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族文化的概念

民族文化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族文化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民族文化的概念

民族文化的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民族文化;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7-0040-03

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变迁及特定的人文、地理环境的作用下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文化,生存其间的个体深受本民族文化的影响与模塑。从一个民族的延续和个体的生存、发展的需要出发,民族文化传承显得尤为重要。近代以来,受科技理性主义的影响,本土文化不断被边缘化,少数民族文化逐渐衰弱甚至濒临消失。随着对“文化中心论”的消解,如今我们已进入尊重文化多元与差异的社会,传承与保护逐渐衰弱乃至濒临消失的民族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历史使命,作为文化传递主渠道的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当是其应有之义。尽管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增强课程的地方适应性、多元文化性等方面作出了努力,但民族地区中小学课程对民族文化的关注仍然不够。为此,我们应秉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课程价值取向,深化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民族学校在传承人类共同文化的同时,充分发挥其传承我国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

一、确立民族文化传承的课程目标

首先,传承本民族文化并培植民族认同感。本土知识是少数民族人民在自己的生存、延续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自己独特内容与形式的知识体系,它深刻反映着一个民族独特的信仰、态度、价值观及行为准则、思维方式等。因此,学校课程应为民族学生提供系统学习本民族文化的机会,了解、掌握本民族文化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尤其要重视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学习,以促进民族文化的学习,理解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学校课程才能唤醒民族意识,形成民族认同感。同时,学校课程应使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不断扩展,从对本民族的认同到对民族一国家的认同直至对更广义的民族认同。

其次,理解、接纳和欣赏其他文化与民族。我国是一个多文化、多民族社会,各民族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因此,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不仅要重视帮助所有学生理解和欣赏本民族文化,而且要使其理解、接受和欣赏我国乃至世界的其他民族文化,承认文化丰富性和多元性,消除歧视与偏见,消除文化的界限,追求社会“多元一体”的理想。

第三,发展学生跨文化能力。一个民主的、理性的多元社会客观上要求其公民必须能够超越民族和文化的界限,积极参与公共对话和行动。因此,民族学校应注重对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发展他们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其形成正确的文化态度,培植其民族归属意识,尤其应注重对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双语甚至多语能力,促进有效交流与沟通。

第四,形成批判意识。民族学校课程应将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纳入课程目标之中。我们尊重多元文化,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多元文化中也夹杂着一些与社会发展不和谐的音符。不仅如此,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与接纳也不是盲从和闭关自守,而是一种批判性的继承和创造性的发展。因此,提高学生的文化批判与选择能力以及文化创新能力应成为民族学校课程的重要目标。

二、发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多元文化教育家班克斯(J.A.Banks)指出,在课程内容中必须反映出其他族群的历史、经验、价值观念,给少数民族学生以了解自己文化的机会,培植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同时也给优势族群的学生以了解他们文化的机会,消除偏见。也曾指出,人们首先要认识自身的文化,理解多元文化,才有条件在多元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与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大家认可的基本秩序。

我国是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拥有丰富而灿烂的民族文化,不仅有丰富的民间文学,如民间传说、故事、笑话、寓言、童话、儿歌、俚谚、传统歌谣,而且有独特的民族风情、影响深远的民族人物以及自然和人文景观等,蕴含着独特的价值和丰富的内涵。从民族文化中可以发掘出民族认同、生命教育、环境教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丰富的教育主题,这些是多元文化课程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

不过,面对如此丰富、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课程资源,该如何选择?时间的有限性与民族文化丰富性的矛盾,决定了学校课程应有所选择,将民族文化中最有价值的方面筛选出来。而要使基础教育课程建立在对民族文化的合理选择基础上,就必须确立一套筛选原则。

第一,价值性原则。民族文化课程资源中的各类材料应明确显示多元和谐一体的价值准则,所选择的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应有益于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正确认识,有助于学生民族认同和跨文化交往能力的培养以及形成多元文化的价值理念。

第二,开放性原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加强课程与社会、课程与生活、学生与社会、学生与生活的有机联系,即打通“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以及“书本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壁垒。因此,应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少数民族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尽可能开发与利用有益于学生发展的一切可能的课程资源,让课程空间向着社会生产、生活领域和自然领域无限延伸,从而使学校课程更加贴近生活与现实。

第三,现代性原则。在鼓励各个民族和地区挖掘以自身文化传统为背景的课程资源的同时,我们不能因为曾经有过的辉煌沾沾自喜,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形成一种狭隘的民族情结和乡土情结,拒绝文化的创新与重构。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有突破本民族文化局限性的意识,确立超越自身文化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体现文化的现代性。

