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构成旅游资源的基本条件

构成旅游资源的基本条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构成旅游资源的基本条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构成旅游资源的基本条件

构成旅游资源的基本条件范文第1篇

关键词:旅游产业 发展战略 产业现状 策略

引言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具体表现在:旅游市场的需求旺盛,旅游产业的规模扩大,供给能力增强。2009年我国的旅游产业实现了5566亿元的总收入,与2008年相比增长了11.4%,占GDP的5.44%。旅游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旅游产业进行战略性研究,是发展旅游产业的客观要求。

然而,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与美国、意大利和法国等世界旅游强国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国到2009年旅游产业占全国GDP为5.44%,而在2002年世界旅游产业的总产值占世界GDP的比重就已达到11%左右。同时,在开发旅游资源、配置旅游设施、培养旅游人才和旅游管理等方面,我国与世界旅游强国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由此可以看出,对旅游产业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对于实现我国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一)旅游的产业化

旅游产业化不仅与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有着复杂的交织网络关系,而且宏观体制、微观机制、文化背景、旅游资源等因素也会对旅游产业化产生制约作用。但是,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来对旅游产业化的涵义进行考察。从静态的角度来看,旅游产业化是现代旅游业的基本业态。从动态的角度来看,我国的旅游产业化在经历从初级产业向高级产业发展,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发展的过程,由此可见,我国的旅游产业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1.旅游产业化的基本条件。现代化。现代化是旅游产业化水平的标志,经济现代化、社会服务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构成旅游现代化的三个主要内容。其中,经济现代化是旅游现代化的经济基础;文化现代化是更深层次影响旅游现代化的因素。

国际化。国际化反映的是旅游产业化的空间跨度,它是旅游业成为现代产业的基本条件之一。此外,旅游国际化能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能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

规模化。规模化是旅游产业化的发展基础,旅游业的规模化推动了大众旅游的形成,使得旅游不再是属于少数有钱人的奢侈行为,而是普通大众都能消费得起的活动。旅游业规模化的另一种表现为规范化旅游模式,即旅行社为旅游者组织安排旅游路线、旅游内容等。

市场化。市场化是旅游产业化的动作方式,市场化要做到四点,即要形成市场规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规则来指引旅游活动、将旅游资源合理分配。

2.旅游产业化的重要性。旅游产业具有突出的关联带动功能。也就是说,旅游产业能够带动与之关联的行业的发展,如餐饮、娱乐、建筑等与旅游产业相关联的行业。据相关研究的推算,旅游业的收入每增加1美元,GNP就会因此增加3.12美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约1.52美元。

旅游产业能带动就业机会的广泛增长。有关资料数据显示,旅游业的间接就业者是直接就业者的5倍,可见旅游业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此外,旅游行业的就业成本低,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旅游产业可有效地提高人力资本质量。旅游产业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有助于吸纳新知识新观念以提高思想素质;开阔视野以提高文化素质;了解现代生产经营状况以提高管理素质;陶冶情趣以提高道德素质;了解科技知识以提高技术能力。

(二)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概念

1986年旅游经济被纳入我国国民经济总体发展计划之中。所谓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是指以旅游产业发展的各种因素与条件为基础,从关系到旅游产业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制定在较长时期内旅游产业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以及为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措施的总称。从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特征上分析,它是有关旅游产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和总体性的设计和谋略。从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内容上分析,旅游产业发展战略主要是确立旅游产业发展目标、旅游产业发展方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和旅游产业发展措施。

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我国拥有辽阔的地域,悠久的历史文化,并且南方和北方都有着十分丰富而且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正是由于这些坚实的基础,我国旅游业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起点较低,起步较晚的先天不足,在改革开放的三十余年,我国的旅游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2000年我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为3122.88万人次,国内旅游人数为7.4亿人次,旅游外汇收入为162.24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为3175.54亿元人民币。而到2008年时,我国入境旅游人数高达13003万人次,其中入境过夜旅游达5305万人次,国内旅游总人次为17.12亿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408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为8749亿元,入境旅游收入达2839亿元。从以上的对比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和国际旅游大舞台上异常活跃、极富生命力的新生力量。特别是近几年来,旅游业坚持“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的发展方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旅游大国的地位在多个领域、在国内外得到空前的巩固和提高。

(二)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出现的问题

构成旅游资源的基本条件范文第2篇

关键词:邮轮港口;邮轮母港;邮轮停靠港;邮轮节点港

中图分类号:U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6)04-0033-03

自5轮旅游是港口休闲产业的一种重要形式,从诞生至今仅有40余年的历史,却发展十分迅速,2011年全球旅客达到1632万人次。近年来,大量新建造的邮轮进入市场,全球邮轮市场也出现了东移的趋势,与之相应的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均消费能力增强,国家也十分重视邮轮产业的发展,上海、天津、厦门、大连、深圳、广州等多个城市已经建成或筹备建设邮轮港口。

邮轮港口作为客运集散点这一特殊性,其与城市的发展和定位密不可分,有别于货运港口的建设和定位,而目前国内针对邮轮港口定位、选址要素及建设规模的研究比较缺乏。本文旨在对国内外邮轮港口的发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1.邮轮港口的分类及其基本条件

