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循证医学概述

循证医学概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循证医学概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循证医学概述

循证医学概述范文第1篇

1 循证影像诊断

1.1 概述

循证影像学诊断,其主要是指在医学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之中,不断通过医生的经验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尽量查找可靠的资料文献,通过临床实践为医生提供相应的决策。随着当前新型的影像诊断设备不断出现,各种软件快速更新,造成临床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对于决策的合理性产生质疑[1]。临床医生在进行影像学诊断的时候,常会遇到使用哪种影像学方法更加准确,结果出现异常的可能性、检验结果为阴性,是否就能够排除疾病存在的可能性,另外是否不需要进行临床实践,而循证影像学可以有效的解决此类问题。

1.2 Meta分析

目前很大一部分的临床影像学文献,仅仅是对技术的效果进行评估,针对影像学的检查思路、治疗效果、治疗效能以及社会效能等涉及很少。Meta分析其主要的步骤有:(1)对于独立的研究统计需开展同性质检验,如果具有同性质,则可以使用固定的效应模型进行合并,而对于不同性状的模型需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组或者合并分析。(2)对于具有一致性的统计量,例如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诊断比值以及似然比进行加权合并,然后经合并之后计算出平均的统计量。(3)偏倚评估。偏倚评估的主要来源于发表的偏倚,研究者或者审稿人常会不关心阴性结果,有关的阴性结果文献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导致了偏倚。

2 循证医学在肺部疾病影像诊断中的应用

2.1肺栓塞影像诊断

肺栓塞是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的一种严重疾病,其发病率仅次于高血压与冠心病,并且肺栓塞的病死率极高,死亡率仅次于恶性肿瘤与心肌梗死。近年来,我国肺栓塞的患者人数不断增加,病死率与肺栓塞误诊的案例也在不断上升,使得人们和临床医生越来越关注肺栓塞疾病。在临床中,诊断医生最关注的问题是选择什么样的诊断方法来确诊,肺栓塞的确切指标是什么[2]。随着CT技术的发展,CTPA(肺动脉CT血管造影)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CTPA与其他的肺栓塞诊断方法相比,其诊断结果更加准确,作为一种无创性诊断方法,近年来被广泛的运用到肺栓塞诊断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以往的资料来看(2000年~2010年文献资料),从中选择出关于CTPA诊断肺栓塞的文献进行统计,再从文献中选择出1250例诊断案例,发现采用CTPA诊断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74.2%和89.6%,SROC曲线下面积是94.5%,这进一步的说明CTPA诊断肺栓塞具有明显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说明诊断的准确性较高,所以CTPA可以作为诊断肺栓塞的重要方法[3]。

2.2非小细胞癌影像学分期

非小细胞癌的主要治疗措施依靠的是准确的分期,手术的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淋巴结是否出现转移或肺外转移,如果非小细胞癌患者没有存在转移的情况,则患者5年生产率为50%,如果患者出现了转移的情况,那么患者的生产率仅有23%。虽然说CT能够很清晰的显示病灶部位的形态和解剖结构,但是CT对病灶的良、恶性无法很好的区分,纵隔镜可以准确的诊断出淋巴结是否出现转移,但是纵隔镜检查是一种创伤性的诊断方法,在临床诊断中受到较大的限制。而FDG-PET诊断方可以同时兼顾上述的问题,不仅能够准确的判断出病灶良、恶性,而且其为无创性诊断方法[4]。通过以往的资料进行分析,采用FDG-PET对非小细胞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进行评价,发现FDG-PET的敏感性、特异性都要高于C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这说明FDG-PET比CT诊断更为准确。

2.3肺癌的筛查

虽然Ⅰ期肺癌患者在术后5年的生存率为70%,但是仅有极少的患者能够在早期无明显症状时诊断出,所以早期准确的诊断对治疗Ⅰ期肺癌患者有重要意义,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率。早期对肺癌患者的筛查成为了临床诊断的重点,但是对肺癌患者的早期筛查还存在着较大的异议,有学者对此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如Manser等人,对肺癌筛查进行Meta分析,但是分析的结果却表明肺癌的筛选不能使用胸片或痰细胞学进行。随后有学者采用Meta分析了综合评价低剂量SCT筛查高危人群早期肺癌的价值,对国内外的文献中的不同结节直径的患者进行异质性和一致性分析,发现结节直径≥5mm阳性标准比较合理,总的诊断率较高[5]。

