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企业精神的理解

对企业精神的理解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企业精神的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企业精神的理解

对企业精神的理解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精神;和谐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2.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6)12―0028―03

构建“和谐企业”离不开培育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精神。一个和谐的企业,其职工队伍必然表现出和谐的、健康的、良好的精神风貌。构建和谐企业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并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作用。

一、企业精神:来自20世纪晚期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

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企业管理的一场革命就是行为科学管理学派取代了推崇“胡萝卜加大棒”式的古典管理学。但这并不是企业管理经验探究的终结。8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知识型、技术型工人和企业管理人员的日益增加,企业管理组织结构逐步扁平化,新的形势导致了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新的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文化管理理论应运而生。企业文化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在于强调企业内部物质、制度和精神各要素之间结构达到动态平衡,及各要素之间取得最佳结合。与以往管理理论不同,企业文化管理理论着眼于“以人为中心”的不断强化企业凝聚力的整体管理方式,着重突出了作为最内层的企业精神的功用。企业文化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利重点,也是企业的灵魂,它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20世纪中外企业发展事实也说明,企业精神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纵观国内外诸多“长寿”企业,如松下、三菱、海尔、长虹等知名企业,无不具有鲜明个性的“企业精神”。现代众多的管理学家在对许多卓有成效的企业进行了大量的实例研究之后认为:在企业取得成功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奖金的数量、组织形式、管理技巧等等,而是企业精神。西方管理学甚至提出:企业精神是构成企业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行为的准则和成功的核心。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认为:在事业中诸多因素都很重要,如技术力量、资金、人员及销售能力等,但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是经营观念,即企业精神。总之,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精神的功用,成为众多企业家经营制胜的法宝。

二、企业精神:构建和谐企业的力量支撑

企业精神之所以在20世纪晚期的企业管理中大放异彩,是与其在“无形意识”的名分下进发出“刚性”力量分不开的。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文人志士对“精神”的探究中窥见一斑。在我国古代典籍中,“精神”的含义就被定义为一种大地万物的“精气”,与“灵魂”。生命之躯的一切活动,都是“精神”的外在表现。在现代社会里,“精神”是“指以人的问题为中心展开的,是对人的自身存在和人的价值、意义、权利、尊严的理解和把握,是对人的理想和终极理想的一种追求”。“人类为实现历史和现实的解放而在心灵内部提前进行的内部操演,其目的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等等。上述理解尽管有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见地,但其中却包含一个重要的共识:即“积极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坚定的社会信念”是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正因为如此,精神才能成为凝聚人们内心欲望,形成共同价值追求,激发巨大创造热情的“动力源”。法国经济学家佩雷斯在基于对精神动力作用历史轨迹的考察与尊重的基础上,经历半个世纪的研究后宣称:“‘精神’气质在一个地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企业精神也是精神的一种,是群体精神的展现。企业员工的无数个体精神的集合融汇与扩展,就形成了集中的群体精神。它是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经过倡导和培植而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具有激励职工奋发向上,规范企业行为的群体意识。作为一种内化的力量、一种无形的管理方式,企业精神通过理性的感情因素的作用,控制和协调职工的行为,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又把职工的行为纳入企业团结协作的轨道,从而促使企业员工为本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可以说构建和谐企业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但培育良好的企业精神是最重要的前提。没有企业精神的凝聚,企业犹如一盘散沙,缺少战斗力。在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精神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决定着企业的生命。一句话,没有企业精神的力量支撑,就没有和谐企业的建设。

