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范文第1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09)10-124-02

摘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传统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剖析,指出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上有着诸多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拟就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对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培养模式提出了改革与创新方案,同时也提出构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案采取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高职教育;培养模式;保障措施

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突飞猛进,带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使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而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中的一个重要专业――会计专业,根据社会市场经济对会计人员的就业状况,相应地对会计人员素质和能力也提出新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高职教育会计学专业,如何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培养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性会计人才,这是高等职业教育亟待改革和探讨的问题

一、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多年来高职院校受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办学模式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教育会计专业办学规模的扩大,阻碍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不足 目前在会计专业教育中,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属于薄弱环节,没有专门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职业道德修养方面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 导致学生对相关国家政策与法律规定缺乏了解,社会责任感不强,工作后不能处理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加大了会计信息失真、人格扭曲的现象。

2.实践教学重视不足,不利于能力培养。

高职教育主要特点,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环节中的重重之重,在会计教学计划课时安排中,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原则意见特别指出,实践教学不能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但是由于公共基础课科目多,加大了理论授课的学时量,压缩了实践教学活动安排学时数。这样使得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实践技能。

3.课程设置模式过于传统,缺乏创新 近几年来,会计新业务不断涌现,我国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然而所用的教材不能及时与之配套,教学内容严重滞后,学校教学与会计工作岗位实务严重脱节。同时,现有专业主干课程在内容上还存在着相互割据、又过多重复等问题。开设的课程缺乏创新又不具备高职特色。

4.会计教育手段相对落后 在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下,不重视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主要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教师根据章节内容、按部就班的讲授课本知识,但学生并不一定能够形成对课程的一个总体认识。这种描述性会计教学方法,对历史成本会计所存在的问题很少被提及,也很少考虑对中小企业的运用偏差和不适应性,也几乎不去考虑其对现时经济和企业在投融资、税务政策、企业管理方面的实际需要和变化。尽管传授了理论知识,但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甄别、运用、创新这些知识,对企业会计的运行认识肤浅。

二、高等职业教育会计学专业培养模式创新方案

依据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为主的特点,从我国企业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经济环境出发,以全面提高人才的培养综合素质为主线,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如下方案:

1.拓宽专业领域,突出适应市场要求的创新

一个学校的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对社会的服务方向。一个学校能否建立主动适应的市场机制,关键在于能否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适时地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不断拓宽专业口径,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为学生创造更宽阔的就业渠道。因此,必须根据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按照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在拓宽专业口径上下功夫。横向上,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限;纵向上,延伸专业内涵,改革传统专业,扩大专业服务范围。

2.重素质,讲究人才全面发展的创新

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的不断创新,知识创新的基础是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创新人才是决定一个民族竞争力强弱的关键要素。由此可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会计专业人才,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根本任务。人文素质体现了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反映了人才的质量。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需要从知识经济发展需求的高度,把知识的传授与道德精神的熏陶融为一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教会学生做人。为此,要在教育思想上变过去单纯的以培养学生“做事”为目标的模式为既培养学生“做事”,又培养学生“做人”的模式上来。就人才素质的整体而言,“做人”比“做事”处在更为基础、更为重要的位置上。21世纪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促使其学会做事,更重要的是促使其学会做人,学会合作,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培养成为具有科学文化知识和创新能力,会与人共事的人。从这个意义上去认识素质教育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基础

3.基础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专业基础理论以面宽、应用为本,专业知识以求新、实用为原则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职业教育的特点,公共基础课以必须、够用为度,设理论、数学、外语、计算机基础、应用写作等5至6门课程,其理论授课学时应低于总授课学时的28%,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公选课为3%,保证高等教育的基础文化素质和科学基础知识。公共基础课以掌握基本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不过分强调课程内容的系统性、逻辑性,讲授不要求繁杂的理论推导,在讲清概念、理论和应用上下功夫,以服务专业为目标。

专业基础课以面宽、应用为本,设管理学、金融学、经济法等六至七门课程,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但课程内容要围绕专业需要,在讲清概念和服务专业上下功夫,其授课学时应占总理论学时的34%左右。

专业知识以求新、实用为原则,课程内容在“新”字上下功夫,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和技艺性。专业课设置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会计电算化、审计学等六至七门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其授课学时应达到总学时25%以上。

