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循证医学实践的核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 1 国外模式
医学图书馆发挥连接研究到实践的中介作用,临床医学馆员以临床信息专家的角色提供循证咨询服务,包括证据的检索与评价、参与临床查房和会议、教授证据检索技巧等,服务方式有基于Web 的邮箱传递文献信息和高级的文献服务系统或循证医学实践网。
1. 2 国内模式
开展循证医学信息服务可采用完善设施、优化资源、设立临床医学馆员、培训临床医师担当临床情报专家、建循证信息网页导航及数据库、基于知识服务的模式,也可采用以循证医学证据咨询小组为基础,以专职小组成员进入病房主动参与临床实践为手段的模式,加强用户培训,主动参与循证医学实践,跟踪临床学科尤其是重点学科的科研课题,及时主动提供最新的临床医疗和科研信息。图书馆应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的参考咨询服务模式,包括协助用户提炼问题,选择有效途径及时搜集相关信息/证据,并以用户的问题环境为依据严格评价信息/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及实用性,然后进行信息/证据的提炼和重组,最后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
2 循证医学信息服务模式的不足
2. 1 视角不够科学
从国内外循证医学信息服务模式看,均突出服务的主动性、参与性、参考咨询性,强调基于知识服务,可以说当前的模式就是主动参与参考咨询服务的模式,其过程为: 提出问题检索文献系统评价提供最佳证据,其中主动代表的是一种积极、乐意的服务态度,参与内容包括临床循证实践、用户培训、临床查房和会议,参考咨询的目的是要为临床医师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当前服务模式主要是站在临床医学馆员的视角,容易让人混淆信息、证据、知识的关系,可能会把三者等同而忽略它们之间的客观区别。参考咨询缺乏强烈的决策功能,为了发挥决策建议功能,采用决策咨询一词更妥。如果站在临床医师的角度审视循证医学信息服务工作,容易判别该服务的核心目的是辅助临床医师循证决策,然后以此为逻辑起点分析形成决策建议,进而找到过程中各环节对应的原材料及结果,为解决信息、证据、知识间的混淆关系提供可能。
2. 2 内容不够系统化
内容的系统化是指将循证医学信息过程中的关键要素有机组合形成一个整体。虽然有学者提出,循证医学信息服务需要完善设施、优化资源、循证理念宣传、检索证据、评价证据、整合与重组证据,但是从临床医师的角度而言,可能还需要与临床医学馆员保持相同的理论视角以便于沟通交流,需要对Meta分析相关软件进行操作讲演,需要有关临床决策后续跟踪评价的服务等。将服务内容有机组合起来,才能有效辅助临床医师科学决策,科学解决临床医疗问题。现有模式内容不够系统化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现有视角不科学,不能以临床医师的临床决策需求为逻辑起点去思考服务的系统过程,因而发现不了与系统过程对应的系统内容。3新型循证医学信息服务模式的构建
3. 1 目的思路
3. 1. 1 目的
理论上通过构建循证医学信息服务模式,把证据、信息、知识间原本混淆的关系理清,揭示出循证医学信息服务的系统内容; 实践上,通过构建模式,探寻作为循证医学信息服务的临床医学馆员、临床医师需要做什么以及如何科学地做,为二者在临床循证决策实践中提供理论指导。
3. 1. 2 思路
以临床医师临床决策需求为逻辑起点,以我国著名信息学家钟义信教授所提出的信息-知识-智能转化律为视角,将临床医师循证过程的主要步骤 提出问题系统检索严格评价临床决策后效评价和信息-知识-智能转化关键步骤 提出问题信息获取信息认知策略生成策略执行进行比较分析,面向临床决策,探寻循证医学信息服务提供者( 即临床医学馆员) 、循证医学信息服务接受者( 即临床医师) 在临床循证决策实践中各自需要做什么以及如何科学地做,经综合分析、归纳总结而构建出较为科学的循证医学信息服务模式。
3. 2 构建内容
循证医学过程的核心步骤是临床循证决策,信息-知识-智能转化过程的核心步骤是策略生成。策略生成是以信息认知为基础,针对具体问题、环境及目标把知识转化为智能策略,其实质核心是科学决策,包含了临床循证决策。因此循证医学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临床循证决策者均可以信息-知识-智能转化律为科学的理论视角。在此视角下,循证医学信息服务需从理论指导、理念宣传、资源建设、检索培训、Meta 分析软件讲演、证据评价、决策建议、跟踪评价等八方面综合施力,构建综合八力服务循证决策模式,有效服务于临床医师循证决策。
3. 2. 1 理论指导与理念宣传并重
与信息-知识-智能转化过程相比较,循证过程是信息-知识-智能转化过程的具体应用。但以前的主动参与参考咨询服务式的循证信息服务聚焦于证据,未能聚焦于临床循证决策,并以临床循证决策为逻辑起点反推循证信息服务过程及内容,导致人们混淆了信息、证据、知识三者的关系。为此,有必要把信息-知识-智能转化律作为临床医学馆员和临床医师开展临床循证决策的指导理论,使双方在统一的视角下思考需要做什么以及如何科学地做。在医院范围内,主要面向临床医师、临床医学馆员、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循证医学理念宣传,使他们更加知全面知晓循证医学是什么、怎么做、有何利弊等。通过宣传让循证医学理念深入人心,最终影响人们的临床决策行为。
3. 2. 2 资源建设与检索培训并举
