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科技种植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大龄聋生; 农业技术;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4-112-001
我校是一所农村特殊教育学校,学校长期以来紧紧围绕“农村特殊教育学校要为残疾人的终身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适合农村残疾学生职业教育的新路子。学校结合本地区资源情况及学生生活实际,在政府及社会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规划并筹建了“残疾人教育、培训、就业基地”,拓展办学功能,发展学校特色。2008年向全国招收初中毕业听障学生,建立听障职业中专。让聋生在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再延长三年,重点加强种植、养殖农业技术培训,实施10―12年职业教育。
教学中发现大龄聋生不愿意好好上农业技术课,学农的积极性不高,学农思想不稳定、认为学农没有出路。专业老师也总是埋怨“学生素质差,认知能力差,学习习惯差”。我们的学生确实不如普校的学生,但是教师也要反思学生为什么不感兴趣,是不是真正理解了所教的内容,如何才能让学生学好农业实用技能。加强学生的学农思想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要更加精心设计,真正适合特殊学生的发展。组织各类活动,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发展专业兴趣,磨练专业技能。
一、加强聋生学农、爱农、务农的思想教育
农业课较传统,多以季节性的花、果、菜栽培为主。常与土、粪、肥打交道,还要经常顶着寒风烈日,深入田间地头进行观察与管理。大龄聋生缺少积极性、主动性,怕吃苦、怕受累、挑肥拣瘦,自由散漫[2]。
1.班会、晨会课渗透学农、爱农思想
了解“三农”、分享农业科学家研究故事、述说农民创业的艰辛故事。向科学家、劳动模范、农民榜样学习。培养学生劳动最光荣、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德与习惯。
2.教学中灌输务农意识
在果树修剪等劳动强度大的教学时,教育学生“人的生命在于运动,劳动可以强身健体,协调手眼能力、补偿缺陷、释放潜能。”在施肥时教育学生“虽然粪肥又脏又臭,但是庄稼喜欢啊,有机肥浇的蔬菜嫩、花大色艳、果子甜啊!”在蔬菜育苗时教育学生“种植蔬菜短时间就能赚钱,产量高效益大,学会了我们可以自给自足。”
3.业余时间了解农业信息
组织学生观看农业频道的科技苑、农广天地、致富经、每日农经等相关农业节目,订阅《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中国蔬菜》《中国花卉盆景》等图文并茂的农业期刊杂志等,了解成功经验,学习农业技术,感受经济效益,培养学农兴趣。
4.结合聋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课堂中的农业知识再怎么讲解,总是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农业技术课的内容较深,系统综合性强。只有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学生理解了,有兴趣了,自然愿学乐学。
5.编写校本教材,简化教学内容
聋生基础差、认知水平低,中职农业教材对学生来说确实较难,不易理解,需要降低难度,简化教材。结合学校特色和聋生特点,编写农业校本教材,教材中多以图片展现,文字简单易懂。实践操作性强,操作步骤概括几小步,清晰具体,易于理解和记忆。增加专业术语注释,引用生动的俗语加深认识。农业技术教学还要结合季节和动植物生长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二、教学方法直观、生活化,理论联系实践
聋生长期的以目代耳使得视觉功能超于常人。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多出示图片和实物配合讲解,增强直观感性认识,让学生真正理解农业知识。将种植与生产应用进行联系,结合生活经验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将黑板直接搬至田间,教师边示范讲解,学生边观察实践,将理论紧密联系实践。如指导学生牡丹园中认识牡丹品种,实地观察牡丹生活习性,学习牡丹栽培管理技术。在果鸡生态放养区认识桃梨的品种特性,带领学生直接观察生长发育规律,学习果树周年管理技术。在无公害蔬菜栽培区观察蔬菜生长情况,实地指导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三、开展各类活动体验种植乐趣
学生通过自我展示、亲自参与体验,劳动有收获了,感受到了美丽与艰辛,先苦后甜,最终获得成功,得到老师、学校、家长、社会的认同,渐渐树立自信。
1.技能展示与比赛,展示自我
技能展示要求各专业教师集中对学生所学项目内容进行技能实训。严格要求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熟练操作步骤,掌握技术要点。最后分小组或个人进行展示,由技术员和专业教师进行技能考核,评出各类种植能手,给予生活和学习用品作为奖励。这样学生真正学会了实用技能,自信地说:“老师,我学会了果树嫁接。”“老师,我学会了月季扦插,回家可以自己扦插了。”“老师,我学会了插花,以后可以开花店。”
2.参与花果菜管理过程
通过花果菜的生长过程管理,让学生感受千树万树梨花开、人面桃花相映红;欣赏牡丹的九色十型、月季的花香袭人与四季常开;观察西红柿由青转黄变红,由硬变软逐渐成熟,西瓜黄瓜挂满藤、一天一个样。通过亲自参与采摘,将绿油油的青菜、刚挖出的大白萝卜、紫心山芋、鲜艳欲滴的水蜜桃、澄黄的黄花梨装满筐,分享丰收的喜悦,品尝瓜果的新鲜甜美。组织学生将亲自扦插成活的月季、亲自管理的山芋、新鲜蔬菜水果带回家,与家人一起分享。学生露出开心的笑容说:“老师,我妈妈喜欢月季花。”“老师,我想学种小西红柿,产量高效益好。”“老师,我喜欢吃梨,特甜。”
