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服饰与文化论文

服饰与文化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服饰与文化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服饰与文化论文

服饰与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数字化符号化文化传播

一、文化的符号化与数字化

文化即人化,同时也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的结果。广义的文化包括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联系十分密切。物质文化是人们生产实践的产物,也是人们精神文化的体现;精神文化既具有形而上的层面,也具有形而下的指向。物质是精神的载体,同时也体现出精神文化的内涵。

在传统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层面,它们之间的界限是很明确的,物质文化基本上等同于器物文化。精神文化依赖于物质基础才得以传播与发展,但物质之于精神成果的作用仅在于承载与续传,至于物质本身对于精神的作用并不被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一种物质具有最大范围内承载和传播精神文化的特质。例如纸张,它在一定程度上使精神文化的传播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但物质本身的实存性对这种传播具有约束,精神文化的传播并不能随心所欲。从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只不过是人类文化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它们本质上应该是一体的;但是从传统物质与精神层面之间的关系来看,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并未能融为一体,它们之间的界限仍然很明显,且易于区别。

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这种界限不利于文化整体性传播,要使文化整体性传播必须需要另一种方式的出现,这种方式能使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整体化,其界限最小化。但是,在传统的技术范围内要找到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整体化的方式只能是一个梦想,这一梦想在上个世纪}o年代才开始出现现实的内容。信息技术成为时代的一种带有主导性的技术取向,文化也因此呈现出新的形态。“特别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包括社会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都显露出新的不同于以往的特质,新型的社会文化形态—信息文化正在形成。”信息技术带来的符号化与数字化使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整体化这一愿望成为可能。其中,符号化主要是针对器物而言,数字化则主要是针对符号的转化而言。

如果说信息化在技术层面使符号化与数字化具有技术的可行性,那么随着信息化技术兴起的一系列文化认知方面的变化则为人们整体化审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奠定了人文基础。阿诺德认为一个民族最为重要的东西不在于纯粹对物质财富的追逐,而在于文化与文明的调和,即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和谐共存。斯图亚特·霍尔把文化的研究与人类学、历史主义联系在一起,从而把文化的概念集中在日常生活的层面,“抽象的价值和具体的规范,物质的和精神产品,都被纳人了文化研究的视野”。这种“文化主义”的观念带来的文化认识是:文化的意义在于集体而不是个人。同时也带来了另外一种最为深刻的心理暗示:必须从整体的观念来看待文化的意义,这种整体最主要的层面是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同样的暗示也来自于F·R.利维斯对“大众文明”的担心,他对于现代技术,特别是传播媒体在精神文化方面弱化的批判,昭示出他对物质与精神、技术与文化失衡的担忧。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认为对文化的理解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但作为文化本身而言,则是由具体的人的意义与实践构成。文化在他那里不仅具有物质的基础属性,而且在物质的基础上体现出其价值与意义。由此可见,无论斯图亚特·霍尔、利维斯和威廉斯对文化的理解有多大的不同,但都有一个相似的地方,即对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整体化考虑的诉求。他们的这种暗示式的诉求,以及哈贝马斯、利奥塔等人的理论,在客观上都让人们意识到了:在信息技术成为现代主流技术的背景下,人们应从整体的角度审视文化本身,这就为在信息化基础上整体化考虑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奠定了人文基础。

当代文化观念的认识把人们的视线转移到物质与精神、技术与文化的关系之中,而信息化技术,特别是信息化中的数字化技术则从方式上确定了上述关系整体化考虑的途径,即符号化与数字化。符号化是一种具有传统意味的方式,而数字化则是信息化时代中的一种新的符号化的方式。符号与器物比较起来,它们都可以承载文化的内容。但是它们也有显著的区别,器物是具体的东西,有着实体的存在。而符号则不同,它可以承载实体的意义,但是对于物质本身并不替代,它的存在基础在于人们对物质实体的了解。因而符号化带来一个显著的变化,即人们有可能从这些符号化了的对象中进行交流与分析。器物基本上不具备大范围内的交流,但符号却可以做到这一点。就具体的器物而言,器物的符号化,可以有效地传播其文化内涵。但与此同时,对于器物本身的物理特征却无法传达。因此,不难发现,传统的符号化虽然带来了一系列认识事物方式的变革,对于文化传播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其缺点也十分明显,这就从客观上需要一种新的技术的出现。这个新的技术一定要满足符号化的传播优势与器物本身实体特征的要求,而数字化技术的出现,正是符合了这个要求。

