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财务管理这门课的认识

对财务管理这门课的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财务管理这门课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财务管理这门课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微课 课程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F23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7-089-02

一、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困难

《财务管理》是会计专业的职业技能课之一,也是深入会计专业课程的基础课之一。《财务管理》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通常这门课是以老师的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做习题加深学生对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引入了财务教学软件,可以实现学生通过计算机模拟操作实训。在讲授、习题和计算机模拟实训的教学模式下,依然存在一些教学难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职院校学生在初学阶段对一些原理和概念往往难以理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比如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关于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和计算是非常重要和基础性的内容,然而,对于时期的确定和折算方法,高职学生在初学时往往难以弄懂,教师在课堂上要花费很多时间讲解,并辅助以习题练习,引导学生慢慢领会。这样的学习过程增加了学生学习挫折感,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2.在总学时设定的前提下,学生练习时间略显不足。职业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学制三年的高职教育中至少还有半年时间需要进企业顶岗实习,二年半的在校学习期间各类课程还安排有实训环节,教学时间紧凑。当前许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引入财务教学软件,要求教学活动安排上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中必须安排一定比例的实训学时。然而,财务管理课程理论性强,老师需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讲解原理和概念,在总学时有限的前提下,练习和训练的时间就相对较少了,很多练习和训练只能“抓大放小”,选择典型和重点的练习和训练任务由学生在课内完成,其他只能靠学生课后完成,学生练习时间显得不足。

二、微课的兴起与引入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条件

1.微课的概念。“微课”的概念首先在国外提出,最早是由美国北受荷华大学的有机化学教授LeRoy A.McGrew在1993年所提出的“60秒有机化学课程”(60 Second Course),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在1995年提出的一分钟演讲(One Minute Lecture)。当前的微课概念是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David Penrose提出并运用于在线课程。他提出微课是一种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通过声频或视频音像录制的60秒课程,为学生提供短小精悍并且方便快捷的自主学习资源。

在国内,微课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官方对微课有代表性的界定是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和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分别作出的,前者对微课的定义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有机结合体;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对微课的定义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2.微课的应用。微课集中于微课资源网站。国外微课资源网站主要有可汗学院(Khan Academy)、TED-Ed、Teachers TV、InTime、Watch Know Learn。可汗学院是由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于2006年创建的一个非盈利教育组织,其微课视频于YouTube平台,通过这种在线教学的方式为人们提供免费的高品质教育。在国外,微课迅速得到主流大学的认可,汇集众多知名大学的MOOC项目,便是主流大学对微课肯定的集中体现。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该平台目前已经拓展到了移动领域,其学分获得美国教育委员会认可,它使大学以相对较低的成本使公众受益,人们有望通过教育在线平台,以免费或较低代价接受到全日制大学教育。

国内微课资源网站主要有中国微课网、微课网、大中小学优秀微课作品展播平台等。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微课资源网站是“中国微课网”,它是面向中小学的微课平台。面向国内高校的,则是高校微课资源网站――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网,它提供了大学课程视频。在国内,各类微课大赛也成为促进微课发展的有力助推器,微课在国内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随着微课的发展,对微课的认识不断深入,微课制作技术不断优化,微课呈现形式日益丰富,微课教学效果逐渐得到认可。这使得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具备了实行微课辅助教学的基本条件。

三、微课引入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实现方法

1.财务管理微课设计原则。

(1)使用方便原则。在微课设计制作过程中,要考虑确保学生使用方便并乐于使用。设计微课视频时须考虑学生特点和专业基础,使制作出来的视频知识点清晰明确且简洁易懂。在设计微课资源库时应提供习题资源库、案例资源库等资源,考虑视频教学、学习活动、学习评价和反馈等方面。使微课真正能为学生提供灵活、便捷的学习途径,解决学生学习差异化问题,并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对财务管理这门课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比,所具有解释过去、控制现在、规划未来的职能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改善经营管理的重要科学管理工具,也因此是会计学专业本、专科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它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通过成本分析、计算、预测、决策和战略分析等方法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然而,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对管理会计教学的重视程度、课程内容体系设置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培养企业急需大量的外向型、复合型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才的要求相差甚远。所以,改革管理会计教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迫在眉睫。