循证医学需要依托证据资源。证据资源按研究方法不同区分为原始研究(如随机对照实验)、二次研究(如系统评价)、转化研究类证据(如临床指南),按解决的问题不同分为病因、诊断、治疗、不良反应、预后证据等。证据资源可以分为6 个等级,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原始研究类(如PubMed、Embase、Corchrane Library - CENTRAL、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研究摘要类(如CBMdisc等)、系统评价类(如Corchrane Library -CDSR等)、系统评价摘要类、证据综合类(如UptoDate、BestPractice 等)。对于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根据临床医师循证决策的实际情况以及图书馆的经费情况,优先考虑购置原始研究类数据库,争取购置Uptodate数据库,其余视需求与经费情况而定,同时要在图书馆主页建立免费循证资源的分类导航以便临床医师查找。
临床医师的信息检索技能及熟练程度达不到临床医学馆员的水平。因此图书馆要采取馆内专题讲座、深入临床一对一、在线咨询等方式对临床医师进行循证资源数据库或平台检索技巧的培训,使临床医师在进行临床决策时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证据、到哪里才能找到证据、如何才能找到证据。
3. 2. 3 软件讲演与证据评价并施
临床医师检索到与临床问题相关的文献少则1~2篇,多则成百上千篇。要从中寻找到临床决策所需的证据,就需要对文献证据进行严格评价,评价内容宏观上须具备真实性、重要性、适用性,但微观内容的病因、诊断、治疗、不良反应、预后又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类型问题的证据评价参考指标进行实例培训。面对成百上千篇需要进行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文献,临床医学馆员需对有需求的临床医师进行Meta 分析软件(如Revman、Meta-DiSc、Stata、WinBUGS 等)的操作讲演培训,同时还需要把证据真实性、重要性和适用性评价融入其中,帮助临床医师形成高质量的系统评价/Meta 分析结果,为后续临床决策奠定基础。
3. 2. 4 决策建议与跟踪评价并行
主动参与参考咨询的模式主要提供决策所需证据,但在信息-知识-智能转化过程中,临床医学馆员必须要成为临床信息专家。主要体现在基于严格评价证据的基础上,结合临床问题,提出稳妥的决策建议,同时给出建议的推荐强度。基于病因、诊断、治疗、不良反应、预后等证据的临床决策在执行之后需要进行效果评价,但是其各自的评价指标不同,作为临床信息专家的临床医学馆员应辅助临床医师对各类临床循证决策进行后效评价。
3. 3 人才保障
在信息-知识-智能转化过程中,影响循证医学信息服务工作成败的关键是人,包括临床医师、临床医学馆员、相关管理人员。
临床医师的循证医学理念是否坚定,将决定他们是否施行循证医学实践、是否需要循证医学信息服务,以及如何有效接受循证医学信息服务。因此,临床医师必须自觉学习循证医学理论,在学习中坚定循证医学理念,在理念推动下切实施行临床循证实践; 在临床循证实践中以问题为导向,主动学习信息检索技能,进而提高信息素养,增强证据检索、评估能力; 自觉坚持信息-知识-智能转化律对临床循证决策的指导,全面思考如何科学施行临床循证决策。
临床医学馆员需要深入学习信息检索理论、医学英语,才能更好地为临床医师提供信息检索技巧培训; 需要自觉研读循证医学理论、Meta分析软件操作,自觉地以信息-知识-智能转化律为指导,才能更好地讲演软件操作、开展证据评价、提供决策建议和后效跟踪评价; 需要自觉地系统学习医学理论知识,才能在临床循证决策中扮演好临床信息专家角色,发挥智囊参谋作用。
相关管理人员主要包括医院领导、临床科室主任、图书馆长等。其中医院领导需要营造一种激励各临床医师积极开展循证医学实践的氛围,通过表彰典型、宣传榜样,促进循证医学理念深入人心; 临床科室主任对于开展循证医学实践的医师,应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争取形成正面引导的效应; 图书馆长需要引进相关的高学历人才,鼓励参与临床循证医学信息服务的馆员自觉学习和研究相关理论,合理安排临床医学馆员的其他任务,让馆员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地投入到循证医学信息服务工作中。
3. 4 循证医学信息服务模式实践
近年随着学科化服务的深入开展,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图书馆在积极推进循证医学信息服务方面获得以下实践经验。
3. 4. 1 资源建设
购买了CHKD等原始研究类证据资源,Upto-Date 临床顾问、循证医学教科书等证据综合类资源,还在馆内订购的期刊中寻找指南、标准、专家共识类文章,经扫描制成PDF 文档后,按中图法分类并上传至OA 系统,以便相应临床科室下载。
3. 4. 2 检索培训
主要方式包括馆内现场讲演,深入临床或在馆内开展专题讲座,主要内容包括PubMed 检索技巧UptoDate 临床顾问资源检索及利用CNKI 资源检索及利用等。
3. 4. 3 证据检索
主要是在图书馆内经临床医师口述病人疾病或症状、检索内容点,临床医学馆员询问或查找相应的中英文检索词,然后选择UptoDate 临床顾问、PubMed、CNKI 等数据库或平台进行文献检索,并帮助临床医师初筛文献。对综合八力服务循证决策的模式而言,目前的循证医学信息服务的内容还有待拓展。鉴于图书馆现有能力,短期内将推进证据评价、软件操作讲演方面的服务,远期要推行循证决策建议及后效跟踪评价服务。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近年来国际上临床医学领域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其核心思想是在个人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任何医疗决策的确定都应以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为依据,强调的是证据的获取与评价。现阶段循证医学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如疗效评价、病证结合研究、文献研究、临床研究文献质量评价、中医药制剂的循证评价等。要充分发挥循证医学在中医学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就要将其引入中医内科学的教学当中。笔者现就循证医学思想在中医内科教学中的意义和具体实践介绍如下。