在大龄聋生学农的职业教育道路上,我们将充分利用特色资源,发挥专业教师的特长,不断研究、深入探索,使教学形式多样化、课程设置适应市场和聋生的发展,满足聋生生存与发展、就业和创业需要,使学生能够残而有位、残而有为。
参考文献:
1.1数据来源
数据来自2014年8月底至2014年11月初对重庆秦巴山片区8个区(县)的实地调研。每个区(县)选择3个镇,每个镇选择3个村,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当地农村地区常住农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600份,整理筛选后获得有效问卷1520份,有效率为95%。
1.2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按照农户行为理论,当农户所需要的农业科技信息能给农户家庭带来效用的最大化,农户才愿意进行选择。进一步看,只有当农户的预期收益减去机会成本的收益大于当前的收益时,农户才会做出信息需求选择的决定。基于此,参考已有研究,从农户个体特征、农户社会文化行为、经济行为、其他外部因素等4个方面选取农户农业科技信息需求影响因素模型的变量(表1)。采用5级李克特量表示农户的农业科技信息需求程度(很少=1,较少=2,一般=3,较多=4,很多=5),以其作为因变量,表1中的变量为自变量,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形式,构建农户农业科技信息需求的影响因素模型,表示为:Z=A0+∑18i=1AiXi+u式中,Z为农户的农业科技信息需求程度,A0为常数项,Xi为影响因素变量,Ai为其回归系数,u为残差项。运用逐步回归法对模型进行重复回归,剔除其中不显著的影响因素,直至其中包含的所有变量均在5%水平显著。
2结果与分析
2.1农户农业科技信息需求状况
不同性别、文化水平和居住地的农户对农业科技信息的需求存在差异,但总体上研究区农户对农业科技信息具有强烈的需求,程度集中在较多与很多之间,反映出农户的科技意识进一步增强。另外,从农业科技信息的类型看,农户的需求主要包括种植技术信息(农户占比28.6%)、养殖技术(农户占比26.4%)、优良品种(农户占比12.8%)、农产品市场供求(农户占比12.3%)、农业政策(农户占比9.5%)、农业技术培训(农户占比6.9%)、农业气象与灾害预报防治(农户占比3.57%)共7类。说明,农户虽然对传统的种植、养殖等技术颇为关注,但对农业政策、技术培训等其他相关信息也有需求,农业科技信息需求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主要原因有:1)重庆秦巴山片区属于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地区,当地农户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养殖等产业,非农收入占比较小,因而对种植、养殖类技术信息较为关注。2)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实施和深入,当地农户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中的种植、养殖大户对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等优良品种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3)地方政府对三农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信息服务机构和农村信息员队伍也逐步建立,在此基础上,当地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户为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会时常关注市场供求、农业政策等相关信息。
2.2农户农业科技信息需求的影响因素
2.2.1种植技术信息需求
农户个人文化水平、农户家庭规模、农户务农收入、农产品价格、政策优惠、政府务农补贴与农户的种植技术信息需求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农户个人文化水平越高、农户家庭规模越大、务农收入越高、农产品价格越高、政策优惠力度越大,政府务农补贴越高,农户对农作物种植技术信息的需求程度越大。具体看,文化水平越高的农户比文化水平低的农户对农作物种植技术中的育苗、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等具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对这类信息的需求较为强烈。调研发现,研究区规模较大农户家庭的常住成员大多为老人和未成年人,其主要收入来源于务农收入,而种植业成为其务农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当农产品价格越高,其从事种植的积极性更高,进而对赖以生存的种植业信息尤为关注。政府的惠农政策和补贴越多,农户个人投入的成本相对减少,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会更高,进而对种植业相关的优惠或扶持信息更为关注。
2.2.2优良品种信息需求
