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范文第1篇

为了加快山西省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必须以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支撑。通过对山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分析和探索,指出山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战略设想以及山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创新;农业;问题;对策措施;山西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确保粮食安全的基本保障,是实现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突破资源和环境制约的一个必然选择[1]。2012年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要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科技创新是关键[2]。2015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3]。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的问题尤其突出;还有农业生产水平低、农业增产不增收、技术制约经济发展等问题也都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去加以解决。本研究通过对山西省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山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促进山西省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

1山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山西狠抓科技进步、科技创新等关键环节,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十分薄弱,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农业科研体制机制不完善

1.1.1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主体结合不紧密农业科技包括产、学、研3个内容。省属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活动,在省科技创新体系中扮演知识创新主体的角色,大中型企业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4]。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在“板块结构”的格局下,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的问题尚未能很好地解决。目前,存在山西省农业产学研脱节的问题。一是农业科研机构重研究轻推广,导致许多科技成果与经济脱节、与产业脱节,无法进入农业产业化环节;二是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没能参加农业科研机构的技术选题和立项,农业产业化环节对农业产业技术需求的变化,无法及时反馈给农业科研单位;三是各大院校设置学科和专业不合理,在生产和市场2个环节中,没有培养出它们急需的人才[5]。

1.1.2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动力机制有缺陷一是科研人才流动机制不顺畅。虽然农业科研队伍和技术推广服务队伍基本健全,但其内部缺少动力,人员流动性也不合理。二是多年来用人制度陈旧,激励机制不够。农业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得不到相应的奖励和保护,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逐渐失去了对成果创新的动力。三是许多高水平人才流失。山西省主要人才指标居于全国中下游水平,人才断层现象严重,经济欠发达地区专业技术人员流失尤为严重,而学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高素质人才缺乏,又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创新[6]。

1.1.3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组织机制不健全一是农业科技决策政策有待完善。无论是农业科研项目的确定还是农业技术推广,都要由政府集中决策和行政推动,但政府对农民需求缺乏调研,导致大量科研课题对当地的生产发展促进作用不大,科技成果也无法有效地进行转让[7]。二是农业科技创新信息资源共享仍然落后。市场上迫切需求的技术及成果,农民无法通过有效的渠道去获取,实用技术没有有效到达农户手中[8]。三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对新技术的吸纳能力不强。由于农户自身观念落后、素质较低,科技意识淡薄等问题,直接制约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的吸纳能力。

1.2农业科研创新保障条件不足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完善,需要经费、人才、设施等方面的保障。首先,农业科技创新资金不足是所有技术创新不力的普遍原因,而且又存在政府各相关部门的科技创新计划缺乏衔接,资源配置缺乏协调,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甚至部门内部本不应该出现的重复建设、重复研究、重复引进的问题[9]。二是推广手段落后。乡镇一级农技人员的专业知识老化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服务手段落后,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能力较弱,严重制约了服务功能的发挥。技术推广往往是请专家教授讲上一两堂课,没什么实质的作用。对农民的培训也最多只是开一堂学习会,放放光盘讲座和发发材料而已。三是基层农业和农村服务机构的办公场所简陋,设施陈旧,真正从事农业技术服务和创新的时间较少,有的地区植保站、防疫站等农业防灾减灾体系的工作几乎处于停顿状态,无法保障农业的安全生产。

1.3政策机制缺陷

农业科技支持政策有待完善。一是缺乏有效的鼓励政策,没有形成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大量社会力量不敢进入农业领域。二是缺乏保障机制,气候、市场因素对农民收入影响很大,没有政府支持的农业大灾风险转移分散机制和社会保险机构的参与,农民收入难以保障。三是从财政上讲,没有金融机构的专项惠农贷款支持机制和制定相关的涉农政策,必将影响山西省现代农业的良性运行。

1.4企业创新能力不高

随着科技创新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重要性的不断提高,涉农企业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但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总的来看,山西涉农企业中设立了科技研发机构的企业所占比例较低,技术开发能力还比较薄弱,多数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而且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较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严重不足[10]。

2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按照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要遵循农业科技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增强企业主体地位,加强生产和研究的有机结合,推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发展具有山西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11]。

2.1农业知识创新系统

创新主体以政府主办的科研机构为主,包括高等农业院校、农业类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各类省部属科研机构,它们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主要承担着技术研发的作用,其公共科研活动具有基础性、前沿性和战略性,事关区域内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创新问题研究,并且在工作活动过程中不断教育培训出大量的科技人才,把知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2.2农业技术创新系统

逐步推进涉农企业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要以新产品开发和企业的技术改造为重点,建设企业技术中心,突出涉农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同时,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依托,强化产学研一体化,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先进技术和成果的引进、消化和吸收。

2.3农业技术推广和中介服务系统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涉及到科技成果的转化问题,是把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也是连接科研机构、高校、涉农企业、农民等创新主体的桥梁和纽带,使得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各类组成部分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构成主体包括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专业协会和农民合作组织以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12]。

2.4农业科技政策环境系统

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政策环境系统,主要包括政策法规如专利法、知识产权法、技术合同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以及科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高效运转提供适宜的软环境,以规范技术市场的交易行为,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劳动成果,保障技术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为农业市场的良性运转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政府在此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13]。

2.5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训系统

以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主要任务。一方面,根据山西省的农业特色,着力培养一批高质量的农业学科带头人、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一大批涉农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推广应用人才。另一方面,根据农户实际需求和文化水平等,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户的科技应用能力。

3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策措施

3.1逐步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依托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以新产品开发和企业技术改造为重点,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的科技竞争力;依托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以及农业科技企业,实行多元化投入,产学研、农科教密切结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动机制,提高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活力,加快先进技术和成果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山西已经从2012年开始着手建立30个以上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20个以上农业科技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导和培育15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产学研联盟,推进山西特色动植物资源开发,争取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良好应用前景的创新成果。

