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素质训练和技巧

心理素质训练和技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素质训练和技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心理素质训练和技巧

心理素质训练和技巧范文第1篇

关 键 词:心理素质;声乐表演;心理调控

【中图分类号】 G648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9-0235-01

心理素质,是个体整体素质的基础,它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努力和外界环境与教育的作用下,所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发展水平的总和。心理素质包括的内容很多,如思维能力,想象力,情感,气质,意念等因素都属于心理范畴。在声乐表演中,演员可以深刻的体会到它的存在。而且实践证明,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保证演员的正常发挥甚至是超常发挥。

关于心理素质的问题早在17世纪就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注意。意大利波伦王学派卓越的歌唱家和教师培特罗·托西在《古代及近代歌唱家的观点以及花腔唱法的见解》中写道:“教师应当使学生习惯于当着显赫要人和艺术家的面而演唱,使他们逐渐不再怯场并且获得勇气。”“勇气是幸福的首要条件,它能为歌唱者效很大的劳;反过来说,腼腆、怕羞的歌唱者是不幸的。”

根据声乐表演艺术的特点,最佳发声状态是由良好的身体状态、良好的技术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三个部分组成的,只要有一个部分欠佳,歌唱的状态就会受到影响。在这里,怯场、腼腆、怕羞都是不良心理素质的表现。人们已经注意到歌唱时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生理活动,其中歌者的心理素质是否调整到最佳是进入最佳表演状态的关键。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现代声乐比赛,不仅是歌者艺术素质和技能技巧的比赛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的较量。 现代声乐艺术的发展和声乐水平的提高,歌唱者之间技术和艺术素养的差距越来越小,比赛的胜负也往往取决于歌者的心理素质。

一 演员心理素质在表演中的体现

好的心理素质和不良心理素质造成的结果截然不同。 比如我们常常看到有的人歌唱欲望特别强,无论在台上或台下都充满了表现欲,甚至在台上比台下发挥得还要好。在表演艺术上像这样的“人来疯”精神,也未尝不可;有的人却恰恰相反,缺乏表现欲、精神过分紧张,以致平时掌握的歌唱技巧和方法不能正常发挥。一些初次登台者,在台下唱得不错,一上台就紧张得不能自制;练得滚瓜烂熟的节目,一上场就接连“冒泡”。像心跳加速、身体僵硬、两腿打颤、气息上浮、忘词、跑调这些都是心理素质不良的反映。

客观环境的改变和思想压力过重造成不良心理素质产生的主要原因。客观环境是指表演场地,如:舞台、考场等;思想压力是指由观众、考官及演出的气氛对歌者造成的心理上的压迫感,使心理和生理产生一系列的不正常的反映。

不良的心理素质对歌者带来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不良心理素质是声乐表演艺术中的严重障碍,它所造成的影响不但使歌者平时熟练的演唱技巧不能正常发挥、教师教学成果不能正常的反映,更重要的是由于演唱的失败会使歌者本人蒙受自我破坏的委屈而难于言表,从而失去信心。

二 怎样克服不良心理素质

不能让怯场这样的不良心理障碍在表演者心中留下阴影。 一旦出现不良心理素质现象,千万不能气馁,要注意自身的自我调节和转移不良的情绪。

1.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意志有想象不到的“威力”。培养歌者的稳定性和自我控制能力是建立良好心理素质的关键。多接触与声乐有关的事物,锻炼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来克服不良情绪的干扰。加强艺术修养,用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去理解表达作品,把思想集中在歌曲的情感、艺术处理和优良的发声状态上。俗话说得好“心病还须心药治”。在意志性格上时刻提醒自己要镇定和勇敢,有一种“豁出去”的精神,就可以战胜害怕和恐惧。不要心存虚荣和侥幸心理,不要对自己的表演作过分的企求,那样就会从心理上给自己造成超负荷的压力,结果适得其反。只有“心病”解除了,才能在声乐道路上阔步前进。

