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影视文学的概念

幼儿影视文学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影视文学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幼儿影视文学的概念

幼儿影视文学的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建构主义;幼儿教育;教学策略

我们知道,幼儿学习阶段是小学学习的铺垫与启蒙阶段,这个时期我们要更加注重对于孩子们的人格品行的养成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看待生活,认识世界的基本观点与看法。?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更多地在强调教师对于幼儿的引领与潜移默化,更加强调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然探究与主动参与,这为我们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明确、准确而科学的工作方针与主旨思想。

一、建构区域活动的大体框架

教师按照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阶段投放适当的材料,并提出层层递进的目标,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兴趣及主观能动性。而幼儿在不断的游戏及探索中又会发现新的感兴趣的事情。在幼儿进行区域活动时教师又通过细心观察,关注到幼儿的新发现,从而顺应幼儿的发展需求不断丰富区域活动的内容。在这样的你来我往当中,幼儿的认知得到充分的满足,教师也逐渐探索出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方法。主、客体的角色不断转换,相互作用,使得双方都得到发展。在进行区域活动时,教师的作用是重要的。我们既要放手让幼儿独立的操作,又要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干预。在此,应注意树立教师的角色意识,运用适宜的教育机智。比如,在小班幼儿玩娃娃家遇到问题时,教师化身成娃娃家中的人物帮助幼儿就远比以教师的身份进行干预好的多。

二、为幼儿音乐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传统的幼儿音乐课堂教学形势较为单一,常常是司空见惯的学习歌曲演唱,或者律动舞蹈,还有什么音乐游戏之类,这些教学活动一般单独进行,很难从整体上对学生产生一个音乐素养的熏陶及音乐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让教学目标中的审美教育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指引之下,我们的课堂不要刻意去追求我们教学的具体音乐知识与技能,更要把这些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提高融化在一定的自然活动与生活游戏当中,在润物无声的环境里让幼儿的审美意识与能力,创新精神与素养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与提升。譬如笔者曾上过一节《粤剧“丑角”》的音乐课,在这堂课上,学生通过观看影视资料,进而自发地模仿粤剧行当“丑角”诙谐幽默的表情、动作,很好地激发孩子们对于音乐的兴趣,对于戏剧知识,行当了解的了解。

三、基于日常生活情境的数学知识内容应用到社会生活

对于儿童来说,每一个概念的建构,都要基于有价值的生活经验。对于各种几何图形的概念,儿童最初的理解和建构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基础上的。如长方形的桌子,正方形的书本,圆形的盆,三角形的积木等。如何使儿童从对概念的表象理解过渡到对概念的抽象理解呢?教师捕捉到了融于真实生活之中的数学问题,使得儿童能够在有意义的情境中感受和体验几何图形和图案的概念和关系,满足个体不同层次的知识需求以及好奇与探究的心理需求,并加深逻辑思考并建构起相应的数学概念。教师呈现的各种图案都是日常生活中所见的,拼的主题小人儿也是在各种书本、玩具、电视中可见的形象,且这些形象的特点都是多样的,能激发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在此,数学知识不再被看成是静态的、确定性的客观的知识,而是生成的知识经验。

四、建构主义理论在幼儿生活活动中的运用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还存在一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并纠正,那就是,由于老师有时嫌麻烦,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让孩子自己动手的事情,由于教起来很麻烦,需要劳心费神,而且见效不明显,老师们为了省事有些事情就变成了能省就省,生怕幼儿操作不好增加麻烦,学习了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观念,真正是教育更加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刚刚入园的小孩子能具体学到什么并不要紧,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能够引导幼儿了解自己已有的能力水平,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具体的学习知识与生活经验。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总是告诉学生怎样做,然后让学生照着自己刚才的做法重复一遍。我们应该启发学生自己思考并动手操作,面对具体的任务我们该怎么办,然后想尽一切办法来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这样一来,孩子的操作能力与创新精神就得到了极大的培养。

总之,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使得我们的幼儿教育在科学教学,有效培养的目标征程中又大大地迈出了一部,加速了我们幼儿教育的理论体系。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我们应当尊重幼儿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合理定位幼儿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认知,以促进幼儿能力与人格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鲁思.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幼儿教学中的适用性[J].文学教育,2011,(3):78-79.

幼儿影视文学的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幼儿;心理;行为;特点

大班幼儿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好学、好问;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个性初具雏形。具体表现:

(1)自我评价能力逐步发展。5岁以后,幼儿的个性特征有了较明显的表现,其中最突出的是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这一时期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自我评价的能力上。幼儿的自我评价从依从性评价向独立性评价发展,他们不再轻信成人的评价,当成人的评价与幼儿的自我评价不一致时,他们会提出申辩。同时,幼儿的自我评价开始从个别性评价向多面性评价发展。例如;大班幼儿在评价自己时会说:“我会唱歌跳舞,但画画不行。”

(2)情感的稳定性和有意性增长。5、6岁幼儿的情感虽然仍会因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但他们情感的稳定性开始增强,大多数幼儿在班上有了相对稳定的好朋友。幼儿开始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例如摔痛了能忍着不哭。此时,由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也开始发展。例如当自己的表现或作品被忽视时会感到不安,而当让他们照顾比自己小的孩子时会表现得很尽职。

