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临床护理教学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模拟教学;护理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现代护理学是研究如何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一门科学。强调“人的行为反应”,表现为人们对一件事从生理、心理、文化、社会和精神诸方面的行为反应。在科技进步的今天,人们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越来越重视伦理道德和自我权益的维护,社会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护士要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充分与实践相结合,以便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并合乎伦理的护理。针对护理人员从学校毕业到成为合格甚至优秀护理人才的培养过程,具有实践性和晚熟性的特点,在护理教学中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则显得十分必要。模拟教学是为学习者进入复杂多变的临床工作做好充分准备的一种教学策略①。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模拟方法进行临床场景再现,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局部模型练习及高仿真模拟等活动,让学生在一个仿真的、安全的环境中,进行评判性思维,做出自己的决策并完成相应的技能活动。本文通过对模拟教学的起源、相关概念以及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综合描述,期望能更好利用模拟策略来促进护理教学。
1.模拟教学的起源
我国伟大教育学家孔子在2500多年前就提出了“听而易忘,见而易记,做而易懂”这一观点,强调感受和经验是人获得知识的重要源泉②,已经揭示了模拟教学的内涵。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和对专业人员培训的手段,医学界一直使用模拟模型,包括17世纪的针灸模型、18世纪的助产模型、20世纪的“复苏安妮”(ResusiAnne)和“哈维”(Harver)。伴随互联网和虚拟技术的发展,高仿真模拟技术的出现并广泛应用,医学教育出现了巨大的变革。例如,在公众中使用简易心肺复苏模型普及急救技术;应用电脑装置进行灾难应对的模拟演练等。许多教育机构纷纷建立模拟实训中心,希望通过提供一个逼真但无风险的临床环境的模拟,为学生将来真正的临床实习做好充分准备③。同时,欧洲医学模拟应用协会(The Society in Euripe for Simulation Applied to Medicine,SESAM)和国际医疗保健模拟协会 (The Society for Simulation in Healthare,SSH)的应运而生,推动了世界范围内模拟的应用和发展。这些都被认为是模拟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一个里程碑④。
2.模拟的概念
模拟是对真实存在事物或是过程的虚构,是一种真实情境的展现⑤。在新牛津美语字典中将其解释为:“当在进行直接临床实践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风险时,可以使用模拟;或者可以直接将模拟作为一种学习或人员培训的手段”①。Nickerson等③指出了护理领域中模拟分为理论和操作两部分。前者定义模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使用各种学习方法和策略,包含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引导性反馈和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活动,从而使理论或个人经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后者定义模拟在一个真实、无主观臆断、安全并合乎伦理的环境中进行,同样是以学习者为中心。
3.护理教育中模拟的特征及理论框架
Nickerson等③还归纳出了模拟的三大特征,分别是获得知识、仿真性和效果评价。其中获得知识是指理论与实践结合,经过讨论、分析和反馈,所获得的知识保留率更高。仿真性是指对现实场景的模拟程度,分为3个层次(高度、中度、低度),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目标进行设置。效果评价则包含6大要素(技能提高、知识整合、评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自信心和学习者的满意度)。Jefferies等②提出了护理教育中模拟的理论框架,分为5部分,教师因素、学生因素、教学实践、模拟教学设计特征和预期达到的学习效果,每一个概念成分都可以通过变量的细化进行操作④。
二、模拟教学法在护理教育学中的应用
1.模拟的类型
模拟包括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局部训练模型、标准化病人、虚拟模型等。角色扮演是指通过让几名学生分别扮演医生、护士、病人等角色,使其融
入特定的临床场景中,从而了解病人的临床症状;局部训练模型,用于帮助学生训练特定技能,如静脉手臂、导尿模型、简易心肺复苏模型等;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简称SP)又称为模拟病人,指那些通过系统培训后,能准确体现病人临床实际问题的正常人或病人,必须具有恒定性和中立性的特征;虚拟模型则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建立的,经历了从低端到高端模拟的发展,学习者可以通过人机对话的形式,在模拟临床场景中来做出评判、实施技能活动并最终解决问题。
2.模拟的流程
依据模拟使用的模型类型、教学对象以及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不同,模拟教学流程可能不同。以高仿真模拟教学为例,大致分为:模拟案例的设计――模拟案例的编程――模拟案例的教学――引导性反馈的进行――效果评价③。其中,设计要结合临床真实案例,有明确的教学对象、目标;运行前要做好教师、学生、实验室准备;引导性反馈的进行则是高仿真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达到模拟教学预期目标的重要环节。
3.模拟教学的优势与挑战
(1)应用领域广泛
在过去几十年间,医疗卫生机构及高等护理教育机构分别设置相关模拟项目以提升护理教学能力④⑤,使护理人员保障病人安全⑥⑦。而这些模拟项目,涉及护理的各个领域,包括基础护理、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甚至涵盖了急、危重症护理⑧,妇产科、儿科护理⑨⑩,社区护理1112,
①Nickerson M.Morrison B.Pollard M.Simulation in nursing staff development:A concept analysis[J].Journal for Nurses in staff Development,2011(2):81-89.