1、循证医学在中医内科教学的意义
循证医学是一种科学化的临床医学观,其思想和严格的方法学为临床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它提倡的随机对照试验及系统评价等对临床医疗产生重要影响。中医内科教学期是中医医学生向准医生转变的关键阶段。此前,他们已经经历了2~3年的中、西医基础课程的学习,以及医学统计学、网络与信息技术的训练,具备较好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接受能力。利用循证医学的原理和方法科学严谨地设计临床试验方案,在临床上依据最新、最佳的证据来选择干预措施,是中医医师应该具有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对中医医学生进行循证医学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2、在教学中实践循证医学
2.1前期教学重视引入循证医学的理念:循证医学实践的基础是高素质的临床医生、最佳的研究证据、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方法和知识、患者的参与这四大要素构成。教师首先将循证医学理念融入课堂教育,介绍循证医学的产生背景及发展过程,帮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循证医学的优势,引导学生如何将循证医学与中医内科学习实践联系,重点是了解循证医学的基本理论和精神,初步了解循证医学实践的一些基本步骤,包括如何检索证据,如何评价及应用证据。同时强调学生加强对流行病学、文献检索以及中医基础理论等基础课的学习和应用。
2.2中期教学利用循证医学的模式寻找中医证据:将循证医学的理念在前期教学中逐渐让学生接受,在学生掌握循证医学的基本方法基础上,中期教学中按循证医学的原则,强调按证据办事,而证据就是已有的研究结果。目前,中医学的证据有三类。第一类是四大经典,尤其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基本上是现在中医学证据当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证据。第二类是四大经典之外的医学著作。第三类证据是按照现代科学思维方式研究所得到的临床证据。逐渐培养学生在中医内科学习和临床见习实践中重视证据质量的意识和运用证据的能力。
2.3后期教学中逐渐实践循证医学:在以往的中医内科后期教学中,主要以课本知识讲解、病例分析等方式为主,学生学习没有太多的主动性。运用循证医学的理念,要求教师要提供教学病例,利用“虚拟患者”,让学生采取“虚拟管理患者”的方法进行实践。学生根据病例的信息作出初步诊断、鉴别诊断、诊疗计划的思路。然后,针对病例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按照循证医学的各个环节,有目的、有步骤地分析,得出最佳研究证据,应用于最终的诊疗方案中。同时要求学生自己查阅有关的研究进展,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尽可能检索到该病种较完备的综述资料,让学生进行学习。这种方法可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加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
【关键词】循证医学 见习 教学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305-02
根据2008年国家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印发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教高2008〔9〕号)的要求,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卫生保健机构培养完成医学基本训练,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为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和在各类卫生保健系统执业奠定必要的基础,必须能够在日新月异的医学进步环境中保持其医学业务水平的持续更新。对于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都做出了具体的要求,强调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高校纷纷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不断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考试方法上进行探讨和革新,临床见习环节作为临床理论与临床实践的重要桥梁,成为了研究者的重心。
1 临床见习教学的主要模式
