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院人文文化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医院文化;关键;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140-02
一、医院文化建设与以人为本管理理论的关系
医院文化是指医院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并为全体员工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共同价值观、道德伦理观等意识形态和物质财富的总和。作为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医院特性,一般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方面内容。同时,医院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延伸而来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方法,它既是医院在长期建设和管理中所创造的具有本院特色的精神财富,又是强调以人为本,有效强化团队精神的集中体现,从而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反过来,以人为本又要求将科学思想、服务意识、竞争观念、实干作风、创新精神、高尚医德等先进文化的时代内涵融入到医院管理的各个方面,凝结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医院文化。
一个医院的正常有效运行离不开意识形态,离不开志同道合的奋斗者,同时具有有效机制和有效管理,使医院能够在平衡和协调中运作,从而体现管理制度的作用。在医院的正常运作时,个人价值的实现贯彻其中,而个人价值的实现又是通过群体的活动,在组织和社会中体现出来的,个人和医院及其成员的交往活动方式,天长日久就是一些规矩、章法,从而进一步概括为文化,文化一旦形成,对员工就产生了角色规范和价值导向作用。而员工对文化的认同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员工工作的努力程度和贡献程序。从医院管理者角度则要将管理层的愿望和希望变成每个员工自己的理想,使员工具有崇高的信念,这些信念就是我们所提倡的医院文化。
二、医院文化建设中以人为本管理理想的内涵
1.以人为本是医院文化建设的基础:人的需要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原动力,同时也是决定人们情感反映的基础。现代医院文化是以人为中心为管理信念的,通过将员工个人的需要和发展放在第一位,进而开发人力资源,激发员工个人的进取心,来达到促进医院的整体发展。所以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培养和引导职工的价值取向,强化道德修养,注重心理素质,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是医院文化建设的精髓。以人为本作为现代医院文化的基础,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员工作为医院的最大资本和最好资源。因此,人文精神应从人本管理开始,根据人的思想、行为规律来建设医院文化。
2.鼓励创新是实现以人为本的主要途径:在医院文化建设中,鼓励创新必须革新领导层的思维方式,制定切实有效的战略目标,以此作为实现以人为本的途径和医院文化建设的载体。第一,观念创新是实现以人为本管理的前提。医院文化实质上就是医院全体员工的思想观念,思想观念创新虽然不改变客观事实本身,但却改变了员工对客观事实的认识,从而改变了员工的行为和价值取向;第二,技术创新是实现以人为本管理,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也是其他创新的手段和技术的保证。医疗单位作为社会化服务的特殊行为,以人为本的文化底蕴突出地表现在技术创新和医疗服务质量上,决定了技术创新能力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高层次表现,是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加快医院发展的关键所在;第三,服务创新是以人为本的显示体现,是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只有通过服务创新,调整收治病种,确定学科发展重点,深化优质服务,改善住院环境,降低病人负担,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的需要,才能不断增强医院的市场份额,在医疗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第四,制度创新是以人为本的重要内容,也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创新的重要体现。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以人为本的管理理想要求,由注重行政管理转向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培养员工主人翁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增强忧患意识、竞争意识,从而凝聚全员力量,提高医院整体市场竞争力。
3.不断超越是保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动力:如何适应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环境是医院文化建设中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时不容回避的事实,也是医院这种高知识、高技术的群体不可回避的一个挑战。迎接这种挑战,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不断学习和培训,在学习中适应,在培训中提高,对新事物和变化作出反应。同时,医院管理者通过员工的成长和发展来追求自己的成功,这种培养和指导员工的过程,同样是学习的组成部分。医院通过大量的投入,鼓励和促进员工的提高,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从而形成一种学习型组织的医院文化;每个人都是热情的学习者,每个人都是积极的贡献者,每个人都是自觉的管理者,每个人都是富有创造力的思想者,所有的员工都成为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现自我价值,使个人发展与医院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每个有利害关系的人都卷入其中,与利益共同发展成命运的共同体。所以,不断学习和进步是保持以人为本,形成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强大发展动力。
4.优质服务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最终结果: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就必须实行人性化服务,提升服务的文化水平。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需要,能得到病人的信任和理解,为病人解除病痛是医务人员的天职,也是医院文化建设的目的和最终结果。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模式要求医院充满人情味的就诊环境和服务举措,让病人和家属感受人文关怀。人性化服务的核心是爱,内涵是文化,主体是人,落脚点是员工队伍良好的心态和优雅的言谈举止。所以,浓郁的文化环境,精湛的医疗技术, 温馨的语言艺术,完备的服务举措是贯彻以人为本,提供优质服务的保证,真正体现“一切为病人,为一切病人,为病人一切”的服务宗旨。
