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绘画想象力的重要性

儿童绘画想象力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童绘画想象力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儿童绘画想象力的重要性

儿童绘画想象力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美术教学儿童绘画教学方法大自然创造了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都将是不同的,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和才能,帮助孩子最大程度地发展他们独特的天赋和才能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的责任和目的。而美术学科则是特别有利于培养、发展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科之一。美术离不开绘画,儿童的绘画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展现,这种能力的高低除了先天的智力因素外,教师的教授与引导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树立以引导和启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主,传授规律和技能技巧为辅的教学思想,辅以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培养儿童绘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释放其巨大的学习潜能

从心理学角度看,只有在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学者的大脑才能处于适度的兴奋状态,心情随之舒畅,思维就会处于活跃状态,所以教师要在充分挖掘发挥自身魅力的同时,用情感理智上课,并在活动中倾注兴趣、喜爱和幽默,让学生有亲切安全感,没有紧张恐惧,而且感到轻松,学生也愿学、善学。

我们的目的并不是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画家,而是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所以在绘画活动中我们要给儿童充分的自由,让学生畅所欲言,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张扬自己的个性,使他们写其所钟,画其所爱,让他们感到绘画是一种极其快乐有趣的事,让儿童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打开理想的翅膀,让联想自由飞翔,让创造的激情跃然纸上,不拘形式,因势利导,释放其巨大的学习潜能。

例如,《图画故事》一课,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能运用图形和文字相结合的办法自己设计一个故事。听故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事情之一,这节课我就先让学生听故事,孩子们各个投入地听着录音机里故事大王绘声绘色的讲演,随着故事情节或笑、或生气、或沮丧,我就随着故事情节出现景物或动物或人物时举出相应的图画卡片,时不时地给他们带来惊喜,看着他们的样子,我会心地笑了。通过各自的想象,结果孩子们创造的作品各有特色。

课堂气氛需要教师用心的去经营和引导,孩子们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宰,善于抓住儿童的兴趣与想法,营造宽松和谐快乐的氛围才能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释放其巨大的学习潜能。

二、运用丰富的联想法,活跃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想象是创造力的基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活跃儿童的思维,提高创造能力和绘画水平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学生敢想敢画,甚至“胡思乱想”或是“异想天开”都可以,只有敢于想象才会有创新,才能做到“奇思妙想”之精髓。例如《地心游记》一课,“地心”是一个未知的世界,是一个神秘、未知、遥远的地球的中心,正因为它的未知性,才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因为它的神秘性,学生才会学的有兴趣。因此才会乐于去谈论它、描绘它,也乐于把自己想象中的地心大胆的呈现出来,创作的欲望和情感也会油然而生。这些都是教学中的积极因素,我很好的把握了这一点,先让学生们畅所欲言,然后再给他们讲了《地心游记》电影里的精彩情节,欣赏精彩片段,引导孩子们打开思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地心”的神奇与自己想象中的人物、动物、环境联系到一起,从而创作出了特有的“地心世界”。三、通过多种渠道让儿童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触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由于儿童生活的地域不同,便有城乡地理之别;由于学习的环境不同,便有了儿童见识的多少的不同,更有城乡文化差异之别;由于儿童自身的素质不同,便有了智力上的差异,从而直接影响其思维分析与理解能力;经验少见识少直接影响儿童绘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此众多的“不同”“之别”,该怎么办?这就要求学生开阔眼界,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知识的积累。培养想象力的关键是积累。学生应走进生活,用心去发现、去观察、去探索、去追寻、去想象、去创造。多看、多听、多经历、多感受、多见识,见的多了,头脑中的表象也就储备多了,将他们化作记忆、印象、图像储存起来,随用随取;从作品中、书中、电视上、电影上、电脑上、图片上,通过各种渠道,大量接收和储备图像信息。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积累越多,想象的空间就越大,想象的内容就越丰富,创作起来才得心应手。