三、企业精神:“和谐企业”的重要特征

“和谐企业”简单地说就是指构成企业系统的各部分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平衡发展状态。这种“和谐”包括了很多指标,从宏观上看,“和谐企业”是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从微观上看,“和谐企业”是企业物质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的和谐。无疑,和谐的企业文化应该是“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特征,离开了和谐企业文化的“和谐企业”应该是不完全的,也是不和谐的。按照西方管理学的分析,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包括三个层次:最外层的是物质文化:中间的是制度文化,包括人际关系、企业组织结构以及各种具体规章制度;最内层的是企业精神文化。企业精神是随着企业产生而产生的一种与物质文化相适应的意识形态。从本质上说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与企业物质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企业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必须依附于企业的物质生产经营活动的存在和发展;另一方面,企业精神对企业物质生产具有反作用。良好的企业精神对企业的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就会阻碍企业的发展,制约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与企业物质文化建设双方共同统一在“和谐企业”的发展中。因此,企业精神不仅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了强大的力量支撑,而且其本身也是“和谐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正因为如此,许多企业在经营起始,就精心打造符合自己企业发展要求的企业精神,以展示本企业的“个性特征”与魅力,从而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扩大企业的影响。如美国IBM公司的“IBM就是服务”,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工业报国、光明正大、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礼节谦让、感谢报恩”,中国海尔的“敬业报国、追求卓越”这些精神的凝炼,成为了企业的旗帜和区别于其它企业的“个性特征”,是一个企业文化建设的精华。因而,良好的企业精神是“和谐企业”的重要特征。

四、企业精神:构建“和谐企业”的有效途径

“和谐企业”中的“和谐”涉及到企业系统中的方方面面,它包括企业的“内部和谐”和“外部和谐”。所谓“内部和谐”主要是企业内上下级单位、各职能部门之间和谐,企业与职工和谐,职工与职工和谐等:所谓“外部和谐”主要是企业与业主、企业与劳务队伍、材料商和谐,企业与地方政府、新闻媒介和谐,企业与企业和谐,企业与环境、社会和谐等。构建“和谐企业”,就是要理顺各种利益

关系,化解各种利益矛盾,不断促进企业系统中各部分和要素和谐发展,良好的企业精神就是实现这些“和谐”的有效途径。

首先,良好的企业精神有力地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人是企业的根本,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企业的发展说到底就是人的发展,构建和谐企业首先就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并以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企业的发展。而企业精神就是这样一种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力量。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就倡导“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应用到现代管理上,就是主张“尊重员工、同情员工、理解员工的人性面,从而使员工有荣誉感、有羞耻心、实现自觉自动的自我管理”。20世纪80年代的企业文化理论通过对日本经济奇迹的研究发现:日本的成功并非仅仅得益于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而是主要依靠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管理理论充分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它提出了“企业职工:是具有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生活准则、理想人格、荣辱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企业主体”的观点。当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已成为世界各国企业的共识。企业活动的目的是营利,但又不能单纯地以追求利润为企业的最高目标或宗旨,而应把企业“权利人”(他们包括顾客、员工、股东、供应商等)的自由、幸福作为企业发展的最高目标,尤其在企业内部,形成上下左右的彼此相互尊重氛围,相互承认彼此的价值和能力,接受彼此之间合理的权力和利益要求,通过制度确保员工能够分享企业成长所带来的好处,尊重员工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如美国惠普电子仪器公司有20名高级主管在接受一项调查中,有18位都认为公司的成功靠的是对个人价值的尊重,这就是惠普精神。它强调:“公司的盈利价值,注重满足顾客、股东、员工的需求,提供以人为本,保持人与人及人与环境之间和谐”。总之,以人为本的企业精神的凝聚就是要树立这样目标:企业就是要努力把员工:培育成优秀员工,就是要为员工的发展服务,通过发展人的需求、满足人的需求、改变人的需求,激发每个人的发展愿望和动力,帮助每个人全面发展。如果一个企业只是单一地追求利润,缺乏精神追求和精神动力,就不可能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所以企业精神是企业员工的精神,离开企业精神,和谐企业的建构无从谈起。

其次,企业精神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内部的和谐。企业精神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渗透力,它可以无形地凝聚企业各方面的力量,把精神力量化为物质力量。一般说来,企业精神的凝练和概括往往只有十几条、几百字,可它的形成要经历长时间的历史积淀和几上几下的反复论证。它的每个字都饱含着企业经营者、主创人员和广大职工的心血,每句话都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可以说企业精神是领导意志和群众智慧的有机结合,是深厚的企业文化与现代管理思想的有机结合。因此,企业精神自形成之日起,就必然成为全体员工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也正因为如此,企业精神可以激发全体职工的共鸣,可以有效地培育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感、自豪感,激发他们团结一致、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和创造热情,促进职工之间互相尊重、相互理解与相互支持,和睦相处,在企业中营造融洽的人际氛围,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把企业建设成为人际关系融洽、充满友爱、精诚团结、蓬勃向上的和谐企业。因此,应大力加强以企业精神为核心内容的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良好氛围,营造鼓励人干事、支持人干成事的工作环境,通过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使广大职工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导向。

