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创新的表现

科技创新的表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创新的表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技创新的表现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业设计 设计表现 创新型人才 课程体系

工业设计是基于人类物质和精神基本需求而培养创新型设计人才的专业,①它以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为研究对象,是一门工程技术与艺术美学相交融的综合性学科。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工业设计已有30余年的发展,日趋成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发展工业设计已经成为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蜕变的重要途径。设计的本质在于创新,②产品创新设计是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品牌价值的有力手段。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并有能力将其转化为创新成果的人才。工业设计的发展需要大量创新型设计人才。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是设计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

产品设计开发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抽象到具象的过程。在这过程中,设计表现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是设计师记录创新思维的主要手段,也是设计交流与沟通的有效保障。工业设计专业的设计表现课程,正是为了培养学生客观、准确地表达设计创意的能力,要求他们通过对设计方案的形态、色彩、材质、结构、使用方式等要素的准确表现,从视觉感受上建立起设计者与观者之间的媒介,促进创新思维的不断完善。设计表现课程能够为后续的产品设计课程及设计实践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一、工业设计表现课程体系概述

传统的工业设计通常依靠手工绘制效果图来表现设计方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入信息时代以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各种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极大丰富了工业设计的表现手段。一般来说,工业设计表现课程可归纳为以下四个类别:

(一)手绘表现类

手绘表现包括手绘草图、手绘效果图等,是设计师将头脑中的抽象思考变为具象形态的一种表现手段。设计师通过手绘快速记录转瞬即逝的设计灵感,构思产品的大致形态,并对其进行整理、优化和筛选,使设计概念逐渐走向成熟,从而形成最终的设计方案。

(二)计算机表现类

计算机表现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表达、工程图学等。计算机效果图可以完整、细致地表现产品的形态、色彩、材质、结构、比例、光影等,花费时间短,修改方便,具有极强的真实感,为设计方案的评审提供依据;工程图由图形、符号、文字和数字组成,从工程方面描述设计方案的形状、结构、尺寸、装配关系等。

(三)实体表现类

实体表现主要指模型制作,是从三维角度出发将设计构思变为实体模型,采用的材料一般有卡纸、ABS板、油泥等。随着CNC(计算机数控技术)和3D打印机等技术、设备的普及,机器制作验证或展示模型逐渐成为新的趋势。三维模型制作可以帮助设计师推敲设计方案,尤其对于一些大尺度的产品,它可以在手绘表现与计算机表现之间取得平衡,更为清晰地反映线面转折和空间形态细节;同时,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功能、人机等多方面的验证,也可以用于设计方案的展示。

(四)综合表现类

综合表现主要指对设计方案的全面展示,包括版面设计、Flas、影视影像技术、影视后期编辑、摄影、展示设计、网页设计等多门课程的内容,在有些设计院校被称为综合设计表现。一套完整而出色的设计方案通常会采用多种手法来综合表现,如版面、模型、视频等,甚至设计方案的展台设计、使用方式表达也属于综合表现的范畴。

二、工业设计表现课程体系建设

(一)课程体系调研

通过网络调查、访问交流等方式,笔者对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和江南大学这四所国内著名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2011-2013级培养计划展开调研。调研发现,在各大院校的工业设计表现课程体系中均设置了手绘表现类与计算机表现类课程,如设计快速表达、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说明这两类课程对于设计表现的重要性。同时,结合自身特色和发展方向,这四所院校设计表现课程的课程名称、门数、学分及学期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别。同是手绘表现类课程,名称却不尽相同,如工业设计表达、平面表达、产品速写等。在课程门数上,少则三四门,多则十几门,其中以清华大学最多,且针对具体专业方向设置了相应的设计表现课程群,如交通工具平面设计表达等。此外,仅清华大学和江南大学开设了综合设计表达课程。在学分设置上,以10-20个学分不等,平均为15个学分。在学期分布上,浙江大学、湖南大学、江南大学这三所院校的相关课程集中在二、三学期;清华大学相对均衡,在完成了设计表现的基础教学后,在六、七学期又设置了与专业方向相关的设计表现后续课程。