如《一枚恐龙蛋》一课,蛋壳上出现了一道裂缝,也许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发生!要求孩子们拿起画笔,让激情跟着想象沸腾。孩子们脑子里空空如白纸,怎么能去展开丰富的想象去创造呢!这就要求学生用各种方法和形式先去搜集关于恐龙的知识和图片,在头脑中形成印象,想象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创造的作品才丰富多彩。

四、进行合理恰当的评价,保护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评价学生的学习其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评价学生作品的标准不能再用“像”与“不像”,“好”与“不好”来衡量,更不要用专业美术院校的标准来审定学生的作品,我们美术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学生个个都成为画家,而是让学生个个都更好的发展,学生积极参与了;用心去想象和创作了;运用脑力寻找和解决问题了;认真去绘画了;便是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功。同时,现在的教学评价不再是“教师一言堂”的时代,还应采用多种形式去评价,如“自评”“他评”“同学互评”“教师评”等多种方式。

如《爱美的小鸟》一课,有一名学生把小鸟身上的图案花的乱糟糟的,一塌糊涂,画面也不干净,但在所有人面前我还是先肯定了这名学生的作品,因为在绘画的过程中我发现他画的很认真,接下来这个孩子的一痛表述让我恍然大悟:“他画的是一只在环境受到破坏下生活的小鸟,环境脏了,小鸟能不脏吗!人类不注意保护自己生活的环境,又怎么会用心去爱护和自己生活以外的小鸟呢!”可见,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不能用我们的固有思维去评判的,他们的作品五花八门,教师要多角度,多元化,综合性的去“听”、去“品”、去“评”。

儿童绘画想象力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儿童美术;教育观念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7)-06-0082-02

21世纪,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而教育观念的发展则是教育适应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作为教育中的儿童美术教育的观念也由此发生了转变,它体现在儿童美术教育中传统教育观念往转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

历来,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我们看到传统的儿童美术教育通常比较重视理性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注重传授专业技能技巧,把儿童美术教育作为一项掌握知识、发展理智的途径,教师在教学时灌输知识,儿童就只能被动接受,这样就抵消和压抑了儿童本身直觉的认识作用 ,更将儿童的灵感和天赋也一并抹杀了。

传统儿童美术教学比较注重临摹,一幅丰富的画面内容当然能让儿童瞬间产生兴趣,但如果不注意引导就往往会出现忽视儿童个性表现的情况。比如老师常常把一些已经简化的东西在让儿童临摹,儿童本身喜欢模仿,如果这些简化的图形模式先入为主的灌输给他们,那就容易使他们的思维形成定势,刚入学的小孩子都知道画一条折线就是代表了一只大雁,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看到老师是这样做的,他们不知道生活中能找到绘画形象,于是接受了一个错误的信息,简单的认为这个符号就代表大雁,或者代表了鸟,他们不知道鸟有千百上万种。这样的临摹教学会使儿童对生活中的美无动于衷,更别提能创作出什么有个性或者有灵性的作品了。

作品评价问题,前段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专家们提出过这个现象,传统儿童美术教育尤其在中国比较明显的,那就是对于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问题,你画出一张画,不问你有什么感受引发的或者你自己对这幅画的解释说明,一句话:“像不像”。相信许多朋友还记得那张“太阳从西边出来的‘错画’”吧,有方向标的画面,太阳在西边,爸爸牵着我的手,那是因为妈妈说,‘太阳从西边出来时才可以见到爸爸’,儿童多么真实的心理反映啊,想起它的差点被封杀和老师振振有辞的说着“基本常识都不懂”就有些后怕,我们作为教育者是不是还继续说着:像不像。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中这种以像不像作为评价作业的标准,不仅压抑了儿童创造力的发展,还忽视了艺术中的多元化表现。

传统的儿童美术教育往往忽视儿童本身的兴趣与他的成长的历程,教育者常常觉得儿童学画画应该先浅后深,今天画圆,后天画方,这样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儿童,你如果让他自己涂鸦,他画出来的决不是圆呀方的,他可能画得最多的是人,或者见过的小动物,喜欢的东西等,这其实可以看出儿童并不是像我们成人安排的一定得从简单的开始,然后怎样。

