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积极心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态心理健康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积极心态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积极心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态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社会适应;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5-0015-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2013年度立项一般课题(2013LSZ065),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度一般资助项目(SK13YB155),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14年立项一般项目A类(2014JGA32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立高(1978―),男,山东费县人,硕士,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一、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

自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Seligman)开创了积极心理学这一新的心理学研究取向以来,其核心观点就得到了大多心理学学者的认同。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关注人具有的潜在力量和积极品质,关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激发人自身潜在的积极品质和力量,使每个人最终都能获得自己的幸福。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是主观层面上的积极体验,即过去的幸福感和满足感、现在的快乐和幸福、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态度;二是个人层面上爱的能力、勇气、工作的能力、对美的感受力、宽容、毅力、创造性、对未来的关注、灵性等积极人格;三是在社会层面上的积极的社会组织,涉及公民美德、利他主义、宽容、责任感、礼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制度等。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它通过关注并构建人自身积极的力量,有效地维护并促进心理健康,主张通过开发和应用人自身的积极力量,发掘其在维护心理健康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人的幸福和发展。

(二)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极模式

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高校开展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较好、较快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各高校都加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缓解、各种负面事件的预防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我们也发现,大学生群体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并未得到显著提高,仍然出现了很多社会影响比较大的事件,如硫酸泼熊事件、马加爵杀人案件、研究生虐猫事件、药家鑫事件,等等,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厌学,沉溺网络虚拟世界,热衷电脑游戏,学生无心读书、缺课逃课的现象也极为普遍。因此,需要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创新。然而目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多是以传统的、关注人的消极方面的消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的,基于这种理论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是有问题的学生和学生的消极面,因此我们忽略了大多数健康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研究上,消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问题往往是大学生各种心理疾病的表现、原因及矫正措施,对有自杀倾向等严重心理问题个体的危机干预也很重视。相应的,学校对于大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的关注,以及对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

(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突出优势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它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以人的积极品质为着眼点,根据个体的身心发展特点,从正面培养个体,防治各种心理问题。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是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孟万金教授创立的,该理念针对传统病理式、问题式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在整合和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教育等理论与实践为依据,采用更加积极的内容与方式来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开发人的潜能,塑造个体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并为其终生幸福奠定基础。每个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和向上的自我成长能力,这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因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是人的积极方面,重点放在培养人内在的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人的心理潜能上,还包括积极习惯的养成,积极的思维品质、积极人格的塑造,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心态的调整,积极认知方式的形成,积极意志品质的磨练,积极组织与积极关系的建立等方面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倡构建积极氛围的立体网络,也就是通过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和全面渗透的途径,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正向的积极氛围。同时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强调情景性、互动性、参与性和体验性,更加注重学生的体验。

(四)积极社会适应的需要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积极适应指个体对社会现状有清晰和正确的认知,并能适应和主动改造现实环境,处事态度积极乐观,能够顺利应对困难与挫折,心理行为顺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趋势。积极的社会适应包括认知上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对现实生活的主观幸福感、应对挫折和困难的心理弹性。目前有关个体社会适应的研究多以病态心理为切入点,但没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并不意味着适应良好,因此与积极适应相关的认知创造性、主观幸福感及心理弹性成为研究的热点。职教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其特殊性,尤其是高职生,由于面临的学习、就业、环境压力和社会偏见带来的压力剧增,茫然和不适应现象都会出现,严重的会导致心理障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因此,为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施积极的高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高职生的积极品质、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人格,以及积极的社会适应,显得非常有必要。

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社会适应的相关研究

(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在2002年提出,2009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批准的“中国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推广”,标志着其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认可。同年孟万金教授申报的财政部资助科研公益金重大立项课题“中小学积极心理品质调查及数据库建设”也得以立项。袁振国教授、孙时进教授等专家学者,都高度肯定了这一教育理念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国际领先性。至此,全国揭开了推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序幕。全国首个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地级市实验区是山东省淄博市,北京市第十九中学也成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实验学校,中小学积极心理品质调查与数据库建设在全国15个实验区近300所学校展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取得突破,近期,项目组将逐步完成中小学积极心理品质调查,建设10万中小学生数据库,并建立全国常模,还将在全国15个首批实验区开展积极心理品质测评,为实验校提供咨询报告和个别化教育方案。同时开发与各个学段相适应的实验与推广指南、系列教学及参考用书。但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延伸到高校当中,在职业教育中的扩展更是少之又少。高职院校很有必要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结合高职生的身心特点,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人格健全,并展开相应的研究,从而实现教研相长。