江苏大学于1993年开设工业设计本科专业。通过22年的建设,工业设计表现课程体系(表1)逐渐完善,目前涵盖的课程主要有设计草图、阴影与透视、工程图学、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产品表现技法、产品设计模型、模型制作、版面设计等。

相比2008年的培养计划,2009年将手绘表现类、计算机表现类的部分课程前移了一个学期,使低年级学生能够具备完整表达设计创意的能力;同时增设了阴影与透视课程,通过典型形体的透视画法训练,提高学生对空间形态的理解能力和手绘表现的准确性。2012年,随着专业名称与专业方向调整,培养计划做了较大改动。工业设计系下设工业设计与产品设计两个专业,生源分别为理工类学生与艺术类学生(文中所写“工业设计专业”含工业设计与产品设计两个专业)。针对两类学生的不同特点,手绘表现类课程有所区分,理工类生源的课程体系中新增了设计素描课程,目的是提高理工类学生的绘画基础;计算机类课程中将Photoshop、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分别更名为二维设计软件、三维设计软件,教学内容扩充了软件种类,丰富了表现方式。此外,从三年级开始,专业方向划分为产品设计与交通工具设计两个方向,在设计表现课程体系中新增了交通工具设计表现的课程群。

(二)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第一,课程内容重叠,缺少衔接。目前课程体系中的每一门课程相对独立,教师之间缺少沟通,部分课程存在内容重叠问题,如透视、阴影的内容在三门课程中均有涉及――阴影与透视、工程图学和设计草图,学生重复接受相同的知识内容不仅浪费时间,也不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而课程的独立性也导致课程内容没有衔接,不具系统性。

第二,课程教学缺乏设计实践。工业设计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需要通过大量的设计实践得到锻炼和提高。③而现阶段课程体系的学分十分充裕,单纯用于设计表现教学,势必会带来重表现、轻创意的结果。

第三,综合表现类课程不成体系。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的设计想法大胆、创意突出,但不太会展示自己的设计。仅从设计展示版面中看不到设计的亮点,需要阅读大量说明文字才能读懂设计。纵观红点设计大奖、IF国际设计奖的历年获奖作品,大都具有非常清晰易懂的版面、效果图及示意图,文字相对较少。目前综合表现类课程多为选修课,面向多个专业,不能使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具备完整的设计综合表现能力。

第四,针对不同生源的课程体系不完善。工业设计专业的生源有两类:理工类学生和艺术类学生。他们有着各自的特点:理工类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工科知识基础,而手绘能力、造型能力和视觉敏感力较欠缺④;艺术类学生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绘画基础,而计算机能力、分析能力和工程基础较欠缺。显然,针对这两类学生采用相同的培养计划是不科学的。

第五,部分课程学期设置滞后。经过一段时间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往往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构思水平和设计能力,而设计表现课程的滞后使他们不能清楚地表达设计构思,阻碍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使其无法参加各类设计实践项目与设计竞赛,对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学习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新的课程体系内容

创新的根本在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因材施教。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江苏大学在2012版培养计划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工业设计表现课程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图中虚线部分为理工类学生的修读课程,实线部分为艺术类学生的修读课程,灰块为共修课程。从第5学期起划分产品设计与交通工具设计两个专业方向。课程名称下方数字分别对应学时、学分和学期,以工程图学为例,“60/4/2”代表60个学时、4个学分和第2学期。

新的课程体系根据专业方向提炼特色,并结合每门课程的先修与后续课程,在相应课程中设置具有延续性的、针对性强的课程训练。课程体系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1.课程教学结合设计实践。在高年级的课程中融入具体的设计实践项目和设计竞赛,使设计表现能更好地应用于创新设计中。2.综合考虑理工类学生和艺术类学生的差异。课程体系的设置取长补短,将原来的阴影与透视、设计素描课程合并为设计草图初步,以提高理工类学生的手绘水平;将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类课程学时与课程训练加以区分,以提高艺术类学生的计算机水平。3.新增设计综合表达课程。为弥补学生综合表现能力的不足,开设综合表达类课程,通过产品商业摄影、版面设计、多媒体表现等内容的集中讲授,结合设计实践,使学生具备以宣传、展示、评价产品设计为目的的设计综合表现能力。

结语

创意思维是工业设计的生命,创意表现是创意思维与创意实现之间的桥梁。工业设计表现课程体系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创意表现能力,进而影响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本文通过对国内四所著名高校的调研,分析工业设计专业设计表现课程的教学现状,结合社会需求与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工业设计表现课程体系,以期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

(注:本文为江苏大学教改资助项目)

注释:

①孟慧.关于工业设计表现技法课的教学探索[J].工程图学学报,2009(5):200.