人们对数字化的认识多种多样,但是最基本的一条是,人可以通过数字技术把事物或器物变成相应的信息,并最终把这些信息以符号化的方式展示出来。数字化的一个巨大优势在于,它可以存储海量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以符号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这就可以使器物或者现实中的物体能够实现最为全面的符号展示。在没有数字化之前,人们可以把事物的影像呈现于前,但那是平面的。数字化出现以后,人们可以在虚拟的符号世界里从立体的角度观察与实物基本一致的状态。通过超链接,与之相关的熟悉与不熟悉的事物,以及关于事物本身的其他非物质信息都得以体现。这种建立在数字化基础上的符号化必然带来新的认识与观念,它把人从现实时空的实践发展为虚拟时空的实践,虚拟的实践方式成为人们一种新的实践方式。而当这种建立在虚拟基础上的实践方式成为人们的一种常识时,当代关于文化观念认识中的焦虑就会得到释放。阿诺德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可以在数字化中得到合理的共存,斯图亚特·霍尔的整体文化观念可以得到实现,利维斯对于现代技术的垢病能够得以改变,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也许可以用虚拟或数字“文化唯物主义”来重新加以阐述。他们对于文化暗示的诉求,在信息技术和传播方式符号化与数字化的趋势下,可以真正成为一种现实。

综上不难发现,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有三个阶段是很明确的:一是一种基于物质或器物基础上的文化传播;二是一种基于符号基础上的文化传播;三是一种基于数字基础上的符号文化传播,即数字化文化传播。符号化是文化传播的趋势,不论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符号化,还是建立在数字基础上的符号化,符号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内涵的转变,从与物质、符号的对应关系转化为符号与意义的对应关系,实现了从一般意义上的符号向数字化意义的符号转化。与之相应的变化是,物质因素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被弱化,立体、深人的意义与形体因素得以强化。文化传播的这一方式的擅变所形成一个结果就是,物质本身与文化的关系从来没有如此的紧密,通过符号化与数字化,特别是建立在数字化基础上的符号化,物质与文化内涵紧密、完美地实现结合,文化的符号化与数字化是实现整体文化传播的必要途径。

二、文化数字化的局限与感知

数字化基础上的物质与文化内涵的完美结合并不能代表文化数字化的全部,同时数字化本身也具有局限性。最主要的局限在于数字化隶属于信息化,而信息化对社会文化具有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在迈克尔·默林的《信息技术革命:益处与危害》中得到较为全面的总结。迈克尔·默林总结了10种信息技术对社会文化的危害,它们分为对人的意识的危害、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危害、对生活品质的危害等三个部分。毫无疑问,从社会角度来看,迈克尔·默林的这种担忧以及他对这些危害的认识是真实存在的。但是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符号化的转化方式来看,这些局限并不是主要问题。因此,我们讨论的主要问题在于符号化与数字化方式与方法上的局限,而具体层面则是物质符号化与数字化以及精神层面文化的符号化与数字化。

除此之外,在符号化与数字化的方式与方法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局限。最主要的局限在于“人文精神的悖论”,齐鹏在《当代文化的感性革命》一书中深刻地揭示出了这种悖论的存在。他认为数字化会导致人依赖于技术,成为技术的奴隶,最终形成新的人性的异化。这种“人文精神的悖论”,存在先天性的因素,“悖论是事物发展的本质”,同时也有技术本身的因素,“数字化平台的单一性”,还有符号化与数字化中介中时空关系对人文精神影响的原因。齐鹏认为,要解决这种“人文精神的悖论”,必然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科技人文化”,二是“艺术手段与审美功能”。不可否认,上述两种解决方式从学理上是有效的,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很难完全实现,尤其是在技术领域,其实现的难度更大。

除了信息化技术本身给数字化带来的危害,以及在符号化与数字化过程中所遭遇的“人文精神的悖论”外,在具体的符号化与物质化的转化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其他问题。其最现实的间题是,物质及其所代表的只是文化的一部分,其他大部分文化虽然借助了物质载体,但却是以精神层面的状态存在。这种层面的文化相对于以物质为主体的文化而言,其范围与内容更广,甚至可以说是文化的主体部分。并且一旦数字化以后,对于这一部分的文化了解与传统方式在本质上并没有巨大的改变,而真正引起巨大变化的,还是物质文化的那一部分。