三、医院文化建设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思路
1.强调员工主人翁精神,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最大限度激发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增强责任感和荣誉感,同时引导职工尽快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形成院兴我荣、院衰我辱,以院为家的共识,鼓励职工支持和参与医院改革和重大事项的决策,鼓励职工参与岗位竞争,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产生对医院目标的认同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将员工的思想、行为都凝聚到医院的共同发展,把个人的命运与医院整体联系在一起,形成团结、奋进、创新的团队精神。
2.强调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医院的市场竞争能力:在观念上医院将文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通过学习教育,形成医院特有的并由全体员工认可的共同价值观;在技术上结合医院文化建设的过程,鼓励员工自觉钻研业务、更新知识,发明新的治疗方法,掌握最尖端的技术,形成医疗的核心竞争力;在服务上优化服务程序,进行“一切为病人,为病人一切”宗旨的资源优化;在制度上强化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和加强团队精神,增强忧患意识、竞争意识为指导,建立和健全各种管理规章和制度,形成医院正常运转的良好态势,提高医院整体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医院文化; 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5-79-02
医院文化是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在一定的民族文化传统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医院特色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生活方式、人文环境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的总和[1],也就是医院在长期医疗服务经营活动中集体创造的、逐渐形成的并为员工所认同的群众意识及社会公众对医院的整体认知。笔者在长期医院管理经历中深刻体会到搞好医院文化建设对医院建设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医院文化是医院精神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人文环境等行为方式的总和
医院文化包含的内容很多,不同的医院有不同的医院文化特点。它首先反映的是医院整体的共同追求,既是医院行为的再现,又是医院行为的发展和完善[2]。医院文化的核心是医院整体的价值观和医院精神,因此形成了医院的整体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向。它可以使医院的医务人员自觉地把自己的价值取向服从于医院整体的价值取向,将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追求和理想信念同医院的总体目标保持一致,这种有着强大凝聚力的团体精神对医院建设和发展相当重要。
2 以人为本是医院文化的核心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同样道理,建设以人为本的医院文化首先应确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医院全体员工必须时刻牢记,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决定了医院的发展进程,要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改善服务态度,要想尽一切办法为病人提供便利,尽可能满足病人的需要,努力为病人营造舒适的就医环境和提供高水平的服务。建设以人为本的医院文化还应注意发挥每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作为医院的管理者,必须时刻牢记医务人员是医院主体,员工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对病人的服务质量。因此,医院领导和各级组织都应注意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开展各种形式、多种内容的活动,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员工的各种文化需求,关心爱护员工,以激发他们爱岗敬业的主人翁精神。各级领导应善于运用各种激励手段,以唤起员工的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进而自觉维护医院形象,为完成医院的各项既定目标而发挥自己的工作热情和聪明才智。
“以病人为中心”和以“职工为核心”是“以人为本”统一体的两个方面,人文性是医院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它有助于形成先进的医院价值观和群体意识,有助于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3]。
3 重视医院形象和精神的塑造
医院形象包括医院外在物质形态、建筑设计、设施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境等,但更重要的是医院的服务质量、人员素质、公共关系以及在社会中的地位、声誉、患者心目中的总体形象等,这些都是医院形象的具体体现。我们可以通过美化医院的自然环境和加强医院人文景观管理与建设创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医院外在形象,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观念,努力为广大病员提供优质服务的内在动力。
医院精神是职工在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形成的群体价值观,它是医院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的凝聚、总结和提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医院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医院文化氛围,对于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育职工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思想情操是极其重要的。
医院形象和医院精神均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这项工作能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聪明才智,为完成医院的各项任务而努力工作。
4 努力做好医院文化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
