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了解民族文化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平面设计;少数民族;文化符号;应用意义;具体应用
近年来,随着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平面设计中少数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日益增多,并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实践表明,平面设计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平面设计中少数民族文化符号的融合也为平面设计的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和创新性。本文从平面设计中少数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意义出发,并从平面设计中少数民族图腾文化、少数民族色彩搭配、少数民族构思理念等具体应用进行了探究。
一、平面设计中少数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意义
1、丰富文化表现形式,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内容
少数民族文化符号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具体内容包括少数民族文字、图形、服饰、信仰以及文化习俗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极具个性化的文化表现形式,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历史洗礼,便产生了极具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文化效果。少数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涉及诸多文化领域,并成为文化产业创新的重要元素,给人们的文化生活带来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少数民族文化中包含着传统文化遗留下来的文化内容,能够积极地刺激大众的审美需求,其鲜明的色彩搭配以及个性化的内涵文化表现,都能够有效地推动现代文化形式的发展,并产生积极的作用。面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发展的当今社会,少数民族文化符号的独创性、风格性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并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势方向,从而形成文化对思想意识的熏陶影响。
2、促进社会文化交流,拓展少数民族文化影响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紧张而繁忙,大众的文化交流正日益淡化,而针对文化的情感体验和文化内容的感知能力也正在日益下降。而少数民族文化符号的渗透能够为大众文化内容注入新鲜血液,带来发展活力,促进民族融合发展,从而实现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了解,提升中华儿女对于中国文化内容的认知,完善我国的文化内容体系。少数民族蕴含的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品格极具代表性,而社会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需要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入,丰富大众的文化视野和情感体验,以少数民族的文化符号提升大众的文化感知能力,以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性丰富平面设计的发展形式。
3、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实现少数民族文化效益
少数民族文化中深邃的文化内涵需要人们进行深入挖掘探究,特别在文化产业化发展的今天,少数民族文化能够产生实际的客观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从平面设计领域来看,少数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艺术的观赏价值,让大众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入既能够实现文化传承的社会效应,同时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入又能够丰富文化产业模式,创新文化产业形式,创造出多元化的文化产品。而通过少数族文化的社会效益能够积极的引导大众的文化审美取向,激励文化企业积极的进行创新实践,通过平面设计的文化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的影响力,实现少数民族文化对平面设计的推动作用。
二、平面设计中少数民族文化符号的具体应用
1、平面设计中少数民族图腾文化的应用
少数民族的图腾文化代表了少数民族的信仰以及精神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图腾文化的象征意义较为深刻,其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寄托与情感维系。少数民族图腾文化的内容表现极具张力和艺术表现力,能够瞬间吸引大众的目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更是大众解读和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内容的有利契机。因此,在平面设计中如果能够善加利用少数民族的图腾文化,必然能够碰撞出独特的艺术火花。例如黑虎是彝族的图腾,傣族人以孔雀作为图腾,这些艺术形象都代表着不同少数民族的精神寄托,在不同主题的平面设计中能够体现出独特的高贵和优雅的文化气息。
2、平面设计中少数民族色彩搭配的应用
少数民族色彩搭配上大都具有显著的特征,其民族色彩或鲜明艳丽、或对比强烈。而通过色彩能够给大众带来最为直观的视觉感受,从而在人们的脑海中形成深刻的色彩印象,色彩搭配恰到好处时能够营造出整体的画面感,带给人们更为强烈的情感体验。少数民族的色彩搭配为平面设计带来了丰富的创意和灵感,将色彩的搭配作为平面设计的语言和表现手段,带给人们不一样的审美感受,唤醒大众对于色彩的想象力。色调的调和与应用能够带来的各种情感的感受,例如彝族以黑色为美,认为黑色代表着庄重、庄严、严肃、深沉的氛围,瑶族狗头冠是盘瓠图腾的一种大、强、尊的象征,因此在色彩的搭配上善于利用黑色来渲染庄重的气氛,通过黑白的搭配体现整体设计的肃穆之意。回族的“三原色”绿色、白色、黑色则象征着高尚圣洁的内涵,体现回族人对于人格道德的追求崇尚。
3、平面设计中少数民族构思理念的应用
少数民族文化符号元素以其完善的构思理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每一个独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都能够让人们随之联想出相应的民族文化。平面设计应该体现自身的创作风格,体现独特的创作理念,准确的向大众传达文化创作的内容。以广告设计为例,少数民族的文化符号的融入应该展现的是相应品牌或者产品的标志性特征,对于企业的文化,产品设计的理念都有所传达,这是平面设计所应该突破的。具有标注性和象征性的文化符号能够实现创意的推广,在大众的文化意识形态中形成固定的符号文化,以平面设计为契机,吸引大众对于相应产品的注意力。平面设计不仅仅需要向少数民族符号文化发展那样有自己的独特设计理念和文化符号,更需要融合和渗透这种少数民族符号文化,用少数民族的文化符号和文化构思推动平面设计的创新发展,创造出独具民族文化风格和蕴含民族文化内涵的设计产品。
三、结语