1.1邮轮港口的分类及其功能

邮轮港口通常分为邮轮母港(Home Port)、临时停靠港(call Port)及航线节点港(Jetty)三类。邮轮母港是指邮轮的定期始发港口,是邮轮基地和游客集散地,为其提供维修、补给、运营管理、市场开拓等全面的服务,其对邮轮港口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邮轮停靠港是邮轮网络的延伸点,邮轮在停靠港的时间较长,一般停靠4-8小时,不仅供乘客上岸观光,而且还进行一定的补给、处理和废料处置;航线节点港仅供乘客上岸观光,作较短停靠,在该类型码头的停靠时间一般少于4小时,基本不增加补给,也很少有乘客辞别邮轮或新增游客。

邮轮港口功能以游客的集散及上下邮轮而展开,主要包括进港航道及停泊回旋水域;码头及上下船设施;航站楼;后方配套物资补给商场;城市集疏运交通系统。

1.2邮轮港口分类的基本条件

1.2.1航线节点港(Jetty)基本条件

航线节点港功能相对简单,游客下船后做短暂停留后离开,以城市对外宣传为出发点,因此,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港口城市要有一定的知名度,具备某方面吸引游客观光旅游的特色历史文化、自然景观或者购物休闲等资源条件;二是具备停靠邮轮的码头设施及简易通关设施。如日本的名古屋港、韩国的济州岛、台湾的花莲港等。

1.2.2临时停靠港(caIl Port)基本条件

邮轮港口临时停靠港主要以吸引游客为出发点,主要需要三个方面的条件。

(1)邮轮港口城市具备一定的旅游吸引力,包括较高的城市知名度、独特的文化资源、旅游景观资源;

(2)具备一定的地理位置优势,邻近区域或国家邮轮码头或者产业发展较好,易于加入世界邮轮航线范围;

(3)基本的软硬件设施,包括良好的航道、水域条件建设邮轮码头,口岸通关设施等。如:韩国釜山港和仁川港、日本福冈的博多港、台湾基隆港等。

1.2.3邮轮母港(Home Port)基本条件

邮轮母港以生成旅客及吸引游客双重出发点,同时构成完善城市邮轮产业和邮轮经济的载体,因此,邮轮港口发展成为邮轮母港条件较为苛刻,总结分析主要包含以下5个方面:

(1)发达的腹地经济,良好的邮轮旅游宣传环境,从而保证稳定的出发客源市场。邮轮母港是出发客源地及旅游目的地的结合体,其要求邮轮港口腹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好,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较高,从而保证充足的出发客源,参照国际经验,邮轮母港腹地内人均GDP达到1万-2.5万美元时方可形成稳定的客源市场。

(2)较高的城市知名度,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丰富的旅游观光资源以保证充足的到访旅客。邮轮港口要以其所在城市为依托来吸引客源,因此港口城市本身应为知名的国际都市,稳定的社会环境,良好的城市形象为基本要求,同时邮轮母港城市应具备比节点港和停靠港要求更好的旅游资源条件,包括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休闲方式、世界知名的景观及遗址、以及现代化的购物消费环境等。只有具备上述条件的邮轮港口城市,才足以吸引大批的游客来支撑邮轮港口的发展。

(3)优越的地理位置,易于开发便利的邮轮航线直到周边旅游目的地地区或国家。目前,世界邮轮港口集中地及邮轮旅游目的地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线、加勒比海沿线、欧洲西海岸,美国东西海岸及夏威夷等,究其原因在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实现了大量可开发的航行时间较短的邮轮旅游航线,这些海域周边旅游目的地繁多,且水上航线距离较近,在短时间内即可到达,对邮轮旅客而言,重点是旅游目的地而非邮轮本身,航行时间尽可能缩短为最佳。因此,发展成为邮轮母港对地理位置提出了易于开发短期旅行的邮轮航线要求,其最好处于有世界或区域性的旅游目的地区域内或边缘,通常情况下以满足在2-5天内即可到达其他邮轮旅游目的地为佳。

(4)具备发展完善邮轮港口码头设施的潜在条件,便捷的口岸通关设施,港口附近的休闲娱乐购物休憩等设施,以及发达的旅客集散交通条件。形成邮轮母港,需设立专门的邮轮码头,统计分析全球邮轮母港案例,一般要求提供2-3以上邮轮泊位,吨级规模在15万总吨以上,因此除要求一般港口码头建设所要求的航道、水深、陆域发展空间条件外,还要求距离城市中心距离较近、与城市发展商贸娱乐中心相一致等要求;并配以现代化航站楼,保证快捷高效的通关效率,通常清关时间控制在10-30分钟为宜;另外,邮轮母港城市应具备发达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应保证提供空运、城市轨道、高速公路及水上运输等综合交通系统,可满足旅客以最便捷的途径达到访问目的地。

(5)邮轮母港要求有完备的配套设施。为综合服务基地的邮轮母港,邮轮母港港口城市应保证三个方面的综合配套设施:一是旅客城市配套,应保证提供一定容量的五星级宾馆,办公及会展区域,大型购物中心等;二是邮轮供水、加油、维修保养等大型船修服务基地;三是邮轮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完善的旅游开发体系,包括旅游公司、邮轮公司以及公司等。如:迈阿密邮轮码头、新加坡邮轮码头、洛杉矶邮轮中心、我国的上海港及三亚港等。