②李亦文.设计基础课教学与创新型设计人才的培养[J].美苑,2005(3):36.

③闫成新,刘衍聪.以创新设计为核心的“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课程体系建设[J].工程图学学报,2010(4):143.

科技创新的表现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辽宁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其强弱是衡量一个区域科技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尺度。客观、科学地皮昂及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对于一个区域在一定范围内(如全国或地区) 科学地定位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 采取合理的科技创新战略, 保持和提高竞争优势, 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界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界定

科技创新能力从本质上可以分为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现代科技领域的管理创新能力。知识创新能力是指通过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能力。知识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知识创新能力的主体主要是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其创新成果主要表现为发表的论文、出版的著作和获得的科研奖励。目前关于技术创新的界定较多,所能达成的共识是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及原有产品和工艺的显著技术变化。技术创新的主体主要是企业,其创新成果主要表现为专利、新产品和新工艺。知识创新能力是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是促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革命性力量。

在实际研发活动中,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经常同时发生,很难区分二者的界限。由于管理创新能力属于管理学范畴,目前主要是定性讨论,缺乏数据支撑和定量研究,因此本文的科技创新能力仅包括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指特定区域运用技术基础设施,采用多种手段合理有效地配置科技人力、信息、技术和资金等资源,通过不同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指区域内各科技创新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区域科技创新结构优化与功能发挥程度的反映,是区域创新效率的重要衡量指标。

(二)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科技创新体系是不同主体交叉作用的网络系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和科技成果转化三大方面。其中,创新环境为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是衡量科技活动的效率,科技成果转化是创新活动的最终体现形式。

1、科技创新环境

科技创新环境是由影响科技创新的公共和私有部门及机构组成,通过各创新行为主体的制度安排及相互作用,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物质条件和基础保障。科技创新环境是科技创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影响和制约着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环境在增强技术创新活力,推动科技进步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是一种复杂的知识学习和创造实践活动,其活力来自于创新要素及其相互协调能力,这些要素只有在创新环境中才能有效地培育和展现出创新活力。

2、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

科技创新投入是指全社会为支持科技活动而进行的经费、人力等各种资源的社会配置,科技创新投入是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物质基础和前提。科技创新投入要素主要是科技人员投入和科技经费投入。科技人员是区域自主创新的核心,科技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越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越强。科技创新投入是支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也是生产性的投入,所以科技创新活动的另一大投入要素是资金,包括购买仪器设备、技术引进、设备改造和消化吸收等研发活动的经费支出。科技经费筹集的主要来源有企业资金、政府资金、国外资金、社会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等,其中企业资金和政府资金是目前科技创新投入的主体。

科技创新产出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最终目的,是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衡量指标。科技创新产出有助于推动区域的发展与进步,是衡量区域科技创新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科技创新产出相对容易量化,主要表现为企业新产品产值、专利授权数、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著作等指标。

3、科技成果转化

由于科技创新活动可以分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应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分为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因此,科技成果同样可以分为知识创新成果和技术创新成果。知识创新成果主要是和出版的著作;技术创新成果主要是专利授权数和新产品产值。对于知识创新成果而言,要实现其价值创造的能力,必须在技术市场和产品市场上进行成果转化,成为现实中可以应用的技术成果。

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结合以上对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界定以及对于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本文认为在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选取指标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即系统性、数据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可获取性。

1、系统性

在评价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时,需要考虑到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几个创新主体之间相互联系、互相促进。因此,在指标中要能够反映出不同创新主体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同时,还要注意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指标具有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

2、数据的稳定性

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需要考虑数据的稳定性,由于统计对象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导致某些统计数据中存在数据不连贯、波动较大的现象。因此,在选取指标中,需要选择一些比较平稳的数据,这样才能真实反映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小。