总之,平面设计中少数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体现越来越广泛,拥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和空间。针对平面设计领域与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而言,实现平面设计与少数民族文化符号的有机融合,并开展科学合理的创新与实践,满足现实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体验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不管是从艺术创作和审美发展领域来看,还是从大众对于文化的感受和体验出发,平面设计中都应该不断吸收和使用少数民族文化符号的创新元素,实现平面设计的艺术审美价值和社会效益,从而创造出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平面设计作品,推动平面设计的民族化和国际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段碧丽,桂明.论民族文化符号在平面设计中的创意运用[J].美术界,2009, (8)
[2] 唐帆,胡文娟.少数民族服饰图案设计中平面设计技术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01).
[3] 王丽娜,侯力莉,李树君.平面设计传播中的符号构建与传达[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2(02).
[4] 汪瑞.中国元素未必等于中国设计[J].装饰,2010(01).
[5] 宋志成,石进明.关于中国传统图形与品牌自我整体性连贯性的研究[J].韩国设计文化学会杂志,2011.
引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也有着自身的传统文化及独特的艺术风格,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世界经济及文化正慢慢实现全球化,各国的联系不仅仅局限于经济的往来,而且还存在着文化的渗透,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我国很多民族及地方特色文化都慢慢被外来文化所取代而濒临消失,有些甚至已经失传了。民族文化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印迹,是我国人民不可或许的文化体系,为保护民族文化,近些年来我国大力开展“民族文化进课堂”的实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效地保护了民族文化,传承并发展了民族文化。
1.民族文化进课堂的意义
[1]桂署钦.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本文由收集整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9(10)一文当中提到:“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文化以其独具魅力的东西文化色彩,构成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深厚的文化根基……推动着国家的民族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由此可知,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其是推动国家民族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核心动力,是每个民族都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因此必须保护民族文化。
[2]王芳,余祖国.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音乐教育.2009(10)中提到:“让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课堂,对于引导学生领略民族音乐魅力,改善音乐课堂教学结构,培养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张兆华.曲径通幽香探春色梨园芳菲香醉人——越剧进课堂的有效探索与实践[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2(09)中也有提到:“新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中国传统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传统音乐资源应用在音乐教学中,使学生从小就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这两个观点都表明,民族音乐进课堂是保护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4]焦艳.京剧进课堂的实践与体会[j].青海教育.2011(07)中有说到:“京剧进课堂无疑是一件好事,有利于强化学生民族文化学习意识,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民族艺术也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民族艺术的保护就是保护民族文化。
综上所述,民族文化进课堂是保护民方向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保护民族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国家民族事业的发展。
2.民族文化进课堂的实践与方法
2.1民族音乐进课堂的实践与方法
[2]王芳,余祖国.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音乐教育.2009(10)在文中讲到了其民族音乐进课堂的实践与方法:“教唱民歌——‘山珍野味’入课堂、民间歌谣——清风徐来耳目新、唢呐声声——民间吹打动起来、杨柳新枝——金曲翻作心头浪”,利用这些方法将民族歌曲、歌谣都进入课堂,让学生了解更多当地的民族音乐,深入体会民族文化。另外其还通过将老歌翻唱的方式将传统的民族音乐作了现代化的改变,让传统音乐在不失传统韵味的基础上有了现代化的新意境,也使得民族文化深入人心。
[3]张兆华.曲径通幽香探春色梨园芳菲香醉人——越剧进课堂的有效探索与实践[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2(09)中提到分四个步骤进行民族音乐的教学,其分别是“借得梅花一缕魂——戏歌架桥梁、碾冰为土玉为盆——范唱引共鸣、种来梨蕊三分白——学唱品韵味、半卷湘帘半掩门——身动促心动”,利用这四个步骤而让学生体会民族音乐,了解民族文化。
2.2民族艺术进课堂的实践与方法
[5]邓小英.康巴地区民间美术走进课堂的重要意义[j].艺海.2012(12)中提到可使下列方法让康巴民间艺术走进课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地方高校民间美术教学、不断搜集民间美术资料、建立民间美术陈列室、建立民间美术的校外实训基地”等,通过改善教学条件及教学设施来让民族艺术真正走进课堂,让学生能够切实体会民族文化。
[6]陈启鹃.苗族民间工艺进课堂的教学途径探索[j].出国与就业.2011(13)中提到:“以十字绣引入神秘华丽的苗绣、以蜡画引入对苗族蜡染的实践、讲苗家故事,剪苗家剪纸、五谷画表现苗族图腾绘画”等方式来将苗族民间工艺带进课堂,让学生在了解当地民间工艺的基础上培养民族自豪感,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22)
【摘要】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优秀的民族文化更是比比皆是,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蕴藏在传承至今的优秀音乐作品中,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在我国当前的高校音乐教育中,一定要抓住音乐作品的这一深刻内涵,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通过音乐作品的分析,对大学生进行优秀民族文化的渗透。本文以音乐作品对民族文化渗透的意义为研究基点,详细分析音乐作品对民族文化渗透的过程,并研究音乐作品对民族文化渗透的作用,以期高校中的音乐教学可以更好的对大学生进行优秀民族文化的渗透。