第四,需求性原则。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选择应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应贴近他们的生活与经验,所形成的课程内容是学生真实世界中具有个人与社会意识的问题,如学生喜欢的民族歌舞、民族器乐、民族民谣、民族民间游戏活动等。

第五,公正性原则。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选择应力求避免对少数民族的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的材料,承认并允许其他文化或民族的价值,改变用主体民族或主流文化的标准判断非主体民族或非主流文化的传统。总之,以本民族文化为基点,在此基础上使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选取范围触及多民族、多文化的语言、价值体系、文化传统、社会条件和等,凸显其民族特色。

三、实施主题统整的课程组织方式

一般而言,最易于获得的知识是统整琐碎的细节成为一整体的观念,并且在现实情境中,我们所了解和应用的知识并不是在学校中界定的不同区隔的知识,而是统整在真实问题和议题的情境中的知

识。民族文化课程内容组织的有效方式是进行课程的统整,课程统整是以真实世界中具有个人和社会意义的问题作为组织中心,透过与知识应用有关的内容和活动,使学生将课程经验统整到他的意义架构中,将民族文化知识与经验置于情境脉络中,并亲身经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使学生接近和更易感受到它的意义。课程统整是以涵盖学生个人与社会关注的主题为依据,以主题概念为核心,在此基础上确定与该主题有关的概念和活动,以利用这些主题概念,培养学生综合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探究精神。

主题统整首先是确定主题。主题或问题是一个核心,课程内容的统整就是要通过这个核心把其他有关的事实或现象有组织地联系起来。主题可以从日常生活及活动的关注点萃取出来,也可从地方或社区的资源与文化遗产中获得,如各种节日活动(苗年、芦笙节等)或地方民俗活动(礼仪习俗、婚丧习俗、信仰习俗等)。主题还可源自社会问题或议题,如“民族文化与认同”“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等,也可以是学生自身的议题或关注的事项,如“与来自不同文化的同伴相处”“我是谁”等。其中学生所关的事项和社会议题两种来源更为重要,毕竟个人和社会的各项问题就是构成生活的要素,也是年轻人用以组织知识和经验的架构。因此,主题的确定必须考虑与学生有关的问题与议题,必须关心学生生活世界的主要层面,并能激发学生动态和创造的行为。以苗族文化为例,我们可尝试将其分为欣赏与珍视―多姿多彩的苗族风情、行为规范与价值观、历史与贡献、身份意识、文化的沟通与交流、文化多样性等六个大的主题单元。

其次是规划主题。在确定了主题的基础上,还必须对主题进行规划。课程统整时,计划始于一中心主题,然后借由确认与此主题或活动有关的大观念或概念,展开课程的计划。即围绕主题规划与主题相关的学习经验,在主题的脉络下统整适切的知识,形成次级概念,并围绕次级概念架构更次一级的概念与活动,组成主题网络。如“身份意识”这一主题网络,中心主题为认识我自己,次级概念包括自我概念、自尊、文化差异、价值等概念,而次级概念中的“文化差异”又包含理解与尊重、包容、友谊等,“自尊”中又包含族源探踪、姓氏探源、服饰寻踪、传统等(见图1)。

总而言之,民族文化的课程统整应注意如下几点:第一,课程统整是由真实世界中具有个人和社会意义的问题所组成,例如文化差异、种族、语言等问题;第二,设计与组织有关的学习经验,考虑学生不同的文化背景,以统整的脉络组织学生的知识;第三,知识的发展和应用是要能诠释现行生活与世界的现象,作为行动的参考,而非准备考试或测验;第四,统整的重点要放在与文化知识应用有关的内容和活动上,使学生的课程经验统整至特有的意义架构中,并能亲身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五,学生能实际参与课程的设计,自己建构问题,并关心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一种民主的教育历程。

民族文化的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族文化;文化生态;文化生态失衡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40050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贵州省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过度的开发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破坏了许多民族文化的原生态性,大部分地区的民族文化遭遇了严重的生态失衡。本文基于对贵州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特征的了解,指出民族文化生态失衡的情况,并对其进行研究。

1 文化生态与文化生态失衡

1.1 文化生态的概念

“文化生态”的概念是由美国人类学中的“文化生态”学派提出来的,以斯图尔斯为首的美国文化生态学派提出的“文化生态” 是指人类的文化和行为与其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之间互相作用的关系。还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以一种类似自然生态的概念,来把人类文化的各个部分看成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而正是这样互相作用的方式才使得人类的文化历久不衰并导向平衡。本文所指的文化生态,正是各民族基于一定环境之中所形成的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文化,这种文化是经过多年的积淀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原生态性,笔者称之为文化生态。文化生态是一种观念性的、抽象性的、潜移默化的东西,它往往容易遭到人们的忽视,而难以引起足够的认识。

