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商品经济的主要矛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政治思维是关于政治法律制度、指导思想、活动方式、任务和内容等问题的思维活动。如果说科学思维偏重于“真”,道德思维偏重于“善”,艺术思维偏重于“美”,那么政治思维便偏重于“权”。
政治思维在人类思维发展史中是较晚出现的。政治思维是政治活动的产物。在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政治思维尤其丰富发达。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研究政治的学者。《论语》基本上是一部政治著作,其中“政事”部分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系统阐述政治思维的专著。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的政治伦理思维,主要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学说。由韩非集大成的法家政治法律思维,对于我国历史上各朝代实际政治活动的影响更大。西方社会的政治思维主要是承袭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在古代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中,政治思维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例如柏拉图的著作《理想国》和《法律篇》、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政治学》和《雅典政制》都是世界著名的政治思想论著,对政治现象作了不同程度的论述,直接影响着后来欧美政治思维的演变和发展。孟子的“仁政”学说和“王道”主张中,有许多独到创新的思想,对我国后世政治思维的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例如孟子的“重民”思想,在现实社会中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是在西方提出“国家三要素”之前2 000多年就指出:“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并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又比如,在孟子的“王道”主张中,也有许多至今仍不失其价值的精彩思想。他认为:“国君好仁天下无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还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他也主张王霸兼施、德法相辅,认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此外,《礼记・大同》提出的大同思想,也比英国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早将近两千年。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更是一部“历史国家管理学”。
人的政治思维的内容总是与人的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政治集中地表现经济,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政治观点和政治制度。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又积极地反作用于经济。任何政治思维和政治活动都具有历史性,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有人把历史叫做过去的政治,而把今天的政治作为未来的历史,不是没有道理的。因此,任何政治思维,都是具体的历史的,世界不可能有一般抽象的永恒不变的政治思维。人们的政治思维,总是随着社会生活、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相应变化发展的。
六、 经济思维
经济思维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及其规律的思维活动。由于经济活动是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同时产生,因此经济思想是人类最早、最基本的一种思维活动。人类组织思维一开始就是群体思维。经济思维随着社会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原始天然经济思维。二是自然经济思维。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比起单纯依赖大自然赐物的天然经济形式来讲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对自然的依赖仍然十分严重,地理环境的影响极大,人们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自然经济的普遍特点是经济状态的孤立性、单一性和封闭性。三是商品经济思维。市场经济是高度发展、高度社会化和市场化的现代商品经济。它要求经济活动以市场为中心并受市场机制的调节,所有的资源配置,都由统一市场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在今天,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经济,都必须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互相接轨,积极参与世界市场体系和竞争,加强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
现代商品经济思维也就是社会化的经济思维,其特征:一是要求有商品观念;二是要求有市场竞争观念;三是要求有走向世界的观念;四是要求有系统控制观念。
一、“商品的价格由市场来决定”实际上是指市场形成商品的价格
首先,“商品的价格由市场来决定”,是针对以往“商品由国家统一定价”而言的,不是针对“价值决定价格”而言的。石先华同志注意到了高一《思想政治》教材第五课中有关“商品的价格由市场来决定”的提法,但却误解了这一提法的本来含义。教材第五课的“引言”中写道:“在1979年以前,我国的商品基本上实行单一的计划价格形式,数以十万百万计的商品的定价权,集中在中央机关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手中。我国商品定价权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正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讲资源配置方式时,教材写道:过去,我们“在否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的同时,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定价的范围太大,而且价格一旦确定,很少调整。技术发展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或产品用料消耗变了,供应情况不同了,价格却往往不变。这就使得不少商品的价格既不反映价值,也不反映供求关系,违背了价值规律的要求。……实践告诉我们,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必须进行改革。”在讲价格改革的重要性时,教材写道:“价格改革是发展市场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应当根据各方面的承受能力,采取调放结合、以放为主的办法,积极加以推进,尽快取消价格‘双轨制’……”由此可见,教材虽然在好几处提到“商品的价格由市场来决定”,但都是针对旧经济体制下商品由国家统一定价而言的,没有一处是相对“价值决定价格”的观点而言的,“商品的价格由市场来决定”与“商品的价格由价值来决定”并不矛盾。
其次,教材一再强调商品交换要按照等价原则来进行,要遵循价值规律。教材写道:“为了维护企业各自的物质利益,客观上要求各个全民所有制企业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在互相转让产品时实行等价交换。”“这些非公有制经济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之间,在互相转让产品时,也必须实行等价交换。”“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具有商品经济的共同属性:凡是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的价值量都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凡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地方,价值规律都要起作用。”“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计划的实施也要自觉遵循价值规律……”从这些论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教材关于“商品的价格由市场来决定”的提法非但没有否定价值决定价格,反而是以价值决定价格为基础的。我们认为,“商品的价格由价值来决定”是从商品价格的根本决定因素和商品总价格与总价值的关系上讲的,“商品的价格由市场来决定”则是从商品的市场价格要反映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的角度讲的。考察问题的角度和层次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不同。我们不能因为两个结论的个别字眼相同,就轻率地断定它们是矛盾的。石先华同志把“商品的价格由市场来决定”理解成“市场是商品价格的决定因素”,把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作用夸大为决定作用,以致否定了价值决定价格的正确观点。
