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少数民族文化现状

少数民族文化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少数民族文化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少数民族文化现状

少数民族文化现状范文第1篇

阿义娜(1987-),蒙古族,青海海西人,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11级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摘 要:本文以甘肃省民族地区为代表性研究区域,并从实际出发,分析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及困境,并结合其现状及困境总结出一条切合甘肃省民族地区实际,能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起到积极作用的出路。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困境;出路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甘肃民族地区

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现有54个少数民族,据《甘肃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该省少数民族人口数为2410498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9.43%。辖14个地级市(州),其民族地区包括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两个自治州,有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东乡族自治县、麦积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等7个民族自治县,共39个民族乡。民族自治地方面积17.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9.8%。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2011年2月25日颁布,201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务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反映少数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的人文遗迹、遗物和传统知识及其表达、实践等的艺术形式,也是民族凝聚力的表现形式。

二、甘肃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自2004年10月,甘肃省正式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05年,全省投入各类普查人员近万人次,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走访、调查民间艺人、非遗项目传承人3万多人次,共普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逾27000条。经过普查初步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133项,囊括了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杂技、民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等16个大类。

经过先后不断努力申报,甘肃省先后有土族格萨尔、裕固族民歌、兰州太平鼓、环县道情皮影戏、凉州贤孝、庆阳香包绣制、天水雕漆制作技艺等61个项目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另外,甘肃省政府公布了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64项代表项目名录,各市(州)公布名录805项,县(区、市)级名录项目达到了2422项,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了较为全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从2008年开始,在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下,开展完成了西北特色民歌“花儿”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工作。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花儿”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机制,制定出台了相关办法,对传承人的认定、管理、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规定,并给予传承人一定数额的补助经费。各地结合实际,建立了一批专门的传承基地、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传习所。为不断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力,我省还举办了一系列展示、展演、宣传活动,并积极参加成都国际非遗节等活动,重点宣传展示了甘肃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各地还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积极打造了庆阳香包节、松鸣岩花儿会、乞巧节等代表民族区域文化特色地方节会。

三、甘肃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

虽然甘肃省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但随着社会变迁和生态环境的急剧变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传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并急需通过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当前,甘肃省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存在如下困境:

(一)保护资金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

在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设立专项资金进行支持,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保护工作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加之甘肃省作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非遗”遗产种类繁多,普查难度大,如果没有长效的经济支持很难完成保护任务。

(二)民间传承人无以为继。

目前,甘肃省已有41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95人。面对16个大类的4133项门类繁多,亟待保护和传承的“非遗”项目,对于民间传承人的培养和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形势,现代化进程推动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年轻人,开始接受外来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在老一代传承人渐渐老去的同时,许多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无以为继。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中遭到损害

承载了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文化旅游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急剧变迁,大批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对优秀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尚处初步阶段,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四、甘肃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出路

根据以上存在的各类问题,结合甘肃民族地区实际,提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性建议,整理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出路如下:

(一)增加资金扶持力度,建立长效的扶持机制

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前提是增加资金的扶持力度,并且不能满足于暂时性的扶持,要有一个长期的传承与保护规划。尽快形成以政府官方为主导,博物馆、文化馆等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协调一致的保护、扶持机制。

(二)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利益,吸引更多人的加入

我国“非遗”工作,长期以来采取“自上而下”的开发与保护模式,能够自觉参与其中的并成为以传承人的民众少之又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多为老一辈传统艺人,其晚年的生活一定要得到切实的保障。只有解决了传承人的后顾之忧,才能使其更有心力,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并能在其周围产生积极的影响,感染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加入。

(三)在开发中保护,保护时合理开发,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反映少数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的人文遗迹、遗物和传统知识及其表达、实践等的艺术形式,也是民族凝聚力的表现形式。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中应该考量其本身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精神的代表性,要在搞好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保护好那些作为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表现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努力使得二者达到平衡,不得厚此薄彼,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传承与发展兼顾。长期坚持做下去定会力挽狂澜,守住人类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本文为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立项项目:《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困境及出路研究-以甘肃省民族地区为例》(项目编号:ycx12085)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倩.甘肃日报.甘肃省非遗保护成效明显[EB/OL].http://.cn/system/2011/08/10/012120559.shtml.2013-4-17