4.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特色。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和技能操作型人才,而校企合作正是利用企业与学校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实现理论与生产相结合,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可以利用企业、学校各自优势,一方面,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场所和设备,使学生通过与企业身临其境的实际接触,将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生产、工作实践中去,并真实体会职业技能与素养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产学结合,能够体现高职院校以服务企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产学结合,可以使高职院校从服务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及时了解社会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规格与数量的变化,按需求调整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及招生计划,开展“定向招生”、“定单培养”,有利于学校开放式办学体系的构建,为学生开辟就业途径,打开就业门路,提供就业服务。

三、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单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根本无法实现改革目标,高职教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方案的实施,必须有以下保障措施:

1.教材建设应适应课程设置

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保证。教育部将高职高专教材建设作为衡量高职高专类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指标,以及检验其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的重要尺度。目前,高职院校在教材选用上比较混乱, 一是使用本科教材。其弊端在于,内容偏多、理论偏深、实践性内容严重不足,给教学带来一定困难,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二是现行教材版本偏老、内容陈旧不能及时反映会计专业的新理论、新制度、新准则、新技能 与高职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三是自编或参与编辑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材,但实事求是地说绝大多数教材有名无实,与其他教材没有实质性区别,没有突出高职教育特色。要构建一个高质量的高职课程结构体系,教材建设应适应课程设置。在教材选用上,既要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实践性,又要让学生有一定的发展后劲。

2.精心组织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会计学专业教育水平提高,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除了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外,还必须按照教学规律和会计专业的内容要求,科学地精心组织教学,并运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实现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在教学方法上,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将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协调应用,启发式教学与案例教学贯穿使用,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组织形式具体包括课堂教学、课堂讨论、课堂模拟演示、会计类课程仿真实习、自学、辅导答疑,作业、专业技术系统训练及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等方式。通过这些途径达到高职教育会计学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

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职教育的定位及特色决定了对“双师型”教师的需求,但目前具备职业教育特色的“双师型”教师严重短缺,已成为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难以保证高职课程结构体系的质量。所以,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高职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应从企业和事业单位聘用符合教师资格条件的会计师、高级会计师、和相应技术职称的人员作为专职或兼职教师来担任实习指导教师的任务。对于缺乏工作经验和会计技能的专业教师,有计划地安排到对口的企事业、金融机构进行专业实习和技能训练,另外逐步建立教师到对口机构定期实习的制度,以强化专业课教师技能训练,以促使更多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必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必须根据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向和特点,明确办学定位,完善了各项教学管理措施,才能保证构建一个合理的高职教育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大胆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做到毕业生适销对路。这样才能使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规模和质量相统一,具有活力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梁方正.当前高校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会计之友.200.10

[2] 赵鹏飞.会计教学理念的嬗变与教学模式的改革[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10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素质本位;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夏文先(1967-),男,安徽寿县人,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姚多忠(1941-),男,安徽淮南人,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安徽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教育专家,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建设项目“高职‘六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编号:2008jyxm56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码:2012-7518(2012)08-0070-02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探索和创新具有一定实践指导意义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既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各项改革工作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借助多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多年高职办学实践,我们以素质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六业”(产业、行业或企业、专业、学业、就业、创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模型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探讨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思路与方法,以期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起到一定的建设性作用。

一、“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关键在于确立何种教育思想或教育理念。就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而言,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中,大致经历了“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和“能力本位”三个阶段。其中,“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影响最大,认可度最高。这种以“分工理论”为基础,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中心来确定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本质上是作为解决降低教育和就业之间、学校和社会之间不匹配问题的一种工具来提供的,虽说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对缓解教育危机,削减教育和劳动力市场之间不匹配,降低失业功能,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和工作能力起到较为积极的作用。然而,事实证明,这种“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能真正解决愈来愈严峻的就业压力和劳动力市场高技能人才普遍缺乏等问题;究其原因就在于这种模式:一不适宜当下高职毕业生就业的现实;二不适应人才市场劳动力流动性加速的变化;三也有悖于教育的宗旨,培养出的是“器”才而非“人”才,难以培养人格健全、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合格的接班人。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及“科学发展观”和“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为我国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

