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循证医学的要素

循证医学的要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循证医学的要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循证医学的要素

循证医学的要素范文第1篇

循证医学的主要特征主要有两点。第一,循证医学将最佳的临床证据,熟练的临床经验以及患者的详细情况这几个重要的要素紧密的结合到一起找寻和搜集最佳的临床证据,为了得到更确切和可靠的诊断方法,制定出更合理和安全的治疗方案,使患者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通过掌握的临床经验可以对繁杂的临床证据进行分类和识别,从而采纳最佳的临床证据,快速的对患者的情况做出准确的分析和评价。依据不同患者的不同临床状况,根据具体患者需求对其疾病的严重程度,患者及家属的期望值制定合理的方案,最大限度的尊重患者的选择。只有将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才能使得医生和患者在临床治疗上达成共识,互相理解和信任,最终达到最佳的治疗目的。第二,循证医学重视确切的临床证据,这一点和传统的医学是截然不同的。传统医学主要根据医生个人的临床经验并参考更高级医生的意见,辅以教材或相关医学刊物、资料等,一次来制定合适的医疗方案。由于传统医学的主要根据不是详细的临床资料而是医生的个人经验,因此,传统医学的局限性非常明显。

我国消化系统疾病循证医学的发展情况

循证医学在我国消化系统疾病上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已经建立了消化系统疾病对照试验的资料库。但是相关研究尚且有限,发表的论文、著作的数量还很少,真正意义上应用于临床且较为成熟的实例就更少,加上研究设计上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循证医学的发展和应用。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它也给相关的医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世纪的医学工作者或研究人员,不但要在专业临床医学知识上有所掌握,还要对卫生统计学等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在最近的Cochrane图书馆中,已经包含了我国研究人员完成的关于消化系统疾病的SR以及SR计划,这些研究成果极大地促进了消化系统疾病循证医学在我国的推广和发展[5]。

消化系统疾病SR的结果

1胃食管反流综合征

以往对胃食管反流综合征的研究重点多在食管病变,一些患者就诊内镜检查为阴性,通过加强胃动力增强食管下部括约肌的力量,从而减少反流。通过对胃动力抑制剂结合内镜阴性的患者SR发现,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质子泵对缓解胃痛的效果最明显,而在该疾病的治疗效果上相同,所以认为抗分泌治疗对症状的缓解非常有效。

2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循证医学的要素范文第2篇

现阶段医学教育模式实施过程中,讲授医学基础理论时,需要导入临床意识、临床思维和实践案例,在临床与基础理论教学之间贯通桥梁,循证医学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提出一整套发现问题,寻找并评价证据,综合分析并正确应用结果以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理论和方法,使得临床医学的决策更加科学化.临床科研方法,应用RCT证据,Meta-分析等多种临床科研方法大量进入到临床中,大量病例的研究发现,单纯通过推理或病理、生理学基础知识指导眼科的临床实践有时并不可靠,理论上认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在临床实践中的效果往往值得认真商榷.在现行的医学教学模式下,临床教学存在诸多弊端,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能完全反映新诊疗技术和手段,对一些新发的病症也不能做及时的跟踪与讲授,教材的编写也必须突出知识和理论的系统性等要素,对一些尚无明确结论的、还处于研究阶段的病症和诊疗手段也不能大篇幅的阐述,因此利用循证医学的基本手段,使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检索证据,并对证据进行评价等步骤,能够跟踪到最近的研究进展.同时应该看到,临床教学涉及面广、病种繁多、内容繁杂,而且课堂教学的学时有限,使得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较少,师生互动少、往往出现重理论知识讲授与学习,轻实践能力与医生职业素质培养,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脱节.而通过EBM的教学过程,可以实现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充分结合的效果.

2改变传统医学教育模式,自我教育,终身教育,构建创新性医学教育体系

目前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医生的职业素质要求,在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下,或是由于教育理念的影响,或是受制于实际环境和条件,往往存在重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同时,医学生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和继续学习脱节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特别是医学这样一个站在科学和社会发展金字塔顶层的学科,对医生更新和完善知识体系,适应新病症和新诊疗手段和技术的要求更加突出:(1)诊疗方法的局限性:病例数的局限,观测周期的局限,临床研究缺乏严格的科学设计;(2)诊疗中的决策依据通常是教科书、权威参考书,出版时间滞后,并不能完全反映诊疗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循证医学的教育模式,由于是基于问题的一种学习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证据的搜寻和判断,并应用获取并经过评价的证据进行应用并自我评估结果等方面的能力进行了大量的训练.学生一旦掌握了循证医学的基本知识,并经过培训掌握了循证医学的基本能力,对于实现医学生自我教育,终生教育,以及构建创新性医学教育体系,均能起到十分很重要的作用.

