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族文化的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笔者将从文化的角度对比喻的民族文化进行深入的解析,以此来考察维语言文学作品中作家对喻体选择,以及社会文化成因,再加上不同喻体所所能体现出来的独特的维吾尔族的深厚的文化内涵。这能更好的帮助我们对比喻的特点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对探讨不同文化氛围之下,对比喻的构成以及影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维吾尔;文学作品;喻体;文化内涵
不同的民族语言之中,比喻的差异非常之大,这是因为不同的生活习俗、文化背景以及迥异的思维方式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比喻造成一定的影响,让不同的语言体现出形态各异,千姿百态的特点。不同的文化传统以及自然环境等都将体现语言比喻的形成和运用。在维语言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精妙的比喻运用。正是因为作家们在文本中善用比喻,才让文学作品拥有了旺盛的生命力和文学色彩。
一、以动物做喻体的民族文化内涵
西北戈壁沙漠是维吾尔族居民长期居住的地区,这个民族长期与沙漠恶劣的的气候做斗争,在维吾尔族居民的心目中,就更多的存在着崇尚阳刚之美的审美心理,所以,在维语言文学作品中,更多的存在的是牧民们和野兽做斗争的情景,并借此来表现其性格方面的刚劲勇猛。在叙事诗《乌古斯可汗》中,就有这样一段对英雄乌古斯的外貌描写是:“他的腿像公牛的腿,腰像狼的腰,肩像黑貂的肩,胸像熊的胸,全身长满密密的厚毛。”在维吾尔巨作《福乐智慧》中,为了表现勇士的骁勇善战也有这样的比喻:“拼搏中要像豹子臂力过人。战斗中要像老虎强悍凶猛。
山羊、骆驼、马、牛、绵羊等家畜是维吾尔先民进行畜牧业生产的基本物质资料。在喀喇汗王朝前期,维吾尔先民主要过的就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形成了维吾尔族独特的游牧文化,在这样的历史传统之下,形成了维吾尔民族的比喻多以动物作为喻体,在维语言文学作品中数不胜数,从这一方面来说也很好的体现出独特的维吾尔的独特民族文化。
自古以来,羊为维族人民提供了赖以为生的主要肉食,另外衣服的毛皮也多为羊毛。由于山羊和绵羊的外观不同,所以在维语言文学作品中也便成了不同的喻体,还各自有了新的内涵。头上有两个犄角的山羊行动是十分灵活的,外表也给人一种活泼可爱的感觉,于是,在维语言文学作品中经常用山羊来比喻可爱的小孩或者美丽的姑娘。而绵羊经常给人一种弱小温顺的感觉,经常用来进行如下比喻。
(1)“金钱使她的丈夫由一个像绵羊似的老实人变成了野驴般粗俗。”(《葡萄沟纪事》)
(2)“妻子像大尾羊似的全身颤抖。”(《早晨的梦》)
骆驼被维族人民称之为“沙漠之舟”,骆驼是茫茫的戈壁荒滩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汉族人民给予绵羊吃苦耐劳的好品质,在维吾尔人看中,更加看重的是外形,在比喻中,常把它与本体的高大、行动笨拙联系起来。如:
(1)“他像跑进山羊群里的骆驼。”
(2)“他走路像骆驼一样一颠一颠。”(《喝泥水的生灵》)
二、 以植物做喻体的民族文化内涵
比喻就好比是一面反光镜,深刻的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在维语言文学中,经常用植物来做喻体,通常也是各民族文学作品中常见的现象,维语言文学中更是如此。维吾尔族先民就已经有了拜树的习俗。尤其是当这些先民从游牧生活转入农耕生活之后,就更加重视植树,维吾尔族先民们对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十分的了解非常熟悉,并且对自己生活环境里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感情。人们常用新疆特有的植物做喻体,建立了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这些恰如其分的生动的比喻,不仅增加了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更使文学语言具有地方性和民族独特性。