【关键词】音乐作品分析;大学生;民族文化
前言
中国古代的音乐艺术对传统文化的记录与传承早于文字,有着更加朴实深刻的文化内涵,古人善于用音乐艺术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传播自己的文化感受,音乐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独有的艺术象征,也是我国文化传承脉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优秀音乐作品中所蕴藏的民族文化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培养人们的民族意识、增强人们的民族自信,对优秀音乐作品的分析是当前高校音乐教育所必不可少的,有利于优秀民族文化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中去。
一、音乐作品对民族文化渗透的意义
(一)音乐作品分析是提升大学生民族文化修养的主要途径
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中,想要实现对音乐艺术的创作,首先便要学会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这是一切创作的根本…。同时,对优秀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可以让大学生从深层次感受到音乐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作品创作的时代与社会背景以及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气息。通过对优秀音乐作品的分析,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民族文化修养,体会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有助于大学生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的培养;通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可以将作品中具有积极意义的部分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学习者,这是单纯学习演唱或演奏音乐作品所无法感受到的。
(二)音乐作品传承性与民族性的分析是提升大学生民族文化修养的重要基础
民族音乐艺术也是民族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中音乐教育最终的教育目标还是要落到文化中来,在整个音乐教育系统中,对音乐作品传承性与民族性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每个民族的音乐都有其独有的表达方式,在思想感情、生活习惯、文化风俗等方面都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这也是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方式,如蒙古族音乐的粗狂辽阔、新疆音乐的异域优美等。而对于文化的源远流长来讲,音乐更像是漂浮在文化长河里的一叶扁舟,其所传承下来的内容,正是文化中最具有生命力的部分,值得被广大音乐传承人所重视。
二、音乐作品对民族文化渗透的过程
(一)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的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中最不能舍弃的部分,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便有着优秀的爱国主义情怀,这种伟大的情怀也融入到了优秀的音乐作品中,无论经历多少磨难与坎坷,仍然屹立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高校音乐教育中,重视音乐作品的分析,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音乐与文字不同,它是一种动态的传播方式,可以带给学生更强大的震撼力,更容易激发起学生内心的爱国情怀,利用音乐作品分析,也更容易将优秀民族文化渗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感情中去。
(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个民族的人民如果具有强大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也必将具有强大的民族创造力,这是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要条件。对优秀音乐作品的分析可以是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并将自身融人到优秀音乐作品中来,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身命运与祖国未来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进而有效的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优秀的音乐作品所传达出来的思想与精神是积极向上的,这也可以有效驱散学生的一些负面情绪,将民族优秀精神深入到学生思想与精神当中。
(三)增强学生的民族内涵,培养学生的民族品格
优秀音乐作品肩负着传承民族精神的重任,而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正是增强学生民族内涵、培养学生民族品格的重要依托,因此,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对优秀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可以使学生在学习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提升民族品格,受到优秀文化精神的熏陶,驱走学生内心的一些负面情绪,净化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达到塑造人格、升华意识的作用。与传统耳提面命或文字记录的方式相比,音乐作品分析的方式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也更有利于学生对民族文化精神的理解与感受,对升华学生品格有着重要意义。
(四)增强学生的民族了解,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
现阶段,很多高校虽然意识到了音乐作品分析对大学生优秀民族文化渗透的重要性,但真正能够应用到音乐作品分析的事件与内容仍然相对较少,因此,要通过以下方法来改变这种教育现状
1改变教学观念
当前,很多学生对音乐教育课程并不重视,音乐作品分析也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认识,因此,在音乐教育过程中,要转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观念,认识到音乐作品分析对大学生优秀民族文化渗透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分析的作用。通过对优秀音乐作品分析课程的学习,充分了解到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不同,体会我国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与伟大的精神,进而培养起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在对优秀音乐作品分析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强化大学生对传统优秀民族文化的认知能力,还能通过音乐作品分析,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塑造健康的人格。
2构建教学方法