(3)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明显提高。这一阶段的幼儿在生活自理方面较前更独立了,他们能选择喜欢的、适合自己的衣服,能用筷子吃饭、夹菜,也能不影响别人安静地入睡。学前后期的幼儿已能将劳动与游戏分开,对劳动持认真态度,关心劳动结果,也能初步理解一些劳动的社会意义:他们喜欢参与成人的劳动,在家里会扫地、擦桌子、整理自己的用品,在幼儿园里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种植、喂养、值日生劳动等,在劳动中表现出一定的责任感。

(4)合作意识逐渐增强。在相互交往中,该年龄段的幼儿开始有了合作意识。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玩伴,也能与三五个小朋友一起开展合作性游戏。他们逐渐明白公平的原则和需要,服从集体约定的意见,也能向其他伙伴介绍、解释游戏规则。例如,在小舞台表演游戏中几个小朋友能一起分配角色、道具,能以语言、动作等进行表现,并有一定的合作水平。

(5)规则意识逐步形成。大班幼儿的规则意识逐步形成,他们开始学习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集体的一些共同规则。例如游戏结束了要把玩具整理好放回原处,上课发言要举手等等。大班后期的幼儿特别喜欢有规则的游戏,像体育游戏、棋类游戏等。对在活动中违背规则的行为,他们常常会“群起而攻之”。但这一时期的幼儿对于规则的认识还没有达到自律,规则对幼儿来说还是外在的,因此,幼儿在规则的实践方面还会表现出以自我中心。

(6)动作灵活,控制能力明显增强。5岁幼儿的走路速度基本与成人相同,平衡能力明显增强,可以用比较复杂的运动技巧进行活动,并且还能伴随着音乐进行律动与舞蹈。手指小肌肉快速发展,已能自如地控制手腕,运用手指活动。例如能灵活地使用剪刀,会用橡皮泥等材料捏出各种造型等,还能正确地使用画笔、铅笔进行简单的美工活动。

(7)爱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望。学前后期的幼儿对周围世界有着积极的求知探索态度,他们不但爱问:“是什么?”还想知道:“怎么来的?”“什么做的?”“为什么月亮会跟着我走?鱼儿为什么能在水里游?”“电视机里的人怎么会走路、说话?”有的幼儿喜欢把玩具拆开探索其中的奥秘。幼儿开始对自然现象的起源和机械运动的原理等产生兴趣,渴望得到科学的答案。

(8)初步理解周围世界中比较隐蔽的因果关系。5、6岁的幼儿开始能从内在的隐蔽的原因中来理解各种现象的产生。例如,在解释乒乓球从倾斜的积木上滚落时说:“乒乓球是圆的,积木是斜的,所以球放上去就会滚。”说明幼儿已能从客体的形状与客体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即“圆”与“斜”的关系中寻找乒乓球滚落的原因。但由于周围现象中的因果关系比较复杂,即使到了5、6岁,幼儿对不同现象中因果关系的理解水平也不可能一致,而且对日常生活中所不熟悉的复杂的因果关系也还很难理解。

(9)能根据周围事物的属性进行概括和分类。随着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5、6岁幼儿开始能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初步的概括分类。例如把人们饲养的身上有皮毛、四条腿的猫、兔、猪归为家畜类。但这一阶段的幼儿对类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初级的、简单的,因此,幼儿在概括归类时难免会出现一些概念外延上的错误。例如,有的幼儿只能把家畜、家禽概括为动物,而把昆虫排斥在动物之外。

(10)能生动、有表情地描述事物。5、6岁是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的时期,他们不但能系统地叙述生活中的见闻,而且能生动地有感情地描述事物。在与成人和同伴的交谈中,以自我为中心的表达逐步减少,能依据别人的言语调整谈话内容。看图讲述能力也明显提高,幼儿在讲述时根据图片内容想象角色的心理活动。语言表达灵活多样,并力求与别人不同。但是这一阶段的幼儿在语言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的逻辑性方面还存在个体差异。

(11)阅读兴趣显著提高。大班幼儿不但对图书的阅读兴趣浓厚,能较长时阔专心地看书,对内容的理解能力较强,而且开始对文字产生兴趣。当他们在书中或广告招牌中看到自己认识的汉字时会非常兴奋,还常常缠着成人教他们认字,识字的积极性很高,记忆力也很强。他们还常常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写上歪歪扭扭的汉字,到了大班下学期幼儿会聚在一起边看图书边连猜带懵地念书中的文字,阅读成了他们很大的乐趣。

(12)创造欲望比较强烈。由于小肌肉运动技能的发展,双手的灵巧,使幼儿操作物体的能力大大加强,他们越来越喜欢那些能满足想象和创造欲望的各种多变性的玩具。他们能长时间专注地探索物体的多种操作可能,还会几个人合作搭建熟悉的标志性建筑物,如“大雁塔”“古城墙”“电视塔”等等。5、6岁幼儿还对创编儿歌感兴趣,他们会为自己的画、自己的手工制品配上儿歌。在体育活动中他们也常常会别出心裁,想出独特的玩法。