(二)大学生社会适应研究现状

近年在国外,积极社会适应逐步成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研究者开始关注积极社会适应的内涵、作用及其产生机制。大学阶段是学生从青年期向成人期过渡的重要准备阶段,是从以学习为主的状态到以工作为主的状态的过渡时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个体对大学适应的情况,不仅影响其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影响其步入社会后的工作和发展。鉴于其重要性,研究人员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综合已有成果发现,大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明显存在不足,如认知能力较差、实践能力弱、人际交往存在障碍,等等。我们应从学校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入手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对大学生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其必要。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应对挫折能力,等等,不断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为大学生走出校门适应新的社会角色作准备,促进其职业发展和终身发展。

三、高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社会适应研究的思考

(一)研究目的

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通过质性研究和定性研究,建构合理有效的高职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高职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制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培训方案,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现场实验、实验室实验和行为干预对高职学生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影响,进一步考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体心理健康和良好社会适应的促进效应。

(二)研究内容

采用聚合交叉设计,探讨高职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开展高职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及具体的方式方法。建设高职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与辅导的网络平台,制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技能团体辅导培训方案。通过心理测量的方法,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高职生社会适应间的预测关系。考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否能够增进个体的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促进个体的积极适应。同时运用多层线性模型技术,分离其他变量在这种关系中的变异,建立相关影响因素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间关系的因果模型。运用社会心理学现场实验的方法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人际接纳与拒绝的影响。在诱发的人际接纳、人际拒绝和中性条件下,让被试判断友谊、人际信任、人际支持的水平,分析比较不同实验条件下个体的友谊、人际信任与支持的差异。运用认知实验的方法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相关因素的增进效应,并探讨对认知创造性和问题解决的水平的增进效应及其内在机制。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探讨相关因素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间的复杂关系模型,建立有关影响因素(个体人格、家庭功能)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的内在影响机制的因果模型。

(三)研究意义

研究试图通过心理测量、行为实验和干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社会适应的影响及其内部机制,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在理论层面上,可以检验、丰富和发展高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实践层面上,可以建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实施方案,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开辟新的途径。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高职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王新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孟万金教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进程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9(10).

\[3\]宋志英.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江苏高教,2009(7).

\[4\]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

积极心态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积极心理学;课程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重视,我国高校基本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机构,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是,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针对心理问题,认为没有心理问题就是健康,从而使得保持积极健康的良好心态这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并未实现。20世纪末期诞生的积极心理学扭转了心理学过于关注人们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等的局面,认为心理学要研究人的积极品质,促进人们获得快乐和幸福。它从以前的关注问题转变为关注成长、成功等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它为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指明了方向,目的在于着重于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培育大学生积极心态,培育奋发进取、自强不息、勇于迎接挑战的坚强意志品质,争取学业有成。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致力于消除问题产生的弊端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把心理健康定义为:“身体、智力、情绪协调;适应环境,在人际交往中能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学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了心理问题上,心理学变成一门类似于病理学性质的学科[1]。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走向了偏颇,关注消极、病态,特别是抑郁、焦虑、自杀等。传统心理学理论主要致力于消除问题,具有以下弊端。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不平衡长期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把学生的问题和问题的学生当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把“问题”当成教育工作的核心,主要关注学生的消极品质,忽视积极品质的培养。心理健康教育把教育对象局限在有心理问题、人格缺陷的少数大学生,与多数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无关。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德育化、医学化、课程化倾向。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定位主要是解决心理问题和克服心理障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多是做事后补救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维护安全稳定避免出现恶性心理事故进行功能定位的。事实上,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是少数,大多数学生面临的是成长与就业、情感与事业、人际关系的处理等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偏离了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生积极人格,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内容窄化在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人们认识停留在心理疾病的治疗上,以解决心理疾病为己任,工作重点放在少数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咨询、诊治上,对于心理正常的学生如何提高心理素质、对于健康的学生如何变得更优秀很少谈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窄。在消极心理学模式的影响下,很多高校以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为主要教育内容,通过课程、辅导与咨询等方式分析问题。这种“问题关注”式的教育不仅不能使大学生从中有所体悟,获得积极的心理力量,还可能使大学生将关注点放在查找自身和同学的心理问题上,难免会出现对号入座的心理效应[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越走越窄化,不能适应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简单化德育教育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都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以便更好地调整自我、适应社会,达到促进大学生顺利成长、健康发展的目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学为主体,以培养完善人格,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的,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目标。德育是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源于心理学理论,德育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些教育工作者把二者混同起来,把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统统视为思想品德问题,用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将学生的心理问题归结为思想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德育化的倾向,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作用[3]。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许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实践中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心理测试,对心理问题的科学分析不够。咨询中重障碍咨询、轻发展咨询。热衷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把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获得等同于心理教育,轻视心理活动的训练。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少数,颓废无聊等负面情绪是多数