大学生具有文化层次较高、文化基础较扎实的特点,对传统优秀民族优化也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只是在深度与广度上有所欠缺,因此,当前的高校音乐教育应该以民族历史为依托、以民族文化为载体、以现代教学方式为手段,构建起一套适合既包传统透优秀民族文化内容,又符合现代音乐教育发展方向的教学方法。在对音乐作品分析的过程中,教育工作中可以利用高科技的多媒体与网络传输技术,让学生不仅从听觉方面感受音乐的魅力,更能从视觉层面了解音乐艺术的文化内涵,与此同时,在选择所要分析的音乐作品时,一定要有一定的标准,将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播到学生中去。
3结合音乐历史
中国音乐的发展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史的一个缩影,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发展历史,更有利于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的感悟。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中,应该让学生全面欣赏音乐类型,不仅包括民族音乐,还包括古典以及现代音乐,并对其代表作品做出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同与差异,了解不同类型音乐的不同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刻、更全面的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进而提高大学生的音乐鉴赏力,让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有一个更全面客观的了解。通过对音乐历史的讲授,让学生的思想更加开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重视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是音乐系统中蕴藏民族文明最丰富的一个部分,在高校音乐教育中,重视民族音乐更有利于优秀民族文化对大学生的渗透。在日常教学中,音乐教育T作者可以利用民族音乐专题的形式,来组织大学生对民族音乐作品进行分析,这种方式不仅对音乐专业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还可以激发非音乐专业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学习兴趣,改变枯燥的单纯讲授方式,将演唱或演奏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让学生可以更直观的感受到民族音乐作品中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怀,并在分析过程中,介绍作者创作作品的背景与思想感情。
(五)增强学生的音乐修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大学生有丰富课余时间这一特点,组织学生参加音乐会,利用音乐会中真实的唱腔、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以及音乐会现场观众的气氛,让学生更加身临其境的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与内涵,更容易掌握优秀民族文化的真谛;也可以放下枯燥的课堂讲授,让学生模仿演唱优秀的音乐作品,不仅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还可以组织学生实地采风、参加音乐评论、欣赏影视音乐作品等。
三、音乐作品对民族文化渗透的作用
(一)提高了大学生的民族自信
通过对优秀音乐作品的分析,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信。我同音乐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九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期,我国人民在创造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灿烂的音乐文明。在高校音乐教育中重视音乐作品的分析,让学生体会到我国伟大的民主文化,进而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与自豪感,这是一个民族所必不可少的,蕴藏着中国上下五千年未曾间断的精神传承。一个民族只有具备强大的民族自信,才能发挥出更加强大的创造力与创新精神。
(二)培育了大学生的品德人格
通过对优秀音乐作品的分析,可以培育大学生的品德人格。中国古语有云:棋品即人品,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心境与人品,便会下出什么样的棋局。事实上,在音乐领域,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人的品德人格不仅可以影响到她的音乐表现,音乐艺术也可以塑造一个人的人的人格。音乐教育是学生德育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人格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具有唤醒人内在灵魂的作用,它通过长期对学生音乐感受力的激发,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并对学生的审美心理进行塑造,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品德与人格。
(三)激发了大学生的创造思维
通过对优秀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思维。创造思维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一种思维能力,在音乐教育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音乐首先便是一种创作的过程,从作品产生,到进行表演,再到听众欣赏,整个过程都是创作的过程,无论哪一个部分,都能够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外,音乐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同样一首作品,通过不同演员的演出,便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反之,文学领域有这样一句话“一千个读者眼中,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音乐领域中也同样适用,同一个人演唱出的同一个作品,在不同的听众耳中,也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也是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表现。
(四)提升了大学生的艺术修养
通过对优秀音乐的作品的分析,可以提升大学生的艺术修养。高校中开设音乐教育课程除了陶冶大学生的人格品德之外,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是提升大学生的艺术修养,这是一个人想要全面发展自身素质所不可或缺的,无论学生的专业是什么、以后将要从事什么样的行业,都需要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有天马行空的创造力、发现探索的好奇心以及执着进取的职业精神,这也是民族文化渗透的另一个重要作用。
(五)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通过对优秀音乐的作品的分析,可以促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我国民族文化之所以可以繁荣发展,这与过我文化兼容并蓄的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文化不仅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也将本国文化拓展到多个国家,尽管语言不通,音乐在任何语言环境下都是可以共通的,音乐的感情与内涵更容易传播出去,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也顺着音乐的脉络延伸到其他文化当中去,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四、结论