在现实层面,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还处于发展阶段,尽管高职院校在数量和规模上快速扩张,国家在政策支持和经济投入上力度加大,高职院校自身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但高职院校在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办学定位不准,培养目标不明,人才培养类型、层次不清,专业发展方向模糊,课程设置不够科学,缺乏针对性;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单一;专业教师配置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短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相对滞后,实验实训条件难以满足学生技能训练的需要,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特别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学、工学结合广度和深度不够。虽然许多高职院校或多或少地进行了产学、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式的尝试,但因地域性、专业性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的现实局限,大多停留在少数专业的小范围内进行,未能全面展开;企业参与意识不强,缺乏主动性,在“结合”的方式上一般呈现为“企业配合式”,企业仅处于提供实习场所的辅助地位。另外,在“结合”过程中,对学生实训、实习的效果,缺乏科学的质量评价和制约机制,随意性大,缺乏深度合作与持续发展。以上诸多问题致使部分高职院校办学有规模而少效益,人才培养有数量而缺质量。学生就业难,就业层次低,人才培养规格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

有鉴于此,我们认为高职院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个关涉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核心问题上,应紧紧瞄准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及区域布局情况,劳动力市场需求和职业岗位能力的变化,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构建多主体参与的高等职业教育体制和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主体的多元,社会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素质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六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等综合素质的一种教育模式,是基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科学发展”的人文理性思考,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人本主义”和“工具主义”两种价值取向的有机融合。

二、“六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特征

(一)“六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所谓“六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参与人才培养的主体(学校、行业、企业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为核心,确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专业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培养途径和保障机制等,并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针对性和贯通性的人才培养运作方式。其主要由培养目标体系、培养过程体系和保障机制体系三部分构成。

(二)“六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

“六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理念的综合性;二是人才市场需求的导向性;三是教育主体的多元化;四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开放性;五是人才培养各要素间的贯通性;六是人才培养过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

(三)“六业”贯通人才培养方案

1.人才培养目标。在高等职业教育实践中,鉴于高职人才培养主体的多元化,职业岗位的多样性和技能要求的差异性(同一职业岗位在不同时期其技术和技能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在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时,不仅要把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落实到实处,同时也应考虑到将来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类型和规格的需要;既要兼顾个体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需要,又要根据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对“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类型(技能型、技术型和职业型等)划分,来分别制定具体培养目标。

2.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规格主要解决人才培养质量问题,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设计,实际上就是按照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受教育者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规定性及其要求,具体体现在专业教学计划中。

3.专业设置。高职院校在开设(或调整)专业时具体应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一、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导向性,以及新兴产业发展的吻合度;二、产业、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的首选性;三、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趋向性;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市场供给的饱和度;五、办学主体教育资源的基础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人才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层次、数量,以及技术、能力、素质结构情况,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方案设计,并经行业、企业、学校等多方专家学者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可行性论证,且规范专业名称后向教育主管部门申报批准。其根本目的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在开设(或调整)专业时就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产业结构调整、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相顺应,从而为将来学生就业或创业打下基础。

4.课程开发。“素质本位”的课程开发应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职业生涯发展,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以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为核心,按认知规律的要求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组织形式上,多元办学主体共同参与,专业教学委员会负责具体实施;在课程结构上,按照“通识教育”、“专识教育”和“证书教育”三模块,“必修”和“选修”两系列,“素质教育”一主线进行构建;在教学内容上,首先要把握好职业岗位现在和未来对从业者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把握素质主线,兼顾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其次是优选教材,或有针对性地编写校本教材;再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贯穿始终。

5.学业培养。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在科学设置专业,合理开发课程的基础上,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知识、能力、素质的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学业培养。基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取向,在职业类别和专业方向的选择上要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一般来说,学业培养要融“教、学、做”为一体,保持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知识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能力培养应突出专业核心能力,发展多种相关能力;素质教育侧重于职业素质的养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6.就业指导。高职院校要贯彻“全程化、课程化、个性化、网络化”的原则,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在具体操作上,一要有针对性地开发就业指导课程;二要把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三要对授课教师进行专门培训,既要传授就业方法,更要强调能力和素质培养;四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五要加强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六要课内课外兼顾,理论实践结合。

7.创业教育。创业教育除了传授创业必备的基础性知识、跨学科专业知识、社会性知识,培养创业基本技术和技能外,还应当培养学生的进取心、自信心、责任心,以及肯吃苦、善判断、抗挫折、讲诚信等创业必须具备的品质。在其课程开发上,可参考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KAB(启蒙教育课程)、SIYB(初级教育课程)和EYB(高级教育课程)组织教学;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开发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如《创业资金规划与管理》、《商圈、店址评估与开店策略》、《创业成功案例分析》等。