无聊、郁闷成为大学生的普遍感受。“无聊”,《辞海》中的解释为:“精神空虚,无所依托。”和大学生一起交谈,经常听他们讲“很无聊”,干什么都没意思,逃课、上网、打游戏是普遍现象。作家刘兴奇总结,大学生身上有两个肿瘤:一是迷茫,一是颓废。迷茫是良性肿瘤,迷茫是一种想努力但无处使力的状态。有学生没有动力,就像烂泥一样颓废堕落;有学生找不到方向,就像猴子一样跟风模仿,别人干什么自己也干什么;有学生死努力瞎努力走弯路,患了考研盲目症、英语癫狂症、高考后遗症、自子症、成绩呆子症、考证痴狂症、商业意识症等。颓废是恶性肿瘤,颓废的人没有精神信念,没有理想和进取心,这类人要么成为游戏战神,要么成为“宅寝”的肥皂剧公主,或者变成堕落的“神雕侠侣”。他们不仅自己颓废空虚没有追求,而且喜欢说些消极话去打击别人的积极性。大学生道德底线下移。混学分、逃课、考试作弊、当“”、沉迷游戏……在这种机制下“生产”出来的大学生,缺少基本的人文素质,精神空虚,道德失范。很多大学生没有了对弱者的同情,没有了对生命的敬畏,没有了起码的道义感,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表现出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升学,升学是为了离开农村,是为了发财,是为了当官。社会、学校和学生家长的潜在的教育期望不是培养人,而是培养“人上人”,而且榜样大都是“大官”“大款”“大腕”。这种现状让大学生们感到做真学问、说真话、默默奉献“没出息”“太傻”。上课时间随便进出教室,考试是否作弊看监考教师是否严格,这是对“善”的漠视,对“恶”的纵容,也是心理亚健康的表现。很多大学生颓废的精神世界、糜烂的生活方式、狭隘的人生格局、迂腐的思想观念,不仅让人为他们的未来叹息,更为中国的未来担心。很多人沉溺在网络游戏里,挂在QQ上,对国家大事和身边小事“没有兴趣”。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人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高度的责任感和坚强的毅力、自信心与表达能力、独立的学习能力、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善于交往与合作的能力、灵活应变和承受挫折的能力等。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不是看有多少人戴上了学位帽,而是看青年有多大的竞争力。培养大学生乐观人格、积极昂扬的精神风貌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是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它的研究对象是普通人,它用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涉及三个层面:“在主观水平上,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例如幸福和安宁、满足和满意、希望和乐观,以及流畅和快乐;在个体成长水平上,研究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创造的勇气、良好的人际关系、美感、智慧等;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积极的公众品质,例如责任、关爱、文明、自制力、容忍力,以及职业化道德。”[4]塞利格曼注意到在对人类情绪的研究中,有约95%的研究是关于抑郁、焦虑、偏见等负性情绪,心理学逐渐发展成为受害者科学。塞利格曼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应从重视对缺陷的弥补、伤害的修复,转移到对人类自身存在的诸多正向品质的研究和培养。它以人的积极力量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强调处于正常境况下的人们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积极心理学提出,如何获得幸福?现代人为什么经常不快乐?怎样保持生命的最佳状态?人们怎样保持积极的精神、乐观的心态、充满希望的心理状态?积极心理学主张对优秀品质进行研究,发掘人的潜能、力量,它是关于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马斯洛曾经指出:“如果一个人只潜心研究精神错乱者、神经病患者、心理变态者、罪犯、越轨者和精神脆弱者,那么他对人类的信心势必越来越小。因此对畸形的、发育不全的、不成熟和不健康的人进行研究,就只能产生畸形的心理学和哲学。”积极心理学体现了以人为本,提倡积极人性论,它针对主流心理学过于偏重问题的片面性,恢复了心理学本来应有的功能和使命。坚持将目光投注在大学生的积极方面,实现对大学生个体生命的肯定、激励、对生命的热爱,着力发掘与培养他们的积极品质,使他们体验幸福。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进展,我们的社会已经能够为每一个人提供比较好的生活条件。如何在比较好的条件下使普通人生活得更幸福,自然应成为当代心理学最迫切的任务。