3.2推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健全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一要加强乡镇农技站条件能力建设,配齐乡镇站(区域站)农技人员,每个村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农技人员和动物防疫员。深入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开展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服务,加强队伍管理,落实岗位职责,明确服务责任,强化考评机制。二要支持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基层农技部门、涉农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业大户联合共建农科教结合综合基地和农村科技服务站点[14]。三要设置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扶持和发展县级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形成科技特派员、专家大院、科技进村入户等多种模式,促使山西省农村科技服务工作重心下移,促进农业先进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3.3构建农业技术信息交流平台

建立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多层次、分布式的全省统一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农作物品种、实用技术、农情资源等各类信息资源数据,建设基层综合信息服务站500个,乡镇服务点覆盖率达到80%以上,建设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基地100个。推动信息服务网络化,资源管理数字化,实现推广人员与农民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自由的双向沟通交流,打造包括农业公共信息、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灾害防治、农业新产品、新技术的农业科技数据信息共享平台。

3.4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人才方面建设

3.4.1加快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及工程和重点学科、科研基地的建设,培养引进一批农业科技急需紧缺人才,培育认定一批优势农业科研领域领军人才;健全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创新创业团队建设,促进农业科技人才服务农村[15]。

3.4.2引导各类人才服务农村通过培养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强化农村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的技能培训,优化农村管理人才结构等一系列措施,培养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提升其服务能力。

3.4.3加强农民教育培训结合农业科技讲座、科技咨询、农业主导产业科技服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形式,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并进行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培养乡土能人1万名[16]。

3.5有选择、有重点发展优势领域

3.5.1加强农业技术推广要更加注重技术集成,策划生成一批适合山西省需求的农业技术,并以培训和示范为手段,加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利用山西省特有的农产品资源禀赋,争取并实施好园艺标准园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以开展科技进村入户和实施基层农技体系改革和示范县建设为载体,广泛开展农民培训和示范,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17]。

3.5.2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发展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力大的农业产业集群,推动地方经济增长、农民增收。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与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县域经济、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扩大对外开放等紧密地结合起来,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龙头企业与农户按照合作或股份合作的形式,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参考文献:

[1]陈春燕,彭迎,赵颖文.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20):367-368.

[2]新华社.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EB/OL].[2012-02-01].

[3]新华网.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2015-02-01].

[4]陈景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问题与对策[J].山西农经,2012(3):20-23.

[5]何燕,解睿.山西省农业生产业发展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2,40(12):1315-1318.

[6]廖玲,杨立功.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文献综述[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0(7):14-15.

[7]高新楼.农业科技创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农业科技通讯,2010(8):9-12.

[8]杨学利,张少杰,古安伟.农业科技创新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情报科学,2010(10):1501-1504.

[9]王佳,杨玲.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22):8-9.

[10]郭庆惠,尤芳湖.科技创新体系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11]孙站成,傅裕贵,许炎生.构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9):82-83.

[12]李丽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722-5724,5726.

[13]叶永钢,熊涛.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以江西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6-358.

[14]邵立民,邵晨阳.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2(5):12-17.

[15]冀宪武,邢亚静,赵永胜,等.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山西的启示[J].农业网络信息,2012(10):109-113.

[16]晓雨.“五大工程”推动山西农业发展[N].山西科技报,2012-06-13.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范文第2篇

技创新体系的发展规律。区域性作为农业科技创新最本质的特征,成为全世界各主要市场经济国家有效配置农业科技资源的重要依据。如,美国农业研究局按照农业区域特点和行政区划,把全美划分成8大区域并在每个区域设置了由农业研究局直接领导的科研服务机构,每个机构根据本区特点下设不同数量和规模的试验站、示范点或研究所,试验站共计达到100个。我国的农业科研体系基本上是按照行政区划设立,而不是按照自然资源、农业生态和农业区划设立,部门、单位条块分割,很多农业科研机构设立在大城市而不是农业优势区,科技资源配置浪费较大,总体运行效率不高。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粮食主产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1.明确各级功能定位,构建协调高效的创新体系。一是明确省、市、县3级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主要功能,构建上下协调互补、功能互补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省级农业科研机构及高校主要围绕本省主要粮食和其他主导产业,开展基础性、公益性、前瞻性的研究,做好对全省农科系统的规划指导工作。地市级主要立足于本地产业优势和科研基础,开展应用性研究,特别是开展育种、施肥、植保等技术的开发应用。县级主要是推广应用适宜的成果和技术,做好农民培训,推动本地农业科技水平上一个新台阶。二是按照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相互支持、农业科研上中下游相互衔接的原则,合理配置农业科技资源,建立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创新组织相互配套、互为补充的农业科技创新组织体系,确保农业科技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能够得到有效支持,使科技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机构设置和布局更加合理。在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过程中,充分发挥农业科研系统的优势,构建全省一体化、紧密型农业科研集团,形成全省大农业、大联合的科技创新格局。三是分析和梳理每个产业、每个区域农业主导产业的技术薄弱环节,整合科技资源,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并尽快取得明显突破,形成产业链各环节技术整体健全、相互配套的农业科技创新产业技术体系。2.完善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农业科技创新资金。一是增加政府农业科技投资强度。农业具有弱质性和高风险性,农业科研公益性的特点,决定了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始终是主渠道。不断提高科技投入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的投资规模,按照不低于政府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和政府对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增加对农业科技投入的总量,提高农业科研政府财政投资强度。二是优化项目投入结构。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加大对农业信息化、物联网、作物育种及其他技术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技术研发支持。3.提高科研装备水平,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一是针对农业科研基础条件薄弱、整体水平不高的现状,加强农业大型科技设施、重点实验室等建设,改善农业科研条件,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更广阔的物质平台。二是围绕主要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在品种选育、耕作栽培、土肥、植保及饲料等领域,探索建立重点领域公共研发平台和试验基地,创建省级和国家级重点开放实验室,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三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开放合作。加强与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委及其他地区的战略性合作,创新科技交流合作机制,集成国内和全省的科技资源,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支撑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稳定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一是注重高层次领军人才培养与引进。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与激励机制,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依托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批紧跟世界农业科技潮流、锐意进取的科技领军人才。二是切实提高农业科研人员的待遇。在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上,切实贯彻落实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指导思想,向农业科研人员作适当倾斜,提高现有科技人员的工资待遇,调动他们从事农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对在科技服务、成果转化、产品中试等方面提供更加优惠、宽松的扶持政策,以使收入分配激励向重点、关键岗位和作出突出贡献人员倾斜的原则切实得到落实。5.健全示范转化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一是设立农业科技成果示范转化专项经费,形成农业科技成果长效支持机制,调动科技人员投身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研发与推广,促使科技成果及时有效充分地转化。二是探索农科教、产学研紧密衔接的新机制新模式。继续探索“院地合作”、“农业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建立科研教学单位与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等组织的有效联系渠道,鼓励各类科研教学机构开展科技成果的试验、示范和培训等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推进先进适用技术进村入户,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三是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的总体要求,加大改革力度,逐步完善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校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大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的培训力度,以此带动广大农民科技水平的整体提高。