3、数据的可获取性

有些创新能力指标很难获取,或者获取数据的成本太高,所以在建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定量分析评价指标体系时,尽可能保证所采用指标可通过查阅统计年鉴和统计报告来获得相关指标的数据,或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指标数据。

(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综合系统概念, 它是由若干指标组合而成的指标体系。为了反映指标体系的系统性,本文将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同时遵循上述数据的稳定性和可获取性两大原则,确定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5个。一级指标分别是科技创新环境指标、自主创新投入指标、自主创新产出指标和科技成果转化指标,二级指标分别是研究与开发机构数、高技术产业中的企业数等,具体指标见表1:

三、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实证分析―以辽宁为例

(一)数据与评价方法

本文采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8年》和《辽宁科技统计年鉴2008年》中相关指标的数据。由于《2009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2009年辽宁科技统计年鉴》的论文数据均为2007年,所以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科技论文数采用2007年的数据。

熵是应用于不同决策过程的评价或案例的效果评价时是一个理想的工具,熵可以度量获取的数据所提供的有用信息量,从而能够确定该信息所占的比重。在充分考虑创新环境、创新投入与产出和创新成果转化三大影响因素特点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客观赋值熵权法对辽宁省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二)定量计算及结果分析

1.定量计算

(1)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3)计算各对象的综合评价值 。

通过以上定量计算得出辽宁及全国其他省区科技创新能力(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综合评价值及位次,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2.结果分析

(1)创新环境排名较高,但有待于进一步整合和完善。辽宁省科技创新环境总体水平较高,但科技创新资源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科技创新资源相对不足。辽宁省科技机构数和高等学校所属研究与发展机构数在全国排名分别为第五和第二位,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企业数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项目数分别排在第七和第十位。

(2)科技创新成果较多,但投入相对偏低。从科技创新产出指标来看,辽宁省科技创新成果较多,但是成果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少。从评价结果看,辽宁省科技经费筹资总额和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在全国中排名分别为第八和第九位,相对于辽宁省科技创新的综合评价位次来看,投入相对偏低,低投入会制约了辽宁省科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3)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低。辽宁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指标整体排名较低,某些具体指标远远落后于科技强省。

(三)分析与讨论

总体而言,辽宁省科技创新能力与其经济发展地位基本一致,科技创新环境总体水平较高,但而科技创新投入较低,相对于科技强省的差距较大。科技创新成果较多,但转化能力一般。在创新主体中,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较高,在全国占有优势地位,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一般,科技创新活动的效率较低。制约辽宁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科技创新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其次是创新环境建设和创新人才建设。

通过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政府在提升辽宁省科技创新能力中的贡献比较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对提升知识创新能力的作用较大,但对技术创新的贡献较小;企业对科技创新能力的贡献薄弱。根据辽宁省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可以把增强科技创新投入、改善科技创新环境、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效率以及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等作为主要的政策着力点。

参考文献

[1] 沈菊华.我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应用[J]. 经济问题, 2005,(08) .

[2] 张克英,黄瑞华,朱爱辉.多种综合评价方法在科技创新评价指标分析中的应用[J]. 科技管理研究, 2005, (11) .

[3] 李宗璋,林学军.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方法[J].上海统计, 2002, (08) .

[4] 张逾坤,吴见平,管连龙.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动态评估及实证分析[J]. 华东经济管理, 2007, (01).

[5] 殷晓莉,王里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06, (06) .

[6] 荣飞,刘春凤.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与态势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6).

[7] 唐炎钊,方旋,邹珊刚.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灰色综合评估―广东省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1, (02) .