②Jefferies PR,Rogers KJ.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simulation design[M].Jeffries PR.Simulation in nuring education:From conceptualization to evaluation.New York:National League for Nursing,2007:21-33.
③杨冰香,王爱玲,喻思红.模拟教学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4):390-394.
④Stanley D,Latimer K ‘The Ward’: A simulation game for nursing students[J].Nurse Education in Practice,2011 (1):20-25.
⑤Warland J.Using simulation to promote nursing students,learning of work organization and people management skills: A case-study[J].Nurse Education in Practice,2011 (3):186-191.
⑥Schaar GL,Ostendorf MJ,Kinner TJ. Simulation: Linking Quality and Safety Education for Nurses Competencies to the Observer Role[J].Clinical Simulation in Nursing,2013 (9):401-404.
⑦Tschetter L,Lubeck P,Fahrenwald N.Integrating QSEN and technology to address rural health care:Initial outcomes[J].Clinical Simulation in Nursing,2013(10):469-475.
⑧Cato DL.Murray M.Use of simulation training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J]. Critical Care Nursing Quarterly, 2010 (33):44-51.
⑨Birkhoff SD,Donner C. Enhancing pediatric clinical competency with high-fidelity simulation[J].Journa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Nursing,2010 (9):418-423.
⑩Beauchesne MA,Douglas B. Simulation: Enhancing Pediatric, Advanced, Practice Nursing Education[J] Newborn & Infant Nursing Reviews,2011 (1):28-34.
11Eggenberger SK,Regan M. Expanding simulation to teach family nursing[J].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 2010 (10): 550-558.
12Richards EL,impso Vn,Aaltonen P,Krebs L,Davis L. Public health nursing student home visit preparation: the role of simulation in increasing confidence[J]. Home Healthcare Nurse,2010 (10):631-638.
灾难管理①,姑息护理②和精神科护理③④等。
(2)实施灵活性强
模拟教学并不拘泥于单纯的理论或操作学习,可以根据不同对象和不同教学目标,提供重复练习的机会。在练习过程中,允许学生犯错并从中吸取教训,而这种错误并不会危及病人的生命;对于一些临床罕见但具有高风险、高危害情境的模拟,可以为初入临床的学生提供临床实践的机会,这些都为学生今后进入临床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3)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沟通及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护理核心胜任力。模拟教学因其仿真性和参与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诸多研究表明,运用模拟教学可以提高自主学习的满意度,提升自信⑤和自我效能⑥,缓解焦虑情绪⑦;由于模拟教学往往需要数名学生同时参与、共同完成任务,因此能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⑧和团队协作能力;对于目前临床强调的护理核心胜任力而言,模拟教学可以训练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⑨、临床决策能力⑩和多学科合作能力11
(4)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挑战
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模拟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挑战,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师个人综合素质等,尤其是达到临床真实情景的模拟及高仿真性。
这些要求教师应及时了解临床最新的护理发展动态,并和临床带教老师密切合作,不断更新知识以弥补自己临床经验不足12,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模拟教学与学生理论学习方法不同,要求学生尽可能的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投入到模拟情境中,通过沟通和团队协作,以不评判、不推诿的态度指出自身和他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反思,这些都会给学习者带来一定难度13。
相比传统教学,模拟教学对人员、场地、时间、甚至资金都有明确要求,实施起来成本较高、费时费力,大多数学校只能将其作为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模拟教学的发展。
三、讨论
当今中国的医疗及护理已逐渐与国际接轨,特别是在尊重人权、依法行医的基础上,更重视健康、安全问题,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并合乎伦理的护理照顾,健康护理协会认为模拟教学是解决此问题的良好教学模式14,模拟教学将是临床护理教学的大方向15。护理管理者及护理教师在护理教学中应积极面对模拟教学的优势和挑战,充分利用模拟这一教学策略促进教学,不断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最终实现对实用型、创新型护理人才的培养。
(本文审稿 戴定兰)
①Jose MM,Dufrene C.Educational competenciens and technologies for disaster preparedness in undergraduate nursing education:Anintegrative review[J].Nurse Education Today,2014(4):543-551.