个人文化水平、信息交流、技术共享、信息关注程度、科技致富积极性、总收入、生产规模、农产品价格、交通条件、政策优惠、务农补贴等11个变量与农户的优良品种信息需求呈显著正相关。农户个人文化水平越高,农户的视野更为开阔,也更了解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情况,从而会根据市场需求确定未来种植的优良品种。同时,农户个人的文化水平越高,对农业科技知识的学习较文化水平低的农户更容易,从而更有利于掌握最新的农业科技知识。基于此,此类农户对优良品种信息的需求较强。另外,调研发现,随着政府对三农扶持的力度逐步加大,农村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当地一些较大的种植或养殖户不断扩大经营范围,实行规模化经营,成为职业农民。为更好地了解市场的需求,此类农户对信息的交流、共享以及关注等比一般农户更高。此外,总收入越高的家庭,其生产规模也相应越大,农户投入的生产资料也越多,为达到既定的投入产出效率和扩大生产的规模化效应,农户会更加关注优良品种的信息,特别是受市场欢迎的优良品种。当农产品价格越高、交通条件越便利时,农户从事种植或养殖的积极性会更高,进而对优良品种信息的关注度会更高。类似地,当政府对三农的政策扶持力度或补贴程度提高时,农户个人投入的生产成本减少,从事优良品种种植或养殖的积极性也会提高。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重庆秦巴山区农户的农业科技信息需求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涉及种植技术、养殖技术、优良品种、农产品市场供求、农业政策、农业技术培训、农业气象与灾害预报防治7类信息,而集中在种植、养殖技术信息。不同性别、文化水平和居住地的农户对农业科技信息的需求存在差异,但总体需求程度较高。农户的种植技术信息需求受农户个人文化水平、家庭规模、务农收入的影响,而农户对优良品种信息的需求受信息交流、技术共享、总收入、生产规模等的影响;同时,二者均受到农户个人文化水平、农产品价格、政策优惠和政府务农补贴的影响。
3.2建议
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及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培训,逐步增加农户个人的农业科技意识和整体素养。定期向基层派驻科技特派员,指导和解决当地农户在种植或养殖方面的技术难题。当地农技推广部门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最新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宣传,或开展某项技术的专业培训和讲座,开拓视野,不断提升农户自身的科技素质。
2)为提高当地农户从事种植和养殖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政府应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农的结构和形式,制定更多惠农政策,不断提高三农补贴。同时,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发展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建立农业生产保险等制度,从体制、机制上保证农户的务农收益,并促进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
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是以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农学院等科研院校为技术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企业,专业从事各类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温室工程设计施工、园艺景观设计施工、科技栽培展示设计施工、工厂化高效栽培施工,拥有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专业园艺技术服务团队。
公司业务涵盖现代设施农业工程以及蔬菜、果树、花卉、苗木等园林园艺专业领域,同时涉及养殖、畜牧、农产品物流等领域,整合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专业的园艺景观设计、现代化农业种植技术等,为农业科技园区及相关的涉农企业提供项目策划、规划设计、技术咨询、工程施工、种植技术服务、农产品物流、种子种苗、农业资材销售、农业培训等全方位服务。
公司拥有一个近200 人的紧密合作的专家顾问团队和一支近300 人的实战经验丰富的员工队伍,并与荷兰、挪威、加拿大、以色列、西班牙等国际农业发达国家的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科技企业开展了深入的技术合作。目前,公司承担的农业园区规划项目、温室工程项目、景观设计项目和技术服务项目已经遍布北京、天津、山西、山东、内蒙、江苏、河南、广东等二十几个省市。如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北京昌平草莓博览园、天津天房团泊现代农业示范园、山西皇城相府农业园、山西蒲县现代农业示范园、陕西西安裕兴现代农业观光园、山东惠民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内蒙古鄂尔多斯绿梦苑、北京农学院基地异型温室、中国环境科学院试验温室等项目案例都得到了当地政府、企业和社会广泛好评。最近举办的北京首届农业嘉年华,北京富通园艺有限公司参与了项目的规划设计并承担了最大的创意农业蔬菜森林馆,馆内设计新颖,创意独特:拇指西瓜、番茄藤上爬、番薯空中长、黄姜堆成山……奇妙的蔬果之旅得到了市民的大力称赞。
公司在北京通州拥有规划面积10000 亩(667 m2)的北京国际都市农业科技园,已完成一期建设1000 亩(667 m2),集中进行国内外最新农业科技成果展示、高效设施农业示范、现代园艺技术的集成和人才储备。北京中农富通园艺公司秉承“聚世界一流农业人才、建国际优秀推广平台”的战略理念,不断加强国际的技术合作,开拓温室技术创新,引领中国园艺技术推广,立志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扶贫先扶智
“种养有困难,农家科技书屋有答案。”厦坪镇菖蒲村农家书屋自2008年建成后,深受当地百姓好评,每年借书量达1260人次、3128册。“我开办了井冈山君先竹荪合作社,菌种培植经常需要掌握相关知识和信息。书屋就是一个专家库,为我解决了很多技术上的难题。怪不得老辈人说送金山银山不如送一座书山!”正在书屋里翻阅种养知识的菖蒲村农民吴良华说道。
