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审计风险防范的研究意义

审计风险防范的研究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审计风险防范的研究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审计风险防范的研究意义

审计风险防范的研究意义范文第1篇

摘 要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一个高风险,该社会责任的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审计环境不断发生变化,我国独立的审计行业越发感受到了审计风险的压力。近几年来,我国资本市场连续发生的重大诉讼案件中,许多注册会计师事务所都被牵涉到经济案件中。因此分析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的成因,加强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刻不容缓。

关键词 审计风险 内部防范 内部控制

一、对审计风险的理解

审计风险是审计与风险两个概念的组合。将风险概念引入审计学,是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里程碑,使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的认识由被动变成主动,对审计风险的控制变被动控制为主动控制。

现代审计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采用抽样审计的方法,不论是统计抽样还是判断抽样,若根据样本审查结果推断总体,总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差,即使是详细审计,由于经济业务的负责,管理人员道德品质等因素,仍存在审计结果与客观实际不一致的情况。虽然审计风险通过最后的审计结论与预期的偏差表现出来,但这种偏差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审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风险因素的产生。从总体上看,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有:内部控制结构控制能力差;重要的数字遗漏,对项目的错误评价和虚假注释,项目的流动性强,项目的交易量大,抽样技术的局限等。因此,审计风险具有普遍性,它存在于审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审计失误,都会增加最终的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是由某些客观原因,或注册会计师意识到的主观原因造成,即并非注会故意所为,注会在无意接受了审计风险,又在无意中承担了审计风险带来的严重后果。肯定审计风险具有无意义性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在这一前提下,注册会计师才会努力设法避免减少审计风险,对审计风险的控制才有意义。倘若注会因某种私利故意做出与事实不符的审计结论,则由此承担的责任并不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审计风险,因为这种故意的舞弊行为谈不上对审计风险的控制,而这种行为本身就受到职业道德的谴责,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正确认识审计风险的可控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不必担心害怕审计风险,虽然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会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识别风险领域,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避免,只要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仍可以对客户进行审计。

二、事务所内部的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由于会计师事务所是执行审计工作的机构,所以每个事务所都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控制审计风险的机制。对审计工作来说,审计风险的防范涉及审计的各个阶段,因此,应将审计风险控制于各项具体审计工作中。

(一)准备阶段的审计风险防范

客户虽然是会计师事务所的衣食父母,但选择风险过大的企业可能导致事务所身败名裂。故在承接客户的时候应先做好资信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审计结构可以初步评估固有的风险和控制风险的水平,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好坏与管理当局的诚信度,以及外界对会计报表的依赖程度等,并据此确定审计风险的大概水平。如果确定的检查风险可以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那么会计师事务所就应及时与客户签订业务约定书。签订业务约定书用于明确审计单位和客户各自的责任,为双方检查审计工作完成情况提供依据:它还有助于防范审计风险,一旦进入法律诉讼程序,会计师事务所就可以据此减轻责任。接受客户后,事务所就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特点,业务的复杂程度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等情况,选派专业性强,能胜任的注册会计师去完成任务。这里说的胜任能力包括:审计技术水平,对审计职业的关注度和审计的独立性等。选派的审计人员应该分成小组,在其组长的带领下分别开展工作,且要明确每个人员所应承担的审计责任。

(二)实施阶段的审计风险防范

开始审计工作以前,最好与客户签订书面承诺,一方面保证客户提供的会计资料真实,合法;另一方面保证审计单位的工作客观,公正。

风险三要素同时作用于审计风险,所以要对分别对他们进行考量。

由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是独立于注册会计师之外的,所以只能对其进行评估。对于这两种风险,可以从五方面确定,即:存在或发生,完整性,权利和义务,计价和分摊,列报。而这些项目是由管理当局认定的,注会要根据自己的专业能力对其进行判断,判断它们各自以及整体的公允性。当然这一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即客户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和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都会影响固有的风险以及控制风险的评估,所以对这个环节的处理要特别小心谨慎。