数字化的过程是一个精细信息化的过程,信息精细的程度直接决定物质数字化的程度。数字化虽然带来了物质全方位的展示,但是并不一定带来精细化,这是文化数字化所面临的主要的局限之一。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使人们有可能全方位展示某个物质存在,但在具体实践中却很难做到完全展示。尽管人们精细信息化的程度会越来越深,但也无法达到完全精细的程度,因此,这个局限只是大小的问题,而不是有没有的问题。显然,如何消解这样一个最主要的局限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的事情。在可以预知的技术发展的所有趋势中,现代技术无法实现这一目的,也无法找到最终的结果。既然从数字化技术的角度无法得至昧最终的结果,从别的角度寻求解决途径就成为必然。

从文化传播的技术角度来看,现代数字化文化传播的方式已经在人们可预见的范围内达到了极高的程度,单纯从现有技术的角度已经无法实现更大的进步。但是从文化理解的角度,特别是人们对于文化理解的观念上的改变,可以最大程度地改变上述的局限。传统对于物质文化的理解是基于物质本身,即便是在一般的符号化理解过程中,也是以物质实际存在为前提的。在数字化基础上的符号化,同样是以人们对于物质的实际感受为基础。以物质的实存来感受文化本身,是人们传统感受文化的主要方式。但是数字化的符号则是依据人们对物质信息处理后的符号,并不是由符号本身直接而来,也不能直接反映物质本身最为精细的全部内容。尽管这样,一些新的变化产生,从而造成数字化基础上的符号与以往符号本身信息包涵量不一样,“从感觉的对象来看,原来的感觉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直接的、形象的”。在数字化基础上的符号化的感觉对象则不是如此,“二进制把原来符号系统中无法感觉的对象,无法逻辑化和虚拟化的感觉对象,特别是无法代码化的经验、智力、智慧,都作为自己感觉的对象”。这样一来,对于数字化基础上的符号的理解方式必然要与传统的方式有所不同,要真正实现数字化基础上的文化理解,必然会建立一种新的观念,即对于文化的理解要脱离纯粹的实物基础,并且要建立在符号本身之上。这种观念的实质就是不再注重实物与文化意义之间的关系,而把重点放在符号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使符号与文化意义建立起直接的对应关系,真正实现符号文化。这种符号文化观念的建立不仅可以有效地消除物质不能实现完全精细化的局限,而且还可以使对物质文化的理解和以对精神文化的理解在数字化符号的基础上实现理解方式的统一,形成整体的数字化基础上的文化融合。在这个数字化基础上的符号化世界里,没有物质与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只有符号与文化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一来,就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消解现代技术无法完全解决信息精细化的问题。

服饰与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认知文化图示;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

1. 引言

随着跨文化交际的不断发展,翻译这一跨文化交流的桥梁正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交流的工具,文化是语言产生和发展的土壤,我国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说过:“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因此,翻译活动不仅仅是语言文字之间的转换活动,更是涉及两种文化的交流和传播的活动。

2. 何谓认知文化图示

图示(schema)一词来自希腊语,最早是由康德 (I. Kant) 于1781 年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提出的。但作为心理学尤其是认知学范畴的图式概念的使用则始于英国经验主义心理学家Barlett, 他在1932 年出版的 《记忆:实验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 “Remembering: A Study in Experimentaland Social Psychology” 中提出的。他认为:“图式是对过去的反应或经验的积极的组合”。对“图示”含义的理解各家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图示是大脑为了便于信息储存和处理,而将新事物与已有的知识、经历有机的组织起来的一种只是表征形式,是相互关联的只是构成的完整的信息系统。图示理论原本是认知心理学家用以解释心里过程的一种理论,现代图示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人们在理解新事物的时候,需要将新事物同已知的概念、过去的经历,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图示是认知的基础,因此,对新事物的理解和解释取决于我们头脑中已经存在的图示,只有输入的信息与这些图示相吻合时,才能产生理解。因此,人们头脑中固有的信息框架对于理解新事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认知文化图示下文化负载词的认知理解

文化福再次是指那些“标志着某种文化有事物的词、词组或习语,它们反应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这些词语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都是人脑中已有的信息,为读者理解这些词语的真正含义提供了一个认知图示。最能反应认知文化图示在翻译中起重要作用的恐怕要属著名的“牛奶路”事件了。“…The whoel sky spangled gay twinkling stars,and the Milky Way is as distinct as though it had been washed and rubbed with snow for holiday.”出自译契诃夫的短篇小说《樊凯》(现通译为《万卡》)。当年赵景深在翻译这段话时,把里面的“milky way”译成了“牛奶路”。结果遭到了鲁迅等人的强烈批判,因为“milky way”似乎在任何一本英汉词典里的解释都是“银河”或“天河”。

