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院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每一个企业都会有一定的财务风险,当然医院也不例外。而随着医院所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医院的财务风险也越来愈大,因此医院必须对其面临的财务风险有一定的认识,认识其重要性。同时通过对医院财务风险进行原因分析,并据此加强医院的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意识,同时采取一定的措施控制财务风险,以保持医院的健康发展。
一、医院财务风险的内涵
医院作为一种经济实体一定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财务风险。一般医院的财务风险是指在医院的日常活动中由于存在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会使得医院财务活动偏离了预期,从而使得医院可能会承受一定的损失或获得一定的机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医院的风险有两层涵义,有可能会为医院带来机会同时也会给医院带来损失,若是蒙受损失过大还可能会使医院陷入危机之中。
二、医院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一)医院财务管理不到位
医院在对财务进行管理上目标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不合理。首先医院并不同于一般营利性的企业,医院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实体,它是为社会提供福利的,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所以应该摒弃在财务管理目标上以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片面的目标。其次,虽然医院在为社会服务,提供社会福利产品,但是也应注意到医院也是一种经济实体,是有盈利性质的,并不能将财务管理的目标片面地定位为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
(二)医院财务管理者风险意识能力不足
在医院中风险总是存在的,它与正常的状态并存,而医院财务管理者的任务就是将这些风险在医院造成影响之前识别出来,并根据所预测的风险种类、重要程度等方面,制定出一定的措施进行预防或管理。但是就目前医院财务管理者来说对财务风险进行管理的意识还不是很强,对此有很多的疏忽,致使医院的财务工作的管理者斌没有很好的对医院的财务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导致医院会由于对财务风险管理的意识不足,而是医院做出错误的不合理的决策和判断,从而引发财务风险的发生,使得医院蒙受巨大的损失陷入危机之中。
(三)医院日常经营管理不善
在医院的日常经营中由于各种经营活动不恰当而导致医院的财务风险增大。比如随着人们对医疗需求增加,医院会对其医疗基础设施进行扩建,这就需要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引进大型设备。然而这些都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若是医院在这些日常经营活动中没有认真科学的进行管理规划,很可能导致医院由于资金支付困难而陷入危机之中。同时医院又由于资金困难且融资渠道有限必定会使得银行借款比例加大,从而使得医院对银行债务依赖增大,但是若债务水平过高,这也会引发医院的还款危机,财务风险增大,使得医院陷入新一轮危机之中。
(四)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财务人员水平不高
由于很多医院对内部控制的作用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因此在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上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在医院大型设备的采购上并没有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的进行决策的依据并不是根据制度来定而是由医院领导主管决策,同时在执行时也没有进行职责明确的岗位分工,在这一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同时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的水平还不高,相关的会计知识还比较薄弱,主要还是一些基础的会计技能多限于管钱和做账,缺乏统筹资金运营的能力。
三、医院财务风险的控制和防范措施
(一)对医院财务管理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
医院虽并不同于一般营利性的企业,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实体,但是它除了为社会提供福利的,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同时也具有盈利性质。因此在医院的财务管理目标的定位上不能片面的定位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或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在其目标的定位上也追求两者的结合,在坚持以人为本,更好地为群众服务的同时也要注重医院的价值提高,对医院的资金运营等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规划,追求在医院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社会福利。
(二)提高医院管理者的财务风险意识
医院管理者的财务风险意识不高直接会导致医院的财务风险增大,所以十分有必要提高医院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的认识,提高财务风险的意识。医院领导可以组织活动宣传财务风险知识,或对医院的管理者进行培训加强其对财务风险重视程度,同时对其进行技能培训,使其不仅有着财务风险意识,也有着应对财务风险的措施,真正提高财务人员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
(三)加强对医院日常经营活动的资金管理