少数民族文化现状范文第2篇

白林晓(1993.10- ),男,汉族,本科,邵阳学院音乐系在读学生,研究方向:民族民间音乐研究。

摘要:本文以隆回县小沙江镇虎形山瑶族自治乡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为个案展开调查研究,详细分析了湘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湘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

一、 引言

湘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是繁荣湖南农村文化事业、构建湖南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与保证,关系着湘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农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满足以及湖南地区的稳定与发展。虎形山瑶族自治乡位于湖南省西南地区邵阳市隆回县最北端的小沙江镇,是我国瑶族分支——花瑶的聚居地区,音乐文化底蕴深厚。但由于位居湘西南偏远高寒山区,交通并不便利,经济并不发达,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进程较为缓慢。因此,以虎形山瑶族乡少数民族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为个案展开调查对分析,对研究经济发展仍居主要地位的湘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状况有着重要意义。

二、湘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 调查对象说明及资料收集

本次调研以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小沙江镇虎形山瑶族自治乡为样本,采用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半结构访谈和二手资料等方法进行研究。本次调查采取到村镇居民家中、学校直接发送,现场指导填写并当场收回的方式来保证问卷的效度。共发送问卷300份,其中有效问卷289份,占问卷发放总数的96.3%。

(二) 湘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现状的具体分析

1、受访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的年龄结构以36至45周岁的中年人所占比例最高,占受访对象总人数的35.8%,这表明虎形山瑶族乡农民的年龄结构呈现“沙漏”状,聚居人员以中老年人与儿童为主。受访对象受教育程度的程度较低,以小学和初中为主,分别占总人数的23.5%和43.6%。另外,受访对象人均纯收入水平基本较低,人均收入低于1000元的人数比例达到了34.3%,纯收入在1001-1500之间的人数比例为36.3%,而收入超过2500元以上的人数比例仅为3.5%。

由此可见,虎形山瑶族自治乡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的主要对象将以受教育程度较低且收入较低的中老年人为主,这意味着音乐文化建设不仅要须切合中老年农民的年龄与文化层次需求,同时还必须考虑其实际消费能力。

2、受访对象对音乐文化建设的满意度分析

受访对象对音乐文化建设的满意度仅为21%,不满意比例高达67%,12%的调查对象选择了一般。31%的受访对象选择不满意的原因是因为设施不完善,而选择形式单一、内容不适合以及缺乏组织宣传原因的比例分别为21%、26%、19%。

3、受访对象文娱消费状况分析

虎形山瑶族自治乡近几年来文娱活动集资金额呈明显递增趋势,其中乡政府与村委会集资金额远远超过村民集资金额;村民集资金额虽然有较大的增长幅度,但金额总体偏少。总的说来,虎形山瑶族自治乡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的主客体对文娱活动消费投入呈普遍偏低状态。

在具体文娱活动的消费方面,虎形山瑶族自治乡受访村民的消费偏好打破了传统的歌舞休闲娱乐模式,而是以观看电视为主。受访对象对电视节目消费的偏好程度占所有活动的41%,远高于其他形式的音乐文化产品消费比例。值得关注的是,通过互联网进行娱乐休闲的受访对象比例达到了12%。随着湘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民文化素质的稳固提升,网络传媒技术将在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4、受访对象对音乐文化产品的需求分析

受访对象对音乐文化产品的需求分析是了解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形式和内容的一个重要指标。调查结果显示,虎形山瑶族乡农民对音乐文化产品内容的要求深受其本土音乐文化的影响,以本土器乐和歌舞为主,占总比例的55%,其次为中国传统的器乐和歌舞,对外国音乐文化产品的需求较低,占总比例的8%。

