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制造业的现状

制造业的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制造业的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制造业的现状

制造业的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制造业;信息化;现状对策

一、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及我国制造业所处环境的改变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是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现代高质量物质生活正是以制造业为基础的,社会生活中有70%以上的用品是制成品。制造业分布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已经使它成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推动力。可以说,没有制造业就谈不上农业、建筑业、服务业,没有制造业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就可能停滞不前。制造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提高的作用是任何其他产业所无法取代的。当前制造业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成为就业的重要市场和出口主力军。

进入21世纪,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技术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经济全球化正在形成,信息技术正在对制造业的发展产生及其深刻和全面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使制造业的竞争环境、发展模式及活动空间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制造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受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影响,正在逐步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基地。

二、制造业信息化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加入WTO以后,我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但还不是制造强国。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的制造业如何迅速提高核心竞争力,重要的是加快制造业的信息化进程。把制造业与信息化技术融合集成是提升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在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中,我国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倒闭或已经倒闭。金融危机对我国制造业形成的冲击是有目共睹的,制造企业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更加明显。危机环境更能检验企业的竞争力,竞争力的强弱又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对于制造企业来说,信息化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必经之路。信息化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需要,是企业管理创新的需要,是企业优化生产模式的需要,是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需要。

在制造企业的外部经济环境恶劣时,我们的制造业更应该加强内功的修炼,加速信息化进程,进一步促进制造业由高能低效的粗放型向集约化的效益型转化,提升制造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以便经济复苏时能快速抓住机会,获得更大的发展。所以信息化应该被广大制造企业重视起来,提上日程。

三、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

(一)建设不均衡

不同行业信息化建设不均衡,石化、汽车、钢铁等行业信息化程度较高,与国际同行基本接近。而纺织、轻工等行业整体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不同规模企业信息化建设不均衡,国有大中型制造企业信息化水平较高,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不同地区企业信息化建设不均衡,东南沿海地区制造企业信息化水平较高,西北落后地区制造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

(二)已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我国政府对制造业信息化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企业对信息化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媒体对信息化的宣传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促进作用。

四、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第一,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我国大部分企业面临的是信息化系统的问题,由于对信息技术的不了解和缺乏人才和资金,企业持等待和观望的态度还相当普遍。而国外企业研究的是如何深化信息化的问题。我国企业信息化实施相对而言被动的成分多一些,企业信息化建设更多的依赖于政府和软件厂商两个方面的推动。国外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相对要主动一些。

第二,目前我国制造企业普遍缺乏既懂管理、又懂信息化的专业人才,与供应商处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状态,软件厂商很难真正站在企业的立场上,帮助企业获取准确的信息化需求。

第三,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市场还不健全,多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缺乏规划,选型也得不到真正为企业考虑的指导和帮助。软硬件产品缺乏规范管理与指导,市场存在无序竞争,恶性竞争现象。很难保证信息化工程能够达到制造业企业的要求,不利于我国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五、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发展对策

(一)冷静思考信息化的角色和作用

泡沫化的信息化,并不能为工业化带来后发优势,“IT黑洞”的客观存在,让我们不能一味夸大IT的作用。信息仅仅是工具,不是目的。我们的信息化建设要从实际出发,从实用出发,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

(二)做好信息化建设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信息化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充分考虑企业的发展,从最突出的瓶颈问题入手,量力而行,务求实效,逐步推进。其次要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组织领导,企业领导既要懂经营管理又要懂信息技术。再次要组织参观考察,既要学习先进企业信息化的成功经验,降低风险。又要避免盲从,要从实际出发,制定符合本企业的建设方案。

(三)加强后续的培训与管理

制造业的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江门 先进制造业 发展

1 江门市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先进制造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先导,高附加值产品为主体,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的产业形态。先进制造业主要包含三个类别,分别是装备制造业、钢铁冶炼及加工、石油及化工行业。众所周知,江门市是广东传统的工业大市,2009年1月,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赋予了江门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区的定位。先进制造业在江门市工业中占有较大比重,在未来我市经济发展中具有较高的战略地位。