2.大凡优秀表演者的表演才能都是在不断反复的舞台实践中锻炼成长起来的,在实践中不断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消除心理障碍、实现自我调节,习惯于在各种场合、环境演唱,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相信随着舞台经验的不断积累和表演技巧与艺术修养的不断提高,表演者就会对自己的成功充满信心。

3.俗话说“艺高人胆大,胆大人艺高”,恰好就是治疗不良心理素质的良方。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切心理素质的训练均须建立在良好的发声训练及歌唱表演较完善的基础上。

4.假如在表演进程中出现了纰漏也不要在意,要镇定自若地把演出坚持下去,把纰漏对演出造成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既然出现了就泰然处之,把后面的演出作为一次新的演出,不要让这种失误影响你整个演出的精神和情绪,不然则会使你惊慌失措造成连锁反应。

总而言之,声乐演唱技巧的训练与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同样重要,二者缺一不可。实践证明,歌唱者在演唱、演出、比赛中充分发挥个人的歌唱艺术魅力,并能获得成功,是优良的技能技巧和艺术修养及心理素质的稳定性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要自信,形成良好的自我感觉,这样就能在生理和心理上、技能技巧和艺术表演上获得协调、统一,达到声情并茂、唱表合一。从而达到最佳的演出效果,发挥出最佳的个人水平。

参考文献

[1] 阴思国,梁福成,白学军编的《普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

[2] 徐行效著《声乐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

[3] 徐小懿著《声乐演唱与教学》,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年

心理素质训练和技巧范文第2篇

关键词:心理素质 演奏学习 训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b)-0234-01

在我们日常学习中,普遍会看到这种现象:上课练习时,演奏水平不错的同学,一到考试或者比赛等人多或者隆重的场合,就会出现紧张、失常的演出状态、使成绩大打折扣。相反,通常没有非常优秀的学生,反而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存在这两种千差万别的现象是心理素质和自我控制实力产生分歧的效果。在演奏教学或学习中,我们比较重视演奏的各种技能技巧,而忽视心理素质对教学和学习的影响。演奏和学习的心理素质始终影响和控制着演奏技巧和艺术情感的发生和发展。

1 心理素质在器乐演奏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英国基尔大学心理学系约翰・阿・斯罗伯达他既是音乐理论家、钢琴家又是认知心理学家,他的《音乐心理学――音乐认知心理学》一书中不仅具有一般认知的心理学特点,强调主体心理结构在认知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强调认知因素在音乐学习、发展中的作用,强调认知过程中结构、模式的把握能力,它还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内容的丰富性、方法的多样性与鲜明的文化学色彩。

在演奏与教学中和很多的表演场所,演奏者有着紧张的心理,主要原因是由执行者所造成的心理障碍。不少的较有经验的表演者能很快地调解这种临场存在的情绪及心理转变,取得表演的成功,然而也有很许多没有这些经验的人,就没有办法应对这类的情绪转变。因此,也就导致演出的失败。我们可以看到,表演者临场心理状态和演奏技巧对演奏的进程也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心理调节过程。它对教学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

在音乐表演中心理学的应用研究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它是对心理和精神现象的学习和实践性的科学分析,是把握规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论文、论著也有很多,都对音乐表演中的投情、音乐表演中的想象力,直觉,心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详细的介绍。