在医院的日常经营中应加强对资金的管理。首先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要考虑到医院的长远发展,科学合理地进行投资决策。在需要进行进行投资决策时首先对资金的需求量进行合理的预估,然后将可供选择的融资方式进行合理的分析,综合各种因素选择最优的融资方式。其次在医院的需对医院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如资产负债率、资本结构等,及防止医院的资金利用不合理也防止医院对对银行借债的依赖过重,应对其进行综合评估选择最优的资金结构和负债水平。总之在医院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不仅要根据医院的长期规划进行经营决策,而且还应注意到企业的财务指标合理地选择资本结构,降低医院的财务风险。
(四)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提高财务管理人员水平
首先医院要有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同时提高对财务风险控制和防范的意识,建立或完善医院的内部控制度,从制度上对医院的财务活动进行约束和控制,提高员工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使得对医院的日常投资决策有一定的控制和管理,降低医院的财务风险。同时还要采取一定的手段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者的业务水平,以有效的降低医院的财务风险。首先可以对医院的财务工作者进行一定的员工培训,加强其对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会计知识,提高医院的财务工作者的自身素养和能力,培养员工进行财务风险应对的水平,同时还可以引进一定的高级会计人才,加强财务人员的医院的财务风险进行预估和控制的能力,并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能应对医院的财务风险,提高医院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和防范的水平,从而有效地控制医院的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蒋巍. 浅议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 管理视野,2012(6)
[2] 孟祥辉. 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 中国外资,2012(9)
关键词:医院;财务风险;成因;防范措施
在我国社会经济制度不断改革的基础上,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的财务管理都逐渐走向独立,从侧面反映出在医院在社会市场中的竞争的愈发激烈。同时医院在运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医院必须深入探究自身财务风险存在的原因,财务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最大程度的降低财务风险带来损失。
一、医院财务风险概述
医院的财务风险是指医院在参与各种财务活动的时候,因为存在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财务收支情况与预期的财务收益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医院产生较大经济损失的隐患。所提医院必须对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科学的分析,且找到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采取合理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制定财务风险预防机制,最大程度的降低财务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
二、医院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一)财务人员缺乏管理理念、缺乏风险意识
从目前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构成来看,很多管理人员不能做到专岗专职,很多财务管理人员忙于事务性工作。严重的缺乏风险意识。另外很多财务会计难以实现向管理会计转变,容易在财务管理操作的过程中出现大量的漏洞,诱发财务风险。其次,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有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的效率,很多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工作只为应付领导,没有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的意识,导致财务运行管理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最后,很多医院沿袭传统的医院财务管理模式,没有根据市场动态的变化进行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和改革。
(二)负债经营,容易诱发医院财务风险
很多医院盲目建设发展,搞基建、买设备、扩张床位等,但是没有财政支持,只能通过货款扩建医院应该硬件规模,形成负债严重的格局。医院负有到期偿还本金的法定责任。如果医院用负债进行的发展建设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率,或者整体的经营和财务状况恶化,就会造成资本收益率大幅度下降,而且还会使医院经营面临无力偿债的风险,诱发医院财务风险。其次,医院发扬救死扶伤的宗旨,收治了大量“三无”人员,这类费用造成大量死账呆账,致使医院财务收支失衡,导致财务亏损,也是形成财务风险的一个因素。
三、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首先,医院应该选取具有专业财经、会计专业知识的人才担任财务的管理工作,保证其素质技能够使用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下的财务管理工作。其次,医院要对在职的财务管理人员加强培训,不断的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应变能力,预警财务风险,避免医院重大的财务损失。
(二)优化医院的资本结构
市场经济环境下,医院根据自己的经营需求开展相关的理财活动已经是普遍化的现象,所以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需要明确医院资金来源渠道和资本的结构,对资金结构编制的风险进行科学的分析。医院也要加强普及财务理财管理的知识,为医院的财务管理提供安全保障。医院要明确自身的流动性资产,保持良好的资产流动性,提高医院整体的财务管理水平。
(三)加强医院内部财务管理建设
