内涵透视

神话传说中理想景观模式都处于高山和海岛之上,但在现实生活中,高山和一些海岛并不具有生存优势,它们之所以能被人类当作“神境仙域”的所在地,则应从深层的文化影响方面进行解释。出于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观念,先民产生了山水崇拜。山林是食物来源,山洞是人的庇护之所,满足了原始人的生存依赖需要,使山岳具有了神圣的威力。山的高不可攀、神秘、不可知,使其充满一种神圣感;另一方面,由于山的高度与天接近,先民以为那里应是神仙的居所。水是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对于生命的存在能产生强大的自然威力;同时水的深不可测以及形成的雾、风、雨、雪等现象,使水具有了神秘性,导致灵水祟拜。

诚如茅盾所指出的:“原始人民对高山也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迷信,以为顶上必是神们所居的。希腊神话说神们聚族于奥林匹斯,北欧神话说神们聚居于阿司加尔,都和中国说昆仑乃‘天人济济,不可具记’,是同一思想。”

昆仑山、蓬莱三山的高大、神秘是其成为“神圣之山”的基础。先民通过想象使其具备了理想的仙居环境,昆仑山周围有神水;蓬莱三山位于海中。这种神山和大海结合的景观模式,呈现出水围山绕样式,山上植物和建筑俱全,是个安全性强、生态环境特别优越的生存空间。这种模式也奠定了后世中国园林建筑中“一池三山”的景观格局。

由于具体的地理环境以及文化积淀,不同文化理想景观模式的特点各有不同,中国的理想景观模式偏重于“围合”、“隐匿”,是一种依恋于自然的模式;以希腊文明为起源的欧洲文明,喜好对自身建筑的“炫耀”,注重制高点和视控点的掌控;伊斯兰文明的理想景观无不特别浓墨重彩地描绘绿荫树木和流水。这些文化在景观理想上表现特征的不同,源于早期的生,态经验和文化适应。

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周代是它的文化发展的一个定型时期。周部族在文化定型时期主要在以岐山――长安以西为中心的关中平原为活动地域。这一地域,南有秦岭山脉,西北是黄土高原,是一个庇护性和可捍性很强的空间,具有良好的小气候,夏季雨量充沛,日照强,热辐射多,利于农作物生长。由这一时期的生态经验和文化积淀来看,围合的、资源丰富的自然景观是值得依恋和信赖的,是一种可供藏匿和依恃的天然庇护所,因而中国先民的理想景观是一种依恋于自然的、藏匿的、注重防守和偏于“内向性格”的景观模式。

欧洲文化发源于爱琴海区域,在以爱琴海为中心的希腊半岛和爱琴海诸岛及沿岸地区度过其定型时期,随后扩散到地中海沿岸广大地区。欧洲先民的生活场所土地贫瘠,受地中海式气候影响,缺乏适宜农耕的土地和气候,没有一个自给自足的天然庇护所,使栖息地的捍卫行为失去实际意义。因而欧洲先民没有支持一个集权社会的土壤和空间,稀缺的资源只能维持分散的小型城邦。这些城邦以占据制高点的城堡为中心,城堡是财富的集聚地。因而,欧洲先民注重对于城堡而不是对低生产的栖息地的捍卫。他们信赖的是人工构筑的城堡,是对自身力量的信赖,在没有天然庇护所可以依恃的情况下,炫耀自身的强悍和主动进攻更易使他人感到震慑。因而,欧洲先民更强调对制高点的控制,偏好于向外扩张的战略,与之相匹配的是一种外向型的炫耀式的建筑景观。

创造伊斯兰文明的古阿拉伯人,早期生活在寸草不生的阿拉伯沙漠地带以及多风而荒瘠的高原,气候属严寒酷暑,极不利于人类的生存繁衍。唯有沙漠绿洲才是他们生活的乐园,沙漠地带的严重缺水和酷热,导致了阿拉伯人对于绿荫树木和河流的热切渴望,因而在《古兰经》的描绘中,人类的先祖可在天园中歇息纳凉,啜饮甘泉,遵守意志的人死后也可进入天园,享受幸福。天园的设想是游牧的阿拉伯人从荒瘠的沙漠迁徙到肥沃的两河流域后受古波斯园林的影响,同时明显地带有对理想化的沙漠绿洲的憧憬。