临床见习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世界各国医学院校对此都进行了改革和探索,最有影响的是1969年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创立的PBL(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的职能则由教转化为导。其最大的作用就是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比如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能力。目前,我国各大医学院校也将这种教学方法大量应用到见习、实习等教学环节中,并成为了主流模式,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传统的LBL(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仍在使用,学生为被动学习,其主动性未得到发挥和调动。另外,国内各医学院校结合实际对见习教学模式做出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研究和改革,主要有:浙江大学医学院的分段式临床集中教学[1],避免了临床见习与临床理论课完全分离,但时间横跨两个学期,易于遗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交叉轮转教学[2],缓解了学生多和教学资源少相矛盾的问题,学生训练的机会增多,但老师的教学任务明显增加,与临床工作容易冲突;重庆医科大学的重叠教学示教方法、广西医科大学的交流式教学法等,均各有利弊,未得到广泛认同和推广。
2 循证医学的主要思想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是临床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意为“遵循证据的医学”,公认的定义为[3]: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最佳治疗措施。其核心思想是:任何医疗决策的确定均以基于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为依据,其实质是一个新式高效的终身学习的临床医学教育模式,与医学的发展和技术知识更新的需要相适应。
3 将循证医学思想有效的融入临床见习教学
3.1 对老师的要求 首先带教老师要充分理解循证医学思想,转变传统的灌输式带教模式,主动改革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然后去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学习的精神。同时,带教老师需要拥有高度的激情和责任心,自身需要不断学习,了解和掌握最新的专业技术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将自己作为典范和榜样,才能时刻引导学生。
3.2 循证医学思想在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通常典型的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包含4个步骤[4]:①根据临床实际情况提出明确的问题;②检索含有相关临床资料的文献;③评价证据的合理性和实用性;④将有用的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其核心就是寻找最佳的证据,提出最佳的解决方案。根据见习病例学生会提出多个问题,这时需要老师指导学生作出最佳的选择,选取少数几个最为重要的问题作为目标,然后引导学生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查阅文献和专业资料,提出检索途径和方法。对于检索出的大量证据,学生往往感到无所适从,老师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经验引导学生如何鉴别和评价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重要性,同时在陈述自己的观点时要条理清楚,以理服人,化解他们的疑问,而不是盲目的凭借经验和研究证据来解决医疗问题。通过这种积极主动的参与和讨论,学生将逐渐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学生在找到正确的答案后不仅自身有很大的成就感,也会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对见习疾病过程中的临床实践有一种较全面的感性认识,能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更深刻的认识疾病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为医学生过渡到临床实践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 循证医学思想教学中应用的缺陷
虽然循证医学思想应用于临床医学见习教学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但是也必须认识到它本身的不足之处。首先,循证医学思想的教育在学生中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对于循证医学思想的实质和核心不能很好的理解,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们很难快速的跟上这种教学模式的转变;其次,这种教学过程比较费时,而现在学生的学习任务和临床老师的临床工作任务繁重,难以在时间上得到保障,许多学生检索出的证据有时得不到指导和帮助,其连续性也得不到保障;另外,加上老师的水平和责任心参差不齐,也很难大范围推广。
总之,将循证医学的思想、原则和方法应用到医学生的临床见习中来十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主动学习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学习方式直接避免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医学院校培养出与时俱进、适应未来医学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棣华,陈亚岗,临床见习的教改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2):54-55.