本文作者张亚婕工作单位: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范文第3篇

1江苏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发展现状

“十二五”以来,江苏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014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3835.16亿元,居全国第三%主要农产品生产和农民收人实现稳中有增,2014年全年粮食总产达到3490.5万t,居全国第五,实现了“十一连增”,11a累计增产粮食1020万t;粮食单产6493.5kg/hm2, 位居全国稻麦两熟地区的第一,连续9a稳定在6000kg/hm2以上;高效设施农业面积占比达到16.5%;农业劳动生产效率继续稳步攀升,2014年农林牧渔业每个劳动力创造的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突破5万元,达到5.03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58元,比上年增长10.6%。这些成就的取得,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这个比较健全的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江苏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整体框架基本形成。它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传统的一元化的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到目前以公益性的国家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多种新型的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农业技术推广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使得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断适应江苏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为推动江苏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江苏省共有县(市、区)、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含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和农机推广机构)4565个,其中,乡镇农技推广机构3929个,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以乡镇政府管理为主,业务上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公益性职能明确。县乡两级拥有3.2万农业科技人员常年活跃在农业生产第一线。2014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4.2%,居全国第一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百分点;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工程,全省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到55%。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全国领先?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巳成为农技推广的生力军。近年来,江苏各地充分吸收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在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上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调动各类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主体参与农技推广的积极性,扶持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快速发展,逐步完善运行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初步形成了以公益性农业推广机构为主导、多元化涉农服务主体广泛参与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全省各级农技推广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主体广泛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目前,江苏全省各类社会化涉农专业服务组织突破1万个,粮棉油专业化服务组织超过6000个,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服务组织达到4380个。培育并认定涉农类高新技术企业110家、农业科技型企业501家和省级以上龙头企业607家。

2江苏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创新模式

江苏各地结合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特点,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了许多符合江苏农业农村发展实际的农技推广创新模式,为丰富农技推广形式,提升农技推广效能注入了强大活力,较好地满足了农民的科技需求,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分析总结当前江苏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主要创新模式,大致可归纳为四大类型10多种模式。

2.1公益机构主导型

即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由国家、省、地(市)、县、乡(镇)五级农业技术推广站组成的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作为我国农技推广的主体,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渠道,为农技推广发挥了巨大作用'推广方式主要是自上而下统一选定重点推广的新技术、新成果,采用行政手段,统筹推广组织、人员、资金和项目,普及农业科技的运行机制。主要方式是组织开展实用农业技术培训,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地),组织农民观摩学习,发放技术资料或明白纸,进行媒体宣传,推广应用新型农业生产资料等。其特点是农技推广体系上下联动,推广力度大、普及面广、速度快,效果明显。其不足是市场作用发挥不大,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的积极性不高,农业科技服务与农民的技术需求脱节,农科教分离’产学研脱节,缺乏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和其他经营主体的参与。

2010年以来,江苏对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进行了改革,将原农技站、综合站(水产、林业、蚕桑)、农机站合并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业务和经费由县级农业部门统一管理,并建立了村级兽医防疫员制度。乡镇农技服务中心和畜牧兽医站为公益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经费由县、乡镇财政予以保障。2011年起组织实施了“五有”(有先进的服务手段、有优良专业人员、有规模示范基地、有严格责任制度、有稳定财政保障)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当年省农委批复80个县(市、区)1041个乡镇实施“五有”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到2012年12月底共有80个县(市、区)的1015个乡镇完成建设任务。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现全覆盖,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工程,农技推广人员队伍素质和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十二五”以来,全省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重点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1800多项,主推品种、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0%以上;累计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442.7万人、农民创业培训61.57万人、职业农民培训15.7万人,开展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11.5万人。到2013年,全省持有涉农专业学历证书或农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的农业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的比例达19%。

2.2科技项目带动型

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是国家、各级政府、部门或有关团体为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农业实用技术,促进农业发展,出资并组织实施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以实施农业科技项目为载体,达到推广农业技术的目的。这类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主要包括农业科技入户、科技示范园区、科技综合展示基地、科技服务超市、科技特派员、三电合一、农民培训工程等。