二、商品的价值量只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石先华同志在文章的第一部分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提出了大胆的怀疑以至否定。文章说:“……事实上商品的这个价值仅仅是一种理论的抽象,在现实生活中是根本不会得出这一匹布的价值是5小时这一时间的,因为任何一种计算方法或计算工具也不能将这个时间计算出来。……人们看到的只能是商品的价格而不是价值。”文章接着说:“表现商品价值的价格是不确定的,……一定的时间里,商品的价格多高多低,既不是人决定的,也不是人计算出来的,它是在交换中自发形成的,是由当时市场的诸多因素决定的。
”在这里,石先华同志不仅否定了商品价值有量的规定性,而且否定了商品价值有质的规定性。是的,同商品的使用价值相比,商品的价值看不见,摸不着,但这并不等于说商品的价值就不存在了。商品的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有自己的实体,即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人类劳动。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必须耗费人的劳动力。马克思指出:“价值实体不外是而且始终不外是已经耗费的劳动力,——劳动,即和这种劳动的特殊的有用性质无关的劳动,——而价值生产不外就是这种耗费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428页)价值实体凝结在商品体内,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当然,商品自身是无法表现其价值的,只有与其他商品相交换,商品的价值才能通过交换价值(货币产生后通过价格)表现出来。交换价值只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交换价值必须以价值为基矗实际上,我们正是从商品的交换价值或交换关系出发,才发现了商品的价值,掌握了商品的价值对象性。商品的价值不仅有质的规定性,也有量的规定性。商品的价值量即商品价值的大小,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人类劳动量决定的,而衡量劳动量的天然尺度是劳动时间。众所周知,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不可能是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此,经典作家早有论述。石先华同志认为,“商品的这个价值仅仅是一种理论的抽象”。
是的,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看不见,摸不着,不是靠人计算出来的。但是,商品交换的实践告诉我们:同样的商品,出现在同一市场上,社会只承认它们有同样的价值。教材指出:“现实生活告诉我们,商品是一个天生的平等派,它不管个别生产者耗费的劳动时间有多么不同,在市场上出卖时,只能是同样商品卖同样的价钱,也就是说,同样的商品,它们的价值量是相同的。”“同样的商品,它们的价值量是相同的”,这充分说明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马克思说过:“生产这些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起调节作用的自然规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就象房屋倒在人的头上时重力定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一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92页)人们的经济活动必须尊重这一规律,否则,就会受到它的惩罚。石先华同志认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仅仅是一种理论的抽象”,用商品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否定商品价值质和量的规定性,从而否定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客观经济规律——价值规律。把商品价格的波动看成是一种纯市场因素支配的偶然现象,显然是不妥的。
三、商品的价格归根结底是由价值决定的
石先华同志在文章的第二部分提出了商品价格的“供求决定论”。文章先是承认“价值起决定因素”,接着就以假设的例证否定了这一点,说“商品的价格主要是由供求决定的”。
不可否认,市场供求关系会对商品的价格产生较大的影响。需求大于供给,价格趋于上升;需求小于供给,价格趋于下降。但是,供求对价格的影响是有条件的。如果某一种商品的价格在长时间内居高不下,该种商品就会被大量地生产出来,从而迫使该种商品价格降低;如果某一种商品的价格在长时间内只降不升,该种商品的生产者就会缩减生产,减少供给,从而迫使该种商品价格回升。可见,供求影响价格,价格也影响供求,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市场供求与商品价格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必然会产生:①价格不会偏离价值太远。价格不会无限制地上涨,也不会无限制地下跌,它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②每一次交易不一定恰好价格与价值相一致,但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与它的价值相符的,因为上涨的部分与下跌的部分可以互相抵消。从全社会来看,商品的总价格与总价值仍然是相等的。价值决定价格有其客观性,供求关系只能影响价格,而不能决定价格,价格终究是由价值决定的。石先华同志所言“价格主要是由供求决定的”,不仅不符合实际,而且从理论上也讲不通。果如其言,价格岂不成了供求的货币表现?供求关系使价格不断地背离价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不仅不是对“价值决定价格”的否定,恰恰相反,正是“价值决定价格”的表现形式。我们不能用“价值决定价格”的表现形式来否定“价值决定价格”本身。恩格斯指出:“商品价格对商品价值的不断背离是一个必要的条件,只有在这个条件下并由于这个条件,商品价值才能存在。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点才能成为现实。”(《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215页)
石先华同志在文章的第二部分还提出了商品价格的“合力决定论”。文章认为,把价格看成“是由价值、供求等综合因素形成的合力即市唱—这一统一体决定的更为妥当,更符合客观实际”。在这里,我们姑且不说不能把价值与供求等因素一起归入“市唱—这一统一体”,因为流通或交换不创造价值,退一步讲,即使“这一统一体”存在,我们也不能将价值、供求对价格的作用等量齐观。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同时存在着许多矛盾,这些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所起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其中,必有一种矛盾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在决定商品价格的“这一统一体”中,价值与供求究竟哪个因素是主要矛盾,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这是“合力决定论”所回答不了的问题。如果承认价值是主要矛盾,石先华同志提出的“供求决定论”与“合力决定论”会不攻自破;如果承认供求是主要矛盾,就会导致“价格现象反映的是看得见的供求本质”这一荒谬的结论。从表面上看,“合力决定论”的观点似乎很全面,其实,它恰恰否定了价值对价格的决定性作用,否定了价值规律的存在,因而是站不住脚的。
石先华同志在文章的第二部分讲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本的降低等因素引起价值的变动是缓慢的,对价格变动的影响是轻微的。”我们认为,这不符合实际。100多年前,法国皇帝拿破仑第三宴请宾客时,宾客都用银碗,唯独他自己用铝碗,以显示自己的尊贵。如今,全世界普通老百姓都能用得起铝制餐具,却很少有人能用得起银制餐具。对此,不知石先华同志该作何解释?在我国,80年代后期以来,手表、化纤衣料和某些家用电器的价格普遍下降,难道这些商品的降价不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的结果,而仅仅是供过于求的缘故?