再次,企业精神有助于企业实现与外部环境的一致。构建和谐企业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的支持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这为构建和谐企业提出了鲜明的要求:和谐企业一定要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正确处理好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发展经济与保护自然环境的关系;在处理与社会的关系时,必须守法、诚信更多地回报社会等等。许多企业在对企业精神的概括中,都把这些要求作为核心或者主要内容,用高度凝练的语言进行了提升。如宝钢的“真诚、务实、努力、不断学习”精神;天津一汽提出“学习、创新、抗争、自强”的企业精神;海南旅游倡导在全行业实行“公开透明、诚信经营,温暖热情”的阳光精神;这些精神高度体现了和谐企业的目标要求,极大地鼓舞了职工的干劲,为其行为指明了方向,促使其自觉地同公司的要求协调一致,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也就更加有力地促进了企业与社会的和谐。

对企业精神的理解范文第2篇

走基层:紧扣公司主业

企业报是企业组织传播的有效工具,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抓手,其根本职能是服务企业发展。在走转改活动中,企业报需要紧紧围绕所服务企业的主业,组织人员深入基层一线,有效开展宣传报道,确保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中国海洋石油报》始终牢牢把握服务主业的原则,围绕中国海油的核心主业展开走转改活动。在活动组织上,报社于公司主业领域投入了大量人力。油气勘探开发是中国海油的核心主业,报社走转改活动的报道重点主要集中于油气勘探开发领域。渤海油田是我国最大的海上油田。在渤海片区,从油公司到专业公司,从上游产业到下游产业,可以说是一个“缩小型”的中国海油。为确保对渤海油田这座新闻富矿的挖掘力度,走转改活动开始后,报社在当地原有记者站的基础上又加派4名长驻记者,同时根据需要随时从其他驻点抽调人手。报社其他基层驻点也主要围绕公司核心主业配备记者。在深入了解主业的基础上,记者采写了《绥中调整经验花开四海》《做好勘探大文章》等一系列报道,在中国海油增储上产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蹲点后,一些记者体会到,公司主业到处都是宝,需要慢慢去探寻。记者不但要亲眼看到,而且要让更多的人知道,石油是怎样从深不见底的海里开采出来的。这是企业报的现实价值所在,也是记者的使命所在。

转作风:弘扬企业精神

很多企业在长期发展中都积淀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因此,企业报在继承优良传统、推动作风转变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大力弘扬所服务企业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一方面可以增强作为读者主体的企业员工对企业报的认同感,推动宣传报道取得实效;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企业报采编人员对企业的归属感,促进采编人员作风的转变,巩固走转改活动成果。

在走转改活动中,《中国海洋石油报》采编人员不断从中国海油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中汲取营养,坚持以书写和弘扬“爱岗敬业、求实创新”的海油精神为己任。《中国海洋石油报》要求采编人员在报道中大力挖掘海油精神的闪亮之处。在深入基层采访时,记者从一线员工身上发现了爱岗敬业、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不怕辛苦等海油精神的特质,经常被一些看似平常却又十分感人的故事所打动。记者从新闻视角出发,把员工身边的一些小故事加以收集、整理,写出了《青春闪耀参谋部》《爱左手?爱右手?》《青春的硬度》等一批稿件。

在走转改活动中,报社号召采编人员认真学习~线员工的事迹,加深对海}由精神的理解。通过向海油精神的真正代表――一线员工学习以及对海油文化、海油精神的弘扬,报社采编人员的作风得到切实转变。越来越多的编辑记者能真正做到心向基层,贴近一线的主动性不断增强,走转改的长效机制正在逐步形成。