3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疾病谱由单因素疾病向多因素疾病转变

循证医学强调三方面的协调平衡,即最佳证据、医生通过专业技能及临床经验进行判断,以及患者的要求和价值取向.而传统医学经过长期的发展,尽管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但通常局限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现代医学模式已经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临床医疗终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威胁健康的疾病谱也发生了变化,从单因素疾病向多因素疾病转变.传统的医学模式和知识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为适应新形式的发展,就要求医学生更新和完善知识体系.而循证医学的教育模式对于医学生完善知识体系,适应现代医学模式有着很好的指引作用.

4利用循证医学手段,改变培养模式,造就创新人才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引领下,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而研究生作为今后知识创新的主要力量之一,在教学和培养过程中更应该重视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目前我国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环节普遍存在学生研究兴趣不浓、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发现问题能力欠缺、创新能力较低的症结.这既有学生主观上的因素如就业压力大、职业选择的趋利性、缺乏长期从事或者终身从事所学专业的动力等,也有客观上条件的约束,如教育资源投入的不足,传统教学手段的局限性等导致的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等因素.解决这个问题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在研究生教育和培养过程中,应用循证医学的手段和观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实施基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研究生教学手段,注重研究创新能力和研究成果展现能力的培养.通过把课堂教学转变为研究中教学,把学习和研究的压力实际传递到学生,同时创造出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研究的环境和条件.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主动研究,教学中以实际课题研究或实际病例为导向,以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标,教师负责进行业务指导并创造相关环境和条件,由学生分组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同时积极开展师生间、学生学习小组间的讨论交流,以及共性问题的共同讨论,个性问题的个别指导等措施,树立学生循证医学基本理念、培养学生循证医学基本思维、掌握循证医学基本方法、从而提高研究能力,达到教学的目的.

5循证医学实践过程培养学生医患沟通意识、强化自我学习能力,固化终身学习能力,强化职业素质和能力

医学生在接受医学教育过程中,应该完成基本医学训练、掌握基本临床技能,并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而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应该贯穿始终要注重培养学习的职业素质、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下,患者及其家属维权意识较强,同时对医学生的医疗实践活动的配合程度较差,客观上对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影响了实践教学环节的进行,长期来看对提高医学生的培养质量是不利的,对提高医疗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也是不利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意识、强化医患沟通手段.通过有效沟通,让患者及其家属配合医疗过程,不排斥医学生参与到医疗活动中.同时强化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提高职业素质和能力,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患者所患病症现有的治疗水平和治疗手段,并理解一些目前采用的有效治疗手段在治疗过程及恢复期间的所产生的副作用,并愿意承担这些副作用,在兼顾安全的前提下,采用有效的治疗措施.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是培养医患沟通意识,强化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提高职业素质和能力的有力手段.

6循证医学教学将单一课程教学转变为构建知识体系网络

在传统医学教学模式下,教学的重点集中在课堂教学中,而学生的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过程中,尽管已经考虑的构建全面的、适应性强的知识体系,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能充分理解课程设置的意义,而把大量精力投入到单门课程的学习和考试中,往往忽视了课程之间存在的相互依托、相互承接的衔接关系,这对培养学生全面和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是不利的.而在循证医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面对单一问题的求解过程,而是要对一个问题做出全面的判断,而且判据也需要进行搜寻和评价,并最终应用到实际病例中.这就要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具备较为全面的知识体系.通过循证医学教学模式的培养,利于将单一课程教学模式转变为构建知识体系网络.

