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建设的建议

文化建设的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建设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建设的建议

文化建设的建议范文第1篇

一要把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于我们工作的始终。“基础牢固,稳如泰山;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风险的防范与控制,说到底是人的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客户创造市场,客户创造价值,客户是我们的效益之源,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有了客户,我们的业务才有发展,员工的价值才能够体现。如果每个岗位的员工都能严格要求、严格规范、严格标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业务操作中的风险就会得到有效的遏制。要在全体员工中大力倡导、深入宣传价值最大化、资本约束、全面风险管理、风险与收益平衡、内控优先等先进理念,让全体员工了解资产质量与经济增加值、与薪酬分配的关系,自觉转变观念,将自身工作作为第一道防线纳入到风险控制体系中,引导和带领全行员工形成规范操作,防范风险的良好氛围,真正把为前台、为基层、为客户服务当作提升风险与回报管理水平的出发点和归宿,就能有效提高我行风险管理和内控政策、法规、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全面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要更新服务意识。现实看,银行的业务基础是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银行,没有优质市场和优质客户就没有银行的业务发展,加强市场营销是目前提高我行核心竞争能力的当务之急。从我行看,我们的经营服务意识与以前相比已有了很大程度的转变,但这些转变还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上,缺乏更深程度的挖掘。在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要突破原有的局限,创造个性化服务,以全面优质的服务吸引客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善于研究现实的和潜在的市场,善于拓展优质市场,善于竞争优质客户,通过有效的市场营销促进业务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要准客户定位,牢固树立为优质客户服务的意识,因为20%的优质客户将会给我们带来80%的经营利润。

三要着实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与技能。一方面,从我行自身来看,在银行成本上受到诸多限制,包括财务成本、税务成本、拨备成本、资本金成本、风险损失成本等。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很长一段时间忽略了成本的制约因素,盲目地增人增机构增规模,不计成本造成了相当程度的浪费。此外,我们的内部管理在成本约束上也存在漏洞,缺乏控制节约成本的有效措施,许多领导到员工没有很好地树立节约成本的意识。实践证明,无约束下的经营,就会增加经营风险。因此,我们要改变以往盲目地追求规模和数量的增长,重规模、轻效益,重发展、轻风险,重投入、轻产出,重短期效益、轻长期效益的局面,要把各种成本制约的理解贯彻到各级行管理层,要学会在有成本制约条件下的健康发展,每项业务都要讲成本管理,每项经营活动都要讲成本制约,认真测算评估投入与产出的数额比例,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国外先进银行强调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是以客户为重要支撑”的理念是我们缺少的。作为一名员工,特别是作为一名领导,只有风险服务意识还不够,还要有风险服务技能。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培育员工的风险意识,让员工明确那些该做那些不该做,确保在工作中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岗位制度、合规守法工作标准及纪律惩处规则,把合规管理、合规经营、合规操作落到实处,使警惕风险、正视风险、管理风险、防范风险的意识深入每个员工的心中,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增强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能力,为全面提升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提供有效保障。