4. 不同图示对应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翻译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更是译者积极的思维认知活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更是一种译者的积极思维认知活动下的一种跨文化翻译。因此,在翻译文化负载词的过程中,可以灵活的采用“归化”、“异化”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翻译实践。

4.1 图示重合

当源语和目的语形成的文化背景相同或相似时,就会给译者的翻译带来益处,因为源语和目的语的读者在阅读同一个文本时不会有过多的疑惑。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曾说过“世界的语言和文化惊人地相似”(language and cultures all over the world are amazingly similar),并说明相似之处占90%,不似之间只有10%。(徐丹 1998)这说明,在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一些文化负载词会拥有相似或相同的文化图示,这时就不妨采取“直译法”。

4.2 图示差异

当源语和目的语之间形成的文化背景知识不同时,就造成了人们头脑中文化图示的不同甚至相互冲突。当源语读者和目的语读者分别按照自己的习惯和认知方式去解读文本时,就会造成理解上的偏差,最终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要熟悉和掌握文化负载词产生的文化背景,积极主动的调整自己的文化图示,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赢得翻译上的成功。

4.3 图示缺省

当源语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其“对等语”或“对应语”时,就造成了该词在其他文化图示里的空缺,也就是说拥有其他文化背景的人对该词的文化图示是缺省的,因此他们大脑中所储存的信息就难以得到激活,也就影响了跨文化交际的实现。比如:Karaoke,在中国传统词汇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语,因而无法用准确贴切的词语译出其词义内涵。“音译”为“卡拉OK”。

5. 小结

本文主要从认知文化图示下文化负载词的认知理解入手,找出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借助翻译实例,分析了不同图示对应下译者应该在熟悉和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前提下,调整或重新构建自己的文化图示。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以达到源语和目的语之间尽可能的相互照应,促进跨文化交际翻译逐步走向成熟,进一步加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 包惠南.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2] 徐丹. 文化融合中的翻译问题[J].中国翻译, 1998, (3): 23.

[3] 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艺林出版社, 2000.

[4] 谢之军. 隐喻认知功能探索[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6.

服饰与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交换;生活服务;参与意识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9-0136-02

一、引 言

德国社会学家哈贝马斯在1962年出版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将公共领域定义为“可以理解为一个由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的领域;但私人随即要求这一受上层控制的公共领域反对公共权力机关自身,以便就基本上已经属于私人的、但仍然具有公共性质的商品交换和社会劳动领域中的一般交换规则等问题同公共权力机关展开讨论。”这一理论引深至广播电视中,是指自由表达以及意见沟通过程有制度化的空间及法律法规作为保障,使交流、论辩、批判都有足够的空间。大众传媒是理想的公共领域,电视可成为一个很好的平台。

在电视节目形式设置中,越来越注重与受众的互动,注重信息的交流,强调参与意识和贴近性,实现信息交换与服务生活的功能。

二、信息交换

(一)信息交换渠道多样化

广播电视提供服务的优势在于:

首先它具有覆盖率极高的网络化传播优势。加上卫星、无线等空中传播技术,使广播电视的综合覆盖达到了无处不在的程度。

其次是广播电视具有技术含量极高的影视作品制作系统。

再次就是广播电视具有满足大众多样性文化需求的功能。

电视节目中利用热线电话、短信、微博等都是可以实现信息流通的渠道和方法,形成良性互动,实现信息交换。信息交换能够使受众情绪得以表达,同时也是节目效果评价的手段,这种关注和反馈使得节目与受众间构成一种良性循环,能更好地把握受众所需。电视节目中最简单、最易实现的信息交换方式就是现场的信息交换,例如意大利立足于女性视角的电视谈话类节目《危险关联》中,采用专家和全场观众讨论交流的形式,使话题更深入,调动了大众热情,产生一些预期外的效果和。

传统的信息交换方式是信件,目前仍在使用,节目组会在节目播出时将这些信件信息传递给大众。电话参与是使用较多的交流手段,法国的CHANNEL4的《早安荣耀》中,主持人介绍时政或真实故事,场外观众可以打电话参与讨论。

这种形式目前是被广泛采用采纳的,其优点在于实现手段简易,便捷性强。短信参与利用其成本较低、参与便利成为电视媒体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节目通过短信平台闪动观众的意见。