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管理会计这门课程,在很多高校的教学培养方案中都安排在高年级的专业学习中,大部分是安排在大学三年级,这个时候已经进行过《财务管理》和《成本会计》的学习,或者至少是和《成本会计》同时学习的。虽然这两门课的学习能够帮助其对管理会计的理解、学习,但是部分内容会发生重复。比如,成本会计学中的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等内容与管理会计学中的预测、决策、预算、控制、考核和评价等内容类似,两门课程有些章节的内容则完全一样,如标准成本制度、作业成本计算法等。这样,在一些高校的实际教学中,为避免内容重复,成本会计学通常重点介绍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的内容,而有关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的内容则安排在管理会计学中介绍,人为地把几乎相同的内容分开讲授。所以,在以往的研究实践中,就有学者呼吁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应该合为一门课。而财务管理实际上也与管理会计课程有相重复的章节,比如长期投资决策及对于现金流量的计算,在一般的授课过程中,也会在管理会计中有意地弱化这个章节。而恰恰是这些弱化的章节却是现实生活中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章节。大学的学习,因为每门课程放在不同的学期而忽略了一些相近课程的联系。容易造成学生的遗忘,而如果任课老师仅因为此前学过而把其作为非重点,其实是忽略了重点所在。而如果一味地复习重复强调.课时数又不能满足其要求。

第二,众多高校对于管理会计这门课程的学时数要求为32―64课时,大多为32或48学时,因为大学教育强调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相当多的高校不会把所有课程的所有章节都纳入课堂讲授范围,除去课堂讲授外,还会有部分章节作为自学章节布置给学生。而对于管理会计这门课,自学的章节多为其新发展的部分,如战略管理会计和作业成本法等章节,教学的重点多落在成本性态、本量利分析、预算、短期决策分析等章节。而又恰恰是让其自学的部分是企业经营过程中所最需要的部分。

第三,教材内容体系落后是制约管理会计教学发展的一大瓶颈。目前,管理会计教材自20世纪七十年代引入我国以来,教材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基本章节和结构体系大体相同。而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却日新月异,财务会计教材也随着准则的变化发生了几次重大的调整,而管理会计的原地不变就显得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且对于其中着重介绍的一些模型也未能随着数学工具的发展而发展,使得实务中却很难应用,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在这个财务会计与国际趋同的时代.管理会计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国际上很多国家。

第四,由于一些学生对于会计专业的不完全理解或误解,会认为依据准则编制的财务会计才是企业所最为需要的工具。同时,目前众多的资格考试或专业职称考试中根本不涉及或较少涉及管理会计的现状,而又因为以上诸多因素认为以不确定性做出决策、分析、预算的管理会计是不重要的而放松对其学习,因此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第一,针对课程设置重复的问题,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尝试按照以往学者提出的建议,把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合并成一门《成本管理会计》进行教学。笔者更建议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把管理会计这门课看作是对以往知识的回顾和对新知识介绍的统一体。正是因为管理会计这门课安排的时间整体靠后,所以可以利用这个回顾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统领掌握。比如,在介绍管理会计假设的时候复习财务会计四大假设,在介绍变动成本法下贡献式利润表编制时复习财务会计职能式利润表的编制,以及长期决策时对于货币时间价值和现金流量计算时的回顾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任课老师提出较高的要求.要求其能够对整个会计体系有比较整体的把握,从而使学生获得温故而知新的感受,这也正是专业课学习中所要求的承上启下。而这种回顾所需要的时间不会很多.所以也不会因此耽误了正常的教学,同时对于高年级学生专业修养的培养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第二,任课教师可以灵活按照学生的掌握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对于比较简单的基础章节可以以介绍为主,在讲清楚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课后作业练习的方式增强其对知识的理解,而对于管理会计新发展的章节抽出一定的时间讲解,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其对管理会计的新认识,有利于日后工作中管理分析决策的需要。

对财务管理这门课的认识范文第3篇

一、会计制度设计课程的特点

会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会计核算课,主要包括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等课程;二是会计管理课,主要包括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两门课程;三是综合会计课,仅有会计制度设计这门课程。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完善会计规范体系;优化会计组织结构,规范企业会计行为;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强化企业经营管理制度;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保证会计工作质量,提高会计信息使用价值。会计制度设计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对会计核算知识和会计管理知识能够全面地运用,而且还要求学生对前面所学的专业课知识进行综合、深化和升华。

