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厨房雕刻艺术

厨房雕刻艺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厨房雕刻艺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厨房雕刻艺术

厨房雕刻艺术范文第1篇

康百万家族,上自六世祖康绍敬,下至十八世康庭兰,一直富裕了十二代、四百多年。历史上曾有康大勇、康道平、康鸿猷等十多人被称为“康百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代中期的康应魁。他在先人的基础上,利用清朝朝廷镇压白莲教之机“尽忠发财”,富甲三省,船行六河,土地达18万亩,财富无以计数,民间称其:“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盛极一时。明清时期,康百万、沈万三、阮子兰被中国民间称为三大“活财神”;民国时期“东刘、西张,中间夹个老康”,是中原的三大巨富之一。

康百万庄园是17、18世纪华北黄土高原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它依“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传统文化选址,靠山筑窑洞,临街建楼房,濒河设码头,据险垒寨墙,建成了一个各成系统、功能齐全、布局谨慎、等级森严的,集农、官、商为一体的大型地主庄园;它的石雕、木雕、砖雕,被誉为中原艺术的奇葩。全庄园由十九部分组成,占地240余亩,保存下来的主要有住宅区、栈房区、作坊区、南大院、祠堂区等十大部分,33个庭院、53座楼房、97间平房、73孔窑洞,共571间,建筑面积64300平方米。展室摆放的有名画和古玩珍宝,其中“留余匾”被选为“中国名匾”之一,是康家教育子孙的家训匾,由清朝翰林牛暄撰写。其中一张楠木顶子床,耗工17000多个工时,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采用各种雕刻形成,共雕有“麒麟送子”、“双猩舞绳”等36幅图案,由17个部分组成,拆开可以搬运,结合在一起可以使用,不仅有供主人休息的地方,也有供丫环伺候主人的地方,是顶子床中的精品。

令人吃惊的是,如此庞大的建筑群仅有一个入口。没有知路人带领,陌生人极难找到出口,弯弯曲曲地穿行在庄园里,宛如走进了一个大迷宫。与绝大部分有钱人家所建的房屋不同,康家庄的建筑风格可谓别具风采。它的大门入口可以与古代的城门媲美,入口两侧均有主墙相依。门里还有一个仿照北京长城的t望台而建的居高临下的观景台。进入门里,拾级而上便来到观景台。在台上远眺,绵延的邙山山脉一览无余,远处洛水的潺潺声也渐渐入耳,可谓风景绝妙!

从观景台下来,便是庄园的中心区。尽管庄园的轮廓全貌保留得近乎完好,但毕竟是一片废墟,如今这里是村里小孩子们游戏的天地。孩子们的阵阵欢笑倒也不时地打破这沉寂的气氛,给庄园带来丝丝生机。

康家是个大家族,平日里总是宾朋满堂,因此可想而知康家的厨房该是如何的大,这样才能解决众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厨房里干活的人多,自然是热闹非凡,嘈杂无比。然而,其书房却恰恰挨着厨房!这一点实在是让人困惑不解,热闹嘈杂的厨房和安适静宜的书房竟然为邻。这里建有两个小亭子,还有一些枯萎、古老的花木,这些无形中给大院平添了几分伤感。书房装饰简朴,与大院里装修得豪华富丽的画室和卧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出了书房,过几间房屋,便是画室。所有的家具上都镶嵌有闪闪发光的宝石。东墙上镶挂着明、清著名书法家的作品,西墙上则挂着一件清朝官服和一把康英奎平时习武时用的宝剑。

书房西边是放置祖先牌位的灵堂,有许多精美的神龛和有关祖先生卒的碑刻。每块碑刻都要花费一个石匠三个月的工夫。然而,引人注目的还是庄园里随处可见的石柱子的底座。石柱子的作用是支撑房顶。这种建筑方式使石柱免受潮湿的侵蚀。这些六边形的底座是由多年形成的水晶石建造的,每个面上都刻有花卉和人物图案。最富有想象力的是一个中间镂空雕刻出来的人物,似乎整个石柱是由他们支撑起来的,人物雕刻得栩栩如生,活泼可爱,整个结构又不失平衡。