(1)“红柳般裂口的手指。”(《洪流》)
(2)“他觉得自己就像巍巍的杨树。”(《五棵杨树》)
(3)“他的希望全都像蒲绒柳絮飞扬飘零。”(《五棵杨树》)
新疆地区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能在新疆地区生长的植物大都具有耐旱、耐寒等特点。白杨、榆树、骆驼刺、石榴、杏、巴达木等植物,因特殊的外表和坚韧的本性,成为作家们常用的喻体。
三、用其他物品做喻体的民族文化内涵
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遍布着许多宗教。伊斯兰教在公元10世纪至公元16世纪,经过了长达600多年的传播之后,成为了维吾尔族唯一信仰的宗教。同时宗教也是比喻性词语的重要来源之一,儒、道和佛等教派对汉族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汉语词汇中的“借花献佛”、“四大皆空”等都具有浓郁的佛教文化色彩。
伊斯兰教对维吾尔族人民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具体已经深入到了维吾尔人生活、起居、婚丧嫁娶等等各个方面。在维吾尔文学作品中,具有浓厚的伊斯兰文化色彩的喻体比比皆是。如:
(1)“将这五棵……杨树砍倒,在他心中就仿佛神圣的拱北轰然毁坏一样。”(《五棵杨树》)
例(1)中“拱北”这一喻体本来指的是伊斯兰教门宦教主的圆顶墓,礼拜寺的圆顶屋,是维吾尔族麻扎文化的主要部分,这里用来比喻主人公理想的破灭。
关键词:羌族 民居建筑 宗教文化
中图分类号:TU-87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005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绵阳地区的北川等地。羌族自古以来都以石砌技术精湛而闻名遐迩,其传统民居建筑主要为石砌碉房和碉楼。《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众皆依山居止,垒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1]。可见羌人建碉房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了。经历数千年风吹雨打、地震灾害,它们中仍然有一部分碉房象英勇的战士屹立在杂谷脑河谷,象一部无字天书向人们诉说着羌族古老的历史文化。2008年的5・12地震以后,羌区老碉房总体上受损轻于近些年新建的碉房,发生垮塌的大多数为后来新建的碉房。可见,羌族传统石碉房具有良好的抗震性。千百年来,羌族人民为了适应自然生存环境,就地取材,建成了独具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它不仅是羌族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也因为它的实用性和抗震性能使它成为羌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羌人信仰原始宗教,相信万物有灵,羌人对的表述在羌族传统民居建筑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深入挖掘羌族传统民居建筑的宗教文化内涵,对于新时期有效传承和保护羌族民俗文化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笔者将深入探析羌族传统民居建筑的宗教文化内涵,走入属于羌民的灵性世界和精神生活,感受他们古老而厚重的宗教文化。
宗教在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中,是一种长期而普遍的现象,它的历史几乎与人类自身历史一样古老,即便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宗教意识也未曾衰退,它仍然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和人类的生存以及人类精神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2]。羌族人对宗教的表述,体现在传统民居建筑中,主要以民居朝向、建筑材料、石敢当、火塘、神龛、中心柱、罩楼等为重要的表达符号。