四、价值决定价格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的一种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总趋势
价值规律告诉我们,价值决定价格是从商品交换的总体上讲的,是指价值决定价格变化的总趋势,并不是指每一次具体交换价格一定要与价值相等。关于这一点,石先华同志的文章有两处明显地存在着误解:一是在文章的第二部分,说“供求因素的变化却是经常的、多变的,对价格的作用是最直接的、明显的”。接着,以西红柿的价值、价格与供求的变化为例,证明供求关系决定价格。文章虽然强调“就整个社会而言”,实际上恰恰是用具体的、个别的商品交换现象来看待价格与价值、价格与供求的关系,从而得出了与价值规律相悖的结论。二是在文章的第三部分,在分析商品交换的价值规律时,生搬硬套形式逻辑的公式。
价值决定价格是指价值决定价格变化的总趋势,而石先华同志却违背逻辑思维的同一律,混淆现象与本质的区别,用某些具体的、个别的价格背离价值的现象,去对照形式逻辑的“全称肯定判断不能有一例为假”,从而否定了价值决定价格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价值决定价格要通过商品交换的现象表现出来,现象反映本质,但不等于本质。我们必须透过现象去认识和把握本质,而不能把现象与本质混为一谈,更不能用个别现象去否定一般规律。例如,对自行车的价格,应从一个较长的时间来看,从社会总体上来看,从价格变化的总趋势上来看,而不能孤立地看一次次各不相同的交换价格。目前,一辆上海产凤凰自行车的价格一般在400元左右。因时间、地点不同,它的销售价格并不一样,有时低于400元,有时则高于400元,甚至上下浮动的幅度还比较大。但是,无论怎样低,它不会低到一枝普通圆珠笔的价格;无论怎样高,它不会高到一辆桑塔纳轿车的价格,更不会高到一架波音747民航飞机的价格。原因何在?是因为自行车供过于求,抑或供不应求?显然都不是!真正的原因是价值规律在起作用。理解商品价值与价格的关系,必须把握商品价格变化的总趋势,而不能被纷纭复杂的商品交换现象所迷惑。
至于某些特殊商品和买卖对象的高价交易,则完全是商品货币关系的派生物,已超出了正常的商品交换范畴,它们的价格是一种“虚幻价格”,同表现商品价值的价格有着质的区别。对于市场上出现的某些不法商贩贩卖假冒伪劣商品并漫天要价的欺诈行为,更应另当别论。五、价值决定价格是经典作家的一贯思想
中图分类号:A8;B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432(2000)04-0011-07
任何伟大的思想家,任何伟大的理论体系,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这在任何科学领域中都是极其自然的现象。后人如果克服了前人的局限性,科学就能获得进步。
马克思是最伟大的思想家,《资本论》是一部宏伟的历史巨著;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本论》也存有严重的局限性。解脱《资本论》的局限性是后人对这位伟人的最好纪念。
《资本论》的主要局限性是什么?有人认为,《资本论》的主要局限性是只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没有机会研究帝国主义现象和社会主义实践。按照这样的认识,后人对其只能是“添砖加瓦”或“修枝剪叶”。事实上,《资本论》的主要局限性是其基础逻辑结构尚未健全。要复活和发展《资本论》的逻辑,必须从健全它的基础逻辑开始。
我国的改革发展到了今天,需要理论经济学的强有力支持。解脱《资本论》局限性的历史重任,已经落到中国理论工作者的双肩之上。本文作为这种努力和尝试,期望得到学术同仁的严格评判和指正。
一《资本论》的“基因”缺陷
《资本论》是从剖析商品开始的。马克思是把商品元素看作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对资产阶级社会来说,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或者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经济的细胞形式。”[1]西方学者也认为:“马克思经济分析的特点是以相对主义为主导,并借助于遗传学和进化论的思想方法。”[2]
从现代生物遗传学到“克隆”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细胞核内的DNA结构(遗传基因)在控制生物发展上起到的决定作用。与之相似,经济细胞也有“DNA结构”。这种DNA结构不仅包含了宏观经济表象的全部“基因”,也控制着宏观经济表象的发展过程。而《资本论》的商品元素矛盾的逻辑结构是尚未完成的,这才是全部问题的根源!