娴熟的器乐演奏技巧和扎实的音乐专业知识是对演奏者最基本的条件,如果没有熟练的演奏技巧,甚至不懂得相关的音乐知识,就想演奏一部作品,那就体会不到作曲家想要表达的音乐情感,体现不出作品的艺术价值,这样的演奏注定是失败的。出色的演出技巧和完善的艺术发挥在音乐表演中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演出技术根本谈不上艺术体现,摆脱了艺术表现,表演技巧也将失去它本身的存在价值。音乐表演是综合性心理活动组成的各种心理因素,参与了每个认知,记忆,情绪,智力,想象力,直觉等,由于其性质的再创造,又使它具备有音乐创作和欣赏情绪很不相同的少许特征。因此,熟练演奏的作品,是对演奏者最低的要求,作为一个合格的乐手,他不仅是一个娴熟的音乐家,而且还要成为一个集技能、音乐修养、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等全面发展的音乐创作者。在平日的上课和学习中注重培育学生良好的演奏情绪状态,首先是意志和信念的培养,要有冷静、自制和磨练自身适应环境的能力,去战胜情绪的干扰,增强艺术涵养,培养学习器乐的兴趣和爱好。

在演出中,作为一名演奏家就必须要上台表演发挥自己,而大部分演奏者在登台时都会产生舞台紧张情绪和不良的心理素质体现。如:怯场、腼腆、怕羞等等。随着现代器乐艺术的发展和器乐水平的提高,器乐比赛日趋激烈,尤其是在高水平的演奏者之间,技术和艺术素养的差距越来越小,比赛的胜负也往往取决于演奏者的心理素质。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当今器乐竞赛或考试,不光是演奏者艺术素质和技艺技巧的角逐,更心理素质的较量。

2 在器乐演奏学习中从心理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2.1 端正学习动机,正确认识演奏技巧的作用

心理学认为,人类在某种心理或生理状态的需要下,能产生一种内在的动机,它是具有一定目标,是可以实现对行动的出发点。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明确演奏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是学生在学习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必须端正学习动机,认识到学习器乐演奏的过程是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技能技巧不仅仅是学习器乐演奏的目的,也是作为一种手段来表现作品的情感内容。

2.2 对学生的培养从平时学习中训练做起

学生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练习作品时要用心,应自信、冷静,不要被技术方法吓倒,要相信方法并不难,要加倍努力学习,就能逐渐消除紧张心理,使你感到平静,良好的心态便自然建立起来,平时练习时,揣摩作者的写作动机,尽量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怀,可避免思想紧张而造成技术方面的失误,养成良好的演奏习惯。

2.3 培养自知意识,练习演奏技巧

教师在教学中时常会遇到这样两种情况:(1)个别学生由于天生条件不错,或是演奏基础比一般同学要好,由此产生一种自大心理,主观上沾沾自喜,停滞不前;(2)部分学生的条件稍差些,觉得自己的任何方面都不如别人,产生自卑感,同时也直接影响课堂进展。针对这两种情况,可实行心理调节法、暗示法等方法来分别对待不同的问题。对自大的学生需要常常提醒,使其在学习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自己的不足,对于自卑的学生,应积极地给予鼓励和帮助,必要时降低标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处于一种没有被教师放弃,反而是被信任的学习气氛中,良好的学习意识才是学习进步的保证。

3 在演出实践中建立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3.1 演出、考试前应选择自己能够胜任的作品曲目

一个初学器乐者或是大师级的人,都要选择适合自己演奏水平的作品。根据自己的演奏水平情况去选择曲目。因此,表演和考试前,选取演奏作品要从本身的实际水平出发,选择自己熟识和可以胜任的作品来完成考试或演出。尤其是在器乐大赛和重要演出中,盲目选择技巧性高、难度相对大的作品,会让自己心里没底,无形中就形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导致演出时紧张、手脚冰冷,甚至身体僵硬、颤抖等不良反应。

3.2 提供表演机会,加强舞台实践及适应能力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多加强舞台的实践活动,体会舞台感和驾驭作品的能力。教师应让学生多参与不同类型的演出,学习别人在不同场合的不同优点,积累舞台经验,从而使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提高,另外,在演出中,要把注意力和情感投放到表演中,用音乐倾吐,把思维放到作品的感情上,表演时就可以处于可控的状态。

4 结语

心理素质训练和技巧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冰球运动员,赛前焦虑,影响因素,心理素质,心理训练