循证医学概述范文第2篇

循证医学是遵循科学证据的临床医学模式,是研究如何合理、正确地利用最新的相关信息(证据)进行临床决策的一门科学[1]。简单地说就是“遵循证据的医学”,也有学者称之为“证据医学”、“求证医学”或“实证医学”等,我国大多习惯称之为“循证医学”。著名临床流行病学专家、EBM的创始人之一SackettDL教授将EBM定义为“谨慎、准确、明智地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措施”[2]。其核心思想是:任何医疗决策(如:医生开处方,制定治疗方案或医疗指南,政府机构制订医疗卫生政策等)都应基于客观的临床科学证据,根据现有的、最可靠的研究结果(如: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RCT)和对RCT进行的系统评价(SystematicReview,SR))进行,证据及其质量是循证医学的核心。循证医学强调临床研究证据、医师临床经验和患者选择三者的有机结合,要求每个临床医师随时追踪最新的、可靠的、有效的证据,并用于实践。EBM在不排斥基础研究证据的同时,更强调以人为主的临床研究证据,特别是以患者为中心的诊断、预后、治疗、预防及康复等方面的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据,并较好地提供了快速获取所需科学证据的途径。同时,注重医师长期积累的、有效的临床诊疗经验。此外,循证医学还注重大样本随机对照“金标准”对干预效果的评价以及终点判定、生活质量、重大事件评价,其采用荟萃分析处理临床研究资料、通过系统评价方法得到客观的数据,提供科学证据等[3],为解决多因素的医学问题进行积极地尝试并提供有效的措施。

2中医药标准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标准化越来越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所谓“得标准者得天下”,谁拥有了标准谁就掌握了行业发展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特色优势领域,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几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产业之一。建立中医药技术标准体系,使技术标准成为提升我国核心竞争力的坚实技术基础,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2.1中医药标准化研究的现状

中医药标准化是提高中医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其在加速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提高中医药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纷纷开始了对中医药标准主导权的争夺战,都加强了对中医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力度,相继制定了一批与中医药临床、科研或管理相关的指南或标准。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不断深入,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目前,我国已把中医药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列入了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并将此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战略任务。设立研究专项对中医技术方法进行创新性研究,如“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医药标准规范技术体系研究”项目中“中医标准制定方法与共性技术的示范研究”,为开发适宜中医药标准的共性技术做出创新性尝试。在中医药标准制定方面,国家标准管理部门、国家行业管理部门、全国有关学术组织、地方有关部门颁布的中医药相关标准规范已达200余项,其内容涉及病证分类、诊断标准、诊疗指南、疗效标准及针灸穴位等多个方面,如:《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医证候名称与分类代码》、《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证候规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这对我国掌握中医药以及传统医药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2.2中医药标准化研究面临的问题

我国中医药标准化研究取得的成绩固然令人欣慰,但形势仍十分逼人。一方面,近年来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优势,在国际上大造舆论,大肆去“中国化”。如将针灸穴位命名采用简单的“数字编号”,将其以中医药为母体的传统医学体系命名为“东方医学”等,采取各种形式和途径与我国争夺针灸、中药、中医基础术语等国际标准制订的主导权。另一方面,我国中医药标准化研究起步较晚,尚存在组织管理不统一、标准制定不规范、多种标准并存、科研设计质量不高、缺乏符合中医特点的方法学工具等问题。在中医药标准制定和评审的技术方法上,多是模仿借鉴国外经验和国际成熟的技术方法,缺乏自主创新。因此,积极探索建立适合中医药特点的创新性方法学技术,开展中医药标准化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对促进病名证候标准化、诊疗规范标准化、疗效评定标准化和中药质控标准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和价值。

3中医药标准化如何实践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及其信息资源已成为医学研究的重要依据,在中医临床和科研中运用循证医学是中医药发展的必然选择。为加快推进循证中医药学的发展,建立起既符合现代生命科学要求,又突出中医药特色,能够被现代医学接受和认同的中医药标准化体系,个人认为目前需要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坚持病证结合,中西医结合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独特途径和方法,是中医学的灵魂所在。在传统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中有着循证医学的雏形,如中医的证候,其中“证”是“证据”,“候”是外观表现,其诊疗过程就是从四诊获取信息、证据,并根据这些证据进行辨证施治,但终未能形成以证据为前提去处理临床问题、指导临床决策。辨证论治的核心环节是对“证”的认识和把握水平。传统意义上,“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本质的综合反映,在宏观上表现为特定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的有机组合,是从整体观出发对疾病内在变化的概括。同一“证”可以出现在多种疾病当中,而同一疾病也可表现多种“证”,如冠心病心绞痛,按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但“心力衰竭”、“胃食管反流病”、“骨质疏松症”、“干燥综合征”、“脑梗死”、“脑出血”等亦可辨证属气虚血瘀,这使得非谙于中医之道者无所适从。因此,证候标准化的重要途径是坚持病证结合、中西医结合,选择中医治疗相对有优势的现代病种作为证候规范化、标准化的切入点,按照“以病辖证”原则,将中医的“证”限定在西医的“病”的范畴,以使疾病的中医药治疗和研究在可控的条件下进行,这不仅为中医药科研和国际交流带来诸多的便利,而且可为循证医学客观证据的获取创造前提条件。