1.2 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

当一个民族的文化遭遇到了来之外界力量的干扰之后,由于其文化本生所具有的原生态性的脆弱性,这种脆弱性不仅表现在自然环境方面,也表现在文化环境方面。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实用,甚至享乐,但是由于把焦点主要放在了物质生产的世界里,从而没有注意到人的内心世界、人的意识、人的情感的发展。因此,在造成自然生态失衡的同时,也造成了文化生态的失衡。这种失衡既表现在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这方面,也表现为由于环境的破坏而引起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从而导致这个地方文化习俗的改变。目前全世界都已经意识到了人类显性的生态环境所遭到的破坏,但是对于隐性的人类文化生态所遭到的破坏的认识却远远不够。

2 贵州民族文化以及民族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

2.1 贵州民族文化的特征

(1)民族性。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少数民族人口为1290.09万,占总人口的36.77%。有49个民族,其中世居民族17个,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54%。全省有民族县46个,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每一种文化都是中华民族文化资源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种文化都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这些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是贵州各族人民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有力地促进了当地民族文化生态发展。

(2)生态性。贵州的每一个民族都具有自己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这种底蕴是在本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与环境之中酝酿出来的,并且生存于贵州特有的生态环境之中,具有独特的原生态性。如夜郎文化、苗寨文化、侗族大歌文化、傩戏文化等这一类文化古老而独具特色,但是又极易受到现代文化的侵蚀,在现代文化发展面前,显得异常脆弱。这些文化根植于特有的社会环境、生态环境之中,具有明显的生态性。

(3)地域性。由于贵州多样性的自然生态环境、生物和人文环境,加之贵州所处云贵高原喀斯特地区,致使贵州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一方面,这种地域性是有别于其它民族省份的,他所体现的是多彩贵州独有的资源与文化禀赋之中形成的贵州民族文化;另一方面,贵州每一个民族都具有其独有的地域性,各民族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每一个民族都依托于当地独有的地理位置与环境特征。

(4)多样性。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每一个少数民族在自身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自身的文化,他们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风俗、节日等文化。所有的少数民族文化聚集在一起,体现了贵州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2 贵州民族文化生态失衡的表现

2.2.1 民族文化被汉化现象严重

随着现代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进一步充斥,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少数民族汉化现象严重。不少民族所具有的语言、文字、风俗、服装等基本构成要素已经被严重削弱。为了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很多民族在大力弘扬时代精神和推广时代先进文化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已经融入到了现代文化中来,而忽略了自身民族文化同步发展,导致了不少民族文化被汉化,甚至部分文化已经消亡。

2.2.2 民族生活方式改变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推进,很多民族地区的人民已经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他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而改变,无论衣、食、住、行、玩等方式都充满了现代文化的气息。在生产力进行了改造之后,原始的生产方式被取缔;随着家电等产品深入农村,少数民族的传统娱乐方式已逐渐消失;各种风俗习惯的改变,造成了少数民族人口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2.2.3 民族文化遭遇过度开发,商业化现象严重

由于民族文化的特征所带来的旅游资源开发形成的巨大收益,使得政府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对于民族文化的开采却没有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方式,而忽略了这一类民族文化真正的内涵,导致民族文化过度商业化。像西江千户苗寨苗族文化就是被过度开发而导致其商业化过于浓重。

民族文化的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族地区 中小学 民族文化 传承发展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代表,民族精神作为各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共同选择和人类特定的文化现象,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产生的巨大精神力量,始终支撑着人类各民族的生存、发展和进步,同时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然而文化多样性正如生物多样性一样珍贵,我们在失去多元化的文化之后,才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某些文化对于人类未来的深远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1年第三十一届大会上,通过了一项《文化多样性宣言》,呼吁在世界范围内,承认文化的特殊性、地方性和民族性,保护文化的生存权、选择权和自由权,从而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发展。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重视加强青少年的民族文化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一、探索适合民族地区中小学的民族文化教育形式

1、双语教育

语言不仅是一种表达方式,它还反映着使用者独特的思维模式,而一种思维模式一旦形成,刻上民族感情的烙印,将会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力。目前在学校教育中把科学文化教育和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放在同等地位,进一步探索并完善“双语双文”教学,依据不同民族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制订教学策略。如果汉语教学内容难度大,学生听不懂,厌学、弃学在所难免。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有条件的苗族地区落潮井完小、塘桥小学、沟梁小学以及三拱桥完小等地区多采用苗语和汉语的双语文教学。由于有些学生汉语表达能力有限,可放宽他们汉语汉字表达能力的要求,允许使用母语进行交流,使母语成为沟通的主要媒介,而不应成为学生能力展示的障碍。充分利用双语双文教学的优势,运用好语言工具,通过母语的听、说、理解来带动汉语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同时学会运用本民族文字(拼音文字)记载民族文化历史、故事传说,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