2.2.1农业科技人户农业部于2004年提出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作构想,同年出台了《2005年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试点行动方案》,自2005年起在全国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江苏省从2006年起实施农业科技人户工程,经过不断深化完善’目前全省实现一村一名指导员,培育20万户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300万户,为每个村培育5个科技示范带头人。农业科技入户就是以培养农业科技示范户为核心,将其定位为进步农民,作为农技推广人员直接面对面服务的对象,其他农户不作为直接服务的对象,而由科技示范户去辐射影响或带动。这种模式在服务方式上突破了传统的单向技术传输,更强调了农技推广人员的人户指导和与农户的双向交流。在组织方式上,以科技示范户能力培养为中心,以整合农技服务资源为基础’以“专家进大户、大户带小户、农户帮农户”为路径,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长效机制M。这个模式符合江苏农技推广人手少、服务半径大、农户分散及服务要求高的特点,是现阶段农技推广模式与机制的创新。

2.2.2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业科技园区是由各级政府组织协调,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吸引科研院校、农业企业及社会资本投人,在农业科研力量较强、技术人才密集、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郊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划出一定区域,对农业高新技术成果集中投入、集中开发,并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其主要功能是产学研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孵化基地、促进农民增收的科技创业服务基地、培育现代农业企业的产业发展基地、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示范基地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综合创新示范基地。据最新统计,江苏省52家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已建立各级各类创新平台588个,公共服务平台181个。2013年全省52家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特色主导产业实现总产值达554.4亿元M。

2.2.3三电合一模式它是现代农业技术信息化服务模式,即通过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借助电话、电脑、电视等现代信息载体,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涉及到的政策、科技、市场等信息服务。2014年,江苏省重点加强各类农业网站、“12316”惠农短信、“三农”热线及各类新媒体等新型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与推广应用。全省96.1%的县(市、区)农业部门建立了农业门户网站,农业政策、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信息;建立了84个“12316”惠农短信平台,短信用户达255万户,日均发送短信88万条次;《农家致富》手机报覆盖73个涉农县(市、区),读者20万人;84.4%的市、县(市、区)建立了农业热线服务,利用“12316”平台提供人工咨询服务或自动语音服务;76.4%的市、县(市、区)开设农业电视频道或栏目[12]。该模式手段新、领域广、运行成本低,农户易于理解和接受,较方便地获得农业技术指导和各类致富信息,为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提供了现代化的信息载体。2.2.4科技服务超市该模式是借鉴现代商品超市理念,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以“六有”(店面、队伍、网络、基地、成果、品牌)等为主要特征,建设集各类农业科技服务资源于一体的综合平台。通过农业科技计划项目支持科技分店、便利店超市建设,运用项目资金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建设科技超市,构建总店、分店、便利店三级网络体系,目前,已实现了13个地级市的全覆盖。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这一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新模式被写入2013年中央1号文件。2014年江苏科技超市总数达到220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产学研对接及科技服务活动,全年累计组织新品种、新技术展示活动1400余场,转化示范新成果2169项,开展咨询培训活动3560多场次,直接培训农民11.74万人次,辐射带动农户数达41.80万户,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总额达48.72亿元。同时还探索开展了金融贷款、农产品种植保险、农产品出口质量检测、农资农机经营租赁服务等一系列新型农业科技服务。

2.3市场引导型

其作为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中的市场经营主体(如农业企业),是通过一定的利益连接,参与农技推广活动的一种类型。主要是农业企业一体化服务模式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模式。

2.3.1农业企业一体化服务模式农业企业从实现利润的角度,通过实行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优惠供应农资和吸弓I农户人股等方式,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即“公司+农户”模式。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为农民开展无偿的技术服务,以保证企业原料供应和产品质量。企业依托自身原料基地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开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带动农户就业和增产增收。同时,政府也需要加强企业和农民的联系,培育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农业科技型企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11\到2011年,全省94%的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拥有固定的生产基地,近2/3都自建了原料基地,累计向基地投入资金超过35亿元,用于基地基础建设,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带动838万农户增收致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农业企业通过向基地农户提供品种、技术、信息、农资等多种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中的一系列难题。到2011年底,全省农业龙头企业拥有农业科技人员3.74万人,其中,农技推广人员2.52万人,占科技人员总数的67.3%,企业采取异地研修、集中办班和现场实训等方式,加强农技推广人员培训,提高农技推广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并投人6.4亿元专门用于对基地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同时,各地围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强化农业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2013年,全省501家农业科技型企业建成各级研发机构403个,实施各级各类科技项目748项,获得授权专利910件。

2.3.2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模式农业专业合作社是指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按照自愿互利、民主协商的原则建立的一种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其成员主要有农技推广机构、生产基地农户、经营和加工专业户等。以自身特有的民办性、合作性和专业性,为社员提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

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其特征具有内部性和统一性,合作社根据其产业特点,聘请专家或推广人员,统一向社员樹胜产技术服务,严格规范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据统计,2013年全省297家农业科技型专业合作社共引进新品种545个,推广新品种457个,引进和推广新技术378项,拥有专利数196件,实施各级各类计划项目239项,合作社依靠科技带动促进自身发展、带动农民致富的能力显著增强。

2.4产学研结合型

这是一种农业科研院所与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联合开展农技推广活动的一种创新模式。