为便于比较,下面同时列出《资本论》的商品元素矛盾的逻辑结构(图1)和笔者在其基础上延伸出来的逻辑结构(图2)。
附图{图}
通过比较图1与图2的结构,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样几点:
1、图1仅有Y轴左侧的X轴对称结构,没有Y轴右侧的X轴对称结构。图2则有X轴与Y轴的双向对称结构(这使人联想起生物细胞核内的DNA的双螺旋对称结构)。
2、图2的“商品”元素的矛盾结构比图1的“商品”二重结构要复杂,使用价值被分散了,并延伸到了Y轴的右侧。
3、“效用”与“需求”的概念在图2商品元素的矛盾结构中占据了稳定而重要的位置。经济学家感到长期困惑的“效用”与“需求”在《资本论》基础逻辑结构中的地位问题,总算有了合理的交代。
4、图1Y轴左侧的对称概念与图2Y轴左侧的对称概念有区别。图1中,“劳动”是“商品”的全部源泉。图2中,“资源”仅是“商品”的部分源泉;“商品”的全部源泉来自“资源”和“需求”两个方面。
5、图2是图1内在逻辑的延伸,是对图1的扬弃,不是单纯的否定。在方法运用和概念组合上,图2实际是对图1沿Y轴的模仿、影射、复制和发展。
经过图1与图2的比较,《资本论》的主要局限性就充分地显露出来了。马克思仅仅发现了商品元素矛盾逻辑的半个结构,而且这半个结构也是由特殊性质的矛盾组成的,不能代表从许多特殊矛盾中抽象出来的一般性质的矛盾。如果在不完整的商品元素矛盾的逻辑基础上建筑理论大厦,当然难免出现严重的局限性。如同遗传医学家一样,我们需要在《资本论》的“遗传基因”上彻底弄清存在问题的根源。
然而,《资本论》逻辑基础的局限性是如何产生的?图2是《资本论》逻辑的合理延伸吗?只要我们严格遵循马克思的研究方法,认真研究他在《资本论》严谨的逻辑语言中,为我们留下的重要线索。要回答上述问题实际并不困难!
二图1过渡到图2的八个逻辑问题
逻辑问题之一:《资本论》的使用价值概念存在自相矛盾吗?
马克思为我们留下的重要线索是使用价值的“释义矛盾”。这个逻辑学问题可以引导我们破译商品细胞的DNA结构,也是本文的出发点。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开篇对使用价值规定如下: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商品体本身就是使用价值。但他立即补充说:使用价值只在使用和消费中才实现。[3]
使用价值既然是商品体本身,它已经是实现的了,为什么使用价值又要到使用和消费中去实现呢?这明显地违反了形式逻辑的同一律和不矛盾律。我称之为使用价值的“释义矛盾”。[4]
使用价值是《资本论》中最原始、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概念。如果使用价值不是单纯的概念,而是存在矛盾性的复杂的概念,是值得我们认真剖析的。
逻辑问题之二:使用价值存在二重性吗?
原来马克思无意中触及到的,是经济学界迄今都没有明确意识到的、使用价值概念的两种不同的涵义。
一种是具体使用价值,它表现为各种商品或物品对人的种种不同的具体有用的性质。具体使用价值是以商品的存在为前提的。因而也可以说,具体使用价值是以生产和供给为前提的,是待实现的、可能的使用价值。具体使用价值的本质特征是有用性,可以用有用性来代表。
另一种是抽象使用价值,它表现为各种商品或物品对人的抽象同质的有用性质。“可将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能为一个人所带来的生理、心理或社会的满足,称为‘抽象使用价值’……抽象使用价值构成各种使用价值的共同的质。”[5]在经济学中,抽象使用价值等于需求者建立在以往消费经验基础上的效用评估。抽象使用价值的本质特征是效用,可以用效用来代替。
这样,我们从理论上抽象出了两个有差异的使用价值的内容。经济学上的使用价值概念应该兼有这两个内容。把握经济运动的概念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辩证矛盾性。辩证逻辑允许这种概念自身的矛盾性存在。这是释义矛盾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基础。
所以,不仅劳动和商品有二重性,使用价值也存在二重性。马克思在无意中触及到了这一矛盾,却失之交臂!我们的历史责任是继承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对使用价值的矛盾体进行分解,健全《资本论》的逻辑基础。
逻辑问题之三:图1Y轴右侧存在对称的逻辑结构吗?
由于使用价值已经被分解为有用性与效用,我们必须扬弃具休劳动产生使用价值的逻辑推理;对《资本论》的商品元素矛盾的逻辑结构也需要进行调整。
首先,具体劳动提供有用品(含有用服务),有用品又是有用性存在的前提。因而具体劳动是有用性存在的必要条件。但具体劳动不是有用性存在的充分条件,有用性还依赖于需求者对有用品的具体评估。具体劳动也不能产生效用,因为效用是消费者的抽象满足。
所以,当使用价值被分解后,修正后的逻辑推理是:
具体劳动提供有用品;有用品是有用性存在的前提;需求决定有用性与效用。
于是,需求与效用的概念“名正言顺”地走入了《资本论》的基础逻辑结构。
然而,图1Y轴的左侧不能容纳有用性与效用。因为任何形式的劳动都不能完全决定有用性,也完全不能决定效用!为了给这两个重要的客观的经济概念寻求立足之地,我们唯有在图1的Y轴右侧建立一个可以决定有用性与效用的、以需求为基础的对称的逻辑结构。为此,需要提出和验证一系列的假说:
假说一、从常理推论,“劳动”与“需求”应该沿Y轴两端互相对称。
假说二、图1Y轴左侧有劳动二重性,我们假设Y轴右侧存在与之对称的需求二重性。[6]
假说三、图1Y轴左侧有劳动二重性的根源,我们也假设Y轴右侧存在与之对称的需求二重性的根源。
现在,将上述逻辑问题中提出的新概念和假说填入图1右侧,构成对称的逻辑图形如下:附图{图}
图3的左侧是《资本论》的逻辑结构,因为使用价值已分解,具体劳动只提供有用品,其余保持不变。图3的右侧是新增加的、尚处于假说的结构。需求与劳动、需求二重性与劳动二重性及两者的根源均采取对称设置。有用性依赖于有用品,两者必须相邻于Y轴。效用只好填补了唯一的空位。
逻辑问题之四:需求二重性的假说是否成立?