循证医学的要素范文第3篇

作者:童忠

【关键词】循证医学;现代医院管理;医患关系

循证医学其实迄今为止仍然属于是新兴的学科,它仅仅在上个世纪末才开始提出并发展起来,在进入了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以后才被人们所重视。循证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几方面的要素:首先是医学的发展,只有医学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够衍生出新的分支学科;其次是管理的重要性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医院管理者意识到科学的管理活动不仅能够让医院的运转正常,还能够解决不少当今的矛盾;最后是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理念,而以人为本体现在医院中就是处处为病人着想,也就是要遵循一切现有的证据来进行治疗和管理活动。在随后的几十年中,随着以人为本的观念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循证医院管理成为了我国当前医院改革的必由之路。

一、循证医学和循证医院管理概述

提到循证医院管理,就不能够不提到循证医学。循证医学是在最近几十年内,在临床领域得以快速发展的一门学科。这门学科是符合基本原理的,它是践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学科,是未来临床医学发展的趋势。

循证医院管理正是在循证医学理念影响下延伸到医院管理层面的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循证,顾名思义就是指遵循证据,换句话来说就是要在实践中获取医院管理的目标、途径、方法和效果评价等等。在循证医学领域,一般来说是要按照发现和查找问题---依据问题寻找相关证据---对相关证据进行评价和分析---对有用的证据进行运用---对效果进行评价的步骤来进行的,对应这五个重要的步骤,循证医院管理的实现途径应当从找问题---制度的完善;找证据---信息化建设;对证据进行评价和运用---能力建设和对效果评价---建立指标体系这几个步骤进行。

二、循证医院管理的重要性

循证医院管理在当前医院管理改革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区别于以往的粗放型管理和其他的类似以经验为依托的管理手段,更加地科学。以往的经验类管理,依据的是抽象的医院管理活动的经验教训,尽管也是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但是没有形成完备的体系,在管理上会有混乱和茫然的情况出现。

其次,它是坚决贯彻落实基本原理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中对实践十分看重,认为实践中才能出真知,认识只有经过实践才能成为正确的认识。而循证医院管理严格按照实践中的证据来做,符合的基本原理。另外,科学发展观要求把以人为本放到核心地位去做,循证管理其实就是从被管理者的需求出发,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最后,它是当前医疗改革的必然要求。当前医疗改革从宏观角度上要求是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在实践层面就是要满足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双方的需求和权益。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已经上升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社会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医院的体系必须进行革新,必须要适用更为科学的管理手段。

三、未来循证医院管理的实现途径

综合循证医院管理的重要性和实现途径的分析,未来循证医院管理的实现途径应当从下面的几个步骤来进行:

首先是找出问题。要想找出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其实是很容易的,但是要将这些问题准确、科学地找出和及时上报、登记等等,还需要完善医院的管理制度。只有在制度上完善了,才能够将寻找问题这项工作变得更为科学和实际,才能够形成有利于医院发展的长效机制。

其次是基于问题寻找证据。寻找的证据也要科学,还要有效,寻找证据的途径也要多样,这在医院的管理活动中集中体现为信息化的建设。当前是计算机的时代和网络的时代,要想能够科学地寻找出解决问题的相关证据,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将证据获取也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上至各种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下至医院管理者的相关经验和先进理念,都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体现。

再次是对证据进行分析、评价和运用。这在循证管理过程中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对证据的分析和运用在实践层面就是要加强能力建设。能力建设不仅仅是要加强管理者的能力,还要加强所有医务工作者的能力。这种能力不限于管理能力,还包括了相关的医学专业知识。查找出证据其实并不困难,要想对证据进行合理的运用,必须提升自身的能力。

最后,要对证据运用的效果进行评价。也就是说要加强医院管理的评价体系。要想加强医院的管理,仅凭前期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对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的效果不断改进,才能够将循证管理工作做得更到位、更科学,才能更符合医院的管理实际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循证医学的要素范文第4篇

关键词:循证护理 临床教学

中图分类号: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7)12-0144-03

循证护理学(Evidence based Nursing, EBN)是1991年加拿大学者Guyatt最先使用的,1992年加拿大LsacKett等对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的概念进行了整理和完善,其核心思想是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应用当代最佳证据,对个体病人医疗做出决策[1]。将循证护理学引入临床教学,将大大提高临床教学的效果和护生

的能力。本文将总结作者所在科室的教学经验,重点探讨循证护理学在护理实习生教学和本科生培养中的应用。

1 帮助护生认识和使用循证护理学

循证护理学[2]即“遵循证据的护理”,其概念是护士应慎重、准确而明智地应用能够获得好的护理学研究证据,结合护士的个人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多年的临床经验,并能充分考虑病人的价值、意愿、愿望和实际情况,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符合病人实际情况的护理计划,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就其概念而言,EBN的核心是强调证据。遵循的证据是[3]科研结果、临床经验以及病人需求三者的有机结合体。

EBN包含了三个要素:(1)可利用的最适宜的护理研究依据;(2)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3)病人的实际情况、价值观和愿望,这三要素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树立以研究指导实践,以研究带动实践的观念,这才是EBN研究和实践的核心目的[4]。