科技创新的表现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激励机制

1科技创新的相关理论

1.1科技创新与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

“创新”是由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创新理论的价值,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研究科技创新的热潮。科技创新是提出新观点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的统称,包含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站在新的角度对已知事物进行再认识等。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越来越依赖于科技创新[1]。科技创新体系是由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互相联系和制约的各种要素组成的统一体[2],包括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管理创新体系三大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可以通过不断的自我调整与完善,挖掘整合不同要素的潜能,使体系充分发挥整体效能。

1.2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特征

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特征与其产品生产的特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表现在:由于建筑产品生产具有单次性、固定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因此使生产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风险增大,从而使科技创新的组织与实施存在较大的困难。缺乏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建筑产品生产的特性造成了企业与用户的交流比较困难,增加了经营效益的不确定性,而很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又面临着资金匮乏的压力,严重阻碍了企业引进新技术和改造新工艺的积极性。缺乏科技自主创新的市场环境。受行业分割和管理体制的影响,建筑企业多限于某一具体工程项目的生产活动,导致其科技创新活动只不过是针对某一工程项目的工艺改造或管理改进,而缺少一些原创性的科技发明。

2中原地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现状与制约因素

2.1中原地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现状

近年来,中原地区建筑业的科技创新发展势头迅猛,但与周边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缺少自主性的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的应用,缺少科技成果的进一步开发,自主创新能力较差,科技创新趋同现象严重,科技贡献率比重较低,普遍缺乏有效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多数企业的高层决策者缺乏创新意识。

2.2制约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发展的因素

制约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受到建筑产品特定生产方式的制约。建筑业作为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其建筑产品生产产地的绝对唯一性和作业区域的相对扩散性,对企业之间的科技信息沟通产生了较大影响,建筑业产业链上的各个参与单位需要负担各自的创新费用并承担一定的风险,工程项目的外部环境往往复杂多变,从而制约了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发展。2)受到支撑条件匮乏的制约。资金、人才与信息是建筑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所必须具备的三大基本资源。目前建筑企业利润普遍较低,缺乏转化资金,没有可靠的投融资渠道,大量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被闲置,传统的教育方式使复合型的创新人才严重匮乏,信息市场的建设比较落后,从而制约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实施。3)受到建筑市场竞争不规范的制约。建筑产品交易与其他商品交易的区别在于:建筑市场是先有商品交易而后才进行商品的生产,在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单个工程项目往往被肢解成几个工程,由多家建筑企业同时承担施工作业,扰乱了市场秩序,打破了科学的工艺流程,影响了工程质量,限制了新技术在工程项目上的应用。4)受社会和政治背景的影响。由于建筑物和构筑物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建筑业一直以来都受到严密的行业管制和具体的操作规程限制,在建筑产品的整个生产和使用过程都会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严格约束。这些限制和约束同样制约了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

3中原地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3.1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模型

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目标是通过持续不断创新,将企业转化成创新型企业,使研发制度化,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得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3]。因此,建筑企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应该是观念与知识、制度与管理、研发与技术等各种创新活动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而构成的有机整体[4](见图1)。

3.2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内容

1)观念创新是一种思维和理念的综合性创新。建筑企业的观念创新就是要打破企业多年以来形成的陈规陋习,克服旧的思维模式,树立全新的科技创新观念,使企业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在建筑企业观念创新的过程中,管理层需要进行观念创新,要善于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应围绕如何更好地开拓市场,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借鉴好的管理实践,研制开发新技术应用和新工艺流程,合理使用新材料,不断完善企业的经营理念、服务理念和管理理念,从而不断促进企业的观念创新。2)制度创新是在建筑企业现有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建立新的、更能有效激励员工行为的制度和规范,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5]。建筑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依赖于制度创新的积淀和激励,使其固化。建筑企业的制度环境包括宏观层面上的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以及微观层面上的由企业制定的各种行为规范和制度。从调研中发现,在中原地区的许多建筑企业中仍存在产权结构混乱、组织机构不合理、缺乏激励机制等现象,这些已经严重阻碍了其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应用。3)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发展机制共同构成了建筑企业的机制。其中,激励机制是科技创新取之不竭的动力源泉。对企业员工的激励方式多种多样,这些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的激励方式共同对科技创新人员起到作用(见图2)。4)知识创新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建筑企业科技进步的不竭动力。创建建筑企业的知识创新体系,应该让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等积极地参与企业的科技创新,从基础研究开始,将工程项目做为媒介,持续不断地提升科学研究、技术协作、科技培训等过程[6]。5)技术创新主要是企业在生产技术方面的创新,主要包括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者及其相互联系构成的整个系统(见图3)。6)在建筑企业的管理创新中,应该以企业的管理者为核心,形成合理的决策,建立周密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与职工紧密协作开展创新活动。建筑企业应建立明晰的权力层级,明确的决策主体,妥善处理好责任、权利、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调整决策的形成过程,利用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和适度分权,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决策的及时有效性。作为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建筑企业结构越来越趋向于扁平化的发展方向,有利于企业获取较高的生产经营效益。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尽早地整合优化企业的核心文化,改善组织结构和建设科技战略,强化管理创新体系的指挥和协调,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运营效益。