我们先来研究图3中的需求二重性假说。
需求一方面表现为对各式各样的有用品的具体需求。具体需求与有用品结合产生有用性。另一方面,任何需求又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抽象的同质的性质(生理和心理的一般满足),这种抽象需求形成效用。
我们看到在图3中,具体需求与有用性,抽象需求与效用自然地衔接;需求二重性决定着使用价值的二重性;两者和谐而融洽地共存。
另外,在图3Y轴两侧,需求二重性与劳动二重性也形成对称的关系。因此,笔者关于需求二重性的假说是成立的。
逻辑问题之五:私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的假说可以成立吗?
需求二重性一定有其存在的基础。按照对称性要求,它应该是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相对称的概念,也就是图3中的私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的假说。
然而这一个假说是难以成立的!如果没有预算的约束,任何一个私人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品种上都可能是无限丰富多样的;而整个社会的需求也是丰富多样的。两者的丰富多样性相互重叠,难以区分。因而,私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的概念根本不能构成有效的对立统一。另外,私人需求既可能有具体需求的一面,也可能有抽象需求的一面,这就与需求二重性发生了交错衔接。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彻底排除“私人”与“社会”的概念,转而采用“特殊需求”与“一般需求”的概念来替代。
需求首先具有特殊需求的性质,这是对各种特殊用品的具体的需求。需求同时又具有一般需求的性质,因为各种不同的特殊需求包含着一般的抽象的效用满足。
由于特殊需求与一般需求的概念与需求二重性自然地衔接,在图3Y轴右侧,构成了以需求为基础的完整的和谐的逻辑结构。
逻辑问题之六: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概念应该修正吗?
我们在需求上采用了特殊需求与一般需求的矛盾概念,而沿着Y轴与之相对的,却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概念,图3的逻辑结构再次出现了不对称的情况。为了求得逻辑结构的完全对称。我们尝试在劳动上也采用特殊劳动与一般劳动的矛盾概念。这一调整与上述其它调整都反映在图4中。
附图{图}
采用特殊劳动与一般劳动的矛盾虽然是被动所为,却与劳动二重性衔接融洽。另外,也取得了意外的收获!特殊劳动与一般劳动的矛盾排除了“私人”与“社会”矛盾的制度特殊性,从而可以适用于对任何经济制度中劳动矛盾的分析,有利于从根本上克服把私有制或生产关系视为主要矛盾的错误倾向,符合辩证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逻辑问题之七:图4两端“劳动”与“需求”相互对称的假说是否成立?
我们最后来审视假说一。在前面,我们曾假设图3与图4两端的劳动与需求概念是对称的。其实,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其中“劳动”的概念值得推敲。“劳动”究竟代表“劳动力”还是“劳动过程”?“劳动力”只是单一要素,根本不能与“需求”对称;而劳动过程则必然包括了其它要素的参与,是要素的组合形态,劳动力只是诸要素之一。
即使“劳动”的概念定位在“劳动过程”上,“劳动”在相对的意义上说仍无法与“需求”取得对称。因为劳动过程并没有提供满足人类需求的全部物品。至少,劳动过程以外的各种自然物及自然空间(无论有无垄断)也是需求索取的对象。在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地球上已经几乎没有任何“免费午餐”。因而“资源”(实为“可支配资源”)比“劳动”更有资格与“需求”相对称。为了取得逻辑上与需求的完全对称,我们必须用“资源”来代替“劳动”。版权所有
逻辑问题之八:图4Y轴左侧所有的“劳动”概念都应该被“资源”替换吗?