作为医院的管理者,必须时刻牢记医疗技术、学科建设和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而医院文化则是医院保持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在当前医院的公益性淡化、价值观偏离、趋利与物化现象上升、医患矛盾极其紧张、医院形象不佳的大背景下,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具有紧迫性。
4.1 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全心全意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是我们每位医务人员应牢记的医德原则。作为医院领导,应清醒地认识到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对促进医院管理的重大作用,要教育每位职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牢记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灵魂。要促进职工养成“敬业、乐业、勤业、精业”的良好习惯,规范职业行为、增强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思想、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
4.2 强化管理理念和创新工作方法
人是医院发展中最核心的财富,是医院文化的重要因素。在管理中,我们应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更新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凝聚全体员工的力量。只能通过建立有效的机制,刚柔并济,实现文化建设、文化管理、人本管理的相互融合,才能发挥医院文化建设的应有目的和效益。
强调以人为本应关注“以病人为中心”和“以职工为主体”两方面。前者应充分体现对病人的人性化关怀,为病人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后者应充分体现职工自我价值的充分体现,激发他们热爱医院、努力为医院的发展贡献自己聪明才智的满腔热忱,实现医院管理理念同职工思想的充分和谐。
4.3 创造多种形式医院文化活动氛围
要努力培养职工主人翁精神、团队精神和爱岗敬业精神;增强他们的忧患意识是创建良好医院文化的重要手段。医院管理者应要求并在各方面全力支持医院的各级组织,精心组织形式多样的医院文化活动,如业务质量评比、护理操作比赛、法律知识竞赛、文化娱乐活动、体育比赛等。这些活动从严肃枯燥的说教形式解脱出来,不仅有利于提高医疗业务的质量,而且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在活动中领导与职工之间、各科室之间、职工之间的相互沟通对凝聚全员力量、优化职工素质、形成团结风貌,进而树立医院形象,提高医院整体竞争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冯薇. 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J]. 中国医院,2005,9(8):6.
[2] 朱春燕,朱新. 透视医院文化[J]. 当代医学,2007,9(122):26.
[中图分类号] G40-05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09-0065-03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一种学校精神、价值观和师生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它是以学校师生为主体,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和继承的群体文化,是校园成员共有的价值观念及其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的总和。校园文化的形成,不是靠几个人一朝一夕的努力成就的,需要学校全体成员同心协力、长期坚持不懈的奋斗才能完成,需要有一个较长时间不断循环浓缩的积淀过程。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独有的精神财富,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主要是指校园的自然景观、建筑风格、校容校貌、教育科研设备、基础设施等,是学生学习及生活的物质基础;制度文化主要是指校园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各种规章制度、组织机制、校训、校规、校徽、校歌等,是时代的、民族的基本特点和科学民主的基本精神在校园的体现;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师生员工的价值观、集体舆论、文化传统、办学理念、学习风气等,是校园文化的精神所在,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着力点。
二、校园文化与以人为本
从人本主义思潮的发展来看,“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步深化,已发展成为教育管理思想的主流。文艺复兴时期,为了对抗中世纪以来封建教会提出的禁欲主义和等级制度,否定神权对人权的压制,人本主义者举起了“人性”的旗帜,提出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全知全能的人,提倡多元开放的文化;19世纪后期以来的人本主义思潮则更注重个体及其独特价值,强调个人在情感意志方面的自由发展。人文精神被引入现代教育理念后,其含义有了更深地发展,提倡现代人文教育。教育的灵魂在人,在于培养健康自由发展的人性,在于提高国人的人文素养,而这就要求现代学校重树人文精神,发展人文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也要以“人”为核心,加强人本管理。
从校园文化这个概念的来源――企业管理模式来看,“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 企业文化是以人为主体的人本文化,以职工为中心,尊重和重视人的因素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管理就意味着效率,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最终目标,但企业要提升管理水平,就要加强人本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组织的内在活力,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校园文化建设也应该重视人的作用,不能离开人这个基本要素,既要为全校师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又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从现代学校教育来看,“以人为本”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同价值观,是现代学校教育的一个基本理念。“以人为本”无论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还是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其基本特征就是在教育或管理中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要求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必须认识到教育的对象首先是人,他们具有人的自然特性和社会特性,教育要塑造、发展和提升人的思想水平,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一种教育管理思想,要求在管理工作中必须认识到管理的对象首先是人,管理也要符合和满足人的特性发展要求,要认识到学生一方面是教育的客体,另一方面又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体,师生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建设者,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人翁精神。