(13)象征性游戏趋于成熟。5、6岁幼儿玩角色游戏时,对角色的兴趣比对物的兴趣浓厚,出现了一个主要角色和几个有关的社会角色的关系。由于幼儿的思维正在进一步向抽象化发展,因此在游戏中较多出现用语言和动作来替代物体的行为。幼儿之间对替代物的一致认同程度提高,游戏中发生争执的情况减少。游戏的主题除了来自幼儿的生活外,还来自于影视作品。在角色游戏中能综合自己所经历过的各种生活内容,概括和创造性地再现一般的生活情景。

幼儿影视文学的概念范文第3篇

参会者通过主题报告、分会场报告与研讨、现场观摩与研讨等形式就以下议题展开了广泛交流与讨论:(1)对儿童艺术的多学科审视;(2)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儿童艺术教育理论;(3)儿童综合艺术教育研究;(4)儿童学科艺术教育研究。

在主会场上,共有6位儿童艺术教育专家作了视野广阔、内涵丰富的主题报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艺术教育委员会主席、台湾师范大学郭祯祥教授向大会作了题为“当代儿童艺术的若干取径”的报告。她以艺术教育为切入口,探讨了何谓“儿童艺术”,介绍并比较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儿童艺术教育取径。前者以罗恩菲尔德为代表,强调人的天生艺术潜能;后者则更加注重文化对儿童艺术的影响,如威尔森认为,儿童会从周围生活摄取影像,家庭、社区、同伴等外在力量会取代“儿童自由向外”的发展模式。郭祯祥认为,每一种理论、取径与教学法都有其瓶颈与限制,任何领域的教育工作者均应致力于充实自己的教学工具箱,不同的个体需要不同的策略,因材施教才能享受教学的乐趣,促进教学相长。

中华美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滕守尧教授在《儿童:生态视角下的完美与完整》的报告中从哲学美学的高度,用简洁的话语解说了何谓“原型”,解析了“原型”与中国道家学说、中国艺术、儿童之间的关系。滕守尧认为,儿童的本性就是道,就是自然。儿童是天生的两极创造者,他们既能上又能下,既听话又调皮,既建设又毁坏,如此游走于两极之间。正是因为有了这两极,才有两极之间的联通,才产生了新的东西,才具有灵气。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对儿童的期待往往是做个“完美”的人――只能顺从听话,不能野蛮调皮;只能双脚走,不能单腿跳;只能正走,不能斜走;只能说“是”,不能说“不”;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只能听,不能说;只能得100分,不能得60分,如此等等,实质上就是砍去一极,只保留认为好的一极,追求所谓的“完美”而放弃“完整”。如何改变这一习气?滕守尧给出了自己的观点:真正学会把儿童看成一件艺术品,保留其自然本色,不强求他们做一个“完美”的人,而是尽力让他们做一个“完整”的人。滕守尧引入“完美”与“完整”概念,既形象地阐释了他所提倡的生态式艺术教育观,又是对生态式艺术教育观的拓展。

两位教授的发言引起了参会者的共鸣,大家就生态式艺术教育理念及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影响、作用展开了热烈讨论。主要观点如下:(1)生态式艺术教育是生态观指导下的、多方面融合的教育,注重“整体性”“辐射性”和“融合性”。艺术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多元集合体,不仅包括音乐、美术、戏剧、舞蹈、文学、影视等,每一门类还要从美学、艺术史、艺术欣赏及创作等多角度加以考虑;艺术教育要与其他领域的教育相融合;“走向生态的”艺术教育是以幼儿为中心辐射教师、家长,是多方面参与的教育。(2)文化对幼儿教育的影响不可忽视。生活在当下社会的儿童,不可避免会受流行文化的影响。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应该考虑文化内涵,即教育内容是否能够展现文化内涵。选择什么样的内容给儿童,不能仅从形式上考虑,而应对作品内涵加以理解和深入挖掘。这同样是生态式艺术教育的价值选择。

享誉全球的瑞吉欧儿童教育中心主席Carla Rinaldi在报告中对学习和创造力作了反思和再思考,认为学习的过程与表达、交流及艺术活动的过程紧密相关。参与艺术活动也是一种学习。儿童天生就有与人交流的欲望,儿童有一百种语言,教师关注儿童的最好方式就是倾听,要敞开心扉倾听儿童的心声,要让倾听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著名的零点项目中心主任、美国哈佛大学艺术教育学科负责人Steve Seidel作了题为“美育过程中的参与式学习”的报告。他以7岁小女孩索菲亚的绘画作品为例,深入探究其学习经验的方方面面,包括构思、即兴创作、评论、表演和展示、练习和实验等,并以此说明艺术创作过程中儿童是怎样学习的。他认为“关注学习过程”是艺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研究的取向,并指出“画”既是作品,也是创作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培养儿童独立安排工作的能力,使儿童不仅能提出问题,还能积极投入到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去。