现阶段,医院财务管理要根据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运行情况,建立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并能够促进自身发展的内部财务管控。内部控制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医院结合内外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传统的管理制度进行改善和创新,公开透明内部资金的收支明细,增强资金安排的合理性。以市场价值为导向,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事前监督,确保各项财政支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财务预算体系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医院应该完善财务预算体系,加强对内部财务的管理。以社会利益为立足点,建立健全自身的财务预算体系,保证其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可以科学有序的展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医院管理逐渐走向独立经营,医院的财务管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导致医院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隐患。医院必须对潜在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加强医院内部财务管理建设;优化医院的投资管理和资本结构;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制定财务风险预防机制,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最大程度的降低财务风险带来损失。
作者:申少君 单位:桂林市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医院;财务风险;成因;防范措施
1医院财务风险的概念
医院财务风险是指医院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医院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医院财务风险大概分为五类:①筹资风险,指与医院筹资相关的风险,是由市场因素、经营管理决策等因素的存在,使得筹资不能达到预期效益的风险;②投资风险,指由于不确定因素使得投资报酬率与预期目标有一定偏差的风险。③经营管理风险,指医院内部经营管理不当引起的财务风险。④资金回收风险,指资金在转化回收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时间和金额的不确定性。⑤收益分配风险,指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医院今后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而带来的风险。
2医院财务风险的成因
医院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医院长期财务经营矛盾的集中体现,总结以往医院经营创新成功与失败的例子,可以得出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如下。
2.1医院缺乏风险意识 医院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许多医院对财务风险缺乏足够了解,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不能从根本上把握风险的本质,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由于风险意识淡薄,我国大部分医院尚未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致使财务风险时有发生。
2.2财务监管制度不健全 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违规行为的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医院的资金管理普遍欠缺规范,财务监管制度不健全。医院财务监管制度的相对滞后,资金得不到合理使用,影响医院整体目标和长远规划及发展。很多医院都是出了问题才知道财务制度的重要性,才去有意识的弥补漏洞,都是事后控制,事前、事中得不到有效控制。
2.3对资金时间价值认识不够 从医院的经营管理状况来看,医院对资金的时间价值重视不够,其表现为:流动资金占用太多,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重大项目投资决策主观性强,缺乏科学合理的可行性分析,从而造成长、短期投资行为目的性不明确,使得资金回收慢、投资率回报低。大多数医院在引进设备时没有充分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科学合理评估设备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引进后没有对其进行分析评估,结果有的设备闲置不用,有的设备提前报废,造成大量资金浪费,为医院管理埋下隐患。
2.4财务管理人员能力欠缺 医院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缺乏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观念,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对于财务分析和财务控制不够熟练,财务分析能力不高,不能及时发现财务风险的征兆。大部分财务专业出身的财务管理人员,虽精通专业,但对临床医疗工作、医院运营的规律、医院管理知识等缺乏了解,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现代医院财务工作要求。
2.5财务风险评估体系和风险防范预警机制不完善 医院的财务风险贯穿于整个财务管理过程中。医院在各种经营活动中,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相偏离的情况是难以避免的。如果缺少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在发生财务风险时,医院处于被动状态,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境地。
3医院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医院财务风险是一种客观经济现象,完全消除财务风险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对于医院财务风险,我们只能采取尽可能的措施将其降低到最低的程度,并且要将财务风险控制贯穿于整个财务管理过程中。
