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班级文化建设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 高校行政班级网络化管理的必要性
从上世纪末开始,伴随大学的扩招,大学生人数迅速增加;高校改革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都给新时期的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方式等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变得有些不合时代的节拍了。因此,在微博、人人网、QQ等即时通讯方式已被绝大多数大学生熟练运用的今天,要求高校研究校园网络的现状,研讨网络的教育管理功能,并就高校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路径、事务管理新模式做出思考。易班作为正在被教育部大力推广的网络平台,集教育功能、社区功能于一身。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在网络新时代创新班级管理、学生管理、学生服务和学生教育的新方法以及新途径。它最主要的构成单位是各个高校的行政班级。网上的行政班无疑是线下行政班的一个重要平台,在该平台下,班级的管理者可以通过该平台实现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事务工作的信息化,同时可拓展学生教育的新平台,还可以提高班级事务的民主管理水平。从学生口来讲,该平台集QQ群、微博、人人网、SNS、网络相册、网盘等通讯方式或网络软件于一身,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沟通和交流平台。
2 传统行政班管理方式的缺点分析
(1)上传下达班级日常管理事务的不便利。班级的日常事务较多,比如四六级报名、选课、考试通知、助学金申请、推优入党等。从发出的单位来看,有学校、各行政部门、其他学院、本学院,来源广,归口复杂,而这些事务都与学生的学业或利益密切相关。如何做到有效并且高效率地将这些从不同来源获得的通知传达到每位同学?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各个学校不外乎以下几种方式:①人工。各种通知通过学校的办公系统或纸质的发文形式通知到各学院,学院再通知到各年级、各班级的班主任或辅导员。辅导员收到通知后,召开大会宣布,并将通知打印并张贴。利用学生会,再做好大会之后的通知、宣传、表格的发放等工作。这种方式较为古老,动用人力太多,而效率不高,容易遗漏通知对象。②QQ、微博等通讯网络工具。一个班或一个年级加入到QQ群中,班主任在群中发言通知事情,并将文件和相关的表格上传到共享中;或通过辅导员博客发通知、上传文件等。QQ平台具有很明显的缺点:在QQ中发言通知、告知相关信息,很容易被刷屏,导致很多学生根本无法看到,未登录QQ的同学更是无法收到信息。其次QQ共享、博客上传文件有大小和容量的限制,很难将所有需要共享的文件上传,最后QQ群人数有上限,扩充容量需要收费,大部分学校不可能为这笔费用买单;
(2)班级文化建设缺乏有效的平台。高校一直以来非常注重大学班级的建设,认为一个优秀的班级能够有力地推动班级成员个人的发展,但班级的建设又是一个难点。当前社会更加注重个人的发展,大学生思维活跃,独立性强,集体意识淡薄,班级的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便是班级成员的团结。班级缺乏一个使班级成员共同关注、交流的平台,缺少一个“家”。QQ群的功能很有限,无法提供该平台支持。笔者以当前较为流行的人人网和腾讯朋友网为例,分析这两个网站在班级平台建设上的不足。①人人网。虽能找到本班、本学校的同学,但缺乏最为核心的班级功能,个人还是个人,各自为战,仍然不能将本班同学有序集合,通过一个平台将班级和班级成员有机结合,班级成员之间仍然是散沙。②腾讯朋友网。该网站具有班级功能,可以将班级成员归整到一起,但班级功能仅包括了相册、分享、留言板、通讯录,功能单一,班级成员加入班级后能够获得的交流机会不多,且不允许班级成员上传文件,无论从班级事务管理上看,还是成员间分享资料都是很不利的。
3 易班作为班级管理新平台具有的优点
(1)班级管理信息的网络化。易班作为一种实名互动平台,提供了SNS、博客、微博等Web2.0应用。根据师生需求,有话题、日程表等基于班级的特色应用。作为其中最基础的班级个体,旨在通过该平台为行政班建立班级成员认可的网上沟通与交流平台,并将班级事务的管理嵌入其中,是一种和网络发展相结合,符合当代学生上网习惯的班级管理新方式。①班级公告。班级中的各种日常管理通知、需要公示的各种文件,都可以通过班级公告发出。班级公告板块杜绝了QQ群中通过发言通知事务而容易被刷屏、共享文件受到群共享空间容量限制的情况。并且可以将通知同时发送至班级管理者所在的所有班级中,设置成班级公告,这种公告方式方便且高效。②站内私信。班级的管理者通过站内私信的方式可以将班级的各种事务告知到每一位班级成员。班级成员登录易班之后,会有新消息提醒他查看班级公告。实现了班级公告和班级成员之间的无缝连接,彻底杜绝查收不到通知的尴尬情况。
(2)通过班级话题版块,高效完成班级事务。班级话题是易班班级中另一重要板块,与论坛类似,班级管理者和成员都可以在论坛中发新帖、发起投票。根据该板块的功能,再结合学生工作的内容,我们可以将许多工作通过该板块完成。如,通知学生报名,班级管理者通过帖子将报名信息列出,针对报名工作指定负责的人员并做出要求,再上传报名的具体通知或报名表,学生根据需要下载表格填写好后由负责人汇总上报;推优入党的投票我们也可以通过发起投票的形式完成,易班投票的实名制和一人一票的制度保证了投票的准确性和规范,可避免外班人员投票或刷票的行为,大大简化了线下的投票过程,无纸化、无会议,给班级管理者和班级成员带来便利,也符合“反对浪费”的精神。同时,班级成员也可以在板块中发帖,交流。