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发展音乐作品分析,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也可以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保存的途径更加完善,鲁迅曾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大学生只有真正意识到音乐艺术的民族性优势,才能真正体会到音乐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内涵。
参考文献
[1]王威威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方向[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 20):206-207
[2]葛卉建立广义的视唱练耳教学理念——对视唱练耳教学中民族性、文化性及社会性问题的思考[J].交响一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4,02( 15):129-130
[3]桑海波传与统之辩证——评第十五届全国音乐作品(民乐)获奖作品音乐会卟人民音乐,2013,04( 19):105-106.
[4]汪毓和,迎接华人音乐的春天——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曲目而写卟人民音乐,2013,08( 25):224-225.
[5]高慧萍浅议中国民族音乐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革新,2013,08( 15):218-219
[6]陈立新.重视民族音乐教学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感[J].安徽新戏,2014,09( 27):184-185
[7]王晓微型党课,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共同守望精神家园[J].宁波通讯,2011,10( 28):169-170
[8]张静茹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体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03( 25):54-55.
[9]王学华文化全球化过程中民族文化遗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2,11( 20):149-150.
【关键词】民族类大学;校园活动;特点;意义
民族类大学是我国为适应国内民族问题而建立起来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为我国培养少数民族的高素质综合性而人才提供了平台,是研究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媒介,也展现了我国民族的优秀文化。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和主人翁,应当在成长过程中努力将自己培养成具有综合素质的专业性人才。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和沟通能力。
一、民族类大学及学生的特点
民族类大学是为了培养少数民族的优秀人才而建立起来的,是服务于少数民族地区,招生的主要对象也是少数民族学生,目的是为平衡少数民族的区域自治,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建设事业。民族类大学的教育对象在语言、文字、生活特点和心理特征方面都与普通院校有着区别,因此民族类大学有着民族性、综合性和多层次性的特点,同时也是我国教育体系组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二、民族类大学学生开展校园活动的特点
1.具有民族特色
由于民族类大学学生是由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共同组成的,因此在举办活动过程中,少数民族学生会融入自己民族的特色。例如在学校举办的校园晚会上,就会有能歌善舞的藏族学生演唱自己的民族歌曲,有傣族的学生进行舞蹈表演,这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节目,使民族类大学的校园晚会不同于普通大学的晚会,更具有观赏性、趣味性和民族特色。
2.兼容性强
民族类大学在构建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而针对于在校园中大学生开展的活动而言,同样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与此同时,民族类大学学生在弘扬自己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做到了沟通和交流,这就使民族类大学的活动开展具有兼容性。
3.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大学学生的业余时间非常充足,因此有利于他们开展各式各样的校园活动。在民族类大学中,由于鲜明的民族特色,所以活动的开展也不拘泥于普通高校的活动类型,而是具有更多的丰富的活动形式。比如在傣族的泼水节,可以在校园内举办相应的活动,这样既可以弘扬我国传统的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也可以丰富校园活动的形式,使民族类大学学生的活动开展更加多样化。
三、民族类大学学生开展活动的意义
1.开展校园活动有利于学生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大学学生是一群具有自主意识的群体,他们已经步入成年阶段,因此具有相对完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大学学生可以做到自主选择、自行设计,所有的活动步骤都由学生群体独立完成,这样开展出来的活动,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兴趣,也更具吸引力,同时在活动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对于学生性格的塑造有着积极意义。
2.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不同民族的学生共同设计、开展活动,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消除了民族歧视,同时也在沟通和交流中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以及集体意识,对于少数民族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民族类大学的活动开展的意义就是进行少数民族文化的宣传。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少数民族学生将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行传播,使其他民族的学生了解到自己民族的特色、风俗和生活习惯,让民族文化在大学校园中进行传播和弘扬,对于发展我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4.加强了民族文化间的互溶和交流
在校园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形式的活动,让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得到了相互的了解,从而促进了我国民族文化的交流和互溶,增强了文化之间的渗透性,从而形成了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化氛围,对于文化的交流和沟通有着积极的作用,大学生做为传播和沟通的主体,也会在这种互溶中加深对各个民族文化的了解,使其更好的成为文化沟通中的传播者。