1.2.4邮轮港口分类基本条件综述

邮轮节点港最为容易实现,有一定的旅游资源特色及码头停靠设施即可;邮轮停靠港主要以具备吸引访问旅客为关注点,对腹地经济及生成旅客不做要求;邮轮母港要求最高,以腹地旅客生成以及吸引访港旅客为主,其对港口所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以及配套服务系统提出较高要求。一般情况下,邮轮母港是由挂靠港发展而来的。邮轮港口分类与其实现的基本条件的关系详见图2。

2.邮轮港口选址

2.1邮轮港口选址的技术要求

(1)水深条件,邮轮码头对水深条件要求较货运码头低,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邮轮海洋绿洲号,吨位达22.5万总吨,长度361.8m,而吃水仅为9.1m。

(2)满足净空的要求,因邮轮吃水相对较小,且邮轮客舱层数较多,其干舷高度对净空存在一定的要求,以“海洋绿洲号”为例,其吃水线以上高度72m。因此其净空高度要求为:吃水线高度+富裕高度(2m~5m)=72+2m~5m=74m~77m。

(3)与城市交通的顺利衔接,邮轮旅游通常为“邮轮+飞机”组合模式,根据统计分析国内外邮轮码头距离最近机场通常不超过2小时,同时邮轮码头应邻近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以方便旅客的集散。

(4)邮轮码头选址应充分考虑与城市规划的衔接,因此建议位于城市老城区,到达市中心、观光景点和主要购物区等繁华地带的距离较近。

(5)可实现宽阔的陆域条件,邮轮码头附近陆域除需要建设航站楼外,还需考虑部分商业设施,出售当地特色的文化纪念平及免税商品;另外邮轮港口附近还需开辟大量的陆域空间用作私家车及旅游巴士的停车位。

2.2邮轮港口选址思路的探讨

2.2.1基于老港城市化改造的思路

上世纪50年80年代之前,城市发展规模较小,港口是整个城市对外交流的集结点,因此在此期间形成的第一代及第二代港口基本均位于城市中心区,码头吨级规模较小,水深一般在12.0m以下;随着近几十年的发展,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发展越来越大,而依托港口而发展起来或者规划中的老城区基本均定位为城市商业、金融或者贸易中心,旅游及购物设施发展完善,土地升值空间较大;另一方面,随着货运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船舶吃水较深,陆域堆场发展空间较大等因素的要求,第三代及第四代港口纷纷外迁出城市发展中心区,而设立深水港。如上海的洋山深水港,广州的南沙港区等。

因此充分结合邮轮港口的选址因素考虑,其对水深条件要求相对较低,而对城市交通系统,城市商贸购物配套设施依赖程度较大的现状,同时,考虑到节省投资易于建设的情况,港口城市发展邮轮码头的思路可参考:将位于城市中心区的老港口码头转型升级为邮轮码头,实现城市的和谐发展及土地价值升值。

2.2.2新建港址思路

鉴于邮轮码头属于客运及旅游功能的特性,其与城市的发展方向应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对于拥有河口港、岛屿形成水道的城市而言,由外海进入城市中心区通常存在桥梁造成的净空高度限制的情况,因此对于大型邮轮码头的选址可参照未来城市发展的新城区,未来的发展中心来进行选址建设大吨级规模邮轮码头及泊位。

2.2.3共用现有港口思路

对于发展初期的临时停靠港或航线节点港而言,其邮轮码头设施的要求相对较低,可以考虑通过对现有客运码头、集装箱码头、滚装码头进行适当的技改,兼顾提供邮轮临时停靠服务。

3.邮轮港口建设规模案例综述

3.1国内外主要邮轮港口设施规模

3.2邮轮港口建设规模建议

结合邮轮港口的定位,以及国内外邮轮码头的建设规模分析,邮轮港口的建设规模建议如下:

4.案例分析

4.1广州邮轮港口定位建议

广州地处中国实力雄厚的经济区域,其腹地广东省是中国经济第一大省,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存款约4万元,坚实的经济基础保证了稳定的邮轮旅游客源。同时,广州独特的广府文化及岭南文化,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其势必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到广州旅游观光。从航线规划角度来分析,广州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东北亚到东南亚的地理位置中心,在广州一香港一澳门“A”字形空间结构中处于支撑位置,其100km半径范围内包括广州、佛山、深圳、珠海、澳门等14个大中城市,水上可开发邮轮目的航线繁多,且均可在1-3天内到达,向北可至台湾、韩国和日本,向南可至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泰国等旅游胜地,保证了旅游航线的易开发性。另外广州拥有珠江内河以及珠江口丰富的海岸线资源,港口设施完备,城市交通网络完备,水运系统、城市轨道以及白云国际机场等保证了其交通枢纽的优势,且拥有大型的船舶制造维修基地,为自5轮港口的发展提供了齐全的配套条件。

因此广州邮轮港口码头建议定位为:是国家沿海主要邮轮港口之一,是华南地区邮轮休闲旅游的主要平台,是邮轮母港。

4.2广州邮轮港口选址建议

结合上述分析邮轮港口选址所重点考虑因素及选址思路,参照基于老港城市化改造的思路,结合广州市城市规划,黄埔老港后方城区拟规划为临港CBD中心区,且其位置距离广州市中心区约10km左右,以及发达的交通系统节点,因此可考虑在黄埔老港部分货运码头经转型升级为邮轮码头,但其受限于桥梁净空高度的限制,仅可发展10万总吨以下邮轮。