3.2坚持主、客观指标相结合

中医学与循证医学都遵循证据,注重实践,具有整体观念。中医学的辨证以症状、舌象、脉象等一系列主观指标或软指标为依据,注重证候疗效和患者主观感受,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个人经验。现代医学强调的是生物学指标,即所谓客观指标或硬指标,主要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体征发现,诸如三大常规、肝肾功能指标、X线、转氨酶、血糖、血压等。循证医学则强调主、客观指标相结合,重视与患者密切相关的临床指标,如病死率、致残率、生存期、生活自理能力等以及心脑血管系统的重要临件,如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猝死等作为主要的结局指标,并十分重视对患者主观感受、功能状态、生存质量和卫生经济分析的评价,而不是单纯的实验室或影像学等中间指标的改变。中间指标只有在被证实与真正重要的临床结局具有相关性、并确定是由于治疗所带来的结果时才具有意义。因此,主、客观指标的结合,促使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从宏观到微观,从机能到形态更加广泛、深入,同时对循证医学证据的收集也更加全面、系统,有利于实现中医诊疗的客观化、标准化。

3.3建立临床疗效客观评估体系

中医药的生命力就在于其疗效,而疗效的确切性是疗效评估的关键。中医药专家宝贵的临床经验只有依靠RCT的严格验证,才能转化为最佳的客观依据。目前,中医临床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大的随机性,缺乏规范统一的、大家较认可的疗效评定标准,证候或疗效判断指标难以规范化和测量,疗效指标多为临床症状描述,缺乏长期随访的客观终点指标。如有些疾病可以自愈或自然缓解(如胃炎、溃疡性结肠炎等),有些是心理暗示作用的心理疗效,更有一些所谓的“人情疗效”、“面子疗效”。因此,必须引入循证医学方法,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估中医药疗效,临床观察中必须严格遵循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试验,注意采用客观疗效观察指标,实事求是,严格地进行观察,以排除各种干扰和误差,形成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据,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医临床疗效的评价建立在牢固的科学证据之上,以保证医疗技术标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3.4放弃偏见,注重联合

循证医学中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实验(RCT)方法,是评价一种治疗措施的最佳方法,也是该疗法有效性和安全性最可靠的依据。利用RCT方法,可以进行荟萃分析或作系统评估,即系统全面的收集全世界所有已发表的临床研究文献,筛选符合质量标准的RCT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出最可靠的结论,大大缩短该领域的研究周期,促进学术进展。长期以来,中医学的临床研究论文大多为个案报道、经验总结和病例总结,研究设计质量不高,随机对照试验较少,疗程不规范,样本数量少,可重复性低,检测指标不明确,对不良反应观察很少,发表偏倚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可信性,阻碍了中医药标准化和现代化进程。因此,我们应该克服学派之争和门户之见的传统陋习,组织国内外多方力量,联合攻关,对重大疾病的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的有效性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RCT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加速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进程。

循证医学概述范文第3篇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指医生对患者的诊断、治疗、预防、康复和其他决策应建立在当前最佳临床研究证据、医生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及患者的需求和意愿三者有机结合的基础之上[1-2]。

医师的专业技能和经验指医生应用临床技能和经验迅速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并建立诊断以及判断患者对干预措施可能获得的效益和风险比的能力,也就是对患者正确进行个体化处理的能力。最好的证据在用于具体患者时必须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病情与病程等灵活应用。

患者的需求和意愿指患者对接受诊治措施后病情改善的期望程度、价值观和偏好。循证医学提倡医生在做出医疗决策时应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征求患者的意见。结合证据、经验与患者意愿,才能使患者获得最佳医疗服务和满意度。循证医学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

循证医学并非突然出现,早在70和80年代,临床流行病学的发展及其对提高临床科研和医疗质量的贡献为循证医学的兴起奠定了重要基础。循证医学是临床流行病学的应用和发展,它在临床流行病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临床研究证据在临床实践中的正确应用以及研究证据质量的评价和提高。