[2]闫 萍, 孔晋亮,交流式教学法在医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J〕.华夏医学,2008,21(4):741-742.
【关键词】循证医学;科学观;人文观
1科学观和人文观
1.1科学和科学观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2],不仅是“认识的一种形态,指人们在漫长的人类社会生活中所获得和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3],还是“遵循基于证据的系统方法对自然和社会的知识及其理解的追求和应用”[4]。科学通过经验实证的方法,对现象进行归因。在英语中,不加修饰词时的“science”一般是指狭义的科学,仅指自然科学(naturalscience),不包括社会科学。其主要指作为知识体系的基础科学体系,外延主要包括物理科学和生命科学两大类,具体为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6大学科[5]。广义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socialscience),涵盖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科学家们分享其从事的科学研究工作及其对待工作的基本信念和态度,其中能达成共识的部分便形成特定时期的科学观,包括:①通过运用人类智力并借助提高判断力的工具,世界可以通过细致、系统的研究被理解;②作为一种产生知识的过程,虽不可能确保完整和绝对的真理,但可通过无限接近准确的近似来解释世界及其运作方式。但我们还必须清晰地认识到:科学不能为所有问题提供完整的答案,诸如信仰、善恶等。从根本上说,各学科发展都依赖如何获取更准确的证据:从自然环境到完全设计的情况下进行观察和测量得到的各种证据,提出假设或理论,并通过逻辑推理将证据、假设及结论联系起来[6]。
1.2人文和人文观
相对于科学而言,人文(humanities)关注的是价值观和行为选择,培养人们对世界的知性、道德感和精神性,帮助我们分析复杂的人类社会和行为,并做出深思熟虑的理性决策[7]。人文学科以人文化生命的存在和活动为研究对象,致力于将探讨人的本质,建立价值体系和塑造精神家园作为基本任务[8],帮助我们理解和定义文化和人类经验,包括哲学、伦理学、文学、艺术、人类学、历史学、语言学等学科类别。人文观,也称为人文精神(humanism),强调弘扬人的文化生命和开拓人的文化世界,并将其贯穿于人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之中,促进人的进步、发展和完善[9]。人文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内涵有所不同,但均由“尊重人的生命、促进人的发展、人的自我实现”的三个层次递进。“尊重人的生命”以现实生活中人的身心全面发展为关注点,提倡人文精神与科学性的相容性;“促进人的发展”是将人文精神贯穿于人的思维与言行,并体现于信仰、追求、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各方面,促进人的进步和完善;“人的自我实现”关注人生真谛的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将人文精神升华为在教养基础上、每个人在情感和意志方面的自由发展[9]。
2医学与循证医学
2.1医学的科学与人文属性
作为一门职业、专业和学科,医学自诞生以来就不断被哲学界和社会各界探讨和反思。今天,我们知道医学是一门需要博学的人道职业,是一门艺术[10],是以保护和增强人类健康、预防疾病为研究内容的科学[11]。更有哲学家指出“医学事业可以这样来定义,它致力于借助任何有效的方法实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并隐含为人们的幸福承担义务[12]”。显然,医学的任务一定不仅仅只是科学地解释疾病机理、理解人体功能,它还是以对生命主动、全面、本质的关爱为目的的人类有意识的实践活动[13],并通过充分应用近现代科学成果、不断总结和完善其一以贯之的经验积累,成为一项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和预后的管理工程[14]。
2.2循证医学的内涵与特点
EBM源于对更好医疗干预的思考。与传统医学的知识和证据主要来自临床经验积累的专家推荐或集体学术权威意见不同,其最大特点是:立足临床研究的证据来源,系统全面地检索和严格规范的评价证据,以当前可得的最佳研究证据为治疗依据,重视证据转化后的后效评价,以患者最终结局为判效指标,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15]。EBM的特点还包括:①基于问题的研究(健康维护、疾病预防、环境因素等);②遵循证据的决策(证据分类分级,有证查证用证、无证创证用证);③关注实践的结果;④后效评价、止于至善。强调在实践过程中要遵循提出问题、检索证据、严格评价、应用证据和后效评价的步骤。