参照新建港口的思路,广州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南沙新区,其位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几何中心,且无桥梁净空的限制,参照南沙新区已经建设形成的大型观光旅游中心,包括南沙游艇俱乐部以及南沙客运站等,可考虑在虎门大桥下游位置处建设大型邮轮码头。

构成旅游资源的基本条件范文第3篇

一、青海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竞争的主要对象

按照旅游空间竞争理论,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竞争产生的基本条件一是多个旅游地处于同一旅游区域内;二是各旅游地具有相同的民族文化成分。

我国藏文化区分布于辽阔的青藏高原,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大部分地区,以及甘肃、四川、云南的部分藏族自治州县。以青海民族文化旅游为考察对象,旅游空间结构形成从东到西(甘肃―青海―西藏)、从北向南(青海―四川―云南)各旅游地相互比邻的藏族文化旅游圈。藏文化的标志,比如寺院、殿堂、佛塔、转经筒、唐卡、壁画、法器等,在各旅游地区都有突出表现。所以从旅游需求角度而言,甘肃、云南、四川、西藏都是青海藏文化旅游的潜在竞争对手。

旅游资源的相似度决定着旅游空间竞争的程度和类型。甘肃以雅丹地貌和戈壁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旅游形象,四川、云南的藏文化旅游特征较为明显,但是,九寨沟、黄龙、香格里拉等奇山秀水旅游早已文明天下,因此青海与甘肃、四川、云南并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替代性竞争。青海是继西藏之后的第二大藏区,藏民族聚居区占全省总面积的97%,在民族文化发展历程中,西藏一直是青海旅游空间竞争的主要对象。

二、青海民族文化旅游在空间竞争中的地位

旅游空间竞争是在旅游区域内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旅游流在各旅游地之间发生此消彼长和旅游市场结构再组织的现象。旅游空间竞争的最终结果反映到旅游人数及收入等指标上。从2000年到2014年旅游指标上看,两地的旅游人数和收入都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但西藏的增长速度比青海的快,西藏旅游总人数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6.04%,青海的为13.98%,仅为西藏的一半。旅游收入2010年以前,西藏的绝对量虽不如青海,但增长率却大于青海;自2010年开始西藏的旅游收入绝对量也超过青海,2010年青海的旅游总收入为71.02亿元,西藏的达到71.44亿元,比青海高出0.6个百分点,自2014年高达204亿元,高于青海1.1个百分点,且西藏的年均增长率为27.57%,青海的为23.47%。无论是从旅游收入还是旅游总人数来看,西藏的增长速度都要快于青海,长此下去,西藏的旅游发展越来越快,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强,形成绝对优势,逐渐抑制青海的旅游发展,最终出现两极分化,导致优者更优,劣者更劣,形成“马太效应”[1]。同时西藏因为“马太效应”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导致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青海难以展示其应有的魅力。又因为西藏的旅游产业链也较长,在“吃住行游购娱”方面为游客提供较全面的旅游产品,青海的旅游收入来源主要是旅游点门票,而西藏主要来自旅游住宿和购物等,据统计,2006年,青海省国内过夜游客人均在青花费1146元,而西藏自治区国内过夜游客人均花费4400元[2],仅过夜人数,青海就远不如西藏,青海的弱竞争力致使西藏最终成为旅游目的地,青海成为西藏的旅游过境地。

三、青海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竞争的影响因素

(一)旅游形象遮蔽效应

旅游地形象遮蔽效应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分布着若干旅游地,其中旅游资源知名度高产品品牌效应大或者市场竞争力强的一个旅游地,在旅游形象方面也会更突出,从而对其他旅游地的形象形成遮蔽[3]。西藏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比青海多了一半,产业开发的资源基础较深厚。而且所有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都具有浓郁的藏族风格,与当地藏族居民的生活和宗教习惯息息相关。从知名度来看,西藏的知名度远大于青海,西藏旅游业起步较早,历史渊源久远。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吐蕃留下了著名的布达拉宫;元朝时期蒙古大汗忽必烈划分了西藏地方行政区域;清朝确定了西藏与今云南省、四川省和青海省的界线等。同时它还是我国西部地区藏传佛教的发源地,藏族的民俗传统也保留的较为完整,因此游客愿意去西藏体验藏族与佛教文化。特别是大尺度和中尺度旅游者,会选择西藏旅游而放弃青海,入境游客人数能体现出这一点,无论是从入境游客的绝对量还是增长速度来看,西藏都要明显优于青海,青海的入境游客最高有5.17万人,而西藏的入境游客最低达到5.11万人,基本每年都在10万人以上,并且基本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由此看来,青海的民族文化旅游一直处于青海旅游的形象遮蔽之中。