二、当前用人单位对会计、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要求

在财务管理工作发展相对成熟的美国,从事基础会计工作的人员占比仅为10%,大部分财务工作者从事的都是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管理会计等工作。我国目前的会计人才结构严重失衡,从事记账、报账等烦琐日常性实务的会计占会计总人数比例的90%,所以当前的情况是记账、算账和报账的会计人员多了,而既能记账、算账和报账,又能从会计角度参与企业管理的会计人员太少了。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会计人员不能只具备基本会计理论和业务技能,还应该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会计人员不仅要会记账、算账和报账,还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企业,参与经营管理,制定或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堵塞管理漏洞。企业需要适合他们要求的会计人员,而对高校来说要考虑怎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会计人员的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我们需要在学生已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础上,开设能够明显提高毕业生综合能力的课程,为毕业生就业打好基础,而会计制度设计课程就是一门这样的课程。

三、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该课程不够重视。会计制度设计课放在大三的第一学期,考查课,课时每周2课时,使学生主观上感觉这门课程不重要,这也使得授课内容不能得到全面、详细的讲解,因而影响到教学效果。从学生学习的情况来看,他们对该课的印象不深,学得不扎实。(二)教学方法单调。目前《会计制度设计课程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还是教师按章节顺序讲授课本基础知识为主。教师讲、学生听,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强调规则要求怎样,而忽视创新性教学、忽视案例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忽视训练学生职业判断和决策控制能力的教学,很难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很难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也不容易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三)考核方式单一,考核内容缺乏灵活性。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制度设计课程课程考核仍然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内容大多数为单选、多选和问答题。这种考评方式的主要特点在于:重记忆、轻理解;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早已远远不能够满足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让学生死记硬背课本知识,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不用动脑动手搜集资料、深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四、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一)增加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计制度设计课程课程的理论性很强,主要围绕着“设计原则”“设计流程”“关键控制点”等内容,而面对的学生缺乏会计工作经验,难以理解这些内容,而且这门课程有的内容在以前其他课程中讲过,如果仅仅按照课本顺序来讲,学生会缺乏兴趣,因此该课程要注重趣味性。比如,引入各种鲜活的小案例由学生分析,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分析近年来国内外有影响的案件,提高学生对现实经济生活的关注度,启发其观察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二)运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是对实际发生情况的描述,一般涉及某个组织里一个人或者多人面临的决策、挑战、机会、问题或争论等。案例教学法是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在20世纪初首创的,它是一种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形式,是按一定的教学目的,以案例为素材,让学生通过案例背景资料的阅读、理解、分析及分组讨论,使其置身在其中,如临其境地解决问题,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方法和过程。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迫切需要案例作为支撑。在教学中应充分使用案例教学法,尽量将内容案例化,将案例理论化。一方面,搜索大量案例,既包括早期的经典案例(如巴林银行、银广夏、中航油),也包括最新的重大案例(如张裕、绿大地、獐子岛);另一方面,对较好的案例进行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教学手段是一支粉笔、一张黑板,单一的讲授式教学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采用案例教学,可引入讨论法、演示实验法、实习指导法、研究指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通过声音、文字、图像和演示等多种信息要素,形象生动地说明某个会计事项的操作过程及方法,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三)建立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案例库。会计制度设计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需要有大量的案例,如果没有案例就无法实施案例教学。因此,需要建立内容丰富的会计制度设计教学案例库。获取案例资源可通过多种渠道:一是教师到企业专职调研,深入企业收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二是建立高校之间的合作,互相交流教学案例;三是建立校企联合,以企业的实际案例作为教学案例。平时可以通过网络、期刊、报纸等途径收集真实案例。在我国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有2800多家,这些公司中有许多鲜活的案例,如“双汇瘦肉精事件———采购环节的反思”“万福生科财务造假”“博元投资成违法退市第一股”等。常用网站包括:和讯网、上海证券交易所、新浪财经、东方财富网、中国证券报、深圳证券交易所等。收集到案例后要进行加工,描述公司背景、事故或事件发生经过及后果、原因分析、经验教训等,并标明案例的出处,经过一定时期的积累,可形成一个资源丰富的教学案例库。(四)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建议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让学生不再受死记硬背的束缚,不再满足于“背会了”某些知识,而是促使学生深入学习,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实际问题,提高会计制度设计能力,从而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型采用案例设计题,给出企业某一方面管理的需求或存在的问题,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没有唯一答案,只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个人的理解力、洞察力。平时测验还可以采用专业小论文和专项报告的形式,来提高学生信息搜集、新设企业会计政策设计等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利用网络资源,更多关注最新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更多利用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五)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进行辅导。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便于学生学习。在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学校的校园网络平台,或者会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自己的QQ群,来进行网上教学和网上辅导、网上作业、网上测试、网上师生交流等。在运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辅导时,教师是指导者、学习组织者,也是一名学习者,学生是学习者、教学资料提供者,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相互学习的关系,比课堂教学更加灵活,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王春福 金淑红 单位:沧州师范学院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滕晓梅.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财会通讯,2014,(7):56-57.