2、民间美术教育

民间美术大多以其生动的形象、夸张的造型、艳丽的色彩以及其背后深厚的人文底蕴吸引着学生,学生学得有兴趣,教师教得有味道。民间美术教育,既发挥了美育的育人功能,又促进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课题实验学校在民族文化资源挖掘与利用上,确立“小组——班级——学校”的研究方案,实施“民间采风索其源、学校整理归其类,课堂教学授其艺,作品展演扬其名”措施,其教学内容和学生习作所需材料都是本地农村随处可见硾手可得的稻草、芭茅杆、泥巴、树皮、布条等。具体到美术课堂上,我们采用欣赏-感悟-探究-拓展这样的模式进行教学,在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阿拉完小龙志先和龙林章老师执教的《美丽的黛苟黛帕》、《美丽的苗族花兜》;腊尔山希望小学龙俊甲老师执教的《我的泥娃娃》;箭道平小学姚滕伟老师执教的《美丽的头饰》等老师的课例论文获得了省级国家级奖励。

3、民间音乐、舞蹈教育

土家族苗族有语言没有文字,民间音乐、舞蹈资源及其丰富,发掘适应中小学学生的民族音乐舞蹈教育资源,进行苗族音乐、舞蹈教学是传承本土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在音乐课上,我们让学生与民族音乐和民族舞蹈面对面地接触,品尝民族艺术的“原汁原味”,使民族艺术中蕴涵的伦理道德、人间真情、人文境界、民族尊严等感染学生,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例如,阿拉完小在民族舞蹈教学过程中,邀请民间艺人本地鼓王麻官送(注:曾受到接见)来校传授苗家花鼓的击法技巧,讲解花鼓的动作分类和由来,手把手地教学生《丰收鼓》、《迎宾鼓》、《快鼓》等。改变了以往的舞蹈教学格局,让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享有更为宽裕的余地,通过集中指导和分组练习、相互交流与竟技达到掌握苗家花鼓的目的,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苗家花鼓的变迁及苗家花鼓的发展与传承。三拱桥完小麻淑珍的《唱支家乡最美的歌》苗歌教学作为第三届全国乡土教材研讨会观摩课,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并成功编入《美丽的湘西我的家》乡土教材。

4、民间体育教育

各实验学校体育老师们收集了大量的游戏童谣,利用体育课堂、大课间、课外活动时间,介绍给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学中老师和孩子们一同游戏,在讲解——玩乐——讨论的过程中老师们巩固了游戏的玩法,在讨论的过程中激发出了更多创新的火花,创造出了更多更好的玩法。每周两节的民族文化活动课,跳高脚马、玩竹偶、打苗拳、舞草龙等各种简便灵活的传统体育健身活动,深受学生们的喜爱。目前实验学校大课间活动开展的蓬蓬勃勃,已形成“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学校有特色”的良好态势。用健康、向上的民族体育活动引领学生的成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三拱桥小学的跳高脚马、玩竹偶、打苗拳、舞草龙民族体育活动得到了参加第三届全国乡土教材研讨会的专家学者、教研人员、一线教师、民间机构和新闻媒体的代表一致好评。

5、校园文化主题教育活动

各实验学校通过项目实施强化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征和学校氛围建设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进行主题文化教育。使学校团体对学生个体实施有力的文化整合,加强其对学生的吸引力,实现其特定的价值同化,进而提高文化传承力。在具体实践中,课题实验学校广泛地进行了“一面墙”——引领学生初步了解凤凰文化;“两渠道”——拓宽思路深入学习凤凰文化;“三阵地”——创设氛围主动挖掘凤凰文化;“四系列”——扎实开展真切感受凤凰文化的“文化凤凰”主题教育活动。#p#分页标题#e#

二、创建了民族地区学校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模式

1、资源挖掘模式

民族文化蕴含着独特的价值和丰富的内涵,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通过人的行为表现,成为一种经常化、普遍性的自然规范 ,最能引起人们直观感觉的文化现象, 犹如一个社会文化的“万花筒”。因此,在民族文化中蕴含着生命教育、环境教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从中可以发掘出适应中小学生的丰富的民族文化教育资源。如以苗族服饰、刺绣、挫花、扎纸、蜡染、织锦、编织等进行民间美术教育;以苗歌、唢呐、木叶、踏花、花鼓等进行民间音乐舞蹈教育;以高脚马、竹偶、苗拳、草龙等进行民间体育教育。