当我们在图4Y轴左端以“资源”代替了“劳动”之后,劳动二重性与劳动二重性根源的局限性就暴露无疑了。无论在哪一种含义上,“劳动”仅仅是某种或若干种特殊资源的组合形态。它们都不能取代“资源”概念所涵盖的,从全部特殊资源中抽象出来的一般的性质。所以,劳动二重性仅仅是资源二重性的特殊形态;劳动二重性的根源仅仅是资源二重性的根源的特殊形态。
因此,图4Y轴左侧所有的“劳动”概念都应该改为“资源”概念。由此,特殊劳动与一般劳动的矛盾转化为特殊资源与一般资源的矛盾,劳动二重性也转化为“资源二重性”。这种逻辑上的进一步调整才导致了图2结构的最终形成。[7]
图2右侧与图4相同,左侧表示:一切经济资源都具有二重性。任何一种资源,一方面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具体资源来使用,提供某种有用品或有用服务。另一方面,任何一种资源都可能用于其它经济用途,都是社会资源总量的一个部分,从而又具有一般的抽象资源的性质,并由此形成资源价值(简称价值)。任何资源都具有潜在价值。任何一种有用品,在它的有用性转变为效用的同时,在它里面所消耗的具体资源就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抽象资源,它的潜在价值就获得相应程度的承认。
三如何解读图1与图2的逻辑结构
把《资本论》看作生命体,从“基因”的角度来研究《资本论》,是一种方法的尝试。我期待着学术界的热情指教。我在这里就如何解读图1与图2的逻辑结构再略谈一点看法。
任何生物体的单个细胞内部,都包含了这个生物体生长的一切遗传信息。《资本论》也是如此。图1既是《资本论》中单个商品细胞的矛盾逻辑结构,也是《资本论》描述的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逻辑结构。在图1中,劳动二重性是全部逻辑结构的枢纽。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基本矛盾。这里不再重复与之相关的我们都很熟悉的分析了。
图2既是调整后的商品细胞的矛盾逻辑结构,也是描述所有形态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矛盾的逻辑结构。资本主义基本经济矛盾的逻辑结构自然也包括在图2之中。
图2并不否认图1、图3和图4中Y轴左侧的矛盾。但那些矛盾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特殊性,只在一定的特殊范围内有效,不能作为最一般的经济矛盾。比如,“劳动”仅仅是资源的特殊形态,私人所有只是经济制度的特殊形态,私人劳动仅仅是特殊资源与特殊制度的结合,因而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不具有最一般的性质,不能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图2的辩证结构还告诉我们,任何经济制度的最基本的矛盾起码是同时沿X轴与Y轴对称的二维矛盾。图2表明:一切商品经济形态的基本矛盾是可支配资源与相对需求的矛盾,是资源二重性与需求二重性的矛盾。是有用性(与有用品不可脱离)与效用的矛盾,是物与人的矛盾。简单概括起来,是资源配置的矛盾(配置一词反映了需求与资源的相互制约关系,不是所谓的“计划”)。人与人的矛盾当然在资源配置中起重要作用,在特殊的条件下甚至起决定的作用。但长期的基本的经济矛盾不是制度因素,而是经济资源配置本身的经济因素。这也符合辩证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这对于我国经济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图2沿Y轴的对称结构特别鲜明地说明了需求和效用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与之相比,图1仅有Y轴左侧的结构。这种结构忽视了“需求”与“效用”的作用,自然会突出“供给”和“计划”的作用。计划经济的理论根源,就来自于这种一维性的逻辑结构。
图2并不排除劳动二重性的有效性,但它仅仅是资源二重性的特殊形态。马克思用劳动二重性这样的特殊形态代替了资源二重性这样的一般形态,也不了解需求二重性的存在,就不可避免地走向劳动价值一元论。因为从劳动出发,自然寻找到劳动二重性;从具体劳动出发,自然把有用性规定为使用价值而忽略效用和需求(具体劳动产生有用品,有用品是有用性存在的前提);从抽象劳动出发,自然把价值全部归属于劳动。
当我们用资源二重性代替了劳动二重性时,价值归属于全部抽象资源,而不仅仅归属于抽象劳动。劳动力要素的特殊性是有效的,但其它要素,如管理、技术、土地、资本、环境等也有特殊性,其特殊性也是有效的。只有资源二重性这样的一般性质,才能代表全部价值的来源。
【关键词】 劳动 劳动价值论 主体性 劳动公有制 公共价值
一、劳动是人本质的核心
劳动者的价值观是立足于劳动,因而也是立足于人的,是人本质和人性的展开或社会表现。劳动、需要、交往、意识作为人存在和本质的四要素,是历史地形成并发展的。需要、交往、意识三要素都是以劳动为根据,并围绕劳动而形成和展开的。
(一)劳动
对劳动的认识程度,与劳动的发展程度是一致的,都是人类文明的表现。在原始社会,那些敢于以自己的手打磨石块,烧制陶器,从而满足了生活需要的先行者们,肯定会从中感到自豪。中国神话中所说的“神农尝百草”及其对种植业的开创,可能是一小批不安于动物本性的人所为,但其意义,绝不亚于瓦特等人发明蒸汽机并开创机器工业。那时的人们,从劳动中所能感觉到的,首先是对自身智慧和能力的认知,而这恰恰是人本质的基本体现。恩格斯指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恩格斯认为,人与动物的差别,就在于劳动。
(二)劳动力商品
劳动力就是人的劳动能力,是劳动者素质技能体现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就是劳动力发挥作用的过程。
劳动力商品的效用具有其他商品所没有的特殊性质。其他商品在被消费和使用时。随着它的效用的消费,它的价值也随之丧失或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发生价值增殖。而劳动力这种商品则不同,劳动力的使用或消费就是劳动过程。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创造自身的价值,而且还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其超出原有价值的那部分就是剩余价值。劳动力的这种特殊的效用对于货币转化为资本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劳动力商品化的实质是劳动力使用权的商品化。
二、劳动价值论:劳动者的经济观
劳动价值论是劳动者的经济观。劳动创造价值,劳动是其所创造价值的所有权的基础,这是劳动者的意识。人类的进步,是以劳动者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的提高为标志的。正因如此,我们应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则,以劳动者这一主体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分析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及政治经济权利并探讨现代劳动价值论。
(一)劳动与价值
劳动创造价值这个观点,既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所体现的唯物主义哲学观念的具体化,是批判和否定封建、专制制度的思想武器,又是论证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依据。但也正是在这一点上,表现出其不可解脱的矛盾,它一方面强调劳动创造价值,另一方面又认为非劳动的资本和土地也应占有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并认为资本占有利润是生产的目的,由利润转化的资本积累是再生产的主导。劳动者并不能得到的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及其产品,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为其论证的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矛盾。