[2]赵文超,成克惠.基于就业能力导向型的高职《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改革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2):164-166.

对财务管理这门课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教学改革 教学探讨

一、《会计基础》教学的现状

(一)《会计基础》教学中有很多专业概念和科目名称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

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一入学学习的专业课就是《会计基础》,该门课程涉及到很多专业概念,很多学生的反映是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也比较抽象。甚至存在个别学生听不懂而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的现象。至于科目名称,很多学生存在概念不清,容易混淆的情况。比如“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很多同学往往区分不了它们的不同点。很多学生只是机械地记住了会计科目的名称,并不能透彻地理解和运用,练习题稍微变了形式,换一种形式考查,就往往用错了会计科目。

(二)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联系不是很紧密

《会计基础》教材上讲的都是一些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介绍会计的基本知识体系,也讲述了运用会计知识去处理企业中的业务问题。但是这些知识只有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去,通过会计的实践教学才可以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真正理解、消化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学以致用才可以更好地吸收理论知识。但是在教学中发现,很多教重视理论知识教学,轻视实践教学,觉得实践教学费时费力,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联系不是很紧密,对实践教学有抵触。

(三)部分教师教学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

《会计基础》这门课理论内容比较多,如果在教学中灵活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现代化立体教学,采取项目教学和翻转课程的创新教学形式将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单一教学形式变得生动易懂,直观明了。然而部分教师存在讲述方法单一,“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形式。上课缺乏和学生有效互动,学生参与度不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学生普遍反映,教师上课沉闷,照本宣科,教学方式单一,对学习兴趣不高。

二、《会计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造成的不利影响

(一)学生不能透彻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不利于以后的专业课学习

该门课程涉及到很多专业概念,很多学生的反映是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也比较抽象。由于《会计基础》是会计专业学生的入门基础课,此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初学者理解会计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会会计学的基本方法,了解会计学的知识体系,为以后后续学习《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等专业课打下基础。如果学生在此门课程的学习中对概念没有透彻理解,对会计原理和会计科目混淆不清,对账务处理不熟悉,将不利于以后的专业课学习。

(二)重理论,轻实践。导致理论知识没有感性认识

《会计基础》教材上讲的都是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介绍会计的知识体系,也讲述了运用会计知识去处理企业中的账务问题。但是这些理论知识只有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去,通过手工做账,模拟真账练习等实践教学方式才可以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真正理解、消化所学知识,做到学以致用。重视理论知识教学,轻视实践教学,会导致学生缺乏实战能力,对具体的账务处理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也不利于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

(三)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从而影响学习积极性,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发展

由于部分教师存在讲述方法单调,上课缺乏和学生有效互动,导致学生参与课程程度不高,上课低头玩手机的现象居多,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上课迟到、旷课现象时有发生。这种情形将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利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和高职人才的培养。

三、改善高职《会计基础》课程教学的措施

针对高职《会计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一)教师应认真备课,熟读课本内容,精讲课本理论知识

第一,由于《会计基础》是会计专业学生的入门课,所以要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述,把基本概念讲清讲透,给学生打好基础。因此要求每个上课教师要认真备课,熟读课本内容,对课本内容融会贯通,这样才能把理论讲透。

第二,在具体授课过程中,教师要以“教学大纲”为原则,把课本重点的内容进行梳理,并引导学生对学习的要点进行归纳,总结。

第三,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对于初学者理解起来有难度,理解起来比较抽象,这要求教师授课的时候理论联系实际,多举生活中的例子,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能力为本位,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进行精确的讲授。