四要树立全面协调均衡的经营理念。目前,我行利润的主要来源还是依赖客户业务,但仅仅依靠这一传统业务远远无法达到市场的需求。随着资本一级市场的发展,企业的融资渠道逐渐拓宽,一些优质客户已不再需要银行的融资渠道。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客户需求的日益多样化,都迫使我们去思考今后的发展问题,真正的优质银行应该在为客户提供资金融通服务的同时,也能够向客户提供资金清算、财务顾问、财富管理服务等中间业务。现在,中间业务的内涵在迅速扩充,提升客户服务价值和对客户价值的最大挖掘,要求银行实现资产、负债与中间业务的均衡发展。同时,由于中间业务的发展不受资本金约束,可以弥补资产负债业务发展受到的限制,因此协调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的发展,既是市场经济法则对银行的要求,也是银行经营规则的内在要求。为上经,我行在发展业务的同时,要全力推进以员工为主体和核心、面向业务、面向管理、面向操作的合规文化建设,通过强化教育培训、组织风险点的成因分析,搭建防控体系、优化流程、规范管理,保证业务发展质量等系列活动的深入开展,让合规人人有责、合规创造价值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让依法决策、合规经营与管理,按章办事、合规操作在全行上下蔚然成风。切实整治有章不循、违规操作、屡查屡犯的顽症,及时消除基础管理工作存在的隐患得到,增强防范风险的能力,为业务持续健康地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五要创建科学的合规管理机制。纵观国内许多金融案件的形成,大多是制约机制失控和监管不严的结果。如何确保一个“规”在建立好后能够被大家无条件地遵守,并且保证这个“规”自身还能够在实践中被及时加以修改和完善,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机制作保证。要切实建立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就必须从涉及银行整体的企业文化、组织机构、流程管理、岗责体系、绩效管理等方面入手,梳理、整合和优化银行的规章制度,建立专业化的合规风险管理队伍,确立清晰的报告路线和问责制、举报制等,真正在银行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体现合规风险管理在风险管理乃至整个银行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

六要将合规文化理念渗透到业务条线和基层岗位员工之中去。要顺利实现银行经营目标就必须在合规价值观念和合规文化的培育上有统一的合规要求和员工行为规范。加强合规文化的教育要求从上至下树立合规意识,“合规从高层做起”,要以高层管理人员的合规理念感染和引导员工的合规行为。针对各层面、各岗位员工的违规行为如何判定及如何处罚,做出详细规定,目的是让员工明白“能做”与“不能做”的界限,明确违规操作对银行、对个人的极大危害性,并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不闯红灯”。员工必须熟练掌握合规知识,并能应知、能会、善用。要把合规管理要求结合到各业务条线的操作流程中,实现流程控制、外部检查、员工自律三者有机的结合,尽量减少各类不应有的合规风险和操作风险。要让合规文化的理念真正在全行深入人心,落实到我们每位员工的具体行动中,从点滴做起,从基本业务做起,在思想上重视,在行动上支持,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全员参与,提高整体合规素质,并长期不懈的坚持下去。

文化建设的建议范文第2篇

    就奥运这个话题,我想说说基层服务区的体育。基层服务区的体育与奥运体育显然有所不同,但也是一个单位文化建设、精神风貌、发展水平和职工素质的体现,在奥运会结束后,多个媒体报道说中国成年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仅占8.3%,这种状况与我国的大国地位极不相称,令国人堪忧,为此我对熟悉的服务区进行了一些调查,其结果是服务区员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绝不高于媒体报道的比例,这个状况起码是与高管局和服务管理中心近几年来一再提倡和推动的文化建设是不相称,归结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着偏差:高速公路管理局09年整合之后,无论是高管局还是服务管理中心都非常重视文化建设,而且采取一系列的举措,正是由于加强了文化建设,使服务区无论是内部管理、服务经营、形象建设等方面的水平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幅提升,特别是高管局在2010年举行的大型职工运动会,充分体现了文化建设的内涵,也是推动职工体育运动的重大举措,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从中体会和认识到了基层体育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观念上存在着误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体力劳动可以代替体育锻炼,其实不然,体力劳动是对人体的一种消耗,长期的体力劳动会给人体带来这样和那样的损害,而体育锻炼则是对人体和精神的调节,也是对人体各个器官的加强与补充,所以说体力劳动绝对不能代替体育锻炼,二是有些人认为自己年轻身体好,没有锻炼的必要,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身体好的时候是最佳锻炼时期,可以使人的身体更加健康,当一旦身体出了问题的时候再想起健身,为时已晚,如果你对照大街上那些中过风的人在寒风或酷热的天气里手脚画着圈艰难抗争、期盼恢复健康的情景,你定会有所感悟。