1.1 江门市先进制造业的整体实力

有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末,江门市有先进制造业企业共1109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74家的33.87%。其中,装备制造业795家,占72%;石油及化工行业有230家,占21%;钢铁冶炼加工业84家,占7%。近一半企业集中分布在蓬江区和新会区,分别为274家和252家。开平市、江海区、台山市、鹤山市分别有152家、134家、130家、122家,恩平市45家。[1]2010年末先进制造业拥有资产697.24亿元,占规模以上总额的31.08%,比上年增长21.63%,增幅高出规模以上企业2.4个百分点,资产规模扩张较快。先进制造业户均资产为0.63亿元,略低于规模以上户均资产0.06亿元,表明我市先进制造业尚处成长阶段。

1.2 江门市先进制造业的优势行业

有数据显示,江门市有7种工业产品划归先进制造业品种。建筑涂料、民用钢质船舶和金属集装箱等工业产品在全省占有一定地位,其中建筑涂料占全省近三分之一,民用钢质船舶占五分之一强,金属集装箱占六分之一。从占全国的比重来看,集成电路的比重最大,为0.7%。从出口情况来看,我市先进制造业企业中有出口业务的有231家,占其总数的20.83%。2010年出货值224.74亿元,比上年增长34.6%,占先进制造业产值的比重为17.48%。

江门市拥有中国摩托车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江门)、中国五金不锈钢制品产业基地、中国五金卫浴生产基地、中国水龙头生产基地、中国麦克风行业产业基地等16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和5个国家级产业园区。在《纲要》的推动下,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业迅速兴起。

1.3 江门市先进制造业的短板

近年来,我市先进制造业发展迅猛,但从2010年及过去几年的发展情况看,我市先进制造业仍存在着以下几个发展短板。一是虽然这几年我市投资增长迅猛,但制造业投资总规模仍不够大,先进制造业的投资比重偏低(占全市工业投资三成左右),影响到产业规模的扩张。二是科研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先进制造业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只占主营业务收入的0.79%,低于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0.84%的平均水平。三是高技术总量不高,产业优势不强。2010年,我市有高技术企业256家,仅占全省总数的5.57%。

2010年末我市先进制造业拥有资产697.24亿元,占规模以上总额的31.08%,比上年增长21.63%,增幅高出规模以上企业2.4个百分点,资产规模扩张较快。先进制造业户均资产为0.63亿元,略低于规模以上户均资产0.06亿元,表明我市先进制造业尚处成长阶段。[2]

2 江门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江门市先进制造业遭遇人才瓶颈

先进制造业是长期以来支撑江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当前,在后金融危机的宏观经济大环境中,江门市的传统制造业正面临升级与发展困境,这也迫使企业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寻找发展机遇。但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涉及到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而江门市的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数量,难以满足企业的升级转型、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打造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区的需要。

据江门市人才市场相关负责人在一次江门民营企业人才招聘活动介绍,参加此次民营企业招聘活动的企业一共有147家,提供就业岗位3590个,其中产品设计师、电气工程师、设备工程师、电子工程师等高技术岗位需求旺盛,虽然数量之多是前所未有的,但企业与求职者能达成录用意向的却并不多。江门发展先进制造业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但这些人才在江门却很难招聘到。

2.2 经济增长模式仍属粗放式,真正的产业集群尚未形成

目前,江门市经济增长尚未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模式,经济增长依然在很大程度上靠粗放式扩大再生产来实现。随着高成本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依靠外资和外力以及低素质的人力资源发展低加工度、低附加值的低成本扩张模式已经遭遇了产出效益日益下降的问题,各种要素投入的获利空间将受到进一步挤压,发展空间越来越小,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谋求新的发展模式成为江门市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江门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存在“聚”而不“群”现象。企业仅仅是空间的集聚,而缺乏关联、配套与协同效应。虽然江门市形成了具有地区特色、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但是这些集群产业的规模都还不够大,辐射能力不强,金属制品、化纤纺织服装制造业总产值仅在300亿元左右。如果从专业镇的角度来看,江门的大部分企业集群年产值都在10-30亿元左右,规模都很有限。在产业集群内部的产业链前后联系不明显,纵向分工程度不高,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主导产品集中于产业链某个阶段,上下游企业和配套企业衔接不紧密,产业配套不完善,如纺织、水暖卫浴、机电、电子等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业务关联性和技术关联不大,缺乏明确的产业分工和产业特色,产业结构趋同严重。