2脑血管病应用循证医学的必要性

临床医生常常面临许多临床疑难问题,过去常用的解决方式为:根据既往的经验;询问高年资医生;查询教科书;根据推理或动物实验结果;意见不统一时,由多位医生讨论,形成一致性意见;这些方法长期以来帮助我们解决了不少临床问题。然而进人21世纪后,随着知识更新的加快、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患者和家属知识水平的提高,医疗纠纷的增加等,上述习惯的方式常常显示出明显的局限性,因这样获得的知识或经验可能是片面的或过时的。人们从网上获得的信息可能会与我们的习惯处理方法有所不同,为什么要选择某些疗法会受到质疑,有时可能会令我们十分尴尬。面对这种挑战,学习循证医学,掌握更新知识的方法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脑血管病领域应用循证医学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在脑血管病领域也存在以下问题:①一些有证据证明有效的医疗措施没有及时推广[如脑卒中单7c(strokeunit)],而一些尚无证据证明有效的干预措施却被广泛使用(列如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常常静脉使用肝素、尼莫地平等);②以患者为中心的、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据不多,大量临床研究的质量有待提高;③第一线临床医生获取最新最佳研究证据困难等等[2]。因此,脑血管病研究者有责任进行高质量的研究,为临床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科学依据,并使之容易获得;脑血管病医生有责任去应用高质量的研究结果,使自己为患者做出的各种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安全和经济。目前,循证医学已在很多临床学科受到欢迎和重视,已被公认为21世纪临床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21世纪的临床医生如果不具备循证医学知识将面临落伍和淘汰。发达国家已在各层次医学教育中引入循证医学内容。国内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原华西医科大学)已在医学生中开设循证医学课

程。

3循证脑血管病领域证据的地位和作用

证据是循证医学的基础,证据质量是循证医学的关键,但现实中受科技发展和时代的局限,当前脑血管病领域中有足够临床试验证据的疗法还不多。以急性卒中的治疗为例,近20年间,仅卒中单元、阿司匹林、缺血性脑卒中45h内静脉溶栓、开颅减压术治疗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的效果有充分可靠的RCT或系统评价研究证据[3]。循证医学承认这些局限,正确审视目前医学发展现状,故它倡导“当前最好”:临床研究者应提供当前最高质量的研究证据,临床医生应使用当前可得到的最佳研究证据。因此,在循证医学发展的不同阶段,证据在影响临床决策诸因素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不同。在科学研究不太发达的时期,研究证据较少,证据在影响临床决策各因素中所占的比重较小,而经验、推理和直觉的比重较大。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临床研究方法学的改进,高质量临床研究证据会越来越多,在影响临床决策诸因素中所占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

4高质量证据与证据级别

高质量证据是指采用了足够的防止偏倚的措施,保证了结果真实性、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研究证据[2]。它包括病因、诊断、预防、治疗、康复和预后等各方面的研究。动物实验等基础研究的证据固然重要,但其主要作用是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和提出假说。临床人体研究的作用则是证实动物实验提出的假说,为临床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证据。关于治疗性临床研究证据的分级,目前有多种大同小异的版本。一般来讲,治疗性研究证据按质量及可靠程度可简要分为五级(可靠性依次降低)。一级: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二级:单个样本量足够的RCT;三级:设有对照组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的研究;四级:无对照的系列病例观察;五级:专家意见。国际公认RCT的系统评价或RCT的结果是证明某种疗法有效性和安全性最可靠的依据(金标准)。在没有这些金标准的情况下,可依次使用其他证据,但应明确其可靠性降低,当以后出现了更好的证据时则应及时使用更好的证据。

5系统评价和大样本的RCT证据是最可靠的证据[4]样本量越大越能代表总体的真实情况,但大样本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定义和统一的规定。研究不同治疗方法用于不同疾病时对样本量的要求不同,原则是首先要确定你不希望漏掉的、对患者有意义的最小疗效差异,然后根据相应的公式进行样本含量计算(可通过统计软件计算)。拟验证的疗效越小,事件发生率越低,所需要的样本量越大,如阿司匹林对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死亡和残疾率效果的证实使用了数万例样本。研究6h内静脉溶栓疗法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死亡和残疾率的效果大约需数千病例。总之,如果研究目的是为了帮助临床决策、改变临床实践、推广性好,就需要较大的样本。例如脑血管疾病等是多因素疾病,针对某一或某些发病因素或机制的单一治疗措施不可能取得青霉素那样神奇的疗效。但只要某种措施有一定程度(moderate)的疗效,并利大于害、具有临床意义,则值得推广。但要证实这种疗效,小样本的临床试验是不可靠的,故需要具有足够检验效能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如megatrial),一个单位往往难以完成,因此八十年代后期出现了跨国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但由于条件限制,目前多数的单个RCT样本量较小而难以对某一干预措施的疗效和安全性得出可靠结论,其结果还往往互相冲突,难以应用。然而,把这些小样本RCT联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就增大了样本含量,减少了偏倚,增强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类似于一个大样本的多中心临床试验。例如,