四、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象从关注问题学生转变为教育全体学生积极心理学使心理学从关注生活中糟糕的事物,转变到人生中美好的方面。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心理状况,然而少数学生心理问题的消除并不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我们必须树立这样的观念:没有心理问题,不一定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面对全体学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把工作重心落在预防和促进上,通过积极地引导,使每一位大学生掌握心理调适方法,产生对过去和现在的满足、幸福的体验,对未来抱有希望和乐观的态度,发挥自我力量和潜能。从整体上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与学校生态环境的联系,扩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大学生活的各个层面。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从关注心理问题转变为关注学生成长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以解决心理问题和克服心理障碍为主要任务,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如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恐惧症等,心理学教师在工作中将克服心理障碍作为基本目标。这种心理教育工作模式重心是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学生的负性情绪。这样的教育使学生更关心自己或同学是否具有某种心理疾病。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老师、学生及家长认为把负性情绪、负性认知等心理问题与疾病消除了,心理就健康了。在高校的心理咨询室中,尤其针对心理障碍或问题,或进行个体咨询,或进行团体辅导[5]。所以心理辅导和咨询被喻为“消防救火工作”。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解决心理问题,而是帮助人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行为模式。积极心理学通过发展和塑造坚强的人,强调人性中的积极方面来治愈疾病。培养能力就比如创造一个强大的心理免疫系统,如果我们有强大的心理免疫系统,我们仍然会生病,但是我们病了,能恢复得更快。传统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让人脱离苦海,从有病到没病;积极心理学则是把人推向健康与繁荣,强调心理健康从好到更好。它引导学生去体验幸福、欢乐、满意、仁慈、慷慨和友谊等人类行为的积极方面,发现人类与生俱来的美好禀性,发掘每个人超越疾病、超越自我的力量。让学生去发现优点,而不是寻找缺点,鼓励人人都精彩、人人都自信,把心理中心从“心理垃圾的处理站”变成“心理能量的加油站”。比如汽车引擎,如果我们用的引擎很小,想把车开上一个陡峭崎岖的山坡,引擎很容易损毁、爆炸;但是如果我们的引擎够大,要上那山就容易得多,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做到。所以我们在做的是培养积极性,增强心理引擎。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应转变为关注正面信息,培育学生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对全人类的美德进行研究时发现,人类共同有六大类美德:智慧、勇敢、仁爱、公正、克己和超越自我。这些美德或多或少在每个学生身上都会有所表现,关键是我们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发现,积极寻找自己和他人的美德与优势,学会用自己的美德与优势去积极生活,让学生对自己、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乐观,有生活目标,体验成功和成长的快乐与价值感。引导学生认清优点、长处之后,便欣赏它。正如一粒种子,它会长成花草树木,但如果它没有受到灌溉,没有阳光照耀,它就会枯萎死去。人类的潜力也是这样,如果我们不灌溉它、不照耀它,它会枯萎死去。如果我们看不见学生的潜能,不去栽培它,它就会枯萎而死。这就是培养的力量,乐观、追求、意义、规划,正是这些因素的作用,他们会放大并改变我们看待和体验世界的方式,让我们突破框架,引发潜能,使我们能更好地应对不可避免的困难。正如皮格马利翁效应给我们的启示: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如果教师对学生抱有较高期望,学生会有所感受,他们会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对待自己的言行。他们会更加自尊、自信,取得老师所期望的进步。相反,那些受到老师忽视、歧视的学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遇到挫折便会自暴自弃,成长的轨迹会进入恶性循环的下降通道。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改变人的行为能量。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积极心理学提倡关注正面信息,培育学生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它的工作目标体现了社会意义上的博爱和人性,是与人类发展的目标相一致的。杨叔子说:“对人,对人的脑,一定要开发,一定要维护,不开发,感情简单,思维力低下……不开发,就野蛮,就“”。不正确开发,那就要污染人的感情,污染情绪中枢,导致人格扭曲,人性丧失,人伦灭绝,社会责任感沦亡,灵魂异化,何以为人[6]!和谐社会离不开积极的情绪、积极的品质、积极的人格、积极的自我、积极的关系、积极的改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在关注学生心理问题的同时,更多关注学生的成功与幸福,并为他们的成功与幸福提供指引。