(三)报告阶段的审计风险防范

注册会计师一定要认真复核期后事项与或有事项,若此二者包含重大问题,并严重影响会计报告的公允性。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是控制审计风险的重要环节。审计人员应该按规定程序对工作底稿进行严格的三级复核,通过项目负责人,部门经理及主任会计师对工作底稿进行层层把关,力求将审计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审计意见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审计风险的大小,审计人员应在综合考虑各种审计的基础上,根据会计报告的公允性恰当的发表审计意见。而会计报告是判断审计责任的重要依据,设计人员编写和出具审计报告时,要严格遵守审计准则规定的形式,结构和内容,并按编制要求进行编制。审计人员应谨慎对待审计报告的起草和签发,以较好的防范审计风险。

(四)审计后的风险防范

审计报告后审计人员若发现公布已审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应及时与被审计单位讨论如何处理,要求其重编会计报表或考虑修改审计报告,以减轻审计责任,进行风险规避。

参考文献:

审计风险防范的研究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内审;风险;控制措施;高校

中图分类号:F239.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1-0085-02

审计风险是一个重要的审计概念,随着内审工作的转型,审计业务的拓展,审计风险逐渐被内审人员所重视,怎样最大限度地规避和防范审计风险,是内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即需要防范又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以下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同人共同探讨。

一、内审风险形成原因

1.审计技术方法的局限性形式的审计风险。随着内审工作的转型及经济责任审计、预算执行审计、效益审计的逐步开展,审计规模的不断增加,对内审人员审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审计工作主要通过财务及相关资料发现和查证问题,而有些问题不一定反映在会计及相关资料中,采取传统的审计方法,只注重实质性测试,对账、证、表审查,未能结合以内控制度及国家法规等尺度来测试,就不能确定审计重点,难以保证审计质量,从而会加大审计风险。

2.审计人员自身的因素形成的审计风险。(1)审计人员的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内审工作由于业务不断拓宽,要求审计人员既要懂得财务知识,又要熟知工程审计知识,了解宏观经济管理知识、政策法规等知识,还要有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如果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够全面,就会制约和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带来审计风险。

3.会计信息失真带来的审计风险。中国现处于市场经济阶段,法律环境变化快,而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并不随着社会发展速度进行配套修改制订,会计制假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有些二级财务部门为使其离任领导顺利升迁,常常在会计资料上做文章,会计资料不真实、不全面,会严重影响到审计成果的真伪,无形中会给内审工作带来审计风险。

4.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不健全形成审计风险。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具备健全有效性,财务管理混乱或部分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比较健全,但执行不力,有效程度不高,形同虚设,审计部门又未对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建立健全及执行等进行系统评审,认真调查和测评,以确定具体项目审计的程度,引发审计风险。

5.审计的独立性缺失形成的审计风险。中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一般准则”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这表明国家有严格要求,不但从机构设置上在单位应是一个独立行政机构,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工作任务时,也应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工作不受外界干扰,出具的审计报告应以事实为依据,保持其公正、客观、独立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审计独立性往往因被审计对象的复杂性、特殊性而受到影响,从而形成审计风险。

二、审计风险控制的措施

1.加强会计、审计法规制度建设。国家应进一步完善会计、审计法规制度建设,审计人员在切实贯彻会计法、审计法规的同时,依据法律、法规审计有关事项,做到有法可依,尽快以审计法为基础,制定国家审计准则,审计法实施条例和操作性强的审计工作具体实施办法,把风险控制作为审计准则的重要内容,使审计工作有章可循,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2.提高审计人员业务素质,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后续教育,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推动我国审计事业发展的保证,同时也是防范审计风险的最有效措施。这包括:(1)提高审计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所以,在队伍建设上,一定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2)实行定期轮训制度,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系统的培训学习,从根本上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3)对于大学生及研究生,要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更多地参加审计实践,通过实践锻炼,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3.从实施层面来规避审计风险。(1)要严格审计程序,审计监督活动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在实施审计时要严格履行《审计法》的有关审计程序和审计署第6号令的《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不得忽略和违反程序,对因违反法定程序而在复议或诉讼中所带来的风险,要引起高度重视。(2)严格实行审计责任追究制度,要认真执行三级复核制度,层层把关,层层落实责任,减少或消除人为审计误差,及时发现和解决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保证审计计划顺利进行,降低审计风险。