3.1树立全员风险意识 医院应加大风险知识的宣传力度、风险管理的培训力度,提高全员对财务风险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各种财务风险的了解,熟悉工作中财务风险的不同表现形式,树立风险观念。力争全员上下为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编制一张有效的“安全网”。
3.2加强成本和预算控制 医院应结合自身实际,完善相关政策及核算办法,通过全面成本控制方式,对医院的运营成本、管理成本,以及发展成本进行科学、合理且全面的管理;院应该加强预算控制,将预算管理提升为医院全局的管理行为,加强组织领导,以财务部门为中心,动员和组织各相关部门,根据国家医药卫生改革总体目标,结合医院长期发展规划和近期发展目标,编制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医院预算。预算一旦通过,要从预算跟踪控制、预算分析、预算调整等各个环节进行精细管理,严格执行。
3.3重视资金的时间价值与运营风险分析 医院应认真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根据经营活动的需要和财务能力,充分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宜性、经济上的盈利性和合理性,对投入的设备要从质量、效率、效益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分析,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确保投资安全、投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保障投资项目能获得预期收益,确保投资可以按期收回。要建立设备评估体系,评价其是否按照既定方案实施,经济效益实现情况等。
3.4加强财务人员学习培训 一方面,加强财务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加强医院管理、税收、金融、法律等多学科知识的学习,组织财务人员及时掌握国家政策、国际市场动态、银行融资政策、医药改革政策,并且熟悉医疗服务流程,熟悉当地医保、农合政策、医疗服务价格规定;另一方面,不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到其他先进医院进行学习交流,提高财务分析能力,以适应医院经济活动的要求。
3.5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建立财务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对医院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状况和发展潜力等敏感性预警指标进行动态跟踪,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经常性监控,在警情扩大或风险发生前及时发出信号使其充分发挥“警报器”的作用;并通过对医院每一重要决策活动将带来的财务状况变化,进行预先分析测定,评价医院的偿债能力,考核医院运营业绩,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提出有效的风险防范对策,为医院管理者做出正确经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和合理建议。除了财务科,其他科室也应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并将这些财务风险监测指标纳入绩效管理体系,作为医院员工的考核依据,使医院每个工作人员都关心这些财务指标,防风险于未然。
3.6加强应收款管理 加强对应收医疗款的管理,提高应收款的周转率,规避资金回收风险。建立并落实相关管理制度,包括:住院预交款制度、职工担保制度、欠费催收追缴责任制等,杜绝恶意欠费,减少应收医疗款的资金占用和坏账损失。应加强与各级医保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及时进行医保费用结算,避免大量资金长期滞留医保部门。
4小结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财务风险已经成为我国医院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当然财务风险的控制是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提高医院财务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以及风险控制能力,同时也需要医院各科室以及医院管理人员等的协调配合,共同提升医院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的能力,尽量的减少医院财务损失,促进医院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刚. 新形势下医院财务风险的控制[J].会计师,2013(8):22.
[2]昂慧. 现金流视角下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会计之友,2011(9):29-30.
[3]沈美萍. 浅谈医院财务风险的识别和控制[J].医学信息,2013,26(2):58-59.
【关键词】 医院 财务风险 监测 防范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逐步深化,政府的卫生投入重点正从医疗服务等个人卫生服务领域向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服务领域转变,国家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经费投入逐年减少,而医疗市场的竞争却日趋激烈,加上实行药品招标后药品利润空间压缩等因素,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者面临着巨大压力和挑战,医院的财务风险也随之加大。财务风险不但影响医院正常资金运转,也损害医院经济效益的增长,严重时可使医院陷入危机。如何监测和防范财务风险,成为了财务管理的重要课题。
一、医院财务风险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医院财务风险是指医院在医疗经营的财务活动中,由于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医院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产生或加大蒙受损失的机会或可能。