1 自然崇拜
1.1 民居朝向
羌族传统民居建筑的朝向是有讲究的,他们会选择独特的方式来反映羌人的信仰。从精神层面讲,羌寨会朝向神的地方,根据羌人的风水观,认为传统民居建筑的大门方向应该是“门对槽、坟对包。”“槽”是指山间的空隙,“包”是指寨子旁的山顶或山梁子。住宅和村寨选择的朝向一定要躲开山的遮蔽,透过山间,可以遥望远处连绵的雪山。千百年来,羌人早已习惯与大自然亲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这也成为羌族传统民居建筑坚持的基本建筑原则之一。因此,这种民居朝向正体现了羌族人对雪山、白石、蓝天、白云等自然物之神朝朝暮暮的崇拜,这种朝向使羌人无时无刻不在与自然之神进行着心灵的对话。
1.2 建筑材料
羌族传统民居的建筑材料主要是选用羌区随处可见的片石、木材和粘土。它们都来源于自然,并融于自然,整个墙体使用片石砌成,远远望去只见山寨、土地和山脉难以分辨,就如同从泥土里长出来一样,整个民居和大自然浑然一体、气势磅礴。房屋内门、围栏、地板、独木梯、中心柱等均为木质材料。值得一提的是在理县桃坪羌寨,不管是上千年的古老民居还是建成十来年的新民居均是就地取材,至今还普遍使用木片式门锁。这无不体现了羌人以自然为大的哲学理念。两千多年以来,羌人用着完全来源于自然的建筑材料,没有给自然带来现代的工业污染。这种主体建筑材料采用片石、木材和粘土的做法,使羌族传统民居建筑在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成为最生态、最环保的建筑。形成了羌族独具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成为羌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思想使羌人在用这些石头、木头、土的时候都有着很深的崇敬之情和虔诚的态度,表现了羌人和大自然之间特殊的感情,体现了他们浓厚的自然崇拜思想,表达了羌人千年来对石头神、土神等自然物之神和树神等植物之神无限的崇敬之情。也是羌人以自然为大的天人合一文化理念的体现。
1.3 火塘
火塘是羌族传统建筑文化的内在凝聚中心,一般设在堂屋正中间,是用石头或砖块砌成的烧火用的四方形的矮台,火塘不仅可以做饭,还可以取暖,甚至是羌族宗教活动和文化活动的中心场所。火塘里有火种,长久保存不熄灭,又称“万年火”,最早的火塘是由三块白石垒成的,主人每次喝酒都会先敬这些白石,现为铁制的三脚架代替。由于火在羌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他们形成了对火神这种自然力之神的崇拜习俗,火塘就是火神的象征,是羌族自然崇拜的符号,也是羌人生活和神灵存在的空间。由于羌人把火塘看作是火神居住的神圣之地,故产生了一系列的禁忌:禁止踩踏火塘,禁止从火塘上跨过,禁止向火塘里吐唾沫,禁止在火塘边吵架等。体现了火塘在羌族传统建筑中神圣的地位以及羌人对火的崇拜和敬畏心理。
1.4 罩楼
羌族传统建筑的屋顶在靠山的一侧通常有一间两米左右进深的小房间,称为“罩楼”,方向大都是坐南朝北,三面用石墙砌成的,南面敞开,用来储藏和半户外活动。在罩楼顶正中和两侧安放白石,楼顶正中的白石被看作是天神的象征,被供于塔子上,白石旁插松枝。白石也是火的贮存地,是羌人对火及火母体的崇拜,松枝是自然生命蓬勃盎然的象征,因此,羌人每天清晨和傍晚都要燃松枝祭天,羌族的释比在祭祀时还要说:人如白石而永久,如茂树而大发。可见,罩楼是羌族民居建筑的最高层面,是羌族神灵聚居界和各类祭祀的集中点,是羌人精神与信仰表达的凝聚点,可谓是羌族宗教文化的神殿。羌人对白石、树等自然物之神的崇拜和信仰,通过罩楼这种建筑符号向世人展露无疑。根据羌族的历史,罩楼存在的理由离不开精神的寄托,羌人把精神的寄托寄予神灵,祈求神灵能庇护自己的家园,保佑自己的家人平安吉祥,保证族人以后的日子风调雨顺。在灾后重建的今天,羌人为了感谢党和政府,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他们除了在罩楼顶上供奉白石和松枝外,还插上了鲜红的五星红旗,使罩楼增加了新的精神凝聚点。
2 祖先崇拜
2.1 神龛