随着网路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站、博客、播客等手段的综合运用也为互动交流提供平台,利用新媒体的交互性和信息零时间的优势,在节目前期运作中,可以汲取大众意见;具体操作中,可以通过网络报名、网络投票、留言等方式参与;在节目播出后,可利用网络做问卷调查,受众分析,形成反馈,更简易地再现收视效果。

(二)制作理念注重互动性

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信息从媒体这个“点”向受众这个“面”进行单向传输,缺乏反馈机制,即“点对面”的传播模式。网络传播针对特定的用户传播特定信息,属于“小众化”传播,即“点对点”的传播模式。

新旧媒体在表现形式、媒体功能、传受角色、传受关系方面有各自优势和不足,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并存的媒介生存状况下,各媒体功能呈现互补性,媒介形式也不段的创新,新旧媒体之间的边缘逐渐融合,差异消弭,互相借鉴。

新旧媒体都在力行“点对点”的传播理念。根据限效果论,只有内容的优势才是王道,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提供服务和附加值得信息才能吸引眼球,电视细分受众,精确传播,借鉴“点对点”的传播理念,实现对受众的吸引力、号召力和感染力。这个传播理念的操作方法包括制作过程和传播过程两个方面的实践。

日本东京电视台的经济新闻节目《World Bussniss Satellite》克服了经济新闻报道中缺少直观视觉形象的弱点,在制作中每一条新闻都会有出镜记者采访报道。在制作家电竞争这一主题的节目时,在卖场与售货员以及相关企业主要负责人交谈,以更类似于专访的形式让新闻更深入更生动。

在2008年1月11日的节目中,新闻头条是《2007年12月・街角景气指数》,出镜记者沿着东京环线7号线,在每一个行政区挑选几家店铺进行入户采访,通过普通市民的嘴说出经济景气是好还是坏。

在寒冷的冬日,街边的香肠店可以喝到热气腾腾的葡萄酒,出镜记者一定会亲自告诉你。因此,在制作理念方面的互动意识和交流意识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一理念也贯穿于其它类型的节目当中,例如在谈话节目中的实践方法是与受众的互动交流方式增多,受众的参与性逐渐增强,不仅是谈话中的旁观者,而是积极加入讨论,和谐圆融的谈话场越来越被重视,互动是双向交流的支点。

在节目当中,现场提问、设置游戏等方式都便于进行交流,湖南卫视《背后的故事》一期节目中,讨论李少红电视剧台词的唯美风格时,主持人李湘请现场观众朗诵《大明宫词》中的台词,起到了调节气氛、强化主题的作用,也让受众感受到了参与的快乐。

三、电视文化的生活服务功能

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主要承担了服务生活的职能。生活服务类节目指关注日常生活,针对生活中的具体需要提供指导、帮助和具体服务的一种节目形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此类节目数量越来越多,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细化,制作越来越精良。相关专业频道的诞生是对于生活服务理念的最好解读,例如优购物频道,纪录片频道等,节目涉及美食、旅游、购物、时尚、健康等领域。

相关专题类节目一直受到大众欢迎,例如法国第四频道(CHANNEL4)的《动手烹饪》、《天天饮食》、《美食美客》、《改头换面 家装版》《交换空间》、《改建梦想》,中央电视台(CCTV)的《中华医药》等。

除了相关专题节目,其他类型节目中也渗透着服务理念。例如新闻杂志类节目中以及访谈类节目中的服务理念。这种编排方式使节目资讯更加全面,模糊掉了节目本身规定的类型的边界,使节目收视群体和更为广泛,同时也使节目中人性化理念有了很充分的运用。

上文介绍到的《安德森・库珀360度》是一档新闻杂志类节目,其中在关于健康的信息资讯介绍中会定期请专家介绍健康医药新闻。《奥普拉秀》除了常规的人物访谈,有时会把演播室改为厨房,邀请美食专家分享烹饪经验。《NHK新闻您早日本》这档新闻节目中非常注重服务意识,例如生活资讯信息除了有天气预报,还包含出行信息,对机场、新干线、高速道路的路况都会进行介绍,天气预报介绍温度和湿度、风速,甚至各地日出的准确时间。

我国电视新闻节目中,如《朝闻天下》、《午间新闻》以及目前媒体普遍在新闻杂志类节目中会加入服务生活的一些小的板块,例如气象预报。《今天》在新闻节目之外,有服务性专题节目《今日健康》、《今日厨房》、《教儿育女》、《居家与园艺》、《今天理财》。

这些理念的运用源于媒体对于认识受众的地位的清晰认知,注重“受众本位”。“受众本位”意识是指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的传播活动中,应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受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满足受众获取多方面信息的需要为己任,以提高受众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全心全意为受众服务。