    三、在审美问题上不够全面,在观看奥运比赛时,我们可以看到,那些优秀的运动员,哪个不是向人们展现着健康的体魄,谁不会对他们那种力与美的完美结合所倾倒,而我们之间确有着一部分人却过多地注重时髦的服饰和化妆,而缺乏对健康内在美的认识,稍加注意便可看到我们周边绝对不乏年纪青青就大腹便便或者骨瘦如柴弓腰驼背者,更有甚者年龄不大都浑身的老人病,所以说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美好时光,把自己塑造成具有健康美又有外在美的高速员工,为我们伟大的高速事业多做贡献。

    四、不能很好的分配自己的时间,社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及员工经济收入的增长,业余生活的内容和方式更加广泛,在分配业余时间时,一些人往往的过多的把自己放在电视机旁、电脑桌边或者酒杯里,而经体育锻炼的时间却非常吝啬,长此以往必然会损害自己的身体,我们不妨改变一下,每天远离一会儿电脑、电视和酒杯,肯定会有不同的感觉。

    五、客观因素的限制。大多服务区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体育健身器材和场地相对较少,甚至有些服务区连一块青年人喜欢篮球场地都没有,虽然说不用器材也可锻炼如:走步、慢跑等,但这相对说比较枯燥,不利于培养职工体育运动的兴趣,这种状况与当前现代生活不相适应,像城市的区民小区,农村的广场大众户外健身器材都已非常普遍,所以说改善客观环境也是非常的必要的。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有些服务区的职工体育文化建设与服务管理中总体发展的要求是有差距的,为弥补这个差距,我建议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以工会、共青团为主导,积极指导广大职工参加各项业余体育活动,采取集中组织和引导职工自娱自乐相结合的方式,使服务区的体育文化建设成为服务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常态化工作。

    二、加强对职工思想教育和体育健身的知识培训,在思想教育方面要把培养职工的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作为和追求健康重点,在体育知识培养方面,聘请有关专家教练讲课,让广大职工对体育健身和预防伤害的知识,学会一些体育活动的技巧和技术以及世界上的热门体育项目的特点,提高广大职工的欣赏水平,进而增强参加体育运动的自觉性。

文化建设的建议范文第3篇

校园文化环境与学生素质培养密切相关,好的校园文化会使师生对学校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近年来,我们莱芜市的各个中小学校都对校园文化建设比较重视,并做了许多有益的实践与探索。然而由于受现实条件的限制,受社会思潮的影响,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那么,如何让校园文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如何让校园文化为全面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使学生更好地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呢·下面是笔者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微薄之见。

一、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要树立全员共建的意识

通过对很多中小学校校园文化的调查,我们发现在建设校园文化时,大多数学校往往只重视到了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作用,而忽略了校领导、学生家长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其实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它不仅是学校领导班子的事,更是全体教职员工、学生,甚至是学生家长的共同责任。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都密切相关,其受益群体包括全体师生员工。因此,学校必须树立全员共建的意识,应动员每一名校领导、教职员工、学生,甚至家长参与到学校文化建设中来,使他们明确各自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应负的责任,相互协作,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领导是校园文化的倡导者,教职员工是校园文化的主导者,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只有将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将主体与主导者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去,再借助部分家长的力量,会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重视精神文化层面的熏陶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它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物质形态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氛围,无疑会使人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这就导致了一些中小学校只重视物质文化建设,而忽略了精神文化建设。其实建设校园文化的核心内涵,应该是校园精神文化因素。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校风、教风、学风是学校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弥漫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因此,在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还应更加重视精神文化层面的熏陶。

优化校园精神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育人先育德,“德”是人才全部内质的灵魂。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应牢牢把握这个核心,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与改革开放和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以新学期开学典礼、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学生表彰大会以及重大节日、重大纪念日、重要活动为契机,开展“秉承传统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活动;以“践行奉献精神、续写雷锋日记、争做文明中学生”为主题,开展主题班会;师生还可以通过参观公司新建厂房设备等活动,了解社会的发展,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形成校园内求实创新的学习风气;也可以通过艺术节等活动,使学生学会感受美、欣赏美、体验美。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学生在校园网络参与中的作用