②Gillan PC,Jeong S,Riet PJvd.End of life care simulation: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Nurse Education Today,2014(5):766-774.
③Choi YJ.Standardized Patients for Korean Psychiatric Nursing Student Simulations[J]. Clinical Simulation in Nursing,2013(9):385-392.
④Eggenberger SK,Regan M. Expanding simulation to teach family nursing[J].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 2010 (10): 550-558.
⑤White A,Brannan J,Long J,parison of instructional methods:Cognitive skills and confidence levels[J].Clinical Simulation in Nursing Education,2013(10):417-423.
⑥Pike T,O'Donnell V.The impact of clinical simulation on learner self-efficacy in preregistration nursing education[J].Nurse Education Today,2010 (5):405-410.
⑦Szpak JL,Kameg KM. Simulation decreases nursing student anxiety prior to communication with mentally ill patients[J].Clinical Simulation in Nursing,2013 (1):13- 19.
⑧Liaw SY,Zhou WT,Lau TC,etal.An inter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training using simulation to enhance safe care for a dete-riorating patient[J].Nuese Education Today,2014(34):259-264.
⑨Kaddoura MA. New graduate nurses'perceptions of the effects of clinical simulation on their critical thinking, learning, and confidence[J].Journa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Nursing,2010 (11):506-516.
⑩Lasater K. Clinical judgment: The last frontier for evaluation[J].Nurse Education in Practice,2011 (2):86-92.
11Leonard B,Shuhaibar EL,Chen R.Nursing student perceptions of intraprofessional team education using high-fidelity simulation[J].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 2010 (11):628-631.
12张京煜,梁 涛,陈京立.模拟教学对护理专业教师的挑战和应对策略[J].中华护理教育,2011 (5):236-237.
13Wang AL,Fitzpatrick JJ,Petrini MA.Use of simulation among chinese nursing students[J].Clinical Simulation in Nursing,2013 (8):311-317.
【关键词】:循证护理;高等护理专业;护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R49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 (2010) 02-153-2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指护士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结合护士的专业技能和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意愿,三者结合,制订出适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护理计划,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它对临床护理实践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为我国的护理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理念和模式[1]。本文针对我国循证护理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循证护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在高等护理专业开展循证护理教育,提出基本观点进行探讨。
1开展循证护理教育的重要意义
随着循证护理的发展,仅凭经验和直觉进行护理已成为历史,由传统的经验护理模式向现代循证护理模式转变也是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循证护理引入高等护理的教育中以顺应护理学科的发展,使之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2]。
1.1对高等护理专业开展循证护理教育是时代的需要
飞速发展的21世纪对护理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教育必须趋于科学化,循证护理教育实现了护理教育的理念,它将最新、最好的研究结果,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及病人的选择三者结合,制定最佳护理方案为个案病人服务,其宗旨是为每个不同健康状况的人提出最佳护理决策,满足时代对当今护理人员的要求。
1.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目前,我国护理教育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基础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缺乏学习、思考的主动性,更缺乏综合能力、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循证护理教育通过论证实践标准改善了护生的思维方式,使她们掌握了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增强了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了判断力,实现了从被动接受书本知识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增强了其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1.3缩短课堂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的距离