2.4.1挂县强农富民工程为了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江苏省从2009年起实施了“挂县强农富民工程”。依托江苏省内各农业科研教学单位的资源,围绕所挂钩对接的县(市、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特色和科技需求,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推进科教单位与地方、科技与产业、驻村专家与示范户的“三个对接”:一是组织34家省级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单位与38个县(市、区)挂钩对接,帮助对接县解决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难题,为对接县主导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技术服务,并在对接县每个产业建立一个科技示范基地,提升对接县特色产业发展的科技水平,推进“一县一业”发展。二是科技专家与派驻村“一对一”的产业对接,每个科研教学推广单位选派5名相关产业专家,每名专家挂钩对接一个特色专业村,为每村培养4名村级农技员,将该村20%的农户培育成为农业科技示范户,推进“一村一品”特色村发展。三是驻村专家与示范户面对面、手把手指导服务,帮助示范户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2012年,34家省级农业科教单位向38个县(市、区)派出驻村专家300名、±音育科技示范户2.5万户,建成农业科技示范村或村级农技服务站250个,建立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124个,开展各类培训980多场次,培训农民11万多人,帮助项目实施县科技示范户户均增收3600元,工程实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4.2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2007年以来,为探索农业科技成果集中展示、集成创新和技术物化推广的新机制,江苏省在不同生态农区建设一批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到2013年,全省共建成现代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70个,其中,稻麦科技综合展示基地40个,园艺科技综合展示基地30个。全年共示范农业新品种200多个、新技术和新模式700多项次,创新了全省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筛选机制,提髙了农业科技集成创新水平,成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集中展示的“超市”、农业新技术组装集成的平台、农技人员培训的现场和农民“临摹”应用新成果的田间课堂。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它通过集中分类展示江苏各农业皖校、科研单位研发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让农业科研人员和农技推广人员在基地上同台竞技,比产量、比效益,共同切磋,共同提高,并以“技术超市”的形式,进行现场观摩并辅以相应技术培训,促进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加快构建适应江苏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平台。

3制约江苏农技推广体系发展的主要因素

3.1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不够

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方式完全是以行政命令为主、自上而下的推广方式,农业科技推广服务部门是承担整个推广工作的主体,所有有关农业技术推广的政策方针都是沿着上下行政关系层层下达落实,基层部门的能动性比较低’而作为推广服务对象的农户只能被动地去接受上级传达的信息和新技术新产品,至于这些服务是否符合农业实际生产需要并不是农技推广部门所关注的,从而造成农业技术的供需脱节,农户也因为现实中缺乏反馈渠道而无法表达自己的需求。随着农业现代化产业不断优化升级和农业功能的拓展,农技推广服务的内容、领域不断扩大,方式更加灵活,原有以政府行为的单向性、被动式服务为主的服务模式,明显存在机制不灵活、职能不清晰、观念不超前等问题。加之目前农技推广服务仍以政府公益性为主,各类涉农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滞后,农技推广服务创新的动力不足,能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满足多种经营主体科技需求、承担更多服务职能、体制新、机制活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形成。

3.2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经费保陣不足

虽然各级财政对农业方面的投人在逐年增加,但对农技推广服务方面的投人仍然不足,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仍存在“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现象。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工作经费的保障情况直接影响农技推广服务质量。由于地区财力差异带来了基层农技推广经费保障的不平衡,苏南、苏中经济发达地区乡镇财政状况较好,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人员工作经费尚能得到保障;苏中、苏北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财力不足,农技推广工作经费还未纳人年度财政预算,有的基层农技人员工资等正常生活待遇还未得到保障,只能依靠实体创收等经营收入解决工资待遇,弥补推广经费不足。目前,江苏省通过“五有”建设标准的乡镇农技服务中心和兽医站的办公用房、仪器设备有所改观,但后续配套经费仍然不够,导致部分基层推广机构现代化办公、检测设施成为摆设。

3.3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力量不足

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力量不足,特别是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结构矛盾突出,配置不合理,主要存在年龄老化、技术职称较低、技术人员数量偏少等等问题。一是年龄老化。经济发达地区苏州市现有农技推广人员3151人,50岁以上的就有994人,占比达31.5%,35岁以下的只有452人,占比仅为14.3%。地处苏中地区的泰州市姜堰区乡镇在编农技人员307人,50岁以上的112人,占比达36.5%,30岁以下的只有3人,占比不到1%。二是专业技术职称偏低。江苏省现有农技推广人员专业技术职称普遍偏低,在全省3.9万名农技推广人员中,具有初级职称有2.43万人,占61.9%;中级职称1.11万人,占28.3%;具有高级职称农技人员0.39万人,仅占全省农技人员的9.8%'三是农技推广人员数量偏少。由于受编制及待遇的影响,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招聘农业院校毕业生困难,留住优秀人才更难。乡镇基层站所改革后,部分乡镇将农技人员抽调到其他岗位上工作,大多数乡镇真正从事农技推广的只剩2~3名老同志。加之乡镇撤并后农技服务范围扩大,造成农技人员数量相对减少,而村级以下几乎没有农技人员,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更难逾越。

3.4为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离

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技推广服务仍然沿用传统的方式方法,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和推广方式。传统的农技推广习惯于开展单项的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将产业链各环节所需的各种技术集成后再进行推广的新模式。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诸如农业信息交流、农业科技普及、农产品质量监管、农产品网上营销、农民在线培训等方面的服务较少。二是应对频繁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和农业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有限,难以建立有效的应急预警机制,组织有力的救灾复产技术力量不足。三是传统农技推广体系服务的主体是基于的分散农户,不能适应当前大量涌现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如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四是农民对农技服务质量、频度的期盼与农民的实际需求和接受能力不适应。受基层推广经费的限制,农技推广人员知识更新不到位,农业试验研究难以开展,为农服务的设施装备不能得到及时更新和改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为农服务的能力和效果。同时由于农技推广服务的对象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劳动力中老龄化现象严重,文盲和半文盲仍占有一定比例,他们接受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能力有限,也增加了农技推广工作的难度。