在音乐文化产品的表现形式上,受访对象虽然也选择电视节目、电台广播等形式,但更青睐于现场表演的方式,选择比例占总数的42%。这说明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展开文艺演出将成为现阶段音乐文化建设与传播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综合上述分析,虎形山瑶族乡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的总体上处于相对缓慢的状态。主要对象呈现出鲜明的生理、文化及经济特征;音乐文化的实际消费状况并不符合其民族文化特征,受到了其他文化需求的冲击和经济因素的影响;对音乐文化产品的内容需求呈现出建立在本土音乐文化基础上的多样化特征,偏好于以现场表演为主的表现形式;对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的软件要求远高于对音乐文化建设的硬件需求。

三、湘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和访谈,我们认为虎形山瑶族乡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进程缓慢并不是一个,其进程缓慢的状态除了受到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外,主要还受到了如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 政府角色的错位

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地域特征与民族文化属性,政府很难在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进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只能积极的引导。政府角色的错位使得虎形山瑶族乡政府部门对音乐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还停留在传统的管理层面,音乐文化建设进程缺乏整体、详细的规划,对音乐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不足,缺乏积极的引导和宣传,从而导致音乐文化生活基础设施不完善,内容和形式不丰富,农民参与音乐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足等多个问题。

2、 农民缺乏主体意识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虎形山瑶族乡的受访村民普遍认为新农村音乐建设是政府工程,农民不是建设的主体,因此,在各种音乐文化活动中只充当参与者的角色。这种主体意识的缺乏使得瑶族乡村民在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很难积极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各种音乐文化活动对其音乐文化素质的提升不能发挥正面效应,两者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影响该村新农村音乐建设的发展进程。

3、音乐工作者职责不明确

新农村音乐文化产品的内容和形式不仅要体现出农村地域特点,还要考虑传统音乐文化与民俗风情的差异。虎形山瑶族乡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进程缓慢的一个重要表现是音乐文化产品的内容和形式不符合瑶族乡民众的需求偏好,其原因在于这种音乐文化产品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未能达到要求,而音乐工作者未能发挥职责是直接原因。本文提出的音乐文化工作者不仅包括音乐教师、音乐创作者、演员、文化馆和农村文化室的专业骨干,还应该包括高校音乐教育服务团队。(作者单位:邵阳学院音乐系)

参考文献:

[1]康洪生.论音乐文化教育在新农村精神文件建设中的重要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2).

[2]郑清军.农村音乐文化变迁因由谈[J].音乐生活,2009(05).

[3]范大平.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4]张红霄.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研究[J].学周刊,2011(28).

少数民族文化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技;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理论研究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具有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文化几千年历久不衰,中华文化的链条没有间断。但是进入现代文明社会,各个少数民族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当中,世代相传的优秀的文化面临着消亡和被同化的困境。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一是如何弘扬、保留自己的传统文化,能使自己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的社会发展过程当中不落伍或者不被抛弃;同时,又吸收其他先进民族的文化,甚至世界一切先进民族的文化,使自己的文化不断得到创新,使自己的民族文化不断的发展进步。少数民族文化与其它文化交流,受着外来文化的影响,对此,许多专家和学者开始关注科技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作用,开展研究,成果丰厚。

笔者对近年来的学术期刊和相关的著作进行了目录检索和查阅,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分析,可以发现专家与学者们主要从民族文化的理论、学术活动、技术手段、传承和保护的模式、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研究,收集的材料也主要是从事文化研究的专家和专门研究少数民族文化学者的实际调查所得。研究的动态变化上,改革开放以前学者们对此的研究较少,进入20世纪八十年代后的研究成果较多,早期也主要是对民族文化的收集与整理,后期才逐渐将少数民族与汉文化,与国外文化进行比较研究,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对此的研究也更加理性和全面。本文对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归纳和总结。