除了为农家书屋争取资金购买农技类图书外,扶贫团还以科技活动周为契机,邀请专家授课,大力开展一系列有关苗木繁育、特种养殖、医疗保健、节能减排等专题实用技术的科技宣传和科技培训活动,2013年共有1000余人次参训,培养出600多名种养能手。同时,扎实推进科技特派员和科技人员下基层工作,由在井冈山市挂职副市长肖立春带队,采取面对面现场讲解、手把手示范指导、入村入户面授交流等方式,为当地群众进行技术指导,并在全山倡导科学的精神,营造良好的科技氛围。
争资跑项忙
在科技扶贫团的带领下,井冈山不断完善科技项目库建设,积极向上申报各类科技项目和资金。201 3年预计争取资金近500万元,完成包括《万亩有机茶产品提升及加工》、《井冈山林区山葵种植技术示范》、《灵芝种植技术研发与推广》、《井冈山金桔改良技术开发》、《无铅压电陶瓷触控技术及制品》等在内的6大项目的立项。正在向上申报的还包括《优异茶树种质快繁与产业化关键技术转化及示范》、《凹叶厚朴叶资源化综合应用及生产线在线监测研究与应用》等项目。以医疗技术应用为切入的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如能申报成功将带来上千万元的项目支持。扶贫团还积极争取将井冈山列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村基本医疗卫生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重大项目技术集成示范市,组织以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德培院士为首的项目专家组和总医院、北京协和、阜外心血管、中日友好等单位知名专家来山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教学查房和义诊。
同时,充分发挥科技扶贫团的桥梁作用和协调功能,巧打“井冈牌”,加强横向交流。先后与上海市科委、江苏省科技厅、南京市科委、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局、江西省农科院等开展合作与交流,积极获取技术支持和资金帮助。2013年,在扶贫团牵线搭桥下,通过辽宁省科技厅联合企业为井冈山茅坪乡捐赠LED大屏幕,价值100余万元;扶贫团还联系广东、安徽高新技术企业为井企集团文水村和鹅岭乡捐赠130盏太阳能节能路灯,价值近70余万元;通过双胞胎集团饲料有限公司向井冈山养猪专业户捐赠价值5万元的猪饲料。同时,牵线井冈山科技局与南京市科委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江苏省科技厅还协调江苏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与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八角楼园区建立结盟共建合作关系搭建信息平台,帮助井冈山引进具有一定规模、科技含量高的农业企业进驻园区,进一步推进园区建设。
打通致富路
科技是为了发展,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帮百姓致富。2013年,在第27届科技扶贫团的帮扶下,井冈山围绕“金桔、奈李、茶叶、有机大米、高山油茶、魔芋、山葵、金葡萄、无公害蔬菜、金银花”等十大产业,科技需求和科技脱贫致富呈现百花争艳、欣欣向荣的热闹场面。
以贫困村中烟村山葵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在挂职副市长肖立春的关心指导下,该合作社争取到了科技扶贫项目《井冈山林区山葵种植技术示范》立项,获资60万元,并帮忙特聘山葵技术专家为顾问,帮助解决种植上的技术难题。据了解,今年该合作社在原有基础上投资80余万元,扩大种植面积100亩。目前,该项目进展顺利、正常生产,预计到今年年底产值可达200万元,每户年均增收8000元左右。
摘 要:藁城市农业科技园以绿色蔬菜新品种的引进和种植为载体,通过新技术的孵化与示范辅射,建立起“科技园-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体系,带动了藁城市绿色蔬菜的产业化发展。该园区的企业化经营运作,架起农业技术依托厂商通达农村、农户的桥梁,培育新型农民,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拓宽农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关键词:藁城市;农业科技园;技术创新与推广;绿色蔬菜;产业化经营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1-0087-02
1 藁城市农业高科技园发展概况
河北省藁城市农业科技园(以下简称科技园)是为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而由藁城市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筹资建立、企业化经营运作、以绿色蔬菜种植技术创新与推广为宗旨的一个农业科技园。科技园总面积10500亩,其中核心区500亩,示范区1万亩,辐射区50多万亩。到目前为止,科技园累计投资达2000多万元,拥有技术人员和园区工人26人,设有名特新蔬菜品种试验区、无公害设施蔬菜高效生产展示区、工厂化育苗区、科研培训中心等8大功能区,是河北省省级农业科技园和省级科普基地,2008年全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表彰单位。
科技园建于1998年,前身是藁城市农业局良种示范场,具有一定的良种试验、示范经验和技术基础。该园以促进绿色蔬菜产业化经营为目标,引进100多个名特蔬菜新品种,研发十余项蔬菜种植新技术,按照“一定二约三健全”的模式建立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村和农业科技示范户网络,架起绿色蔬菜生产新技术通往农户的桥梁。在科技园的带动和示范下,2008年藁城市蔬菜产值占藁城市种植业总产值的60%。绿色蔬菜产业成为藁城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农民就业和增收的主渠道。