创业教育是融个性与共性为一体的教育。它既要面对全体,又要因材施教;既注重理论教学,更强调社会实践,尤其是学生的亲身实践非常关键。在学生创业实践的指导上,产业选择可根据产业分类和高职学生知识、技术方面的优势,首选第三产业或技术密集型产业进行创业。行业选择受创业个体的兴趣、爱好、专业背景、所在区位、消费群体特征等诸多条件影响而不尽相同,应视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不求一律。

(四)“六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保障体系

1.前提条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人的全面发展”和“科学发展”理念贯注其中,实现“人本主义”和“工具主义”两种价值取向的融合,并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其思想前提;搭建政府主导、行业指导、校企共建的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实现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其物质前提;建立一支具有“三师化”素质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是其智力前提。

2.关键要素。首先,应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和机制,实施多主体合作办学。多元办学主体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成立组织机构。如“合作教育工作委员会”―负责人、财、物保障和重大问题决策;“合作教育工作小组”―审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实施教育教学工作;“专业指导委员会”―负责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构建,并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联合教研室”―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组织教材编写,进行课程考核和应用技术开发等;“教育教学督导组”―对教育教学质量实施全程监控,并作出相应评价及相关信息反馈。

其次,要建立思想、利益、诚信、评价、激励、师资培训等运行机制和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师资管理、教科研管理等制度管理体系。其中,完善教学评价运行机制,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评价系统、人才培养过程评价系统和社会评价系统等尤其重要。

三、结语

现阶段,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它不仅需要高职院校自身努力,更需要通过社会、学校等办学主体的不断探索为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出台提供依据,从而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在制度和法律层面得到有力保障。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六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旨在推进高职院校顺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经济转型的新要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进而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转型。

参考文献:

[1]周明星.素质本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3:1-11.

[2]罗强元主编.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体系

正 文:

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开展扩招,这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整体数量和规模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数量并不等于质量,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发展中仍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建立一套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迫在眉睫。

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

1、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概念

随着我国近几年高校的连续扩招,高职教育的学生总数占据了高等教育学生总数的半壁江山。接受高职教育学生数量的增长在暂时迎合了社会的需求、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愿望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回避的问题――如何保证教学质量。教育教学质量指的是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及其结果满足社会、家长、学生期望和需要的程度。高等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教育有所差别,所以教育教学质量也不尽相同。简言之,高等职业院校的基本目的就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2、影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

首先,办学指导思想。完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体系的前提就是对高职教育进行定位。只有对高职院校进行了科学的定位,才能够保证学校的快速、健康发展。

其次,师资队伍。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织者,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基本变量。师资队伍在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中期待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师资队伍能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相反,则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再次,教学管理。没有科学有效的管理作保证,任何质量都无从谈起。要突出高职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管理的细化是十分必要的。教学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主体,在确保教育质量、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四,学生。学生是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产出品,学生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学校的声誉,也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二、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在高职院校的发展和运行过程中,人才培养目标是否明确和清晰,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证的重要前提。随着当前高职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专科、成人高等、中专、本科院校等几路大军使职业教育的数量不断增加,数量虽然解决了,但是粗放式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水平越来越严重,突出表现在培养目标的模糊,缺乏清晰明确性,在培养过程中,过多的模仿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造成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轨道偏差。

2、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不够明显

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具有非常鲜明的岗位针对性。但是,由于受到办学目标和方向偏差的影响,过度模仿普通高等教育,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而没有去适应岗位职业的要求。在高等院校扩招的形势下,高职院校仍然满足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够根据社会就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缺乏职业院校教学的特色性教育,从而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水平的有效提升。

3、传统教学方式仍占主导地位,专业设置极力模仿本科院校

传统的教学方式,如评价质量仍简单地采用传统的教师授课质量和方式,,不注重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 测评学生的成绩不是以能力为重点,这是典型的高等职业教育粗放性办学方式。粗放性的办学方式还表现在专业课程设置模仿本科院校及专业划分过细等,这些都阻碍了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

三、构建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路径

1、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目标是否明确和清晰,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证的重要前提。要想更好地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一方面要具有合理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通常情况下,一个完善的人才培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制定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岗位知识和能力调查分析报告;其二,有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专家意见;其三,设置具体的培养方案。通过相关的市场调研报告做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设置,最后由论证专家进行论证,三个环节相互依托,相互联系,构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只有指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够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序提升奠定重要的前提条件。