作者:桑运川 孙荣山 崔 莹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刘翔平.当代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4.

[2]陈淑萍,颜秀红.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J].当代教育科学,2014,(1):28—30.

[3]王佳利.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探索,2013,(3):138—139.

[4]张忠宇,夏宝慧.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12):132—133.

积极心态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消极情绪 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1积极心理学定义及其应用

目前,在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已经引入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但在实践中仍有侧重,仍然倾向于预防及矫正心理问题。而积极心理学的主要方向为培养人主观层面上的积极体验、个人层面上的积极特质以及群体层面上的积极组织等等,其意义在于通过强调人性的积极面重点培养和调动人性中固有的力量,从而更为有效且顺畅的实现人际交往。

2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瓶颈

纵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史,呈现阶梯状发展态势,软件硬件均达到一定规模与水准。然而仍存在一定问题。

2.1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偏移

虽然“心理健康”被广泛关注,但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仍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即,老师注重解决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困惑及问题,心理弱点与缺陷成为了心理教育工作的核心。心理问题暴露出来的学生尤引重视,而对心理问题表征不显著的学生没有做好引导。是以“消极心理学”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推进。

2.2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上的疏漏

老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将注意力放在个别个体上,而不是广大学生群体。而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老师及学生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如何摆脱消极、悲观、压抑的情绪上,反而没有试图去开发其自身所拥有的如乐观、宽容、自信等积极的品质。

2.3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被打折扣

尽管积极心理学已经逐渐受到重视,但是在老师及学生的认知中,积极心理学所代表的诸如乐观、宽容、自信等性格特征是被定义好的,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培养。其次,积极心理学的教育尚没有融入教育模式中,教师仍然以普遍出现过的人格发展问题为主要讲论核心,注重心理问题的预防。以至于变成了提出心理问题、阐述如何发生及解决、提出解决建议这样的“三段论”式的心理疏导,将“心理问题”看待成“心理不健康”。

2.4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作用缺失

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问题为:对生活、学习的目标没有概念,对将来感到茫然,而心理健康教育负有一定程度上导正学生生活态度,给学生灌输向上与自信等能量的责任,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该方面的引导作用是缺失的。

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思考及建议

3.1摆正心理健康教育目的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

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着眼于培养学生们健康健全的人格,其主要表征在于维护心理健康及健全心理素质。积极心理学中所定义的心理健康并非是指没有心理疾病的健康,而是具有着积极的理想追求、良好的人际关系、独立自主的人格及丰富的精神世界等。扭正原本只针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呆板教育模式,端正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有利于老师深入对学科的认识,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学习氛围。

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是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关键是培养学生们积极发掘自身的品质,诸如诚实、热情、自制、公平、笃信等等,积极寻找优势的意义在于让人对自己以及生活充满希望,有助于学生自尊与自信的建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鼓励学生的思维好奇心与创造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实现惠及其他课程的开展。

3.2心理品质的培养与心理问题的化解并驾齐驱

我们必须肯定传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对心理问题的重视是必须的,但其可与心理品质的培养并行,也必须拒绝消极性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设置可以是理论性质的设置,也可以是探讨及活动性质的设置,加入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如在心理课堂上注重对生活的讨论,分享对待问题时的乐观态度;鼓励学生参加一些积极体验的活动,通过活动带动积极品质的塑造;进行辅导者与倾诉者互换方式,每个人都是心理疏导中的倾诉者,也是其他同学的辅导者,两者体验互换之下更容易切中问题要害,从而实现彼此开解,彼此鼓励,相互激励。同时加深对心理问题的认识,自我找寻矫正办法;此外老师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课程中加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部分,尤其以老师为源头要有对“积极心理学”充分而全面的认识,甚至于可以单设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厚化心理素质,弱化心理问题。