神龛是羌族传统民居建筑中反映祖先崇拜的重要符号。一般设在堂屋正对大门的那面墙壁上,用木板制成,供奉祖先神、牲畜神、家神、行业祖师神和财神等。左右放香炉,神龛两侧有对联。神龛的装饰上,条件好的装饰精致,龛首一般为木质镂空雕花,有云纹、花草纹等,使神龛成为室内最精美的陈设,成为堂屋中的视觉亮点。浓厚的原始意识与诸神在羌人精神世界的绝对统治地位,使羌人认为祖先的灵魂不死,这些灵魂会体现在羌族子孙身上,在以后的各代复现出来。在羌族民居中,神的影响无处不在,人在神的庇护下生活,所以每家的神龛便是这些神的栖息地,体现了羌人浓郁的祖先崇拜思想,表达了他们希望通过供奉诸神保佑家人平安、牲畜兴旺的民间信仰意识。
2.2 中心柱
羌族民居属于墙承重和梁柱承重结合的结构,羌族传统建筑中的堂屋是整个家庭的活动中心,因此空间会大于其他房间,就需要在隔栅下加架,形成中心柱。羌人亲切地称它为“中央皇帝”,一般都会在堂屋中央加中心柱,地位很高,其表现出的祖先崇拜情结大于它的实用功能。中心柱也是游牧民族帐篷式民居形式的遗存,中心柱很重要,一旦被毁或断裂,就会导致整个帐篷垮塌,因此中心柱在羌人的心中地位特殊。羌人将中心柱称为中柱神或中梁神,并将其奉为家神,作为祖先加以顶礼膜拜,蕴含了羌人强烈的恋祖情结。
3 守护神崇拜
3.1 石敢当
石敢当是羌族传统民居建筑外的一件重要陈设,一般都放在大门口的左侧,属于住宅的辟邪之物,能驱邪镇妖,保护民居。以前很多羌族传统民居前都有,由于近现代的破坏,如今保留下来的已经不多了。在理县桃坪羌寨龙小琼家门口的“泰山石敢当”保存比较完整,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它高约1米左右,分头、身、座三部分,头大身细,头部表情狰狞、吐舌瞪眼,身上刻着“泰山石敢当”的汉字,底座已埋入地下,它是巫术神话的外化,是羌族风俗传习的符号,羌人奉它为家庭守护神,在特殊日子还会给石敢当披红烧香,进行祈祷。在汉族的许多建筑中,也有“泰山石敢当”的陈设,一般会立在墙边或嵌入墙里,所以石敢当也是汉羌文化交融的表现。如今它已成为反映羌族文化的重要符号。从石敢当这一建筑符号中折射出来的是羌人古老的民间信仰,是对民间社会神中家庭守护神的崇拜。
4 结语
羌族传统民居建筑历史悠久、技术精湛、内涵丰富,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其蕴含的丰富的宗教文化内涵更是赋予这种传统民居建筑以“灵魂”,成为羌族地区珍贵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业大力发展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借助旅游业的经济优势,积极为羌族文化服务,把蕴含羌族宗教文化的传统民居建筑景观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恢复重建有代表性的羌族村寨,重建过程中尽量采用传统的建筑技术、建筑材料等,尽量恢复传统民居建筑的本来面貌。羌区具有代表性的羌族传统民居建筑将成为羌族重要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载体,如果把发展羌区旅游业和羌族传统民族文化保护有效地结合起来,合理地对传统民居建筑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将既有利于提高羌族地区的经济收入,又能促进羌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和传承,从而让羌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南朝宋)范晔著.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卷86)[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0.
[3]田凯.宗教意识对建筑的影响――解读羌族建筑[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2):49-51.
[4]赵曦,吴天德.毁灭性灾害后民族文化的再生与可持续发展――以理县休溪羌族建筑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重建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18-23.