他们认识世界更多的似乎是自己熟悉,然后要感兴趣,所以他们一拿笔就画人。儿童在成长中的思维常常产生许多神奇的事物,于是通过图画表现自己的个性,他们能把大千世界中变化万千的事物,自由地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现出来。所以我们不必担心儿童绘画题材的繁简问题,或许他们更能接受一些丰富多变的东西。

有人说:中国的中学生常常是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的得主,至今尚未有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才。这是事实,我们应该反思。教育总是在累积经验中不断发展进步,在高喊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关键性内容,已经占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传统儿童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恰能激励我们,应该更好的完善儿童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极力注视下的现代儿童美术教育到底更需要注重些什么呢?

一、注重儿童的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儿童美术欣赏是教师教学时的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需要老师及时引导,才能使儿童对事物更好的认识和理解。要培养儿童的美术欣赏能力就要掌握儿童的欣赏习惯和特征,我们可以通过儿童的身心发展和智力发展的因素来分析掌握他们。

首先,儿童欣赏一幅作品,常常'看第一眼',无意识的欣赏,随意性大,感兴趣的就觉得好看,反之不好看。他们不会像成人一样,长时间的去琢磨作品怎样?有什么意义?他们也还不懂。其次,儿童欣赏作品跟自己的生活环境、所见所闻,他们的伙伴的作品都觉得是优秀的,不如城里的孩子见惯了高楼大厦,美丽的公园,宽敞的公路,觉得这就是美,他们很难感受出作品里乡村低矮的瓦房,纷乱的材堆也是生活中的美。培养儿童的欣赏能力先让儿童愿意欣赏,喜欢欣赏,刚开始时可以让一些鲜明色彩的作品刺激他们的感觉,让他们充满兴趣,吸引注意力。比如红红的花,绿绿的草,橙黄的果实,这些明亮艳丽的颜色会让他们感到欣慰喜悦,自然就会集中精力持续较长时间的欣赏了。教育者还可以利用跟作品相关音乐,通过教师有声有色的讲解描绘,渲染气氛,效果会更好。

二、注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我们通常说“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这就充分说明一个人的想象力对于他的成就有多么重要,尤其是像美术这样特殊的一门学科,想象力对于个人或者他的作品就更显其重要性了。在美术知识的各个体系中,每一知识体系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或相似形态。但为什么有的孩子想象力特别丰富,有的孩子就显得差一些呢?有先天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培养。爱美是人的共性,让儿童拥有丰富的想象力,教师不妨先让儿童拥有一双善于看的眼睛:春的万紫千红,秋的金黄硕果…..世间美丽的人、事、物都需要他们去看,去发现,这样既提高了儿童的审美能力,也为他们进行丰富的想象搭好宽泛的平台。

教师还要能鼓励和正确的引导儿童进行大胆的幻想,幻想也是一种特殊的创造想象。儿童多半会喜欢童话故事,是因为他们各方面知识与生活经验的有限,他们的想是不跟现实生活或者创造活动直接结合的,也不能立即执行的。‘拇指姑娘’、‘小矮人’、‘青蛙变成仙女姐姐’、‘超人’等等,这是他们对生活寄予的希望,或者把自身也变进去了,其乐无穷。这时教师要给予鼓励,并进行正确的引导。正是如此,所以当我们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听到或者看到的在我们看来非常幼稚可笑或荒诞的愿望甚至常识里明显的错误和图画时,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和标准进行简单的评判,简单的说对与错或者好与坏。对健康的、积极的愿望和图画都要加以肯定和表扬;对消极的、不健康的愿望与图画要注意观察儿童的生活状态和环境,给予耐心地引导和巧妙地指正或制止。