2.3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品牌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当前,江门市先进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比例低,核心技术太少,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没有核心技术,江门市就难以完成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的跨越,也难以完成“江门市制造”向“江门市创造”的蜕变。从营销的角度看,名牌就是市场,名牌就是企业的生命力。现阶段,我市优势企业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但与同类城市相比数量偏少。目前,我市已拥有14个中国名牌产品,有11个属于优势传统产业,占79%;有3个中国驰名商标,都属于优势传统产业;有 61个省名牌产品,属于优势传统产业有44个,占72%;有50个省著名商标,属于优势传统产业有38个,占76%。在这些品牌中,如造纸产业中的“维达”纸巾,机电产业的“豪爵”摩托车、“金羚”洗衣机,食品产业的“李锦记”、“味事达”酱油、“嘉士利”饼干,成为家喻户晓的优质产品。但是,江门市目前拥有的名牌产品比起珠三角其他兄弟城市来说还有较大差距。

3 江门市先进制造业促进对策

3.1 强化人才引进,推动校企联动,培养先进制造业急需人才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江门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江门市政府相关部门制订人才发展战略,特别是围绕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人才战略。

第一,要借鉴国外以及沿海其他省市人才环境建设的一般做法和有益经验,结合我市的实际,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工作,重视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努力构筑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施展才华的工作环境。

第二,制定鼓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政策。江门市有五邑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技工学校等高、中、低相配合的人才培养学校。广大先进制造企业也在部分领域内缺乏高科技人才。政府相关部门要促进企校建立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3.2 加强规划指导,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首先,产业规划要先行。要把江门建设珠三角一体化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区,应该制定一个总体的战略发展规划,要涵盖战略发展的思路、目标、重点以及主要战略发展措施等。一是要清楚分析制造业发展的现状,比如它的规模、结构布局等;二是结合实际,分析发展制造业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三是制定具体的发展目标,既要有总体的目标,也要有各个产业的目标;四是整个产业布局的优化。其次,要抓重点产业。要重点做大做强石化、船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造纸和现代物流业等产业,如银洲湖纸业基地到2012年,年产能将达到578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465亿元。2020年建成后可实现工业总产值2206亿元,利税502亿元。最后,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是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前提。一般可以从产业集群的广度、强度与外向度三个方面来衡量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在广度上,要协助大型企业就近延长产业链,集聚产业群,壮大先进制造业基地;从强度上看,要积极搭建企业之间的知识交流、互动学习的平台,在产业集群内共享创新平台、研发机构以及职业技术培训,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外向度上看,本地集群要积极融入全球商品链,沿链条扩展移动。[3]

3.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

在先进制造业发展中,政府应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江门市政府应形成明确的政策导向和给予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应重点从财政、投融资、税收三个方面制订政策。

第一,在财政政策方面,要在整合原有工业发展等专项资金的基础上,通过增加预算安排或其他渠道筹集,设立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引导社会投资流向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领头项目等;积极帮助支持重点企业向省申请每年安排10亿元的引导产业高端化的专项资金资助。

第二,在投融资方面,对国家指定的鼓励类项目以及我市先进制造业发展规划所规定的优先发展类项目,要优先立项,积极支持;要积极完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协调金融机构,在同等资信条件下,优先考虑对先进制造业项目的贷款;要运用专项资金贴息、担保等方式,引导各类商业金融机构支持先进制造业项目。

第三,在税收方面,凡是符合环保节能项目的经营收入应当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在政府服务上,必须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加强一站式、一条龙服务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同时,还应该建立积极的激励政策,健全并切实兑现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并制定出发展先进制造业的评价、考核和奖励制度。落实技术改造项目进口设备免税、高新技术企业税前扣除等国家和省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产生的研究费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税前扣除。[4]

参考文献:

[1]江门市统计局.江门市先进制造业2010年发展报告[R].