4.建立健全内审工作的内控制度。内审工作中,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特点制定一系列内控制度,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降低工作风险,如审计项目质量责任制、审计复核制、业务审定制、质量考评制、集体定案制、审计执法检查等制度,对防范及化解审计风险起到制度的保证。

5.运用传统审计及调查取证相结合审计方法,防范审计风险。审计方法上不但要使用传统的审计方法,坚持账面审计和调查相结合方法,采取多种形式,广开视听门路,听取各层次干部群众意见,从各个渠道广泛收集领导干部主要业绩和问题的资料,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展审计工作,在对会计资料进行实质性测试之前,根据符合性测试结果,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重点及工作量,对内控制度薄弱环节,多进行实质性测试,以避免审计资源不足情况下所产生的审计风险。

总之,随着审计环境的日趋复杂化,审计风险防范尤为重要。因此,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都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全面、系统、综合的管理中去,使审计主体能对各种审计风险进行识别,估测、评价和处理,并用最小的审计风险成本实现最大限度的安全保障,达到最理想的审计效果。

参考文献:

[1]曹玉玲.浅议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05,(6B).

[2]高东芳.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防范[J].经济师,2009,(12).

审计风险防范的研究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 审计风险 风险防范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呼唤着人的法律意识的迅速提高,注册会计师受到的惩罚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公众的注意力越来越多的注意到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越来越多的注册会计师深刻体会到审计风险压力。注册会计师执业本身具有的特点和面临的审计风险,决定了我们需要对这一风险进行研究,仔细分析其原因,然后探讨一些风险防范措施和办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问题的存在,影响会计师审计的声誉,阻碍了国家发展和审计行业的崛起。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道德风险

在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过程中,不仅要履行经济监督职责,也要服务被审计单位,以获得经济报酬。追求利益和职责履行本身就是矛盾,必然会导致一些欺诈行为,也是一些造假案件频发的主要原因。注册会计师由于利益的驱使而失去了独立。企业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属性,追求经济利益是它必然的要求。由此说来,在生存和追求利益的双重压力下,很可能会让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失去独立,为了吸引客户,取得不当利益,和被审计单位合伙弄虚作假。

(二)被审计单位本身存在风险

首先,现代企业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不断增加,而风险高的企业审计的审计风险必然增加。虽然经营失败不等于审计失败,但往往难以逃脱对注册会计师的诉讼。其次,信息系统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从财务领域朝电子数据处理部门发展,交易时会计直接监督减少,未授权的访问、存取、修改数据可能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减少手工劳动的工作会导致发现错误和舞弊低,但可以修改应用程序或系统软件可能使已发生的错误和舞弊不被发现而长期存在。再次,财务舞弊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已成为风险的首要原因。

(三)注册会计师缺乏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水平

技术性很强的审计活动,要求参与人员有较深厚的会计、审计、税务和法律知识基础和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强有力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否则,就很难对会计信息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准确的判断,风险将不可避免。我国的审计事业从建立到现在不过一、二十年时间,取得资格考试门槛不高,许多审计人员缺乏经济理论、基础设施项目、现代信息技术的专业知识,这些和对审计人员的要求高不相适应,从而产生风险。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和质量控制体系

首先,加强审计风险意识,建立和完善质量控制体系,从思想上认识到审计风险可能产生的危害;其次对审计风险进行预测,注重审计风险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制定有效的方案,以控制风险。进行审计风险评估,并采取适当和有效的控制手段。最后,审计对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审计条件不具备,可以拒绝接受委托,让它完成完整建账以后,开展审计工作。