我国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受众本位说,强调传播媒介的信息传播,最大限度地适应受众的需求,以受众为中心。电视媒体要找准与受众的契合点,把满足和引导受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作为最高职责。从受众出发,摆脱过去“以传者为中心”的思想,贴近受众,了解受众需要,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目前,电视节目呈现分众化趋势,充分进行市场的前期调研工作,对收视目标群体锁定准确。标受众的明确使节目清晰明确地传递目标受众所需的信息。

除了节目制作方面的服务意识,技术的发展也将带来更丰富的资讯,更便捷的服务,有线电视的信息服务将会给受众带来更多的频道和信息选择。

参考文献:

[1] (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王晓珏,刘北城,宋伟杰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服饰与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练习固然是提高高考成绩的不二法门,但受时间、精力、情绪、心态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一轮复习旷日持久的题海鏖兵,机械重复的题型训练,严重压抑和消耗了学生的才情和兴趣,使语文复习变得僵硬冰冷、面目可憎,仅靠教师挤牙膏式的强力催动,在学科学习中语文就会渐趋边缘化。要改变这种状况,二轮的专题复习就应在指导方法上有别于一轮复习而求突破,在课堂的“灵”与“活”上做文章,讲求共性就是“功”,讲求个性就是“利”,让有效的方法成为复习效益的倍增器,把练习课变成语文实践的活动课,以探究、合作、乐学、高效引领二轮复习。现将我们在二轮专题复习中开展的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归纳如下。

其一,辨识语病,从培养、发展思维能力的角度出发。基本要求如下:(1)识名目:能够熟练准确地列举出《考试大纲》规定的六种语病(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的名称,(2)分细类:了解前四种是结构性语病,后两种是语义性语病,能够说出这两类语病的根本区别,把握每种语病的具体表现;(3)集病例:能够搜集典型例句来支撑上述分类梳理的结果。

其二,正确使用熟语,从积累知识、提高辨析能力的角度出发。基本要求如下:(1)厚积累:借助词典完成原始积累,建立成语积累本,每天查、写、记十个;(2)群共享:小组内化,互通有无;(3)理方法:明词性,分谦敬,辨色彩,看对象,查范围,解两义,抓语素;(4)类归纳:分类归纳特例,使厚积的知识催化出敏锐灵活的运用能力。

其三,诗歌鉴赏。(1)抓本钱:先入为主,以笔记整理的方式奠定诗歌鉴赏的知识基础的本钱,让分析思维有抓手,主观表达有术语。具体到诗歌中常见人物形象的类别、景物形象(画面)的描绘方式及意境特点,事物形象的人格化特点;诗歌语言涉及的语言风格、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炼字炼句;形象塑造、主题表现、情感表达的表现手法、抒情方式等的术语用词。(2)读赏析,扩视野:大量诵读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唐宋诗词及赏析文字,丰富对画面想象、意境涵咏、主题提炼、术语表达等方面的认知。(3)审题型,定格式:给出不同题干要求和题型的解答思路,分层次设要点,给出基本的条理格式。

其四,文言阅读理解。实词通则文言通,为此,(1)转观念。结合实例认识四个“宁可”:宁可将文言文的意思理解得与现代汉语的意思不同;宁可将与现代汉语相同的双音节词理解为两个单音节的词;宁可将看起来像虚词的词理解为实词;宁可将这个词理解为动词。(2)夯基础。文言实词全梳理: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认特征: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变式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3)明方法。找动词法:①有动词,则准确地解释这个动词,看这个动词是否活用(使动、被动)。向前找主语,若无主语可考虑是不是主语省略句。有主语,解释这个主语并考虑是不是被动句。向后找宾语,若无宾语可考虑是不是宾语省略句。有宾语,解释这个宾语并考虑是不是使动用法。②没有动词,则考虑是否由别的词活用为动词,是不是使动或意动的用法。句子考虑是不是判断句,是不是谓语省略句。

其五,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明意图。判断源于质疑,揣摩命题者意图,搜寻选项中的“陷阱”,熟悉干扰项的特征:曲解文意、篡改原文、张冠李戴、无中生有、以偏概全、强加因果、颠倒错位、断章取义、过于绝对、混淆已然未然。(2)练方法。筛选信息要精,验证信息要准,比照信息要细。文学类文本:(1)伴读注解,典型引路,引领学生熟悉文本中鉴赏的具体材料和思考的触发点。(2)分类总结,以点带面,讨论归纳情节类、环境类、形象类、语言类、主旨类、技巧类等题型的答题模板。