2、有效转化模式

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不一定等同于学校民族文化课程资源,这中间存在一个转化的过程,应注重转化的有效性。首先是这种民族文化资源转化要对学生、社区或国家有益处;其次这种民族文化资源转化要促进学生的文化体验;最后民族文化资料的选取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心理和年龄特征并使其最恰当。具体的转化过程:(1)分析文化内涵:a主题内容b与生活生产、民俗活动的关系c文化内涵(起源、演变、传说、神话、发展)d价值取向。(2)分析其教育功能与价值:a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b能够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c能够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d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3)课程资源的转化论证:a考虑整体与局部的关系;b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c考虑与课程其他内容的相关性与梯度性。

3、课程开发模式

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就是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当地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以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为目的而开发的一种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必须解决课程目标、内容、评价问题。

(1)确立课程目标。展现本土知识在本土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巨大贡献,重新唤起本土人民对于本土知识体系的价值意识;通过本土知识的传播,加强本土社会青少年学生的文化认同。

(2)以主题为单元统整课程内容。首先是确立主题。主题确立应以真实世界中具有个人或社会意义的问题为主,使主题意义化、脉络化。主题应该是从生活中的关注点所萃取出来,或从地方或社区的资源与文化遗产中获得,如节日活动或地方民俗活动等。其次是规划主题。围绕主题规划与主题相关的学习经验,在主题的脉络下统整适切的知识,形成次级概念,并围绕次级概念架构更次一级的概念与活动,组成主题网络。如“苗族节日文化”这一主题网络:次级概念包括活动、由来与历史、类型、功能与价值 ,而次级概念中的“活动”又包含有活动方式、场域、时间等 ,活动方式中又包含有民间歌舞、礼仪等;另外次级概念中的“功能与价值”又包含有信仰、道德行为规范、社会化、旅游等。

(3)民族文化课程评价。民族文化课程的评价应与课程目标相一致:a是根据本地实际自行编写的教内容,或者根据教材扩展的内容。b课程有一定的综合性。c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方式。(必要的室外活动或提供相关的影像资料,请民间艺人进课堂。)

4、教学设计模式

我们常说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其实,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学习和继承最好的渠道也是通过课堂教学。地方文化资源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教学,它有几点较强的特殊性:1.综合性较强2.有实地考察活动3.有实物4.特别的技能5.民间艺人进课堂。因此,民族文化课堂教学首先要注意对学习环境、学习任务、学习者设计分析;其次重视对教学目标、策略、方式、媒体、信息选择;最后还要进行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的修改。

5、多元评价模式

中小学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青少年对民间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因此评价要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和不同能力的学生。目的在于提高学习民族文化的兴趣和能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评价对象全体化。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学校教育既不是针对民族文化学科专业教育,也不是少数人的特长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这一基础教育特点着眼,让每一个孩子都以成功者的心态接受民族文化教育。基于此,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评价重视受教育者对民族文化的态度,参与的程度及兴趣,进行全体性评价。

(2)评价内容全程化。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与新课程理念,制定过程参与评价(自评与互评、激励性评语评价、家长评价)、综合实践、课题档案袋评价、成果展示(调查报告、小论文、探究有感、小制作、文体表演等)、学期总评。总之,以发展性评价、表现性评价为理论依据,注重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学期总评建议采用等级制评价,给予“优秀”、“合格”等级,不给“不合格”等级。

(3)评价方式多样化。可通过口试、观察、访谈、作品分析和活动情况记录等方式进行,尽量少用笔试。通过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热爱乡土民族文化的情感以及学习的自主性。

湘西凤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研究整合了学校课程资源,建构了民族地区学校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模式,促进了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探索了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育改革发展之路,形成了课题研究的教学特色,为民族地区学校传承民族文化提供了学习借鉴的经验,课题研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谢丽芳.“蒲公英行动”美术教育专项课题试验报告[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

【2】李毅夫.贫困地区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M].中国教育学会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龙文玉.民族教育改革初探[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4】陈红涛.中国民族教育模式研究[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民族文化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发展模式;内蒙古;分析

一、文化产业概念及发展概况

(一)文化产业定义

对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国内外学界尚无统一的界定,其内涵和外延的争论一直在进行。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以前,文化产业更多的是与大众文化和社会问题相关。20世纪80年代以后,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1世纪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包括可以由工业化生产并符合四个特征(即系列化、标准化、生产过程分工精细化和消费的大众化)的产品(如书籍报刊等印刷品和电子出版物有声制品、视听制品等)及其相关服务,而不包括舞台演出和造型艺术的生产与服务。