三、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不足
首先,理念文化不到位,没有真正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理念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但是目前仍有少数学校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仍停留在简单的具体文化建设层面,着重搞物质文化建设或只从提高文化硬件水平上下功夫,使一些建设往往流于表面,忽视了对个体健全人格及思想品德方面的培养。
其次,出现了商业化和世俗的倾向。 如一些学校热衷于搞一些带商业利益或气息的讲座和展示活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总是以吸引更多人参与为出发点,以形式上的排场、热闹、新鲜为目的,忽视活动的内容、目的及意义,使这些活动带有世俗化、娱乐化、简单化的倾向。
第三,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造成了消极影响。 网络文化对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都有影响,容易使学生接受网络上的一些消极信息,使原有的价值观产生动摇,会使青年学生盲目追求刺激,毫无目的地漫游于形形的网上聊天室等,久而久之,不仅会影响其学习和健康,还会使他们对现实生活缺乏应有的热情,对同学漠不关心,对集体缺乏归属感。
四、如何加强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
1.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物质文化建设必须体现“人本思想”,无论是教学设施、学习设施、生活设施都应体现人文关怀,符合人性化的要求。首先,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体现校园建设的整体性和科学性,让校园环境充溢着整体的美感;其次,要精心设计,讲究特色,体现校园环境建设的艺术性和教育性;再次,优化管理,体现校园物质环境建设的主人意识,只有让师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去参与校园的创建和管理,才能不断发展和完善学校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2.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激发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加强师德表率作用,培养优良教风。教师在研究学术,传授知识的时候,应首先把人文精神贯穿到日常工作中,用高尚的情操激励学生,用严谨的治学态度影响学生。再次,推进学风建设的深入开展,建立和完善学生评价激励机制,营造浓厚的比、学、赶、帮氛围,切实把学生的精力和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来。最后,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和谐。
3.学校精神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学校文化管理更多强调环境和情感的作用,激发人的积极性。各种教育活动是精神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学校要开展更多行之有效的文化活动,如以学生为主体的娱乐活动,调剂学生文化生活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评优评先争创活动等,这些活动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使学生接受,并使学校的办学理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培养目标等渗透到广大学生和教职工的思想和行动中。
4.校园网络文化的建立健全也要坚持以人为本。要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一方面,要加强对信息网络的监控与管理,防止有害信息对学生的侵蚀;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比如,学校可以在网上开展知识讲座、征文、专业知识竞赛、作品设计及网络教学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发挥网络的调适功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5.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互相融合补充。 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在历史上一直作为两种对立思想发展着,而当今的教育要求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吸取二者之长,克服二者之短,使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协调发展。比如,在德育中把“晓之以理”和“动之以情”密切结合起来,实现理与情的结合;在教学中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在美育中体现真、善、美的完美结合。这样就可以最终达成从学会生存和学会自立到学会关心和学会合作,以体现时代的要求,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
总之,以人为本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员重视,全员参与,促进校园文化各个组成部分的优化和协调发展,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切实解决师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强大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宋玲,李新章.以育人为中心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莱阳农学院学报,2004(3).
[2]彭合成.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以人为本”[J].云梦学刊,2005(3).
[3]吴志宏,冯大鸣,周嘉方.新编教育管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
[4]朱春华,李先国.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J].西北医学教育,2006(1).