如上所述,EBN主张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现有的最好证据、评价和综合分析所得证据,并将所得证据用于指导病人的护理。那么,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在提出问题后,如何寻找证据呢?答案似乎很简单,就是利用现有的医学信息库和文献检索。但目前全世界有25000多种生物医学杂志,每年发表的医学论文有200多万册。期刊杂志和文献的数量每年以7%的速度递增,这些浩瀚的信息都有各自的有效周期----医学教科书和专著的平均半衰期为5年,我们每天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才能保证跟上医学发展的速度。而无论从时间和精力上而言,这对于绝大多数临床护士和实习护生是不可能的。EBN的产生为解决上述难题提供了途径和手段,现在临床护士可通过专门的循证医学期刊、数据库、网络资源查找最佳证据。

目前循证医学的专业期刊有:(1)美国医学会和英国医学杂志联合创办的《Evidence-based medicine》,主要为医疗卫生人员提供大量的来自国际性医学杂志中筛选和提供内科以外的全、科、外科、儿科、妇产科方面的研究证据;(2)美国内科医师学院创办的《ACP Journal Club》,主要提供临床科研最佳科研成果的二次摘要并有专家简评,内容以内科为主;(3)国内循证医学的专业杂志为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承办的《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目前循证医学最好的数据库为循证医学评论(Evidence-Base Medicine Reviews,EBMR),由Ovid科技公司制作。此外,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作为世界上公认的最有权威的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Mediline也增加了一系列有关EBM的医学主题词,以保证全面有效地检索到相关文献。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期刊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数据库等也都是很好的数据库。

2 循证护理学观点在护理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的教育教学工作长期以来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重知识传授、重课堂教学、重教科书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由于教科书从编写、印刷、出版和发行周期较长,往往不利于新信息的传播。同时,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快速的知识更新,尽管由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理论和基本训练较好,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足。EBN的引入改变了传统护理教育的弊端,丰富了护理教学的手段,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实行启发式教学,充分利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讲座,实践论证,临床实践等形式,增强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及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实现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为将来实施EBN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由于循证护理是在查阅大量研究资料并进行分析之后做出相应的护理,有着科学的依据,能够告诉护士哪些是最有效的、最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护士全面掌握多学科知识和综合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极大地促进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护理临床教学中,运用循证护理的知识和内容,让学生参与循证的过程,约有80%的护生认为能帮助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弥补了教材内容的滞后和不足,缩短了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距离。认为新的教学方法效果好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改进临床思维和提高临床技能。

3 循证护理学观点在本科生培养中的应用

近年,随着循证护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影响和应用已经逐步延伸到了各个相关领域,成为当今医学发展的一个新的制高点。在本科室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还探索了EBN在本科生培养、特别是提高本科生研究创新能力中的应用。

目前,国内本科生教育一个明显的不足是培养出来的本科生创新能力相对较差,科研工作重复较多。这一现象在临床科研工作中尤为突出。目前临床科研课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选题不佳,没有阐述重要的或有价值的科研课题;(2)原创性差,即重复他人的研究或类似的研究;(3)科研设计错误或不合理;(4)统计学分析方法错误或不恰当等等。而这些问题也是目前本科生科研工作中常见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EBN的观点引入临床本科生课题的设计和研究中,收到较好的效果。首先,我们根据本科生自身临床工作经验的不同,安排不同长短的临床工作实践。在临床工作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发现一些有争议的临床护理方面的问题或有意义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去在循证护理相关杂志和数据库以及其他相关进行检索,经过反复筛选,选出有价值的课题,并按照循证护理的要求,严格的科研设计与评价的方法,开展科研工作。经过教学组和本科生的共同努力,近几年,我们培养的临床型本科生发表的论文改变了以往以临床回顾性总结性质论文为主的现象,并在创新性方面有了一定突破。

综上所述,我们将循证护理引入护理实习生的教学和临床型本科生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相信,随着循证护理的进一步发展和大家对EBN认识和利用的加强,EBN将在包括诸如护理继续再教育、病人自我护理等领域内发挥更大的作用[5]。

参考文献

[1] 宋永春.循证医学―21世纪的临床医学[J].护理研究,2001,15(4):187~190

[2] 王艳,成翼娟.循证护理学[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4~6

[3] Closs SJ.Cheater FM. Evidence for nursing practice: a clarifi cation of the issues [J]. J Advanced Nursing, 1999,30(1):10~17