培养儿童的想象力还要多给儿童自由创作的空间,不是每次都规定他必须得画什么,儿童最早的涂鸦就是他发挥想象力的表现。正如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所言:“在美术教育中,美术只是被用来作为达到目的的一个工具,其本身并不是一个目的。美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创造性的程度来使人们更富有创造性,而不问此一创造性会用在何处”。是的,我们在儿童美术教育中,也不仅仅是是要教会儿童画一朵花、一棵树、,或者学会一种画法,我们的目的是通过美术教育,让他们在运用材料,表达情绪,展示想象的过程中,扬起儿童心中想象的风帆,使孩子们的想象力特别是有意识的想象力得到最充分地发展和提高。

三、注重儿童创造力的培养

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核心。美国当代著名美术教育家艾斯纳这样认为:美术教育的目的不仅和教育的总目的相一致,而且起着不可取代的独特作用。著名美术教育家摩伊o凯特莉在《少儿绘画辅导探索》一书中提出过,天赋并不重要,更为重要的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个体。你必须知道怎样去培养和发展自己的独创精神。她强调指出:“艺术教育并非造就专门的艺术家或者进行一种职业训练,而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各方面发展他的认识与智力,特别是每个人都具有的独创能力。对儿童来说,更是如此。”

什么是创造呢?著名教育家黄全愈这样认为: “创”与“造”两方面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所谓“创”就 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我们认为,创造力是没办法教出来的。但认为它可以鼓励出来,可以培养出来。它需要合适的生长环境,而教育工作者就需要去创造这样一种能够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环境。那么,儿童美术教育就不能是范画、眼睛到手的简单模式,儿童绘画也不应知识从眼到手的过程。眼睛看到画画下来,那是重复别人,是别人的画,自己想到的心理的“创造”出来的画才算自己的画。

在素质教育中,美术教育有他特殊的训练过程,他就是在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所以培养儿童创造力可以先从培养儿童绘画兴趣着手,给他一个良好的画画环境。幼儿从一会拿笔就喜欢画画,这是本能。他们常把画画在墙上,画在地上,画在身上,画在纸上……,到处都有他们绘画的痕迹。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美术兴趣、欲望和疑问,儿童画画要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支配下进行,而不能强制要求他们画什么、画多少张。在绘画中,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能获取知识和一些不寻常的智慧。

培养儿童创造力必须了解儿童,儿童画常常是孩子内心情感和对事物认识的表现。有人说,绘画是打开儿童心灵的钥匙。理解儿童才能理解他们的创作,所以我们要了解儿童的画画动机,了解他想表现的是什么。通常一些新鲜的事物或活动能激发儿童的创作欲望,比如去公园玩一项新的游戏,看到一种没见过的东西,一些新鲜的图片等,这可以开阔儿童的眼界,增长知识,也有助于儿童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未来社会的特点决定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根据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现代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以及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别人、学会与别人合作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大家都意识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意识到对孩子的艺术教育的重要性,美术教育在培养高素质的现代人方面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美]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年,4页.

儿童绘画想象力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幼儿园美术教育儿童绘画心理研究美术教育的最主要作用是培养人格、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品格。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不是职业教育,目的也不是向儿童传输什么知识,而是促进儿童人格的发展,所以儿童美术教育必须建立在儿童心理和生理发育的基础上,所以把握好儿童心理生理变化对儿童美术教育乃至儿童健康成长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美术教育与绘画心理

幼儿园的儿童对外界的事物不了解,也没有成年人所有的人生观、价值观,孩子们所看所思所想反映到画纸上是最为天真和淳朴的,幼儿园的孩子们还不能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情,这时,他们通过绘画表达出来的正是他们内心最为真实的想法和感受,通过美术教育,让孩子们在绘画的过程中表现出最真实的感受,我们通过绘画了解到孩子最真实的感受,再加以引导,这样才能给予小孩子们最为合适的帮助,让孩子们更加健康的成长。

二、儿童绘画心理研究

1.绘画是儿童的一种认知方式

儿童对外界的好奇心很重,求知的欲望非常强烈,但是他们自身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很少,所以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弱,绘画可以让他们尽情的发挥想象,把自己的感受和认知表达在画纸上。艺术生动形象的证明了人有意识的存在,以及意识的重要性,意识让人们可以再现感觉、需求的统一,意识无休止的改变着艺术。而美术正是这样不停地教会儿童们认知世界。