2003年9月,中国文化部制定下发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2004年,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界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所以,我国对文化产业的界定是文化娱乐的集合,区别与国家具有意识形态性的文化事业。

尽管文化产业具有不同的定义,但文化产品的精神性、娱乐性等基本特征不变,因此,文化产业是具有精神性娱乐性的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活动。文化产业在产生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创意为主要的驱动力量,以内容生产为主要的产品形态,以大众为主要的服务对象等特点。

二、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一)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在经济比较发达欧美、日韩等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基本上是以资源集聚、资本密集、人才优势为基础,利用创意来为生产大众文化消费品的。这种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是对西方工业化的进一步延伸,也可以说是进入后工业化时期所采取的一种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精神需要而产生的。

欧美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较早。美国是文化产业的大国,其产业覆盖面也比较宽;英国在1998年提出“创意英国战略”,其中也包括了“创意产业”的概念。2005年11月,英国开始了“创意经济计划”。2007年,“创意产业”在英国的总增加值当中的贡献占到6.2%。创意产业出口的服务达到166亿英镑,占总出口商品和服务的4.5%;法国文化产业在电影业、出版业、文化遗产业等方面优势比较突出;德国文化产业比较发达,仅2008年,文化产业年产值达到1320亿欧元,有23万个文化创意企业,近100万的从业人员。影视业方面拥有世界三大电影节之一的柏林国际电影节,出版方面有世界最大的书展法兰克福书展,传媒业方面有贝塔斯曼集团。鲁尔工业区已经转变成著名的文化创意园区。

日本、韩国文化产业发展较为突出。日本动漫产业、游戏软件、音乐唱片在全球都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其竞争力主要来自于内容的生产;亚洲金融危机过后,1998年韩国提出“文化立国”方针,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近年来,韩国在影视制作、网络游戏、流行音乐等方面表现突出,其中韩剧风靡东南亚市场,被人们称为“韩流”。韩国文化产业占GDP约7%左右,文化产品出口占到世界市场的5%。

总之,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的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在生产制作、产品包装、宣传营销等方面有一整套成熟的商业化运作体系,其文化产品采用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其产品的主要特征是可复制化,用以满足大众娱乐需求的同时,产生强大的经济效益,并且宣传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

(二)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从1978-2010年,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文化产业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发展壮大。中国的文化产业有着自身的特点,从总体发展模式上来说,可以概括为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刚刚起步,还有诸多问题如:区域发展不平衡、行业发展不平衡等。因此,在中国文化产业整体发展模式下,寻找各个区域的独特发展模式是国家及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路径。

三、内蒙古文化产业模式浅析

(一)内蒙古文化产业概况

首先,内蒙古文化产业产值有所增加。2012年内蒙古文化产业增长速度呈现良好趋势,产业增加值197.86亿元,同比增长31.9%,具有极大的提升空间,但与北京、上海、广东等大城市还有较大的差距。其次,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和财政收入的增长,内蒙古各区域内的文化设施得到完善,内蒙古博物院、国际会展中心等文化设施先后建成。再次,旅游业成为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催化剂。内蒙古现已有118个A级景区,4条精品旅游线路,基本涵盖了内蒙古所有以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层以及现代文化层和民俗文化层等。旅游业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载体,并促进其发生量变与质变。

(二)内蒙古文化产业模式分析

内蒙古地区是边疆民族地区,其文化产业的发展根植于其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关于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孟航在其《中国文化产业的西部模式》一书,根据民族文化在其中的不同利用方式,提出了五种类型:本地型民族文化产业、外向型民族文化产业、媒介型民族文化产业、创意型民族文化产业、综合型民族文化产业。本文依据这五种类型对内蒙古文化产业进行分析。

首先,本地型民族文化产业。这种类型当中主要是以民族文化的展示、体验作为消费的内容,多与旅游相结合,大到民族文化体验园如呼和浩特的蒙古风情园、呼伦贝尔的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等,小到民族家庭的生活体验,如草原旅游“牧民家访”等。

其次,外向型民族文化产业。这种类型当中主要是以民族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输出为主,包括民族歌舞演艺、民族工艺品、民族服饰、民族美术产品等。

再次,媒介型民族文化产业。这种类型当中主要是为民族文化产品或服务提供展示交易的平台。比如大型的民族文化产品市场,在传统民族节庆基础上举办的各种文化节、以民族文化为主题的会展等。以 2007年8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为例,其组织大型活动19项,组织分会场活动10项,签约52个投资合作项目,成交总金额达119.06亿元。