不少有关民间传说故事的石雕在大院里随处可见,经过了上百年的风吹雨淋,这些雕刻依然完好无损,雕刻的字体、轮廓依然醒目、美观。这要归功于选料的精细考究。

厨房雕刻艺术范文第2篇

一个用一双神奇的手搭建最小的艺术品的人,他是个传奇。

今年的日内瓦钟表展上,威拉德传奇再度延续,

他与罗伯特·高珀、司蒂芬·富斯共同创造的作品艺术之作1(Art Piece 1)吸引了无数人的瞩目,

也将微雕这项特殊的工艺带到了我们眼前。

读写障碍患者

与很多人不同,威拉德的童年绝对称不上愉快。1957年他出生在英国伯明翰,从小就患有读写障碍,这样“笨”的孩子自然得不到老师的喜爱,常常被训斥,被小伙伴们欺负更是家常便饭。孤独的威拉德选择与大自然为伍,并从中发现了常人难以观察到的乐趣,用另外一种方式解读世界。威拉德说:“我记得大概在三、四岁的时候,我就喜欢观察蚂蚁。”有一次,他问母亲,为什么蚂蚁会在我们的厨房里。他母亲说,因为它们没房子住。小小年纪的他记在了心里。在又一次受到排挤之后,威拉德躲到花园角落,看着地上的蚂蚁,仿佛是惺惺相惜般。于是,他用碎玻璃和刀片给这些小生物做出微小的木头房屋和家具。没想到,这些小小的“手工作品”得到了母亲的肯定,直到今天他还记得母亲当时告诉他的话:“你把这些做得越小,你就会变得越伟大。”

很多时候,童年的经历会影响到我们的成长,对于威拉德尤其如此。从小,雕塑就成为威拉德唯一的兴趣,没事就喜欢捣鼓些小作品。谈及儿时的经历,威拉德依然怀着感恩的心态:“童年的经历虽然不那么美好,但却是我这些年的动力,让我成为了现在的自己。看不到的才华,并不代表不存在,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一无是处的。甚至有时候,越小的东西越有价值,我做这个也是希望给大家启示,要去开发自己的潜力。”

对于威拉德来说,真正的转折点或者说真正让他下定决心从事微雕事业的是高中时一台偷来的显微镜。一次上生物课时,老师正对同学们讲解昆虫,威拉德想问老师一个问题,但老师对他的却冷嘲热讽:“你的脑容量还不如苍蝇大,别浪费大家的时间。”对于威拉德来说,这样的讥讽已经是家常便饭,但他却对课桌上的显微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把它偷偷带回家,骗家长是同学送的。然后,他就在屋里开始琢磨用显微镜做一些更小的雕塑。谁也没有想到显微镜是这个平时看起来“最笨”的学生偷走的,从那时起,他就开始认真进行微雕制作,一做就是40余年。

专注是成功的关键

微雕,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微小精细见长的雕刻技法,其作品内容要用放大镜或者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被称之为“绝技”。中国微雕历史源远流长。远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现微型雕刻。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的微雕艺术家无疑是明代的王叔远,在明代作家魏学洢所写千古名篇《核舟记》中曾对他有过详细介绍,他常常把核桃壳雕成玲珑剔透的小船,船上人物更是惟妙惟肖。地球的另一端,威拉德同样以微雕的技艺让世界记住了他的名字。

看过威拉德作品的人一定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他的作品可以这么小,甚至肉眼都不能看见,他的作品可以微小到仅有0.005毫米,有些甚至不超过人体血液细胞的大小,需要用到显微镜才能看清楚。他曾经做过一只小鸟,也就是他迄今为止做过的最小的作品,是放在人的睫毛上的。假如我们设想一根头发是中空的,这只鸟就可以放进头发丝里。这件作品耗费了威拉德将近6周的时间,这还不是最耗时的。有一次他为了制作一对跳舞的男女,花费了足足2个多月的时间。“因为他们的舞姿是交叉的,所以在染色的时候,我得非常小心,不让颜色碰到另一个人身上。至于我染色的工具,你们都知道的,类似苍蝇的绒毛等。”

他所用的雕刻物料非常奇妙,除了将蜂蜜用作浆糊外,还有尘埃纤维、衣服线头、钻石碎屑、糖粒、沙粒等。他的雕刻工具也是特制的,钻石的碎屑是他的刀刃,苍蝇尸体的毛发是他上色的画笔。由于材料过于微小,通过显微镜进行雕刻时,威拉德需要屏息凝神以防将作品吸入鼻子或者弄丢、折损,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让前面的努力毁于一旦。

