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有机化学的技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中;有机化学;学习方法;考试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7-0331-01
有机化学虽然在高中化学内容上占有重要比重,但有机化学并不难学习。学生只要掌握好一定的学习方法,认真学习并在解题过程中仔细认真,很容易得满分。而且有机化学与之前所学的化学知识关联性并不大,所有学生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只要学生认真学习,就可以改善目前的学习状况。下面是笔者在化学教学中总结的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
1.培养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
1.1通过化学实验,吸引学生注意力。学习化学的一个有趣之处就是化学有许多实验,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化学实验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机化学本身也有很多化学实验,如实验室制乙烯,实验室制甲烷,实验室蒸馏石油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有机化学的实验有很多会释放出有毒气体,可能对学生和教师的身体造成损伤,对环境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对实验进行控制,尽量避免由实验带来的不利影响。
1.2将有机化学带入学生日常生活中。有机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有机知识讲给学生听,给予学生一种亲切感与熟悉感,由此增加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比如让学生查看衣服铭牌了解布料中有哪些有机物、生活中哪些物体是由有机物构成的、塑料分解原理等等。
1.3运用多媒体教学。现如今,国家对学生的教育愈发重视,教学设备也得到改进,几乎每个中学都配有多媒体设备。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在讲课过程中,配上视频教学、动画教学。采取视听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利用多媒体,可以扩宽学生知识面,让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时,并不只是局限于书本表面上的知识点。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机化学的有些实验不方便教师直接演示,教师可以通过在网上查找相应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整个实验过程。当然教师也应该注意到使用多媒体的程度,不能让学生因此产生惰性,也不能让教师自身对多媒体产生过多依赖。
1.4学生参与有机化学教学。传统的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学习方式有其可取之处,但也有其不可取之处。只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厌倦。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有机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如在课堂上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将学生分组,一起讨论问题等等。在讲授同分异构体时,教师可先在黑板上写出分子式,选不同的学生写出该分子的同分异构体,教师此时只需要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正,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即可。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有机化学的教学中,既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等。
2.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最初接触有机化学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有机化学枯燥难懂,但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中一个十分有规律的部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一定的章节后,可让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比如教师在讲授完甲烷以后,让学生根据教师讲授甲烷的教学步骤,先讲出甲烷的分子结构,再讲出甲烷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总结出乙烯的组成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及在工业上怎样制取等等。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能力。
3.提高学生课堂效率
教师所讲内容需要教师仔细进行研究,根据课改要求及高考考点要求,认真备课,对学生讲出最有利学生学习的部分。因此学生不能避重就轻,忽视课堂的作用。有机化学内容较多,学生要认真做好笔记,教师在课堂中务必监督学生做好课堂笔记,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光是课堂上的听讲远远不够,学生还应该经常拿出笔记巩固所学内容,自己多加思考,总结有机化学的学习规律。教师在课堂中也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通过提高学生注意力来提升课堂效率。
4.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内容
每一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学生夯实基础,不要好高骛远。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也不例外,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点格外多。学生必须清楚的知道每一个有机物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容易与哪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等。有机化学的主要基础就是记住官能团的性质,因为官能团的可以推断出物质能够发生哪些反应。只有理解了有机化学的基础内容后,才有可能做好后面的练习和考试。
5.总结有机化学的学习规律
有机化学中,有很多规律可言。尤其是在学习结构相似的有机物的时候,只需要掌握一个典型内容即可。比如在学习有机化学的加成反应时,学生在了解加成反应的定义:有机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之后,然后只需要通过了解乙烯与溴的反应模式,就可以很容易的推出氢气、水等与乙烯的反应方式。有机化学有许多规律可言,这是有机化学好学的一大重要原因,教师在课内外都需要帮助学生总结出有机化学的学习规律。