信息时代,互联网、校园网在学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传播新世纪的网络文化观念是中小学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必然趋势,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师资力量原因,大多数中小学校校园网络的使用者仅限于学校领导者及教职员工,而学生只是间接的参与者和接受者。如果在建设校园文化过程中能加大力度,让学生也成为校园网络的使用者,对于扩大学生知识量和信息量,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则是十分有帮助的。

网络作为一个学习和活动的虚拟空间,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网络化的完善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新的切入点。校园网络覆盖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美育、德育、体育等,对校园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让学生成为校园网络的参与者就显得尤其重要。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健康的校园网络活动,如开展网上主题征文活动,让学生把自己的优秀作品传到校园网上;可以组织电脑绘画比赛;可以上传自己学习中的疑惑;可以把自己发现的好人好事写到校园网等等。可见,让学生真正参与校园网络建设,能够增长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课程改革的整合

文化建设的建议范文第4篇

一、企业文化建设目标:

1、企业文化建设引擎:

合理、切实、宏大的企业抱负及其慎密的发展规划,是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企业的战略目标是“做湛江最好,创行业一流”。那么,我们对物业管理市场状况的认识是什么?wto对物业市场的冲击如何?我们的竞争对手在以什么样的方式手段抢占市场?全世界木业市场饱和状态如何?还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如果我们想进入国际市场,那我们自己又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公司所议定的明晰、科学的发展战略,为我们展现出波澜壮阔的市场前景,明确的自我认知和市场定位,理想远大的宏伟蓝图和坚定信心,大胆、新颖、细密、审慎的战略措施与步骤。对国际国内市场风云变幻的敏锐把握、为实现理想而拟定的科学策略和坚定不移的信心决心,构成企业文化建设的广阔背景与动力引擎。

2、企业文化建设向标:

我们企业文化建设基本指向是:“继续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理论,形成企业文化建设新机制、新模式、新格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深化企业品牌的文化底蕴,带动公司管理机制与模式创新,为公司的市场发展战略提供文化资源与精神资源支持。”

3、企业文化建设目标:

总目标:

形成与公司发展相适应的、并随着企业发展战略调整而调整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培养符合企业价值观要求并具备相当技能的一品人,建设创新力强、凝聚力强、竞争力强、事业心强的核心团队,创造一流的品牌文化,将一品实业发展成为“中国木业王”。

分目标:

1、形成与公司发展相适应的、并随着企业发展战略调整而调整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体系;

2、建立以企业价值观与物业专业技能为框架的培训体系;

3、配合办公室继续建立、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激励性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4、确立公司在物业管理理论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

5、建设一支物业管理理念模式研究创新的专家顾问队伍;

6、建设一支符合企业价值观与物业管理技能要求的员工队伍;

7、建设一支“创新力强、凝聚力强、竞争力强、事业心强”的四强核心团队。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

当今世界,物业管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物业管理产品与生产技术却越来越均质化,这就要求,任何一个物业管理企业,要想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一方面继续提高物业管理服务的技术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在细分市场的前提下,提供个性化产品与服务,以个性化企业文化塑造企业品牌个性。而后者已经成为当今物业管理市场的主要竞争力。我们**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个性化”。“个性化”的本质是创新,是通过创新实施差别化市场竞争战略。“个性化”作为我们公司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由个构件:

个性化市场细分选择;

个性化文化;

个性化管理服务;

个性化创新力;

个性化的人。

公司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由个性化的人在个性化文化理念氛围中,运用个性化创新力创造出个性化管理服务。

三、企业广告语:

“一品世界,世界一品”

阐释:突出温馨二字,突出“一品”的概念。

“鹏程万里,四季如春!”