3.3心理健康教育渠道的拓宽

在信息纷乱的今天,大学生生活经验不足,对信息分辨力不够,也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因此,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丰富教育内容是不够的,还要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深化。

学校方面,切勿将心理健康教育圈定为心理健康课程,应当构建积极的教育环境: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将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从各学科课堂中灌输进学生的认知中;在校园内可开设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专栏,鼓励积极性的社团活动,从各方面丰富学生们对积极心理学的认知,从而深化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社会方面,家长可以以身作则,开展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与学校形成无障碍沟通,随时关注学生心态发展。此外,社会各界、媒体、政府等都应当对大学生给予支持与鼓励,可以从基本小事做起,如招聘时杜绝歧视性条件、建立志愿者心理服务队、建立相应的心理辅导机构等等。

高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对未来充满希望、积极发掘潜能的创新型人才,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顺应社会要求的必然趋势。以学校、家庭、社会、个人四方面为关键点,系统性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的新模式,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才能从“心理问题”的源头阻截其滋生,继而为社会输送优质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金珍,王文忠.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3).

积极心态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消极心理学;综述;心理健康教育

Positive Psychology――A New Perspective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hen Hong, Song Yinghui, Gu Fan. Center of Mental Health,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Shanxi 710055,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Discuss the necessity of the combination of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review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mistakes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the advances of positive psychology. Results There were empirical necessity and theoretical probability for the combination of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nclusion Positive psychology is a new perspective of colleg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promising.

【Key words】 Positive Psychology; Negative Psychology; Review;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近年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受到重视,发展较快,全国各大高校基本都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些误区,认为没有心理问题就是健康,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保持积极健康的良好心态并未实现。然而,关注人类积极力量,研究人的美德和潜力,以帮助所有人获得幸福为目标的积极心理学在这方面却表现出独特的潜力,它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结合,势必为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的生机,以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1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在西方心理学界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或思潮,主要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有着相似的倡导,具体内容包括人的主观体验,如幸福感、满意度、快乐等;个体水平上的积极人格品质,如爱的能力、激情,潜能等;群体或组织水平上的积极的社会制度,如利他行为,礼貌等[1]。它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应从过去对心理问题的过分关注而转向于对人类积极力量的关注,主张心理学要以人类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机能等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方式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并在这过程中寻找到帮助所有人在良好的条件下获得自己应有的幸福的各种因素[2]。

积极心理学并不是一个新的心理学科,而是将关注点放在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以促进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的科学。在这一点上,与以往关注问题为中心,以修复会消除人类心理问题而达到健康为己任的消极心理学是相对立的,积极心理学更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和价值,是对消极心理学的批判继承[3]。积极心理学对于心理健康和良好心理状态的关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的结合既有理论上的可能性,还有现实的必要性。因此,我们可以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向。

2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与积极心理学相结合

与积极心理学的结合缘于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困境。积极心理学的倡导者Seligman说过:“现在的心理学家们已经能够精确地测量和定义我们以前曾经很模糊的概念,如消沉、精神分裂症和酒精成瘾等,我们也了解了这些问题是怎么样影响我们的生活过程以及引起它们的内在基因因素、生物化学因素和它们的心理学过程。不仅如此,我们也学会了怎样去克服这些问题……。但这种进步也让我们付出了很高的代价,我们似乎只学会了把人类从不幸或痛苦中拯救出来而不知道怎样帮助人类在良好的条件下过上幸福的生活。”

2.1 现实的必要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 受到消极心理学价值观念的影响,以学生心理问题为焦点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走进了一系列的误区。

2.1.1 从教育目标上看 出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不平衡。实践中更多的高校注重心理问题的防治,而忽视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2.1.2 从教育内容来看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广大学生的需要以及社会的要求有一定程度的脱节。近70%~80%的学生心理是健康的,阳光的,他们也更加需要提高自己积极的心理品质而不仅仅是知道被动预防心理问题的方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即可,而是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人才。