6.寻找合适的记忆方法
有机化学的内容繁多且较为零散,也需要学生的大量记忆。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记忆,不模糊概念,需要一定的记忆方法。首先,应该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前文已经提到过,结构相似的有机物往往具有相似的特点,在建立知识体系时,就需要学生将相似的内容总结放在一起记忆,减少记忆负担。另外也可采取有趣的记忆方式,趣味的记忆方式可以引起神经兴奋,达到记忆的最佳效果。趣味的记忆方式有浓缩记忆法、口诀记忆法、会意记忆法、联想记忆法、谐音记忆法等等。比如在有机溶剂中Br2、I2的溶解度增大,颜色加深,溴溶在有机溶剂中溶液显"橙红",碘溶在有机溶剂中溶液显"紫红"。所以可会意记作"溴橙碘黄水中藏,橙紫双红有机相。"
7.建立错题簿,避免再错
关键词:有机化学;多媒体技术;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有机化学中的运用使原有教学内容得到有效扩展,扩大学生知识储备,简化多媒体有机化学的抽象概念和重难点,深化学生对理论的理解程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营造轻松的学习分为具有积极作用,可以促进教学效率提升。
一、多媒体技术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有机化学是研究物质产生的变化,从科学角度理解物质变化过程、成因、宏观现象以及微观现象。通常情况下,传统教学模式与教学设备只能将动态化学以静态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教师讲解书本知识,学生想象立体空间发生的物质变化及运动过程加深对知识理解难度。由于课堂人数众多和仪器装置操作复杂,教师无法空出多余时间和学生进行交流。而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使教学形式多样化,还可以通过生动立体的内容将教学内容以动态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层次感较强,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下促进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2.有限课时内扩大教学量
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对课题重难点具有简化作用,可以省去教师大量的讲解时间和板书时间,提升教学量。例如,“熔点预定”,讲解毛细管法测熔点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讲解热分析仪、测熔点方法、显微熔点仪,为学生播放显微熔点仪的具体操作。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在传统有机化学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扩展,让学生开阔视野并扩大知识储备。
3.为有机化学实验提供保障
性质实验并未对学生操作技能提出严格要求,属于验证型实验。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每进行一次验证都需要大量昂贵实验试剂,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废弃实验物质对环境会造成污染,如液溴、硝基、亚硝基化合物以及苯是芳烃性质实验中的必要物质,同属于致癌物。而多媒体技术能够避免学生及教师处于污染环境中,教师通过视频、动画、课件、语音等使学生明白实验原理,构建绿色实验新通道,为有机化学实验提供良好条件。
二、多媒体技术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制作多媒体课件,解决教学难点
教师可以通过PowerPoint、3D、Flash、Photoshop等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有机化学的多媒体课件必须具备简单、直观、结构清晰、易修改、易操作、充足信息量、视觉效果良好的特点,将静态化学概念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通过三维立体图形讲解立体化学,将分子化学结构等知识点进行细化,以动画及图文配合的方式播放,化解以往教学中学生难学和教学难讲的尴尬局面,加深学生印象。同时,化学实验课利用多媒体对相关机理进行描述,具体剖析抽象知识,增强学生易读性,树立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信心,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2.应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技巧是决定多媒体教学作用发挥的关键因素,合理恰当的教学手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一方面,教师自身需要具备感染力,运用风趣的语言和适当的动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明确教学思路,清晰的教学思路是合理划分知识层次的重要前提,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出发,提升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占据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使教学效果事倍功倍。另一方面,进行启发式教学,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就重难点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设置思考题目,促使学生自主思考,深化理论知识。
在初中学习化学时,知道它分为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两部分。学生在接触新的事物时总是会比较的感兴趣,这个阶段正是培养他们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的大好时机。良好的学习方法往往会使学习的效果事半功倍。在学校的教学中,让学法与教法相结合,把教法融于学法,学法贯彻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学习有机化学需要掌握学习的规律:先是结构再是性质,然后是用途、制法,最后是代表物。在学习时不能用死办法,要灵活的学习,比如说“乙烯”这一章节的学习,可以打乱书本上的先后顺序,学习它的分子结构。这一章节在分析分子结构时讲到它是由化学键、分子极性、空间构型组成的。当碳原子结合的烃分子中碳所结合的氢原子数多于氢原子数时引了一个概念———不饱和烃。观察它的物理结构、化学性质,先收集好一瓶乙烯的气体,从它的气味、颜色、溶解性等各方面来分析。根据它的物理与化学反应来使用它,结合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可以制成有机溶剂,塑料纤维等。如果对有机化学并不是很懂,可以认真听教师讲解它的性质与一些难懂的知识,慢慢地了解、认识有机化学的性质,从中可以找到学习的关键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在学习中注重归纳总结是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它可以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学生自己掌握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学习的性质。