阐释:第一句,一是表明公司的抱负与志向,二是表现对业主住户的祝愿。第二句表现三层含义,一是环境优美;二是良好的服务,使人如坐春风;三是在这样的物业环境与服务中的清爽惬意的心情。

三是组织企业文化联络小组,由企业文化联络员组成,主要负责协助企业文化部上传下达的联络工作,负责业主、员工的意愿调查和建议收集,组织各类宣传稿件,监督企业文化建设项目进程,参与企业文化效果考核。这样,我们就构建了纵横相连的企业文化组织网络,使每位员工成为这一组织网络的一个网结,牵一发而动全身,大大提高了企业文化建设功效。例如,一个员工对公司企业文化提出一个建议构思,很快通过联络员反馈至企业文化部,企业文化部通过调查、研究予以采纳认为应当立即执行的,可以提出方案,提请企业文化研究会审议通过,并将任务分配以文件形式下达给各责任人,由联络员负责跟踪监督,企业文化部组织考核验收,而考核成绩作为决定年终奖金的重要参考依据,从而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非职能化组织管理系统。

八、企业文化建设制度:

包括:

1、《企业文化建设组织制度》;

2、《企业文化项目管理制度》;

3、《企业文化培训制度》;

4.企业文化考核制度等相关配套制度。

九、企业文化建设配套措施与环境氛围:

包括以下事项:

1. 公司大力倡导;

2. 领导以身作则;

3. 共同参与激励;

4. 政策配套支持;

5. 硬件配套支持。

文化建设的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合作社;文化管理;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283(2013)01-00-02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全面实施,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在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与农村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合作社总体尚处于发展初期,政府及合作社自身更多关注市场竞争力与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合作社文化对其绩效所产生的积极效应,进而影响到合作社的规范持续发展,因此,深入探讨合作社文化建设与提升路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合作社文化的内涵

合作社文化(也称合作社组织文化)是指反映合作社本质规定性的、为合作社成员普遍认可的一整套思维模式、认知系统、行为规范等,一般集中体现为合作社的组织使命和目标、价值观、组织原则等。它是微观的管理文化和组织文化,是合作社建设的软要素。

合作社文化不仅构成了合作社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不断成功的动力,而且保证了合作社这种特殊组织在不确定性较大的环境中有效运作。实践证明,任何发展势头强劲的合作社都有着强有力的合作社文化,尤其是当合作社的外部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合作社在其长期形成的文化下均能适应环境而做出相应的改变。从组成内容上讲,合作社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合作社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合作经济组织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生产经营环境设计、包装与设计、办公设施、徽章旗帜等。制度文化是合作社文化的支柱,合作社之所以能够持续发展,是由于其制度建设的继承性和创新性。合作社制度建设凝聚着其成员的科研智慧,体现着高度的民主性。而精神文化是合作社文化的核心,其集中反映在“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合作社格言中,它是合作经济组织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和重要条件。

二、合作社文化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农民专业合作社文化建设主要受到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以及其本质特征的影响。

(一)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世界文化、传统文化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外部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合作社的一切发展都受制于和依赖于这一因素。其通过影响合作社市场与客户稳定,影响合作社技术装备水平和工艺的先进程度,制约合作社发展动力与创新潜力,从而影响合作社的文化管理。国内经济文化环境中的制度要素与国际经济文化环境又通过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合作社文化建设间接产生影响。总体来说,外部环境影响的是合作社物质文化方面。

(二)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主要包括领导者素质、合作社核心能力、社员素质与内部管理制度等因素。合作社文化作为合作社带头人的创业意识、经营思想、工作作风及管理风格,与其意志、胆量、魄力、品格等直接相关。他们既是合作社文化的倡导者和设计者,也是合作社文化实践的组织者和推动者。领导者素质一方面部分体现在合作社核心能力培养与内部管理制度完善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其经营与驾驭市场能力上。而社员素质则根据合作社原则通过开展农民培训来获得提升。可见内部环境深刻地影响合作社的制度文化。

(三)本质特征

本质特征主要包括合作社追求目标、决策民主、开展农民培训与社员参与决策积极性等因素。这些因素体现了合作社文化的核心价值,是合作社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和重要条件。可以说,合作社于1844年的英国罗虚戴尔公平先锋社产生至今160多年不断发展壮大就得益于其深厚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底蕴。

