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生艺术素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那么,我们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提高我们的艺术素养呢?任何人所具备的艺术素养都不是先天就存在的,都是需要在实际的艺术创作或艺术欣赏的实践历练中,逐步锻炼和培养的。首先要多学习、多研究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流派,只有在博览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辨别真伪优劣,培养出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各种艺术形式之间都存在有机的联系,对各种艺术形式培养起一定的兴趣,会有助于艺术素养的提高。各种艺术流派之间也是有内在联系的,只有广泛通晓各艺术流派,才可能有比较有所鉴别,才可能综合学习各流派之精华,培养起高尚的艺术情趣。
一、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自己的审美趣味,扩大视野。如果没有正确的观念作指导,欣赏者就不可能领会艺术作品的艺术美,也不可能接受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倾向。欣赏音乐,需要有会听音乐的耳朵;判别形态的美,就需要有锐利敏感的眼睛;要想接触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就需要阅读它们、欣赏它们,借以锻炼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通过提高审美趣味,加强审美感受,从而益于身心健康。
二、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向那些具有某种专长的人学习欣赏方面的知识,往往专家的意见可以影响甚至改变我们自身的兴趣和观点。对艺术作品进行具体的分析、讲解,有助于人们加深对作品的认识、理解和感受。应注重在教育中培养人的创新思维与智慧的可持续发展。
三、深刻认识社会生活。可以通过一个优秀的艺术作品,深刻而典型地反映社会历史,再现生活。艺术素养得以提升,有助于全面的欣赏艺术作品,深刻地认识作品的社会意义,体现艺术的认识价值,更全面地理解社会、人生和现实生活,从而增强历史责任感。
四、体验生活,得到更多的艺术享受。艺术具有享受和娱乐的价值。注意艺术修养,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多的更高尚的艺术享受,从而增强对生活的感情。这样,在群体中的形象也将更加丰满、更富有人情味,更能够和群体融合在一起。
五、培养道德情操。艺术具有道德的价值。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对自己道德观念和人生选择方面的重大影响,可以通过进步的艺术形象,吸收进步的道德观念,逐步培养道德情操。艺术可以陶冶情操,艺术可以提升人的修养,陶冶情操这一境界就要求主体本身具备优良的品行,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能够领悟期间的美感。不论是艺术领域的美术,还是音乐戏剧等,均需能感受艺术的本体与潜质。
艺术本身就是个抽象的东西,每个人的认识都不一样,但艺术的前生是创造,因为艺术本身就是人来创造的,要提高思维,就要开阔视野,厚积薄发。解决思维的局限性才是提高艺术创造性的关键,如发散式的思维方式就是很好的训练方式。
创造性思维与想象力的培养其最终目的是创新。创新是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1、为了在基础美术教学中更好地培养艺术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善。
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即逐步完善教学设施、教学方式等,如宽松的心理环境,给予每个同学表现的机会,考试方式与内容尽可能灵活等;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特长,教学中应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好奇心,解除其对回答问题的恐惧心理,多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并树立榜样,重视非逻辑思维形式;
关键词:乡村美术;基础教学;艺术素养;创意;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288-01
作为一名山区小学美术教师,多年来,在我的认识中就是教师在黑板上画画,学生在底下跟着画,照本宣科。学生工具材料仅仅只是一支铅笔和一本图画本而已,就是参赛作品也多是老师想法较多,对于艺术素养与创意对于学生来说基本是无从谈起。通过几次培训,使我对美术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在新时期,小学美术教程与价值也有新的内涵,《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教育的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坚信每名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所以,应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织好当地有效的资源,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要注意课程内容的层次性要适应农村学生素质,同时要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当然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发展美术实践能力,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孩子的人格。