1、前言

冰球运动是当前世界上让人兴奋的运动之一,它是速度与力量以及技巧、团队结合的完美体现。在这项运动中,要具备高超的个人技巧,完美的身体平衡能力以及超强的体力。运动员的赛前焦虑随着比赛的接近而逐渐上升,即随着比赛的逐渐接近,赛前焦虑逐渐提前,到即将开始比赛时达到顶点。冰球运动员赛前焦虑在竞技水平、训练年限和参赛次数、性别、年龄以及比赛情境等方面存在差异。在竞技水平上,高水平冰球运动员赛前焦虑低于低水平冰球运动员;在训练年限和参赛次数上,随着训练年限的增长,参赛次数的增多,赛前焦虑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这是由于在长期的训练与比赛过程中不断地体验着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刺激,随着训练的不断成熟和完善,比赛的历练,赛前焦虑就会成下降趋势;在性别上,女运动员的赛前焦虑高于男运动员,这和生理特点有很大关系;在赛场上,冰球运动员心理焦虑的程度与比赛对手的水平强弱有很大关系,但不一定完全成正比或者反比的关系。往往对手的水平越弱,赛前的心理焦虑程度会越低。但是并不是对手越强赛前焦虑的程度就会越强,因为面对明显水平极高于自己的对手时,往往焦虑就不再明显了。

2、几种克服赛前紧张和焦虑心理训练的方法

在冰球竞赛中,对运动表现影响较大、较直接的就是赛前焦虑。冰球是速度与力量和技巧相结合的运动,冰球运动的技巧不仅体现在技、战术方面,对个人滑行的技巧同时有较高的要求,对影响赛前焦虑的原因分为环境因素与个体因素两大类。冰球运动员赛前焦虑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比赛的重要程度和比赛结果的不可预测性两个方面。通常越大规模的比赛,对于运动员来说就越重要,运动员的赛前焦虑水平就会越高。运动员赛前焦虑水平与竞赛等级的高低、参赛队伍的范围、竞技的选手等要素有关。另外,预赛、半决赛与决赛、主场与客场、积分和排名、观众的多少及支持度、媒体的宣传,运动员的身体状态等等,都将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运动员对体育比赛重要性的主观评价,而产生不同的赛前焦虑水平。冰球运动员赛前焦虑个性特征方面的因素主要是运动员自身焦虑特质性的高低。冰球运动员的特质焦虑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他们将竞争和社会评价看作更具威胁性或不具威胁性。冰球运动员的特质焦虑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对于低特质焦虑的冰球运动员,高特质焦虑的冰球运动员倾向于把竞争看作具有更大潜在威胁,对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更为敏感,更容易导致赛前状态焦虑水平的激增。

对于竞技体育比赛来说,过程和结果往往都很残酷,非赢及败的结果在赛前让运动员充满了紧张情绪。在分析了冰球运动员赛前焦虑的特点后,对于教练员来说,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尤为重要。以下介绍几种训练方法:呼吸调节法、表象调节法、活动调节法、暗示调节法。这几种方法都是教练员可以协助运动员预防和克服赛前焦虑的有效方法。

2.1呼吸调节法。是克服赛前紧张和焦虑的最基本的一种心理调节方法。通过深呼吸可以使运动员的情绪波动稳定下来。当运动员情绪低沉时,可以采用长吸气与有力的呼气练习,能提高情绪的兴奋水平。

2.2表象调节法。是通过表象重现对运动员赛前焦虑进行调节的一种方法。教练员在比赛前帮助运动员在脑中清晰地重现自己和队友们过去获得成功的最佳表现,体验当时的身体感觉和情绪状态,能够增强信心,调节焦虑水平,提高运动成绩。

2.3活动调节法。是当运动员情绪过分紧张时,教练员可以让运动员采用一些强度小、幅度大、速度和节奏慢的动作练习,可以降低情绪的兴奋性,消除焦虑带来的紧张状态。反之,当运动员情绪低沉时,可采用幅度小、强度大、速度和节奏快的变向动作练习,通过反复的动作练习可以提高情绪的兴奋性。