2.幼儿认为绘画是一种游戏

爱美是人的天性,我们在新生儿的摇篮上方挂一个彩色的气球就可以发现,幼儿会一直盯着彩色气球,等到儿童慢慢长大,他们开始喜欢一些漂亮的衣服玩具,喜欢看美丽的图画,所以没有儿童是不喜欢绘画的,他们把绘画当成了一种愉快的游戏。

儿童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他们什么都想看,什么都想摸,这一切的好奇特征都反映在玩上,他们在玩中慢慢长大。当孩子们拿起画笔,在白纸上画出美丽的线条时,他们会非常的高兴、兴奋,在继续尝试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画画,如果这个时候,教师强迫儿童去画一些线条和形状,不仅对儿童学习没有什么帮助,反而会挫伤孩子们画画的积极性,所以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方式,用孩子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引导他们学习画画。

3.儿童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儿童画画的想象力是儿童内心最为美丽的一面,儿童画画是从最基本的涂鸦开始,通过刚开始简单的练习,孩子们就会飞翔在绘画的世界中,不再有生理上的限制,并且通过绘画锻炼了孩子们的眼耳手脑。在教学中,细心的老师会发现,孩子们绘画之后就显得非常的安静,但是孩子们虽然表面上安静了,孩子们的思想却异常的活跃。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小班的孩子们绘画几乎画不出来完整的图形,我们根本就看不懂,但是如果让他们自己解释,他们会告诉你这里画的是一架飞机,那里画的是一颗小草,那里画的是一个动物园等等,虽然我们看不懂他们画的是什么,但是在他们自己眼中,他们画的都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这就是想象,想象源于生活,他们在听到老师讲的故事,爸爸妈妈讲的故事之后,经过自己的想法,把这些画出来。这时候带着孩子们多多接触大自然,多见一些美好的事物,对孩子们想象力的发展帮助会很大。再大一点儿的孩子,他们绘画的时候已经能够画一些完整的图形,能够画一些带有情节的画了,画一些小鸟,小狗和花朵等等,因为他们喜欢看动画片,所以好多画画的题材都是童话式的。幼儿期的孩子们想象力十分的丰富,他们能把所有的东西都想象成有思想会说话的朋友,他们会和这些朋友交流,聊天,吵架,他们会想象着自己可以飞向天空,飞到月亮上,他们的想法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孩子们的想象力十分的丰富,我们应该掌握孩子们的心理生理特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他们以健康的引导,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

4.儿童充分展现自我

孩子们如果真正迷上画画,他们会不由自主的不停地画画,如果这时老师强行孩子们停止画画,他会非常的难过,根本没有心情去做其他的事情,他们会不停地想着他们的画,这样对孩子们的成长非常的不利。有的男孩子们在画画的时候,会突然站起来手舞足蹈,乱蹦乱跳,这时候他已经沉浸在他的画画中,把自己也想象成其中的一部分,乐此不疲。有的女孩子们在画画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笑起来,哼出声音,甚至站起来跳舞,这时候孩子们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她们把自己想象成父母老师口中的精灵、仙子,如痴如醉。虽然我们这时候很难理解,但是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横加指责,认为孩子们影响到教学秩序,会严重伤害到孩子们的感情,打击到孩子们绘画的积极性。我们应该明白。这是孩子们的心理特征,属于正常表现,我们要努力给孩子们一个自己的创作空间,让他们表现自我,展现个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方式是非常与众不同的,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把握好孩子们的绘画心理特征,正确地对孩子们进行引导,这个过程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努力,提高自身观察能力,能够正确的解读孩子们的行为,我们的幼儿教师要用科学、客观的方式观察孩子们在绘画过程中的一些行为,并对之加以研究,要通过观察的方法准确地捕捉到孩子们最为真实的思想状况,并加以正确引导。

参考文献:

[1]钟丽娟.幼儿美术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才智,2015,(19):241.