第四,创意型民族文化产业。这种类型当中民族文化作为基本元素被进行了创意的加工,形成新的产品。比如根据民族文化进行的出版、影视、动漫、游戏等文化产品的开发等。

第五,综合型民族文化产业。这种类型当中围绕民族文化进行多方面的产业形态,既有在本地建设的民族文化体验园、体验区,又进行相关民族文化产品的开发,并且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同时向相关产业搞展,如反映民族文化的传媒、广告,展现民族文化风格的地产、酒店等。内蒙古综合型民族文化产业的最典型案例,就是呼包鄂城市圈的文化产业园区。呼和浩特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玉泉区旧址恢复新建,以旅蒙晋商文化为依托,开发相关产业;包头乐园文化产业园区,主打创意休闲娱乐,以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改善民生;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鄂尔多斯江源文化创意园等是鄂尔多斯经济转型的新契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现状:本地型民族文化产业有,综合型及外向型民族文化产业弱,媒介及创意型民族文化产业差。

(三)内蒙古文化产业模式的改进策略

依据国内外的研究,文化产业发展的初级模式是以本地及创新型产业为依托,综合及媒介型产业模式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成熟,而文化产业发展的最佳模式即是对外输出文化产品的外向型产业模式。因此,内蒙古文化产业需经过产业集聚、品牌塑造、文化输出三种策略平衡。

1.产业集聚

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指的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吸引大量彼此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群和相关服务机构在空间上集聚,从而形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的现象。各种形态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是它们的物质载体,规范化的文化产业园区是它们的管理形态,而文化产业的集群则是它们发展的高级形态。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和僵化的目标,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会经历一个从初级到高级,不断递进和发展的阶段。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是依托文化产业链的发展,而在产业链的前端或者后端形成产业集聚。文化产业的核心产品是以文化符号出现的价值观念的表达,其核心是具有知识产权的文化内容创造。

2.品牌塑造

品牌不仅仅代表着一个企业的形象,也体现了一个区域的经济实力,反映区域竞争能力的强弱。文化产业是极富有个性化特征的产业,产品的独特性、差异性、丰富性是文化产业的突出特色。无论是电视节目、故事影片、各类电视剧,还是旅游景观、平面媒体出版、互联网络的栏目设计以及各种图书期刊等,都需要突出其品牌特性。因此,打造知名品牌建设就成为内蒙古文化产业追求的目标。

3.文化输出

国务院于2009年审议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成为国家战略性发展产业。然而,从发达国家和地区来看,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出口份额并不高。因此,应加大对传统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树立文化产业的品牌意识,积极确立文化产业的支持政策,完善文化产业人才储备,努力实现内蒙古文化产业外向型模式的转型。

参考文献:

[1]欧阳友权.文化产业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2]陆勤毅.2010安徽文化产业发展蓝皮书[C].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12

[3]孟航著.中国文化产业的西部模式[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7

[4]叶朗.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1[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8

[5]彭赞文.文化产业输出与国家身份建构[J].人民论坛,2013(23)

[6]《内蒙古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课题组,孙国学.提升内蒙古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J].松州学刊,2013.6

[7]边莉.内蒙古文化产业园区现状、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济,2013(22)

民族文化的概念范文第5篇

    一、“民族记忆”唤醒“生态情结”:杨丽萍“心中”的“原生态”

    1.自然主义的艺术追求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舞蹈是一种记忆的创造。“情感比起感觉,是更深刻更亲切的心理活动。离开单纯的情感时,我们才算进入想象的领地”。[2]从民族情感走向想象的创造,是舞蹈家情感发展的一个过程。杨丽萍舞蹈精神的主旨和文化内涵,与她的民族记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艺术想象不可分。在艺术表达的文化范畴中,首先,她的表述离不开对民族图腾象征的关怀与崇拜,并通过对图腾的体现,表述自我的信仰观,如《雀之灵》。其次,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民间生活为基调,通过展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来加强各个民族间文化的交流,如《云南映像》。再者,是以生命信仰为主题的仪式表述,如《藏谜》。总之,她从自身民族历史的记忆中出走,却从来没有重复过自己的艺术创造。她是一个体现灵性而又具备灵性的艺术家,而灵性的起点与归属都是“生态”情结关照之下的“图腾”、“大地”、“天堂”等文化范畴的表达元素。其创作吻合艺术家在成长过程中对自身民族的认同与理解,并把这种理解附注于艺术实践。即起于图腾崇拜,实践于民间的欢欣,而归望于对生命的信仰。这让我们懂得“舞以宣情”始源于“感”,“舞以尽意”终归于“理”,无论是人理或是天理,都道出了民族民间舞蹈的“天人合一”的本质观念。从有关云南地区题材的舞蹈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出该地区的审美情趣、心理状态、生活习惯、民族信仰等诸多文化特征,以及地域生态和民俗文化对她的熏陶。杨丽萍曾说过:“我的舞蹈和表演中,我无法摆脱故乡生活对我的施与与影响;无法不对人的、自然的、鲜活的生命给以责无旁贷的、过多地强调,他们简直像长着胳膊长腿的生灵一样缠着我的神经,在细胞里鼓噪。我就是这样地扭动着、扭动着把她们表现出来。”[3]对自然地域的归恋使她的作品体现出了高度的艺术理想与人文主义关怀,这种人文关怀是建立在她承认艺术形态的存在与人类的情感的一致性。她深信:艺术史上任何一种范型都不可能永恒不衰,“原生态”这一命题的提出就是以承认范型间的世代更替,并只有以新陈代谢为前提,才会有民间舞蹈艺术的生生不息。