(二) 遵守职业道德,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

行业协会应定期开展法制教育和法律讲座,让审计人员明白和遵守法律,在法律的框架内使用法律,排除审计工作面临的所有主、客观因素,使审计活动符合法定程序,审计评价合乎依据和规章,审计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会计师事务所也应常常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对注册会计师进行制度规范,从行为上约束审计人员,以有效防止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

(三)谨慎选择客户,保持良好沟通

承接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不能只是一味接单。我们必须了解客户,对他们进行综合行业分析,对他们的经营特色,管理人员过去的信用记录等因素都要进行综合分析后才能来决定是否承接审计邀约。优质的客户舞弊的可能性不太大,造成了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相应的低,反之亦然。

良好的沟通是对已经接受邀约的客户一个重要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各种形式的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及时的消化和解决财务和经营风险,既解决了客户的实际困难,也在事实上控制了审计的风险。

(四)规范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

用风险评估来选择客户,更好地降低审计风险的第一道关卡。签署约定的质量可以决定是否审核到会计差错和更正假账,签署风险直接对注册会计师执业整体风险有影响。签订之前,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被审计单位进行一些了解,进行风险评估,选择客户慎之又慎;并通过风险评估经验的积累,完善风险评估体系,逐步完善合同签订、签订规范风险评估的行为,以确保签约风险制度上最小化。

通过注册会计师对重要项目的标准化的专业判断,以尽量减少由于个人喜好所产生的风险。会计师事务所可以为不同情况下选择标准的专业判断做出具体的规定,以便使单位内专业判断的趋同,形成自己的执业风格,减少由于个人喜好产生的审计风险。

严格推行复核的三级制的实施,加强执业质量控制(针对现行的三级审查形式和一些专业判断屈从于其他现象的压力,有必要重申严格执行三级复核制度)。消除人为因素对审计结果干扰,并确保三级复核实现目标。

审计风险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还是一个实践问题。因此,审计风险控制措施既包括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也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在许多情况下,审计风险因素的评估,审计证据和收集主要依靠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收集审计证据的方法的数量,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实施风险导向审计,审计风险研究,分析审计风险模型,对审计工作的指导意义指导极大。

参考文献:

审计风险防范的研究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煤矿企业;内部审计;审计机构

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会直接关系企业的管理运营以及发展,在审计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把控企业实际运营管理、内部控制等多个方面和环节,维持企业正常和健康发展的状态。如果内部审计工作出现风险,就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因此,煤矿企业必须要从根本上意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从实际出发来对内部审计的风险展开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针对性的风险防范策略,为煤矿企业营造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

一、煤矿企业内部审计风险

内部审计工作对煤矿企业的运营管理和持续性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力。要想保证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其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支撑,必须要从内部审计工作着手。虽然在企业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内部审计工作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加大了内部审计和企业持续运营的风险。煤矿企业发展中的内部审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审计制度不健全。我国正在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不断调整和完善大量的法律制度,以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的要求。但在煤矿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过程中,相关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十分严重,使各项制度以及责任得不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导致企业审计风险加剧;

(2)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升。就当前煤矿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评估而言,素质偏低,不能够恰当处理好内部审计的相关工作,为煤矿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

(3)内部审计的技术手段有待革新。煤矿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往往采用单一化的技术方法,而相关的工作处理方法已经过时或者是不能和企业的发展相适应,也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审计风险问题;

(4)内部审计机构不完善。审计机构在优化内部审计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完善的审计机构能够让各项工作的实施实现规范化和科学化。但当前审计机构建设水平还有待加强,需要煤矿企业及时解决调整。