对当前国际幼教界产生深远影响的“瑞吉欧”和“零点项目”,不约而同地关注儿童的学习过程。无论目的性艺术教育还是手段性艺术教育,其过程都值得关注。正如Steve Seidel所说,“关注学习过程”是艺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研究的取向。

以上专家从多元文化视野对儿童艺术教育进行了理论探讨,美国肯恩大学Lily Chen-Hafteck教授和纽约大学PhilipTaylor教授则分别从音乐和戏剧领域,从学科艺术教育的角度探讨了儿童艺术教育理论问题。

Lily Chen-Hafteck在《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的新视角:发现和培养幼儿的潜能》的报告中探讨了建构主义思想对音乐教育的影响及音乐在儿童成长中的角色问题。她认为应该重建音乐教育的概念,音乐是一种专门性课程还是一种普适性课程,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她指出,在儿童音乐教育中,教师要了解儿童校外音乐经验,要观照文化背景进行音乐教学,同时要考虑音乐的多元目的,不能仅仅将其视为技能教育。她倡导要相信儿童具备天生的音乐潜能与知识,相信音乐活动能够激励与吸引儿童学习。音乐的种子需要好好呵护,我们应该给儿童提供可探索及创造的环境。

Philip Taylor深入探讨了戏剧的多种认知方法以及构成这些知识评价所面临的挑战。他认为,目前的评价模型往往未能顾及审美维度。大多数戏剧教育工作者关注那些没有关联的技能的传授,原因在于大多数学校定位不准。什么是戏剧?什么是艺术?这都需要重新界定和思考。Taylor认为戏剧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创造一门艺术审美的课程,并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客观地评估学生。

关于学科艺术教育与综合艺术教育的讨论同样引起了广泛关注。尽管此次会议并未就与此相关的某一具体问题达成共识,但还是给了参会者很多启示。如必须确立多元文化学科艺术教育理念;明确超学科的学科艺术教育目的,不仅应关注艺术学科本身,还要关注艺术家的成长、艺术学科的发展、艺术素养的培养等问题;兼容各种艺术教育模式,探寻适合的教育途径,等等。

除了主会场上的精彩报告与发言外,大会还设立了四个分会场,参会者分别就提交的论文进行了交流和研讨。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专家学者及幼儿园教师分别介绍、分享了各自不同的经验。例如,美国塔夫茨大学Mary Eisenberg教授和南京师范大学边霞教授介绍了她们共同的研究成果,以“与自然合作”活动为例,展示了儿童美术学习中的12种支架,并就儿童美术教学中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台湾花莲教育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徐秀菊教授与大家分享了绘本创作教学的故事,展示了大量制作精美、极富创意的绘本;南京师范大学许卓娅教授在确立讨论的基础――音乐教育首先应该而且必须是“人的教育”这一基本价值立场后,引入快乐与成长、自由与秩序等七对当前冲突激烈的微观价值矛盾,试图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发现这些矛盾中的共生价值,并尝试找出实现这些共生价值的可能出路,拓宽了儿童音乐教育新视野。此外,台湾爱弥儿幼教机构驻校艺术教师徐德成所作的该园课程介绍,美国波士顿Advent学校Yvonne Liu-Constant博士对艺术在幼儿园之多重角色的探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黄进博士关于童年与艺术关系的论述,张金梅博士的幼儿戏剧教育内容建构,以及来自各大专院校和一线幼儿艺术教育工作者各具特色的艺术教育经验,均引发了参会者的热烈讨论。

参会代表还分别在江苏省省级机关幼儿园、南京市第一幼儿园、南京市第三幼儿园、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进行了教学观摩活动,如美术活动“茂密的树林”、早期阅读活动“我爸爸”、歌曲欣赏活动“数羊群”等。活动结束后,参会者对活动目标、过程、实施等问题进行了点评和交流。幼儿园现场观摩与研讨活动丰富了参会者的实践经验。

总之,这次大会为不同文化、不同观点搭建了一个对话与交流的平台。不同文化背景的专家学者及幼儿园教师就当前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力求从多学科、多领域的视阈交融中生成新观点和新方法,并致力于促进儿童艺术教育研究共同体的形成。在坚持自由、开放的学术对话,理性、客观的学理探讨,广泛、深入的问题分析,多元、多维的学术话语宗旨下,面向艺术教育前沿,面向艺术教育未来,为促进学科交叉和融合,推进整体性综合研究,启迪创意思维,促进知识创新搭建了平台。

没有艺术的文化是不完整的文化,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仅有知识技能的艺术教育是不完整的艺术教育,没有艺术素养的人是不完整的人。艺术教育,尤其是儿童艺术教育必将是一个恒久的议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与创新,反思与调整。

Discussion, Observation, Reflection, Exaltation: A Review of the International Seminar of Children Art Education and the 1st National Seminar of Children Art Education