[2]张亚玲.儿童绘画学习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08,(06):103-106.

儿童绘画想象力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美术 涂鸦末期 美术教学 引导

儿童美术教育,许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研究分析,也得出了许多宝贵的结论。无论是从中国美术教育家还是从外国美术教育家的分析研究结果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大致相同的特点。“涂鸦期”被划分为儿童美术发展的阶段之一。而且大部分研究者都把它作为第一个发展阶段。这完全可以说明“涂鸦期”是小学低幼儿童美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是孩子进行画画行为的起点,也是儿童美术教育中的重要阶段。笔者长年从事小学低年级教学,对这一涂鸦末期儿童的美术学习进行了研究,感受颇深:

1.小学一年级学生正处在儿童的涂鸦末期

“孩子们都是艺术家。”这是一位美术教育家对儿童画之原始美发出的由衷感叹。孩子们都喜欢涂涂画画,对他们而言,画画没有目的,而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语言的延伸。那是他们自己的语言――被称作涂鸦的语言。

小学一年级学生五、六岁,正处在儿童涂鸦的末期。孩子在新学年、新同学、新环境下,他们的涂鸦本性会又一次重新爆发,比之在幼儿园涂鸦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期间老师、家长应该应势利导。

案例:明明从小就喜欢画画,上小学一年级时,爷爷给妈妈说应该尽早地给孩子报个什么绘画辅导班,进行正规的训练,打好扎实的基础,说不定孩子以后就能在绘画方面有大的发展。做画家也不知不觉成了大家对明明的期望。在辅导班老师的培训下,明明比别的孩子画得都好。这一点让大家都特别兴奋,自然地,对明明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一天,爷爷让他给自己画一幅像,爷爷坐在明明对面,满怀期待地等着明明的“成果”。没想到,爷爷看完明明的画以后,皱着眉头说明明画得不像,比如把他的头和嘴画得太大,眉毛画得太浓等等。但是,老师看到这幅画后,还表扬了明明,说明明画得生动富有想象,画出了爷爷的特点。

人们开始用对待成人绘画的眼光去衡量孩子们的“作品”,往往只看形象是不是准确,画面是不是漂亮。其实,画画只是一种形式,其目的是训练孩子们去想象、去表现、去获得创作的能力,而非锤炼他纯熟的绘画技法。这个时期的儿童在创作题材上,还是善于表现成人所不易注意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现实与理想的结合,带有很强的想象成份。他们画自己,而画面上的自己经常出现在想象的特殊环境之中,如与外星人、机器人、拟人化了的小动物们在一起。他们没有去过海底和太空,却爱画海底的世界,喜欢描绘天外的世界,在儿童涂鸦末期,我们看到了孩子未来的希望。

2.儿童涂鸦末期在小学低年级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绘画是一种形式多样,色彩丰富、题材各异的表现形式,孩子可以通过绘画行为,促进大脑的发育成长,使智力、思维能力得以提高。还可以大胆而毫无拘束地发挥想象力,让潜在的能力不断的得到激发,最终使孩子的人格越来越完善。所以,对儿童进行美术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涂鸦末期是小学一年级儿童进行绘画行为的萌芽期,是他们绘画的起点,是小学生潜能开发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神经系统发育虽然不充分,大脑和视觉对手的控制调节能力还较差,但孩子对内心情绪的表现欲望极强。而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来说,对情绪最好的表达方式还是涂鸦。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在通过涂鸦方式表达情绪时,注意力特别集中,态度非常认真、专注。但是最终的画面却杂乱、抽象、不受任何世俗物体的影响。孩子在这个时期涂抹画写的活动是其最初的绘画方式,它不仅对孩子的审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孩子智力、想象力、创作力的开发和情绪情感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小学美术教育中应重视对儿童涂鸦末期的引导