循证医学的要素范文第5篇

摘要:文章选取蚌埠医学院A届和B届本科生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其进行常规教学和引入EBM的教学。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授课后的信息素养总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授课后的科研能力总分高于对照组。因此,在医学文献检索中引入EBM知识,有助于促进医学生对EBM进行全面的理解和应用,激发其学习科研技能的兴趣,从而达到提升医学生信息素养和科研能力的目的。

中图分类号:G2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7-0095-03

循证医学(EBM)是一种新型医学决策模式,其主要理念是基于最佳研究证据,综合考虑个人经验,制订科学、全面的临床决策,这种医学决策模式避免了传统的经验医学模式中依靠医师个人经验、动物试验或基础研究理论推导等制定医学决策的方式,摒除了经验医学模式可能带来的无效或错误诊治决策,使医学决策过程更多地依据临床实证研究结果,能够更加科学地应用于临床。EBM模式的核心活动是对医学科研信息进行合理评价和科学利用,学习和实践EBM对医学生信息素养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然而,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发达国家将EBM作为医学生的必修课程范围相比,中国医学生的EBM教学相对不够规范,多是以讲座培训及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对其重视程度较低,只有少数医学院校将EBM纳入临床医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课程[1]。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医学生的传统必修课程和循证医学核心方法之一,医学文献检索就担负起了传播循证医学知识、渗透循证医学理念的任务。但在目前国内的医学文献检索教学中,教师多是以简介EBM数据库检索方法来作为该部分课程的主要内容,而未能在检索医学中系统性地引入EBM知识,这也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笔者选取蚌埠医学院A届和B届临床医学专业在校本科生(五年制)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60名和64名。其中,A届本科生于2013年接受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教育,B届本科生于2014年接受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教育,笔者将A届学生作为对照组,将B届学生作为观察组,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构成、医学专业分布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教学方法

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医学文献检索教学课程内容进行教学,涉及EBM教学内容时,以讲解Cochrane图书馆检索方法作为主线,必要时针对系统评价(SR)、荟萃分析(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RCT)等研究类型及EBM相关知识时进行补充简介;观察组学生采用新编的医学文献检索教学课程内容进行教学,主要是在引言部分详细讲解EBM观念,在涉及EBM教学内容时,由流行病学教师讲解临床流行病学及EBM相关基础知识,主要从试验设计、偏倚的产生和消除、Meta分析或SR统计学等方法学层面进行讲解,而后根据学生的专业以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形式对Cochrane图书馆及其他常用生物医学数据库中RCT、SR、Meta分析文献的检索方法进行教学和讲解。两组学生在接受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教育的同时,均未接受其他有关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及EBM相关知识的教学或相关培训。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依据

对两组学生接受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教育前及教育后的信息素养和科研能力进行评价和比较。信息素养的评价运用李玉玲等[2]制定的评价标准,主要分为信息意识与需求、信息知识与技能、信息评价与利用、信息行为规范四个维度,每个维度共有25个调查问题,满分25分,总分为100分;科研能力的评价运用彭波等[3]采用的评价标准,主要分为科研基础知识(总分39分)、统计软件操作技能(总分33分)、论文写作知识(总分27分)、统计学知识(总分21分)等四个维度,总分为120分。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同组授课前后的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处理,两组之间的比较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处理,均以P

2 结果

2.1 检索医学中系统性引入循证医学知识对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

评价结果显示,两组学生授课前的信息素养总分和各子项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02~0.657,P>0.05),两组学生授课后的信息素养总分和各子项评分均较授课前显著提升,授课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18~7.116,P

2.2 检索医学中系统性引入循证医学知识对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影响

评价结果显示,两组学生授课前的科研能力总分和各子项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95~0.723,P>0.05),对照组学生授课后的科研能力总分和科研基础知识子项的评分均较授课前显著提升,授课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62、3.845,P0.05),观察组学生授课后的科研能力总分及科研基础知识、论文写作知识和统计学知识三个子项的评分均较授课前显著提升,授课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58~5.238,P