开展循证护理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医学观,将现有最好的临床科学研究结果与个人的临床专业知识和病人的意愿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虑,满足病患对现代护理的更高标准要求,有利于应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
2我国的循证护理教育现状
循证护理的实用性和科学性越来越受到广大护理工作者重视,在护理教育中也展开了探讨和研究。如:严谨等[3]通过实习前对护生进行为期8周的循证护理教学,探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循证护理教学目标,明确了循证护理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感受到循证护理实施的阻力。朱丹等[4]在护理学基础课中选择有关内容实施循证护理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循证护理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养成查找资料的习惯,但受专科护理教学的影响,设置的病例不能再现循证护理的全过程。朱劲松等[5]在内科护理教学中指导大专护生实施循证护理实践,认为循证护理要以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科研成果为前提,所以老师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医学统计学、专业外语、计算机及网络知识。上述所见,大多数循证护理教学都是在护生的实习期间进行的,是小范围内的探索,师资力量薄弱,学时有限,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计划,没有把循证护理纳入课程体系,也没有专门的教材,学生制定的循证护理计划的实施在临床实践中遇到了阻力。
3实施循证护理教育的观点
3.1培养高素质的循证护理教师
循证护理教育主要靠教师来实施,教师的循证护理意识和循证护理素质的提高是搞好循证护理教育的关键,应培养一批能实践和传授循证护理知识的院校教师和临床教师,以推动循证护理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运用。教师培养可通过多途径解决,一是举办培训班或进修班;二是作为继续教育的内容;三是招收研究生;四是有条件的院校设立循证护理相关实习基地。师资培养可以由对循证护理研究较深的知名的高等院校来承担,亦可通过脱产学习,也可利用电视、函授与网络远程教育等方式进行。
3.2建设规范的循证护理教材
循证护理是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的兴起而引入的一种新的护理理念,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尚无关于循证护理系统知识的统编教材,这给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带来了较大困难。因此,必须加快循证护理学教材建设,以更快地促进循证护理的发展。例如:护理科研、文献检索、医学统计是循证护理学的基础支持学科,各科之间联系紧密。如果将循证护理与护理科研、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内容进行适当整合,穿插或合并教学。各临床课程也应融入循证护理思想,把护理新知识和新技术介绍给学生,使护生学会应用批判性思维对现存的实践模式寻求最佳证据,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事物的两重性,既不盲从于前人的经验,也不要因此造成对前人实践经验无原则的否认。
3.3开设循证护理课程,改革教学计划及方法
在各级护理专业中有针对性地开设循证护理教育的课程,这是普及循证护理知识,增强高等护理专业学生循证护理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渠道,但迫在眉睫的是对教学计划及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修改现有的高等护理教学计划,开设循证护理教育课程,同时大量采用PBL、EBL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循证护理知识,理解循证护理精髓,以利学生在将来的临床与教育工作岗位上起到循证护理教育参与及发展的积极作用。
3.4设立循证护理相关实习基地
提高循证教育实效应该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丰富的临床实践活动联系起来,因此,有必要设立循证护理相关实习基地,以便进行系列化的循证护理床旁实践教育活动,借助于丰富的临床病例与网络资源,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促进循证护理教育的有效实施。这样可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总之,循证护理能够提高护理工作者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成为一名终身学习者。虽然循证护理教育模式有待于进一步改革与探索,但应该相信循证护理教育必将成为我国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推动我国护理学科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标准化患者;儿科;临床护理;实习生教学
在儿童专科医院的各科室中,儿科具有特殊性,收治的患儿年龄小,易哭闹,不配合,生活自理能力差,因此,给临床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1]。而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因为患者的对象特殊性,患者家长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要求高从而让临床带教工作的不容易开展。因此,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儿科护理实习人员很难展开实践环节;标准化患者属于一种全新的概念,主要是通过让一些经过训练的医护人员来复制真实的临床情况,以此来弥补护理教学中的缺陷[2],本文主要为了分析标准化患者在儿科临床护理实习教学中的运用效果,特选择了部分的儿科护理实习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儿科实习的护理人员90名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2组。研究组45名均为女性,年龄19~24岁,平均年龄为(21.33±1.11)岁。其中,按照不同的学历类型又分为:有专科学历25名,有本科学历20名;对照组45名均为女性,年龄19~24岁,平均年龄为(20.11±2.11)岁,其中,按照不同的学历类型又分为:有专科学历26名,有本科学历19名;对比2个实验小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研究组予以标准化患者互动式教学,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教学方式。对照组:依据具体的实习生入科后的实习带教计划进行理论和操作的教学,使用传统的讲课方式予以儿科护理知识传授,对护理人员进行常规的临床实习带教等[3]。研究组:(1)为护理实习人员准确好相关的学习资料,向学生普及教学大纲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主张实习人员先自行理解;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让学生提前预习教材内容,并鼓励学生自主查阅儿科的相关护理基础技能,对需要掌握的儿科护理技术予以一定的了解,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小组讨论,并从中寻找出可以值得学习的地方;(2)让患者的家长提供具体的病例资料,以此充当教师角色,并实施以学生为主导的课程,主张讨论课程,主要讨论的内容包括有:对儿科护理学的理论理解,对护理操作的基本思路和如何解决实际的护理问题等;在课程讨论的过程中,主要对教学重点和难点予以重视和讨论,对实习人员存在的错误护理概念予以纠正,之后,让实习人员进行具体的实践操作,并由专业的带教老师予以点评[4]。