3循证医学的科学观和人文观
3.1循证医学的科学观
3.1.1反思和重塑医学知识体系的认识论
1972年,英国著名流行病学家、内科医师ArchieCochrane出版了《疗效与效益:健康服务中的随机反映》,其书中思想成为临床流行病学和EBM核心思想的雏形[16]。随着临床流行病学不断探索和实践,提出了弥补传统医学知识体系不足的新范式;建立了不同于与传统医学的采集、认定、运用医学证据的新模式;确立了有关理论、证据和知识之间明确具体的相互关系,为寻求最佳医疗科学证据构建了证据产生、确立、应用与效果的判定方法,为临床实践营造出更科学的新价值组分,故EBM的理论基础应被理解为一个认识论系统[17]。在多因素致病的复杂临床情况下,传统医学专家推荐意见的错误可能甚于卫生研究的系统观察。EBM通过评估各种关系和医学干预效果之间的概率来接受和处理医学不确定性,对实现更好的临床决策更具实践指导意义。在EBM思维范式和方法学指导下,医生通过明确地定义临床问题,有的放矢地寻求最佳证据,深化经验素质,将有机会发现新的临床问题并开展深入研究[17]。
3.1.2以证据质量全程控制为基础的实证主义
传统医学主要基于继承和经验,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医学面临的现实矛盾:若干错误和极小突破性缓慢发展的知识增长过程与有效识别包含着新知识、证据充分且重要、值得临床医生依据和应用的极少数医学文献之间的矛盾;及识别这些极少数医学文献所需的时间、精力与临床医生的时间有限性和科研方法的理解力之间的矛盾[18]。如何构建新的解决方案,急需针对证据的科学性、实用性、质量保障与转化方面形成更完善的证据体系[19]。EBM的证据质量理念推动了临床试验透明化的进程及从医学研究伦理到临床试验管理的深层次变革。临床试验透明化包括临床试验注册、清楚准确报告结果、共享临床试验结果数据及共享原始数据三部分,表现在:①强调临床试验预注册。将临床试验的设计、实施、监管和研究结果的相关信息在国际认可的注册机构中公开,通过入口把关以保证试验的真实性、伦理性、方法学正确;②规范医学研究报告。提高文章的信息容量和可读性,规范试验实施者流程、作者写作格式,同时改善杂志的审稿和编辑质量,通过出口把关研究报告的真实性、伦理性、科学性和规范性;③临床试验原始数据共享。临床试验原始数据包括受试者个人信息、测量数据和试验流程管理数据。数据共享指除受试者个人隐私信息外,共享试验结果的测量数据及试验流程管理数据[20]。2015年起,WHO和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相继要求:在注册临床试验时必须申明原始数据共享计划,包括预计共享的时间和共享的途径[21]。
3.1.3综合应用归纳法、证伪主义和整体论评价证据
归纳法是指从有限数量的观察结果中推理出更广泛、更具可能性的概括,是科学和医学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推理模式。医学科学试验的归纳推理是不完全归纳,无法穷尽一切可能,即其所得到的证据,始终无法在逻辑上确保下一个观察结果与之前的相似性。因此,EBM证据分级认为基于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系统评价是最高级别的证据,正是建立在对归纳推理弊端的充分理解之上:RCT以组群为基础实施,收集整个组群病人的平均数据,相较特殊个体的病案研究更具对一般人群的适用性;meta分析使用统计学方法对多个RCT进行分析和概括,通过增大样本含量来增加结论的可信度,解决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提供量化的平均效果,或可更好得出更接近真实的结论[22]。证伪主义也回应了归纳法出现的问题,强调尽管科学方法是指导我们理解世界的最佳手段,但只有经得起检验的理论才是好的理论。故当代临床研究广泛采用假设验证和证伪主义。整体论强调假说需要通过对观察现象的跨学科解释和预测的一致性才能被证实。因此,一个新的科学证据需要被整合,并需要与已知的知识和信念对照分析才能证实。
3.2循证医学的人文观
3.2.1以医学的目的为基本出发点、以“不伤害”原则为底线建立证据评价和指南体系