2 科技园带动绿色蔬菜产业化发展的功能表现
科技园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的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是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的载体,市场与农户连接的纽带,现代农业科技的辐射源,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的基地,对区域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示范与推动作用。科技园带动藁城市绿色蔬菜产业化发展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蔬菜生产新技术孵化功能,二是蔬菜生产新技术示范辅射功能,两种功能的衔接形成蔬菜技术创新与推广体系。
2.1 蔬菜生产新技术孵化功能
科技园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的生产资源条件,从国内外科研单位、种子公司引进100多个新品种以及温湿度控制、生态栽培等多项新技术,经过试用筛选等一系列再开发过程,使之本地化、商品化,并在应用中得到广大农户的认可,从而使之在本地区得以推广。
2.2 蔬菜生产新技术示范辐射功能
科技园主要通过技术成果示范展示来实现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通过技术的推广,不但可以推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率,还可以优化农业生态条件,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
3 科技园带动绿色蔬菜产业化发展的运行机制
科技园作为一家企业性质的农业技术组织,通过带动周边地区绿色蔬菜产业发展,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实现经济效益。科技园以新品种引进试种、新技术研发推广为基础,建立了优质蔬菜种苗育供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农户后顾之忧为目的,建立了绿色蔬菜产销体系;以新品种、新技术,提高蔬菜种植效益为目的,建立了新技术研发推广体系;通过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进行生产,以三方合作共赢为目标,建立了“科技园+合作社+农户”的组织运行体系。如图1所示。
3.1 以合作共赢为目标,建立“科技园+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运行机制
为了解决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抵御风险能力弱,生产与市场脱节的问题,科技园组织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10余家,采取订单农业的形式借助合作社同农户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贯庄、落生村等蔬菜种植专业村,建立绿色蔬菜生产基地。
作为新技术的提供者,科技园提供种苗培育,供应农资、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作为种植户的带头人,负责组织、联系种植户按技术质量标准进行蔬菜标准化生产;组织农户参加技术培训,接收农户的信息反馈并及时向科技园反馈。科技园根据反馈情况对农户进行针对性专门辅导,协同合作社对蔬菜成品质量检测,统一组织销售,从而形成“科技园+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绿色蔬菜产供销一体化产业化运作模式。
3.2 以新品种引进试种为基础,建立优质蔬菜种苗育供体系
在蔬菜生产中,育苗是一项关键环节,严格的技术条件限制使之存在很大风险。提高育苗质量,保障种苗供应,既是农户的需求,更是标准化生产,提高蔬菜质量的需要。科技园购置了专业育种设备,建立年供苗能力5000万株的自动化育苗车间和智能化育苗温室,根据农户需求对筛选出的品种进行育苗,通过专业合作社将以较低的价格将种苗销售给农户,组织统一种植。高优质蔬菜种苗育供体系保证了绿色蔬菜产业化生产的进行。
3.3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绿色蔬菜产销体系
科技园将产品定位于优质无公害绿色蔬菜,并在国家工商局注册“碧青”品牌商标,认证多种国家级绿色蔬菜品种,按照品牌化标准组织种植。为保证绿色蔬菜生产,科技园规定严格的种植技术标准并统一为农户编码,保证蔬菜生产质量。
为了顺畅外销,科技园同种植户签订风险和回收协议,建立了年收购加工能力超过10万吨的物流配送中心,按照严格的质量标准检测回收蔬菜,合格的统一加工包装、冠以“碧青”商标,销往国内外鲜菜市场、国内大城市的超市、绿色蔬菜专营店、酒店、单位食堂等处。
3.4 以提高蔬菜种植效益为目的,建立新技术研发推广体系
科技园建设有560的组培科研中心,拥有多名中、高级农业技师。根据市场和潜在的需求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科技园自行开发出多项节能环保的新技术,并先后承担完成了省市科技部门的多项技术项目。
科技园将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给农户,在解决种植的风险的前提下由农户自愿种植;同专业合作社建立“蔬菜技术传播站”,组建专家团队做长期指导和短期培训,并及时接收农户信息反馈、回应反馈并做跟踪技术指导;建立“农民田间学校”,培育“农民专家”实现技术辐射。通过专家团队辅导、“农民专家”的技术辐射以及多种媒体的技术宣传形式实现新技术的推广扩散。
4 科技园带动绿色蔬菜产业化发展的绩效评价