儿童就像一棵棵小树苗,稚嫩柔弱。只有经过不断的浇水、施肥,这棵小树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成为一个爱美的人,一个会发现美的人,一个懂得审美,有着美的情操的人。教师作为培养孩子成才的启蒙者,必须从儿童的生理和心理方面入手,引导儿童的涂鸦行为。涂鸦末期的儿童仍然是把涂鸦当作一种游戏,他们从中接受了造型和色彩的刺激,促进孩子视觉的成长。涂鸦过程促进了儿童的身心发展,它对儿童来说是一种自我能力肯定的表现形式。有的教师和家长在孩子尝试创造时,总不停地纠正他们:“呀,这看起来不像汽车,我教你画吧。”或者是“蝴蝶怎么会说话呀,又在胡思乱想了”等。这些批评只会带来相反效果,会使儿童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成人对儿童涂鸦活动的态度将会影响儿童后期人格的形成,因此,我们应当尊重儿童的涂鸦行为,并对之进行鼓励和正确的引导。

儿童绘画想象力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儿美术教育;创造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315-01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包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有研究发现人们在孩童时期最具有创造性,那我们应该怎样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呢?

一、在美术活动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能使幼儿的综合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尤其是对于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美术教育活动中的对幼儿创造性培养是指在美术领域中通过开展创造活动激发幼儿用自己创造的图式表现对事物的认识与情感,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培养探索发现的积极性,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为培养独立的,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在幼儿观察事物的形状,颜色,结构等基础上,培养他们用绘画和手工(泥工,纸工,自制玩具等)充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情感。初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及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中的欣赏能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发展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初步掌握使用美术工具及材料的技能。”因此在美术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创造性的培养,已是当前美术教育的重中之重。

二、我国传统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美术教学,注重”依样画葫芦”,忽视幼儿的个性表现,常用简笔画做为形象表现模式灌输给幼儿,让简笔画成为幼儿绘画的表现模式。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模仿是天性,如果成人先入为主地教他们画一些简笔画的东西,就会使幼儿形成定势,幼儿就会画类似的房子,汽车,人……

2、传统的美术教育强调内容由简单到复杂,忽视幼儿学习绘画的内驱力。从成人的眼光为幼儿选材,认为:线条越简单,幼儿越容易掌握,这样安排符合了由浅入深的原则,但是实际上幼儿认识世界并不是以物象的简繁来发展认识的,他们喜欢画熟悉的,感兴趣的人,事,物。

3、传统的美术教育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只以”像不像”作为评价标准,忽视了幼儿在当中的其他表现,特别是创造性的表现。

三、美术教育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措施

1、为幼儿创造宽松环境,营造美术活动创造的氛围

现代教育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2、教给技能方法,留下创造余地

古人云:”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幼儿进行创造必须以方法为基础。幼儿常常不能把头脑中丰富的创造想象尽情地在绘画作品中展现出来。那么,在平时要注重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世界的人,事,物,为幼儿的创造提供素材。

3、丰富各种经验,提供创造基础

生活是创造的源泉,幼儿创作反映的内容是幼儿的生活。有些女孩子非常喜欢漂亮的衣服,她们往往最乐意创作这方面的内容,画各种各样的公主裙,帽子,鞋子等,并非常认真,非常高兴,情感需要得到了满足。

4、运用启发探索的语言,促使幼儿形成创造动机

皮亚杰说:”儿童不能像成年人那样有效的满足他个人情感上的,甚至智慧上的平衡,他具有一个可姿利用的活动领域,在这领域中他的动机并非为了适应现实,恰恰相反,却使现实被他同化这样的活动领域便是游戏。儿童进行的游戏很多,绘画也是这种游戏的一种方式。”在美术活动中,运用启发,探索的语言促使幼儿游戏,使幼儿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的创造性,促使幼儿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画面。

5、适时介入指导,促使幼儿创造才能的展现

在美术活动中,幼儿所进行的探索,创造远比一幅作品意义更大得多,教师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自主自作,带着极大的热情同幼儿一起参加美术活动。适时并不是想画什么就让画什么,教师要先观察幼儿,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幼儿一定的帮助,这样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都提供了成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