医院财务风险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客观性,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医院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二是不确定性,财务风险作为一种现象,其存在是客观的、确定的,然而具体到某一事件时,风险是否发生以及程度强弱又是不确定的;三是损失性,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各种条件的限制,财务风险影响着医院经营活动的连续性、经济效益的稳定性和医院生存的安全性,最终威胁医院的收益;四是全面性,财务风险存在于医院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具体表现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收益风险。
二、医院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既有医院外部的原因,也有医院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1、医院财务活动与外部经济环境的不一致而产生的医院财务风险
医院的外部经济环境主要包括国家经济水平、产业政策、金融市场状况、医疗服务市场的需求状况变化及各级政府对不同医院的投资偏好等。这些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将会给医院带来财务风险。
2、医院内部财务管理活动的自身偏差所产生的财务风险
一是医院资本结构不合理,负债过度,致使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或无法获得新的融资;二是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系统存在严重弊端,缺乏内部监督机制;三是医院规模异常扩大,业务迅速扩张,而接收病人的数量远未达到预期效果;四是管理不善,无法控制经营成本等。
三、医院财务风险的监测
1、医院财务风险的监测方法
医院财务风险监测的方法很多,从宏观角度分析有结构分析法、预测分析法、动态分析法等;从微观层面分析有财务状况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平衡分析法、专家意见法、保险调查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在实际风险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应根据医院所处的经营环境、医院自身经营管理的基础、管理人员的经验、风格和能力水平等具体情况来决定采用何种方法。
(1)财务报表分析法。它是根据一定标准,通过财务报表对医院的财务风险进行搜索、寻找和辨别的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易行、可靠性强以及符合医院经营管理人员思维和工作习惯等特点。
(2)指标分析法。它是指根据医院财务核算、统计核算、业务核算资料和其他方面提供的数据,对医院财务风险的相关指标数值进行计算、对比和分析,并从分析结果中寻找、辨认和发现财务风险的技术方法。在使用该方法之前必须对有关指标设定一个临界值或拟定一个风险警戒线,即某一项指标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才对医院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形成威胁,才能判定为财务风险因素。这一标准值的确定可以采用目前通行的惯例,也可以采用医院以前遭受风险袭击的临界值,还可以采用同类医院所用的标准,也可用经验判断法和集体评判法。
(3)专家意见法。它也叫定性分析法、经验分析法,它是指利用专家的经验、知识和能力所进行的风险监测和分析判断的方法。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并不是财务风险事项的所有方面都能加以量化,只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专家意见法恰恰是利用了专家的定性分析能力和经验。
(4)其他财务风险监测方法。比如分组分析法、背景查对法、相关联系法、风险调查表和业务流程法等等。
2、医院财务风险监测系统
(1)医院短期财务指标的监测。对医院来说,最迫切需要的是资金,没有现金流,医院将面临倒闭的风险。因此,医院财务风险的短期监测指标主要涉及现金存量。一是现金流量比率。该指标主要用于分析或估测医院现金流出的总体保障能力。一般而言,如果现金流量比率大于1,即现金流入量大于现金流出量,表明从整体上讲,医院对各种现金支付的需要是有保障的。
二是营业现金流量比率。营业活动的现金流量是医院现金流量的构成主体,营业现金流入对相关流出的保障程度,是整个现金流量结构稳健的前提和基础。如果该比率大于1,表明医院有良好的现金支付保障能力基础,甚至处于过度经营的危险状态。
三是维持当前现金流量能力的保障率。该比率小于1,表明取得的营业现金净流量水平不足以维持简单经营需要;而该比率大于1时,表明所取得的营业现金净流量不仅能够为简单再生产提供良好的保障,而且有剩余能力用于扩大经营或对其他方面的现金需要发挥贡献作用。
四是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该比率大于1,表明医院完全可以依靠营业活动的现金流入量偿付到期债务;若该比率小于1,则表明医院不得不通过举借新的债务或其他现金融通途径来偿付到期债务。
五是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比率。自由营业现金比率越高、金额越大,表明医院的财务风险越小,现金支付能力越强,同时医院价值与股东财富也就越大。
六是现金流量均衡匹配率。该指标是从现金流入与流出的结构上对医院现金支付能力考察的一个重要的辅分析指标,包括现金短缺率和现金充裕率。
(2)医院长期财务风险的监测。在收集医院短期财务风险数据的同时,我们还需收集长期财务风险数据并对其进行监测。医院财务风险的长期监测指标主要考察医院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其中,核心是获利能力。获利能力指标主要有:总资产报酬率=,它反映单位资本的获利水平。成本费用利润率= ,它反映单位资本创造利润水平的高低。医院偿债能力的指标也不容忽视,这主要考察资金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如果流动比率过高,会使流动资金丧失再投资机会,再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借款越多,获利越多,同时财务风险也越大。
(3)医院筹资风险的监测。资产负债率的高低是衡量医院财务风险大小的一个较为直观的重要指标,应该就不同的医院规模来实行最优的资产负债结构与资产负债水平。这种最优的结构可以根据负债与资本的加权综合成本费用来确定。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医院合理负债额度的临界点来对医院的筹资风险进行监测。
合理负债额=
当医院的实际负债总额远远大于医院的合理负债总额时,从理论上讲,医院具有一定的筹资风险,缺乏持续经营能力,面临债务危机。