3.5社会化农技推广服务不规范

近年来,社会化农技推广机构和服务组织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但整体缺乏统筹,没有形成应有的合力。盈利性农技推广服务的趋利性使得其在向农民提供服务时存在难以克服的制度缺陷,主要存在利用买卖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提供虚假信息,夸大自有产品效果等问题;一些地方假种子、假农资、虚假广告事件禁而不止等,就是由盈利性农技推广服务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大多按自身需求开展农技推广活动,难免存在服务内容的片面性和服务范围的局限性。对于经营性的农技推广工作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和统一规范的管理,导致农业经营主体对农技推广活动产生了抵触情绪和不信任感,破坏了农技推广服务的整体环境,增加了先进农业技术普及推广的难度,不利于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长久发展和农技推广体系的完善。

4创新江苏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发展的对策建议

4.1加强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的总体要求,深化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明确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承担的公益性职能,合理设置县、乡(区域)农技推广机构,加快构建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按照“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管理体制要求,合理划分县(市、区)农业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在管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中的职能,合理调整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布局,按乡镇或区域设置农技推广机构。推进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按照“五有”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建设标准,实现“五有”建设全覆盖。建立健全严格的公益岗位农技推广责任制、考核评价制度,量化考核内容,实行动态管理。切实提高基层农技人员待遇,实现在岗人员收人与基层事业单位平均水平相衔接。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聘用人员的工资与岗位职责和工作业绩挂钩,按岗定酬、以绩付酬。各级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要以科技示范园、农业试验基地等为基础,加快农业新技术示范体系建设,逐步形成村有科技示范场、乡有示范基地和县有示范园区的格局。建设和完善省、市、县级农民科技培训中心、乡镇农民远程科技培训站,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育体系。通过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强化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健全完善农业信息工作机构和基层服务站点等,加快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4.2培育多元化农技服务体系,推进社会化农技服务组织发展

农技推广体系是农业公共技术服务的供给主体,应在加快构建体系健全、各具特色、覆盖全程、高效运行的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基础上,推进多种形式的社会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培育发展农资经营、种子种苗、农机作业、病虫防治、动物诊疗、产品营销等社会化、专业化农业服务组织,使之成为农技推广的重要补充要按市场化方式运作,鼓励涉农服务组织依法进人农技服务行业和领域,采取独资、合资、合作、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基层经营性农技推广服务。积极探索公益性农技服务的多种实现形式,对各类经营性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参与公益性推广服务,可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探索社会化农技服务组织参与重大农科推广项目、科技示范园建设、技物结合经营、技术承包与技术转让等多种形式的农技推广活动。规范引导经营性农技推广组织开展农技推广有偿服务,推广经费可采取一次性收取或按新增效益比例提取等方式。

    4.3完善筹资渠道,加大政府农技推广投入

在全面落实中央和江苏省已经出台的对农技推广的投人和激励政策的基础上,一是要加强农技推广服务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经费财政预算额度,全额负担农技推广在编人员经费、业务经费、仪器设备经费和专项经费,切实解决农技人员后顾之忧,调动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建立农业科技推广助推基金,专门用于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研究与推广;建立科技成果产业化开发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和重大农业开发项目,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三是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鼓励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加大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并在税收上给予适当优惠。采取财政资金扶持引导的方式,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技术协会等开展农业技术推广与实用技术培训,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速度。

4.4完善机制,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

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涉及的部门和学科比较多,要科学制订规划,强化部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农业科研、推广、生产和教育部门的紧密合作,防止科研教育与生产实际相脱节;要建立按社会需求征题、生产部门命题、科研部门集成攻关、成果转化市场用户评价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机制;探索农技推广服务的多种实现形式,采用招投标、政府认购、委托服务等方式,引导科研教学单位参与重大农技推广计划;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的对接,通过举办科技成果展示会等平台,开展农业科技成果咨询、转让等活动,实现科技成果供需的有效衔接;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科研院所为依托的新型农业科研开发体系,扶持科技服务类涉农企业发展壮大,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和扶持农业科技人员采用成果转让、技术入股、合作研发、创办科技型农业企业、有偿技术承包和技术服务等方式,加快农业科技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4.5培养高素质的农技推广人员

制定高层次农技推广人员培养计划,采取定向委培方式,探索由高校联合县(市、区)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免除学费等方式培养农技推广人才的模式。对于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实行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采取吸弓I与培养并重的方法,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素质。建立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终身教育机制,有计划地安排基层农技人员开展知识更新,定期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对攻读农业推广专业学位者给予报销学费及相关费用。建立和完善农技推广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吸引各类涉农专业高层次人才从事农技推广工作。以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项目为契机,以省内外农业院校和各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基地,加强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特别是村以下兼职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等农村实用人才的教育培养,提高其科技文化素质和示范推广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农业 科技创新 制约因素 对策

一、引言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这说明国家将大力支持农业尤其的现代农业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农业科技的创新就没有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农业的跨越式发展更无从谈起。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原来只受资源的单一约束变成了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从增加产量的单一目标为主转向了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多重目标,因此,农业科技体系必须从体制和机制上进行改革与创新,以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加快科技进步的速度,从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劲的科技动力,确保实现我国提出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农业科技创新对建设现代化农业、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中国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现状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自1985年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在市场化、商业化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紧紧围绕促进农业科技与经济结合,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取得了重要突破和实质性进展。但我国现行农业科技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经济、科技大发展的要求,还存在着诸多不相适应之处。根据农业部统计,“十一五”以来,我国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由十五末的48%提高到53%,科研成果转化率仅有40%左右,分别比发达国家约低30个和40个百分点左右。这既表明了我们的差距,也说明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今后,国家将会把更多城市的资源向农村调配,通过城市来带动农村发展。因此,我们应有紧迫感和忧患意识,要在加大保护资源环境力度的基础上,走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耕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三、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分析

1、宏观管理体制方面制约因素分析

(1)影响农业科技创新的深层次的体制问题还没有解决。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还没有真正解决好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问题,更没有从管理体制改革的角度加以解决,多用政策代替体制变革。