(二)旅游产品开发单一

民族文化旅游者到民族地区参与民族文化旅游,追求的是感受一种民族文化氛围、体验一种民族文化生活,其不仅仅用以观赏性的游览,体验旅游和科考旅游的价值也很高,同时能够带动吃、住、行、购、娱多个行业的发展,以提高经济效益。然而青海旅游资源仅以观光为主,景点门票占旅游经济的绝大部分。能够让游客切身感受民族特色的民俗活动也不成熟,体验型的资源未能充分开发,不能提高游客重游率。据统计,来青海旅游的游客60%以上皆是以观光为主,商务和文化科学研究活动不多,不能很好地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

(三)可进入性条件差

可进入性也是青藏两地替代性竞争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包括国际旅游者和省外旅游者进入旅游地的难易程度以及省内的旅游条件和设施等。2006年青藏铁路的开通,使西藏的交通得到极大改善,大大增加了西藏的游客,从2000年至2005年西藏的入境游客最高只有14.94万人,而2007年创历史新高达到36.54万人,旅游发展速度大大加快,对青海的旅游发展构成了威胁。根据“距离衰减”规律,两个具有替代性旅游资源的旅游地中,距离客源市场较近的有较大吸引力,西藏属于边疆地区,距离客源市场明显比青海远,但更多的游客选择了西藏。这是由于,近年来西藏的旅游发展较快,旅游设施较为完善,在满足游客的基本旅游需求方面要优于青海,据统计2010年青海的星级饭店有84家,西藏的达到102家,在其他设施方面,西藏也略胜一筹。据此,西藏的交通一旦更加完善,青海的竞争力就会更弱。

四、青海省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塑造差异化旅游形象

旅游空间竞争主要是旅游形象的竞争,要着重开发最有特色的资源,避免旅游形象定位重叠,实施旅游形象差异化定位策略。由于西藏是纯藏族自治区,西藏民族文化旅游的形象定位就是藏族歌舞表演、藏民族艺术品等文化产业项目,形象定位清晰、简单、明确。虽然青海的藏族人口分布也颇多,但是如果青海着力发展藏族文化形象,在资源特色和产品差异上无法与西藏抗衡。人们一提到西藏就会最先想到布达拉宫,提到青海想到的是青海湖,所以西藏的“特色名片”是布达拉宫,青海的“特色名片”应该是青海湖,还有青海的三江源自然生态保护区也是一大品牌优势。因此,西藏突出了人文旅游资源特色的旅游形象定位,那么,青海应该借鉴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关于九寨沟的旅游形象定位策略,将人文和地文相结合重点突出地文形象带动人文旅游形象,不妨将青海民族文化旅游形象定义为“万水之源”。充分利用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赛和“中华水塔―三江源”的传播途径,打造旅游品牌。

(二)实施区域旅游合作

建立协调的旅游空间竞合关系是解决旅游地间过度竞争、规模效益低下等问题的必由途径,青海应与周边省份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旅游空间合作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将青海和西藏单一的旅游资源组合起来,不同的旅游资源类型结合起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使青藏地区作为一个民族特色旅游地区在中国旅游地中占据有利地位,从而提高藏族旅游区的整体实力;游客在感受藏族文化的同时也会到青海感受其他民族文化,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实现旅游市场的共同开发。旅游空间合作模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区域组合,青海和西藏旅游资源具有高原特色和民族特色,两地属于毗邻区域,要打破两地的行政区划界限,通过交通线设计合理的旅游路线,建设特色旅游区,联合塑造旅游形象,实现资源使用最大化,使游客尽可能的停留更长的时间,增加游客的消费。二是产品组合,以青藏铁路为依托发展区域联合,其中著名的景区景点有:青海湖景观带、昆仑山景观带、长江源头景观带、羌塘草原景观带、那曲到拉萨景观带,这些自然旅游景观和人文旅游景观将联合打造出青藏高原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垄断资源,此外,青海湖在滇青、陕青、青川等跨省旅游枢纽干线上,与周边的甘肃、四川、陕西、宁夏、贵州等省份联系,共同打造中国最完整的西部旅游目的地,联合开发西部风光游和民族风情游,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构成旅游资源的基本条件范文第4篇

贵州省是我国率先提出旅游扶贫的省份之一,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农民增收致富途径,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长期观测点,其乡村旅游及旅游扶贫工作,被称为“贵州模式”[1]。

2贵州贞丰县规划案例介绍

2.1贵州贞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概况

贞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于2015年12月31日经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15]322号)批复成立,是全省首个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位于黔西南州贞丰县东北部,核心区以双乳峰、三岔河和北盘江大峡谷为中心,共20km2。贞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的目标是以山地旅游为主导,大力整合旅游资源,紧密结合扶贫开发,推进民族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以健康养生、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户外运动、会议会展等领域为重点,大力打造文化旅游产品,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试验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旅游产业成为引领贞丰县扶贫开发的主导产业。到2020年,发展成为国际知名、全国一流的山地文化旅游休闲养生胜地。

2.2贵州贞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总体实施规划要点介绍

2016年,贞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管委会组织编制了《贵州贞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总体实施规划》[2]。

2.2.1规划的总体思路

发挥对接黔中地区核心旅游资源的门户优势,引领区域旅游的联动发展,依托独特旅游资源,结合民族文化特色,打造全域乡村旅游以及核心旅游景区、节点,形成以旅游产业为引领的扶贫开发建设。