1.3观察指标
比较2个实验小组的实成绩和实习人员对教学方法的评价良好率。实成绩主要采用计分制,分值在0~100分,分数越高则代表该种教学方式更优;实习人员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方式主要是向学生发放统一的问卷调查,由实习人员自行评价,旁人不予以干预。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取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2个实验小组的数据比较可得,研究组护理人员的实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对教学方法的评价良好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标准化患者互动式教学的优势性有许多,如:可以让护患关系得以有效缓解,有效的解决了护理教学资料缺乏的现状等,不仅大大增加了实习护理人员接触真实患儿的机会,也更为及时的纠正了错误的护理理论概念和实践操作,有一定程度上的良好教学反馈作用;在儿科学的护理教学中,主要是让患儿的家长提供具体的病例资料,以此充当教师角色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护理技巧的提高,也大大增进了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5-6]。根据本次的数据显示,研究组实习护理人员的实成绩(89.99±3.2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实习护理人员对教学方法的评价良好率97.78%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由此说明了,予以标准化患者互动式教学的价值更优优势性,能够满足实习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能力的培养需要,可以提高儿科的护理实习生教学质量,其实施可行性较为突出。综上所述,对儿科实习的护理人员予以标准化患者互动式教学,可以提高实习护理人员的总成绩,且更易被实习护理人员所接受,值得在临床护理学带教中借鉴。
参考文献
[1]RamstedtC:ZurOperationderangeborenenPylorusstenoseMedklin1912:8:1702
[2]向泉.探讨护理教学中引入标准化患者(SP)对护生的影响[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7):66-68.
[3]吴安琪,李爱丽.标准化患者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4):592-594.
[4]武铁力.教师模拟标准化患者在呼吸内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6):11-11.
[5]高洁,郑显兰,崔璀.简易标准化患者在儿科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6,22(13):162-164.
【关键词】应届毕业生;循证护理;认知;分析
循证护理(Evigence-based nursing ,EBN)是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其基本含义是以有价值、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并运用证据,对护理对象实施最佳护理。它为现代高级护理实践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其科学性、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广大护理工作者的认可和推广[1],也为高等护理教育指明了方向。笔者通过调查分析,旨在探讨开展循证护理教学的途径。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成都地区7家三级甲等医院完成毕业实习的2013届护理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来自5所不同高等医学院校。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循证护理调查表,对实习结束后的护生进行问卷发放。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20份,收回有效问卷208份,有效率为95%。
2 结果
护生对循证护理的知晓程度、了解途径、解决护理问题的依据、获取信息的能力、面临的困难、影响实施的因素及学习意愿方面的情况请见表1~3。
3 讨论
3.1 护生对循证护理的认知现状及实践现状不尽人意 表1显示护理本科应届毕业生循证护理知识相对缺乏,个别护生甚至一无所知。虽然大多数护生通过课堂教学知晓了循证护理这一概念,但对其内涵的理解及应用方法却模糊不清,这与护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滞后及教学内容的更新不够有关,也反映出目前高校的循证护理教育更多还是流于形式,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表2显示个别护生从未上网或去图书馆查阅过资料,而对能够进行资料查阅的同学中有89.4%的护生并不知道如何去寻找和使用证据,表明护生在获取、处理及利用信息的能力方面有待加强。表3显示71.2%的护生认为缺乏相关知识及方法指导是影响循证护理开展的最主要原因,提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护生在学习方法和实践技能上的指导。89.4%的护生对循护理知识感兴趣,表明护生的学习意愿普遍较强,对接受护理领域中的新知识、新理念态度积极。
3.2 开展循证护理教学的建议及措施
3.2.1 提高护理教师开展循证护理教学的能力 护理教师是循证护理知识的传播者,教师的循证意识和循证素质是实施循证护理教育的关键。然而据笔者了解,许多学校的护理教师循证知识匮乏,对网络、数据库、双盲随机对照研究等常见的循证护理基础方法与手段知之甚少,这将直接影响循证护理教育理念的渗透,致使循证护理教育工作滞后。因此应加强循证护理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继续教育丰富教师的循证知识,提高开展循证教学的基本能力。
3.2.2 增设循证护理教育的相关课程 目前我国的高等护理教育中几乎未系统引入循证护理学理论,也未重视护生循证实践技能的培养。多数学生对循证护理的知晓是来自于有限课堂上教师只言片语的介绍。因此,把循证护理引入护理教学中,构建以培养护生循证能力和循证思维的循证护理教学体系[2],才能普及循证护理知识,培养护生的循证护理意识和能力。通过调整护理专业课程结构,修订教材与教学计划,让学生能系统地学习循证护理知识,理解循证护理精髓,树立循证科学理念。通过开设专业英语、统计学、流行病学、文献检索、社会医学、护理科研等课程,让护生掌握循证实践方法。