医疗实践的目的是解除患者痛苦,治愈疾病,提升患者生命质量,促进人类的健康福祉。自希波克拉底时代开始,医学就一直强调其实践的底线是“不伤害”。“不伤害”要求在医疗行为中,无论动机还是效果,均应避免对病人造成伤害[23],因此EBM提倡:临床医生应尽量利用高质量证据指导临床决策,保证实践方案对患者的最大价值。相比以病理、生理理论为指导的传统诊疗,EBM更加强调证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是研究健康的两端,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实践的过程。最优秀的应用研究往往建立在出色的基础研究结果之上,但二者相关却不同。从实际用途和临床角度看,应用研究给医生和病人提供的证据通常更适合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正是这种基于临床有效性和实用性的态度让EBM坚守于医学服务人类健康的目的,而不单单是发现疾病原因和机制的科学目的。以GRADE标准为例,其证据推荐分类标准很好地表达了EBM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和医学行善的逻辑出发点:最强推荐等级是干预措施对患者明确显示利大于弊的高水平证据,弱推荐级别的证据是利弊不确定或利弊相当的中、低或极低水平证据[24]。该标准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研究证据分级和指南推荐意见强弱判断标准之一,具有很好的临床转化应用价值。
3.2.2以患者安全与疗效为基石的逻辑范式
患者安全指预防各种产生于医疗保健相关环节中的错误和不良反应[25]。虽然医疗服务日益提升,但伴随新技术、新药品及新治疗方法的广泛应用,其过程也日趋复杂。有调查显示,欧洲10%的患者在医院遭遇到可预防的伤害或不良事件,给患者及家人和医疗保健提供者都带来痛苦和损失,并对医疗保健系统造成高额财务损失[26]。WHO在致力于提高医疗保健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行动计划中,特别提到了促进有效的循证护理,以降低医疗风险[27]。EBM主张使用包括患者满意度在内的结局指标作为评估标准,正是其以患者安全与疗效为基石的逻辑范式的基本体现。传统医学主要使用实验室指标和仪器与影像学结果等中间指标作为判效依据,但中间指标不是疾病的最终结局,也不是患者临床获益的测定指标,只是测量出来的间接判断对症状是否有临床获益或风险的指标,其作用是在结合其他科学证据来源的基础上,合理地预测临床获益。EBM倡导采用终点结局指标,是指疾病预后健康状况的改变,如死亡与存活、痊愈与恶化等定性的终点结局[28]。终点结局指标是对患者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的主客观综合评价,是患者关注的焦点和求助医学的目的。将疗效评价标准着重在终点指标上,才能达成患者需求与医方决策之间的一致与共识。EBM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对“过度诊断”的不断重视。EBM发起了对效率低下、准确率低、浪费大及导致可避免伤害的医疗实践的批评,致力于确认在实践中运用最佳证据,这对于完善当代医学伦理和提升职业道德规范都非常重要。
3.2.3尊重和整合患者价值的实践
EBM的定义虽不断完善和丰富,但对患者价值观的考量从未改变。综合患者的价值取向、偏好和意愿后作出临床决策是当代尊重患者自主性和独特性的基本道德规范,对临床医师循证实践有极深刻的影响。用户指南对此的描述为:了解循证实践的工具是必要的,但仅靠它不足以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除临床经验和技能外,临床医生还需要同情心、敏锐的倾听技巧、广博的社会人文知识,才能站在病人的经历、个性和文化背景的角度理解病人的疾苦。对病人的深入理解与循证实践密切相关[29]。重视和整合病人价值已成为最佳医疗决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完成了EBM以病人为中心、服务于病人健康利益的出发点和基本目标,其实践结果是形成医生和患者的诊治联盟,让患者获得当前最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循证护理;糖尿病;股骨干骨折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11-127-01
循证护理是20世纪90年代受循证医学的影响而产生的护理观念。循证护理已经成为护理专业发展的必要成分、卫生保健系统和21世纪护理实践的标准 。循证护理(EBN)又称为实证护理或求证护理,是指将来自临床专家的研究、患者的愿望和现存的研究资源整合为最好的证据来制定患者的卫生保健计划。如何向护士传授循证护理知识和技能,让护士掌握循证护理的方法。
1 方法:
1.1 情景导入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糖尿病股骨干骨折病人的情景片段,由护士讨论可采取的护理措施。针对护士凭经验及直觉得出的护理措施,引出循证护理。.