[2]蔡明奕.江门将全力打造三大先进制造业基地[N].江门日报,2011,7(27).

[3]伍安平.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发展江门先进制造业[N/

OL].(200811-19)..

制造业的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产业技术创新;装备制造业;陕西省

装备制造业是陕西重要的支柱产业,也是陕西的优势产业,经过改革开放后的不断改造发展,装备制造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与其他省份相比,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在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尤其表现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装备技术改造较慢;研发经费严重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缺乏竞争力强的新产品和名牌产品;大中型企业科研和创新能力不强,尚未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自主知识体系;中小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薄弱,引进技术吸收消化能力差,产品更新换代和技术升级缓慢。基于此,必须提高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创新能力,才能使陕西由制造大省变为制造强省。

一、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1.发展现状

(1)工业总产值增加

2009年全省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39.23亿元,占全省比重为23.27%,比去年提高1.95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7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为36%。

(2)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全省装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361.56亿元,增长25.7%,占全省工业总投资额的1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专业设备三个行业带动了全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投资总额240亿元,占装备制造业投资的66.3%,比上年分别增长36.1%、45.6%、36.9%。

(3)财政资金对装备制造业支持力度有所加大

中央和省财政加大向装备制造业投入,支持优势产业多上新项目、上大项目。2009年中省两极财政共计安排3.9亿元,带动企业投资65亿元,撬动银行贷款84.7亿元。

(4)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所增强

国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组织申报和实施进展顺利。2009年,秦川机床集团、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等6个单位的16个课题获得国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设备”科技重大专项立项。

(5)新产品产值保持增长,多数比重下降

近几年来,随着我省名牌战略的实施,装备制造业企业注重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新产品产值保持较快增长。2009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完成新产品产值432.66亿元,较2005年末增长75.4%,年均增长15.1%。从主要行业看,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新产品产值中占比最大的行业。2009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完成新产品产值238.76亿元,较2005年末增长67.2%,年均增长13.7%。但,尽管装备制造业各行业新产品产值均保持增长,但增速明显低于其产值增速,多数行业新产品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也有所下降,反映出企业的创新相对其扩张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6)市场占有率略有提高,但仍处较低水平

按照各行业大类实现销售收入与全国该行业收入比较推算,近几年来陕西装备制造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虽然略有提高,但在全国竞争力不强,仍处于较低水平,与发达省份还存在较大差距。分行业看,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较快,2009年比2005年增加0.62个百分点,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有所下降。

2.发展存在的问题

前面分析了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在产业技术创新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绩,但是,与同期的其他省份相比较,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在产业技术创新方面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或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研经费投入不足

2009年陕西省研发经费投入最高的行业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仅占3.58%。而发达国家机械装备企业研发投入通常占销售收入的4-10%。

(2)科技人才流失严重,且高层次研发人员偏少,企业研发能力不足

陕西科技人员年均流失达到4000多人,且其流出与流入之比达到:“高级人才12:1,中级人才8:1。”陕西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有7.6万余人,占全省自然科学专业技术人员的10%左右;而90%的工程技术人员主要从事生产技术工作,研究开发人员只占10%,使“陕西制造”面临“无人研发制造”的窘境,且其设计和研究开发机构又独立于企业之外,造成研究开发、生产和市场脱节。

(3)技术创新主体不在企业,多数集中在科研院所,成果转化率低

陕西省科研机构和高校研发人员占63%,而企业仅占37%,大多数的研发人员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造成产学研的脱节,从而导致很多技术创新成果实用性较差,并且一些研究活动与市场需要相脱离,形成技术创新成果多而转化率低的现象。

(4)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能力弱

2009年,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用于技术引进的经费支出与用于消化吸收的经费支出之比为1:0.1,而一般工业化国家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经费之比一般为1:3,日本、韩国这一比例已经分别高达1:5和1:8。