(二)主体性
从对经济矛盾的必然趋势的分析中,无论是资本主义经济还是“苏联模式”,其矛盾的根本和核心问题,都在于劳动者的社会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确认和保证,从而抑制了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提高与发挥,并引发各层次的矛盾。
人类的历史证明,只有提高劳动者社会地位,给他们提供必要的思想和行动自由,才能调动其主动性,并由此提高和发挥素质技能,发展生产力。解决现实中国经济矛盾,根本在于确立劳动者的社会主体地位。
(三)现代劳动价值论
劳动方式的变化和劳动分工,使现代劳动者的构成发生变化。这与一百年前马克思时代相比差别是明显的,但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劳动者仍是劳动者,他们依然在以自己的劳动,在新的生产方式下,制造商品、提供服务,由此给人类提供各种效用。正是在制造商品、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形成了现代人类的经济关系和矛盾。现代劳动者也在不断以提高了的素质技能制造商品、提供服务时,认知了自己的利益,形成了自己的经济意识。概括现代劳动者的经济意识,维护并争取他们的利益,是现代劳动价值论的依据和必然。
现代劳动价值论,就是要将现代社会中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不论是从事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生产商品的劳动,还是服务劳动,都作为立论的依据,从他们的利益和意识中,概括现代劳动者的经济观,并据此而揭示劳动者与资本统治及其他阶级统治的矛盾,探寻加强劳动者内部团结,并在争取自己利用的过程中,变革社会制度,为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取消阶级统治和压迫,建立劳动者为社会主体的社会制度而奋斗。
三、经济矛盾的必然趋势
(一)资本主义经济矛盾的必然趋势
资本主义的资本雇佣劳动制,其基本的权利有两个,一是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二是劳动力的所有权。这两个权利是分离的,分属于资本所有者和雇佣劳动者。正是这两个分离的权利主体,构成资本雇佣劳动制的基本经济关系,他们之间的猫冬是资本雇佣劳动制社会的主要矛盾。
分离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所有权主体之间的矛盾随着资本雇佣劳动制社会的发展日益激化。这种文明主体与文明成果之间的异化,是资本雇佣劳动制度造成的,这恰恰也证明了资本雇佣劳动制度及其社会结构的不合理性和历史过渡性。因此,变革这种制度和社会结构,真正是使文明主体成为社会主体,并能享用现代文明,并在文明演变过程中途不断提高文明主体的素质技能,就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苏联模式”的失败及复兴公有制
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商品经济的高级阶段。而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的公有制随着苏联的解体而宣告失败,为摆脱陷入资本私有制的绝境,中国今天面临的便是如何复兴公有制经济。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局限和缺点的根本,就是以唯物主义为哲学观念,唯物主义的经济观是唯生产力观,“苏联模式”的“历史唯物主义”实际上也是主张生产力论或生产力决定论的。由此而来的“苏联模式”对公有制的规定,是只针对生产资料的,即“生产资料公有制”,虽名义上不包括劳动力所有权,但实际上将劳动力所有权也收归公有。
因此,所要复兴的公有制不仅是对资本私有制的否定,也是对苏联模式的否定。由此,对如何复兴公有制的探讨就必须在中国和世界现实经济矛盾的规定中寻找答案,确立劳动者的社会主体地位,改革发展劳动公有制,,提高和发挥劳动者的素质技能,解决现实中国经济矛盾。
四、劳动公有制――经济矛盾的必然趋势
公有制并不是马克思等人的理论幻想,更不是外星人对地球人的强制,它是人类社会经济关系演化的必然,就像资本私有制曾是这种必然一样。其根据,就在于素质技能不断提发展的劳动者在其本质的核心要素劳动交换中的内在要求。
(一)劳动公有制
劳动公有制是劳动者自由发展,从而是人性升华的新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历史任务,就是确立并保证劳动者的社会主体地位,而这集中体现于劳动者对其劳动力和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权上。为此就要有与劳动公有制内在统一的民主法制,建立和完善立法、执法、司法及行政管理等一套社会机制,在明确规定劳动者的两个所有权的同时,保证对其派生的占有权、经营权、收益权、监督权、管理权等的控制。
(二)公共价值
公有制经济所创造的公共价值,绝大部分应来自协作产生的集体力;民主劳动公有制比资本雇佣劳动私有制的优越性,或者说它能取代资本雇佣劳动制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更有助于协作及其集体力的生成和发挥。
在公共价值的占有与提取、分割、使用的各个环节,都要由相应的公共权利机构来行使权能。也正是这一点,成为公有制经济矛盾的焦点。公有制的进步意义,就在于打破并逐步消除私有制依对剩余劳动所创造财富的占有而形成的少数人控制多数劳动者的状态,使劳动者真正成为自主自立自由的生产者,这里的关键又在对公共价值的占有与提取、分割、使用等环节。
20世纪公有制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这一点:在对公有制改革的过程中,主要的核心和问题,就是在权利体系上强化所有权主体的地位,并以民主法制保证其对公共价值的占有和提取、分割、使用等环节及公共权利机构和负责人的控制。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2]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3] 刘永佶:《劳动哲学》(上、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6月。
[4] 刘永佶:《政治经济学大纲》,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9月。
一、商标在知识经济时代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商标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商标的作用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日益重要。在农业经济时代,商标只是发挥着区别商品和服务不同来源的作用。在工业经济时代,商标的作用不仅仅是区别来源,而且成为市场竞争的工具。在知识经济时代,商标的作用在原来的基础上发生着变革性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商标日益成为企业将技术创新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的主要载体
在知识经济时代,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而这种竞争优势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传递给市场。商标是商品的提供者和消费者之间最重要的沟通载体。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竞争优势可以凝聚在商标上传递给市场,从而沟通了消费者和商品提供者之间的桥梁。商标成为企业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竞争制胜的锐利武器,而且随着技术创新的步伐,其作用日益显著。