2.2.2核心旅游资源与特色

贞丰县地貌多样、布依族文化较为浓郁,最具代表性的双乳峰、北盘江大峡谷、三岔河、必克和岩鱼布依古寨均位于试验区内。1)双乳峰。双乳峰是喀斯特地貌的峰林绝品,酷似女性的,被布依族群众当作“大地母亲”和“生命之源”来崇拜,已建成AAAA级旅游景区。2)北盘江大峡谷。北盘江大峡谷位于贞丰县北部与关岭县接壤处,有峰林、溶洞、怪石、瀑布、伏流、花滩、旋塘和原始森林植被等,两岸山势几乎垂直挺立,既秀丽险峻,又雄奇壮美。位于北盘江镇的一段峡谷被称作花江峡谷,有花江铁索桥及崖画等人文历史资源,著名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曾在此取景拍摄。从花江峡谷至打邦河汇入北盘江董菁水库处的这段河道,可以通行船只游览。是靠近黄果树瀑布,与之一水相连的重要峡谷景观。3)布依族文化。以必克和岩鱼为代表的布依古寨,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较大的布依古寨之一。这里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铜鼓十二调”,有被誉为“天籁之音”的布依八音古乐、布依勒尤,还有原生态布依歌舞。民族歌舞良好的参与体验性,结合布依族民俗节庆活动和特色手工艺品,使布依古寨成为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入结合的重要场所。4)休闲度假水库。三岔河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毗邻者相镇和双乳峰景区,自然景观优美、基础设施条件较好,是开展民族歌舞表演,举办露营、康体运动等户外休闲活动,发展养生度假等特色项目的理想场所。七星湖水库处于深丘峰林旁,紧靠贞丰县城和布依族村寨,是一处具有商务会议、休闲度假等功能的城市生态公园。

2.2.3总体空间布局

1)空间结构。规划区形成“一带、一环、三核、两区、多节点”的总体空间结构。“一带”是纵向贯穿试验区,连接周边高等级旅游资源,引领区域旅游联动的旅游发展带。“一环”是将规划区内主要景区节点和重要发展区域串联起来的环状旅游线路,是旅游发展的核心骨架。“三核”是在旅游中起核心作用的发展节点:北盘江大峡谷、双乳峰景区和七星湖片区。“两区”是结合旅游资源特色形成的两个差异化发展片区。北片区依托北盘江大峡谷的独特自然条件,打造以水上运动、极限运动、大众运动为核心的旅游产品,形成“乐游山水、悦动激情”的旅游主题。南片区以双乳峰景区为核心,以双乳峰母亲文化园、三岔河露营康养度假基地、者相镇民族文化体验园、必克和岩鱼布依风情古寨、七星湖商务休闲度假公园、破烂云户外休闲运动基地作为重点内容,形成多种主题互动、与乡村旅游深入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区域。2)旅游道路规划。规划区形成以旅游主环线为骨架、乡村道路网状连通的旅游道路系统。旅游主环线由国道、省道和旅游公路构成,实现快速交通连接。乡村道路主要是结合旅游需要的县乡道路,满足游客对乡村旅游的深度游览和体验需求。3)旅游线路设计。规划设置包括:乡村旅游体验、布依文化体验、三国文化体验、挑战文化体验、山水观光、山地运动等多种主题的游线,满足不同的旅游客群需求。

2.2.4近期实施计划

实施内容重点是由政府主导的近期建设项目,主要是旅游公路、乡村道路、栈道、停车场、码头、市政管线和渠道等基础设施,其次是景区景点、旅游服务设施、环境景观等旅游发展方面的项目,再次是村庄改造、文化广场等展现民族文化特色的项目。

3对民族地区旅游扶贫规划编制的思考

旅游扶贫是一项以发展旅游的方式,实现脱贫目标的系统性工作。“反贫困”并不能代表旅游形式,也不是一种旅游产品,它只是旅游发展与管理的一种手段、目标之一[3]。对于旅游方面的规划是旅游扶贫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区别于其他扶贫规划的显著地方。

3.1规划要融合于区域旅游主题,并协同区域旅游资源进行发展

旅游发展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征,依托于核心旅游资源,往往不局限于单个行政区域内。而扶贫工作是由政府主导的公众事业,受到政府行政范围的影响,往往局限在单个行政区域内。针对旅游发展与扶贫工作在空间范围上的差异,旅游扶贫规划的编制,必须立足旅游发展要求,从跨行政区划的层面进行统筹谋划,再对目标行政区划内的具体发展进行安排。规划案例所在的黔西南州,是贵州省山地旅游发展主题的代表性地区,是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永久性会址的所在地。基于对这种区域性旅游主题的融合与深入扩展,规划提出以山地运动、极限运动等作为旅游内容的具体方向。另一方面,积极对接周边高等级旅游资源“黄果树瀑布”,凭借距离上的邻近优势,通过发展紧扣“水”主题的、将山水观光与山水体验结合的旅游项目,引导旅游热点向规划区延伸,并通过规划区进一步扩展至周边区域,形成串联式的旅游发展格局。