科技园通过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社会效益更加显著。
4.1 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科技园通过引进新品种,开发种植新技术,有力地推进了区域农业技术进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在科技园的带动辐射下,当地建成多个设施蔬菜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30多万亩,科技园的种苗销售收入每年可达150万元,蔬菜种植户年人均年纯收入可达1.5万元,实现经济利益上的共赢。
4.2 推广种植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科技园和专业合作社的技术开发与推广,科技园重点推广的十大蔬菜种植技术得到周边农户广泛认同和应用。仅其中的“节水一体化”技术,就可以节约灌溉用电量55-60%、综合劳力90%,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量,提高蔬菜产品品质。
4.3 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培育新型农民
科技园组建专业合作社、建立农民田间学校,打破当地农业的传统格局,加快土地流转速度,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 创新农业综合开发经营机制,搭建科技与市场、企业、农户相连接的桥梁,使得农民的经营理念、管理意识、技术应用水平都得以提高。
4.4 形成产业化农业布局,扩大就业
在“科技园+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运行体系中,科技园、专业合作社、农户、物流公司共同建立起产供销一条龙的绿色蔬菜产业链,创造出新的职位需求吸纳当地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拓宽周边农民的就业渠道,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开辟了新的途径。
5 启示与建议
5.1 启示
(1)在农业技术推广领域引入私人资本,通过民营化途径做好惠农事业。农科技园的发展经验表明,农业技术的推广路径可以由强硬性的行政命令转变为私人资本作为示范点示范推广,这样既能有效实现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也为公共服务事业民营化进程起到推进和示范作用。
(2)新农村建设需要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组织化程度不高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科技园和合作社通过经营活动,提升了农民的科技知识水平和标准化经营管理意识,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也为更好地配置农业资源,发展高新农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3)节能环保型农业是河北省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河北省人均农业资源占有水平先对偏低,但同时又是京津生态资源输出地。为长远发展计,发展节能环保型农业尤为重要。科技园研发推广的节能环保型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和农民经济效益,为河北省农业长远发展指出了一条希望之路。
5.2 建议
(1)鼓励私人资本创办农业科技型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结构。为了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政府宜鼓励私人创办农业科技型企业,通过信贷、贴息等多种途径在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监测手段、风险保障等方面给与扶持,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包装技术,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延伸农业产业链的长度。
(2)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各地宜根据实际情况鼓励、扶植农户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条例》组建农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与市场的对接,发展当地特色农业,实现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3)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增强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农业是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的产业,在生产中很容易遭受风险。由于更高的成本投入,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存在着更大的风险。故而,发展农业保险事业,鼓励农民为作物和农业设施投保,增加农业生产保障,将会大大地降低不可预期事件对农业的破坏程度,减少农民的损失。
参考文献
[1]蒋和平.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思路与实践[M].北京:农业出版社,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