二、煤矿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1.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煤矿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制度的支持,内部审计工作风险的防范也需要健全完善的审计制度,这也是当前煤矿企业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第一,煤矿企业需要深入了解自身运营状况,掌握运营需要和企业战略发展的要求,重新审视和统筹安排内部审计工作,构建起系统化的审计风险防范机制,并根据实际要求来制定相应的审计制度,明确规定审计人员以及相关的工作流程,确保各项审计制度的贯彻落实。煤矿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要涵盖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制度保护系统,主要包括审计质量评价、人员管理、分级实施和激励考核等方面的制度内容,使制度能够涵盖煤矿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与此同时,在具体制度贯彻落实过程中,煤矿企业要加强对制度落实的跟踪和监督工作,及时发现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疏漏,以便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保障制度的全面贯彻与执行。

2.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内部审计对煤矿企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这项工作也有极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特征,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只有保障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过关,才能够保证审计工作质量,并推动煤矿企业的稳定发展。因此,要重视对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培训和教育,提高其综合能力,构建一个高素质的审计工作队伍。第一,完善以及拓宽煤矿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专业结构。随着煤矿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其内部审计领域也在不断的扩大,在企业的具体审计工作实践中,要求审计人员的专业以及知识结构要做到与时俱进,除了要在审计、财会等方面继续提升和完善专业素质以外,还需要结合具体的需要掌握法律、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以便能够对企业的风险管理提供必要支持。第二,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使他们能够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严格遵守各项行为规范,做好自身的管理以及约束,为企业内审工作质量的提高作出更大的贡献。

3.有效改进内部审计技术方法

煤矿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离不开一系列审计技术方法的支持。当前,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过程中总结了一定的技术方法,但这些审计技术手段较为落后,已不能与当前的环境相适应,也不符合煤矿企业内审工作实际要求。因此,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和调整,依据工作需要来优化审计技术方法。第一,改进操作技术。随着企业现代化发展趋势的增强,无纸化管理已经基本实现。煤矿企业在实施内部审计工作时,也要加强对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并促进技术的普及,实现审计管理工作的网络化和信息化,有效节约流程和时间,提升审计效率质量。第二,优化专业处理方法。内部审计风险的降低以及规避离不开专业处理方法的支持,需要运用一种科学恰当的审计技术手段来展开全面的风险分析,提高风险应对和防范的水平。例如,风险基础审计方法是一种科学和专业的审计技术手段,能够全方位的展开审计风险分析,做到风险和审计过程的紧密联合,提高风险的可控性。

4.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建设水平

审计机构建设水平的提高是保障各项审计监管工作顺利实施的有效措施,能够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为煤矿企业的审计水平提升提供保障,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为了提升机构建设水平,煤矿企业需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以下几个机构建设原则:

(1)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必须贯彻独立性原则,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提出专业化的判断,而独立性的实现需要在形式以及实质上作出更多的努力。在形式上,内部审计机构需要在整个组织中处于重要地位,相关审计人员也要得到企业领导部门的支持。煤矿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必须要秉持精神独立,坚持公平公正诚实等工作原则,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不在审计工作处理中妥协;

(2)效率性。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必须要确保高效,使机构的运转以及审计工作的处理都能够满足煤矿企业对效率的追求;

(3)灵活性。审计机构的安排必须要坚持灵活性的原则,根据煤矿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发展需求,恰当安排机构中的细节,使其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调整。

三、结语

煤矿企业在国家能源发展建设中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煤矿企业的发展水平也会直接影响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重视以及优化内部审计工作,有效降低审计风险是当前的工作重点。因此,煤矿企业必须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原则,加强对内部审计风险的分析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来针对性的提出风险防范措施,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培养,有效改进内部审计技术方法,提高内部审计机构建设水平,为煤矿企业的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吴万胜.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防范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9):85-86.

[2]王安建.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的风险与控制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5(12):41-43.

[3]金德华.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8):125-126.