专注可能是威拉德获得成功的关键。有一次他在一家书店看到一本杂志,正好介绍了他一直想要雕刻的一种传统英国建筑,于是他就捧着这本书思考这个问题,直到店员过来提醒他,已经要打烊了,他才惊悟到自己足足站了好几个小时,连姿势都没有变过。在制作作品时,为了避免手颤,每次下刀得选在自己心跳的间隙。他的作品涉及漫画形象、花草自然和各界名人等题材,细节丰富、情态逼真,对一般人几乎感觉不到的细节精益求精,以求让这些微小的艺术品弥散出浓浓的韵味。

与众不同的跨界合作

如今,威拉德的名声早已传遍了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是微雕世界名符其实的佼佼者,伦敦奥运会、女王登基六十周年庆典,到处都有他的作品,成为英国文化的符号和象征,并在2007年获得英国女王颁发的大英帝国勋章。去年女王登基六十周年时,他特意送上一枚加冕皇冠,由纯金镶嵌钻石、蓝宝石和红宝石制作而成,总尺寸不超过三分之一微米。女王非常喜欢,交由秘书保管,并且只有在白金汉宫才能看到它。

对于中国的艺术爱好者来说,威拉德的名字并不陌生,他曾经携手谢瑞麟Estrella系列跨界合作——在100个切割面的“九心一花”钻戒上雕刻的“星之恋人”,他还在上海举办过自己的作品展。这一次,他用与罗伯特·高珀、司蒂芬·富斯合作的作品又一次惊艳了大家的眼球。

厨房雕刻艺术范文第3篇

源于一部越剧

我在一个夜晚走进了位于一个普通居民小区的一幢普通房子的六楼周氏父女的家。提到这部还没有完成就在香港和日本引起巨大轰动、一周10万人前来参观的“石头记”,给文字主刀的周丽菊站着就已经滔滔不绝起来。

个子娇小的周丽菊四十出头,有着上海女人的柔弱和上海女人的利索,也有着普通上海女人为人处事的恰倒好处,无论是打扮还是举动,都平凡得亲切,怎么看都想像不出那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是她一笔一划刻上去的,原本在我的想像里,那应该是个象石头一样沉默的女子。

周丽菊是周长兴唯一的女儿,父亲是微雕大师,自然“虎父无犬女”,周丽菊说很小就已经给父亲打下手,因此练就了一套集绘画、书法、金石、鉴赏的过硬基本功,没有这套基本功,后来按部就班读大学,读的还是中医学院,毕业后做了一名中医的周丽菊绝对拿不出今天的石头版的“红楼梦”。

问周丽菊如何会想到去刻《红楼梦》而不是其它,周丽菊快人快语地说因为《红楼梦》本来就叫《石头记》,自己是刻石头的,自然会先想到刻《红楼梦》。当然,作为千古绝唱的爱情故事《红楼梦》自然是招女性喜欢的,尤其祖籍浙江嵊县,本是越剧故乡,周丽菊对徐玉兰、王文娟联袂主演的经典越剧《红楼梦》情有独钟,翻来覆去看了无数遍,如今提到依然是一叠声的“真是好看啊”,所以一切全部缘于兴趣,对《红楼梦》的强烈兴趣,这往往是无数成功的最原始动力,其能量强大无比,让周丽菊下了个难度极高的决定,将《红楼梦》变成名副其实的《石头记》,并且让其绝对完美,就向那部越剧一样,成为无法超越的经典,于是一场对艺术极限和人生极限的挑战开始了。

认识“繁体字”

首先是文字关,周丽菊为了尽显古风,坚持选用竖排繁体字版本的《红楼梦》,只是在周丽菊这样的年龄,认识的繁体字是有限的,尤其很多已经消亡不再使用的异体字,让“识字”的难度大大增加,常常为了书本上的一个字,周丽菊先要拿放大镜认真研究笔画,然后查字典,搞清楚这到底是个什么字。繁体字笔画繁多,一个字往往就要二十来笔,一笔都不能认错。在雕刻的时候,《红楼梦》毕竟是部超长篇小说,不是唐诗宋词,能背诵下来再刻,那真是看一个字刻一个字,且在雕刻时绝对不用放大镜,周丽菊说:“用了放大镜,不停地让眼睛换焦距,头晕得一塌糊涂,根本就不能刻。”所以这一百二十回的繁体字《红楼梦》完全是靠周丽菊的一双眼睛“看”出来的,最小的字只有一粒米的六十五分之一。而至今,周丽菊说她的眼睛虽然在刻《红楼梦》时用眼过度,常常酸痛,但视力依然在1.5以上,这不是天生的千里眼,完全是小时候基本功练出来的,绝对可媲美于传说中的“百步穿杨”。结果整部《红楼梦》刻下来,周丽菊提起笔来写出的居然都是标准规矩的繁体字,常常要逼着自己回忆简体字。