改文风:推倒专业之墙

企业生产经营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为主要报道内容的企业报也相应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桕对于综合类新闻媒体而言,企业报的专业新闻更多,记者面对的专业跨度也更大。由于工种、专业等方面的不同,记者在走转改活动中,尤其是在采访一线员工时,容易遇到一道道无形的专业之墙。如果不推倒这些无形的墙,记者就会处处碰壁,很难与一线员工进行贴心交流,也很难切实做到熟悉群众语言、学习群众语言、善用群众语言。因此,在走转改活动中,记者需要大力做好“破墙”工作。

对企业精神的理解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精神文明;文化生活

中图分类号:C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1-0000-02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文化系统中一个分支。它是以提高职工的群体意识为宗旨,以培育新的价值观念为核心,以优化企业产品质量为目标的文化体系。企业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体系,是增强群体精神文明意识的具体要求。建立和发展企业文化是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指导着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规定了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

一、健全企业制度,严明纪律是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保障

为使企业职工工作有序,生产、劳动正常运行,领导及职工职责分明,各负其责,企业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一经建立就具有法律效力,严明纪律是对执行规章制度过程的监督。纪律是企业为维护其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而制定和颁发的一种带有强制性的,约束个人行为的规范,纪律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严明的纪律不仅对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取得成功和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发展,是经济体制改革一场革命,牵扯到多个人的切身利益,困难和问题是很多的,这就需要有领导,有组织,有纪律的进行。那种背离中央精神,思想守旧,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及把个人小集团利益置于国家整体利益之上的错误做法,必将阻碍改革的顺利进行。只有严明纪律,才能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促进和保证改革的深入发展。

二、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充实文化生活是培养“四有”新人的条件

文化即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们思想道德觉悟水平的重要条件,努力在企业内提高职工文化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加强在职职工培训教育

培训教育是每个人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的先决条件。所以,在企业内就要通过各种不同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培训对象进行定期的岗位培训,业务培训,使全体职工不断提高文化技术、业务素质,不断促进企业发展。

(二)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所谓道德就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依靠社会舆论,自身信念和传统习惯的力量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

道德是规范人们行为的法则,是判断人们思想行为的善、恶、是、非、荣、辱的标准。

在企业内进行道德教育。首先,要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干部公正廉洁,忠诚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反对、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教育工人提高产品质量,改善服务态度,为他人服务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基础。其次,要深入具体地进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道德教育,大力发扬社会主义人道精神,特别是要教育青年职工遵守公共秩序,讲究文明礼貌,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资源,随时为人民利益挺身而出。

(三)丰富文化生活,陶冶情操

丰富,活跃充实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对提高职工思想觉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文化生活包括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等项内容。

文学艺术主要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典型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教育和健康的美的享受,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以唤起广大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激情。

新闻、广播、影视能迅速反映当代世界形势,并在传播信息,交流经验,宣传新人、好事,鞭笞坏之恶行,为人们提供精神食粮,帮助人民了解民族历史和革命传统,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是必须占领和利用的阵地。

开展普及体育活动,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也是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一个主要标志,它既反映一个企业的士气,又体现着一个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程度,它不仅可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也可以激发人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培养人们良好品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坚忍不拔、勇敢顽强的意志。

三、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和优美的生活环境是精神文明的标志

生产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并在发生过程中生产出质量合格,用户满意,得到社会承认的产品。生产作用于一定的环境中,环境对生产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在:

第一,良好的环境可以使生产顺利进行。良好的环境是指作用场所的安全质量,设备质量,生产质量的合理安排。

第二,良好的环境可以稳定职工队伍,使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随着用工制度,用工形式的变革,大量的人才必将流向工作环境良好,并能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企业。

优美的生活环境包括:文化娱乐场所、厂容厂貌,起居条件。良好的生活环境能使职工获得生产的美好和乐趣,产生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道德风尚,给职工以健康向上的力量。

四、树立完整的企业精神,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的,由企业领导倡导并为绝大多数职工认同和恪守的理想目标、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综合体现。企业精神对企业劳动者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引导力和约束力,能增强职工对企业的信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体系,企业精神与精神文明是同一目标,同一方向,是精神文明建设对企业精神提出的要求和指导方向。