(2)多部门、多环节的不协调不配合问题依然存在。政府与市场在创新中的互动关系尚未建立起来,政府在某些方面仍干预过多,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显得较为乏力。

2、创新主体方面制约因素分析

(1)政府公共研究部门创新能力不足。公共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力量薄弱,农业科技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高层次、高学历人才严重不足;科技人才队伍不稳定,激励机制不健全,农业科技成果水平不高,转化率较低。

(2)农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农业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有竞争力的技术创新主体;农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力量薄弱,影响了创新要素的流动集成与创新网络整体功能的发挥。

(3)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难以适应农业科技创新的需要,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影响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3、创新机制方面制约因素分析

(1)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尚不能适应创新要求。农业科技投入总量不足,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不健全;农业科技投入结构不合理,重复、分散、资源配置不合理依然存在,投入主体主要为政府和企业,其中又以企业为主,占80%以上;良好的引导和激励社会类资源积极投入的机制尚未形成。如何在保证政府投资的同时,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资体系,是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重要难题和任务。

(2)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农业科研协作不够,知识、技术、信息互动不畅,造成低水平重复。大型研究设施、基础数据对社会全面开放程度不够,难以形成健全有效的共享机制。

(3)产学研互动的机制不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与农业科技需求的主体存在脱节,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和农业科技需求不能形成有效结合的转换机制。企业与研究院所、大学之间的联系、合作与交流较弱。

(4)激励机制尚不健全。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有效激励机制尚不健全,农业科技创新计划管理机制与模式不适应发展需要。

4、创新环境和条件方面制约因素分析

(1)创新法制与政策环境不完善。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法制尚不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各类创新活动主体制度亟待完善,公共科技资源的配置方式和管理规则不够规范,科技创新体系缺乏区域性、专门化的分类指导,需要进一步协调自主创新与利用国外科技资源之间的关系。

(2)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相对滞后。总体上看,我国的科技基础条件还比较薄弱,科学基础条件平台薄弱,使得许多科技资源难以实现共享,存在缺乏整体布局和统一的宏观管理,资源分散、低水平重复、利用效率低,共享机制和体系有待完善,管理方式落后,条块分割严重等多方面的问题。

(3)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在推进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政府的越位和缺位现象并存,在科技资源的配置中,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传统的计划指令调配资源的方式方法还没有达到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基本要求,难以实现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5、创新文化方面制约因素分析

(1)学术民主作风没有得到充分发扬。我国的学术与科研机构把很多行政等级的观念和标准用于对学术与科研的管理,存在行政化倾向。

(2)协作精神不够,分割现象严重。部门分割、条块分割现象的存在阻碍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妨碍了各创新主体间的真诚互动和沟通,增加了创新的难度。

(3)制度缺陷导致急功近利和浮躁现象的存在。价值导向等制度性的缺陷,导致出现急功近利和浮躁现象。

(4)公平竞争精神和勇于创新精神有待加强。现有的科研体制、风险共担机制、社会激励机制等不完善,导致科技人员的竞争动力和能力不强,创新精神和创业勇气不足。

四、新形势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关键举措

1、强化农业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技术储备研究

从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重大需求出发,瞄准世界农业科技发展前沿,重点强化优良动植物新品种培育、水资源高效利用、农业环境保护与清洁生产研究,为现代农业持续发展提供长久技术支撑。要继续推进农业科技革命,加速动植物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加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农业环境保护与清洁生产研究,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农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提高农业科技发展的支撑能力。

2、重点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和支持引领现代农业的关键技术

现代农业是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多功能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循环农业技术发展,依靠科技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和关键技术问题。要加强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和农业信息技术创新研究,提升现代农业信息化水平,着力解决制约养殖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强农林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推进循环农业发展。

3、加大成果转化、农民增收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力度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强化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向农民推广适用的科技成果和产品,是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应建立以国家为主体,企业、农民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确保在农业科研和推广方面的经费投入以及科技成果的及时推广应用。在发展农业科技的过程中,推进农业生产专业化和商品化,实现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部门专业化、作业专业化。要继续加大对成果转化的支持,加强农村科技创新与服务队伍的建设,推进科技成果示范与产业化;积极推进科技特派员等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村科技进入千家万户;开展新农村建设科技综合示范,依靠科技富民强县。

4、发展循环型和节约型技术,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以提高单位资源产出率和促进持续发展为目标,创新水、土壤等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关键技术,加速农业信息化、标准化和机械化,提高农业先进装备水平。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以信息化带动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创新生产精准化、环境可控化、装备智能化、管理数字化等关键技术,创造一批低耗高效的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机具。在实时精确监测、智能决策、精准控制、智能作业等方面争取更大突破。

5、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农业高技术研究,增强农业科技储备

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学科发展、增强科技后劲为目标,加强对功能基因组、植物高光效机理、生物固氮、水资源优化配置、动物克隆、生物反应器、森林与气候变化、森林固碳减排等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和农业高技术研究领域的科技创新。

五、结语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在时序上是有变化的,因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建设目标是不同的。就我国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处于初期阶段,与之相对应的市场经济下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也处在形成阶段。因此,新时期背景下解决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瓶颈因素至关重要。现阶段,我国的建设目标应该是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大力进行制度建设,创新基础条件建设,促进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鼓励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发展,激励创新活动主体之间加强合作,真正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注:基金项目:山东省科学技术发展计划(软科学)项目,项目编号:2007RKA008。)

【参考文献】

[1] 丁晨芳、高明杰:农业科技进步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11).