2.4 暗示调节法。是运用语言、手势、表情或其他暗号对运动员心理活动施加影响的一种方法。教练员还可以通过语言、表情、手势等降低或提高运动员对比赛的期望值,从而达到调节运动员赛前焦虑的目的。

对于运动员赛前焦虑的问题,不仅仅是依靠赛前调节就能解决的,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整体训练对于解决赛前焦虑非常重要。首先在训练中要循序渐进,善于诱导。竞技体育的运动员开始训练的时候年龄都比较小,训练的初始心理还很不成熟,性格也在成长期。教练员在训练的时候就要,循序渐进、在每天的训练中观察运动员心理、生理等变化,从细微之处关心和鼓励运动员的自信心。教练员对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练习也要区别对待,对于不同的年龄段运动员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每个运动员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不是“同一副药” 能解决所有运动员的问题,教练根据每个队员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辅导方案,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总之心理训练方法是帮助冰球运动员克服赛前焦虑的有效方法,对于不同性别、年龄、性格、运动经历和家庭背景的运动员,对心理干预措施运用方面存在着差别,冰球项目对不同位置运动员有各种不同的要求,一种心理训练技术不可能对所有的人均有效果,对个体的需求进行全面的评估,制定出符合特定个体的心理训练计划,才能对运动员赛前焦虑有效调控。在更多了解竞技体育的残酷性的同时,加强运动员心理素质就变为重中之重,分析赛前焦虑的原因,找到解决提高冰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在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同时,这个课题还要不断深入地研究下去。在高速刺激的冰球项目中,避免运动员赛前焦虑,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将是一个永远的课题。

结束语:对于冰球运动的特点,分析冰球运动员赛前焦虑的特点,了解赛前焦虑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心理素质训练是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提高比赛成绩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44

心理素质训练和技巧范文第4篇

关键词:声乐 演唱者 心理素质

随着我国声乐艺术的快速发展,研究者们对科学发声方法、演唱气息运用以及舞台演唱风格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更是总经出了具有教学价值的经验,这对于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演唱者的心理素质对声乐表演的影响是直接并巨大的,在声乐表演过程中,演唱者的声音技巧与情感表现等方面,都与其心里素质的好坏分不开的。为了更加全面地促进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将“演唱的心理素质塑造”作为现今声乐艺术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心理素质与演唱的关系

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演唱者的演唱效果好坏。演唱者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演唱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略心理素质的塑造。众所周知,演唱是在呼吸器官、共鸣器官、发声器官等的协调配合下实现的,所有这些通过受到演唱者的心理活动支配的。因此,演唱者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到了演唱表演效果。

心理素质是指心理自控能力,演唱者的心理素质往往表现为情绪稳定、从容自信、不怯不慌、自然大方。演唱者的心理素质塑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认知上,演唱者应该树立正确的音乐观,要因为热爱音乐、抒感才去唱歌,而不是为了功利性的东西去唱歌。在情感上,演唱者应该对音乐具有强烈的热爱之情,还应该了解声乐作品中的情感基调,并学会如何分析声乐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在能力上,演唱者应该加强训练,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水平,使自己专业技能技巧得到全面的提高。通过对心理素质的提高,演唱者在演唱就会保持平和的心态,会有更好的发挥,保持良好表演状态。