一、科技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理论的研究

专家与学者们主要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模式、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研究,收集的材料也主要是从事文化研究的专家和专门研究少数民族文化学者的实际调查所得。龙秀雄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加强了文化交流,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和人类文化的进步,同时也在深刻影响民族文化的外部环境、物质基础和深层结构等,对民族文化主体性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王舒宇认为科学技术是一种文化因素和文化力量,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多个领域,对民族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2]徐延花分析文化与科技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方法,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一资源,为民族发展的现实服务。[3]李忠斌的观点,科技进步丰富了民族文化的内涵,推动着民族文化向更高层次演进。[4]专家学者们在科技进步的宏观内涵下对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做出了正面的,客观的判断,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对民族文化和科技发展相互之间的规律,对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二、综合全面的分析科技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的理论研究

同时,部分学者也在关注着科技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相互作用中,正反面等做了相关的研究,发表了很多独特的见解。从全面大局方面,梅其君认为“现代技术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有利于和不利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方面有共存现象”[5]。龙秀雄也分析了在全球化背景和受先进科技影响下,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所面临的严峻的考验[7]。从正面方面的观点分析,“要使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超常规的发展,必须发展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必须普及科技。可以说,科技能力普及直接影响着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和经济的发展。[6]”从反面分析,吕乃基也分析出“21世纪科学技术所起的作用又有新的特点,在技术领域互联网对民族文化消融所起的影响,比以往的任何平台更大,……凡此种种,都从不同侧面,在不同程度上起到消融民族文化的作用[8]。”

科技与文化之间本来存在着互渗互促的关系,研究者已经认识到在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能给民族文化造成的潜在威胁,以及最大限度地设法消除和避免这种负面影响,也看到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如何充分利用它们为我国当今正在进行的民族文化建设事业服务。

三、教育技术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理论研究

现代民族文化的发展最终要体现和落实在传播载体上,也就是体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方式,技术手段。民族文化的发展不仅反映着现代文化的实质内容和水平,而且也是现代文化得以现实存在和传承的根据。把现代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引入教育,使教育技术活动的条件、手段和方法与现代民族文化处于同等水平与同种构造,文化教育才可能真正成为培养现代文化人、传播现代民族文化的有力工具。对此,学者们也研究分析出通过教育技术可以使教育按着现代民族文化的生成条件和方式去配备相应的教育教学设备,选择和运用适应民族文化传播的教育教学手段、方式、运行机制和实施方法,从而根本上保证现代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并使民族文化得到有效的发展。杨改学、张筱兰分析如何将现代科学技术、传播技术,媒体技术等运用于少数民族教育,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素质 ,加速藏文化和其它外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9]李永铎在研究传承新疆维吾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时就分析,“充分开发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实践的紧密结合……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的新规律,提高民族音乐的教学水平,传承新疆维吾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发展木卡姆音乐的教育,使之后继有人”[10]。也有专家和学者探讨民族文化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必须以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为依托 深刻挖掘我们本民族自己的文化精髓,并在现代科技和现代社会的催化下……汲取百家之长 建立起我们自己的具有国际意识的民族特色的教育技术学”[11]。黄文(2011)认为跨越部门与行业的界限…… 实现遗产教育共享……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基础。[12]

关于学校的教育和教育技术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研究,此类学者大部分是在高校任教或者深造,对此的研究颇多。探讨的是学校如何能让少数民族文化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学校传承民族文化还有不少难题需要破解。比如师资缺乏,“民族文化的传承,关键在于教师。农村地区、偏远山区的民族学校师资力量本来就很薄弱,要想再解决民族文化课程的师资问题,对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考[13]”。另外如语言危机,研究指出,民族语言传承的危机,部分来自于民族成员对自己的语言、文化缺乏正确的认知,认为本民族的弱势地位是由文化造成的,产生了对民族耻于认同的心理,导致青少年对本民族语言不熟悉、不了解、不喜欢的不正常状况。民族语言的危机还源于社会经济的压力,有些少数民族认为自己的语言没有实用的价值,抛弃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转而使用另外一种语言,民族学校的学生也大量流入汉族学校学习。“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下,如何转变民族成员的观念,形成“文化自觉”,让民族语言得到更好的传承,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命题[14]。”对此,如何去教育,如何使用教育去引导,更值得学者专家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和探讨。学者也认为民族学校的发展非常艰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文化传承的角度看,目前国家的政策倾斜性还不强,资金扶持的力度不够……在很多地方,民族文化的学校传承缺乏整体规划”[15]。民族文化传承困惑,在学校传承中,如何去梳理,如何界定传承的范围,那些文化可以注入时代元素使其走得更远,都是困扰民族地区学校的难题。在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如何发挥民族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解决生源问题,如何应对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解决民族文化传承与提高升学率的矛盾,都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对此,何波分析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族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表现出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的自足系统,发现其科学精神缺乏的弊病。[16]