二、中职有机化学教学方法
(一)应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效率现在多媒体已经在很多领域应用,运用也越来越广,制作媒体课件成为中职有机化学教师必须会的一个技术,有机化学中存在抽象的内容就不好展示出来,然而多媒体能够很轻易地展示出来,而且使内容更加的形象生动,很好理解。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有机化学的应用它的理论知识比较陈旧,内容的理论性比较强,学习起来比较的枯燥,学生很容易缺乏兴趣,作为中职教师,多试着将生活中的化学引入到课堂中去。例如,在饮食方面,菠菜不能与含有较多钙的豆腐一起煮,这是因为菠菜中含有草酸,与豆腐中的钙形成草酸钙,如果长期食用会得结石;还有就是重金属中毒,如汞盐中毒,可以给病人吃乳品或者鸡蛋清,蛋白质在消化道与汞盐结合就成为了不溶解物质,阻碍有毒物质吸入身体里。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教师将这些新的知识融入到有机化学枯燥的学习中,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学的兴趣。
(三)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中职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培养基础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敢于提出问题,培养创新意识与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设置疑问,鼓励学生大胆推理与探索,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能力的培养
(一)阅读能力阅读是学生最直观的获取知识的途径,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在理解一些化学概念时会比较的容易。在阅读书本里的知识时,要有所侧重,不仅要注重文字描述,还要注意各种图表。阅读的方式也很多样,有先讲后读,边讲边读,先读后讲。在学习物理性质时,可以先阅读相关内容,根据它们的颜色、状态、沸点熔点等各个方面来总结。
(二)记忆力记忆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只有在记清楚知识点的基础上才可以举一反三。在学习中对学生的记忆都会进行有意识的训练,这样可以掌握规律,可以概括书本上的句子,提高记忆。像有机化学中存在着很多的反应类型,而且表现形式不一,在学的过程会感觉比较难,这时教师可以运用形象的描述,难懂的知识就会更加的形象,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比较容易。
(三)观察能力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础,有机化实验要求做到仔细、全面,具有逻辑思维。在实验室提取乙烯的过程中,摆放温度计,烧瓶、集气瓶的变化都要注意。
(四)培养实际的动手能力有机化学实验会有些基本的操作训练,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注意试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在实验前熟悉实验器材的性能、使用方法等,然后教师也会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训练,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设备的特点,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思维能力在做习题时,可以把所学的知识连接起来,要掌握知识的系统性才能有利于学生展开思路,解析问题。教师在训练学生时,不要采用以往的题海战术,多对课题进行甄选,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题型,提倡学生换角度思考,用多种方法解析题目,培养思维能力。
四、改善有机化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教师的感染力影响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感染力对于学生学习化学有着很直接的影响,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教师应该作为表率。教师首先本身要对化学有浓厚的兴趣,慢慢感化学生,这样学生能够对学习有机化学产生兴趣。有机化学中会有一些抽象的概念,会增加学习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给学生上课时运用有趣、新意的教学模式来教学生,让他们在一个相对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二)指导学习,降低教学难度1.指导学生经常归纳总结,对比分析。有机化学种类比较多,性质都不一样,及时归纳总结与对比,做到条理清楚,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体系,理解起来更加的容易。2.学习有机化学时,遇到很多的题型是不知道怎么去解答的,教师在课堂上教授一些解题的技巧和方法,这样学生在解题时就不会那么棘手。
关键词:有机化学;环境工程;兴趣;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3-0074-02
有机化学是一门探讨有机分子结构性质、有机反应途径机理以及相关产物分离与结构鉴定的基础科学[1]。在本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有机化学被列为学科基础课程,面向动力机械环境材料类学科(动力、机械、土木工程、环境工程、暖通空调、材料科学等)二年级学生开设。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发展方向以及其交叉学科的热点技术,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然而,虽然已经修过普通化学,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时依然容易感到内容多、头绪乱,学习吃力。这除了与有机化学覆盖面广、知识繁杂、理论抽象的学科特点有关外,下述几个因素也不容忽视:(1)本课程的学时设置为32学时,课时较短。(2)为提高教学效果,课程内容有大幅度删减,仅保留了跟环境工程学习联系密切的部分,导致课程体系存在缺陷,知识环节容易脱节。(3)学生基础薄弱。部分学生甚至在高中阶段没有学习过化学,跟不上课程正常进度;(4)学生对于环境工程专业设立有机化学科目感到迷惑,觉得和专业相关较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打了很大折扣。针对上述问题,作为教师,我们有意识地在提高学生兴趣、改进教学方法、知识复习和梳理等环节进行改善加强,获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在此,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分享,以便更好地推进有机化学教学。