为了专心致志地雕刻,周丽菊首先想到了辞职,没有为自己的将来作一点设想,脑子里全是《红楼梦》,结果还是单位领导提醒她并且坚决挽留她,这才让她留职停薪,可以说这颗所谓的定心丸还是别人帮她准备的。一部《红楼梦》,一套石头记,让周丽菊完完全全沉浸在“大观园”和“容国府”中,完全忘记了自己,不仅放弃了工作,甚至常常刻到连天气变冷都不知道,照她的说法是:“除了雕刻,已经分不清别的事情了。”全身心地投入也让她尝到了微雕的艰苦。由于长达2年的雕刻,每天思想的高度集中,周丽菊为这套石头记得了严重的颈椎病,常常感觉身上像背了几十斤重的东西,经常肠胃功能紊乱,胃痛和腹泻总在她放下手中的刻刀和石头的时候前来侵袭她。开始了不久,母亲就病重,作为唯一的孩子,周丽菊别无选择地搬来和母亲同住,一边照顾母亲一边继续她的雕刻,她居然还把照顾母亲作为一种调剂,可以想见,当时的工作有如何辛苦。但是她无怨无悔,这是自己喜爱的事业,没什么能够阻挡她的刻刀。她说从下决心刻《红楼梦》开始,她就没想过要靠它怎么样,完全凭着一种热爱和一股激情。

“苛求”的完美

整部“石头记”对石头的要求很高,并没有人对周丽菊提出要求,一切全部是她自己要求自己。她要求每一块石头都要和在其上面所刻的内容的意境相吻合,这无异于用石头重新将《红楼梦》写一遍,且石头是大自然的结晶,又如何能完全恰到好处地和经过人不断加工的文字相吻合呢。周丽菊在当时雕刻《红楼梦》的两年时间里,先是在家里现成的石头“储备”中挑选,那个时候周丽菊还没有女儿。转眼女儿都已经10岁出头,在这十几年里,周丽菊没有停止对石头的寻觅,每寻觅到一块在意境上更符合内容的石头,周丽菊便重新雕刻,将原来的石头换下来。因此整部“石头记”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都在调整,好像一个人,从幼年在逐渐地成长成熟和完善。因此,有了“群芳荟萃”的“怡红夜宴”,有了天然含有“仙草”的“木石前盟”,有了纯天然中秋意境的“大观园赏月”……只要一看石头,人们几乎就能对上面所雕刻的内容猜个八九不离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周丽菊不仅要关注石头的颜色、图案,还要关注它的形状和大小,因为它们的“尺寸”关系到整个行文的“排版”,每要在一块石头上刻下内容,周丽菊都煞费苦心,如何让这段内容不多不少、不长不短正正好好地留在石头上。这就是周丽菊的用心,真正让石头开口说话。

对于完美的极致追求在周丽菊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在雕刻过程中,刻错是在所难免的,有的时候是错了字,有的时候是错了编排,其实那么微小的字又有几个人会去认认真真地看仔仔细细地读呢,但是周丽君没法对自己交代,对《红楼梦》交代。一次,在雕刻过程中多空了一小格,这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根本算不上是个错误,而且整块石头已经雕刻得差不多了,但是周丽菊就是不满意和不舒服,最终还是磨掉了全文重新雕刻。雕刻完成后发动全家帮助校对和数字,务必做到万无一失。正是如此的“苛求”,才成就了这一部堪称“图文并茂”的“石头记”,用周丽菊的话说“绝对不比当年的曹雪芹轻松,等于重新写一遍《红楼梦》”。在采访中,周丽菊取出刻错而留下的石头和不断被更好的石头替换下来的石头,前者她说是“错版”,也很有“收藏价值”,后者是“过程”,就好比女儿在成长过程中留下的串串回忆,同样弥足珍贵。