四、信息技术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理论研究

信息技术作为现在最为重要的一种文化传播技术手段,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中国的现代化潮流中,如何保持少数民族艺术的原生态学习与传承,不仅仅是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的的问题,也是学者和专家一直在寻求解决的严峻课题。他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分析信息技术对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影响。路炜峰尝试从当代信息技术与少数民族艺术课程整合的角度对这一课题进行探索,“在中国教育体制中利用当代信息技术的保真性,大众性共享性和跨越时空等性质进行保持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独特性的学习与传承探索,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17]赵生辉(2009)在《现代信息技术与民族文化融合的理念与途径》一文中从文化融合的理念出发,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并探讨了现阶段推进两者融合的若干实践途径[18]。“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对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 (古籍、文书、石刻、金文、印章等)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抢救,可以实现少数民族文字历史的数字化与信息化管理,……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并为社会利用[19]。王恒桓认为现代交通与通信技术的革命性变革已导致文化的交流特别是产生、创造机制上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的关系以及人们对待文化的态度、认识心理都与过去的文化有着本质的差别[20]。

一般而言,文化的变异度不但受制于本土文化的生态、心态环境和开放程度,而且主要直接受制于文化交流方式。同样的,现代技术照样对少数民族文化造成影响,处于弱势文化的民族,在传播处于不利地位,慢慢发生着改变。例如在建筑文化方面,一些发展较快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居(如 吊脚楼 )正被建造更方便的平房和钢筋水泥结构楼房所取代,有的少数民族地区虽然保持了传统的民居,但从建筑材料、样式到内部装饰都已十分考究并具有了相当的现代气息[21]。

评语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近年来科技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的理论、学术发展方向、技术手段、传承和保护的模式、发展战略以及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向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成绩,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有的方面没有涉及或是研究的不够,今后有待加强,归纳如下:

第一,科技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方面具有的选择与整理的理论研究。科技民族对文化的传递必须经过一个文化良性选择的过程,没有文化良性选择的教育技术就不能成为教育技术,特别是对作为专门教育机构的学校来说更是如此,文化良性选择贯穿于教育技术的始终。通过教育技术的选择过程,使本民族文化的合理内核得以凸现,得到传承和发展,也使外来的优秀文化能进入教育技术这一文化融合和传承的最主要的通道。这是民族文化整合,最终得到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二,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对民族文化传播的功能研究存在不足。同一文化内知识、观念、价值规范的传承和不同文化的接触、文化输入输出之间的关联研究存在不能完善。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通过课程来促成文化的保存、积淀和增殖和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可以传播和扩散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但相关的研究还是不多。

第三科技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功能上来研究。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措施不力,在传承的模式上,如何突破现有的模式,使传承的载体从显性向隐性渗透,使民族文化的精髓真正融入到少数民族群体的血液中,这是一个难题。

第四,从收集到的文献可以看出,现在的科技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民族研究主要是从技术,理论的角度进行研究,而从更广的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影视人类学角度进行研究的较少,所以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加强。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研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研究得当,利用得法,则可造福于少数民族文化。我们对民族文化资源的传承和保护以及相关的研究要有紧迫感,紧跟科技进步的时代步伐,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方法,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一资源,为民族发展的现实服务,并展开更加深刻的研究。许多发展中的国家、民族在经历经济发展巨变的过程中,其民族传统文化都经历了从被忽视到重新回归的过程。我们应该吸取前车之鉴,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及时破解传承中的难题,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笔者相信,在今后的科技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不但能够克服这些不足之处,而且能开拓新的领域,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龙秀雄.论现代科技发展对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影响[J] .民族丛刊2009年(5).