(3)方便实用的班级网盘功能。易班网盘具有其他商业网盘不可比拟的优势-无容量限制,同时可以建立文件夹,把文件进行分类管理。从班级管理者来说,可以在网盘中上传常用的文件,如涉及教学工作的课程增删表、双学位申请表、补办学生证表,涉及学生生活的在校证明、助学金申请表、医保报销程序等;其次,各种经过公示的文件、发出的通知都可以放到班级网盘中进行存档。学生自行根据需要下载,免去了学生找不到文件下载,班主任成为“打印机”的情况。学生也可自行上传复习资料老师上课的课件等,通过该网盘共享资料、交流学习经验等。
4 易班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新平台
易班班级具有论坛、网盘、班级公告、相册、通讯录等功能,从功能的设置上来讲,比当前流行的人人网、腾讯朋友网更符合大学班级的活动特色,以易班为平台开展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不仅班级建设的需要也能够体现出该平台的优势。以笔者管理的一个班级为例,该班现有论坛帖子213篇,内容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独立成长,能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进行学业、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内容、基础课程和专业知识的介绍、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经验谈、班级行政管理的相关通知、心理健康教育、学术报告、各类文件和违纪处罚决定等。基本做到了学生日常管理、职业教育、学业教育、专业教育等的全覆盖。相片600余张,每个寝室都有自己的相册,班级活动的照片通过建立相应的文件夹独立上传。易班的班级排名反映了一个班级的活跃度,即论坛的发帖回帖数、网盘个数、相片个数等。从易班目前的推广情况来看,排名靠前的班级会获得丰厚的奖励,因此,班级的对易班的热情非常高,班级成员都积极参与易班班级的建设工作,无形中增加了班级成员的团结程度,给班级文化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5 建议
(1)结合传统的飞信、QQ群等通讯工具保证班级日常事务能及时传达到每位同学。易班有上述的优势,但毕竟作为一个网站,若没有访问量,一切都是空谈。易班虽有短信通知功能,可以告知用户登录易班查看公告、信息等,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该功能还需升级和完善:短信条数有限制而且发出之后60%的用户无法收到短信。因此要用好易班,须同传统的飞信、QQ群的通讯工具相结合,能快速而且有效地将信息传达到每位同学。避免易班和易班用户之间的真空。
(2)易班同教务系统整合。教务系统是学生在校期间使用率最高的校内功能系统,若能将教务系统的功能内嵌到易班中,可以整合两个系统的资源。减少学生登录多个系统可能带来的不便,同时也可以极大地增加易班网站的访问量。如用户的课程表功能,可以直接从教务网中导出,这样,学生在易班上就可以查看课表,而不必再登录教务系统查看。
注:本文为沪外高校易班建设试点项目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团结 中学生 班级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1-083-01
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成长和素质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可以帮助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促进其素质的提高。建设团结班级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关爱他人、团结互助等优良品质,具有团结向上文化的班级更能够熏陶出一批阳光健康,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良好少年。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最能够体现一个班级的风貌。
一、团结班级的意义
笔者眼中的团结班级是指作为班级中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够自发的认为自己身处一个大集体,并且愿意为班级的共同目标而奋斗,进步快的同学帮助暂时落后的同学,暂时落后的同学追赶进步快的同学,在这样一个共同努力的融洽氛围内,使每位同学的综合素质得到极大的提升。
二、 何建设团结班级
建设团结班级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配合,我认为要建设一个团结的班级可以通过以下3个方面进行:
1. 制定集体的大目标、口号及班歌
目标是一盏灯,指引着每位同学前进。班主任可以根据班级综合情况考虑制定合理的目标。在同学们共同制定目标的同时,班主任理性的分析和感性的鼓励都是必不可少的,理性的分析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与目标的差距,感性的鼓励让学生充满斗志,有着饱满的热情去达成目标。
另一方面,班主任可以帮助同学共同制定有关班级团结的口号及班歌,并在每次班会开始时由全体学生一起喊出口号,唱出班歌。我相信,在喊口号和唱班歌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意识到班级是一个温暖集体。