微型的华美乐章

老爷子周长兴几次想来一起聊聊,但都被女儿周丽菊打断了,因为怕他又要从“宋朝”说起,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女儿负责文字的主刀,父亲则负责了场景的复原,虽然刀下的内容不同,但老爷子的刀动出来的规模也同样令人叹为观止,精美到了令人不舍得将眼睛挪开的地步。尤其是宝玉怡红院里的多宝隔,高70厘米,长120厘米,总格数为244格。格内陈列的1000件摆设,最小的相当于1粒小米,但件件纤毫毕露惟妙惟肖。多宝隔从左至右为纪年顺序,纵横千年,开始于七千年前的新时期时代,终止与清朝末。这1000件摆设有古陶、彩陶、青铜器、瓷器、紫砂器、玉器、供石、盆景、景泰蓝、礼器和文房四宝等等,每本书甚至都可以一页页翻动。老爷子在制作过程中,以《红楼梦》为研究底本,以历代文物为载体,经过周密考证并查阅大量资料经过精心设计而成。其中6把小石壶,总重量不及3克,居然还可注水,另外6只小茶杯,每只杯子只有0.04克重。周丽菊为其中的清三代粉彩瓷的创作花了很大精力,做出来的形色质地居然和真瓷几乎一样。

这1000件摆设虽然加起来也没多少分量,其每一件的考究绝不亚于一件真品。雕刻这1000件摆设的原材料就有翡翠、珊瑚、琥珀、珍珠、水晶、象牙、田黄石、芙蓉石、鸡血石、青田石和端石等等各类珍贵石料,制作多宝隔的木材有紫檀、黄花梨、绿木、乌木、红木以及白桃木等名贵木材。整个多宝隔好似一首微型的立体古典主义交响曲,诉说着璀璨的中华文化,记录着沧桑和变迁。老爷子运用天然木石,尤其是四大山系的优质章石特有的似玉之质和似虹之色的天然美,创作出的一切充满了典雅、华丽、古朴和逼真的各种风格。史前的石器和古陶,夏商周的青铜器、汉唐的玉器、清三代的瓷器,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幽古遗韵,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红楼梦》中的真实场景,和女儿的文字部分可谓是相得益彰,交相辉映。

融进血肉和精神

父女俩比邻而居,父亲住着二室一厅,客厅就像个陈列室,陈列着老爷子65年来的心血。一个房间作了会客用途。老爷子的工作室在厨房,工具和锅碗瓢盆“和平共处”,老爷子在里面拿热水烫脚,毕竟74高龄了,天天站着搞创作,两只脚都肿着。

厨房雕刻艺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皖南; 建筑装饰;以人为本

置身于徽州古村落中,那里风光秀美,数百幢明清时期的民居静静伫立。它们采用了不同的装饰手法,建小庭院,开凿水池,安置漏窗、巧设盆景、雕梁画栋、题兰名匾额,创造了幽雅的生活环境,有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一般在皖南古村落的村子入口,祠堂前的广场,建筑的大门,室内的厅堂等,这些人们的视线最易停留的地方都作重点装饰。如款县棠越的7 座牌坊群,径县茂林的14 座牌坊群等,它们都以赫然醒目的姿态立于村口,形成独特的村口标志,同时也张扬着本村曾有的荣耀。另一些则利用门楼、古村及其特有的自然风貌来构筑村口空间。如径县桃花潭镇的万村,以“义门”门楼、彩虹桥和溪边古杨树,形成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氛围。还未进村,以浓浓感受到家的气息,村的灵秀顿显无遗;而水东翟村的“踏歌岸阁”门楼屹立于桃花潭东岸,与古道石阶、大夫第和银杏古树相拥而成的空间则气势磅礴,异常突出。牌坊群、门楼这些具有装饰性的建筑物所营造的各种氛围的空间不单纯是为了界定村落的起始点,更重要的还是村落个性最好的反映。 

逢时过节,祠堂前的广场是最热闹的地方,人最多,人们逗留的时间也最长。所以皖南的祠前广场常设有高大的旗杆石、万年台(古戏台)。人们在古树的浓荫下看戏聊天,形成一个较开阔的集会场所。万年台是广场的中心建筑,多用重檐翘角,相当耀眼醒目。舞台又是戏台的中心,自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都采用各式的藻井装饰,来突出演员的活动空间。如祁门珠林余庆堂的戏台,正中为弯隆式藻井,台面前檐斗拱、额仿上精刻有人物、花卉图案,装饰性极强。还有则在梁仿和檐拄撑拱上雕刻戏曲图文。 