[2] 旷宗仁、章瑾、左停: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产出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2(7).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范文第5篇

一、河南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河南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不仅是河南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也是促进农村节能减排和农民增收的紧迫需要。近些年,随着河南省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逐步推进,科技创新在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高。然而,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相比,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还远远不够,在科技创新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环境压力加大

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缺乏突破性的重大科技成果,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药、化肥、使用量大,利用率低,残留问题严重,由此造成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制约了农业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1.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使用效率不高。受财力不足的制约,河南省农业科技投入长期不足。农业科技投入强度不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10,也远远低于非农业部门。同时投入结构上存在诸多的不合理之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平均为4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2.农业科技推广经费不足,推广机构的工作难以正常开展。河南省省级和地市级农技推广部门为国家全额拨款单位,并有一定的推广经费,办公和仪器设备比较完善。而县、乡两级的经费来源比较复杂,在基层财政普遍紧张的状况下,农科经费大多难以保障,这严重影响了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人力资源短缺,素质低下,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和现实落实受阻

1.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作为一个人口大省,河南省每百万人口中的农业科技创新人员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同时,科技创新队伍结构不够合理,素质普遍低下。

2.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数量少,素质偏低。河南省的农业推广体系分为省、市、县、乡四级,共有职工54万人,数量上不足,尤其是在最基层的乡镇,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尤其不足;另一方面,科技推广人员素质偏低,在全部人员中,大学以上学历者只占15%,能够从事技术示范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屈指可数。

3.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较低。农村人口的教育年限仅为737年,文盲半文盲劳动力总规模依然很大。农民的小农意识浓厚,科技观念比较淡泊。河南人多地广,经济发展比较滞后,长期以来,农民逐渐养成了思想保守,安于现状的生活状态以及凭借经验进行劳作的习惯,对新科技缺乏了解和不愿意去了解,这直接阻碍了科技在农村的传播和应用。

(三)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

农业科学技术实效的发挥需要通过农业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来实现。由于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健全,造成农业科技应用能力不足,转化率低下。

1.农业科研、推广和应用三者之间缺乏良好的合作机制。农业科研、推广和应用三者之间缺乏横向的和纵向的联系和协作,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是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难以形成整体优势。

2.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效率不高,对经济增长贡献不大。农业科技创新与经济结合不密切,技术需求与供给严重脱节。鉴定验收合格的成果多,但真正具有推广价值的,并能产生预期效果的成果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

3.农业技术市场不成熟。在长期的的背景下,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农业技术市场非常落后,缺乏结构健全、市场开拓能力强、掌握必要农业科技的中介组织。

(四)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化水平低下,制约了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现代农业的发展

河南人多地少,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小而分散,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还很低,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社会联系和内部的凝聚力。目前河南省农业组织化程度只有276%,有2/3的农户游离于农业产业化组织之外,处于分散经营,自找市场的状态。即使是处于专业化的组织之中,组织化的程度也很低,松散型居多。在产业化水平方面,农产品加工程度只有45%,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有4万多家,规模以上加工企业不足10%,带动能力较强的企业仅占349%.这种在小块土地上分散经营的劳作模式,既增加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本,也增加了农户的风险,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

二、河南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

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是关键。要推进河南省现代农业建设的步伐,就必须针对农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加强农业科技投入,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资金保障

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兴农战略的贯彻和落实,河南省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强。然而,现实的投入力度却远不能满足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需求。资金短缺,不仅影响到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开展和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进行,也影响到农业科技知识在农民中的普及。加强农业科技投入,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首先,要建立河南省现代农业科研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确保专款专用。

其次,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实现多元化。在政府加大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基础上,也应该加大金融对现代农业的扶持力度,科研单位和部门也应积极寻求其他的资金解决途径。使得各个渠道的资金得到整合,为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最后,优化资金投入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有限的资金得到合理的使用。

(二)贯彻落实人才强省战略,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以科技创新推动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不进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创新和推广队伍,以促进农业科技的有效输出,而且需要及时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塑造适应农业现代化的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农民,以便于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输入和合理利用。

1.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一方面需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支持和鼓励有志青年加入农业科技创新大军,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不懈奋斗。

2.扩展科技推广人员的数量,提高他们的素质。建立有利于激励自主创新的人才评价和奖励措施,充实和稳定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同时,还要通过对技术推广人员的定期培训,使他们不仅要懂技术,而且要善推广,把农业科技及时有效地传授给农户。

3.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农民素质文化水平低下,直接制约了他们对现代农业科技的接受。对于人口众多,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普遍低下的河南省来说,提高农民素质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要优先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降低文盲和半文盲人口的比例;其次要大力开展农村职业技术培训。利用农闲时间,组织开展以农业科学技术为重点的专题讲座,强化农民对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最后,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电脑等大众传媒,宣传农业科技知识,破除部分农民迷信经验而忽视科学的陈旧观念,提高他们接受和使用农业科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深化体制改革,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要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步伐,就必须深化体制改革,建立新兴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在科研机构的设置上彻底打破行政体制所造成的部门分割、地区分割、学科分割的重复建设局面,充分利用各地区具有创新优势的科研资源,建成布局合理、良性运作、优势互补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首先,改革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经费管理制度,使得有限的经费得到合理的规划和使用,只对那些真正具有推广价值的,并能产生预期效果的科研成果进行资助,减少和杜绝重复建设和无效投资。

其次,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提高现有科技创新人员和技术推广人员的工资待遇,调动他们从事农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合理配置和优化人员结构,稳定人才队伍。

最后,改革农业科技创新奖励及分配制度。在奖励和分配制度上,要合理拉开差距,对那些在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中有突出贡献的个人要进行奖励,分配制度也应该向踏踏实实搞科研的人员倾斜。通过改革,在各个科研机构内部形成你追我赶的激励竞争机制。

(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条件保障

农业科技创新是一项基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工作,需要科研基地、科研设施等各方面的条件保障。

首先,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提供更广阔的物质平台,确保全省区域内科研设施都能独立开展科研活动。

其次,创建多层次的覆盖市、县、乡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提供必要的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