四、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
1、准确把握好负债的量与度,确定最佳负债规模
负债经营使医院获得杠杆利益的同时也使医院承担了负债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损失。利用资产负债率制定举债决策时,一是要充分估计预期利润和举债增加的风险,考虑流动资产的质量以及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二是要充分考虑自有资金(净资产)和借入资金的比例,可通过期望净资产报酬率来计算分析:
期望净资产报酬率=期望全部资产收益率+×100%
=期望全部资产收益率+借入资金成本率
当期望全部资产收益率大于借入资金成本率时,增加负债会提高净资产报酬率;当期望全部资产收益率小于借入资金成本率时,增加负债会降低净资产投资报酬率。
2、选择合理的筹资方式,满足医院的资金需求
医院从各种渠道筹集资金,一般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医院使用资金所负担的费用与筹集资金净额的比率称资金成本率。对于医院来说,资金成本率是评价投资项目、决定取舍的重要标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投资项目只有在其投资报酬率大于资金成本率或净现值大于零或现值指数大于1时,方案才可行,才能获得预期的效益。
3、加强对营运资金的管理
借入资金的投向结构不同,产生效益的时间和水平也不相同。首先,应重视对长期投资的分析。一般说来,决策投入前应对其可能实现的社会或经济效益以及由此展开的医疗业务占有的市场份额进行可行性研究与论证,实现较大的产出。其次,应对短期财务资源的决策进行分析。如在对医院购入材料的价格走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对医院的现金流量进行分析。逐月分析资金流入、流出的项目和金额,以衡量短期经营状况,纠正出现的问题以加速资金的周转,提高经营资金利用率。
4、加强审计监督
审计是一个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的有力工具。医院可以采用内外部审计并用的办法。外部审计可以监督医院财务运行情况,减少财务人员营私舞弊的可能性,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降低财务风险。内部审计可以对医院各项财务指标进行关联对比,找出财务工作中的弊病,通过对成本、利润、资产、负债等方面的审计,医院可以加强财务控制,最终防范并降低财务风险。
5、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抵御风险的机制
一般说来,报酬率与风险成正比。因此,我们要树立风险意识,正确对待风险。既不能片面追求规模效益而忽视风险,不考虑医院的承受能力盲目负债,又不能因害怕风险而裹足不前,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风险,要用发展的眼光评价风险,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建立一套完善的防御机制,及时进行分析预测。如项目开展前的市场调研、信息反馈、可行性研究、筹资方式的选择、项目的实施、效益评价等都应有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制度来约束,尽可能地把因决策失误而造成的财务风险减小到最低程度。
财务风险是现代医院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随着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医疗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医院的财务风险也在加大。这就对医院的领导决策层和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级医院要提高风险意识,通过预测、监测和控制手段来降低、消除风险或减少财务风险,只有及时有效地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对财务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才能确保医院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赛琴:企业财务危机的形成及预防[J].浙江金融,2003(6).
关键词:医院财务风险;成因;防范措施
一、医院财务风险内涵及其成因
(一)内涵
医院财务风险指在医院经营过程中受到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的影,而可能出现的财务收益影响与损益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是市场社会化背景下的客观产物,其中医院财务活动如果偏离预设目标过大,则可能引发财务危机对医院的正常运营造成危害。现阶段,我国医院的经营仍延续经济实体独立化发展的模式,这就要求其必须做好针对财务风险的预判、评价、防范等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机制,以优化并改善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经营环境。医院财务风险的具体特征表现为:一是财务风险的存在客观性,其客观存在与医院经营活动相关的各个环节中。二是财务风险的隐蔽性,部分财务风险潜存与财务日常运作中,不易被实时的监控和发现,能否转化为现实危机,受到时间和特定条件因素的影响。三是财务风险与报酬相互依存且两者之间成正比关系,任何收益获得都要付出一定的风险代价可能性。
(二)成因
(1)内外环境的变化。医院资金由预算资金和经营收入共同构成。预算资金为国家对医院经营活动中低于成本收费项目的政策性补偿以及固定资产的投入;经营收入为医院药品经营、医疗器械、制剂生产等自有收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医院经营改革的深化,现代医院管理逐步由事业单位向企业化经营模式转变,医院的资金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医院经营过程中的盈亏自负性以及来自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由此,医院的财务风险也随之而来。
(2)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医院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性不强,在过去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医院的各项经营活动基本由国家包办,国家财政部门是其直接的资金供应者,不存在市场经营风险性,这种长久以来的财务风险淡薄意识仍存在于医院管理人员的头脑之中。另一方面,医院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和道德操守的良莠不齐,对新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理论和实践应用方法缺乏深入的理解,在日常财务活动的操作中,缺乏应有的科学性,这都加大了医院经营管理的财务风险性。目前,部分医院在进行固定资产购置与更新时,缺少相应的可行性分析和风险评估,投资决策指标的科学性缺乏,势必导致财务风险的加大。