1.对旅游者的影响
在民族旅游活动中,旅游者根据个人阅历、教育背景、兴趣爱好等自身差异,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民族文化产品,通过参观静态、实物民族旅游产品,参与体验动态性、互动性的民族文化活动,让自己有身临其境和身心沉醉的感受。对民族文化的完整体验,有助于旅游者全面认识民族文化内涵;选择自身感兴趣的民族文化内容进行旅游体验,有利于旅游者加深对民族文化内涵的认知和感受。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有目的进行民族文化的认知和学习,都能促进民族文化持续传承。文化旅游开发中科学合理地利用、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根据旅游者的心理需求,设计生产相应的文化旅游体验产品,不仅在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同时,而且有实现民族文化传承的效果。
2.对旅游地的影响
(1)有利于促进旅游目的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文化旅游的开发,首先可以拉动旅游目的地经济的发展、增加经济收入和促进招商引资力度;其次可以改变当地单纯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形成以旅游业为首的第三产业和与之相关的第二、第一产业共同发展的新产业格局。文化旅游开发有利于目的地加强与外界的横向联系,通过经济的发展最终改善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
(2)有利于促进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发展
民族文化是旅游目的地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为了更好地进行文化开发,必然要求重视对民族文化的挖掘、收集和整理,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文化旅游的开发有助于强化目的地居民的自我文化认同感,为了更好地进行文化旅游开发,他们自觉地保护、修葺和恢复原有的民族文化资源。通过对民族文化采取保护、开发、利用一体化一系列科学举措,不仅使当地旅游业更具特色、更具魅力,而且也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文化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传承的模式
民族文化传承模式是旅游开发者根据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多种形式的民族文化旅游活动,社区居民作为旅游接待服务者或社区自然人参与到民族文化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在民族文化旅游活动中,通过参与、体验、学习等方式感知民族文化内涵;民族文化旅游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可以促进社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与旅游者的外部认可一同增加社区居民的民族自豪感,并由此促进社区居民自觉、主动学习与掌握民族文化内涵。
1.物质民族文化的传承机理
(1)民族饮食文化
民族饮食文化在直接利用型开发模式中的传承主要是通过向旅游者展示原生态的饮食过程,以其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给旅游者全新的内心感受;在整合提升型、集合开发型开发模式中,通过浓缩当地各个民族饮食文化,由旅游接待服务者统一向旅游者展示。旅游开发者要求旅游接待服务者学习、掌握饮食文化的内涵和烹饪技巧;在历史复原型开发模式中,为了扩大旅游客源市场,必须对当地民族饮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研究,才能制作曾经消失的菜肴。在不同开发模式中对民族饮食文化的研究、探索、制作等过程,不仅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促使旅游者学习当地饮食文化,为旅游开发者和社区居民带来经济效益,而且促进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实现民族饮食文化的传承。
(2)民族建筑文化
建筑为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场所,民族建筑不仅是民族文化旅游开展的基本服务设施,而且是民族文化旅游的重要旅游资源。在直接利用型、原地开发型开发模式中民族建筑就是直接利用当地的建筑群,旅游开发者必须以“保护第一”的原则对其进行规划开发;在整合提升型和集合开发型开发模式中,旅游开发者必须对当地原生民族建筑文化进行详细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建筑物进行统一修建,运用创新思维把各个民族特有的民族建筑组合在一个景区;在历史复原型开发模式中旅游开发者通过查找历史资料、文献等方法,通过对历史古建筑进行维护、重建,创造新的旅游资源。生态博物馆的开发模式中,民族建筑要求原汁原味地保护原有民居;在其他旅游目的地中,除了修建生态博物馆和生态旅游点,还可以修建具有本民族建筑文化风格,更适合现代生活要求的民族建筑。在保持不同民族建筑特点的同时,既传承了民族文化又改善居住环境。
(3)民族服饰文化