3.2规划要着力塑造全域旅游发展

旅游发展以核心旅游资源为依托,旅游资源的品质和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力的大小。旅游资源在空间上的不均衡分布,使得旅游业的带动作用也存在空间不均衡。处于景区景点附近、旅游线路沿途的地区,更容易获得旅游业的带动发展。但是,贫困更容易发生在经济发展落后、基础条件欠缺的地方,这往往不是景区景点及旅游线路附近的地方。因此,旅游资源分布与贫困分布的空间不对称,需要通过全域旅游的发展进行平衡。规划案例以地区旅游发展的骨架线路和乡村道路网络为基础,以景区景点为基点,带动广大农村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形成全域旅游的发展局面,从而扩大旅游扶贫影响范围。

3.3规划要因势施策,多方位促进脱贫目标的实现

贫困问题是广泛存在的社会问题,造成贫困的原因多种多样。贵州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既表现为生态环境脆弱、缺乏资金、缺乏技术所致的欠发展型贫困,又表现为民族传统思想浓厚、社会发育程度低、人口受教育程度低等受主观因素制约所致的贫困。贵州民族地区的旅游扶贫规划编制,要采用生态搬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优化、旅游村镇建设、历史文化村落建设、教育培训等多种方式结合运用,达到改善人地矛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的效果。通过多个方位的共同努力,实现脱贫目标。规划案例所在的黔西南地区,是我国典型的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的人口承载能力较差,因此,生态搬迁成为十分重要的改善贫困方式。生态搬迁工作不仅要尊重居民意愿、做好群众思想发动工作,更应该充分研究居民在迁移地的生计发展,以产业发展提供就业岗位,保证贫困人口有较为稳定的收入来源,避免产生新的贫困。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文化村落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它成为民族特性与主流社会文化交流的主要场所,对促进贫困人口的民族思想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优化和旅游村镇建设,能够直接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贫困人口增加收入的机会。教育培训是提高贫困人口劳动竞争力和生存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能够促进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3.4准确把握规划的效用,促进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

旅游扶贫工作是一项需要多方参与、共同协作,才能达到良好效果的综合性工作。政府是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主导者,在旅游扶贫工作中,政府的职责主要是管理旅游规划和旅游企业,引进资金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对旅游地居民进行教育培训等[1]。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地区谋求发展的基本条件,对地方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是政府最主要的工作内容。旅游扶贫规划的编制,必须契合政府的工作特点。尤其要围绕政府在旅游扶贫工作初期阶段的主导作用,编制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实施内容,促进旅游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

作者:黄兴旺 权武 轩玉鑫 谢佳 单位:成都新智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吴晓东.民族地区旅游扶贫长效机制研究:基于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视角[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35-36,40,135,140.

构成旅游资源的基本条件范文第5篇

关键词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特色旅游资源道教

1引言

旅游资源是—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但旅游业要想获得更大发展,往往还取决于当地旅游资源的特色。特色旅游资源是产生旅游吸引力的核心要素,也是旅游业获得发展的重要保证。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武当山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旅游资源丰富,武当山旅游资源开发是湖北省和十堰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论文百事通迄今为止,海内外学者已从多角度对武当山进行过研究:如王光德、杨立志(1993)对武当道教渊源及发展的研究;刘守华(1991,2001)、李征康(2001,2003)对武当民俗文化的研究;曹本治(1993)、蒲卓强(1993,2001)对武当道教音乐的研究;及其他一些学者对武当建筑、历史等方面进行的专题性研究。从特色旅游资源角度进行的研究尚不多见,冀群风(2001)、廖兆光(2002)在对武当山旅游发展研究,李程(2002)对武当山人文旅游资源的分析中有所涉及。

特色旅游资源是指在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凡垄断性、典型性、特异性、区域性等特征突出,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的各种因素和事物。本文依据上述特性,尝试对武当山特色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归纳。

2独树一帜的道教文化——武当山最重要的特色旅游资源

2.1武当山道教——中国道教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鲁迅,1918),它在中国文明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武当山道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得到历代统治者的捧持和推崇,明朝时达到鼎盛:先后被皇帝封为“大岳”(明成祖),“治世玄岳”(明世宗),使其地位高于五岳,被尊为“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雄镇打岳而祀超百代”。武当山成为专为朝廷祈福禳灾的“皇室家庙”、“天下第一山”(北宋米芾),在道教领域中取得了独尊的地位,成为全国最大的道场和全国的道教活动中心,影响深远,在中国道教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2.2武当山道教建筑——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奇迹

武当山道教建筑群,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为完好的道教古建筑群,是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特色突出;

规模宏伟,工程浩大。明朝政府“南修武当,北修故宫”大兴土木,先后动用了30万工匠,历时12年来修建武当宫观,建成9宫,9观,36庵堂、73岩庙的大规模的道教建筑群,成为皇室利用宗教思想统治的重要场所。经过后来的不断扩展,武当山共达到2万多间庙宇,总占地面积160万平方米,超过故宫一倍以上。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的宏伟场面。

选址独特,布局巧妙。武当山建筑选址融合“阴阳典术”的道家思想、中国古代“风水术”及真武帝修仙的神话,并严格按照政权和神权相结合的意图营建。布局方面,武当山整个建筑群依山就势,处处结

合自然环境,巧妙利用峰峦岩涧和奇峭幽壑,建设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体的原始风貌。

武当建筑群的中心位于天柱峰顶的金殿,处于全山各悬崖绝壁的宫为主体,众多的庵堂神祠自成体系分布在主体建筑的周围,庞大建筑群与群山和谐地融为一体,完美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道教理念。