综上所述,无论是目标还是口号与班歌的制定,都应该由学生们共同参与完成,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相互帮助,将集体的力量发挥出来,在无形中促进班级团结。
2. 制作班级墙装点教室,营造团结的气氛
孩子们喜欢色彩明亮的东西,他们天生就是设计师。团结班级的建设不仅是通过目标等的制定来完成的,它应该是渗透在班级的各个角落。班主任可以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制作自己的介绍信,贴在墙上,在装点教室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相互交流。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在教室后面制作光荣榜,互助榜,进步榜等,定期的表扬那些表现优异的同学。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们的模仿能力也是不可小觑的,当老师为他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们就会不自觉的去模仿和学习那些表现优异的同学。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及时的鼓励以及适当的奖励也是非常必要的。
教室是学生们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是老师传道解惑的阵地。一个整洁明亮、有着浓厚的团结向上气氛的教室,在潜意识里对学生进行熏陶,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让孩子们自己学会团结是最好的方式。
3.多与家长沟通,加强家庭教育
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可想而知,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力之巨大。团结班级的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校这个小范围内,这样的班级建设是有缺陷、不完整的。作为班主任,应该积极与家长沟通,说明自己团结班级建设的意图,取得家长的支持与信任,希望家长能够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完成团结班级的建设。具体的沟通办法有:亲自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以及开家长会等方式。多种多样的方式可以为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提供更多的选择,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也促进了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认真听取家长意见,及时把学生在校情况反馈给家长,双向沟通确保家长能够将团结班级的理念传递给学生。
一、完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班组是企业最基础的生产单元,安全文化的建设都是由一个个班组来实现与发展的,作为最小生产单元的班组,企业的班组要千方百计完善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与技术规程,以制度管控职工操作行为科学化,从法律的高度约束职工的操作生产动作,同时不断在安全生产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安全,逐渐形成具有班组特色的安全文化。班组长是安全生产的领头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现场管理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而现场管理的成败要靠班组长来实现。站在整个公司的角度来说,班组长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低的,他们在一线掌握着工作分配权、奖金分配权等,相比较而言,班组长说话有一定的号召力和执行力。班组长的工作到位了,员工干起活来就踏实,安全这根弦就能够牢牢绷紧,处处按章作业,给员工做出榜样。而要搞好现场管理,就要充分发挥班组长安全管理的职能,把“关爱生命、关注安全”落到实处,大力开展反违章和习惯性违章活动,强化“自保、互保、群保”的安全意识,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二、强化职工安全培训教育工作
安全工作需要职工具备过硬的安全理论和实践素质,没有过硬的自身素质,安全生产就是一句空话。而要提高班组职工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安全素质,就必须加强每一个班组成员的安全培训教育,提高他们辨别隐患、识别问题的思考力和执行力。要对班组长加强安全知识和意识教育的培训,通过教育,使其改变原来重生产、轻安全的思维方式,弄清安全与生产的关系,现场管理与安全的关系,转变思想、提高认识;要加强对班组长的考核和管理,要经常不断地严格考核班组长的安全工作情况,树立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好的宣传表彰,差的要严肃地进行批评帮助,给予处罚并督促改正和学习,着力提升班组长的业务指导、组织协调、沟通交流和开拓创新能力,以利于发挥班组长的安全管理职能,真正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督促一级的安全网络格局。要因地制宜开展安全宣教培训,体现培训教育的广度、深度和力度,要着眼大局、着手细节、涵盖全员、分开层次,把好操作安全关、技能关。要注重安全文化的宣传,创造性开展安全文化氛围营造,通过开展漫画展、演讲赛、写心得等职工方便参与、参与度广的形式,把安全宣传工作作为生产工作的一部分,提高安全宣传的针对性、有效性,将安全文化作为企业宣传工作的组成部分,在安全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积极转变职工思想