2、强化教学过程监控和跟踪反馈

教学过程控制是指在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优秀合格从业人才而采取的手段。教学过程监控在教学中意义十分重大,是高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而言,过程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合理的师资配置、合理的实训设备配置、合理的图书资料配置、合理的信息资源配置、完善的质量考核评价制度等。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要有师资、实验实训设备、图书资料、信息资源来保障,同时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从而构成教学过程控制保障体系。毕业生跟踪反馈是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 弄清毕业生培养质量和掌握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根本途径, 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跟踪反馈,不断正视学校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升教育教学整体质量。

3、不断强化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估工作

教育评估是一项具体而复杂的工作,它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经过这样一番劳动进行的评估究竟是为谁服务。在评估的过程中,被评对象就会积极配合评估小组,认真分析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得出客观真实的评估工作报告,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真正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估理念。通过对教学各个环节的评估工作,能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不断提升教学总体质量,不断挖山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著,2001 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学结合 C-TAFE 企业参与 中澳合作办学 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许多高等职业院校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对其消化、整合和吸收,寻求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新模式。C―TAFE(CHINESE TAFE)模式就是借鉴澳大利亚以能力为本位的TAFE职业教育理念,结合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践创建的一种澳大利亚TAFE本土化的职业教育模式。立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践,如何完善C-TAFE人才培养模式?

一、企业参与――澳大利亚TAFE教育体系的特色

澳大利亚TAFE教育是一种建构在终身学习理念基础上的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技术教育与继续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它由澳大利亚政府开设的TAFE学院负责实施教育与培训,把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联系起来,实行柔性的教育培训方式,是澳大利亚全国通用的职业技术教育形式。

企业参与是澳大利亚TAFE教学体系的特色,其表现在如下方面:

(1)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出发点,制定和开发TAFE的培训包。

(2)以企业需求的人员能力为出发点,设置TAFE的教育课程。

(3)以企业岗位能力为核心,设置TAFE专业。

(4)以行业为主导,建立TAFE教育制度,采用企业本位的校企合作方式。

(5)以企业的工作经验为必备条件,组建TAFE的师资。

二、C-TAFE人才培养模式解析

C-TAFE人才培养模式,既要充分体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又要体现澳大利亚TAFE人才培养创新的人才观。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是:教育类型的职业性,教育层次的高等性, 职业岗位的基层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社会需要的导向性。C-TAFE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从总体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能力为本位,培养技能型、实用型、创新型人才;(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职业岗位(群) 为依据设置专业,突出其职业性;(3)以育人为根本,教学过程以实践为导向,采用情景化、体验式的实践教学,学习环境工作化的教学模式;(4)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可见,C-TAFE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高等职业教育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一脉相承。

三、工学结合――C-TAFE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工学结合”,在狭义上是指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密切合作,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将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培养适合需要的、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从广义上是指高等职业学校在遵循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对学生的培养方式采取课堂学习与实验、实训、实习、实际工作等实践学习环节有机结合的方式,强调职业岗位专业理论知识与职业岗位实际工作的结合。

1.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要求

(1)高等职业教育应体现职业性,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

(2)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形式具有多样性,不同专业有不同的行业背景和需求。如:“半工半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订单培养”“产学一体”等形式。

(3)“工学结合”模式的关键在于使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参与,找到校企合作的最佳结合点。即学校通过“工学结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教师的“双师”能力和改善师资队伍的“双师”结构;学生通过“工学结合”提高职业素质、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企业通过“工学结合”有目的地培养、选择企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可以减少培养成本,同时承担社会责任。

2.高等职业教育中“工学结合”存在的问题

(1)观念问题。认为工学结合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模式,高等职业教育无需采纳。

(2)企业的积极性不高。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谋求利益最大化,不可能主动为社会培养技能性人才,甚至是与自己竞争的人才。

(3)学校成本问题。学校增加了教学的工作量,加大了开支。

四、从“工学结合”角度完善C-TAFE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1.观念和制度方面

树立高等职业教育的新理念,转变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突出C-TAFE人才培养的教育层次性和职业教育类别性,注重从职业性上体现其特色,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

2.企业方面

高等职业教育中C-TAFE人才培养模式应该紧紧依托行业和企业,主动争取行业部门的支持,鼓励企业在资金、设备、设施、校外实训基地方面加强合作,共同协商C-TAFE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案。依据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为导向,创新课程体系与课程形式、考核形式。