    2.浪漫主义的艺术造像

    在《雀之灵》中,“食指与拇指轻捏,其余三指分开的孔雀头,在艺术家杨丽萍高度控制下变换着造型而充满灵动之气,其是舞者心中对孔雀的理解”。[6]本文认为“原生态”民间舞蹈不仅有形式意义的存在,也有个人精神取向的延续。“《雀之灵》正是杨丽萍将傣族孔雀舞提升到了一个精神的境界。这是一个高度抽象化的作品,是一个源于生活又极大地高于生活的具有生命意识的舞蹈。杨丽萍的《雀之灵》从作品到表演都是极端地‘杨化’了”。[7]这种个性化的创作验证了着名学者余秋雨教授提出的观点:“平庸的艺术家和了不起的艺术家的一个重要的差别就是在于她是不是创建了自己的符号”。[8]从孔雀的手指变异,到孔雀开屏,杨丽萍创造着自己的身体符号,而这种符号的出现又是她对民族文化的一种自我理解与尊重。综上所述,舞蹈作为民族文化发展的原生符号,其创作在尊重民族文化属性的基础上,不仅包含着个人成长的感性情结,而且要与时代文化的发展规律相统一。“《云南映象》的成功是一个有着使命感的天才舞蹈家眼中的舞蹈世界。她的仪式理念、审美价值和趋向获得了观众的广泛认同和赞许,因而她是独特而不可照抄的。”[9]在民间艺术创造的道路上,杨丽萍在把握个人的情感的同时,也体现出了对当代民间舞蹈发展状态的理性思考。在面对民族民间舞蹈被都市化的历史困惑面前,她的创造永远都在民间舞蹈文化的深处思考,这种思考的归宿是在民族身体语言在当代被同化处境中,对乡土文化的重返。从涉及民间风俗到关注民生苦难、从倡导舞蹈文化的高贵到实现民族信仰,她并没有一意孤行,她引领的是新时代下民族文化困境中的民生呐喊,以及对平民化的生活信仰与默求。

    3.现实主义的美学追求

    在杨丽萍的概念里,“原生态”舞蹈是动感的,而不是静止的;是进行时态,而不是过去时。诚然,民族民间舞蹈受自然生态的影响至关重要,但是作为身体动态艺术,具备很强的主观性与多变性。在杨丽萍的心中,舞蹈没有静止的状态,只有符合民族民间“真、善、美”的行动。以“原生态”的名义把民间舞搬上舞台,无意中契合了民族民间舞在当代的发展特征,也契合了民族民间舞蹈所要表达的“真、善、美”。舞蹈学者彭松先生认为:“舞蹈家不是哲学家,但是一个舞蹈家如果想创造出出类拔萃的作品,就必须具有时代的高层次的审美理想,对客观世界的美丑、真善作出自己的评价,作出本质的揭示。”[10]首先,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上,杨丽萍的舞台个性化创造成为真、善、美的独特体现与表达,她在共性中寻找个性,在情感中体现理智,使时代与艺术家的个性趋于合一,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如《雀之灵》就实现了对自我身份的认知与体现;其次,对民族文化的使命感成为杨丽萍心中真、善、美的基础;她的美学观念传达出了自己在本土民族文化演进中对原生态文化的尊重,并加强了各个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使创造成为民族文化觉醒的一种方式,如《云南映象》,在引发全民关于传统文化遗产的思考的同时,增强了文化持有者的文化自信和自尊;再者,对民生信仰心灵默求成了杨丽萍真、善、美的终极指向,如歌舞乐《藏谜》,以民生的信仰实现自我的信仰,在人与神的对话中思考着生命的意义。

    二、“民间情感”延伸“舞台创造”:杨丽萍“舞台”中的“原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