1995年以前,世界上研究脑卒中单元(strokeunit)疗效的临床试验共10余个,每一单独的试验均不能证明是否有效,后来将所有10余个临床试验收集起来进行系统评价才证明其有效而在全世界推广。系统评价是全面收集所有相关的RCT并进行科学的评价分析或定量合成,从而得出综合可靠结论(有效、无效、或还需进一步研究)的过程。当系统评价使用了定量合成的统计学方法时也称为Meta分析[5]。

6循证指南

循证医学提倡在临床实践中,尽可能使用当前可得到的最好证据、结合临床经验和患者的意愿进行诊治方案的选择。一个好的、以证据为基础的临床指南已经完成了对当前证据的收集和评价,并将证据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对临床实践提出具体和实际的指导意见。对某一临床问题,即使当前还没有可使用的研究证据,指南也会根据共识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因此,遇到一个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后,最好先寻找和使用临床指南。但应注意,临床实践指南的质量良芳不齐,以循证指南最为科学、合理、可靠。循证指南即将推荐意见与相关的证据质量明确地联系起来,依据对现有证据进行评价的结果来确定推荐意见制定指南[6-7]。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自2010年以来积极推动其下各专业组循证指南的制定,截至目前脑血管病学组已经发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诊治、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血管内介入诊疗等循证指南[8-11],脑出血及其他神经病学亚专业的循证指南也正在制定中。

7循证医学与个体化处理[12]

临床医生往往对循证医学和个体化处理的概念模糊不清,在临床实践中经常将两者对立起来。临床决策中,或过分教条地绝对化地强调研究证据的作用,或过分强调个性及个人经验或病理生理的推理。一个常见的误区是,在临床上使用大样本临床试验证据是循证医学不是个体化治疗,依靠经验或病理生理推理才是个体化治疗。显然,这些误区不利于循证脑血管病的正确发展。所谓个体化处理就是临床医生针对所面临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适合于该患者诊治措施的过程,应包括使用证据、医生经验或病理生理推理并结合患者意愿的决策过程。临床上即使是同种疾病的不同患者,由于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处于疾病自然病程的不同阶段、患者的社会经济状况等各异,其具体病情也可能千差万别,如果用同一种模式去处理,生搬硬套,绝对化或教条化地应用证据,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对每一例患者作出相对最合理的处理,显然少不了医生的丰富经验和病理生理推理。但不管病情怎样特殊,个体化处理也应该尽可能有依据,而不是随心所欲。循证医学和个体化处理并不矛盾,从本质上看,循证医学概念正是描述了对个体患者的处理应该全面考虑的原则,采取适合于患者的最佳诊治措施,其本身就是科学的个体化处理原则。循证医学的倡导者并非否定经验的作用,只是针对临床上长期以来重经验轻证据的状况对证据进行强调,提醒大家选择治疗方案时只有经验和动物实验依据是不够的。

8脑血管病循证临床实践

循证医学临床应用的基本步骤:①针对具体患者提出临床问题;②全面收集有关研究证据;③严格评价证据质量;④将研究结果用于指导具体患者的处理;⑤进行后效评价,总结经验和教训。下面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为例介绍如何在脑血管病领域进行循证治疗。

案例:一位70岁女性患者因右侧半身无力、说话不清4h收入某医院神经内科。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5年。查体:血压164/106mmHg,意识清,不完全运动性失语,右侧上运动神经元性面瘫和舌瘫,右侧上、下肢肌力II级,生活不能自理。急诊脑部CT扫描显示没有出血和其他异常密度影。初步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对该患者的循证治疗根据上述原则主要分为五步。

步骤一、提出问题

患者、家属及主管医生均提出问题:①能否使用榕栓药物以降低该患者死亡和残疾风险?②是否应对该患者进行积极降压治疗以及何时使用降压药物?③怎样选择其他疗法?