(5)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缺乏竞争力强的新产品和名牌产品,且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和技术相对较少。2009年,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反映创新能力的发明专利比例较小,所占比重最高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也仅为39.96%。而跨国公司的专利大部分是发明专利,含金量比较高。

(6)政府政策及资金投入

陕西省在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出台了不少好的规定和办法,但是政策落实不到位。比如:省政府关于加强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的政策。据统计,全省439户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中心的有118户,占总数的27%,低于全国平均3个百分点。同时,政府资金在科技开发活动经费筹集中所占比重也比较低,最高的为投入到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中,但也仅仅占37.03%。

二、加快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几点相关建议

(1)加大研究开发经费和人力资本的投入

当代,国际经济竞争已经从生产阶段前移到研究开发阶段。只有加大研发经费和人力资本的投入,才能在战略性、关键性和前瞻性技术领域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发明,才能实现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从成本、资源等比较优势向创新驱动型的竞争优势转变。

在装备制造业产业技术创新的研发经费投入方面,陕西省具体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依靠政府财政资助,加大投资力度。2)组织金融机构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扩大科技信贷投入力度。3)通过开放资本市场、吸纳国外和民间资金、发展风险投资等措施,建立多层次的科技资金投入体系。

人才是自主技术创新的主体,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要一批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的人才来实现。因此陕西省应通过各种措施来大力培养和引进各种类型的创新型人才,比如可以采取相关的政策引导、健全振兴装备制造业的人才激励机制、和营造创新文化等措施。

(2)推进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扶持装备制造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在装备制造业产业技术创新模式构建过程中,各级政府要帮助装备制造企业突破研发和制造相互脱节的体制,努力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要通过共建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项目攻关、技术引进、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方式,筑巢引凤,吸引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和海外留学人员带成果到企业孵化,或由他们自己在各开发区、工业园区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促进科技成果在陕西省的产业化。

(3)改善技术引进水平,加强消化吸收能力

陕西省用于技术引进的经费与消化吸收的经(下转第127页)(上接第123页)费之比为1:0.1,远远低于一般工业化国家。因此,需要通过多渠道的方式引进技术,可以把购买、合作、合资等方式相结合。关键要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加强消化吸收并且再创新。陕西省要制定适当的优惠政策,来吸引一批实力雄厚、研发能力强、技术相对先进的著名跨国装备制造业企业来陕西投资,并且通过技术扩散和技术外溢,带动陕西装备制造业整个产业的技术发展。

(4)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陕西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核心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原因是缺乏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集中起来就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因此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各级政府要重点支持自主创新项目,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再创新的项目。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只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才能最终实现从装备大省向装备强省的跨越。

(5)政府提供有效的政策和技术支持

在建立和完善装备制造业产业技术创新环境的过程中,政府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政府除了应该加大资金的投资力度外,还应:1)建立和完善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积极培育技术交易中介机构,繁荣和活跃技术交易市场,为装备制造企业提供技术来源;2)应该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加以引导,但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参考文献:

[1]陕西工业发展报告2010[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

[2]陕西经济发展报告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王章豹,孙陈.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装备制造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12):63-68.

[4]陕西省统计局.陕西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制造业的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汽车制造业;过程质量管理

过程质量控制是企业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企业实施过程质量控制的目标是确保产品的制造质量能满足企业自身、顾客及社会三方面提出的质量要求。过程质量控制的范围涉及产品制造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其目的是通过一系列作业技术活动对全过程中影响质量的人、机、料、法、环等诸多因素来进行控制,以确保产品质量。研究表明,对一个汽车制造企业而言,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是过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制造业中产品成本的50%80%是在制造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导致的,因此,实施现场过程质量管理,它对于及时发现制造过程中的缺陷和偏差、确保过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工厂管理的效率和竞争力,直接影响产品成本、交货期、安全生产和员工士气。