3.学生实训、实习方面

C-TAFE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校开放式办学,从分利用好学校、企业各自的办学资源,侧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将实验、实训和实习等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学校与企业互动,共同合作参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提高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4.师资

要求有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现在职业学校的教师大多从学校到学校,普遍缺少实践。学校可以从企业引进一定数量的专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同时鼓励专任授课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实践。

5.教材

要求教材的编写和选用上,注重企业生产实践环节。教材的编写者不仅要有来自学校的教师,还要有来自企业的技术人员。教材内容既要有校内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又要有企业生产实践的指导性内容,应取自于工,用之于学。

6.机制

C-TAFE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建立行业企业和高等职业院校合作的长效机制。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学分制、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的弹性学习制度,支持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创办前校后厂、校企合一、资源共享的办学实体。

参考文献:

[1]肖化移,李谨平.工学结合的理性思考[J].职教通讯,2006,(5).

[2]李定清.C-TAFE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框架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2008,(7).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陆;台湾;高等职业教育;比较研究

[Abstract] people who share the same on both sides of the mainland and Taiwan, higher education in recent years, as the warm relation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In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around the concept of talent training,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reform, combina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so on has carri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aits, better sharing of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resource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to provide experience for reference.

[Keywords] China;Taiwan;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A comparative study

2013年末,作为教育考察代表团的成员,本人有幸赴台湾高校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交流。我们先后考察了包括台湾国立中山大学、长荣大学以及台北城市科技大学在内的三所台湾高校。重点就两岸高校在办学定位、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台湾的高职教育发展历史虽然不长,但发展迅速,为台湾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此次考察,我对大陆高职教育与台湾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希望借鉴台湾高职教育发展中的良好经验,为本市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一、高等教育系列的划分

大陆的高等教育分为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两大系列。普通高等教育从本科阶段开始,可以一直读到博士。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专科层面的技术教育,主要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台湾的高等教育和大陆基本相同,也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技术与职业教育两个系列。普通高等教育主要是培养学术型专门人才,学生可由中学一直读到博士。技术与职业教育系列教育主要培养应用科学与技术的实用专业人才,包括高级职业学校、五年制专科、二年制专科、二年制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四年制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学生完成职业技术本科教育后,可进入研究所攻读硕士班,再进入博士班深造。以上两大系列,上下衔接,左右沟通,形成了一个渠道多样、体制完整、交叉互通、具有畅通升学进路的职业技术教育一贯体系。从上述的情况分析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台湾的高等教育,是两个相互平行的教育系列,学生可以选择普通高等教育,开展学术研究,也可以通过职业教育系列学习,完成博士学位,成为高级应用型人才。大陆和台湾的高等教育虽然都是相同的两个系列,但是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却有着不同的内涵。对比大陆与台湾的高等职业教育,对于更好地配置两岸之间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我校高职教育教学水平具有深远意义。

二、人才培养理念

人才培养理念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形成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和教育思想观念的总和,它决定了一所学校、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总体水平和发展方向。大陆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在教高[2006]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表述得非常清楚:“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职业导向非常明确,即强调人才培养的工作岗位导向。16号文中明确将高职教育归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和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的贯通连接并没有真正地建立,相反其独立性和“门槛性”还相当明显。

台湾地区的职业教育强调的是“全人培育与发展”的理念。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构成了立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学生在职业教育领域也可以获得博士学位,成为社会、企业所需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台湾于1985年起全面实施通识教育课程选修制,实现“全人教育”的人才培养。台湾的职业技术大学都普遍重视通识课程的教育,成立通识教育中心、“通识教育委员会”等,专门负责通识教育发展方向的研究、课程规划与检讨、教育教学研究与成效评估。同时提升通识课程在学生必修课程中的比重。这种全人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使台湾地区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很好的后续发展能力,较好地适应了台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现实需求。

三、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形式、培养方案、培养规格、学制及教学过程等要素的有机组合,构建学生的知识、素质与能力结构,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上,比较典型的有澳大利亚的TAFF模式,德国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美国的社区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等。这些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将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结合;将社会实践与学校教学相结合,以此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台湾地区的高职教育非常重视学生职业资格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竞赛和“证照制度”,将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大陆自2006年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以来,在人才培养方面,不断强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已经成为大陆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一项非常重要内容。