4建立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效途径

4.1发挥企业品牌与科技创新的整合效应

建筑企业在打造企业品牌的同时,要将其与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发挥二者的整合效应。无论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还是基层员工,都要树立起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为此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售后服务质量,爱护企业信誉,打造企业品牌。可以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增强建筑企业社会影响力,做好形象宣传,提高企业知名度。此外,还可以通过多样化经营,使企业品牌打入多个相关领域,赢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4.2建立新型的人才管理机制

1)建立开放式的用人机制。目前建筑企业的员工普遍面临着工作环境苦、作业流动性强、工资待遇低等问题,企业很难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因此需要企业将人才引进与攻关课题研究相结合。2)建立优胜劣汰的人才使用机制。建立以岗位管理为主的人才使用机制,对每类人才进行跟踪管理,让员工时时处于一种良性竞争的动态环境中,使每个创新人才的潜力得到持续不断地自我挖掘和开发。3)建立以贡献大小和能力强弱为考评标准的评价机制。对企业的各类创新人才,应该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规定,建立以工程业绩为考核依据,以品德、知识、能力等为主要考核指标的评价系统,制定客观公正的人才考评制度,奖惩严明,发挥创新人才评价的真正作用。4)建立真正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激励机制。要采取各种各样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激励措施,积极寻求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基础知识、专利技术与科研成果之间的转化方式,构建以价值为导向的创新激励模式。5)建立能够培养有创新精神的的人才培训机制。把培训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强化岗前培训,建立完善的继续工程教育体系,打造学习型建筑企业。要健全创新人才交流制度,可以采取轮岗互换的形式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秀的创新人才。

4.3创建快捷有效的科技创新信息系统

科技创新信息系统是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企业的科技资源能够充分地汇集和共享而建立的快捷有效的科技创新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为建筑企业提供信息沟通的平台,使科技信息资源能够充分高效地进行共享与交流,为建筑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服务,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全方位积极推进企业科技创新[7]。同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善中原地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方式及手段,加速工程项目的科技信息集成系统的建设与发展,提高科技开发与管理效率,为企业开展异地项目研发、扩大经营范围提供强大的科技信息支持。综上所述,该项目的研究通过对建筑经济学、科技创新学以及企业管理学等相关学科基础知识的吸收与运用,探讨了在中原地区应该如何构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中原地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有关措施与建议。

作者:王 颂 刘汉州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河南大学

参考文献:

[1]金维兴,陆散弘,尚梅,等.21世纪中国建筑业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范维,王新红.科技创新理论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9(4):164-166.

[3]申立银,邓小鹏.建筑业企业竞争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叶建峰.建筑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战略途径[D].长沙:中南大学,2008:26-28.

[5]熊巍.大中型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12:31-36.

科技创新的表现范文第4篇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人们生存的根本。农业的发展水平不仅关系到人们的自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如今,国家把发展农业放在首要位置,坚持走特色农业化道路,不断创新农业科技,加强农业管理。传统的农业科技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而农业科技又对农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不断创新农业科技,才能更好的推动农业的发展。但是,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可以看出,农业科技创新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文章主要阐述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和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对策

影响农业科技创新的因素比较多,科技创新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农业科技的特点,并结合科技的特点合理制定创新方案,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动农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也应该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为农业科技创新奠定物质基础。国家还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鼓励农业科技的创新。