幼儿影视文学的概念范文第4篇

大众化趋向:更加娱乐化、新闻化、通俗化

近两年来,儿童文学出版保持引进版畅销书、原创儿童文学、重组名家名作 “三分天下”的基本格局,总体感觉平淡无奇,没有大波澜,没有大事件,缺少热点,缺少亮点。但静心搜索,又能感觉其间的暗流涌动以及由此形成的“新现实”,即在市场化转型、新媒体挤压、快餐阅读引领下,儿童文学出版正迅速与娱乐场、新闻场相联通,表现出娱乐化、新闻化、通俗化的大众化出版趋向,纯文学出版被功利出版、浮躁出版逼向一隅,成为需用心经营的美好愿景。

综合北京开卷市场信息和行业其它有关数据,近五年来童书市场整体表现持续上扬,2003年、2004年出版童书数量约占图书市场总份额的8.5%,2005年、2006年上升到9.5%,2007年达到11%,同比增长24.40%。

分析童书市场各板块竞争力之此消彼长,会发现儿童文学市场份额随大势持续走强,对童书市场贡献率呈增长态势。有媒体指出,2007年,儿童文学作品约占整个童书码洋的半壁江山(接近50%),在100种畅销童书排行中,儿童文学约占80%;在前50名中,约占90%;前10名全部是儿童文学作品,单品种销售册数在8万至30万之间。“虹猫蓝兔七侠传”、“淘气包马小跳”、“哈利・波特”、“超级冒险小虎队”和“小鲤鱼历险记”等一批所谓的“儿童文学畅销书”,成为拉动2007年我国图书零售市场快速增长的主力军。

然而,从学术的儿童文学研究的视角看,在我们平时阅读印象中那些有价值、有分量的儿童文学作家作品,并不在排行之列;那些非典型的儿童文学,诸如影视联动的动漫作品和引进版玄幻作品则大行其道。这让人联想到在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在出版社市场化转型和读者娱乐化阅读的双重挤压下,已有的“儿童文学场”开始明显地发生倾斜,“文学的”阅读与“大众的”阅读分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分明,这给当下儿童文学的教学、批评、评奖、研究带来新的问题,甚至动摇学术界对儿童文学既有的一些基本认识,让人感到繁华背后有明显危机。

儿童文学需要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但长久形成的儿童文学得以独立的那些基本的艺术标准不能动摇,降低进入儿童文学的艺术门槛,便会导致真正的儿童文学开始走向衰退。

三大突围: 绘本文学、网络出版、走出国门

绘本文学成为一种明显的出版现象。有人把2007年称为“绘本丰收年”。绘本这一出版形式经过十年来的倡导,特别是近三年来的出版实践与市场预热,原来三五千册出版社不敢印,现在印到三五万册的为数不鲜,《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活了100万次的猫》等经典绘本,都有非常好的市场业绩。

很多作家热衷绘本创作,众多出版者亲昵绘本出版,一大批读者追捧绘本“悦”读,引导了儿童文学概念的大转变:将绘本作为“幼儿文学”的一种典型样式,作为一种时尚的新型儿童文学来推广。

出版社关注绘本出版不再是追赶时髦的行为,更多地是从国际童书市场发展大势中得到启示,抢先投入,抢占先机,为的是抢占未来童书市场的制高点。但出版社的行为决策又不是孤立的,首先得益于经济的持续发展,极大地激发了大众对文化的需求,提高了大众购买力,促进了消费观念转变,出版投入也有了经济保障;另一方面,“70后”、“80后”父母群开始成长起来,他们文化素质高,观念新,对图书选择的标准也越来越高,消费追求唯美时尚,已经成为绘本读者群的主体。文化繁荣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成正比关系,这不仅仅因为文化建设、文化发展需要经济投入做后盾,还因为经济持续增长提高大众购买力,这一点突出表现在绘本出版的成长性上。

网络写作渐成儿童文学新的出版方向。近年来,以网络出版、手机出版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新媒体出版异军突起,形成与传统单一纸介质出版分庭抗礼的态势,而且传统出版受制于新媒体出版的案例已经非常普遍。

网络用户的主体和儿童文学服务的对象都是青少年,网络与儿童文学出版的融合是必然趋势,虽然目前出版与网络的结合主要表现在在线组稿、在线编辑、在线阅读及销售宣传某些重要的出版环节,但各专业少年儿童出版社都在积极主动地谋划童书数字出版工程,必将给儿童文学出版带来革命性的转折。

这里要说的是必须得到尊重与重视的民间网络写作现象――冲破“自办出版社”政策瓶颈的作家网站。几乎所有的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都有自己的网站,他们自由地发表自己的作品,自由地讨论创作心得,自由地交流观念看法;他们还通过播客、博客的形式直接与网络的读者沟通交流,最能了解读者的需求,最能贴近生活、贴近心灵。面对多层次的网络读者,特别是少年儿童和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年轻人这一消费主体,儿童文学网络出版对普及社会儿童观和儿童文学意识,提升儿童文学作家知名度和儿童文学认知度,扩大儿童文学传播,促进儿童文学销售,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

“走出去”拓展中国儿童文学的国际影响。文化是属于全人类的,出版“走出去”是提升一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而儿童文学被认为是最具有世界性的文学,是最容易“走出去”的文学门类,关键在于作品水平、作家实力、出版社品牌。