3.2.3 更新课堂教学模式和优化教学方法 传统的、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培养需求。高校护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强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训练,运用启发式、学导式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参与思维有关的活动,教会学生新的思维方法,将老师的讲解和个人的思考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拓展思维的空间。教师通过将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布置学习任务,引导护生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如期刊、杂志、专著、图书馆、互联网和专业文献数据库等途径获得问题的答案,然后再返回到课堂进行交流,指导他们从检索得到的文献中提取所需知识,用收获到的临床依据来解决问题。这种 “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 “以循证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了护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潜能,使护生由过去被动的只听、只看变成了今天主动的去寻、去钻,同时还赋予了他们一种终生学习与探索医学未知领域的能力。
3.2.4 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教学中除了要增加循证护理基础知识的学习,还应培养护生基于研究的护理实践能力,让学生参与循证护理的实际运用。特别是在进入专业课程学习后,教师应鼓励护生参与各种临床实践活动,通过分析案例、组织临床见习、参观、社区访视等实践机会,让护生尽早接触患者,提供实践循证护理的氛围,指导护生将所学的专业英语、统计学、流行病学、文献检索、社会医学、护理科研等知识运用于护理实践中,以增强护生的文献检索及阅读、评价能力和科研能力。
4 小结
循证护理及其思维方式不同于传统护理的工作模式,循证护理的迅速崛起及其对临床护理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促使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突出地位,这样才能提高护生进入工作岗位后运用科学思维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实际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循证护理 产科学 护理教学 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238-02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oursing, EBN),是指护理工作者采用最佳的可获得的证据,结合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充分考虑患者的愿望和需求作出临床护理决策的过程。循证护理的实施步骤包括两个阶段、四个步骤:第一阶段:寻找并确立证据阶段―系统综述,寻找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并将其特定化;根据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系统综述。第二阶段:施证阶段――遵循证据的要求进行护理。第三阶段:将所获得的证据与临床专门知识和经验、病人需求相结合,得到临床证据,做出护理计划。第四阶段:实施护理计划,并通过动态评审的方法监测效果,监测项目实施情况。循证护理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它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寻找现有的最好证据,评价和综合分析所得证据及正确应用结果以指导临床护理,有助于培养理学生正确、科学的护理观,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实践规范化奠定基础。在教学中,首先让护理专业学生了解和掌握循证护理的概念及其内涵,教会学生在护理工作中如何运用循证护理、培养护理专业学生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学习的能力。现以《产科学及护理》第十二章第一节“产后出血”这一章节为例,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我校2014届助产专业2个班级,随意挑选100名学生,本届学生是入学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开始进入临床专业护理课程的学习阶段。
1.2 方法
在《产科学及护理》“产后出血”一章教学中运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教学。
1.2.1 教学方法
1.2.1.1 学习课本内容
首先将教材中“产后出血”的护理内容,以问题形式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产后出血”基本理论知识。
1.2.1.2 教师提供模拟病例
教师将从临床收集的“产后出血”疾病的临床病例以文字、课件或看多媒体教学片的形式介绍给护生。例如,产后大出血的病例:1例产妇,经阴道分娩一4.5Kg的巨大胎儿,分娩过程中产程延长,产后8h按摩子宫底出血500 ml。由于产后出血的病因有多方面,产妇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多种变化及转归,针对这种情况,让学生确定需预见及解决的问题,再制定护理措施。
1.2.1.3 确定问题
学生经过讨论,确定当前的问题是积极查找出血原因,通过护理干预阻断出血过程。
1.2.1.4 查找相关资料
学生通过网络、计算机数据库及各种护理期刊进行查询,获取大量有关临床“产后出血”的相关护理措施及一些新的理念。针对产妇的病史、体征、辅助检查结果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问题查寻“产后出血”护理措施。
1.2.1.5 师生共同讨论与评价教学效果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提供所查询的相关临床研究证据,然后师生共同结合病例的具体情况,从预防产后出血及产后出血病因进行分析讨论,确定最有效的护理措施。教学结束后,对100名学生进行循证护理教学效果的评价问卷调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习兴趣、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获取能力、文献检索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产科学理论知识水平、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改革了传统教学法、分析和判断能力增强等,评价分为“是”或“否”。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回收率100%。95%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学习兴趣,90%的学生认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增强,80%学生认为临床推理及评判性思维能力增强,说明学生对此教学模式的肯定。85%的学生认为提高了与人合作的能力。