我公司近年来提出的企业精神与其它行业相比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强烈反映以苦为乐,以拼搏进取,荣辱观为主的价值观念。二是全力追求创业,献身,实干,求精的职业奉献精神。三是顾全大局,为采煤机械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责任感。

培育企业精神需要一个长时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是企业领导者自我提高的过程,又是普遍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素质的过程;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又是推动生产经营的过程。因此,必须克服轻视企业精神的价值,搞形式而不求实效的思想行为。要不断地丰富,不断地完善,不断地强化,不断的提高企业精神,使之成为企业的灵魂和支柱。

培育企业精神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与社会相适应。培养企业精神,光靠企业自身还不够,应该借助社会力量,取社会之长,补己之短。如:借助于社会的宣传、教育,进行业务、技术、理论文化的培训,效果要比企业关门教育好得多。

第二,要与改革相结合。实践经验表明,培养和发扬企业精神要紧密围绕改革进行。目前,企业完善落实承包经营,转机健制、产品与市场直接接轨,必须贯彻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责、权、利三者紧密结合。责任实现的思想基础是责任感。宣传企业精神,激发责任感,使命感,能推动企业转机健制的步伐,对生产经营步入市场,产品占有市场起到思想保证作用。同时,责、权、利紧密结合对责任感也会起到强化作用,经营者会更加深刻理解企业精神的内涵。

第三,加强物质层文化和制度层文化的建设

企业精神的培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但要靠物质层文化和制度层文化建设作为依托。要充分利用物质层文化给职工以启迪和教育,让职工从有形的实物状态中汲取前辈精神财富和营养,可以激发职工自豪感、荣誉感、明确历史责任,使企业精神不断发扬光大。还要加强企业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造和美化,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倡导企业精神,宣传企业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振奋精神,锐意进取。

企业制度的改革,机制转换要体现企业精神的内涵,无论是领导体制,机构设置、制度健全和变革都要突出人的现代化和商品观念,从改善人际关系入手,强化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从而形成社会主义企业的民主管理机制。

总之,企业文化建设要确立以企业职工群众为主体,以民主建设为基础,以培育“四有”职工队伍为目的的建设方针,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一个企业确立管理目标,提炼企业精神,规范企业道德,提高人们的道德风尚,培养企业意识的过程,是不断推动企业进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社编,2004,11

[2]《零售心声》,中国石油企业杂志社编,2002,7

[3]《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汇编》,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2000,1

对企业精神的理解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核心价值观;培育;形成

在广大员工中树立新时代的同煤精神,是随着社会的不断时步,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而孕育的。和谐社会,和谐企业,共享和谐成果,潜意识地激发了员工“爱企敬业”的力量。继续发扬勇于奉献,争创一流的光荣传统,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握时代命脉,就需要我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树立“创新发展”的新理念。如何使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企业精神的新定位,新内涵,做到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步调,全面落实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战略部署,就必须在全体员工中培育和树立与时展相适应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一、培育核心价值观,需要理顺三个关系

(1)爱企敬业、创新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而“爱企敬业”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我们强调的“爱企敬业、创新发展”的精神应该就是要强化员工群众的大局意识,发展意识,真正做到目标着眼于发展,措施服务于发展,成效服务于发展来检验。同时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爱企敬业”正是从人的主观能动性出发,紧紧把握住发展为了员工,发展依靠员工,发展成果由员工共享的指导原则,凝心聚力,心齐人和。因此在新时期倡导同煤精神,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建设新同煤的必然选择。(2)爱企敬业,创新发展是实施企业发展新方略的重要手段。同煤集团提出的企业发展新方略,是科学发展观在集团公司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要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爱企敬业、创新发展”这一核心价值观的新内涵,不断培育和树立一套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并以此来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意识,凝聚力量,为落实提出的战略部署,提供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3)爱企敬业、创新发展是实现企业发展新目标和可靠保证。集团公司提出的“建设新同煤、打造新生活”的战略愿景,用企业做强的成果服务员工,用员工的本质需要推动企业,体现了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意愿。实现企业发展新目标离不开的企业精神,而企业精神的培育和养成也离不开“建设新同煤、打造新生活”这一共同的心愿来做支撑,二者协调统一,形成了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培育三个核心价值观把握四个重点