1 汽车制造业过程质量管理的现状

1.1 没有真正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思想,服务过程薄弱

任何一个企业面对的都是顾客,汽车制造业也不例外,而顾客最为关注的是卓越的产品质量、优质的服务、货真价实,以及按时交货。在当今世界,顾客的满意度已成为了质量管理领域的新思想。但纵观当前我国的一些汽车制造业,在进行过程质量管理时,尚未真正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思想,对顾客满意度的重视不够,忽视了顾客的诉求,服务过程薄弱。

1.2 质量体系并未真正运行,靠少数人的习惯思维处理日常事务

当前,我国汽车生产和相关配件一直采用的是ISO/TSl6949:2009质量管理体系,它是汽车生产件以及相关维修件生产厂家进行质量管理的现代化工具,旨在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强调缺陷预防、减少变差和供应链中的浪费。目前,国内、外各大整车厂均已要求其供应商进行ISO/TSl6949认证,它标志着我国汽车制造业现代质量管理向着规范化、系列化、科学化的新高度在不断地深入和发展。但目前在我国汽车制造企业为了追求“速成”,只是在表层上通过了ISO/TSl6949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但在真正的工作事务上却一直未按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执行运作,更别说运用ISO/TSl6949质量管理体系来提高企业管理的有效性,使其真正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质量效益服务,导致管理体系与实际生产运行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使企业的员工习惯于按不良的方式操作,严重地阻碍了质量管理体系的真正执行,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导致ISO/TSl6949质量管理体系在汽车制造企业行同虚设,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此外,ISO/TSl6949强调领导的作用和全员参与,在实际的运行中,如何体现和发挥领导在质量管理中的指挥和协调作用,如何实现领导者对整个质量管理过程的有效监控,如何让全员按照权限分配方便有序地参与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这显然是传统的质量管理方式所难以岂及的。

1.3 质量管理缺乏高素质的质量专业技术人才参与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从日本引进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开始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教育培训活动。经过近30年的实践,许多企业家在学习借鉴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创造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但总的来说,我国对质量管理持续不断地培训教育是不够的。从目前质量管理人员的情况来看,我国汽车制造企业从事质量专业工作的人员,绝大多数是从技术、检验、理化,计量以及其他生产经营工作岗位转岗而来,他们很少有参与过质量管理科学知识的系统学习和研究,甚至没有进行过质量管理常识培训,对汽车制造业的过程质量管理还只是停留在初级经验阶段,因此在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就缺乏有效控制,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就导致了产品出现不合格,也就谈不到产品质量的提高。

另一方面,ISO/TSl6949质量管理体系越来越为汽车制造业所重视,质量管理职位也因此走俏,特别是在制造行业,对质保管理、品保管理、模具质量管理人才的需求都很大。但因为招聘门槛较高,质量工程师等岗位目前还处于专业人才供应短缺的状态。2汽车制造业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措施

2.1 建立起以顾客为中心的发展战略,重视用户满意度

当今,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从符合型质量到实用型质量,从实现顾客满意到顾客惊喜,开始成为全球质量工作的主要趋势。调查数据显示,一个企业若能使顾客流失率降低5%,其利润就能增加25%-85%。对用户满意度的测评,已日益成为企业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诉求。因此,汽车制造企业应当建立起以顾客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体系,面向市场,将顾客的需要作为日常经营活动的轴心,积极提供顾客满意的质量。在充分满足顾客的前提下,开展经营活动,不仅可以获得顾客的信赖,还可使新顾客变成老顾客,使老顾客成为忠诚顾客,从根本上强化企业在市场中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从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占得先机。

2.2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要充分ISO/TSl6949质量管理体系在汽车制造业管理中的作用,不仅仅是通过认证就完事了,汽车制造企业应身体力行,自觉接受ISO/TSl6949质量管理标准的先进思想,充分调动各层次人员的贯标积极性,通过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体系策划、领导内审、主持管理评审、决定重大改进策略等质量活动来推动质量体系有效运行,提升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从而帮助企业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另外,在ISO/TSl6949标准中,领导者在组织的管理活动中起着关键性和决定性的作用,领导层中的最高管理者又在领导层中起着决策核心的作用。因此,应加强领导的组织和协调作用,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协调好体系运行和生产经营的关系,按照体系的职责分配,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才能充分解决贯标中出现的“单打独斗”现象,有力推动贯标工作的顺利进行。