2.1.3 从教育机构的作用来看 高校心理教育机构更多的时候被视为“救火队”。恶性事件例如自杀一定与心理教育机构相联系,但是大多数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表现却很少与心理教育机构有关,导致心理教育机构的功能出现偏移,工作内容缩小,方式单一。

2.1.4 从教育的价值取向上来看 消极的价值取向以心理问题和障碍为中心,重点在心理问题的解决上。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积极价值取向的引领,缺少从根本的角度考虑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2.1.5 从教育的效果来看 近年来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问题的关注而大幅度减少,反而恶性事件频发,心理障碍的比率逐年上升。

以纠正或消除心理问题为己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带来了教育发展的困境,难以更好地发挥本应有的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这些误区背后的深层原因就在于忽视对广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也就从实际上削弱了学生预防心理问题的基础。积极心理学对于心理健康和心理状态的关注视角却极大的改变了这一取向,给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更大的生机和活力。

2.2 理论上的可能性――积极心理学进展和成果

2.2.1 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引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回归,平衡了教育目标,以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为主 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所有人的潜力发挥和生活幸福,不是把人的优点仅当作克服心理问题的工具,而是超越这一层面,将培育人类的积极品质作为根本目标,有利于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因而,从这个角度来说,在积极心理学引导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回归最终目标,激发和培养学生内在的积极品质,培养积极的归属感、责任感,成为有社会能力和良好心理状态的积极的人。

2.2.2 积极心理学对每个人积极力量研究的强调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和社会的需要 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要集中在积极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等方面,积极心理学提倡用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个人,通过培养或扩大人固有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而使人真正成为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这完全符合个体的发展需求。具体来说,积极心理学在3个层面上有关积极力量的研究即积极情感、积极人格和积极组织的研究。这些内容符合学生和社会的需要也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式和途径,更有利于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充分发挥心理教育的功能。

2.2.3 积极心理学提倡对问题做出积极地解释,并使个体能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这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目标有较大的影响 与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一致,促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产生使自己生活更美好的改变,积极分析自己的行为和观点、问题。教育的干预目标也因此成为宽容理性的面对问题和失败,并且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从而更加确信自己而不断的进步。

积极心理学对消极心理学的批判继承为心理健康教育摆脱困境带来了希望,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各要素和目标的整合提供了途径。

3 与积极心理学相结合的实现

积极心理学由于其工作目标与人性目标高度一致,因此,它能使人与社会和睦相处,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也会因为其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关注和培养而使校园更加和谐。那么,积极心理学该如何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结合?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 与积极心理学价值取向的结合,以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进行整合 心理健康教育被纳入到德育教育体系之中,但是以往以问题为中心的教育并没有实现其良好的育人目标,以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为引导,对各要素和目标进行整合,以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和干预目标的积极改变为手段,修改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极价值取向,达到以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目标替代疾病的预防目标。

3.2 与积极心理学研究内容的结合,拓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以培养积极情感和塑造积极人格为主要内容,营造促使学生积极本性发展的环境 积极心理学的三大支柱性内容为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组织系统。认为尽管先天的生理因素不可缺少,但人格的形成主要还是依赖于后天的社会生活体验,因此,积极心理学把增进个体后天的积极体验作为培养个体积极人格的主要途径,特别强调研究人积极的现实能力和潜在的能力在个体良好人格特质形成或发展中的作用[4]。从这一点出发,建议在目前的心理健康课程,心理辅导和咨询,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三级教育模式中融入积极心理学的思想。第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可以更多地涉及积极心理学的内容,提供积极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6大积极品质,引导学生关注和培养自身的主观幸福感、福乐体验、自我决定性、乐观、自尊、自信、宽容、同情、慷慨、责任、希望等积极的人格品质[5],构建积极的自我概念。第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作为教育的重要环节,可以更多地结合积极心理学的观念进行宣传,营造促使学生积极本性发展的环境,促进更多地人参加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来,通过社会、家庭、校园、院系、班级、宿舍的氛围和组织来影响每一个学生,深入广泛、生动切实有效地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第三,心理辅导和咨询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可以加强积极心理学观点的引导,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例如将咨询中认知行为疗法的技术与积极心理学的原则相结合共同作用[6],或以组织团体心理辅导或者朋辈积极教育为主要手段,开展积极情绪的培养和乐观精神的辅导,使其在快乐和成功中体验积极辅导的魅力。