三、目前我国合作社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但其走上规范发展之路却是在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全面实施之后。因此就整体发展现状而言,合作社文化尚处于较低的层次,无论是农民自发形成的还是政府参与组建的各类合作社都更多关注其自身绩效,对合作社文化的战略意义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合作社文化建设也由此缺乏系统深入的引导,从而影响着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

(一)缺乏明确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倡导

我国合作社蓬勃发展,其文化管理较为滞后。虽然按照法律规定合作社制定了系统的规章制度,明确了合作社社员的职责,但合作社组织的相对松散使其无法形成较为明确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倡导,加之合作社带头人本身的文化素养有限也导致其疏于对于合作社社员的教育与培训。这样的合作社往往成立速度快,但当外部经济环境发生不利变化时,由于缺乏合作社文化的支撑致使其活力不足,缺乏抵御风险能力,致使很快被市场所淘汰。

(二)主导型合作社文化缺失

我国合作社社员大多文化素质较低,且受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或相互补充或互相排斥,总体上难以形成合力,从而降低了合作社的整体凝聚力。同时具有积极主导作用的合作社文化如合作社原则等因市场经济的冲击无法真正从诸多文化中脱颖而出,所起到的作用往往流于表面形式。长期来看,主导型合作社文化的缺失必然影响合作社整体绩效,进而对合作社可持续发展产生制约作用。

(三)合作社文化带头人素质较低

合作社成立初期主要依靠合作社带头人个人能力处理合作社发展问题,其许多经营理念,多是在长期经营中逐渐积累形成的,缺少科学性和系统性。一般较少将合作社发展的成功经验上升为制度层面合作社文化。因此,日常管理中主观性、随意性较大,长此以往使成员产生对合作社带头人的个人崇拜,从而合作社文化无法对整个组织行为产生应有的规范和激励作用。另外,合作社带头人一般更关心市场变化情况,产品能否顺利出售等组织绩效问题,而对合作社战略发展方向、成员个体行为等重视不够,忽视合作社整体文化建设和组织的长远发展。

四、促进合作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合作社战略目标的制定、文化特征的明确及核心理念的提出仅仅是其文化管理的起点,要使合作社文化发挥作用,让广大合作社成员广泛认同理解,并自觉贯彻落实到自身行动中,将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

(一)构建合作社文化核心价值体系

合作社在我国农村发展中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这决定了必须将构建合作社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合作社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并将其作为基础工程和灵魂工程,贯彻到合作社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各个方面。努力发掘、培育和塑造与时俱进的合作社文化,通过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目标追求,激发合作社的使命感、责任感,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把智慧、力量汇聚到合作社事业的整体目标上,形成合作社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提高合作社带头人素质

加强合作社带头人能力建设包括:一是提高合作社带头人的文化素质。政府可以通过教育培训引导合作社带头人从多方面加强学习,吸收知识营养,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而领导合作社实现规范发展,适应未来市场经济的需要。二是带头人要自觉进行理念更新,重塑价值观。带头人价值观决定了合作社核心价值观,影响着合作社价值观的形成和作用,也是合作社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三是提升带头人人格魅力。带头人要紧跟时展的步伐,陶冶情操,形成崇高的品格、宽阔的胸襟,真正从单纯追求利润转变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的农村发展领头人。

(三)完善合作社文化管理制度

完善合作社内部建设制度,实现合作社文化建设制度化,使合作社真正成为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与实现物质文化的保证,从而规范合作社行为模式,在合作社有序组织的基础上实现合作社发展目标。一是合作社文化建设机制建设。合作社应提出自己的理念与价值观,进而推出典型人物与事件,最后在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建立相应激励机制。二是加强合作社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为文化管理制度化提供保障。合作社要加强监事会等组织管理机构的建设,健全内部财务、营销等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有章可循。明确带头人职责规范,协调好各利益主体关系,扎实推进奖罚并举措施。

[参考文献]

[1]徐旭初合作社文化:现状、图景与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9(11):9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