1.2 理论讲解 采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组织循证护理产生背景、概念、内涵、实践程序的教学。先向护士提出问题:“循证护理的概念、实践程序是什么?”然后讲解其产生的背景,让护士带着问题听课经过集体讨论后由教师补充,最终形成明确的概念和实践程序。然后按照以下程序逐条讲解实践程序:① 确定临床实践中的问题;② 检索有关医学文献;③ 严格评价文献;④ 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决策;⑤ 通过实践评价,提高护理水平和质量 。
2结合临床应用:
2.1分析问题:近年来,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加。骨科疾病合并糖尿病临床常见。糖尿病是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糖尿病患者自身抵抗力低,术后恢复慢且易发生术后并发症,股骨干骨折糖尿病患者卧床时间长,功能锻炼与并发症预防尤为重要。因此,加强此类患者的术后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是护理关键。
2.2解决问题:通过查找文献可获得大量的研究证据,要求护士本着循证的原则,检索相关文献,充分利用科技期刊的信息资源。组织护士在临床上收集实证,并对实证从研究设计、结果准确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和讨论。术后糖尿病患者的伤口愈合较慢,其中血糖值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故应密切观察血糖变化,指导患者积极功能锻炼快恢复患肢的生理功能。股骨干骨折患者卧床时间长,活动减少及食欲改变,会出现各种并发症,故患者卧床时应教会其作深呼吸和咳嗽动作,防止发生坠积性肺炎;每天保持水分的摄人,防止泌尿系统感染和结石;多进食猪骨汤、牛奶、木耳等营养丰富而有促进骨折愈合的食物;臀部置海绵垫或水垫,定时更换海绵垫或水垫预防压疮。术后搬运、更换床单、协助大小便的护理过程中预防压疮及观察肢端血运和疼痛等情况,如移动患者时要平卧,嘱患者双手拉住拉手,移动过程中受伤部位重点托付保护,保持患肢功能位等。对于通过阅读各方面文献护士达成的不同观点组织讨论小组进行讨论。之后根据护士的小组讨论、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概括总结。例如饮食疗法是治疗的重要的环节,把饮食治疗知识教给患者及家属以取得配合,随时调整食谱,使患者有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以满足机体需要及促进伤口愈合。术后测血糖1次/2 h,病情稳定后,逐渐延长测定间隔时间,应用胰岛素控制糖尿病病情,一般餐前30 min皮下注射,将血糖控制在6.0 mmo~L以下,餐后血糖
2.3临床护理:循证护理实践是依据科学证据为基础的临床循证护理实践是依据科学证据为基础的临床实践,是指针对患者主、客观资料与科学研究证据的最佳状态,是解决患者健康问题时医疗、护理问题和循证实践的合。将总结得出的护理共识应用于临床,同时做好记录,评价护理效果。根据研究证据和患者需要实施的护理,达到及时、准确、有效解决护理问题,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分析能力,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3讨论
3.1 多种护理方法并用,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以问题为基础、病历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实施循证护理教学,尤其将临床常见、重点问题引入,激发了护士探究、解决问题的热情,并注重人人参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积极性高,获得了循证护理基本知识。为患者提供了更快更好的服务。
3.2 培养了护士的综合能力护理改革的核心问题和紧迫任务是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高素质护理人才,循证护理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评判性思维是基于全面的观念来洞察客观环境,以快速思维来判别事物形成决策的过程 ,评判性思维是循证护理每一环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循证护理能力的关键。
4 建议及展望
为了提高护士的循证能力,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将循证护理与护理科研、专业英语、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内容进行适当整合,穿插或合并教学,这将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 胡述彬.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融入循证护理教育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2):66~67.
[2] 李春艳.《护理学基础》中进行循证护理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06,8(2):64―65.
[3] 朱文溪,李小寒,循证护理应用于《外科护理学》教学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3,18(7):525―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