美术基础教学在过去很长时间里,不论是哪一个学习阶段,都盲目地追求所谓的学院派;并以一成不变的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只重视基本功的训练。有的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描绘能力,但更多的是刻板地追求画面内容的模仿,完全以写实为依据,整个作画过程是被动地描摹对象,而对有关画面所需要的艺术形式一无所知,这样的现象在乡村就更为突出了。这样一来,作品难免会陷入毫无生气的状态,缺乏灵气。对我们自身而言,也就永远不可能架构起从生活到艺术的桥梁而达到艺术的彼岸。在这期间也忽视了对学生主观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艺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抑制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与艺术创新的发挥。
那么,我们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改变这一现状呢?任何人所具备的艺术素养都不是先天就存在的,都是需要后天在艺术创作或艺术欣赏的实践历练中,逐步锻炼和培养的。除了要多学习、多研究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流派,各种艺术形式之间都存在有机的联系,除了学生自身对各种艺术形式培养要有一定的兴趣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乡村当地独有资源优势的正确利用和引导。才会有助于艺术素养的提高,培养起高尚的艺术情趣。
如何在乡村美术基础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与创意?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自己的审美趣味,通过多媒体等手段来扩大学生的视野
如果没有正确的观念作指导,鉴赏者就不可能领会艺术作品的艺术美,也不可能接受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倾向。欣赏音乐,需要有会听音乐的耳朵;判别形态的美,就需要有锐利敏感的眼睛;想要接触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就需要阅读它们、品味它们,借此来锻炼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所以通过提高审美趣味,加强审美感受,有益于学生的艺术素养与创意以及他们的身心健康。
2.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向那些具有某种专长的人学习欣赏这方面的知识,往往专家的意见可以影响甚至改变我们自身的兴趣和观点。对艺术作品进行具体的分析、讲解,有助于人们加深对作品的认识、理解和感受。但在乡村美术教育中应注重开拓学生的视野,结合当地实际教学资源,才能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智慧的可持续发展。
3.充分开发利用乡村当地的独特资源,大胆尝试,尽可能做到城乡优劣互补
城乡孩子在教学资源、空间视野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在广大的乡村中也蕴含丰富的自然资源。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资源,需要我们自己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去开发利用。总的来说,作为一名乡村美术教师就要大胆去尝试,用有限的资源去开拓乡村孩子们无限的想象和创意。
4.多方面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得到更多的艺术享受
艺术具有享受和娱乐的价值。注意艺术修养,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多更高尚的艺术享受,从而增强对生活的情感。这样,在群体中的形象也将更加丰满、更富有人情味,从而更快的融入群体。
5.培养道德情操
艺术具有道德的价值。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对自己道德观念和人生选择方面有着的重大影响,学生可以通过进步的艺术形象,吸收进步的道德观念,逐步培养道德情操。艺术可以陶冶情操,可以提升人的修养。陶冶情操这一境界就要求主体本身具备优良的品行,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能够体会这期间的美感。不论是艺术领域的美术,还是音乐戏剧等,均需要能感受艺术的本体与潜质。
为了在基础美术教学中更好地培养乡村孩子们艺术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善。
5.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即逐步完善教学设施、教学方式等,如宽松的心理环境,给予每个同学表现的机会,考试方式与内容尽可能灵活等。
5.2注重创造性的个性塑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特长,教学中应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好奇心,解除其对回答问题的恐惧心理,多鼓励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并树立榜样,重视非逻辑思维形式。
5.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新思维方面的训练,如发散思维训练、推测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等。
一、人文精神的含义与教育价值
人文精神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自我关怀,它主要表现在对人的尊严以及价值等方面,高度重视人类所留下来的每一种精神文明,是对具有全面发展和有理想人格的肯定以及塑造。它高度关注了人生存的意义以及价值,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等。
而如若我们在初中美术教育中将人文教育贯穿始终,势必能够让教育更有人性化、人格化。这是因为,人文教育鼓励与支持初中生进行自我认知,去感受、去思考,着重强调人的自由性、人的尊严,高度重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及发展潜力,对初中生的健康成长有很好的塑造作用。
二、在初中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价值体现