日常生活中民族服饰较少或者无法在当地居民身上出现,如何传承民族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中值得思考的问题。在直接利用型和原地开发型开发模式中,大部分旅游目的地居民并不经常身穿民族服饰,除非是直接参与文化旅游相关活动时和举行民族节庆时,通过安排社区居民或旅游接待者穿着民族服饰等方式向旅游者展示;在整合提升型和集合开发型模式中,出于营造“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氛围的需要,旅游开发者要求旅游接待服务者必须身穿民族服饰,在这一过程中就要求旅游开发者了解民族服饰文化的内容,设计符合民族特色的民族服饰,旅游接待服务者掌握民族服饰文化的内涵,更好地向旅游者进行展示和介绍;在历史复原型开发模式中旅游开发者通过研究历史文献和资料,尽可能设计生产随着社会发展消失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款式、图案、花纹等,让旅游者全面了解当地民族服饰文化的内容,促进了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
2.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机理
(1)民族歌舞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者对文化内涵的追求越来越高,独具特色的民族歌舞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华之一,为旅游者呈现制作精美、体现民族文化内涵的民族歌舞表演,才能满足旅游者的内心需求。在直接利用型和原地开发型开发模式中,旅游开发者通过安排组织社区居民或旅游接待者为旅游者表演民族歌舞,满足旅游者的视觉需求;在整个提升型和集合开发型开发模式中,需要根据各个民族的歌曲特色进行设计编排,开发出体现各个民族歌舞特色的旅游节目,让旅游者获得全面的心灵感受,旅游接待者学习掌握民族歌舞技巧和动作要领,都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当地民族文化内涵;在历史复原型开发模式中,旅游者通过创新编排历史上的民族歌舞,创作消失的民族歌舞,只有不断完善民族歌舞文化,才能让旅游者更全面地认知民族歌舞的文化底蕴。
(2)民族民间工艺文化
民族民间工艺、技艺等是一项科学技术,是民族群众制作生产生活用品的方法和手段,是民族文化中富有生活气息的文化事项。民族民间工艺、技艺文化是具体通过制作手工艺品等进行表现,具有参与性强,传承时效久的特点。不同文化开发模式中旅游开发者通过组织民族技艺者进行展示,挖掘、恢复消失的民族民间技艺;社区居民自发学习民族民间技艺;旅游接待服务者主动、被动地学和旅游者主动地学习传承民族民间技艺。
(3)民族节庆文化
【关键词】民族文化;当代艺术设计;融合
当代艺术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引入国内之后,并未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这种“水土不服”的主要原因在于艺术设计与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联系不够紧密,呈现出西化的色彩。因而从民族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当代艺术设计这块“新大陆”至关重要。
一、当代艺术设计简介
(一)当代艺术设计的内涵。
艺术设计具有综合性,它不同于简单的美术加工,在美术功底的基础之上,还要融入对时代背景、历史文化、个人情感等因素的考量,因而成就了它综合性艺术的魅力。艺术设计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从设计之中我们能窥见[1]特定年代,特殊社会的缩影。因而研究当代艺术设计,无异于用一种更具艺术性的眼光来审视这个时代。
(二)当代艺术设计的现状。
目前在我国,艺术创作分化成两大流派:以大陆为基地的派别和移居海外的派别。而其发展过程的最大问题在于,西化的色彩相当浓厚。久居国外的设计者们,从创作理念到艺术语言,都深受西方社会的影响,设计作品也倾向于反映西方的价值与审美;大陆流派虽少受西方文化的浸染,但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信息传播日益便利等,也日益蒙上西化的色彩。
二、民族文化融入当代艺术设计的价值
艺术设计是时代的记录者,而经过层层拣选、流传至今的优秀民族文化,则能更好地反映时代特点,在当代艺术设计设计领域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一)民族文化丰富了艺术设计的内涵。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环顾四周,我们不难发现种种民族文化“古为今用”的身影:复古的面馆招牌上几个行楷大字,流畅飘逸;明信片上的背景图案宛如剪纸一般隽永俏丽……而这些具有时代渗透性的民族文化,不仅满足了感官审美,也极大丰富了艺术设计的内涵。
(二)民族文化激发了设计者的创作灵感。
民族风的衣物,复古考究的建筑……当代生活中,民族文化元素已经并将越来越多地渗透到艺术设计之中,它们正在不断刺激设计者们的敏感神经。民族文化为设计者们开辟了更广阔的视野、更清晰的思路,在这里他们的创作灵感不断喷发。
三、民族文化融入当代艺术设计的举措
将民族文化应用于当代艺术设计,既能使传统文化保有活力,又能让艺术设计迸发出全新的生机,可谓共赢。而落实到操作层面,应注重以下两点:
(一)重视民族文化中视觉性元素的运用。
1.民族传统用色的运用。