步骤二、寻找证据

该患者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国内近年已发表有2010年及2007年两个版本的缺血性脑卒中指南,其中最新的为“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以下简称2010版指南)[8],是循证指南,国外也有多个循证指南(包括2008年欧洲的“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处理指南2008”和2007年美国的“成人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处理指南”及其更新版)[13-14]。应尽可能参考最新的本国指南。

关于溶栓因溶栓时间窗很短,对该患者应快速决定是否溶栓。我国2010版指南推荐对发病3h内和3~45h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使用rtPA溶栓(Ⅰ级推荐)。这与欧美指南一致。主管医生将该患者情况逐条对照了指南中溶栓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确定适合进行溶栓治疗。尽管指南都推荐发病45h内的患者静脉使用rtPA,仍需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使用rtPA后的早期颅内出血和死亡风险以及费用问题,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关于血压的处理我国2010版指南建议:血压持续升高,收缩压≥200mmHg或舒张压≥110mmHg,或伴有严重心功能不全、主动脉夹层、高血压脑病,可予谨慎降压治疗。准备溶栓者,应使收缩压

证据充分应广泛使用:卒中单元,阿司匹林150~320mg/d;证据欠充分应限制性使用:肝素限用于少数再栓塞风险很大的患者;目前不推荐使用:各种类型抗凝剂元选择地广泛使用、血液稀释疗法等。

步骤三、评价证据对指南可以进行评价,以确定其推荐意见的可靠程度。己对原始研究证据进行了质量评价的循证指南相对更为可靠。对指南真实性(validity)、可靠性(reliability)和临床意义及实用性进行评价的要点如下:

A指南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①指南是否收集了所有最新的有关证据,并进行了分析、评价和对其真实性进行了分级?

最新的我国、欧洲和美国指南都大致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介绍了制定指南的目的、参加制定指南的人员情况及制定指南的方法,并给出了大同小异的证据水平和推荐意见强度对照表;对处理措施当前有关研究证据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价并在指南中进行了报告,列出了相应的参考文献;最后在这些证据的基础上形成推荐意见,并标记了推荐意见强度和证据水平,将推荐意见与相应支持证据紧密联系起来。②是否对每一条推荐意见标注了其依据的证据级别和相关文献出处?最新的我国、欧洲和美国指南均对推荐意见标注了其依据的证据级别和相关文献出处。

B指南推荐意见的临床意义和实用性,执行指南意见带来的益处是否大于风险?(见步骤二)

C指南推荐意见是否适用于你面对的患者?(见步骤二)

步骤四、具体应用证据归纳对该患者的处理要点为:立即静脉使用rtPA,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病情平稳24h后开始口服阿司匹林150mg,1次/d,数周后可改为75mg,每天一次并长期使用(Ⅰ级推荐)。如果患方不同意溶栓治疗,就应立即使用阿司匹林、对症、支持、康复和防止并发症及复发等措施。该患者的血压不太高且病情稳定,故暂时不急于使用降压药,可考虑于病情平稳24h后开始恢复原用降压药物。有条件应进入卒中单元(Ⅰ级推荐)。

步骤五、后效评价患者应用上述治疗原则后病情稳定,出院时血压稳定在140/80mmHg,右侧肢体肌力恢复到Ⅲ级,失语较入院时好转,复查头颅CT示左额叶斑片状低密度改变,未见出血。提示应用当前治疗策略效果尚佳,出院后应定期随访。

9中国的循证医学研究和培训中心

为在我国开展和普及循证医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原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96年7月开始进行中国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的筹建工作。1997年7月经卫生部正式批准建立中国循证医学中心,也称中国Cochrane中心。于1999年3月被国际Cochrane协作网正式批准注册为全世界13个Cochrane中心之一。该中心是亚洲和中国的第一个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目前已建立中文临床研究资料库(包括神经疾病),长期致力于系统评价和卫生技术评估的开展和实施,并倡导国内研究者开展高质量的临床试验,为我国临床实践和政府卫生决策提供可靠的临床研究证据;并定期举办循证医学培训班,普及和推广循证医学知识,培养高质量临床研究证据的提供者和应用者(中国循证医学中心网址:http://wwwebmorgcn/)。

为促进神经疾病防治领域临床研究和医疗质量的提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于1996年在国内率先引进循证医学理念和方法,进行神经科领域的循证医学实践探索,现已初步建成中国神经疾病临床研究资料库;并加人了国际Cochrane脑卒中协作组和Cochrane神经肌肉疾病组;已完成数十种脑卒中防治方法的系统评价;同时正在进行与国际接轨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卫生技术评估和其他类型的临床研究,希望为神经疾病的临床实践指南、政府卫生决策和第一线的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研究证据,为促进循证神经病学(evidencebasedneurology)在中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SackettDL,StrausSE,RichardsonWS,etal.Evidencebasedmedicine:howtopracticeandteachEBM[M].2ndedition,London:ChurchillLivingstone,2000