1.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1.1农业科技创新经费不足调查显示,我国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比较少,农业科技创新得不到物质保障。2013年,我国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投资强度为0.195%,投资增长率为-2.5%。2014年,投资强度增长为0.34%,但到了2014年年底时又下降为0.31%。2014年,我国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还不到西方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的1/2。2013年,国家计划投资17.65亿用于农业科技创新,但是实际投资数额仅达5.68亿元,根本无法满足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需求。1980年至今,西方国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都占农业总投入的1.5%以上,而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资金仅占农业总投入的0.18%。相对来说,我国农业科研人员数量较多,很多科技创新资金都用于人员开销上,创新资金比较分散,这必定会削弱科技创新费用的使用价值。

1.2缺乏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农业科技创新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科技创新成果有很大影响。如今,我国本科学历的科研人员仅有4万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1/3,硕士学历的创新人员仅占科研人员总数的7.5%。除此之外,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员的流动性也比较大,人员流失十分严重。2013年,我国某省农业科技创新人员减少5200人,是新增科技创新人员人数的1.9倍,这对该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

2.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多途径筹集农业科技创新资金农业科技创新离不开国家资金的扶持,国家资金扶持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基本保障。农业科技创新部门也可以和金融机构合作,多途径筹集资金,推动农业科研的发展。农业科技的创新是为了推动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种植产量。因此,农业科技创新必须有针对性,不能盲目创新。《农业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指出:农业科技创新必须从四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是对农业种植技术的创新,二是对农业机械设备的创新,三是对农业灾害防治方法的创新,四是农业节能增效方法的创新。

2.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员的培训要想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就要不断提高科技创新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通过以下四种途径可以有效提高科技创新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第一种是加强科技创新人员的培训。国家还应该大力支持农业院校的发展,比如:2008年起,国家在内蒙古农业大学等七所大学实行学生的免费教育政策,为农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贵州地区还设置了专门的农业科技创新人员培训机构,免费为科技人员提供培训指导,提高科技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第二种是培养农业企业管理骨干,第三种是外聘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员,第四种是加强农业种植人员的培训。要想留住更多的科技创新人才,国家还应该提高科技创新人员的薪资待遇,保证农业科技人员的稳定性。管理人员还应该在科研人员内部设置奖励机制,对表现好的科研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提高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热情。案例:某省高度重视科研人员的培训,在该地区举办了“阳光培训活动”免费为农业科研人员培训。该地区政府还聘请了农业科研专家,为科研人员分析科研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该地区除了重视科研人员的培训,还制定了实用人才培训计划,以“百万中专生”为主题展开了科研讲座活动,让当地人们的综合素养都得到提升。

2.3加速农业政策创新农业科技创新除了离不开国家的资金扶持,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因此,国家必须不断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政策保障。2012年国家制定了《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法》,主张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的快速发展。国家还应该制定政策,提高农民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共同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的目标。

3.结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要想实现农业的快速发展,就要对农业科技进行创新和调整。农业科技的创新离不开国家资金的扶持,国家资金扶持是农业科技创新的物质保障。但是,我国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根本无法满足科技创新的需求,农业科研部门还应该不断拓展资金筹集的渠道,尽可能多的筹集科技创新资金。科研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有很大影响。因此,国家还应该加强科研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科研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国家还应该不断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政策保障。

参考文献

[1]覃肖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问题的本因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2.

[2]闫振红.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

[3]满佳.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3.

[4]霍文娟,李仕宝.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14(02).

科技创新的表现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技查新 科技创新 项目信息

中图分类号: G25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2)06-0123-04

1 引言

科技查新是一种重要的文献情报咨询工作,已在全国广泛开展20多年,为科技项目的立项决策和科学管理提供了独立、客观、公正的参考依据。同时,科技创新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就必须高效地进行科技创新。实践证明,科技查新可以降低企业科技创新的决策风险;可以降低企业科技创新的直接成本;可以避免企业在科技创新中产生专利纠纷;有助于企业高新技术成果尽快产业化;有助于企业获得有竞争性的重要信息,从而有效地促进科技创新。国内有关科技查新与科技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科技查新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另一个是如何做好科技查新更好地为科技创新服务的研究[1-2]。而分析查新项目本身的信息揭示其科技创新特点的论文尚少见报道。本文通过对江苏省科技查新咨询中心近年来已完成的科技查新项目及查新效果的分析,拟从中解读江苏省科技创新的一些特点。