颜色最直观、也最引人注目的视觉元素,因而恰当的用色能有效提升设计水准,至关重要。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很多色彩都超越了纯粹的颜色表征,而被赋予特定的文化内涵。比如,白是冰雪的颜色,象征纯洁;黄是日光的颜色,表示热烈。因而在艺术设计时,仅仅追求审美上的愉悦是不够的,还要权衡色彩背后的文化元素,恰当应用民族传统用色,实现表里[2]的协调。
2.民族传统书画的运用。
我国的传统书法类型众多,行书、楷书、草书等,无一不是既体现出线条美又各有其独特风韵。而且这些书画元素应用范围广泛,大至企业logo设计,小至店面招牌,都因传统书画的“露面”而更显古朴文艺。将其应用到服装设计中,也能使衣服更有立体感;再如玻璃容器上的书画表现,融入笔墨所特有的意、气和神韵,也使设计别有一番风味。
3.民族传统图案的运用。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很多图案都包含丰富的文化含义:鲢鱼寄托着“年年有余”的美好愿景,枫叶寓意“安居乐业”,麒麟则象征“富贵人家的孩子”……传统图形纹案多有丰富的意义指向,将这些图案应用于艺术设计,往往让人过目难忘。戛纳电影节上,中国女星范冰冰一袭“仙鹤”(一种传统文化图案元素)长裙,震惊全场。这种关注既是对她本人的赞誉,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
(二)注重民族文化中理念元素的运用。
视觉元素只是为艺术设计包裹上一层文化的外衣,而要真正实现文化的渗透,理念元素的应用更显必要。中华民族是一个个性鲜明的民族,传统民族文化也有其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因而在艺术设计中,理念的植入才是核心。设计之前就要对设计理念有明确规划[3]和清晰的认知,通过这种设计方法旨在传达何种观念?要用怎样的呈现方式才能让受众更好地接受这种理念?将民族文化应用于艺术设计中,并不是对文化元素的生搬硬套,不是无意义的堆砌,而是深入挖掘其中所包含的文化意指,并加以创造。
四、结语
将民族文化融入当代艺术设计可谓强强联合,意义重大,具体表现为视觉元素和理念元素两方面的应用。值得一提的是,视觉性元素的运用固然重要,但不免流于表面,难以通过设计深入诠释传统民族文化的内涵。因而,理念性元素的才是核心,设计师们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李蒙.从民族文化的角度看我国当代艺术设计[J].前沿,2012,(22):176-177.
[2]吴赛.从民族文化的角度看当代艺术设计[J].艺术教育,2014,(07):261.
可以说,符号是一种意象并且带有一定意义的,它不仅是图形、图像,还可以是建筑、模型、声音信号,更可以是一种思想、一件实事等。此外,民族文化符号的分类同样多种多样,既包括实体文化符号,如长城、颐和园、故宫,又包括图腾文化符号,如龙凤呈祥、十二生肖等,还可以包括语言文化符号,如汉语、朝鲜语、藏语等。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十分广泛。无论是绘画、建筑,还是艺术设计等领域都对民族文化符号进行了最大限度的运用。尤其是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可谓是达到了极致,大大提升了现代艺术设计的文化底蕴,丰富了现代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同时也体现出独特的民族特点。具体如下:首先,含蓄性。中国的艺术讲究含蓄,低调而不张扬。诸如中国画,十分注重“藏”与“露”。许多艺术家都认为杰出的画作是要藏而不露,要委婉含蓄。如画作《寒江独钓》中就将这种含蓄性展现得淋漓尽致。画面中虽然只有一个垂钓者和船头,但是却展现出了滔滔江河的景象。其次,以形传神。经过设计者的构思和创造,在绘画、剪纸、雕塑作品中都能反映出设计者的思想感情。这种将客观实际与主观情感相结合,在艺术创作中反映出的美感,往往是人的思维活动的惯性。比如,景观设计中的假山石,通过一定形式的创造设计,会给人一种温暖、坚定的感情,这就是所谓的“神”。再次,抽象性。民族文化符号高度发展的象征便是其本身所具有的艺术抽象性。抽象性的存在,能够给人以深层次的启迪。以我们最为熟悉的文字来说,从具象到抽象进行转化,抛开自然形态,形成最后的抽象符号。这种转变蕴含着自然的美,同时对现代艺术设计具有极大的启发,使得设计者情感的传递更加强烈。
二、民族文化符号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艺术设计,是现代物质文明和科学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一直以来,设计者们都在努力维护民族文化的发展,尽量在保持传统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塑造全新的现代艺术设计。在这一形势下,民族文化符号便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被称为广告界“奥斯卡”的第三十六届奥基国际广告大奖赛中,中国的平面作品《家——中国人的故事》获得银奖。这幅作品借鉴了中国古代的门锁作为外包装,同时将颇具民族特色的服饰和民俗建筑的文化符号融入其中。又如,陈幼坚针对北京奥运会设计的招贴广告“新北京、新奥运”,将民族文化符号中的建筑符号融入现代艺术设计,使奥运五环的形象巧妙地和北京天坛的建筑剪影联系起来。由此可见,无论设计师或者艺术家持何种艺术态度和观念,民族文化符号都会出现在其作品中。因此,如何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巧妙地运用民族文化符号一直是设计界十分关心的话题。虽然许多艺术家也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并且得到了莫大的认可,但民族文化符号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