2.3 汽车制造业应建立过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实施信息化质量管理

根据现代企业质量管理技术与先进制造模式的发展趋势,未来制造业的企业质量管理技术的覆盖面、组织形式、管理模式、优化方法、支持平台与工具等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企业质量管理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深度不断加大,质量系统与相关系统的集成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汽车制造业应建立汽车制造过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以期提高过程质量信息采集的实时性、规范性、系统性和可追溯性,便于管理者和技术人员能够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对质量缺陷信息资源进行实时的收集、整理、存储和传播,从而可为汽车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及时、完整和准确的决策支持信息,最终确保输出的汽车制造质量满足企业、顾客和社会的要求。

在资源和流程优化方面,质量管理信息化的改造配合企业整体业务资源的重组和流程优化,通过新型管理模型的探索和过程控制方法的研究,利用未来计算机网络与企业集成平台,在质量数据仓库建设与数据挖掘方面提供强大的信息平台支撑和系统。

2.4 加强对汽车制造业质量管理人才的培训,以根本上解决企业质量管理人才匮乏的问题

针对汽车制造业质量管理人才的质量教育,可采取上岗资格考核、培训、轮训、举办技术讲座、进修、职工夜校或送入院校定向委培深造等等,不断提高其质量意识、技术业务水平和思想素质。但在加强对企业质量管理人才的培养后,还应注意到企业质量管理不是单靠管理人员的,这需要在企业内部全面贯彻质量管理意识,需要企业全员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同时汽车制造业应把员工的质量教育和培训列为其首要战略目标之一,通过以人为本,建立全方位的质量教育及培训的机制,从根本上加强质量管理人才的供应,提升质量人才的素质,从而达到不断提高“汽车制造”质量的目标。

制造业的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物流人才、制造业物流、供需

中图分类号:F208文献标识码:A

The Current Analysis of Fabrication Enterprise Expert

Sun Ping

(Phys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partment,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economical globalization needs the support from the physical distribution globalization, simultaneously gives the global physical distribution the development to provide the broad space, this had a higher request regarding the new situation under manufacture enterprise physical distribution talented person.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ChongQing Manufacture Enterprise physical distribution talented person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has drawn out the current manufacture enterprise physical distribution talented person's supply and demand characteristic,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proposal about the raise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hysical distribution talented person.

Key words: Physical distribution talented perso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hysical distribution, supply and demand

随着改革的深入及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各企业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争夺越来越激烈,作为21世纪最稀缺的人力资源,尤其是发展滞后的物流人才在制造企业中的供需中矛盾日益突出。

一、制造企业物流的特点

制造企业物流是始于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等要素的采购活动,经过加工、制造活动,生产出的半成品、成品周转,以及成品销售与废品回收的整个社会供应的全过程。其主要的主要特征是:

有序性和连续性。从系统面来看,为了保证生产装置、工序、流程运行的持续性,制造业物流也必须相当有序,并且是连续的。

空间合理布局的重要性。制造业过程中物资移动有动态和静态两种表现形式,这两种表现形式的合理布局构成一种空间有序性,同时也保证着物流的全面进行。如果物流空间布局有缺陷,将会导致物流失去平衡,从而破坏制造加工流程的持续性。所以制造业物流的空间布局尤为重要,

物流过程的复杂性。从物流角度来看,制造业包括制造加工过程的物质流和加工过程中的排放流和循环流,各个生产工序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物流调度常出现多目

标冲突,调度问题属于典型的非确定性多项式难于求解问题,因此制造业物流过程是非常复杂的。

二、制造企业物流人才的特点

制造业物流人才必须具备很好的能力与素质。总的来说,物流人才需要从数量型向素质型转变,不单纯追求人才的数量,更注重道德品质建设、实践能力培养,在其专业技术应用领域有较强创新能力、有事业心、责任心、适应力强。