[2]王舒宇.论科技对创新民族文化及其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J].思想战线,2008,34(1) .

[3]徐延花.论科技进步与民族文化资源开发 [J].青海经济,1997(3).

[4]李忠斌.论科技进步与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以土家族为例) [J].民族研究(京)2002(03).

[5]吕 涛,赵德胜.民族地区科技普及能力与民族文化产业的关系研究[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3(3) .

[6]梅其君.现代技术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初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10).

[7]龙秀雄.论全球化背景下现代科技对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影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5).

[8]吕乃基.2 1世纪科学技术对文化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2001(3).

[9]杨改学,张筱兰.现代教育技术与藏族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J].工作研究,200(5).

[10]李永铎.现代教育技术与刀郎木卡姆音乐[J].艺术教育 2006(9).

[11]安涛.文化传统对教育技术的影响[J].中小学电教,2002(7).

[12]黄文.民族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机制探索[J].天府新论,2011(2).

[13]周宏,刘茜.民族文化传承: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使命[J]教育探索,2011(4)

[14]卢德生.民族成人高等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J].成人教育,2004(S1).

[15]张大友.民族教育功能的失调与矫正[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 36(3) .

[16]何波.论科学技术教育及其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实施[J].青海民族学院报,1998(1).[16]

[17]路炜峰.信息技术与少数民族艺术课程整合思路的研究[J].艺术教育,2007(3).

[18]赵生辉.现代信息技术与民族文化融合的理念与途径[J].黑龙江史志.2009(18).

[19]华宁.论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的数字化技术保护 [ J] .档案学研究, 2006 ( 2 ).

[20]王恒桓.信息技术与文化发展[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3(21).

[21]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 [ J] . 民族研究, 2000( 6 ).

少数民族文化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式开发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6-0147-01

一、鄂温克族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概述

鄂温克族是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之一,其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讷河县和。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鄂温克族人口数为30505在中国少数民族数中位列倒数第四。如被称“索伦”的人数最多,约有两万三干多人,分布在辉河、伊敏河、莫和尔图河、雅鲁河、济沁河、绰尔河、阿伦河、格尼河、诺敏河、甘河、油漠尔河流域。这部分鄂温克人从事狩猎业和畜牧业及半农半猎为生,一部分人曾一度搞过农业;被称“通古斯”的两干多人,居住在莫日格勒河,锡尼河中上游一带,他们主要从事畜牧业;被称为“雅库特”一部分人,居住在额尔古纳河和贝尔茨河(今激流河)流域的原始森林中狩猎和饲养驯鹿为生。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根据鄂温克族人民的愿望,在呼伦贝尔盟民族事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上,人民政府根据他们一致的要求,恢复了原来的真正族称——鄂温克。鄂温克族的口头创作有神话、故事、歌谣、谜语等,还善于用桦树皮刻剪成各种工艺品。温克族的日常生活中,桦皮占有一定的位置,可称之为“桦皮文化”。鄂温克族还有许多独特的民族风俗,如对火焰的独特敬畏,鄂温克族人敬火如神。举行结婚仪式时,新婚夫妇要敬火神。鄂温克族人对火还有许多禁忌,比如不许用带尖的铁器捅火,不许用水泼火,不许向火里扔脏东西,不许女人从火上跨过,不能用脚踩火等等。同时其独特的民族节日“米调鲁节”也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在农历五月下旬择日举行“米调鲁节”。“米调鲁”是欢庆丰收之意。

二、鄂温克族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保护现状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政府制订了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政策规定,大力开展传统民族文化保护工作;但是学术界目前对于鄂温克族民族文化的研究还处于统计、考证阶段。对鄂温克族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方面的理论研究还十分欠缺。而在实践领域,鄂温克族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由于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某些文化遗产甚至濒临遗失。