4.理想景观模式的地理回归

所谓“地理回归”。是指人们将理想的价值世界投影于现实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建构的一个可直接感受的、有形的、实体的“凡间天堂”。现实中东西方的寺院、神庙、宫阙以及园林建筑等,都有神话和宗教传说中理想景,观在现实牛酌投射,是“仙域”、“乐园”在人间的地理回归。

(1)理想景观模式在选址上的回归。中国,的理想景观模式追求与自然的和谐,更偏好隐藏于屏蔽式结构,选址多在远离尘世的幽静之所。所谓“深山藏古寺”,将人文隐迹于自然,风格相对平和、含蓄。一般会刻意对周围自然环境有所维护,这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

乐园模式凸显出对水资源和植被的热爱,选址多接近水源和植被茂盛的地方。古城伊斯坦布尔被称为“幸福之城”,就是由于坐落于马尔马拉海的两岸,与水靠近的缘故。

城堡模式的选址多是在聚落的中心位置,建筑上表现其宏大,注重装饰,体现出对自然的征服和对自身的炫耀。古希腊的雅典卫城,建于城内一个陡峭的山顶台地上,山势险要,从卫城内可看到周围山峦的秀丽景色,既考虑了置身其中之美,又考虑了从卫城四周仰望它时的景观效果,表现出了对于制,高点和视控点的强烈偏好。

(2)理想景观模式在布局结构上的回归,。中国古典园林建造中的山围水绕、“一池三山”的布局结构,表现极为突出。最集中地表现在皇家宫苑的建造上:秦始皇建造规模空前的“阿房宫”,在中国历史上首次确立了“神仙意境”的园林。汉武帝时,“上林苑”建筑出现“一地三山”为主体的神仙意境。北京的“中、南、北海”,南京的“玄武湖”等也是“一池三山”思想指导下的产物。

沙漠荒丘,气候干热,是古伊斯兰城市无法逃避的环境背景,因而伊斯兰城市建筑多采取封闭式的形式。密集的聚居区多由封闭式的庭院构成。《古兰经》中为信徒们修建的“天园”风光中,街墙内随处是果树绿荫,水、乳、酒、蜜四条小河流注其中,这种造园结构对后世伊斯兰园林有极大影响:波斯人将绿荫树密植在高大的土墙内侧,这样既可获得独占感并能防御外敌,四条河流呈十字交叉、以喷泉为中心,这种布局成为后世伊斯兰园林的基本模式。

5.结语

精神文化内涵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化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03-02

文化之于教育,是一种包含着“精神”、 “观念”、“意识”的影响力,它以独有的价值追求、精神品质、兼容并包的意识,形成学校发展提升的内在动力。培育校园文化需要正确把握学校文化的内涵,从而理清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之内涵

研究校园文化首先需要了解文化的内涵。首次给文化下完整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在其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泰勒将“文化”一词界定为:“从广泛的种族意义上来理解文化是指一个包括知识、信仰、 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许多其他能力和习俗的复合体”。自泰勒后西方学界对文化内涵的阐释没有停息,至今观点趋异,岐见纷争。

国内关于“文化”定义之争也亦然,虽然近代很多学者对“文化”的内涵做过诸多探讨,但其界定至今仍无共识。“文化”一词,在汉字字面上就对文化概念作了高度的概括。“文”的内涵可能意指:礼仪风俗、语言文字、文学艺术、观念思想等。而“化”字则可解释为事物的普及流传、蔚然成风等,又指事物对人的感化教育和潜移默化等。所以《辞海》将文化定义为:“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个定义既有“文”的内涵,又有“化”的意义。即强调人类活动方式(动态)和活动成果(静态)的统一,又反映出物质和精神的统一。综合上述对“文化”界定的阐述,笔者理解的基本观点是:“文化是对人的教化。”因为教育对人的培养就是借助于“文化”这一包含着人类精神、思想、价值内核的整体,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来实现的。教育是文化的传乘,而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实施以价值引导精神建构的过程,便表现为学校的文化宿求。

二、校园文化之内涵

西方,尤其是美国教育界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大多数从“文化”的基点来阐述,兼容实用主义的精髓,观点颇丰。国内学术界对“校园文化”的内涵也有不同的理解和说法,异见纷纭。 以下分述之。

1.西方之观点

“校园文化”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威拉德·W·华勒在其所著的《教育社会学》提出。 通过研究学校内部以及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交互关系和交互影响,威拉德把“校园文化”定义为“学校中形成的特别的文化”。该概念的提出对后世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产生了许多具有不同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的研究成果,其内涵不断丰富。