四、总结
民族类大学作为我国高校组成部分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在教育体制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缓解了我国大学学生的入学压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少数民族学生,也平衡了各个民族之间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通过民族类大学学生活动的开展,也加强了民族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带动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协调发展,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族大团结。
参考文献:
[1]闫岑,于毅.引导大学生开展课外活动之意义与途径探索[J].学术交流,2011
关键词 新疆少数民族 大学生 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个体或族群对文化倾向性共识和认可,并因此产生的归属意识。中华文化定义为中国所有民族的文化总汇,既包括汉民族文化,同时也包括了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中华文化就是认同自己归属于中华民族,就是愿意承担起历史和社会所赋予的责任,就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核心凝聚力所在。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地区,历史上也是多民族文化、宗教融汇、交流的地区,民族成分多、文化和宗教交汇,造成了这个地区文化很难达到高度的统一,因此在新疆加强中华文化的认同尤为重要。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和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其素质的好坏对祖国的未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要加强新疆地区的中华文化认同,就要牢牢抓住高校这一阵地。
一、新疆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现状及危机
第一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受到历史、语言、习俗、宗教、生活环境等影响,片面重视本民族文化而对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缺乏了解,或了解不深入。新疆地域辽阔,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这就造成了少数民族群体之间交流范围窄,封闭性较强,加之长久以来经济欠发达,缺乏与外界联系的媒介,又由于少数民族,尤其是南疆的少数民族汉语水平不高,了解社会、认知社会的的能力不够,这些原因导致他们与社会的脱离,很难接受新思想和新观念。总体而言,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不够。
第二部分地区存在,片面地把中华文化归结为汉民族文化,而对各少数民族文化缺少应有的重视,同时也造成了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误解,认为中华文化就是汉民族文化,中华民族就是汉民族,这造成了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认同的缺失。
二、解决新疆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的应对措施
第一,革新教育理念,转变“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传统思想认为,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课程设置里,多加入相关课程,以思想政治工作代替思想政治教育,这就造成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思想品德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任务,而与其他学科无关的错误思想。对学生的人文情怀的培养应该体现在任何学科中,而不是单一体现在思想政治课中。
第二,通过第二课堂的形式,营造文化氛围。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补充与延伸,作为一种隐性课程,以其内容的丰富和形式的自由,已日益成为培养学生的有效途径之一。高校可举办“文化大讲堂”等讲座,邀请专家进行中华文化的知识讲座,营造良好文化氛围。设置书法、绘画、民间手工艺制作等实践课程,邀请民间手工艺者进行现场的演练及教授,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又可以起到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
第三以重要传统节日为契机,大力弘扬中华文化精神。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凝结着深深的民族感情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精髓的体现,利用各种有意义的传统节日进行教育,可以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汉民族最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的民族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中华传统文化组成除了汉民族传统文化外,还有别具特色的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共同组成了一副生动活泼的民俗节日画卷。首先应该以传统文化为契机开展各类的宣传和实践活动,吸引大学生参与,例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民族歌舞联谊等。其次要加强民族间的了解,可以采取民族间互相学习民族文化的方式。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运用传统节 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的必然要求;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激烈的变革,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引领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高校要走在时代的前列,改革教育理念,用先进而富有感染力的大学精神,熏陶和培养着新时代的学子们;采取灵活有效,而又深入细致的各类活动,吸引大学生,主动认识、了解、热爱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参考文献:
[1]《文化研究导论》2004年版,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陶东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
[2]《文化学概论》2003年版,陈华文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3]《民俗学概论》2005年版,钟敬文编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4]《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2007年版,仲富兰著,上海辞书出版社.
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