(3)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医院缺乏相应的财务风险评估与事后处理措施,以致医院经营处于高风险状态。例如,医院购置的医疗设施能否收回成本并持续盈利,病人欠的医疗费用能否收回等。随着医保制度的改革与推进,医保病人的看病、住院费用的结算方式会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根据当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规定,医保病人在住院期间的费用由基金支付,部分由医院先垫付,待病人出院结算时再从医保中心取得垫付款,但同时往往还会因药比超标、平均费用超支、总费用超盘等问题被扣款。这样既影响医院资金的正常周转,也使医院承担了过多的财务风险。
二、医院财务风险防范及管理途径
(一)强化财务风险预警
强化医院财务风险预警水平,需要具体结合医院财务风险存在的具体特征,深入分析财务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性对策,以增强医院对复杂因素的应变处理能力,以发挥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基础性作用。医院部门应积极探索提高财务风险预警能力的基本途径,及时地掌握国家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动态。同时,提高医院单位领导层与基层职工的财务风险控制意识,完善财务部门的预算与决策水平,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系统。要确定资产结构合理分布指标,按照资产分类界定并保持合理的资产比例,把握现金储备、现金流的分布状况;要确定负债结构合理分布指标,测算并确定医院信贷规模、融资结构、负债比率、流动比率等财务指标;要确定薪酬结构的合理分布指标,根据投入产出率、损益平衡法,设计薪酬分配方法体系。要对由此生成的财务数据,进行数学模型构造与对比分析,从而整体掌控财务信息,捕捉风险信号,及时提出化解风险的方法。
(二)全面的财务可行性分析是降低医院投资风险的关键
医院在具体项目的投资前都需要进行财务可行性分析,对投入成本可能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全面评估,以分析出投资的价值性。同时应建立投资分析论证、报批制度,避免资金投入的盲目性与随意性,从而达到降低投资风险,保障医院经营的安全性与收益性。项目投资财务可行性分析要引入货币时间价值和现金流量概念,考虑因时间因素存在的投资风险,使用投资决策的分析方法,评价和选择最佳投资方案。
(三)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
医院要完善对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职工的社会责任感,特别要加强对财务工作人员遵守法纪法规、反腐倡廉、自我约束等方面的教育工作。同时,要为财务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继续教育环境,提高财会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加强知识培训。引入国内外先进的财务管理经验,让全体职工明确各自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全方位地提高医院内部的财务风险控制和管理水平。
(四)选择风险管理策略
风险管理策略的选择与应用,其目的在于提升医院财务风险防范与管理的整体水平。一是选择分散性风险管理。将医院所可能面对的财务风险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渠道分担,以减小风险发生时医院单方面所承受的压力。例如,医院建设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筹资方式的多样化、药品与设备供应商选择的分散化等。二是运用风险转移策略,通过购买医院财产保险、患者意外事故险、医疗责任险等形式,将风险转移到给第三方,使财务风险与社会风险平台对接,建立保险公司支付赔偿减少医院风险的渠道。三是规范风险管理流程,完善医院风险管理“预测、决策、处理”程序。设计财务风险预测与可行性方案,通过科学的计算方法确定规避风险的最优化途径;提高风险决策的科学性,避免项目投资的盲目性;通过建立系统、合理的风险处理机制,对风险的存在原因、可能造成的损失以及风险发生后的补救措施进行科学化的控制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财务风险对医院经营带来的危害。
(五)建立财务风险的全过程控制机制
建立财务风险的全过程控制机制,具体包括:
(1)事前控制。医院决策层应实现对投资性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权衡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并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提前备好处理方案,以保证风险发生时能有效地应对。
(2)事中控制。对财务营运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控制。建立健全医院财务活动中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各项财务活动在遵照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依据医院规章制度而行,以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运用科学的定量与定值分析法,对财务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并反馈与决策系统,及时调整财务活动,控制偏差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性对策。
(3)事后控制。对已经发生的风险进行归档整理,并录入管理信息化数据库即数字档案,以财务风险分析资料作为评价、指导财务管理行为,制定今后风险管理的方向和措施。对于已发生的风险,要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对医院正常活动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琢路.医院财务管理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