有以下情况:

1.民族文化受到周边环境冲击影响且传播范围逐渐缩减。

2.传统民族手工技艺流失严重、文化传承人匮乏

3.相关重视程度不够,人民缺乏文化保护意识

三、鄂温克族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式开发策略

(一)保护式开发概念及基本原则

对于鄂温克族民族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式开发主要指以保护和传承为基本出发点,在不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文化内涵和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开发,以开发促保护的方式。具体原则主要包括活态保护原则,研究、物化载体保护原则,立法、命名式保护原则,人格化载体保护原则

(二)关于鄂温克族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分析

从目前对于鄂温克族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情况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对其开发和利用没有长远规划,多为民间自发开发,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民间的自发开发模式只追求文化开发的短期经济效益,忽略了传统文化遗产的稀有性和不可再生性特征,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对传统文化的内涵挖掘也不够,品牌意识淡薄。

因此应努力加强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有许多唯一性和独特性,在开发前应当制定科学有序的规划方案,突出其文化精华,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给世人以耳目一新、难以忘怀之感;在开发前期阶段,政府要承担主导作用,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分类评价和统一规划安排,制定科学可行的规划方案,有一个统一的部署,既突出各地的特色,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使每个开发项目更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形成区域优势;开发要侧重于特色和民族区域优势,在保留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使其融入现代文明,推陈出

2.民族文化遗产开发过程中存在盲目性,过分依靠市场的自发调节,造成一定的损失。

针对这一问题,在开发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要保护地区文化的完整性,在短期利益和长远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之间找好平衡点;在对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过程中首先应当注意保护式开发既无论是研究者或保护者,都应当尊重传承人的主体性和自主选择,遵循其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时可以采用建设“生态博物馆”的方式,在鄂温克族自治旗内的鄂温克族聚居区采取建立生态博物馆的保护开发方式。在对静态文化进行保护的同时也对动态文化进行传承。不仅对文化现状加以保护,而且还要接受其民族文化变异和发展的事实。

四、结语

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虽然其民族人数不足三万,但是其语言、歌舞、手工艺品、生产工具及、风俗习惯却是我国北方民族的集中体验。但由于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在对其实施保护措施时,应当联系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进行调整及改善。相信通过坚持保护性开发的方式,以保护为主,开发为辅,对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开发保护,能够达到保证其在将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对于维护其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促进文化遗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最终达成保护与开发双赢的保护式开发目标。

参考文献:

[1]孟刚.2010中国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及现状调查[OL].中国消费网·中国消费者报,2011,01,07,09:28.

[2]汪丽珍.保护与发展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J].民族文学研究,2006,01.