中国还不是儿童文学出版强国。近年来,为了让中国儿童文学真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重点是走进欧美市场,走进非华文地区,儿童文学作家和出版人一起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如郑渊洁的“皮皮鲁总动员”(30册)和童话《魔法小仙子》、黄蓓佳的《我要做好孩子》《亲亲我的妈妈》、曹文轩的《山羊不吃天堂草》《青铜葵花》、金波的《和树谈心》《影子人》、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12册)、张天翼的代表作《宝葫芦的秘密》《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等都被国外出版社买走了版权。

由于语言、文化、审美习惯、价值观念的不同,以往“走出去”的目标市场主要在华文地区。但近两年出现了重大转折,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法国、瑞士、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越南等欧美及非华文市场逐渐成为主要输出地。

出版繁荣:儿童文学大发展的前提

出版社为什么要出版儿童文学?值得观察和研究。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出版机构,不分国有民营,都有儿童读物出版,但真正涉及原创儿童文学出版的,还非常少,更多的出版社将儿童文学出版的重点放在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整理和重组出版上,放在与学校教育配合的课外儿童文学读物的出版上,他们的目标很明显,就是教育市场,追求的是经济效益。

原创儿童文学出版一般有较大的市场风险,而名家原创新作的出版成本往往居高不下,非品牌出版社一般难有资源拿到名家新作,很多中小出版社往往没有经济实力与营销能力来出版名家新作。在出版“微利时代”, “惟利是图”是出版企业的惟一选择。很多出版社不愿意在原创儿童文学方面冒险,更多地转向对已有儿童文学经典的重述重组,转向对当代国外儿童文学畅销书的引进。

对于一家专业少年儿童出版社来说,出版原创儿童文学是它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长期坚持原创儿童文学出版,不仅在业界有良好的声誉,而且会有更多优质的作家资源,能够带动非儿童文学的出版,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为出版社整体出版水平的提高与综合竞争力的形成,创造良好环境。

原创儿童文学作品多,被列入新闻出版总署每年扶持的“三个一百原创图书”的机会就更多,入选新闻出版总署每年“六一”前推荐的“百种推荐青少年阅读书目”的可能性就更大,评为国家“三大图书奖”的概率就更高。所以,从理论上说,少儿出版社坚持并加大原创儿童文学出版,有百利而无一害。

实际上,很少有出版社能长期坚持下来,其中重要的原因可能有二:

一是没有人做。想做还要会做,想做还要有能力做,缺乏理解并热爱儿童文学出版的社长老总,缺乏一支了解并热爱儿童文学出版的编辑队伍。

二是没有坚持。胜利往往在于努力一下的坚持之中,但大多数出版机构不能在低谷中坚持,在困境中坚持,改弦易张,前功尽弃。呼唤经典,呼唤新人,呼唤精品,呼唤对儿童文学的坚守,成为当前儿童文学出版最紧迫的任务。

很多非少儿专业的出版社出版原创儿童文学,看重的就是它巨大的潜在市场。这些出版社的儿童文学作品往往一试成功,一夜成名,要影响有影响,要市场有市场,叫好又叫座,让专业少儿社的负责人汗颜。为什么非专业的有时比专业的做得更好?也许越是专业的,越是狭隘的;越是专业的,越是保守的。思想不够解放,眼界不够远大,心胸不够开阔,能力缺乏持续提高,这可能是重要的原因所在。

十分明显,儿童文学这座大厦是由创作(作者)、出版(出版者)、发行(发行者)、阅读(读者)共同支撑起来的。要找寻儿童文学繁荣的动力,不能不从这四个矢量来考量;要评议儿童文学发展的得失,也不能不从这四个方面来探讨。这也表明儿童文学的发生发展实际上有一个内在动力结构,人们可以通过研讨四大流程的 “互动共生”的结构关系,寻找当下加快儿童文学大发展大繁荣的着力点、突破口,也就是笔者在2006年青岛原创儿童文学会议期间呼吁的“构建原创儿童文学创作与出版的和谐生态”。

作为中间环节的出版,承上启下,使儿童文学生产的过程得以顺利进行,对上游的创作与下游的市场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我国出版实行审批制,出版社对作家作品能否出版有生杀大权,而且很多情况下,出版社组织策划选题,邀请作家创作,包销作家作品,制造市场热点,引导读者消费,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繁荣和创作繁荣,首先、直接表现为出版繁荣。繁荣的首要表现是“量”的增长,有规模有市场,是基本面的数量指标;核心是“质”的提升,有品牌有品位。质是核心,是本质面的水平指标。一个时期的儿童文学成就,最终取决于精品的数量以及精品所达到的艺术高度。

只有被阅读的作品才是文学史的一部分。可以说,在眼花缭乱、繁花似锦的卖场陈列中,真正能让人主动购买、主动阅读的作品可能不多;给人印象深刻、让人感动、口耳相传的好作品可能更少;被当作儿童文学精品、进入儿童文学经典、能够传之久远的优秀作品更是凤毛麟角。这种基本作品非常多、优秀作品非常少、经典作品很难找的“非常态结构”,表明我们的儿童文学出版还没有进入良性循环和良好发展阶段。