一、讲好绪论,正确引导
绪论是整个有机化学教学的简介部分,其重要性不亚于内容中的正式章节[2]。讲好绪论部分,阐明有机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使学生真正发挥主观能动性,力求积极主动地学好后续章节。在这一部分,教师介绍了有机化学的发展简史,有机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与发展前景,并概括了有机化学的教学特点、重点和学科学习方法,希望学生对所学科目加强了解的同时明确学习的目的。教师特意阐述了有机化学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工程在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虽然涉及较浅,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去思考学习有机化学的必要性。通过11种农药“喂养”的豆角、可爆炸的西瓜,到富含有机物的工业废水排放,以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充斥室内外环境等生动的例子,学生开始意识到媒体报道的各种环境污染和有机化学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机化学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基础。
二、改进教学环节,促进教学互动和教学相长
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作业也是应付了事;刚开始上课时学生精力比较充沛,注意力也集中,慢慢地就开始左顾右盼,交头接耳,甚至伏案呼呼大睡;有些学生则抱着课外书读得津津有味。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对教学环节作了如下改进:
1.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在相应章节适当增加了一些名人轶事、有趣的实验介绍和教师的部分实验室经历等,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绪论部分讲述德国化学家韦勒因一时疏漏而失去了发现化学元素钒的机会,教育学生工作学习中不能疏忽和粗心大意;卤代烃章节中简述了化学家格利雅“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故事,鼓励学生好好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年华;旋光异构部分提到了帕金森症的治疗药“左旋多巴”和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第一次用镊子分开左旋和右旋晶体;芳香烃苄基氧化过程中,介绍实验室曾经滴加浓硫酸过快,反应物冲出瓶口,把一个学生吓得发誓以后再不做有机试验的经历等。通过插播类似“小广告”,可以让学生耳目一新,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学到书本知识之余,也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知识面,了解了一些试验技巧。
2.加强教学互动和教学相长。中国“90后”大学生勇于展现自我,自信张扬,逆反心理较强[3]。他们要求教师的授课角色顺应时展,从“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转变为“服务者”。因此,要真正做到教学互动和教学相长,就需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互动平台。课前和课间,教师都留下一些时间和单个学生交流学习情况。和学生一对一地交流,会让学生感觉被关注,更容易接受一些建议。在课堂上,教师也努力改变“满堂灌”的做法,讲解时会经常询问学生的理解情况,鼓励他们随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困惑。课后欢迎学生就有机化学课程进行交流探讨。这些行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过去老师高高在上、学生俯首帖耳的课堂模式。“90后”大学生远远不满足自己只是受教者的身份,他们很喜欢尝试受教和参教两种角色。有机化学不可避免涉及到化学方程式、电子结构、分子构型等抽象概念。仅仅依赖书本上的枯燥文字和简单图片,学生难以真正把握知识的内涵与本质,而电子课件可以作为有效的补充。教师号召学生与自己一起进行课件插件制作。事实证明,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他们画的结构式、机理示意图效果出众。而在参与过程中,学生们对一些抽象概念也加强了理解,学习兴趣大增。此外,教师也注意到这些电子课件虽然比起板书更形象直观,可以快速传递教学信息,提高课堂效率。但也同时可能造成授课速度过快,学生无法跟上进度等问题。而采取课件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三、注重复习梳理
有机化学表面上知识点众多,反应繁杂,机理各异,但万变不离其宗,几乎所有的有机化学内容都能归结到化合物结构和性质上。对于初学者来说,如果不了解这点,就容易死记书本上散落的知识点,难以构建有效的知识体系,即所谓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对交叉知识点反复提及和前后印证,如在绪论部分已经把有机化学中几种反应类型讲解清楚,课程以后涉及每个反应都会自动归类到基本反应类型中。又如介绍完SN和E反应后,每次遇到一种底物,都会要求学生预测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产物,以期学生能熟练掌握;每次课和每章节都进行复习梳理,这样有助于学生把本堂课和本章内容有效组织起来,整理成知识单元;而全部内容学完之后的总复习则有助于学生把知识单元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系统。
事实证明,采取上面一系列措施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了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氛围和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改善。这不仅对本科目学生学习起到积极作用,也能影响到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态度。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教师要加强专业知识积累,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以满腔的热情享受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陶传洲,刘玮炜,曹志凌,等.环境工程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4):78-78.