三、民族文化符号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用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艺术设计者在将民族文化符号运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时,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理论上,由于过于注重某一民族文化符号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而忽略了设计的整体布局和构思;实践上,时常出现肆意滥用、误用民族文化符号,机械式地拼接、嵌入文化符号的现象。
1.民族文化符号的误用
我国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对民族文化符号含义的正确理解是我们现代艺术设计中合理正确运用民族文化符号的重要前提。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民族文化符号已经悄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远离了人们的生活,这就对我们理解民族文化符号的内涵产生了巨大阻碍。在当下的艺术设计领域,将民族文化符号融入其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渗透到了现代艺术设计的方方面面,如招贴设计、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以及包装设计等。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一些设计作品中,民族文化符号与设计意图往往会出现张冠李戴的问题。尽管许多设计师大量运用了民族文化符号,但是却不能体会到其真正的内涵,不能准确地把握这些民族文化符号所传承的民族文化精神,仅仅只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或者是满足自己的主观需要而对其进行肆意的解读和嵌入。
2.民族文化符号的滥用
伴随着中国现代设计行业的不断发展与日趋成熟,一味效仿西方设计的理念已经转淡,许多中国设计师开始对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符号加以应用,希望将这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运用到自己的设计当中。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使用民族文化符号成为了一种潮流。但是很多设计者并没有找到传统文化符号表象下的文化精神内涵,仅仅锁定其表象含义,照搬照抄或者机械拼贴,让作品失去了浑然天成的美感,显得娇柔造作。
四、民族文化符号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1.真正领悟民族文化符号的内涵
理解是良好运用的前提。众多的民族文化符号背后都蕴藏着不同的复杂的文化价值,如果对这些文化价值不能很好的理解就不能正确地运用这些文化符号。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太极图,它以两条鱼形阴阳相拥为图形,这样的设计体现出在永恒不定的动态中有着和谐与统一,以及一生二,二生阴阳,生生不息生万物的道家精神。之后,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在其“香港现代艺术家联展”的海报中对传统的太极图做了再诠释,他运用水墨和粉彩笔将太极图重新绘制,借助道家和谐完美的精神,巧妙地表达出香港的艺术文化融汇西方的本质。
2.尽量选择公众识别度高的民族文化符号
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应用艺术,需要考虑受众的欣赏和接受水平,不能只考虑自我表达和自我满足,这也是衡量一件设计作品能否成功的重要标志。由于许多民族文化符号已经远离了人们的生活,接受民族文化符号有一定的困难,所以选择的文化符号辨识度越高,受众的接受能力就越强,作品的成功率就越高。比如中国联通的标志,它取自于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盘长,取意源远流长,其回环往复的线条既象征着现达的通信网络,又寓意通信事业井然有序。
3.积极寻找创新点
在对民族文化符号的内涵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找到与现代审美的切合点也是至关重要的。将民族文化符号与现代图形进行新的整合,将某些符号加以改造,使之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中,传达出一系列的文化价值,突出现代设计理念,是我们在使用民族文化符号时的创新点。创新点的使用,不仅能使得艺术作品既是现代的,又是民族的,还能将民族文化符号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诸如陈幼坚先生在民间传统图形“四喜人”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公司标志,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的设计等,都很好地体现出了民族文化符号和现代艺术设计的巧妙结合。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