总之,在对消极心理学的批判继承而非完全否定的基础之上,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主要从主观层面,个体层面和群体层面3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现实的乐观态度和积极的人格特质。它营造一种能够促使学生的积极本性生长发育的环境,同时也是为其寻找一种为自己心灵中积极种子浇水施肥的方法和途径。

4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3

[2]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33(4):106-111

[3]崔丽娟,张高产.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心理科学,2005,28(2):402-405

[4]任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华中师大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44(4):120-126

[5]Siang-Yang Tan, Applied positive psychology: putting positive psychology into practice. 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Christianity,2006,25(1):68-73

积极心态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

1 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目前,积极心理健康的内涵有了新的演绎和发展,主要包括:情感控制;情绪调节;自我感觉良好;积极的人生观;良好的应对技能;交朋友的能力;幽默感;积极的自我感觉等。

2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提出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在继承和整合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诸方面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而创立的以积极和发展为取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学生和国民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概括地说,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正面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防治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

3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国文化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创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必须扎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3.1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概括。《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这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浩然正气”,“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形成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明进步的精神脊梁,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赋予了历史的灵魂。

3.2 “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以至中国文化中最古老、最广泛的概念之一。《周易大传》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和社会发展共生的规律。当人遵守自然和社会发展和谐共生的规律时,“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表明了中国传统文化既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又注重人必须不断认识自然规律、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的特点。“天人合一”促使心理健康教育与自然、社会和谐有机统一起来,从而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生态学的理念和范式。

4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4.1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探索。

4.1.1 完善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首先,学校必须构建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体系。从传统的观点看,学校主要是教给学生知识的地方,这一观点不能说有错误。但是,我们在职称传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走向了极端,以至于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看,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健全的身体和心理,这才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文化知识的获得,同时应该结合学科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样道理,班主任工作、团委工作、学生会工作都要与之协调发展,学校评价系统也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去构建。其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和专业队伍的建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要关注每一个健康发展的学生,尽可能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还要关注具有心理疾病的特殊对象,而更重要的,是要起到预防的作用,防患于未然。由于人的心理现象比较复杂,每个人的心理都是一个世界,丰富而又多变。而任何一种心理的形成不但与个人的人格特质有关,而且与个体所在环境关系密切。那么,学校教育环境怎么样,就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作用了。所以,有必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机构和队伍的建设,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学校必须配备有任职资格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有相应的组织结构,有设备和场地。这样,才能从组织制度上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专业的队伍可以从相对专业的角度开展心理辅导。

4.1.2 建立学生社团组织。从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组织系统分析,必须建立一个开放的、学习型的团队组织,使学生在其中能自我发展,在互动中学习,在互动中形成健康心理。论文在接受老师教育的同时,学生必须有自己的内化系统,使其合理接受社会传承,但又能形成独立人格体系的组织框架,而不仅仅是被动接受老师或长辈的价值观。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的组织结构是不可或缺的。这样一个有较高自治性质的社团组织,不仅仅协助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完成好日常工作,更主要的是提供一个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平台,使之能在其中形成健康的自我,完善人格结构。

4.2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与评价。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除了表现为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所追求的心理问题的消解,心理障碍的减少以外,更看重如下几个方面。

4.2.1 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个人层面上的积极人格特质包括:乐观、爱、职业能力、勇气、交往技能、美感、宽恕、创造性、天赋和智慧等;群体层面的积极组织系统包括如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促使个体发挥其人性中的积极品质,如责任感、利他、文明、忍耐和职业伦理等。

4.2.2 主观层面的积极情绪体验。如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沉浸体验、自尊自信、乐观希望,等等。

4.2.3 心理问题的积极预防。单纯地关注个体身上的弱点与缺陷不能产生有效的预防效果,应该通过发掘其自身的力量来有效地预防心理疾病。人性层面的积极力量和美德,如勇气、乐观、爱、交往技能、职业道德、信仰、希望、忠诚、坚韧等,这些积极心理品质对心理疾患起着不可忽视的预防、调节和缓冲作用。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最核心的评价是对积极心理品质的评价,把评价当做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手段,因而对形成性评价情有独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经常的形成性评价,可以经常监控、调整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也可以使学生不断得到反馈和强化,自觉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