关键词: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策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医院的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医院档案仍然采用传统的记录方式,虽然这种方式具有固定性和准确性,但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不但可以保证档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水平。
1 我国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
第一,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有限。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不是简单的操作计算机,其需要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素质,掌握先进的技术。然而,目前我国医院人事档案管理者缺乏专业化的知识,无法进行计算机操作,在进行档案信息化管理时,无法快速查找、录入、以及整理各类信息资源,影响医院的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同时由于管理人员计算机操作水平有限,信息化建设存在安全风险。由于大部分档案管理者不具备专业的计算机知识,无法进行规范化地操作,达到工作标准的要求,并且缺乏网络安全意识,因此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直接用电脑查看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未经病毒检测而直接下载软件,这些都有可能使档案信息资源遭受病毒或者感染木马,损毁部分档案信息资料,破坏档案资料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第二,基础设施不健全。一般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需要计算机、复印机、刻录机等机器设备,但是由于资金的不到位,现在很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不健全,无法为医院提供相应的服务,阻碍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此外,目前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普遍存在工作不标准、规范性较低的问题。
第三,资源开发的利用率不高。部分医院虽然相应号召,积极地进行信息化建设,但是缺乏科学的思想知道,无法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目前档案管理普遍存在“重藏轻用”的现象,很多档案束之高阁,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忽视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造成档案信息化建设效率低下。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忽视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
2 加强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
2.1 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第一,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拓宽人才选拔的范围,在全国范围内选拔档案资源管理专业并且具备一定计算机操作能力的人才,同时大量引进网络技术开发与维护的管理型人才,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培训,满足现代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第二,合理配备基层工作人员。按照知识结构和层次分配工作,将高素质的人才放在合适的岗位,发挥其价值,真正做到人尽其用,物尽其才,提升本单位的信息化建设队伍的专业和技术水平。除此之外,档案管理人员还应当掌握一定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技术,例如对文件加密和数字签名,将文件移除并进行长期保存等,这样才能电脑系统崩溃、发生意外情况或者自然灾害时,保证档案资源的完整性。
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完善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性。档案管理具有服务性特征,因此,我们应当尽量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完善的人事档案安全管理制度,尤其是针对数字化档案,保证每一个环节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档案具有保密性和机要性,除了保证网络安全之外,还要处理好外聘人员的安全问题,争取领导的支持,扩大基础设施投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档案管理人员要具备安全防范意识,定期检测数据库,防御木马与黑客的攻击。做好电子档案检测与拷贝的跟踪记录工作,避免发生人为错误,保证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性。
2.2 健全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
第一,健全档案信息化标准。统一的标准、数据、以及软件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信息化建设离不开统一的规划、统一的数据格式、统一的软件程序、统一的技术标准、以及统一的工作规程,只有这样才能建立高度资源共享的档案信息化网络,推进信息技术的现代化进程。传统纸质档案具有固定性、准确性、以及完整性,使用电子档案完全取代传统纸质档案是不可能的,必须采用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相结合的方式,规范和完善档案管理机制,促进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档案的资源共享,提高档案信息化的效用。
第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落实资金管理制度,配备统一、标准的基础设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档案无论是收集,还是保管与利用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因此,必要保证档案装具的充足、齐备、规范,科学、合理、有序的放置档案,这样既方便查找,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促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2.3 提高人事档案资源开发的效率
目前,我国医院人事档案主要以纸质为主,那么我们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其进行数字化转化,并其通过扫描对其进行二次保存,方便以后的查询和使用,同时保证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完整性。信息化建设实现了档案资料的储存、管理、以及利用,这样可以更好地管理、利用档案资料,提高档案资料的利用率。以评估的方式对归档的电子档案进行筛选,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档案要进行归档,没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档案要及时删除。此外,由于档案连续性的特点,应当保证现在档案资源的连续性,信息转化的同时,还要扩充部分档案资源,完善原有的档案资源,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库。
此外,为了提高人事档案的开发效率,必须严抓基础工作,建立档案信息数据库,深入开发储存的信息资源,真正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由以上可以看出,医院信息档案是一项复杂并且繁琐的工作,但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转变档案管理理念,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率,保证档案资源的安全性,发挥档案的价值,早日完成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为医院、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赵题题.新时期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究[J].人力资源,2015,(04):83-84.