2 数据来源及分析

本文分析的数据为江苏省科技查新咨询中心(以下简称本中心)2008年~2011年完成的共计2万多项科技查新项目信息,通过图表显示,总结其特点和规律。

2.1 科技查新项目的行业分布及分析

从本中心完成的各行业查新项目数占年总项目数的比例(以4年的平均值四舍五入计算)数据来看,项目数位居前四位的行业分别是电子、机械、化工、医药卫生,查新项目平均分别占到年总项目数的30%、26%、14%和11%,项目总数超过80%。

查新项目各年度的行业分布图(见图1)显示,电子、机械、医药卫生、生物领域的项目数均表现出增长的趋势。2011年,电子、机械和医药卫生领域的项目数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而化工领域的项目数则出现回落。

上述科技查新项目统计结果给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些信息:江苏省的科技创新活动在电子、机械、化工和医药卫生等四大领域优势明显,对这些领域的科技创新可能更加重视,科技投入相对较多,成果也十分显著。在生物领域的查新项目有上升趋势,创新正在活化,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的创新投入有大幅提高的迹象。而近年来,农林牧渔方面的创新项目有减少趋势,这与江苏是工业大省,工业创新活动更加活跃有关。纺织业是江苏的传统强项之一,保持着一定的创新投入。从年度变化来看,在电子、机械、医药卫生、生物等领域,近几年呈持续上升之势,而化工、农林牧渔方面呈现下降趋势,说明江苏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电子、机械行业的优势正在加强,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也在加速发展,化工产业正在萎缩,政府的产业调控政策正在发生作用。

2.2 科技查新项目委托单位分布及分析

从这些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是江苏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科技创新最为活跃,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江苏创新体系正在优化。企业的创新意识在不断提高,国家积极建立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引导政策正在落实。实践也证明,企业要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有较高的产学研合作水平,才能有更多的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科技查新助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助企业更好、更快地成长。

2.3 科技查新项目委托单位的地域分布及分析

江苏有13个省辖市,查新项目主要集中在苏州、南京等发达的苏南地区,而广大的苏北地区却占很少的比例。苏北地区也只有南通和泰州相对量多,这与近年来,苏北地区发展速度相对较快也相吻合。江苏要在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和全面进入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苏南要发展,苏北更要加快发展。没有苏北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全省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苏北的现代化离不开创新,苏北要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不仅要积极争取相关的扶持政策,更要提高创新和发展意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努力学习和引进新技术、新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还可以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引进有发展前景的技术创新成果,助力当地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成果再更多地投入到引进技术和再创新中,形成良性循环。

2.4 科技查新项目的结论分布

2.5 科技查新项目的查新范围分布

3 结语

科技查新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科技查新有助于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而对查新项目本身相关数据的深入分析和解读,还能够进一步洞察其地方科技创新的一些特点。笔者对本中心完成的查新项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近年来,江苏在电子、机械、化工及医药卫生领域中的科技创新比较活跃,其中,电子、机械行业的科技创新正在加强,化工、生物等产业正在调整,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的创新活动正在加强。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江苏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日趋活跃。科技创新主要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查新量与该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和发展速度显著正相关。虽然,江苏省科技创新活动的效率和质量都在逐步提高,但是,其科技创新的目标和层次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尤其是,江苏在科技研发投入不断增加、专利申请量连年位居全国第一、并要在国内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江苏省更需要注重科技创新的层次和效率。相信,对科技查新项目的分析,可以为科技管理工作提供更全面、更客观、更深层次的重要信息,为宏观科技项目管理和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充分利用科技查新项目信息所蕴含的情报,对于科技创新及科技管理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借此文,也希望全社会都能够更充分地了解和利用科技查新:科技创新人员要进一步提高科技查新的意识,树立要创新先查新、先查新助高新的理念,不断有效、高效地进行科技创新;科技管理工作者要进一步重视和掌握科技查新的相关信息,不断提高科技项目管理水平;科技查新工作者更要加倍努力,致力于优质查新,不断助力科技创新。

参考文献:

[1]王小卿等.科技查新促进企业科技进步[J].江苏科技信息,2003,(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