服饰与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财税政策政策建议

近年来,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15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27235亿元,比2014年增长11%,高于同期GDP现价增速4.6个百分点,与GDP的比值为3.97%,比2014年增加0.16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稳步提高,初步显现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潜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文化强国”的发展脉络逐步清晰。

一、文化产业属性与财税扶持的理论依据

如何充分认识和理解文化产业属性与财税支持的理论依据,明确政府和市场在文化产业经营中的职能和角色,既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也要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将是文化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要求政府介入

文化产业同时具有产业和政治意识形态的双重属性,一方面产业属性决定了文化产业就是一个单纯的产业生产部门,以经济效益为经营前提,采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遵循市场经济秩序和经济规律,谋求经营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政治意识形态属性又决定了文化产业是国家社会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政策宣传工具,必须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所以,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要坚持“经济效益”,而且要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原则。

(二)文化产业的产业特点需要政府扶持发展

一方面文化产业属于幼稚产业。文化产业在我国属于朝阳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现阶段其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国际竞争力也较弱,属于幼稚产业。根据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的幼稚a业保护理论和美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超保护理论,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应实施保护政策;另一方面,文化产业是高风险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面临着内部科研不确定性问题,而且还有外部的价值评估问题,这些都使文化产业处于较高的风险之中,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市场主体的投入和发展。最后,文化产业具有外部性特点。具有着外部性的文化产品能给人民带来精神享受和道德修养的提高,而对社会有害的文化产品,比如黄、赌、毒及文化,则会对民众产生错误的引导和错误价值观的培养。

(三)文化产业的经济效应要求政府重点扶持

2011年―2015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均超过10%,年均超GDP增速3个百分点以上。文化产业在政府扶持下得到快速发展,生命力和创造力得到极大的彰显和激发,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地位得以进一步确认。而且,文化产业具有“口红经济效应”,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其经济下滑的反向调节能力对当前我国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二、财税扶持文化产业的国际经验

在财税扶持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各国均结合本国国情制定不同的财税政策,形成不同的财税扶持模式,促进本国文化产业发展。

(一)美国――市场导向型财税扶持模式

文化产业作为美国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其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在10%以上。美国文化产业能取得如此成绩,与美国政府采取的财政税收政策密不可分。总体来讲,美国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支持是坚持自由主义取向的,坚持市场导向,鼓励文化企业之间自由竞争,即使联邦政府或各州政府对文化项目进行资助,扶持资金会有额度限制,通常对任何文化项目的资助总额不应超过所需经费的一半,其余的要靠自己筹集。而美国政府的税收政策主要集中在非营利性文化机构方面,积极鼓励和引导私人部门对文化产业进行投资和捐赠,而对营利性文化产业一般没有特殊的优惠内容。

(二)英国――选择型财税扶持模式

英国称文化产业为创意产业,1998年创意产业被正式提出。英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201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就占GDP的5.2%,成为英国的支柱产业。为了促进本国文化产业发展,英国政府制订了有选择性和针对性的财政税收政策。在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支持上,不仅在全国建立多层次的文化管理和运行机构,并提供数字化平台及大力发展数字化内容,提升文化资源配置,而且英国政府选择对有发展潜力的文化机构进行直接拨款。在税收政策上,英国政府有选择和有针对性的对文化产业各部门进行财税扶持,如长期对图书行业所实施不收取税收的政策使英国出版业得到了稳定的增长,一直跻身于世界出版大国行列。

(三)韩国和日本――政府主导型财税扶持模式

韩国和日本的文化产业发展较好,而对文化产业财税扶持模式则属于政府主导型。首先,确定文化立国战略,韩国在1998年正式确立文化立国战略,而日本早在1995年就提出21世纪“文化立国”的战略方针;其次,都建立专项的财政资金的扶持机制,设立官方和半官方的文化产业专项基金扶持机制;再次,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扶持文化产业的税收优惠体系,都鼓励文化产品出口,都享受出口退税、税收抵免、进出口关税免征等多种直接和间接的税收优惠政策。

综上所述,总结发达国家财税支持经验主要有以下方面。首先,根据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界定文化产业,对不同属性的文化产业和实行差异化的财税政策;其次,各国在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财税政策,通常在产业发展初期财政支持力度较大,而产业逐渐壮大后,逐渐将文化相关企业推向市场,以税收优惠为主,鼓励市场竞争;最后,积极实施出口优惠政策,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文化产业财税扶持的中国实践