关键词:校园文化;文化建设;医学生;人文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5-0021-02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大学生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医学生承载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重任,肩负着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建设与发展的使命。如何提升医学生的人文教育成效成为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题,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医学生人文教育实效性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一、校园文化与人文教育的概述
1. 校园文化的内涵与结构
大学校园文化是指以大学校园的物质形态(校园环境、教学设备、设施等)为基础的,以师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的,以校园独特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由师生参与创办的报刊、社团、沙龙、讲座及文化活动为表征的精神环境与文化氛围。大学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治学理念、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校园文化从文化形态上来说,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根基,是学校外部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和软件设施的概括。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是一所大学的价值体现和精神追求,是大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沉积下来的精神成果和意识观念。对大学的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生工作管理等管理制度,形成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是在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的作用和熏陶下,内化为个人素质后在行为上表现出的一种文化形式。
2. 人文教育的内涵
人文教育是以一切具有人性陶冶意义的人类文化与阅历经验为教育内容,以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实践体验和自身修养等为途径,达到提升人性、发展个性、塑造人格和培养人文精神为目的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其终极目标在于培养出具有健全的精神、独立的个性、完善的人格、强烈的责任感和富于创造力的新人,以发展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本我与自我关系、人己关系、物我关系的能力为目的,指导学生的行为朝着合人道、合规律、合人类共同利益的方向发展的教育。人文教育是以人文学科作为载体,以学生拥有崇高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为目的的教育。
二、医学院校教育的特点与人文教育的缺失
1. 医学院校教育的特点
(1)学科专业性强,专业课程呈现多样化。医学教育相比其他专业有较强的专业性,因为它担负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责任与使命,面对的是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与发展,需要专业知识扎实,临床技术过硬的医疗卫生人才。一般来说,医学院校学制比较长,从专科、本科、研究生,学制也从三年、四年、五年到七年、八年。根据医学的科学规律,要不断更新医学理念和知识,医学生学习的医学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填充,每名医学生要学习多达几十门基础课与专业课,还要进行一年的临床实习,专业课程呈现多样化的特征。
(2)学科知识综合性强,临床实践呈现社会性。医学教育并不是单纯的医学知识,而是多学科交叉综合的学科应用。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多方面的发展对医学的机遇与挑战,要不断完善医学教育系统和医学生的教育结构。医学是研究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学科,它的服务对象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因此,人类健康和疾病除了自身发展的生物学规律外,在相当程度上还受到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这就决定了医学既有自然科学的属性,又有社会科学的属性。
2. 医学生人文教育的缺失
一是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方式缺少创新。传统的人文教育是以教学的方式进行的,结构单一,人文教育的形式不够丰富。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人文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将基础教育、临床教育、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校园活动,新媒体等载体,让学生多参与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二是医学院校人文课程设置存在问题。医学院校的学制基本上是5年~8年,其中人文课程――医学伦理学、医学卫生法、医学心理学、人格培养和沟通技巧、文明礼仪、法律知识等课程一般在大一、大二期间开设。进入专业课程学习阶段,专业课的门数较多,课时安排不是很合理,教师讲课的进度较快,将专业课的知识与人文教育的知识相融贯通得并不完善。三是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缺少连续性。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缺少连续性,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集中的人文教育在大一与大二年级中展开,而人文教育应贯穿于医学生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三、校园文化建设与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关系
1. 校园文化建设对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影响
校园文化集中体现着全体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念,通过良好文化氛围的创设,于潜移默化中美化人的心灵,完成对人的塑造,它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连结着全体成员,使个体有意无意地受到启发和感染,进而形成一种自觉、内在的驱动力,促使大学生去遵循校园文化的价值规范。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人文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使人文教育更具实效性。
2. 医学生人文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人文教育通过将无形的校园文化融入到有形的人文素质教育活动中,将学校的内在精神理念外化为各种可见的文化符号,从而对校园文化的培育和形成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但与时展同步,而且吸收学校人文精神的精髓,将一代又一代所传承下来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所以,医学生人文教育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l展的重要媒介与手段。
四、校园文化建设对医学生人文教育实效性的影响
1. 校园文化建设是医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
校园文化即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总称,包含校园环境、校园精神、校园制度、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校园文化的内容构成了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内容,而进行人文教育又是传播校园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高等医学院校中,校园文化的作用尤为重要,是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不断发展的载体。同时,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进步,校园文化也在与时俱进,进而对医学生的人文教育产生影响。比如,优秀校友展示板等人文景观成为医学校园人文教育的重要形式,规范的校园制度有促进医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文素质的作用,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是形成医学生人文教育的有效手段,深入人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医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2. 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是医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手段
优秀的校园文化如同氧气一般,滋养着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校园文化,影响并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医学生致力于医疗卫生事业,并在这种精神影响和感召下,不断学习、进取,成长为名医、名师、名家。每一所医学院校的历史发展中都承载着教师和学生所沉淀的校园文化,所蕴含的校园文化展现出“大医精诚”的人文精神,其中包含着医学生的人文知识,也培养了医学生的人文情怀,在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中,让大学生们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肩负光荣的使命,将医者的理想信念内化为自身的行动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剑.大学校园文建设的内容探析[J].延安大学学报,2005(03).
[2]吴笑韬,廖云峰.试论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0(01).
[3]丁越.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D].吉林大学,2011.
[4]张萌.论人文教育的内涵、价值及特点[J].山西师大学报,2008(04).
[5]唐冬生,蒋泓.医学学科的特征及与相近学科的比较分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7(11).
[6]金文斌.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