二、演唱者的心理塑造方式方法

(一)扎实的基本功

演唱是复杂的,更是具有挑战的。演唱者要想自己的演唱之路走得更加顺利,就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踩出属于的自己的道路。作为一名演唱者,他们要有着过硬的基本功,才会更加从容淡定的走向舞台,面对观众。扎实的基本功是演唱者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基本条件,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基本功,掌握正确的演唱技巧,才能增强演唱者的自信心,具有更好的心理素质。“一日停止了学习,便损失了一周的功夫;一周停止练习,便损失了一个月的功夫;一个月停止练习,便损失了一年的功夫。最后便坠入不可救药的地步。”是音乐大家贝多芬先生曾经说过的,他告诉演唱者们只有坚持训练,才会让自己不断进步。纵观国际国内舞台,不管是美声歌唱家卡鲁索,还是我国著名民族音乐歌唱家宋祖英,他们都是在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之后,才能够在舞台上自如的表演。因此,每一位演唱者,要想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舞台上光彩照人,就必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

(二)丰富的舞台经验

演唱者的心理素质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表演中逐渐强大的,丰富的舞台经验让他们熟悉舞台,了解舞台,并能够更好的表演。塑造演唱者的心理素质,最为有效的手段便是增加演唱者的表演机会。在平日的训练中,要以舞台表演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管是在练声还是练唱中,都要用心去思考自己的不足,并寻找进步的突破点;在练习歌曲过程中,要做到心情愉悦,坦然的去面对每一首歌曲,不要给自己过多的压力。在平日训练之外,演唱者就要把握好每一次登上舞台的机会,尽可能多的走上表演舞台,在多次的表演、比赛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演唱能力和舞台表现力。舞台上演唱者应该注重表情、姿态等,要自然大方、面带微笑,让观众看见你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丰富的舞台经验,会让演唱者形成良好的台风,更好的表演状态,并逐渐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充分的准备工作

做好充分的演唱准备工作对演唱者建立自信心和增强演出效果有着积极作用。准备工作大致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歌曲的熟悉,演唱者在准备过程中,应熟记歌词,将歌词能够一字不错的唱出来。并对歌曲的旋律足够熟悉,只有熟悉歌曲旋律,才能够保障演唱不会出现音不准、节奏不对的情况。更为重要的便是要熟悉歌曲的情感基调,演唱者在联系过程中,能够通过字面理解感受到歌曲本身的所要表达的情感,并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让演唱变得更具有特色。二是与伴奏的熟悉,舞台表演是演唱者与伴奏者的默契配合而呈现给观众的,因而演唱者就要多喝伴奏者进行合奏与交流。三是对舞台环境的熟悉,演唱者在准备过程中,积极的去熟悉舞台环境,比如舞台设备的摆放,舞台路线的设置。四是对自身身体的准备,演唱者在演出前应该保持充足的睡眠,良好的嗓音状态,以及心理状态,保证自己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充分的准备让获得机会,展现自我成为可能,让千千万万名演唱者都获得了更好的发展。

(四)对歌曲的正确把握

演唱是对歌曲的情感表达,人们会通过你的声音去感受作品的情感。每一首歌曲都是特殊的,它们承载着创作者的情感,展现着不一样的情境。准确理解歌曲情感,才会准确展现歌曲艺术形象,表演起来才会更加胸有成竹。如何正确把握歌曲的情感,还需要演唱者去了解歌曲创作背景、了解创作者的创作风格,通过对作品更加深入的了解,才能够透彻的理解。要想使得自己的演唱声情并茂,使自己的演唱吸引观众,还要多多观察生活的人和物,体验生活的情感,做生活的有心人,并将生活的情趣带入演唱之中。对歌曲的正确把握,就如同定心丸一样,让演唱者的心更加宽阔。

(五)全神贯注的演唱

要想演唱中做到人歌合一就需要演唱的内心平静、思想洁净。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歌曲表演艺术变得更加物质化,演唱者的表演更加容易受到表演结果、物质报酬等的影响。他们因为受到各种想法的影响,会造成不良情绪,演唱过程中会紧张,并导致效果不尽人意。其实,演唱者在演唱时,就需要保持正常心理状态,不被身边的人和物所影响,全神贯注的投入到演唱中,就会放松自己,让演唱效果更加完美。投入是一种境界,全神贯注是投入的至高境界,演唱者唯有保持内心的平静,才能够在不断的历练中成长,具有更强大的内心。