(一)我国文化产业财税扶持的现状

1.确立文化强国战略。近年来,党的指导性文件都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部署,在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中都明确要求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要求要职能转型,从政策、资金、机制变革等方面支持文化改革和发展;十报告及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明确了要不断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努力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十三五”规划要求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意味着我国政府已将文化强国上升到战略高度。

2.强化制度建设,加大对文化转制企业的扶持力度。下发《关于支持文化企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和《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内容涉及影视业、图书报刊音像制品进出口等财税优惠政策;在2015年9月启动文化产业促进法的起草工作,完善市场环境和法制环境,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各地方政府也制定各式各样财税政策,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和文化产品创新。

(二)我国文化产业财税扶持的问题

1.财政资金总体投入不足且区域、城乡差距较大。近几年,我国文化产业支出不足财政总支出的2%,远低于欧美、日韩等文化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而且,受文化自然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严重的地区不平衡现象。以文化事业费为例,2013年全国文化事业费投入530亿左右,而中部和西部分别投入120亿和152亿,合计占比仅为51%,远低于东部地区。

2.财政资金配置不合理,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现阶段,由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企业的界限比较模糊,在文化产品市场中,政府职能界定不清晰,时常存在“越位”和“缺位”的现象,在政策资金使用上缺乏效率,造成浪费。另外,一些大的国有文化企业在资金申请方面有特有的优势,而亟需国家扶持的中小文化企业却由于国家财政扶持资金和银行信贷的准入门槛较高,很难获得资金扶持。

3.税收优惠政策缺乏系统性和差异性。虽然我国在2015年已启动了文化产业促进法的起草工作,但从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来看,主要散见于一些政府行政法规中,缺乏规划性和系统性,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财税优惠体系。各地政府在制定文化产业税收优惠政策时,往往从本位主义和短期利益出发,对文化产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的热情不足,或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而且,现阶段,文化产业中却缺乏差异化的优惠政策,尤其是对于科技含量较高、创新能力突出的高新技术文化企业的财税扶持力度不足,从而限制了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四、财税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财税政策作为政府实施产业振兴的重要工具,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有针对性的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一)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政府应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尤其是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探讨建立全国性的文化基础数据信息平台,因为数据信息平台建设对各文化企业发展“互联网+文化”有重要促进作用。而在实施财政政策时:一方面应促进文化产业均衡发展,财政资源重c加快中西部文化基础设施以及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逐步缩小同东部及城乡间公益性文化产品供给差距;另一方面,财税政策向中小文化企业倾斜,发挥中小企业灵活、创意丰富、发展快等特点,促进中小文化企业快速发展。

(二)强化税收政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

加强税收政策对文化产业领域支持的作用,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骨干企业,提升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对于有发展潜力的中小文化企业进行定向税收扶持,采取免缴、少缴、返缴等措施促进此类企业的快速成长。探索更多的出口优惠政策,鼓励其走出去战略,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提升国际竞争力。借鉴国际经验,探索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个人、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例如在遗产、捐赠等税制方面制定优惠措施,提高国民捐赠热情,促进社会更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

(三)实施系统化和差异化的财税扶持政策

发展文化产业,要厘清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企业的界限,财税政策要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企业进行差异化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具有外部性特征,应是国家公共财政重点支持的领域,财税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政策支持应集中体现在对优秀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和传承发展,缩小城乡文化差异,促进城乡文化服务均等化等方面;而经营性文化企业应在市场经济下遵循经济规律,自由竞争发展,财税对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应集中在如何规范市场竞争环境、制定各地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等方面上来。

(四)创新财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首先,应积极探索财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探讨建立文化产业专项投资基金,最大化吸纳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领域。其次,应利用财税政策有效吸引优秀人才向文化产业领域流动,各级政府可因地、因时制定特色的人才吸引政策,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再次,应积极创新财政投入的管理机制,在文化产业基地布局、人才队伍建设、政府文化产业发展计划确立等方面建立协调高效的管理平台,优化资源配置,使财政投入效益最大化,提高财政使用效率。最后,完善监管问责机制,在文化产业扶持资金的申报、评审、立项、执行和结果的全过程建立严格规范的监管制度。

参考文献:

[1]韩骏伟,胡晓明.文化产业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2]陈志楣,冯梅,郭毅.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3]杨京钟.文化产业财税政策:韩国的经验与启示[J].学习与实践,2013(8).

[4]杨志勇.支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财税政策[J].财贸经济,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