2.讨论
循证护理是受循证医学影响产生的护理新思维、新观念、新概念,也是对护理学科提出的新挑战;循证护理是已有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方法对病人实施最佳的护理措施。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中,改变了过去老师传统的填鸭式讲课教学方法。使老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中转变观念;使学生走出校门后具备一定的判断、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自学能力,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护理、助产人才。
经过教学实践,结果显示,将循证的方法引入《产科学及护理》课程教学,具有以下优点:
2.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EBN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为学习的设计者和主动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用EBN教学法将课本的理论内容传授给护生。理论课结束时,教师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结合大纲要求对学生提出有关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思考题,让学生自己根据书本及老师课堂讲授的内容收集资料、寻找问题的答案。此方法提高了学生对《产科学及护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会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2 培养学生循证思维能力
我们根据《产科学及护理》教学内容及课程标准进行选定病例,病例是从医院临床上收集的真实病人病例,也有些是我们教师结合临床而自行设计的病例。学生运用所学的《产科学及护理》基本理论,通过对病例进行讨论分析,围绕中心问题去求证,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例如:我们在讲“妊娠合并心脏病”内容时,就让学生根据孕妇在分娩前有无并发症、合并症,胎儿有无窒息以及羊水情况、胎盘、脐带情况等,对分娩前产妇、新生儿做出预见性的评判,针对不同的情况,分析、讨论,选择最好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法,提前做好抢救新生儿的准备工作,为抢救赢得时间。教师教学过程中运用EBN教学法,使学生把学到的专业理论灵活地运用于临床;使学生产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热情,又可以让学生体会如何科学、有效地制订实施护理计划,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创新应用,培养了学生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
2.3 提高了教师综合素质
教师自身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EBN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带教老师有良好的观察力、判断力、理解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际沟通能力,具备现代护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能引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查阅资料,教师自身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为此,首先运用循证护理的《产科学及护理》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技能、灵活的教学手段,提出的问题既要切合学生的特点,又要联系临床实际体现妇产科护理的专科重点。其次,选择的评价资料应该是学生经常遇到的重要临床问题,这样才能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教师而言,教学难度增大了,但却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2.4有利于新教学形态的探究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示范操作,学生依样画葫芦,最后完成考核。学生没有独立思考、探索和质疑的机会,觉得学习简单重复、枯燥乏味。EBN强调护理工作的严谨性,要求知识融会贯通。在循证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评判思维和创新能力,寻求循证支持的最新、最佳解决方案,使学生逐渐形成以证据为基础的护理行为模式,为其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基础。教师在这种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也营造了新形势下多元化教学模式的一种新形态,为临床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2.5 存在的问题
循证护理还未真正运用、渗透到护理教学中,现有的护理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也未重视对学生循证技能的培养,现在学生的网络检索能力和英语水平欠佳,各学校扩大招生规模,招生数量增加,而采用EBN 教学所需学时数较多,且对教师素质要求高,许多教师还没有从传统的护理教育理念上转变过来,因此教学难度大。教师EBN价值的整体判断能力以及实践 EBN 所需的技能比较欠缺,计算机和统计学的基础知识缺乏,英语水平低等。
3.小结
教师是循证护理教育的主导者,因此教师的循证意识和素质是搞好循证护理教育的关键。护理教育的课堂教学应逐步引入循证护理,要教给学生科学、可靠的护理方法,通过循证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临床工作过程中改变只凭书本知识、经验为病人护理的错误做法,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评判性思维能力,组织沟通、协调等综合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做好临床实习和妇产科护理工作。教师在指导学生循证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观察、判断能力和科研能力。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宋彦循证护理教学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2,04
[2]万晓燕.循证护理教育要先行[J].护理研究,2007,21(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