安全意识的强化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要营造良好氛围,筑牢班组文化建设平台,管理者要多操心、会操心。随着用人制度的改革,公司大量使用协议工,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安全问题在一些人心中成了“年三十打兔子,有它没它都过年”。有些安全问题不是说几句话,开几次会就能解决;重视安全就要反复讲、多次说,改变员工中“有章不循,将习惯当标准”的陋习,不断探索有效沟通的方法,激发职工干事创业激情,凝聚职工投身安全生产的智慧。
企业的基层班组长应该从企业的战略和长远利益出发,审视所在班组的安全文化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理顺安全管理流程,以科学的理论引导人,以先进的案例激励人,避免职工出现因循守旧、麻痹大意、经验主义等思潮在班组中泛滥并长期生存,而影响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向制度化、体系化、完善化与整体化发展。要让职工清醒地认识到安全文化建设的长期性,不断从生产实践中总结与归纳,逐步完善安全思想,以确保安全文化建设能持续有效地进行。
其次是强化班组职工的主人翁意识,逐步实现“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到“我会安全”,使安全是“员工的最大福利”的思想深入人心。以优秀的制度文化为班组安全管理提供组织保障和科学引导,充分发挥党员和骨干的带头作用,树立学习是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理念;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本着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突出学以致用,让员工明白安全知识为自己而学,杜绝三违。
安全与管理是统一的,他们相互依赖,密不可分。所以在安全发展过程中,让人生一路平安,让安全意识永驻心中。时时刻刻、分分秒秒,要牢记“生产再忙、任务再紧、不忘安全”。
中图分类号院G621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671-0568渊2014冤30-0009-02
提及学生的教育,最先联想到的词汇往往是学校,而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学校实施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因此,班级的建设自然就成为了学校教育园地的重中之重。班级建设究竟朝向何方,新课程明确提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家园”,“家”是最能够带给我们亲近感觉的字眼,让班级变成学生的家,实际上它倡导的是让学生在一个自由、温馨、踏实的环境下,愉快地成长,这就要求学校重视各个班级文化的建设,以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往往处于叛逆期,敏感好动,更需要通过自然、无形的方式去引导他们。“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是高中教学不可被忽视的重点,值得教师们去深入地挖掘和探究。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文化作为动词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是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主要是通过精神领域对人的影响,从而引导他的发展。即使是一个没有在学校里接受过系统教育的人,只要他存在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会经历一个“文化化”的过程,形成其独立的性格习惯,包括是非善恶等道德观念,因此,很多学者从文化学的角度定义,“人就是文化动物”。
学生的身份,注定了他们的“文化化”的过程主要在班级中完成,班级文化就是指围绕着班级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知识符号等的集合体。班级文化直接而隐性的影响力,决定着它是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元素,虽然它不会直接作用于教学,也没有显性、客观的指标去衡量它的成果,但它本身就是具有明确教育目的的文化。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促成学生健康身心和优良品格的养成,并形成集体效应,带动一些消极或落后的学生,从而辅助学生们以更积极、正确的姿态,投身于学生的主要任务当中,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教育目标的达成。相反,不良的班级文化往往会扩大一些学生本身的负面元素,无益于积极向上的人格养成,也不会为教育教学的开展起到驱动作用,为学生的成才带来了隐患。