[2]刘鸣,何俐.神经疾病领域循证医学的应用概述[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0,33(6):368-370

[3]刘鸣,杨杰,王一平.对循证指南制定方法与临床应用的新思考[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2):127-128

[4]刘鸣,袁光固.脑卒中治疗研究的新方法:Meta分析介绍[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6,4(6):352-356

[5]刘鸣.系统评价、Meta分析及在神经疾病的临床应用[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1,34(6):369-371

[6]刘鸣,张苏明,郝子龙.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10版的制定及解读[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4(6):369-374

[7]WoolfSH.Practiceguidelines,anewrealityinmedicine.Ⅱ.MethodsofDevelopingGuidelines[J].ArchInternMed,1992,152:946-952

循证医学概述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护理问题期待研究证据,而循证护理在临床中越来越普及,但是通过调查发现,护理人员获取证据存在三大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目的】提高我国护理水平,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方法】结合护理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获取实证,制定护理决策。【结论】努力的寻找强有力的证据,制定出高质量的护理方案和护理决策,供临床护理人员运用,以普遍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从而使临床护理工作得以持续健康的发展。

【关键字】证据循证护理

循证护理(evidence based nursing, EBN),即遵循证据的护理。其定义为“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适宜的研究依据,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结合患者的价值、愿望和实际情况,制定出完整的护理方案”1。证据是指从临床经验,观察性研究或临床试验得来的任何资料或信息。这些资料或信息在某种程度上与理解某一病症或某一病症的干预性的临床决策。因此,正确认识循证护理各种证据是正确收集证据,评价证据和使用证据的前提条件,是循证护理的基础,护理研究证据及其质量是循证护理的核心。

1. 获取困难的原因

1.1 证据本身获取困难

1.1.1 循证护理是一门新兴学科,在国内的研究机构少,起步晚,资源绝对不足,自然获取证据也就相对困难。在英、美等国家循证护理的发展已步入正轨,而在中国,1997 年香港中文大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循证护理中心和2004年挂牌在复旦大学护理学院的Joanna Briggs 循证护理合作中心。研究机构的数量和规模均不如西方发达国家,自然证据的获取也就相对困难。

1.1.2 国外获得证据的途径多,数据库丰富,但未必适合中国。我们不得不承认,国外医疗制度、医疗任务分配、医疗条件、病人疾病谱以及思维模式、评价标准等与中国国情的差异甚大,因此我们必须有所鉴别和有所保留,这样又使得证据的来源减少。

1.2 技能不足

1.2.1 对于目前中国而言,2/3护理人员只接受过中等护理教育,1983年才开始恢复护理教育。英语水平低是一个普遍现象,这样使得这2/3受过中等教育的护理人员不能有效地阅读和利用国外的专业文献,评价科研成果,更不能将其运用于临床实践。虽然近年来有本科生和研究生进入医院从事护理工作,但其仍然不足。

1.2.2 对检索工具和计算机掌握不足,不能查阅相应的自己想要的文献。要查阅到文献,必须熟悉“IM、“BA”、“CA”、“EM”、“SCI”等这些目前世界上权威手工检索工具以及中国常用检索工具的检索语言、检索步骤和检索方法;而且,必须掌握计算机网络检索工具的检索方法和步骤。然而,目前国内临床护理人员对计算机的水平均不高,加之条件所限 ,培训的机会也少,这无疑地阻碍了证据的寻找。

1.3 临床护理人员的本身因素

1.3.1 现阶段,我国护理人员短缺,各种原因导致护理人员明显不足。护理人员已经是长时间处于高压力、超负荷和严格执行医嘱的被动地位,根本无暇再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完整的循证护理的实施和评价过程,更别说花时间去找证据了。

1.3.2 大多临床护理人员学历有限,自身主观能动性差,大多医院对护理人员的要求只限于不出差错事故及服务周到等,科研上安排的很少,自身创造性的空间不大,学习寻找证据的时间也少,导致证据寻找困难。

2 对策

2.1 提升护理教育,使寻找证据的困难性降低

2.1.1 对从事临床护理的工作者,应普及循证护理知识,加强英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的普及。可以在各科室定期举行英语考试和计算机操作,提高护理人员的自学能力和水平。医院可以组织人员办自己的院报,让初学者先对某几篇文章进行评价。评价是对待定题目的2篇以上已发表文章的结果和结论进行的综合概述2。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2.1.2 因为证据是循证护理的核心,对临床护理人员讲解寻求证据的重要性和方法是必要的。对于在校学习的,开展循证护理这门课是必要的,让循证护理深入人心。