美术教育是人文特性的一种,是初中生获取美育的重要方法,也是素质教育阶段初中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具有艺术性较强的课程。可以说,现如今初中美术教育在当前我国实施的素质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人文科学在初中美术教育中的研究与应用,凝结了具有高浓度的人文精神,特别强调了人的自由、尊严、理想等生活状态。因此,积极引导初中生学好美术知识以及一些美术技能,并在初中美术教育中做好人文精神的培养,对培养初中生正确的情感观与价值观等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这也是引导初中生对人类在现象上的变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初中美术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1.紧密联系初中生的生活经验,让初中生很好地体验生活中的乐趣
学习美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用初中生的生活经验来指导对美术的学习,让初中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对生活有一些了解和感受。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初中生认真地观察我们身边的生活、当今社会现状、自然界中的一些景物等,并且将自己所看见的事物用点、线、面等绘画要素,进行有节奏、有韵律、有色彩地绘画构成,进而来表达出初中生自己的想法。让初中生发现生活周围的美,将自己的一些生活经验与美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自己的生活以及在社会上的感受联系起来,并用自己较为独特的绘画方式表达出来。同时,我们的在设置美术课程的时候应该全面地考虑到初中生的认知能力以及接受能力。将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还有成长过程中连续性以及阶段性联系起来,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所设置的内容和初中生的生活相贴近。例如,我们可以利用游戏、表演等方法,让初中生在自由发挥的状态中表达出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2.进一步推动美术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
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加强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与整合,也就是说在美术教学中,其教学内容应该以美术为主体的同时,建立在实际的社会情境中,实际的文化情境中,从而引导初中生学会在新情景中探究、发现与美术有关的问题。同时,在寻找解决问题方法时,主动地融合不同学科内容,使各种知识与技能相互融通、彼此联系,使他们真正获得探究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使初中生在理性与感性之间求得和谐平衡。既达成学生人为精神的培养,又使初中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3.遵循初中生的审美规律,拓宽初中生的文化视野
在美术教育中要想做好人文精神的培养,使人文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必须遵循初中生的审美规律,并且不断拓宽初中生的文化视野,也只有如此,才能够让初中生更好地了解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文化发展,了解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历史、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生产、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学会分析、综合和评价的思维技能,进而达到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在实际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多给初中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初中生展开想象。通过比较、讨论、体验、思考、鉴别、判断等方法以及各种形象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参观、访问等,增加直观形象感受,提高其审美能力,使初中生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使初中生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摆脱物质利益的束缚,并具有文明感和历史感,而这正是我们不断追求的人文精神所在。
4.提高初中美术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
现代教师应具有现代人应该具有的创新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等。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人文精神对于人类的重要性,自觉、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发觉人性的闪光点,做人文精神的示范者和哺育者,努力把自己塑造型、学者型的教师,也只有如此,才能够将自身所学、所感传递给初中生,从而切实做好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 初中生;美术;鉴赏;素养
美术与美术鉴赏密不可分,初中生学习美术的目的有很大一部分也是为了提升美术鉴赏素养。美术鉴赏是一种能力,一种凌驾于美术基础之上的能力。美术鉴赏是一种态度,即要审美性的、尊重性的态度欣赏美术作品。在初中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育学生学习美术知识,还要时刻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提高初中生的美术鉴赏素养,培养学生对待美术作品的正确态度。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现这一诉求具体应该做些什么呢?