少数民族文化现状范文第5篇

民族高校学生来源的特殊性,使得民族高校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各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使民族高校的校园文化不仅成为了多民族文化的统一体、集合体,也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融合。“民族教育不能仅服务于经济发展,也不能仅是民族工作的一部分,必须着眼于民族地区社会的全面发展,更要强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全局意识和正确的政治意识。”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就像和谐社会建设需要逐步完成一样,和谐校园建设也需要不断的完善建设才能实现,在现今的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还存在着如下几个问题:第一,由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冲突。由于民族高校的学生是由不同的民族所组成,这就使它的校园文化呈现出多种不同的文化差异,这种不同的文化差异对各民族学生的情感取向、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也导致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这在一些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汉语水平不高的学生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这些学生一般更愿意接受本民族的民族作品和文化现象,更愿意接受他们所熟悉的思想和事物。而实际情况是,现今民族高校的校园文化一般还停留在满足汉族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层面上,在少数民族学生的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程度上还做得不是很好。所以,要积极促进良好的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民族文化建设,是一个协调各民族文化间冲突的过程,它在保留各民族文化差异和固有特色的基础上,对各民族文化重新进行整合,使多种文化达到和谐。良好的民族文化建设有助于各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吸收和接受不同的文化,使文化之间由冲突转为和谐。第二,大学精神的缺失。大学精神对于一所大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精神文化是深层次的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精髓、灵魂和核心。”最早定义大学概念的是《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宗旨,在于点燃学生心中那盏真、善、美的明灯,使之能够革故鼎新治国新民,使之能够追求真理不断创新。认为,大学是人格养成之所,是人文精神的摇篮,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撑。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核心所在,是一笔无法估量的财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价值观激荡碰撞,物质化、利益化的观念也逐渐充斥了大学校园。在这种物化的校园文化弥漫与熏陶下,无法真正做到一所大学终极的培养目标———人的培养。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培养意义要远大于人才的培养。第三,形式大于内容。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仅包括像校园设施建设这样有形的物质文化的建设,也包括无形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随着高校办学水平、办学实力的不断提高,各高校都在校园硬件设施上加大了投入,这些都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但是与之相对的,在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就做得不够,这样就使得物质建设缺乏依存和表现的目标。这样就使校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片面强调物质形态建设,发挥不出精神文化教育在物质形态中所表现的意义。近年来,高校逐渐向城市化、一体化、综合化而转变,学科建设不断分化、综合,这就要求学校文化建设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及其实践能力为目标,既重视课堂教学,又重视校园文化活动,使校园教学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是许多高校都把这种课堂外的校园活动等同于课外活动或课外文化,从而把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交给学生处等学生管理部门,这样就把校园文化建设与课堂教学割裂开来,使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二、应对策略

第一,注重民族特色,共建和谐校园。各族师生要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民族团结、校园和谐,安定有序、科学发展的态势。注重民族特色,确立具有丰富内涵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大力发展民族高等教育,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在广大学生中开展富有民族特色、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地处边疆民族地区的高等院校,尽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着种种制约,但也同时具备了区域、民族的优势,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就为校园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源。”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民族高校院校文化建设中要重视突出民族特色,共建和谐校园。要鼓励和支持少数民族师生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也要鼓励少数民族师生学习和使用汉语,同时也鼓励和支持汉族师生学习和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努力促进各民族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要严格把握民族问题的界限,不能把师生中因生活环境、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和经济条件等原因而产生的差异和矛盾简单地套用到民族问题上。校园是一个各种思想的集散中心,它以文化传播为主要方法,以文化创新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进而引导社会价值取向,促进社会发展。由此可见,和谐校园建设显得更为重要。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目标,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所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促进在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以后更好的融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把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大学是一个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知识分子思想自由奔放的家园,大学校园作为培养文化精英的地方,发挥着传承民族精神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育人是大学精神的第一要务,大学的教育是全面型的人才教育。大学的育人使命,首先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国家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成为有抱负、有远见、有知识、有责任心的人。要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先人优秀思想,培养学生鞠躬尽瘁的品格和服务社会的观念。大学的育人使命,其次体现在理想和信念教育上。理想和信念教育取决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正确的追求和价值取向,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历史观、社会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大学的育人使命,再次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使学生在生活中严于律己、待人宽厚,形成坚持真理的做事原则,胸怀坦荡的处事标准,自身淡泊名利,待人无私奉献,只有这样,才能学会做事做人,学会如何认知。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必然要求有与之相匹配的大学精神。我们不但要继承优良传统,更要与时俱进,赋予大学精神与时代相匹配的新内涵。第三,重视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品牌是学校教育的名片,建设一流的大学,就必须注重校园文化品牌培育,打造自己专有的无可替代的校园文化品牌。通过优秀的校园文化品牌,使学校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特色得到有效凝练和广泛认可,满足了学生成长、成才与社会的需求。近年来,各高校的品牌意识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注重校园文化的品牌建设,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在这方面,民族院校也应该有自己的品牌项目,如富有民族特色学术讲座、学生活动等等。这些品牌项目对树立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和谐校园文化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培育经营好校园文化品牌,打造精品,不仅可以增强校园凝聚力,扩大学校影响,而且可以增强学校综合实力,加强学校竞争力。

三、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