美国学术界为了摆脱“文化”概念多样性的困扰,试图在一定实用的框架内来解释“校园文化”。其中颇具代表性的观点有:(1)约翰·塞菲尔和玛修·金(John Saphier & Mathew Kine)认为,学校文化是对行为意图的理解和所应遵循的行为的认同。大卫·斯图瓦德(David Stewart)也指出,学校文化即“人们在校园环境中的行为方式”,这也反映出学校成员一般所认同的价值和信念[1]。(2)鲍尔·E·赫克曼(Paul E.Heckman)认为:学校文化是由其历史背景和组织中的“人”所塑造的,学校文化存在于“教师、学生共同拥有的信仰”当中[2]。特瑞·迪尔(Terry Deal)和肯特·彼德森(Kent Peterson)从这个角度提供了更为经典的定义。他们把文化简称为“内在实体”(Inner Reality),是“一定历史阶段所形成的关于价值、信仰和传统的深度形式”。罗宾斯和艾维(Robbins & Alvy)进一步明确了该定义的内涵:“这一内在实体反映了组织成员所关心的、他们想花时间去做的、和他们经常所谈论的内容。[2]” (3)还有一种观点表征一个学校的信仰、态度和行为,以及其文化孕育学校成功的动因。如瓦格勒(Wagner)把学校文化定义为校内外共享的经验(惯例和礼仪)、集体感、归属感和团队意识[4]。据此,盖瑞·菲利普(Gary Phillips)把校园文化进一步归纳为“基于学校人际关系、协作关系的信念、态度和行为”。基于以上观点,他们把校园文化界定为“一定历史阶段上,包含着由学校团体所理解和认同的标准、价值、信仰、象征、典礼、仪式、礼节、传统和传说等组成的意义传播形式。这个系统通常决定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3]”。(4)还有观点认为:学校文化即学校个体价值和标准的凝练,学校文化“就是许多个体价值和标准的积聚和融合[4]。

综上,笔者认为,就其基本形式而言,校园文化是“学校群体成员处理周围事情的方式”,包括群体的目标、期望、认同和习惯等。同时,加上盖瑞的观点,校园文化还指通过它的风俗礼节、象征逸事和语言文化等“人为因素”来彰显学校的风气和特色。

2.国内之论说

关于校园文化的内涵,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侧面对校园文化概念作了种种界定。综合看来这方面的研究有下列几种“论说”。

(1)“组织论”。认为校园文化的内涵是包含在“文化”这个大概念之中的。校园文化严格地说,是一种亚文化,即“组织文化”的一种。(2)“社区论”。持此观点者是以社会学理论来阐释校园文化的。他们认为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校园文化应该是学校特区中生活的每个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现在物质与意识形态上的具体化。(3)“氛围论”。持此观点者认为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它是在校园这个待定范围中的小环境、小气候。研究校园文化就是要从人和环境的辩证关系来探讨人和环境的互动。(4)“补充论”。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完善。(5)“精神论”。持此观点者指出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传统、作风和理想的综合体现。它能促使学生受到良好风气的影响、熏陶和感染,使良好的传统和作风演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和道德观。(6)“综合论”。持此观点者认为校园文化是长期为全体成员认同遵循并带有本校特色的价值现念、行为方式、学校风气、校园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和思想意识等因素的综合。

关于校园文化的内涵,国内学术界还借划分“二分说”、“三分说”、“四分说”等来界定。所谓“二分说”是将校园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所谓“三分说”是将校园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四分说”是将校园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关于以上“分说”观,顾明远教授在其《论学校文化建设》一文中做了总结性的阐述:“二分法指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三分法指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四分法则是在三个层面之后再加上行为习俗层面。而其核心是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念和民族心理意识[5]”。

三、结论

关于校园文化的要义,综上述观点,笔者认为就是指使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相互协调统一发展的统一体。同时认为,了解校园文化内涵有利于我们了解提高认识,从而更好地指导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

参考文献:

[1]Stewart,D. Tomorrow’s principals today[M].Palmerston North:Kanuka Grove Press,2000.49.

[2]Robbins,P.& Alvy, H. The principal’s companion [M].Thousand Oaks, CA:Corwin Press,1995.