大门是出入的咽喉,它对宅第的规模、气势起着不可忽略的暗示作用,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不论贫富,大门都是装饰的重点。皖南民居喜在门洞上方饰以立体的砖雕门罩。门罩雕饰繁富,有山水人物,花鸟鱼虫、历史故事、地方风情等,但都突出吉祥寓意的主旋律。它不仅美化了大门,而且表现了主人的情趣;同时,门罩本身又是一幅奇妙的艺术品。还有一些地区喜用满饰有纹理的磨砖贴面来装饰门墙,以衬托门头所镶的反映不同门第的嵌方。这种简洁的装饰手法更突出了大门的雄丽、威严。作为集会的重要场所— 祠堂,它的大门是采用石鼓、阀阅、铺首和匾额来装饰。 

皖南居民的厅堂,是接待亲朋好友和办红白喜事的场所,也是人来人往最多的地方,作为居住空间序列的,更是重点装饰的对象。用屏风、匾联和天棚界定了一个面对大门、天井的半开长敞空间,是其大而敞,堂而正。在屏风前八仙桌坐定的宾主目及的地方,如厅堂大门的墙背面和天井左右的侧墙,讲究的都用磨砖拼花贴面。如径县茂林的滋树堂其天井即采用有暗八仙纹理的花砖侧墙。稍次的也用砖墙粉白,再饰以墨线彩画。厅内的柱础、石墙裙和石踢脚通风口,都有表达主人情趣的雕刻。花好月圆、五富捧寿、松鼠葡萄等表达美好生活寓意的是寻常人家喜用的装饰。而文人雅士则多用能表达自己情操、气节的图案,如琴棋书画、鱼樵耕读、梅兰竹菊等。每户带堂名的挂匾,更是主人的家风和志向的直接表露。今天,一些厅堂条案上还摆着“老三样”:东瓶西镜,中间自鸣钟,寄寓着家人对外经商亲人“永远平平静静”的希望。 

交通性质的街巷,辅质的廊厢,从属性质的边屋杂院,在装饰及加工上都大大减化至适用的程度。如街巷铺地的石材,只是中间推独轮车的一条,选用较大的条石或卵石,根本不像天井铺地那样割拐拼缝;廊厢的石柱础也是最简单的复盆础或方形刻线础;厨房边屋的梁架,更见不到月梁和雀替,就是檐口撑拱,也是形式最简单的,绝对不会使用复杂精美的木雕;杂院围墙更不见装饰性的檐口砖雕或墨线彩画……正是由于这些辅装饰的简化,衬托出主体空间中重点装饰的细密与精致。如街巷平铺的卵石,与民居前有各种吉样图案的卵石铺地形成对比,使得人口更加突出。主次空间的不同装饰,不仅加强了空间性质的区分,也在加工时省工省时,节约了开支,真正做到了装饰的有的放矢、恰倒好处。人们的视线容易停留和挑剔的地方是传统建筑中空间的转换处。如径县桃花潭镇“踏歌岸阁”门楼,既是渡口的交通要道,又是接连村内外空间的人口标志。它高大的体量形态在宽广的水面显得格外醒目,透过二层明间的雕格漏窗观桃潭风光,碧波烟云,如临仙境。每户厅堂和卧室厢房之间的天井横门,如今门头上还存有垂挂珠帘用的桃形吊钩或石雕的凤颈钩眼,这种今日看来装饰性极强的横门,过去十分有效地界定了每户的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进一步是闺中绣房,退一步是会客厅堂。不论是主体的屋顶、屋身和台基,还是地面局部的梁、柱、拎;抑或是檐口、门窗洞及墙的转角,都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如屋顶与屋身之间用雕刻精致的撑拱和柱间坐斗作过渡;屋身与台基地面则以石雕柱础和浮雕墙裙来连接;室内地面和窗洞四周都饰以圈边。屋面檐口的瓦则做成云头和滴水状。不同材料之间的过渡所作的装饰处理,其细微考虑更是令人叹服,如木柱落在石柱础上的柱脚底端,其垂直交叉的中心线上,都挖了一个如意头形的孔槽,看上去十分好看。实际上每个柱脚底端垂直交叉的四个孔槽,是施工时校正柱子垂直度用的标记,同时也是防止柱脚受潮腐烂的通风孔。只是匠人们将其艺术化了而已。这种兼实用与艺术于一体的装饰处理,很值得现在借鉴和学习。 