(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

既要重视理论知识教学也不能轻视实践教学,只要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才可以让学生对理论知识增强感性认识,加深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实践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操能力,锻炼职业能力,对以后就业有帮助。笔者所在的学校会给会计专业的学生开设一门课程《会计综合实操》,这门课程是《会计基础》实践教学的配套课程。《会计综合实训》就是让学生在实训室里面采取真账实操的形式进行审核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通过这个实践教学的配套课程,让学生增强了实操能力,也加深了对《会计基础》课程的理解和学习。

(三)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一,教师应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生动的立体教学,采取项目教学和翻转课程的创新教学形式将使得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易懂。教师在制作演示文稿的时候应尽量使得课件生动,图文并茂,多用图表法,对于一些类似的知识点进行对比,最好附上与课程有关的小视频,可以提高学生的上课兴趣。

第二,教师上课时要改变讲述方法单一,“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形式。上课要和学生有效互动,不照本宣科,让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畅所欲言,师生互动加强了,学生学习效果也大大加强,这样他们才可以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周成银.《会计基础》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科技投资.2013(17).

对财务管理这门课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审计实训;教学法;研究

审计课程的教学一直是会计专业的一个难点,会计与出纳一直是学生就业的首选,学生在学习期间主要以考会计上岗证为主、初级会计职称为辅,综合以上原因,审计这门课程在会计专业受到冷遇也不是什么秘密,但是审计这门课程进行实训教学的话,可以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也能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

一、审计实训与理论同等重要

(一)重理论轻实训

主要是理论知识懂了,实践操作很容易这样的论调一直以来是审计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而且相对来说审计理论课也比审计实训课操做起来更方便,所以教师不愿意进行实训教学。审计实训课程需要大量的准备过程,需要完整的会计资料,比如:总账、明细账、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财务报表附注等,以上资料是审计实训课程必须的资料,这也为审计实训教学增加了难度。

(二)做实训也是理论的补充,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审计课程在开设的过程中,主要是以讲解为主,实训为辅,在前几年的教学中,一直是理论课,没有实践课,最近几年由于社会的需求,有审计实训这门课了,但是一般来说还是理论课安排的时间多,实训只安排很少的时间,是理论课的补充。其实这样是不对的,理论与实践课应当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理论学得再多如果不能消化及收,不等于白学了吗,有什么用处,所以审计实训教学应当提到日程上来,进行审计这训能让学生把学到的理论转化为实践,并能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真正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三)审计实训时间太少,流于形式

审计这门课是每周4节,共68课时,一般上课10周,实训7周。其实就是68课时实训时间也不多,实训的过程中首先是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的过程很复杂,有风险模型,有公式,只有在风险评估为中低的时候,才可以进行审计,接着要进行内部控制测试、实质性审计程序,实质性审计程序又分为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而且根据会计科目不同,细节测试的方式也不同,实质性分析程序则贯穿于审计的整个过程中,所以审计过程是很费时费力的,如果用很少的时间要进行全面的审计是不可行的,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学习、消化、吸收的过程,所以增加审计实训的时间是形势所趋。

二、审计实训要利用专门的时间、场所进行

(一)审计边上理论课边实训在操作上是不可行的

因为一次课有二节,上一节课实训一节课的话,时间根本不够用,因为查账的时候一个会计科目,首先查询的是资产负债表上的科目余额与总账上的科目余额是否相符,如果相符的话再查询总账的科目余额与明细账的科目余额额汇总是否相符,如果相符再查询明细账相应科目的原始凭证,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不一致的现象,还要找到不一致的原因,同时调整相应的会计科目及金额等等。正因为审计实训耗时比较多,要找专门的时间与场所进行。

(二)审计实训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宠大的工程

如果仅仅用40分钟的课程去实训的话,很可能一个会计科目都查询不完就下课了,有始无终,不能给学生一个总体的认知。而且审计实训时需用大量的资料,给学生上课带来负担,所以还是用专门的实训室比较好。所有审计资料都放在指定位置,而且需要的资料也齐全,节约人力物力,学生上课是直接在实训室不用带资料,课本,胶水、直尽、剪刀、计算器、原始凭证填封面及账薄等一应俱全,为全生实训做足了准备。