(1)宣传灌输,凝心聚力。针对集团公司同煤精神的提出,要结合“科学发展观”的讨论,企业发展战略”的讨论,等一系列新思维,新战略建设思路,利用各种方式开展宣传研讨活动,加深对同煤精神的全面理解,在理念的宣传、普及和初步认可的基础上,逐步培育员工用理念去认识思维,用理念去指导工作,用理念去规范行为,从而实现思想统一,步调统一,信心坚定。(2)形成制度,严格考核。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岗位标准考核机制,用制度把培育的理念形象化,具体化,行为化,程序化,成为企业的规则,通过全面精细的制度规范,使企业管理行为和员工操作行为有章可依,从而逐渐养成爱企敬业、创新发展的良好价值观。(3)以人为本,打造人企合一的情感文化。“爱企敬业”说到底是企业和员工的关系问题,对于企业来讲,要有良好的工作环境,适宜的人居环境,适合的个人成长环境等。要对员工具有吸引力,使员工产生一种难以割舍的个人情感。对于员工来讲,要求企业要有稳步增长的工资收入,能最大限度地体现自身价值的工作岗位,以及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此,一是要关心员工健康,改善工作环境。加快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创建步伐,尽早实现环境、设备和员工素质的大幅度提升。二是要改善员工生活环境。在大幅度地提高员工收入的基础上,合理解决员工的生活需求,为员工创造舒适的生活条件。三是要创造丰富的学习娱乐条件,不断提高员工学习、娱乐档次。四是要解决员工实际困难和群众日常生活难题。(4)从员工自身价值需求出发,为员工搭建成才平台。一是鼓励员工价值取向多元化,注意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二是鼓励员工岗位争优、选优、创优,技能等级不同,待遇不同,逐步形成爱岗敬业的氛围,三是择优录用,竞争上岗。

总之,企业精神不是由企业的物质条件决定的,也不是消极地等待自然而然形成的。仅仅依靠上述的几点还远远不够,仍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努力探索出一条更加适合企业精神生长,更加有利于企业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新路子。

参 考 文 献

[1]欧阳新年.企业文化认知与塑造[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0)

对企业精神的理解范文第5篇

1、企业战略思想是企业发展的准则和指向器,最根本的作用是维持企业长期稳健发展。面对风起云涌的世界经济大势和最新的国内房地产形势,实施正确的企业战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

2、努力拼搏是一种责任,一种视国家富强、企业发展为己任,并为之奋斗终身的信念。开拓进取是信念,是一种敢为人先、争创一流、永不停步的精神气魄。

3、无私奉献是一种情怀,一种对企业的深厚感情,并由此产生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无私奉献更是一种氛围,一种团队与个人为实现共同愿景,而共同努力奋斗的气氛和环境。

4、企业精神如同社会意识一样,具有相对于客观实在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的具体表现就是,它是一种精神的东西,是企业的灵魂所在。忽略了这一点,就难以理解企业精神的实在意义,甚至也难以理解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

5、红海战略,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竞争战略。它的含义就是企业在需求增长缓慢甚至萎缩的市场空间中,紧盯竞争对手,迎难而上,勇敢面对现实,参与竞争的战略。“红海”是竞争极端激烈的市场,是血淋淋的,是非常残酷的。

6、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讲,都要求员工要“忠于职守”,这也是我们每个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我们在这里做事就要忠于公司,对你的工作负责,对你的岗位负责,不管在什么位置上都要如此。我们恒大人忠于职守、敬业向上的精神是值得发扬光大的,这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时时刻刻都不能丢。

7、市场永远是正确的,行情不好,你想卖高,人家也不买,萧条的时候,只能便宜卖,我们去年卖的房,到现在我都心痛。()不过没办法,卖房要根据当时的市场情况。

8、我们再优秀,我们的管理再好,我们的水平再高,都会存在很多很多的问题。公司从成立到现在这么多年来,机构、人事不断的调整,实际上就是恒大不断向别人学习,不断进步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