总体规划严密,建筑技艺高超,工艺精湛。规模宏大的武当建筑群采取了皇家建筑法式,统一设计布局,其总体规划十分严密,在建筑技艺和建筑美学上均达到了很高的成就,体现出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这里有中国现存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金殿”,被喻为“中国古代建筑和铸造工艺中的一颗明珠”,其焊接和铸造技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此外如“九曲黄河墙”,“一柱十二梁”,“转身殿”等也都

体现出古代建筑技艺的高超,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武当道教建筑被喻为“补秦皇汉武之遗,历朝罕见,张金阙琳宫之胜,亦环宇所无”(见明代张开东《大岳赋并序》)。1982年国务院公布武当山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称武当山古建筑”工程浩大,工艺精湛,成功地体现了“仙山琼阁"的意境,犹如我国古建筑成就的展览”。

2.3名扬四海、自成一派的武当武术

武当武术是中国武术中最重要流派之一,由武当山著名的道士张三丰创建,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的说法。武当武术自成一派,被称为“内家拳派”,它以养身练功、防身保健为宗旨,是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内家功”。武当武术深受道教思想影响,提倡心性修养、武德修养,注重内涵与修身养性。武当功夫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份宝贵的遗产,在国际上也颇有影响,如今武当拳、太极拳、太极剑已是闻名天下,深受民众的喜爱。

2.4仙乐神韵——武当道教音乐

武当道教音乐又称武当道乐,是中国道教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乐是道士们念经和进行法事活动时表演的,由于历史及所处地域等原因,武当道乐内涵极为丰富:虽属地方道乐,但却有着宫廷音乐的庄严典雅;一方面难袭了远古巫观乐舞传统及先秦的民俗祭神音乐,另一方面又吸纳了大量地方民间音乐元素;除本地外,周边地域的音乐也对其产生着影响,如“秦音楚声”、“秦腔豫调”、“楚韵汉凋”;

既有长期历史传承又在发展中不断创新的道乐,最终形成南北交融,以道为主,同时兼有佛乐和儒乐旋律的道教音乐,被称为武当仙乐神韵,武当韵,悦耳动听,它是武当山宗教文化遗产中极富特色的一部分。

3优美的自然风光——武当山不容忽视的特色旅游资源

武当山虽以“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但与其人文资源相比,武当山的自然景观也毫不逊色。自古以来武当山优美的自然风光就一直吸引着无数的道教修练者、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和隐士们。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盛赞武当山“山峦清秀、风景幽奇”,认为“玄岳出五岳上”,这里还有着“顶镇乾坤举世无双胜境,峰凌霄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喻。最著名的自然景观为“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海拨高1612米的主峰天柱峰,如擎天一柱,拔地冲霄,周围有七十二峰拱立,二十四涧环流,形成天柱峰如一座巨大的神龟,座落在群山之颠,其余诸峰均俯身颔首朝向主峰的“万山来朝”奇观。联合国赴武当山专家考察组官员们也盛赞武当山美丽的自然风貌,武当山自然景观有“72峰、36岩、24涧、11洞、3潭、9泉、10石、9台”等之称,均各具特色,风光优美。

4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武当山珍贵的特色旅游资源

武当山地区历史悠久,蕴藏着丰富的史前文物。从目前巳出土恐龙蛋化石、海洋上脊椎动物化石、古猿颅骨化石、猿人牙齿化石看,这里曾是人类祖先的栖息地之一,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武当山地区曾是楚国早年国都所在地,秦汉以来历朝历代均有建制及发展,悠久的历史为本地遗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存,道教文物最为丰富,有我国道教文物宝库之誉。

5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武当山极具开发价值的特色旅游资源

武当山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中药材,是我国现存野生药材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初步确定武当山现有野生药材617种。早在魏晋南北朝即有隐士在此采药修炼,唐宋以后更是络绎不绝。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长期在武当采药,据统计《本草纲目》中有400余种药材取自武当山。俗话说“十道九医”,道教素有重视医药学研究的传统,结合其博大精深的道教养生文化,与现代旅游开发的健康理念正相一致,药用植物资源无疑是武当山极具开发价值的特色旅游资源。超级秘书网

6多彩的民俗文化——武当山极具开发潜力的特色旅游资源

武当山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本地留下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其中以道教气息浓郁的民俗文化为特征:如武当信仰民俗、大法会、罗天大醮、进香、斋膳禁忌等习俗;如三月

三、九月九等与道教信仰密切相关的游艺节日民俗。这里还留存着许多历代高道、帝王将相、社会名人等与武当山的传说故事,如著名的“铁杵磨针”、“太子读书”等,以及大量描绘武当山的诗词、歌、赋、游记、小说等文学资源。此外,由于历史的原因,如历代朝廷的扶持及明代大修武当等事件,均直接导致部分宫廷民俗文化与来自全国不同源流的民俗文化同聚于武当,与本地民俗文化碰撞、相融,加之此地处于秦楚交界的“朝秦暮楚”之地,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交汇处,历史文化渊流巳呈多元化,所以武当民俗文化还表现出来源广泛、南北相融、多姿多彩的显著特点。

相关期刊更多

司法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理工大学司法研究所;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刑事法评论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北京大学刑事法理论研究所

犯罪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