(三)实训室比教室更有利于交流

审计实训室的座位设计是圆形的桌子,而且有电脑和网络,每个学生可以直接在电脑上打印所需用的资料,当有的问题不明白时除了问老师也可以自己在电脑上查询,这样更方便学生学习,有问题可以直接解决,避免浪费时间,审计实训室为审计实训做了硬件与软件的保证。

三、审计实训的演练与操作

(一)以任务为导向的审计实训教学

在2011级学生审计实训的过程中,因为每个班分四个组,共有三个班,一共是12组,在实训过程中,学生空前热情高涨。每个小组都在一名组长的带领下分配到了任务,每个人都有事做,审计实训先从整理会计资料开始的,从原始凭证的粘贴到记账凭证的整理,每个学生都亲力亲为,开始做的很快,因为这些会计实训在基础会计和中级财务会计实训中都已经做过,是旧的知识的复习,所以做得又快又好,在接下来做审计实训的过程中就相对慢一些,因为这是新的知识,学生以前没有遇到过,所以学生遇到的问题比较多,当这一时期过去后,学生基本上走上正轨,清楚审计是做什么的了。

(二)审计实训与审计理论的融合

通过审计实训的教学让学生们了解审计要解决的问题,但这还不够,要让学生理论与实训二者都要抓,二手都要硬,这是我们审计这门课程的最终目标。通过进一步的审计实训同学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第一步审计业务书的签订,那么学生马上打开书本看第二章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签订,回头温习学过的内容,才真正理解审计业务约定书为什么有这样的内容,才真正理解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意义所在,这时候审计实训教学的目的才达到了。

(三)审计实训教学贵在实践操作

审计实训的过程中,不仅是让学生理解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让学生能够利用已学的知识去应用、去实践。一直以来会计电算化专业审计教学就是一个薄弱点,把审计理论与实践连接起来,可以把以前的会计实训与审计实训一起做,即温习了会计知识又学习了审计知识,双管齐下,可以事半功倍。

(四)审计实训培养了学生的思考与操作能力

在进行审计实训的过程中,同学们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思考,比如应收账款账户,在审计应收账款时一定期考虑坏账准备的记提,计提金额是否合规等等,这是一脉相承的工作,通过不停的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审计流程,意识到审计是做什么的、审计有什么用。只有学生认识到审计的作用,那么在这实训的过程中才会愿意去做、也才能做好审计实训。

四、审计实训工作底稿的整理与反思

(一)审计实训工作底稿的整理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据的载体,是实施审计程序获得审计证据并得出审计结论的记录。审计实训做完后要及时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为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及时的依据。审计实训资料的整理与装订,每页位置放在哪里,审计工作底稿上的索引号要按顺序摆放,封面的设计,这些后续工作都要及时完成,同时把审计工作底稿归档保存,为下一年级审计实训做模板,在下次做实训时直接给同学们看一下,让学生有一个大概的印象,也可以借鉴。

(二)审计实训后的反思

一般来说做到上一步审计实训就已经结束了,但是审计实训后的反思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总结一些经验教训,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为下一轮的审计实训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教学反思是教学的一部分,审计实训教学也是教学的一部分,当然也需要教学反思,在本次的实训过程中,我总结出的教训是第一实训时间太少了。第二审计实训资料准备不足,存货的模型也没有做,外鄞工作没有模拟。第三是没有设计一些审计陷阱,每个小组的审计资料是一样的。通过总结经验下一次审计实训在这几个方面都要改善和提高,力争做得越来越好。

五、结论

审计实训教学对学生无疑是一个好的方法,可以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实训的过程中加强了对理论的理解,同时在实训过程中又锻炼了学生的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同时又为学生的就业做好准备,这不正是审计实训教学的目标所在吗?

参考文献

[1]汪燕芳.审计案例教学模式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

[2]叶江虹.案例教学在审计课程中的创新实践[J].会计之友,2011(3).

[3]何芹.审计实践教学及其管理模式——以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8).

[4]田岗.审计教学改革初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5(6).

[5]张雪梅.浅谈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A].改革与探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育教学研究论文集[C].地质出版社,2005,9.

基金项目:本文系“会计电算化审计实训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GYB201219)。

作者简介:

吴丽玲(1975—),女,黑龙江绥化人,硕士研究生,经济师,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审计理论与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