有论者提出,中国已经步入了“儿童文学出版大国”。几乎所有的儿童文学作家都有作品出版,甚至有的一年中有二三十部;所有的书店都有儿童文学读物出售,而且摆在很好的位置;所有的媒体都在热议儿童文学,形成了一种文化时尚;似乎儿童文学作家已经开始成为社会最可尊敬的人,儿童文学出版开始成为社会最受关注的领域,儿童文学作品开始成为老少皆宜的馈赠礼品,儿童文学工作者开始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所有这些,似乎在传达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儿童文学走向繁荣”的春天气息。

幼儿影视文学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写作 文本 修改

《新课程语文标准》指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并要求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可见,语文的地位已经得到提升,而写作为其半壁江山。写作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基本的适应实际需要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活动。但作文历来都是难攻之碉堡,令教师头疼、学生惧怕,面对作文,师生常诚惶诚恐。可是作为语文教学中极重要的一部分,它又绝不可被忽视。“知识易学,作文难成。”“难成”并不代表一无所成,写作还是有章可循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细微处。结合数年来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巧学文本

入选课文都是编者精挑细选所得,文章内蕴含各家精华。编者将之归入不同单元,使得每个单元都有一定的知识、素材、技巧可以习得。如此,学生找到了写作的“钥匙”,调动了他们内心的情感。同时,在具体的情境中,教师及时指导,使学生明白如何把语句写得更完整、更具体,如何运用现有的技巧于写作中。

让“文章分析”为“写作指导”开路,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和能力。比如关于细节描写,课文中将其定义为:“对人物的性格、行为、行动、肖像以及周围环境、自然景物等等的具体描写。”但学生心有疑问,是否对语言、行动等的具体描写都可归纳为细节描写?答案则不尽然。为让学生具体深刻地理解这一概念,需以具体的例子加以解说。小说单元《差半车麦秸》:“他同我谈话的时候,眼睛不断向墙角的油灯瞟着,似乎有一种什么感触使他难以安下心去。”“默默地坐了半天,不时向灯光瞟一眼,又向我瞟一眼,神情越发不安起来……”一个“瞟”字,极传神地表现出“差半车麦秸”看着夜晚灯火通明十分心疼又不敢吹灭灯火的心理活动。我告诉学生,“瞟”字带劲儿,一字一世界,一个节俭、憨厚、质朴的农民形象就此跃然纸上,这样的动作比任何语言的解说更具表观力,给读者留下无限回味的空间。引导学生领悟经典、细微的描写――这就是细节描写。

通过此类例子的分析,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掌握细节描写的定义、用法、作用。所以,在该单元的小说写作中,大多数学生能巧妙地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其实,语文版六册课本四十二个单元,每一单元都有其侧重点,如果都能紧紧围绕此对学生进行有效训练,那么三年过后,学生必能具备相当的写作能力。而且通过课堂的解析,学生熟悉其用法,比单纯的技巧授予,其效果要好得多。

二、力拓范畴

任何文本,都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一个平台。或学其语文技巧,或借此延伸,提供途径以了解更多的作家作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指导学生在阅读活动中采集文字材料,或谈其感受,都是良好的提高途径――发散思维,提高认识,培养审美情趣,规范口语表达。但如今大小作家多如牛毛,如何选定具有代表性的作家,需要我们认真斟酌一番。

毕淑敏的文章充满关怀、热情,教育类作品母性满怀,让不同阶层的人阅后感触颇深,并陷入深深的沉思中。语文版九上教材选入《一厘米》,讲授课文后,我腾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精读《提醒幸福》,略读《不会变形的金刚》、《孩子,我为什么打你》等文章。对毕业班的学生来说,学习是一个蜕变的痛苦的过程,生活中充斥着学习、分数重重的压力,单调乏味,因而需要“提醒幸福”。读后谈感受时学生说,一个责备的眼神,一次轻微的拍打……都满是温暖。在单一的学习中,适时回味周边的感动,让学习生活增添一抹亮色。这是一群花季少年,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正慢慢建立,需要正向的及时的引导,写作中需要真情的抒发。通过不断阅读,学生学会如何找寻素材,挖掘其深刻的内涵。以往的写作中,学生苦无素材,凡是涉及亲情,必是生病时母亲床前的精心照顾,考试考砸时父亲鼓励的话语……素材缺乏新意,被我一一否定。经过点拨,学生猛然间发现,“陪外婆看芗剧、在‘我’休息时悄悄地关上房门、在‘我’情绪低落时给予独自思考的空间……”带给人的是平静中饱含震撼的感动。教会学生懂得生活中的普通也是一种绝好的素材,关键在于学会如何感知丰厚的外观世界。

纵观我们的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收起学生的伞,让他们学会在雨中更快地奔跑。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能力的训练过程。从大的方面来说,教学具有滞后性,我们所教给他们的内容并不能使学生即刻成为写作高手,很多学生坚持一阵就松懈了,这就需要教学者经常性地加以提醒。钱理群教授指出:“要真正有发现、感受美的眼睛、耳朵、手足与心灵,是需要长期的培育与训练的,而这样的培育与训练,在本质上是一个生命的开发和提升的过程。”当细腻、善感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我们的努力就成功了一大半。这不单是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也是充实学生的生命内涵。