3 讨论

3.1 循证医学是连接文献检索技能与医学实践的桥梁

EBM模式要求医生根据临床实践和可靠的临床研究结果作为主要依据,最终达到发现和解决临床问题的目的。在医学研究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医学科研文献所承载的医学信息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EBM迫使医学工作者摆脱零散临床经验或指导意见的束缚,根据不断更新的研究信息制定医疗决策。所以,EBM不仅可以优化临床医生的医学决策,同时还能促进医生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的提升。在校医学生接受的大多是教材上的知识,这些知识虽然具有权威性,但与实际的医学发展前沿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滞后性较为突出。EBM可以促进在校医学生查阅最新的研究文献,提高其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4]。在EBM模式下,文献检索技能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知识技能,EBM让医学生将以往认为枯燥无趣的文献检索课与本专业知识密切联系起来,提升了其学习兴趣,也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过程中养成了对最新文献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利用的好习惯。

3.2 循证医学的本质是对文献信息的方法学评价体系

针对文献信息的评价和利用是EBM的主旨观念,EBM从本质上是一个“求证、评证、用证”的综合过程,其中“评证”是核心环节。EBM要求医学研究者以临床流行病学方法为基础,在提高研究质量的同时利用高质量的研究结果作为证据,这才引申出了以SR、Meta分析、RCT为核心的高质量证据定义,文献信息的获取只是循证医学的次要过程,而对文献信息的方法学评价过程则是EBM的灵魂所在。因此,要想使医学生通过接受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教育接受并理解EBM,不能让医学生将其简单地理解为扩充对Cochrane图书馆等新型文献数据库的检索,而是要让学生注重对证据评价体系方法学基础的理解,做到“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3 在检索教学中系统性引入循证医学知识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一般被定义为“能够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或“一种了解提供信息的系统并能鉴别信息的价值、选择获取信息的最佳渠道、掌握获取和存储信息的基本技能”[5]。在信息化社会信息已被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而受到广泛重视,医学生必须具备足够优良的信息素养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而文献检索教学在形成和提升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授课后的信息素养总分及信息意识与需求、信息评价与利用两个子项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5.417、4.775、4.308,P

3.4 在检索教学中系统性引入循证医学知识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科研能力

经验医学模式向EBM模式的转变过程,使临床科研成果成为医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因而重视和加强对医学生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新形势下医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尽早使医学生具备较好的辩证思维和科研能力、树立其通过科学研究来解决医学问题的观念对于提高当代医学生的整体创新能力和医学科学整体发展水平都是有利的[6]。文献检索教学本身就是形成医学科研能力的重要课程,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授课后的科研能力总分及科研基础知识、论文写作知识和统计学知识三个子项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3.615~4.875,P

3.5 及时更新循证医学知识是提高检索教学效果的必然选择

目前,高校医学检索教学普遍存在着一些亟待改革的问题,现行的医药文献检索课程主要包括文献检索基础知识、手工检索工具、医学数据库和网络医学信息查询等,教学内容安排通常不灵活、教学形式缺乏生动、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结合不够[8]。此外,入学起点不同、学制学历不同及专业学科不同的医学生对文献检索教学的需求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文献检索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文献检索课的教学[9]。同样,不同医学生对于检索课程中的EBM知识需求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因此,就要求文献检索教师在借助其他学科师资力量的同时加深对EBM的理解,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及时更新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近年来的国内研究已证实,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在EBM的教学中能够发挥较好的作用[10],这种方案能够使检索中的EBM教学与医学生的专业更加贴近,因此,在本研究的尝试中,也采取了这种方式。

4 结语

在医学文献检索中系统性地引入EBM知识,可以消除单纯讲解检索知识给医学生带来的陌生感,有助于促进医学生对EBM进行全面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其对文献信息的利用能力,激发其学习科研技能的兴趣,从而达到提升医学生信息素养和科研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邱红燕.医学本科生循证医学教学的几点体会及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9):194-195.

[2] 李玉玲,李亚峰,刘妍,等.吉林省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和对策[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11):23-27.

[3] 彭波,赵婷,彭怡然,等.新时期医学生科研素质的现状调研及培养途径探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0):24-26.

[4] 刘红芝.医学文献检索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6):64-65.

[5] 沈涌,陈焱,公维录,等.吉林大学医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及其对信息检索教学的启示[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11):37-40.

[6] 陈心足,陈小龙,陆政昊,等.临床前医学生课外临床科研能力的启蒙与拓展:科研志愿者模式的探索[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4(1):120-124.

[7] 曲巍,闫佳,姜腾轩,等.循证医学对临床医学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14(3):523-525.

[8] 刘娜,高春阳,蔡肖兵,等.高职医学院校文献检索教学改革[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10):78-80.

[9] 赖李江.高职院校药学文献检索教学改革[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4):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