(二)商标日渐成为指导消费者消费的主要标志
当今社会,公司数量不胜枚举,产品种类不计其数,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消费者往往无所适从。在传统的市场中,消费者可以通过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对商品检验,如用指尖碰刀口检验刀的锋利程度,凭色泽和声音判断器皿的优劣。在现代经济中,依靠科技的进步,商品的差异越来越小,产品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消费者几乎无法对商品作出直接的判断,对商品的认同从对商品的具体分辨判断转向依靠对信誉和形象的认同,从直接性评估转向间接性评估。商标是区分商品不同来源的商业性标志,凝聚着商品的综合品质,代表着企业的形象,消费者根据商标的知名度和信誉度购买到自己需要且放心的商品。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商标成为指导消费者消费的主要标志,品牌消费逐渐成为消费者的主要消费方式。
(三)商标将成为依附于物质商品之上的精神文化产品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衣食住行等物质需求被满足后,精神需求表现得越来越突出。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更注重心理情感上的满足,比如购买什么品牌的服装,用什么品牌的家电产品。商标成为消费者对商品认可的高度代表。消费者认牌消费时,对物质利益的需求是通过商品实现的。而对文化品位的追求则主要是通过凝聚着文化、品位、时尚和代表着一定身份地位的商标来实现的,人们购买商品,不仅仅是购买商品本身,而且购买的也是附于商品之上的商标,商标成为和商品本身相对应的文化商品。
二、维护企业的商标权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
保护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维护企业的商标权,是工商部门在经济发展中孜孜以求的目标。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加强商标的保护具有现实而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维护企业的商标权是市场日益融合的内在要求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日益临近,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互补和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经济将是全球经济,市场将是国际大市场,在市场的大融合中,商标也将走向全球。我们要加强协调和合作,共同维护公平、有序的国际国内市场秩序。商标作为企业和商品的重要标志,在日益融合的大市场中作用将会越来越大。企业的商标权能否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得到充分有效的保护,将是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影响着经济秩序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因此,维护企业的商标权将成为全球经济国际大市场的内在要求,并且在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中达成共识。
(二)维护企业的商标权面临着知识经济带来的新变化和新课题
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传统的商标法律制度带来了冲击。尤其是信息网络化带来的越来越多的经济贸易的无国界性,给商标领域带来新的变化,新的课题,对传统的商标保护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商标方面,主要表现在产生和出现了电子商务中商标的作用,商标权的保护及商标权行为的制止问题,在商标注册方面,随着经济活动的加快,要求注册程序简化、费用降低、途径便捷等方面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些问题的凸现,要求我们加强知识的创新,加强商标领域的交流和研讨,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三)维护企业的商标权需要全社会的通力合作
随着经济生活的日益发达,各地区,各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极度膨涨。商标领域的激烈竞争成为现今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之一。假冒伪劣产品的屡禁不止、商标侵权案件层出不穷、地方保护主义的严重障碍成为我们商标保护工作中的艰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全社会关心商标事业的有识之士共同努力,携手合作。正确运用《商标法》保护自己,使商标权的维护切实成为各企业的自觉行动。
三、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商标战略策略
商标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商标的发展水平也和企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在工业经济时代,我们根据市场的需求,价格的高低,消费者的水平来制订相应的商标战略策略。现在,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的商标策略要从简单的市场调查提高到对技术创新的综合运用,对市场的合理预期和对企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上来。提高企业的商标策略水平,努力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要求,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一)研究市场、培育市场、占领市场是商标战略策略的基本途径
随着人类知识的爆炸性增长和科技创新的发展,人们的消费理念日新月异,对新产品和科技含量的需求也大大提高。如何紧跟市场的变幻,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需要深入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制订出先进的、科学的企业发展策略,制造出具有独特性、科技含量高、适应消费者口味的产品去占领市场,争取消费者,通过商标推动企业随着市场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前进。
(二)加快知识产权的一体化是商标战略策略发展的必然趋势
企业的名称、产品的名称,商标的名称是知识产权的不同内容,如何有机地将它们结合在一起,发挥企业的整体宣传优势,先进国家的企业为我们提供了较好的经验。如一提到“丰田”、“松下”等商标,我们立即会想到它的企业,它的产品和这些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这种将多种知识产权合而为一,集中宣传,集中占领市场的模式,比那种分散的,商标和企业名称互不相连的企业模式具有更高的市场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这是未来企业商标战略策略的发展方向,也是我们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