三、精于修改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作文修改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环节。学生拿到作文,只在乎分数和教师的评语。《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中学生要“有独立修改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吕叔湘老师曾说:“教学就是为了教学生学。”为了改变唯教师一评的现状,我常将学生的作文当做典例让全班阅读、修改。对于同伴的成果,学生乐于参与其中。对当事者来说,是一次绝妙的激励,对他者则是近距离的品读修改,更易扬长避短,取得进步。

在《那一年,那一天》中一位同学叙写了父亲骑着破旧单车送“我”赴考的经过,叙述与抒情有机结合。讲评课上我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思考,而后小组讨论,深层次地修改。原文是:“在转弯处,你向镜子中看了一眼,那一刻现在依然停留在我的心中,就像你在旁边看我写作业一样,我不禁愣了一下。”改后的文段是:“在转弯处,你习惯性地朝车后镜看了一眼。就是那不经意的一眼,使我的心猛地震了一下。人们常说,大爱无声。是的,大爱就是在不经意间流露的眼神,在不经意间脱口的叹息……这一刻,我深切地感受到‘可怜天下父母心’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在多少个日日夜夜里翘首以盼子女能更快地成长。每当我遭挫、任性地朝他发脾气时,他的心里会是怎样的煎熬?心里的酸涩已如潮水往上涌,为了不让他担心,我故作轻松地继续骑着单车前行……”将两个文段进行比较,不难看出,改后的文段将小作者当时的心理活动描写得更透彻、更到位、更传神,让人感同身受。

好作文从来都不是一挥而就的,需要师生不断加以修改。每位学生对自己的作文都存在一定的盲点,需要依靠老师、同学的指点。在一次次地修改后,作文从形式到内容都会经历一次蜕变,而学生的创造力也能得到再现。好作文,经得起推敲。懂得如何修改作文后,写作时学生在遣词造句上也就格外用心。

当然,如果将所有的作文都如此大幅度地修改,必然“劳民伤财”。有时候可以变换形式,比如小组内交换修改,比如教师面批后学生重写。

四、妙借“媒介”

对于现代学生来说,他们喜欢新颖,追求时尚,希望与时俱进。适当借助“媒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诚,求真,求美。

影视剧。电影《那山那人那狗》,很质朴的画面,很单纯的人和狗,简单的山、人、狗演绎了边远地区的淳朴,这影片带给人酸涩的感觉,但更多的是持久的感动。本片的一个特点,以意象解构作品内涵。欣赏影片的过程,也是学生解读如何以简单的意象巧构作品的过程。《红玫瑰与白玫瑰》是根据张爱玲同名小说改编的,虽然学生未能完全理解作品的主题,但是能看清电影的主色调。以灰色为主,暗示了时代对社会、人性的深刻影响,告知学生对氛围的正确营造可以让作品的主题更鲜明。因而,写作中适当的背景因素不该被忽略。有的时候,无形即是有形。金庸的武侠小说之所以备受青睐,就在于他能巧妙地为人物的出场制造最扣人心弦的氛围。

无论是引导意象的解读,还是强调背景因素的存在,甚或在欣赏的同时,提出适当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都是教会学生懂得,对于影视作品,不能当做可有可无的消遣时间的工具,也不能坐实地解读,要让它们巧妙地为我作文所用。

生活点滴。在“幸福”话题中,多数学生将幸福定义为一个梦寐以求的生日礼物,一次难忘的旅行,一次疲累后的娱乐……多是物质层面的,我认为,需引导学生往精神层面思考,比如关乎思想、信念、志向、气魄等方面的思考,这样的“幸福”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对学生现有作文进行点评后,我向学生描述了三个画面:一是素日为生计不停抢时间的的士司机集体无意识地为缓缓过马路的幼儿园小朋友们让行,场面中出现的肃穆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二是小区里妈妈看着孩子安然、惬意地坐在推车上,会心一笑;三是傍晚公园内耄耋之年的老人扶着步履蹒跚的老伴练习“走路”。这三个画面中,司机、妈妈、老人,都沉浸在各自的幸福中。所谓幸福,不是具体的某种物质,而是内在的精神感受,唯有精神的,才是永恒的。然而最大的幸福是一个人的故事带给另外一个人心灵上的悸动。比如司机、妈妈、老人的举动,将幸福传递于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幸福无处不在。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记忆表象储备越多,他所展开的内容就越丰富。因此,做生活的有心人,学生能找寻到写作的契机;做教学的有心人,我们亦能明白怎样的引导才是最适合的。

清代文学家沈德潜曾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因此,在学生成长的三年里,我们应该根据他们的作文发展水平对作文教学作总体的规划,从片断训练到全文的谋篇布局,层层递进,并细化到每一堂课的训练。我们的目标是――当技艺掌握手中,无论面对怎样的作文考题,学生都能沉稳以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