审计风险防范的研究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 审计 风险 防范

近些年为了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对其进行的有关审计也在逐渐的增多,这会带来一系列的审计风险,在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工作中,如何防范审计风险逐渐成为研究重点,本文就将对其审计风险及防范措施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工作中存在的审计风险

首先简单阐述审计风险的概念,审计风险值得是在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会因为审计处理处罚、审计报告、审计结论、审计意见、审计证据等数据与实际的数据出现偏差,而由此引发相关的社会责任风险、法律责任风险、经济责任风险、政治责任风险等,造成这些审计风险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审计方法选择不合理、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不高、受审计方所提供的数据不完整、审计人员的瞒报等,从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风险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其中包括的审计风险有:(1)工程效益评价风险,其主要的审计内容是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工程质量的验收、工程管理的规范性、工程建设程序的合法性等数据进行评价。(2)工程结算中的审计风险,主要是对工程结算过程中的各项数据的真实性进行审查。(3)现场勘查的风险,主要是对工程的管理、质量、进度、防范措施等工程现场的情况进行审计。(4)工程的财务审查风险,其主要的审查内容是工程中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工程内部的资金流动的合法性、工程中各项款项的支付的规范性等。(5)工程预算中的审计风险,其主要的审查内容是工程的相关开支预算是否合理,工程预算中有无漏算、超算的现象。(6)资料审查中的审计风险,其主要的审查对象是被审查单位所提供的图纸、文件、合同等的真实性及完整性。(7)工程立项中的审计风险,其主要的审查内容是工程立项的科学性、合法性。

二、防范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风险的有效措施

1、加强审计复核工作,对审计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就是要保证审计质量,这样才能有效的降低审计风险,这就需要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对各个环节的审计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保证整个审计工作的审计质量,审计工作中的复核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审计风险,对于审计工作中的审计组与被审计单位所提出的不同的数据,应该进行仔细的调查、核对,使得审计单位所作出的审计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有效的降低审计风险。

2、如果审计工作是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要对委托对象进行严格的筛选

在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审计时,往往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审计机关的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要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效率,通常会将其审计工作委托给第三方的审计机构来完成,这就需要对所选择的委托机构进行严格把关,做好第三方审计机构的审计工作的监督工作,监督其在进行审计工作时,采用专业的审计人员来开展审计工作,在审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程序来进行,同时应该保证具有较高的审计质量。

3、审计工作中的分歧现象要在相应原则的基础上予以处理

在开展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工作时,需要进行审计的数据量非常的庞大,不同的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核算时,难免会出现分歧,对于这些出现分歧的数据,审计小组尤其要注意,在进行分歧的处理时,一定要有充足的事实依据作为支撑,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协商解决,对于具有较大分歧,又不能进行协商解决的问题,必要时应该进行现场的勘察,以此来保证审计结果的正确性,降低审计风险。

4、审计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工作涉及的审计量非常的大,并且相关数据所涉及的范围领域是比较广的,这就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只有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才能保证其在各项数据的处理时,保证审计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审计人员应该对自己提出较高的要求,坚持一定的职业素养,在审计工作中保持刚正不阿的工作态度,遵守审计工作中的相关审计制度,坚决杜绝的现象出现,保证审计工作的有序进行。

5、审计工作中必须实事求是

开展审计工作的最基本原则就是要实事求是,如果该项原则得不到保证,那么审计工作的开展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这就要求审计小组的工作人员在面对复杂的审计工作时,一切都站在现实的角度以实际出发,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事情的发展并不是保持不变的,对于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要在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采取公正客观的应变措施,开展审计工作,一切都以事实说话。

6、审计工作的开展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的法律要求

在开展任何一项审计工作时,都必须要有充足的法律依据作为基础,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工作的开展也一样,与审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赋予了审计机关行使审计职能的权利,同时也对审计机关的审计行为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与限制,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具有严格的法律意识,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严格要求自身的审计行为,所有审计程序都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要求来进行,这样才能保证所有的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效的降低审计风险。

三、结束语

纬为了保证政府投资项目的正常运行,通常会对其开展相应的审计工作,但是在审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审计风险,本文就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风险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提出了几点防范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风险的措施,对于实际的审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参照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