二、教育对象的独特性
在汉语中,文化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有人才有文化。新课程所倡导的班级文化的宗旨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因此,要建设高中的班级文化,首先要了解作为这一教化对象的人群,即高中学生有什么样的特点,从而对症下药,针对他们自身的需求与成才的需要,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高中生整体的可塑性很强,但对他们的教育引导又须慎重。
1.高中生的学习不同于其他的教育阶段,他们直面高考的压力,处于人生转折的关键时期,加之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的说教、习惯性地引导学生将高考视作决定人生的唯一契机,使高中生背负着沉重的学习负担,无形中加重了他们在校接受文化课教育的心理压力,导致学生对于班级文化的建设积极性不高。在班级文化的建设过程中,除却一些班级干部,往往很难调动其他学生的参与热情,不论是班级板报等“硬件”的打造,还是一些不定期的班级活动,总是固定的几个身影,集体活动往往演变成几位学生的展示平台,而其他成员即便心有余力,也会惯性地将自己置身于班级活动和建设之外,形成恶性循环。
2.高中生的生理年龄决定了他们的世界观还处于形成之中,思想活跃,对周围的事物极为敏感,不可马虎对待。而当下大多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使孩子的个性极强,不太习惯群体性的协作,不易形成班级凝聚力。加之各种传播媒介的更新普及,已经拥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的高中生,往往会通过课堂外的很多其他途径接受社会世事,呈现早熟的特点,在对其进行引导时,更需谨慎待之。
3.高中不同于小学、中学的另一个关键质素,就是学生分层明显,最基本的分层标准就是学习成绩。实验班等班级的设立,使班级之间的生源质量出现差距,对于那些未进入实验班的学生来说,其本身对于自己所在班级的评价就很难达到预期,不易于调动他们建设的热情。而在班级内部,学生往往以成绩的分布情况结成小团体,因而不利于整体的沟通、交流。除去学习成绩的决定性因素外,高中生的心智已经渐渐与社会接轨,他们能够感受到生活习惯的差异,性格的个性化,以及彼此之间存在的利益竞争,尤其是一些家庭环境、背景方面的影响是极为直接的,这也是导致很多学生之间出现分化的要素之一,而且这种隔阂往往会对高中生的心理产生比较深重的影响,不易抚平,从而极大地削弱了班级集体的向心力。
4.高中生独特的心理认知也在影响着他们对班级的定位。高中阶段对文化课程的学习成果格外关注,总是注重单向灌输,强调学生对老师、对教学计划的服从,以应对高考的挑战。老师们也习惯“把加强班级的管理活动作为解决班级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有时甚至是唯一的手段。”教师也很容易成为权力的中心,学生在班级生活中的个体感受、生命情感被忽视,他们会很自然地将班级视作一个管理机构,而自己是处于这个管理机构的最底层,只需被动地服从老师,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就很难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真正的建设性。
三、班级文化的构建要素
文化归根结底是一种终极关怀,既然要将班级构建成学生的家园,就要为学生营造出家的氛围,充盈其间的文化,就要真正贴近学生的身心,迎合学生的需求,伴随着他们的律动,以自然的方式将学生笼络其间,关怀他们的成长。针对这一文化对象的特点,如何来构建如家一般的班级文化?
1.班级建设的核心领导者——班主任应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要正视升学的压力,不可一味只关注文化课的成绩分布,要认识到:只有良好的班级文化,才能带来优异的学习成果,它是教育教学的助跑器。而且“班主任影响学生发展的主要途径是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文化环境,是通过班级文化影响学生的”,班主任自身要将班级文化的建设放在心上、提上日程,与学生的文化课教学要齐头并进。当然,仅仅提升、重视仍然不够,还要注意文化建设的方向和途径。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班级文化的营造也要从爱心出发,调动起学生对班级这个大家庭的爱,从而凝成和谐有爱的班级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2.要调动高中生建设班级文化的积极性,还要找到恰当的切入口。这与小学生的班级文化建设不同,后者偏重趣味性,主题简单而易懂;高中班级的文化建设,要更富于深意,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才会对他们产生实质性的积极影响。马斯洛指出:一个人的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它是个体行为的一种内在原因,伴随着人的成长发育,会呈现出不同层次的需要。其中,最基本的是生理和安全的需要,更深层次就是归属与爱的需要。实际上,班级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场所,尤其是课业负担比较重的高中生,班级几乎成为了他们一天最主要的生活场所,他们对这一场所祈盼的归属感也就更为强烈。