在皖南古建筑群中,无论是牌坊、民居、祠堂还是亭台楼阁,被称为“徽州三绝”的石雕、砖雕、木雕精湛技艺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特别是房屋明亮的地方,如门窗格扇、窗槛栏板,还有栏杆、门环铺首以及檐下挑梁和撑拱,自然成了精工细琢的对象。更何况这些部件都是人们日常天天要触及到的。因此在皖南传统建筑中各式图纹的门窗和栏杆格芯不胜枚举;裙板、栏板和挑梁、撑拱雕刻的花卉鸟虫、人物故事极其细腻生动。我所见的最撩人的当数西递西园中的一对名为“岁寒三友”的石雕漏窗,左为松石图右为竹梅图,寓含“咬定青山不放松,寒梅疏竹共风流”之意。又如黄山屯溪的程氏三宅内灵芝如意状井檐斜撑,用透、剔、掏、挖等手法雕成六朵层次跌落的灵芝卷瓣,使整个装饰物形成六面观看的花罩,同时又将卷瓣脉络清晰,完全立体化,是徽州宅第木雕装饰的典型代表。 

厨房雕刻艺术范文第5篇

微言大义,在面塑的世界里,同样如此。

一面一世界,一塑一人生,

从面团,到精致的面塑,

只需要一双灵巧的手,和一个爱玩的心灵。

来自湖南的刘洁是一个典型的80后,爱玩、爱时尚、爱挑战自己,在江城武汉,他的面塑技艺小有名气,柔软的面团,在一双巧手的塑造下,化柔为刚的成为一幅幅浓墨重彩、形神兼备的场景:关公舞刀、钟馗捉鬼、霸王举鼎……这些面塑,既有飘然轻盈的衣带,也有细节入微的肌肉描画、还有或淡然、或狰狞、或勇猛的传神神态,这位不到30岁的小伙子,做面塑已经8年时间了。

当网友们还在争论“要不要把爱好当职业”的时候,刘洁就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爱面塑,也以此作为他的职业,只是,他以面塑为业,却不以此为生。在武汉一家餐饮公司工作的他,做的是企业文化推广的工作,责任就是用面塑这门民间传统艺术,唤起大众的认同。刘洁自言:“我不用靠卖面塑养活自己,考虑的更多的是怎样做好作品,面塑这门手艺,要带有‘玩’的心态、放松的心态,才能够做出效果,如果仅仅是为了制造商品而流水线似的作业,就没有意义了。”

雕刻是做减法,面塑是做加法

对于雕塑的爱好,可以追溯到刘洁的童年,他说:“我大伯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根雕艺术家,耳濡目染之下,有了一些基础的积累。”

尽管之后进入了看来与雕塑相隔甚远的餐饮行业,但是刘洁仍然放不下自己的这个爱好,有了雕塑和食材处理的专业知识做基础,他开始琢磨起面塑技艺来,他这样描述自己的选择:“食材的雕和刻都是做减法,而面塑则是在做加法,我更喜欢做加法。”

在最开始做面塑的两年中,刘洁几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晚上打烊后,等其他同事下班后,他便把自己关在厨房中做面塑,开始进入面塑的世界……等同事们第二天上班打开厨房门,发现他还在那如痴如醉。

功夫不负有心人,刘洁的面塑逐渐得到了客人的认可,2009年,他为一道菜搭配的12生肖面塑在食客的一再坚持下被买走,他说,当时特别高兴,因为自己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但也有些难过,因为他舍不得。

有什么样的心情

才有什么样的面塑

尽管初试锋芒便顺风顺水,但是刘洁却并不满足,在他看来,面塑这门传统艺术不能也不应当作为菜品的附庸,但这个瓶颈却难以破解。

读书万卷,不如高人指路,刘洁辗转打听到了中国面塑大师萧占行,便兴起了拜师的打算,谁知萧大师家传技艺,从不收徒,刘洁并没有放弃,而是递作品、通电话、登门拜访,展示出了最大的诚意,在他的诚心请教的信念和不错的资质条件因素影响下,萧大师终于破了规矩。

师承面塑大师,刘洁实现了自我突破,他最大的感受是,在处理面塑作品时,不再只是关注面塑本身,而是通过面塑传递一种气场,这种气场包括场景故事、人物表情、神态、衣着甚至肌肉纹路。他举了个例子,在做“霸王举鼎”面塑时,他会让自己先“进入角色”,有什么样的心情,才会有什么样的面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