制造业物流是为生产服务,是为产品服务,所以其重心应该突显在基础人才上面,

包括需求预测与生产调度人才、采购人才等。

需求预测与生产调度人才:具备对销售市场的精确预测能力,能够合理分配资源,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生产能力与库存能力的波动造成的经济支出,以达到对生产管理中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废品的控制和协调。

采购人才:熟悉本行业的供应市场、供应商分布及特点,具备市场分析能力与判断能力、实际采购技术能力和良好的谈判技巧、缔约与履约验收能力,能在实际工作中熟练运用各种采购方式进行成功采购,以及对采购过程的有效性进行合理评估。

三、制造企业物流人才的供需矛盾

本文研究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调查的对象局限于重庆市范围的制造企业中的物流部门。虽然本次研究选择局限在重庆,但重庆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代表了大部分内陆地区的制造业的物流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重庆市制造企业内物流人才供需矛盾的现状分析

现代制造企业物流人才严重匮乏,许多企业需要的物流管理人才得不到满足。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专业人才仅占中国物资行业职工总数的7.5% ,该数据大大低于其他行业,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的知识老化,已经不能满足物流产业发展的需要。这一现状与制造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发展速度极不相称。

企业内的物流管理相对企业财务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人才资源管理等,是一体化管理中较新的一个领域,活跃在这个领域中的从业人才包括:企业物流规划人才、订单管理人才、生产计划人才、采购人才、仓储管理人才、运输规划及客户服务人才。但是现阶段重庆市大中专院校中物流专业本科段专业尚未设置,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几乎是空白,适合制造企业的物流人才培养尚未开始。人才多是从其他专业及其他岗位转岗从业,对现代物流理论和物流知识相对缺乏,在物流管理中缺乏系统性和全局性,导致企业必须花较大成本从其他企业中高薪引进人才,或花较大的培训成本进行新人新岗培训。

2.重庆市制造业物流人才的培养现状分析

与此同时,我国物流教育又非常落后,特别是物流专业设置滞后。由于我国高校设置物流专业分布大多在军事院校,企业物流人才只能靠相关专业来培养,因而缺乏规范的、科学的物流人才培育途径。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开设的物流专业课程大多只是物流基础知识概论,物流专业毕业生的数量之少与市场需要物流人才数量之多的矛盾相当尖锐。而高校物流人才的培养方向中,大多是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培养重点是也是针对相关产业,对制造企业物流人才的培养上远远没有深入展开。

重庆市大多数制造企业重心工作尚处于大力开拓市场,本身也缺乏系统的物流专业知识,无力承担企业内部物流人员的继续教育。

四、对制造企业物流人才培养的建议

1.高校培养

在制造企业理论应用型物流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建议引入UES模式,将教育目标与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其中UES即University、Enterprise及Student的三要素相互紧密结合,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确立为企业服务的理念,不断带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变革,带动专业设备的更新、师资队伍的建设、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2.在职培训

大学生进入制造企业后,随着企业的发展,也应与时俱进地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提倡多层次、多方面的物流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首先,对员工进行物流从业资格认证的培训,其次,我国制造企业的员工也可以接收正规的更高层次的物流学历教育。最后,必须强化物流从业人员终身教育观念。

3.专家指导与人才引进

制造企业可以根据需求,适当借用外脑。可以聘用高校专家,物流咨询公司专家为本企业的资深物流顾问,有针对性对本企业物流发展提供方案,同时为这些专家提供灵活的工作机制。其次,聘请外资专家,定期召开物流交流大会。就本企业物流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共同探讨,从而为制造企业物流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杨东红,刘庆菊.我国物流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2005,4:75-77.

[2]吴宇蒙.浅谈我国专业物流人才的培养[J].物流科技,2004,103: 68-70.

[3]王国华.我国制造业物流的现代化思考[J].物流时代,2004,18:12-16.

[4]严雪怡.技术分类、人才分类和教育分类[J].职教通讯,2005,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