2.2 管理方面

2.2.1 医院应健全后勤系统,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管理人员可以考虑将一些间接护理工作和与护理无关的工作合理分给文职人员,后勤工作人员。这样就可以压缩护理人员时间,减轻她们的负担,使她们有更多的时间来从事科研工作,那么也就有充足的时间来寻找证据。

2.2.2 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共享的优势,寻求最佳实证,对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疑问进行多角度、多方位思考。目前,中国临床护理人员学历低,英语及计算机水平差,但有办法本科生和研究生却很优秀,可以让他们来给较差的同事讲解。这样,由专长电脑操作者负责文献检索, 英语水平较好者完成外文文献阅读, 由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提供临床经验等。那么每个科室都会慢慢的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对于寻找证据也是很有利的。

3 结论

通过对影响目前我国临床护理人员获取证据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临床护理人员知识不足、超负荷的工作以及医疗环境支持的缺乏已经成为了最主要障碍。我们认为若要解除这些障碍,应从改进护理教育和护理管理方面着手。把时间还给护理人员,让其去提高自身价值,学习新知识,能更好的推动循证护理学发展,从而更好的提高护理质量,推动我国护理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循证医学概述范文第5篇

【关键词】颈椎病手术 ; 临床路径;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285-01

颈椎病手术治疗(颈前路减压植骨固定、颈后路减压植骨固定、颈前后路联合减压植骨固定术)是脊柱外科近年来开展的新业务,为患者减轻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但颈椎手术是高风险手术,对护理配合要求高。因此护理方面要求缩短术前准备时间,术后及时指导患者功能锻炼,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加强护理工作紧密衔接。临床路径是一种新的照护模式,是由医生护士和其他专业人员针对某个诊断或手术所做的最适当、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照护计划,以加速康复与减少资源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服务质量[1]。

我科于2009年12月起将实施手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根据脊柱外科颈椎病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目的是研究和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颈椎病手术治疗患者中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对 6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其中男 20,例,女10 例,年龄32~68岁,平均(55)岁;实验组30例,其中男 25例,女 5例,年龄35~70岁,平均(5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情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设计临床护理路径表:参考1997年美国东南外科协会制定的临床路径表的十项内容[2],医疗措施,以及评估、检查、医疗护理结果,自行设计临床路径表,见表1。

表1 颈椎病手术治疗临床护理路径表

1.3 方法:两组均以整体护理为基础。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治疗护理。

1.3.1 成立临床路径小组:由科室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组成。

1.3.2 实施:实验组患者从入院即进入临床路径护理。具体方法为: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对病情进行评估,按照临床路径,给患者进行入院介绍,解释路径的有关内容、作用及要达到的医疗护理目标,取得患者的理解与合作。主管医生、责任护士严格遵守路径表,所有项目都必须按时完成,因病情变化等原因不能按路径表要求执行的,要记录原因及干预措施,已经执行的内容签名。护士长,科主任每天检查,了解路径执行及出现变异情况,快速做出变异分析及处理,及时进行过程质量评价,反馈并完善路径表,使每个环节都获得最佳效果。出院时给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做好出院指导。

1.3.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比较,实验组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见表2.

2.2 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组健康教育知识得分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表2 两组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比较(x±s)

表3 两组健康教育知识得分及患者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3.1 对手术治疗颈椎病的患者施行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明显缩短了术前准备时间和平均住院日,同时也降低了医疗成本。

3.2 临床路径的实施提高了护理主动服务的理念护理路径使护士明确在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怎样做,克服以往工作的盲目性,尤其对低年资护士,护理路径是行动的指南。

3.3 有计划安排患者住院流程,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和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临床路径的开展,增强了医护间治疗护理合作的同步性,保证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各个环节得到精心及时的治疗和护理。

3.4 临床路径的制定和执行是一个“制定――执行――检查――修正”的循环过程,必须依照“循证医学”、“循证药学”和“循证护理”等方法[3],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工作责任心,更新知识,拓展知识面,不仅仅只掌握护理专业知识和基础护理理论,还要全面掌握药物知识、医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适应临床路径新型管理模式。

4 结论

手术治疗颈椎病临床路径的实施,把患者入院的每一项护理工作都进行了科学设计,实现了护理工作的程序化。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住院日期和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董军.临床路径的特点与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03.23(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