一、学习相关艺术知识,加强理论修养
想要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离不开必要的艺术功底。这就好比,叫一个完全没有接触过美术的人去鉴赏一位大师的作品,是不会有什么心得体会的。因为这个人对艺术并没有完善的认知。初中生教育也是一样,只有打好艺术基础,才能够更好地进行美术作品鉴赏。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艺术鉴赏相关的知识,可以加强同学们的理论修养。
七年级有一部分中国古代书画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向同学们普及中国古代书画的知识。例如向同学们介绍《清明上河图》的相关知识:《清明上河图》总体上看,可分为田野、汴河、街市三个地方。情节连绵不断,迭起。图中街市,屋宇栉比,货摊沿街,人物众多,神态各异,人喧马嚣,车轿穿梭。这幅画通过对北宋都城汴梁繁荣的经济生活与民俗风物的描绘,歌颂了创造历史和社会财富的下层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教师向同学们普及这些知识,既丰富了学生对中国古代书画的见识,又为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打下了基础。在日常的初中美术学习中,教师要善于向同学们进行知识的普及。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相信同学们的理论修养会有所加强。
学习与鉴赏相关的美术知识,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基础步骤。基础的重要性想必不用做过多的解释,因为只有基础性的存在,才可能有发展鉴赏素养的潜力。因此,希望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重向同学们普及相关美术鉴赏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使学生学习到如何鉴赏。
二、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培养鉴赏能力
鉴赏表象固然重要,但是对一件美术作品进行鉴赏,除了要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之外,还要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联想这幅作品的内在深意。艺术作品在创作之前,作者一定展开了丰富多彩的想象,因此,想象是艺术创造的必然因素之一。在欣赏一幅美术作品时,首先要了解其创作背景、构造技巧,然后也是最关键的一部分,就是要试图揣摩作者的观念、思想。
九年级的教材中,有一课与故乡相关。教在进行授课之后,可以向同学们展示版画《江南仲夏――我的家乡》。关于这幅作品,作者是这样讲的:这里,再谈一下我1993年创作的套色木刻版画《江南仲夏》的过程。事情的起因是在1963年,那年是我外出多年后第一次回到浙江台州的老家,见到了亲人――年近八旬的母亲,也画下了多幅我特熟悉而又亲切的村舍和自然环境。在时隔二十八年后的1991年,我第二次回到浙江台州的家乡,原来的村舍早已被三层、五层楼的方盒子式的现代农村住宅所代替,公路也修起来了!童年时我家离东海岸的距离只有四、五华里,常去捉鱼捉蟹十分方便,而今几十年的地形自然变化,海岸线已大大外扩,在那新的海积平原上早已办起了大型的国营农场,真是沧海桑田啊!
因此,在欣赏时,要注意结合作者的切身经历,这幅画既画出了变化前家乡的静谧与安乐,也画出了变化后人们的快乐。结合想象,可以得知这一切虽然是歌颂一派生气勃勃的江南仲夏景象,但也透露出了现在作者对家乡和对童年的深深怀念。
三、发现作品独特个性,改善态度素养
在当下的绘画艺术之中,有着丰富的风格和流派,可谓是万紫千红,争奇斗艳。无论是水墨清山还是花鸟鱼虫,无论是抽象艺术还是多彩油画,每一幅作品都具备着自己独有的特色与个性。因此,在学习美术鉴赏时,不能追求统一性,对待每一个作品都要有全新的态度。艺术家匠心独运,思想活跃,也正是因为他们不一样的个性,才有了美术界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黑格尔曾经说过,一件美术作品存在着外在与内在两种因素。因此,我们在欣赏美术作品时,首先要通过画面所表现的人物、场景、情节、色彩等元素感受和理解画家要表达的内容情感。但对于相对较为抽象的美术作品,就要对其抽象画面的象征性、代表性、暗示性和形式美进行欣赏,着重注意那些夸张的点、线、面。众所周知,毕加索是知名的抽象派艺术家,他的很多作品都被广为流传。《哭泣的女人》就是其中之一,在鉴赏这幅作品时,人物的眼睛、嘴唇、鼻子似乎杂乱无章,支离颠倒,具有常人难以理喻的特点。但就是这样一幅抽象的作品,利用粗放的颜色和劲利的笔触反映出一位极其悲伤的女人,悲凄的命运和感情。
因此,鉴赏美术作品一定要根据作品的特点和个性来进行,对每一个个性的作品都要保持尊重的态度,发现作品的特点,是美术鉴赏能力的一部分。
美术教育与鉴赏教育密不可分,教师在进行美术教育时,要适当加入一些鉴赏的元素。使同学们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也学习鉴赏,提高鉴赏素养。提高初中生的鉴赏能力,对学生的审美、艺术感知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希望教师和家长可以多多关注初中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律钦.关于高中美术鉴赏导入的探索与实践[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年07期
[2]张圆.美术鉴赏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J].长江丛刊2015年13期
[3]何丽红.浅析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创新策略[J].吉林教育2015年22期
[4]谭世刚.美术鉴赏教学中问题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5年14期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感知与欣赏;浅析