[2]殷焕顺,周杰,钱萍,等.有机化学绪论课的重要性及教学实践[J].广州化工,2007,(35):61-63.
一、熟练掌握有机基础知识
依据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和性质递变规律,可以采用“立体交叉法”来复习各类有机物的有关性质和有机反应类型等相关知识点。
首先,根据饱和烃、不饱和烃、芳香烃、烃的衍生物的顺序,依次整理其结构特征、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化学性质中的反应类型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各种有机物的制取方法。这些资料各种参考书都有,但学生却不太重视,大多数同学仅仅看看而已,却不知根据“全息记忆法”,只有自已动手在纸上边理解边书写,才能深刻印入脑海,记在心中。其次,按照有机化学反应的七大类型(取代、加成、消去、氧化、还原、加聚、缩聚),归纳出何种有机物能发生相关反应,并且写出化学方程式。第三,依照官能团的顺序,列出某种官能团所具有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这样交叉复习,足以达到基础知识熟练的目的。熟练的标准为:一提到某一有机物,立刻能反应出它的各项性质;一提到某类有机特征反应,立即能反应出是哪些有机物所具备的特性;一提到某一官能团,便知道相应的化学性质。物质的一般性质必定伴有其特殊性。例如烷烃取代反应的连续性、乙烯的平面分子结构、二烯烃的1-4加成与加聚反应形成新的双健、苯的环状共轭大丌键的特征、甲苯的氧化反应、卤代烃的水解和消去反应、l-位醇和2-位醇氧化反应的区别、醛基既可被氧化又可被还原、苯酚与甲醛的缩聚反应、羧基中的碳氧双键不会断裂发生加氢反应、有机物燃烧的规律、碳原子共线共面问题、官能团相互影响引起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改变等,这些矛盾的特殊性往往是考题的重要源泉,必须足够重视。
二、用基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有机化学问题
有机化学高考试题必有根据有机物的衍变关系而设计的推断或合成题。这类试题通常以新药、新的染料中间体、新型有机材科的合成作为载体,通过引入新的信息,组合多个化合物的反应合成具有指定结构的产物,从中引出相关的各类问题,其中有:推断原料有机物、中间产物以及生成物的结构式、有机反应类型和写有关化学方程式等。思维能力要求有:思维的深刻性(演绎推理)、思维的灵活性(知识的迁移,触类旁通)思维的批判性(判断与选择)等。
然而这些考查全是在几乎未见过的有机反应原理的基础上出现的,显然信息的选择、提炼、加工和应用是个难点。其实也不难,关键在于怎样阅读和理解信息、怎样将信息与自己掌握的基础知识结合起来解题。
首先,熟悉信息,尽快找出有用信息,对于新的有机反应历程,必须弄清来龙去脉,方能着手解题。
其次,找出解题突破口,这里可能要求正向思维,也可能逆向思维。
第三,一旦找出解题的钥匙,紧接着便是关于基础知识的试题,这时谁的基本功好,谁就能正确答题。
精选综合信息题,着重练习阅读、提炼信息和按照所给信息“依样画葫芦”、“照猫画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