参考文献:

心理素质训练和技巧范文第5篇

一、心理素质培养的预备期

(一)培养和磨练意志力

不管是学习和工作,意志品质都十分重要,对于每一个钢琴演奏者,需要培养其坚定的品质;意志可以对注意力的集中起到制约作用,意志力的培养,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但是锻炼出坚强的意志之后,可以对各种杂念有效排除,将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给克服掉;集中了意志力,就可以有效消除掉心理上的障碍。

(二)演奏之前保持轻松的姿态

钢琴演奏人员需要借助于演奏技巧,融入自己的内心感受,通过琴声来准确充分的展现音乐的各种情绪;演奏者只有整体协调配合,方可以正常的发挥演奏水平,涉及到心理活动、视力听力以及四肢等多个部分,进而促使身体各部动作的整体协调性得到实现,这样演奏者就可以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在演奏之前,一般不要接受任何刺激,保持平和的心境,实现身心和谐。

(三)增强自信心

拥有了自信,演奏者方可以轻松自如的弹奏钢琴。演奏中,演奏人员需要自我鼓励,积极拼搏,以便推动自己更高水平的发挥。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自信并不是盲目的,而是平时通过不断的练习,获得了较高的演奏水平,通过对自己演奏技巧实事求是的分析基础上得出的自信。演奏者要强化自己的自信心,这样上台演奏时,对于各种突发事件,方可以沉着冷静的处理。

二、心理素质的碰撞

(一)临场心理调节

在演奏之前,需要做好心理调节;上场之前,一般不要在比较嘈杂的地方逗留,可以选择一个人少安静的地方,读一下乐谱,或者动一下手指,促使手指肌肉的灵活度得到保持;将呼吸调节法给运用过来,通过几次缓慢的深呼吸,促使个人情绪得到稳定,将紧张不良心理消除掉,保持良好的个人状态;也可以将暗示法运用过来,对自己讲一些有信心的话,包括我一定会成功、我十分冷静等等。

(二)全身心的投入进来,避免受到杂念的影响

在演奏的过程中,要全身心投入进去,避免受到杂念的影响,音乐响起时,要用对音乐的热情取代残留的紧张兴奋心态,在演奏曲目的情感交流中投入全部身心和注意力。在演奏过程中,仅仅感觉到指间流淌着音符和乐动,音符充满了大脑,随着音乐来凝聚自己的情绪和注意力。

三、心理素质的培养

(一)对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积极学习

对于钢琴演奏人员来讲,在平时可以阅读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学习如何培养和训练心理素质,避免有盲目举动出现于学习当中,能够自觉按照相应步骤来训练心理素质,对演奏过程中的各种经验积极积累和获取;心理素质的训练也可以依据教师的指导来进行,避免出现很多的错误。此外,还可以经常演奏于一些公开的场合,如音乐会等,这样个人音乐艺术修养可以得到显著提升。

(二)分析研究心理因素

感觉、知觉、联想、情绪等都是钢琴演奏的心理因素,那么在演奏过程中,就需要有机结合实际锻炼和教学培养,有针对性的训练,增强自信心。比如,可以有机结合演奏技能和记忆,部分演奏人员上台可能会因为背谱而出现中断问题,那么就可以运用记忆方法,大力训练记忆力。

(三)分析和解决紧张原因

演奏人员需要对自身客观准确的认识,找准自己的定位,对于平时容易出现的问题,积极解决,对个人心态科学调整。自信是演奏的基础,因此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就需要对演奏方法、演奏理念等积极学习;在演奏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则需要对作品内涵和风格科学把握,以便促使其贴合于自己的演奏风格。此外,钢琴演奏者参与的演奏活动会非常的多,除了认真对待之外,还也不需要对演奏完成后的结果和成绩过分看重,因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一段结束是另一端的开始,对过去的演奏结果过分看重,那么下一次发挥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