对美术教学中的感知能力与欣赏能力来进行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更是为了通过美学的这种锻炼来提高个人的身心修养。用艺术来渲染学生的内心世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与艺术品味,也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水平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初中生的美术教学活动总体来说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和不足,加以改进的话能够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我国初中美术教学的现状
整体上来说,我国对于美术教学的开展从形势上来说是逐渐加大比重的,现在全国范围内的初中基本上都普及了美术教育教学,不过这也仅仅是从表面形式上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成果方面还有很多不足。我们调查发现,我国初中生的美术教育教学虽然覆盖的范围比较广泛,但是在美术教育的师资力量与课时分配等方面参差不齐,没有达到一个比较均衡的水平。在一些条件好的初中学校里,美术教育的课程更专业化,涉及到的内容也更全面和丰富,老师的从业资格更高,对学生的美学感知与欣赏指导都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准。
不过在一些普通的初中学校里,受到应试教育的限制和师资力量的制约,课程内容较为简单,没有更深层和丰富的内容。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引起不足够的重视。
二、影响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感知与欣赏的主要因素
1.教师本身的美学素养与教学理念
美术教育教学和常规的语文、数学的知识教育有所不同,它尤其要对学生的感知能力、欣赏水平进行提高和培养,这就需要老师本身对美学的审美观念、美学理论、欣赏角度和审美感受等等比较抽象的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这不像具象化的概念那样可以生搬硬套,也不像普通的文化知识可以表面化的理解。因此,需要老师本身对美学审美水平、欣赏水平等都有较好的理解和领悟。
2.学校的政策导向作用
初中各门课程对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初中是各学科打基础强化学习能力的阶段,特别是涉及到升重点高中,涉及到考大学,所以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们都特别看重初中教育。但是,美术这类相对而言对考试升学没有多大影响的学科向来不太受重视。因此,若想要提高初中生的感知与欣赏能力,就需要学校制定更为合理的教学规划,保障学生可以认真、系统的获得相关教育培养。
3.学生群体的认知与热情
当前初中生群体的性格特点更加趋向于自我,因为都是00后,而且大部门都是家里的独苗,这就造成孩子的成长环境中形成了自我的观念行业意识,对任何事的判断和选择都是以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做判断。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利用好初中生的这种心理就很难赢得学生群体的认可。如果学生们不能很好的配合教师的美术教育教学活动,再好的师资力量和教育教学资源也无法发挥作用。因此,充分考虑初中生的群体性心理特征因材施教非常重要。
三、如何做好初中美术教育教学工作
1.丰富课堂内容和形式设计
对美术感知能力与欣赏水平的教育,单纯依靠课本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建议充分利用多媒体系统来完成教学规划,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投影和集体观赏讨论来了解一幅作品存在的艺术魅力与艺术特色,从而建立起学生群体的审美习惯与审美能力。国内外美术作品的经典之作、大家之作数量繁多,通过在课堂上实地开展观摩考察,可以让学生们对美术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展话题讨论,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相信会有更好的教学成果。
2.融入生活化的美术元素进行教学
美术艺术无处不在,如果只是拿出一些经典美术大师的作品来解读,难免有些枯燥乏味。如果能够融入一些生活中的元素想必会好很多,像现在的初中生普遍都有很深的网络文化情结,喜欢动漫、喜欢cosplay、喜欢各种时尚新颖的设计,这些都是和美术有直接关系的。如果老师能够把一些美学的理念、审美观念、概念和流派的内容融入到这样的生活元素中进行讲解,想必也能激发学生们的热情与积极性。
3.在考试环节适当的加重对学生美学素养的考察很重要
传统的中学美术教育过于注重知识性内容的考察,这对学生来说没有实际意义。不如增加对学生审美素养、审美形态的考察,从而激发学生对美学作品的领悟和解读,提高学生善于从多角度去审美和思考。在考试的题目设计上有所偏重,教育机构也要适当的提高美术考试成绩在考高中、考大学中的比重,这才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与动力的最好方法。
结语:对初中生进行美术教育教学,要从课堂内容、教师观念和素质养成等多个方面来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只有提高学习美术课程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注重对美术感知和欣赏的培养,才能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提起足够的重视来。以调整美术教育教学的结构和模式为主导,对于提高学生的感知与欣赏能力更有效果。
参考文献:
[1] 宋东清,徐建奇,刘电芝.合作学习中“责任扩散”效应的分析及教学对策[J]. 教育科学研究. 2003(02)
[2] 陈曙光,周兴国. 新课程的意识要求:从教学意识到课程意识[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02)
[3] 尹少淳. 基础美术教育改革正在进行时——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改革综述[J]. 中国美术教育. 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