[3]Wagner,C.School culture analysis[A].Address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Manitoba Association of resource eacher.Winnipeg,Manitoba,2000,(10).

精神文化内涵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动漫设计;运用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7-0066-01

一、传统文化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是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动漫设计中,不仅能为动漫设计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提升动漫设计的文化和内涵,而且还能拓展动漫设计的创作空间,提升动漫作品的感染力。

有助于提升动漫设计的文化与内涵。动漫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是以图形图像来表现和反应思想主题,因而,其设计和创作离不开文化。如今,随着欧美及日韩动漫文化的渗透,曾经辉煌的中国动漫面临着背离传统文化、设计水平和创意严重缺失、逐渐迷失发展方向的危险。文化内容是最重要的竞争力,传统文化元素具有文化识别的象征性,优秀的动漫作品离不开传统文化元素。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凝聚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表现手法丰富多彩,能为现代设计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因而,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于动漫设计中能赋予作品独特的审美气质和文化韵味,提升作品的文化与内涵。

有助于提升动漫作品的感染力。“情”是所有艺术作品追求的最高境界,动漫设计也不例外,只有将艺术附上真正的文化内涵,才能使其具有灵魂与生命力,才能真正拓展动漫设计的创作空间。可以说传统文化元素的象征性越强,隐含的象征喻意越深刻,带给观众的吸引力就越大,就越能增加动漫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就越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二、传统文化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运用

1.传统文化题材在动漫设计中的运用。长期以来,受中国传统文化“救世”思想影响,“道德主题”和“人格构建”一直是我国动漫设计的主要选题。题材选择直接影响着动漫作品的创作意义、思想深度和社会价值。当前,我国动漫设计正处于发展低谷,将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元素作为动漫设计自身情节构思的源泉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立足于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代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成语故事以及文艺作品中吸收经典的题材运用到动漫设计中,挖掘传统文化题材,以独特的视角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文化风韵的动漫作品。如《哪吒闹海》、《大闹天空》等取材于经典文学,《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取材于古代神话故事等,都很好的借鉴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2.传统文化造型在动漫设计中的运用。角色造型是动漫作品的灵魂所在,它不单是一种纯粹的视觉符号,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气质,动漫设计人员要想设计出成功的角色,不仅要准确把握和理解故事的时代背景、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还要考虑角色的外形、轮廓、生活习性等文化方面规定性,塑造个性化的角色形象。如在塑造《大闹天宫》孙悟空形象时,设计人员借鉴了传统文化中的京剧脸谱和服装造型,使得作品披上了一层强烈的民族特色和个性化面纱;《功夫熊猫》以中国特有的“熊猫”与各种“中国动物”为造型吸引观众眼球,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

3.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在动漫设计中的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如水墨画、壁画、建筑、京剧等都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魅力,这些表现形式为动漫设计提供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如动画片《宝莲灯》吸收古代传统壁画、建筑等民间艺术特点,营造了一个梦幻般的神话世界;《三个和尚》运用独具民族特色的板胡、坠子和北方管子来传情达意;《功夫熊猫》以独具中国传统民族元素的中国山水画来塑造令人惊叹的动漫场景;《老鼠嫁女》则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运用到设计中。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在动漫设计中的运用不仅反映出动漫设计师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内涵,而且还将传统文化元素作为自身艺术风格的再现,创造出民族特色鲜明的动漫作品。

4.传统文化意境在动漫设计中的运用。精神内涵是体现动漫身份的重要标志。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为中国动漫设计提供了深邃的精神内涵,而且还赋予中国动漫设计和谐的人文意境、独特的东方神韵、平实的精神自由和寓意象外的审美联想。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崇尚心的自由与解放,而且还追求象外之象,追求象外独特寓意和意境的营造,因而,将传统文化意境运用在现代动漫设计中能增强动漫设计自身精神内核的积淀。如《鹿铃》以人与动物和睦相处来揭示人与自然“和为贵”的人文意境;《山水情》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代表作,也是中国传统水墨元素成功运用的典范之作,作品中道家的“无争”与水墨山水画带给人心灵的超越与解脱。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动漫设计中不仅能给动漫设计提供广阔的想象和创造空间,提升动漫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使设计呈现出别样的民族风格和传统意蕴,而且还能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使传统文化元素在动漫设计中散发出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戴玲斐.传统艺术元素在动画创作中的合理运用――以CG作品《桃花源记》为例[J].电影评价,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