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高等职业教育是具有高等教育属性的职业教育,职业性是其本质属性。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与企业合作,将学校的教学与企业的生产劳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校企合作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一方面,台湾教育部、经济部、劳委会、国科会等8个部委,联合推出“产学携手合作计划”,实施职业高中、高职院校与企业的三方合作,衔接学制,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05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开始实行“最后一里学程”计划,“最后一里”的专有解释为:网际网路从机房至用户的末端部分。而台湾教育界引用这一术语,主要用来指职业院校开设最后一年课程时,先和企业联系与磋商,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共同授课,实现学生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打通学校到职场的“最后一里”。为顺利完成“最后一里学程”试办计划,台湾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了巨额补助经费,并实施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有明确的奖励计划。

大陆针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的文件从2005年起就有制订和颁布――2005年11月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6年3月《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2006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2006年11月教育部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10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做了相关规定。在这些规定中,财政部对企业资助和捐赠职业院校用于教学和技能训练活动的资金和设备费用;对企业按与职业院校签订的实习合作协议,支付职业院校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报酬、意外伤害保险费等费用;对职业院校开展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取得的收入;对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开展产学研结合,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等费用,在税收上给予了优惠和减免,但是总体上推动力度不大。或者说,大陆对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推进还仅仅局限于教育部一个部门,并未形成教育、行政、经济等相关部门的整体全面推动和促进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开展。

五、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高等教育教学的基础和核心。大陆的很多高职院校之前一直借鉴了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强调人才培养的知识与逻辑体系,这并不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市场导向。于是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改革,在2006年国家实行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以后,在课程建设方面,高职院校已基本摆脱了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的知识与逻辑结构的原有轨迹,设计与开发出了适合高职教育发展本身的素质、能力的课程体系。教师可以在具体的教学中,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标准、课程评价方法等内容上进行二度开发,优化已有课程方案。同时,为了深入推进课程建设,实施了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了大批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精品课程,推动课程的总体建设和发展。

台湾地区的课程建设随着经济与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变化。台湾职业教育最早引进的是美国CBE模式,强调课程教学的职业针对性和专业化程度。后来为了适应台湾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实行了宽专业口径的职业群集课程模式。1998年,台湾推出了“跨世纪技职体系一贯课程”发展规划,将职业技术体系分为15个群,同步发展各群核心课程。台湾的技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学校根据学生未来的不同定位,不同的科系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面向不同的产业和职业,在此基础之上与产业界合作,共同开展工作和岗位能力分析,设置课程,开展教学,让学生掌握岗位工作所必需的职业能力与职业技能,并掌握学生应具备的岗位能力。

大陆与台湾在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方面,其基本出发点和设计理念上基本相似。但在课程本身的建设与发展方面,大陆制订的细则、所做的工作更为具体、规范,具有更强的岗位能力实践性与针对性。

六、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之所在。台湾地区在技职教育的师资队伍组成方面,力量非常强大。大多数的台湾技职院校的教师都具有博士学历,有较大比例的教师来自企业,并通过制度规定,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赴企业进行实务锻炼或进行合作研究、专题制作,聘请有实务经验、有技术的企业界专家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为学生讲授实践课程。为保证师资水平的不断提高,台湾职业技术院校在严把师资进口关的同时,特别注重教师的培养。一般教师两年内必须去欧美、日本的高校进行短期访学,为教师追踪世界科技前沿知识与技术,提升教学与研发能力提供时间和机会。

大陆在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强调师资队伍的双师结构。即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但要求要有学校的教师资格证书,具有行业、企业经历,具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而且还要求在师资队伍的组成上,要有一定比例的行业兼职教师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参与课程教学、实验实训、顶岗实习指导等工作。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是大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此外,从教育的信息化、国际化发展程度而言,台湾地区的发展水平远远超过了大陆。台湾地区学生学习和管理的网络化程度非常高。在教育的国际化方面,台湾地区的很多技职院校都有一定数量的留学生,教师大多都受到国际上大学的教育和培养,学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国际化教育教学平台,教师互动学习和交流,学生自由学习和交往,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融,较好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发展。

大陆与台湾两岸同根同源,高等教育在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的走暖,相互间的沟通和交流也在不断地加强。如何很好地吸收和借鉴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的发展,促进两岸之间高等教育及文化的沟通和交流,更好地利用两岸间的教育教学资源,提高两岸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水平,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

[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抉择》(马树超、郭杨 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