心理学家就指出,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作为切入口,发挥出班级群体的归属效应,凝成一体,形成合力,就意味着已经向家园的营造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而归属感是建立在认同感基础之上的,学生能否接受这个班级,取决于他所在的班级能否按照他的理想发展,能否实现该生为自己设定的班级形象,而且这一形象一定是以学生对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或待遇为重心的,归根结底,也就是在班级文化的建设、形成的过程中,学生对自我作用的发挥、自我价值的感知、自我受到的待遇,以及得到的收获,是否满足了预期。正如心理学家所强调的,青少年有很强的归属心理,倾向于寻找能确定自我价值的组织,只有在班级文化中凸显出了这一学生的价值,它的氛围才会真正渗入学生的脑海,使他们在认同的满足中,得到一种支持的力量,并沿着文化导向积极踊跃,继续迈进。
3.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从表面上看,高中生在班级建设中的表现欲望不如其他教育阶段的学生强烈,实际上正因为高中对于文化课学习的强调,学生才会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排名分布如此地介意和关注,昭示出高中生对自身的表现欲望仍很强烈,只是焦点更为单一。因此,在班级“硬文化”的建设中,教师就要注意挖掘学生对这一领域的表现欲,因为物质文化的建设是可看、可感、可触的形式,也是最为直观的展示平台,教室里的一切都是教材,教室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作用。高中班级物质文化环境的营造,一定要致力于扩大参与学生的广度。例如,表彰板的设计,不要以成绩的优劣来作为能否荣登板报的依据,而是以每位学生自己心中的目标为标准。出于对敏感心理的保护,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目标,以书面的、隐蔽的形式告知老师,这里的目标不要单纯地限定在文化课的学习领域,还可以囊括学生的方方面面,包括他的个人良好习惯的养成、体育才艺的进步,甚至于人际关系的发展,只要是健康向上的期望,都可以纳入目标定立的范畴,从而使许多学习上不是出类拔萃的学生也能在进步的行列里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只要实现了自身定立的目标,都可以在表彰板上榜上有名,让墙壁会说话,而且是说出每个学生都想听的话,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班级中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能够感知到自己是这个家庭值得为之骄傲的一份子,是被这个家庭所接收、肯定的一份子,这种肯定和支持的力量,势必会推动学生去追求更多的心理满足,去获得更大的进步,而他们对班级的喜爱,也会伴随着心里的满足而越来越浓厚。这样,人人热爱集体,又被集体所爱,就凝聚成班级的向心力,保证了学生在一个团结、友爱的班级情感文化的沐浴下健康成长。
4.仅仅让学生对班级有一种融合的感情归属,并不是我们的终点,营造团结、有凝聚力的班级文化,目的是要班级不断地向前发展,从而带动他的每一个“家人”一同进步。因此,就要凸显学生对班级的贡献,确切地说,应该让学生肩负起作为集体一员的责任意识。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学生众多的班级,学生各自的家庭情况不同,心理状况复杂,每个人的需求也相异,如果没有班级的纪律、班风等制度的约束,单靠每个学生的认同与自发的维护,往往很难顺利地前行。之所以要首先强调物质文化的建设,帮助学生在班级找到家的归属,是因为班级制度的设立一定要学生亲力亲为,只有他们意识到自己是这个家庭的一员,才会形成主体意识,在制定班纪班规时,学生不再把它看作是束缚、管制自己的教条律令或者是一提而过的“空头文书”,而是为了自身以及班级的进步,制造、传播的正能量。从这种主体意识出发,班级学生经过充分讨论而后形成的制度方案,实际上是学生们主动对自己施加的一种监督和鞭策,即便它们不像图书角、黑板报那样显性,但它作为一种隐形的文化力量,也在发挥着班级群体的塑造功能,潜移默化间便孕育出了优秀的社会人才。
关键词:班主任;文化建设;管理艺术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10-01
一、班级文化建设内容及对班主任专业素质的要求
班级文化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班级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建设。班级精神文化包括班级目标、班训、班风等。班级物质文化包括班级硬环境和软环境组成。班级硬环境主要是指教室的硬环境,包括教室墙壁布置、桌椅的摆放、环境卫生的打扫与保持等等。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班级各种规章制度、组织结构等,体现着班级管理的基本要求,对班级成员行为方式具有较强的规范和制约作用,保障着班级目标的实现。
班级文化建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一种神奇的教育力量。班级文化的优劣与有无。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进而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既然它如此重要,那对班主任的专业素质有何要求呢?
1、强烈的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就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作为一名优秀老师或者是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师德,而一切师德的要求都基于班主任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大家经常提及的“为人师表”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即强烈的人格魅力[2]。
试想在班级建设中,班主任苦苦的要求同学们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要文明做人时,自己却在上课的时候随地吐痰,乱人垃圾,学生还会听你的话,文明做人吗?如果你苦口婆心的积极引导学生建立高尚的班级文化,而自己去以低劣的品德示人,他们有学习的标准吗?
2、正面的自我形象
班主任在日常学习中和学生接触非常多,那么班主任的自我形象尤其是仪表对学生有着不言而喻的影响。仪表就要求班主任的衣着整洁端庄,发式简洁干净,举止优雅有度。换个角度看,对自身仪表的追求,一定意义上也体现了一个班主任的审美情趣是否高雅。
我相信每个班级总有那么几个“捣蛋分子”,染发啊,留长头发啊,上课穿拖鞋什么的比比皆是。这个时候班主任就是最好的楷模,老师的表率作用不言而喻,班主任以身作则,才能令学生心悦诚服。若果这个时候班主任不顾自身形象,留长发,穿拖鞋,学生是不可能做到的。班主任要求学生注意自身形象,如果连班主任老师自己都做不到,就别想让全班学生都做到,反而可能遭受学生的鄙视。所以,班主任一定要做到言而有信,言必行,行必果,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在学生们心中楷模的形象,从而建立起良好的班级文化。
3、无私奉献的爱心
人与人之间最美好最可贵的就在于互相关心,互相尊重。作为班主任,我们会时常和学生接触,相处,这时候发自内心的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会让学生备受鼓舞。试想,独自在外求学,没有父母的陪伴,只有几个同龄人;没有可口的饭菜,只有食堂的馒头;没有温暖的被窝,只有单薄的小床,班主任的发自内心的自然的关爱就是学生心中的航灯,温暖他的身心。要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孩子,鼓励他们建立自信,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并且要带动其他学生一同尊重这些同学。
二、班级管理艺术内容及对班主任专业素质的要求
一个好班级,必须拥有一批围绕在班主任身边的积极人物,从他们中间挑选一些人组成班委会,成为班级的核心,让他们带动全班同学去努力实现班集体的目标,充分发挥班干部榜样示范作用,这就是建立健全一个强有力的班委会的作用了。另外就是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和班风。班级氛围是反映一个班级精神面貌和教育质量的标志,良好的班风是巩固和发展班集体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班集体形成的综合标志。
1、亲和力
亲和力源于人对人的认同和尊重,很多时候,亲和力所表达的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的远近,而是心灵上的通达与投合,是一种基于平等待人的相互利益转换的基础。越来越多的老师和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总是不如意,抱怨学生不听话难管什么的,其实不然,那是班主任的亲和力不够,学生不能有效的接受你的关爱。
2、积极的工作作风
勤奋的人总是受人欢迎,受人尊敬的[4]。作为班主任,一群孩子的管理者,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好逸恶劳的工作作风只会误人子弟。
在以前就读的学校里,有这样两个老师,老师甲在管理班级时异常勤奋,老师乙除了上课就看不到人影。甲每天都早早的来到学校,视察学生上早读,中午去宿舍监督学生午休,晚上还时常在教室外视察学生的自习情况。甲的班级学习和生活风气被管理的井井有条,学习成绩蒸蒸日上,同学们也都适应了老师的管理风格,热爱学习。老师乙早上上课迟到,上完课就走人,到校外去赌博,玩耍,几乎不去宿舍视察学生的就寝情况,自然而然的,每天晚自习教室都闹哄哄的,让很多爱好学习的学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三、结论
班主任肩负着培养学生,管理学生的巨大责任,在“科研兴校、教育为本”的今天,班主任作为知识、能力、思想的传播者还承担着社会最神圣的使命,那就是需要我们用实践去建构学生完满的精神世界,用智慧去提升学生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春莲.论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道德人格的提升.教学与管理,2011(05).
[2] 杨慧敏.班主任如何搞好班级文化建设.甘肃:甘肃科技,2010.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