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推进科技创新的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在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队伍中的有生力量。但是.高校在圆享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科技和教育体制仍然存在束缚高校科技创新活力的因素。因此,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潜力和作用。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已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束缚我国高校科技创新活力的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及对策,对于提高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借鏊作用。
高等学校是智力资源较集中的场所。高校作为技术创新的源头、高新技术的重要创造者和拥有者,应充分发挥在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科技发展与创新的重任,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虽然高校在科技工作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科技和教育体制仍然存在束缚高校科技创新活力的因素。因此,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潜力和作用,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已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束缚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因素
高校实行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体制,从而促进了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科研,是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历史任务,我国高校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开发和国家重大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队伍中的有生力量。但是,束缚高校科技创新活力的因素依然存在,有的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经费严重不足是制约高校科技创新的瓶颈。从各国投入高校研究与开发经费的比例来看,我国高校的研究和开发经费支出总额只有美国的3.5%、日本的7.1%和德国的l3.9%。科技投入严重不足。造成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基地、科研基础设施条件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难以产生重大科研成果。同时,高校自由研究经费的筹集也较为困难。
(2)整合科技队伍缺乏有效的凝聚机制。由于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和凝聚机制,高校科研队伍缺乏有效的凝聚力。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内部院系之间、实验室之间以及研究人员之间合作交流不够,队伍整合比较困难。不易形成合力。高校科技资源有待进一步优化配置,巨大人才优势有待进一步发挥。
(3)小而全的封闭思想导致科技资源共享困难。高校科技资源分散,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导致高校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投资效益不高。大型仪器设备对外开放不够,设备利用率不高。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尤其是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建立共享机制已成为久悬未决的一个问题。
(4)前沿领域实质性国际合作进展缓慢。目前我国高校在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大多还停留在一般性人员交流和学术互访的层面上。高校参与国际大型科学项目合作研究,特别是与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的深层次合作有待进一步发展。在一些国际战略高科技前沿领域,缺乏明确的国际合作目标和必要的资金支持。这不仅不利于我国高校科研人员及时把握国际高水平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而且在科技创新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有可能使我国高校与发达国家高校之间的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
(5)重大成果产生难、转化难。由于缺乏风险投资基金等经费的投入机制,相当一部分有市场价值的科技成果得不到产业化前期中试的投入而无法转化。高校科技成果产出不能满足国家的要求。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高校科技产业有待进一步规范。高校与大学科技园之间、与从事创新产业的科技人员之间的利益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理顺。重大成果产生难、转化难。
二、高校科技创新的措施殛对策
针对束缚高校科技创新活力的因素,我国应采取如下科技创新的措施及对箫:
(1)充分认识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在推进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中,要明确高校的重要地位,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形成促进高校科技创新的新的体制和机制。要加大国家对高校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进一步调动高校师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要努力使高校真正成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基地、新产业培育发展的源泉、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成为我国科技创新队伍中的主要力量之一。高校科研人员应积极从事技术发明创造,并通过专利许可和技术转让等形式,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2)在高校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科技创新队伍,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高校是培养人才、生产和传播新知识、新思想的重要基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校拥有丰富的青年人才资源和高水平的科技专家,人员更新流动快,学术思想活跃,学科门类齐全,适于进行自由探索式的、好奇心驱动的、多学科交叉的基础研究。高校通过多学科综合与合作,也适合开展具有目标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高校与产业界联系越来越密切,与产业界联合开展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开发已成为普遍趋势。
整合高校现有人才计划,推动人才资源的有效结合,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形成一批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群体,使其成为科技创新的突击队和排头兵。
(3)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调整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结构、布局和研究方向。对学科相近或相关,或二级学科以下的,特别是同一所学校内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群,应有选择地进行合并重组。同时,根据新兴学科或交叉学科发展的需要,在高校中新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
逐步改变过去国家重点实验室、部门重点实验室条块分割、分散重复的局面。依托现有各类实验室,组建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实行相关部门、地方乃至社会力量共同支持、共同利用、共同进行业绩考评的新机制,使之真正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科研工作和培养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基地、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基地。
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增加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设施和运行费用方面的投入,支持其进行自由探索式研究。
(4)加强高校的科研基础设施建设。选择一批研究力量强的高校,进行创新基地建设试点。通过高校科研体制改革,加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交叉和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它们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承担国家科研任务和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的能力,逐步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科研力量和较高科研水平的研究型大学。
对高校的大型科学仪器实行开放、共享的新型管理制度。在做好整体规划布局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高校建设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集中经费投入,用于更新前沿学科发展需要的仪器设备,避免重复购置。建立网上合作研究中心(虚拟实验室),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建立重大仪器设备的远程操控平台,推动一批科学实验基地面向学生开放。建设各种开放性的国家基础性科研数据库,实现图书文献、科研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
(5)集中力量发挥多学科的优势,开展联合攻关。现在科学技术的组织和管理问题,有时候已经比科学技术本身起的作用还要大。现在高校还很缺乏能够对科技队伍实行有效管理和组织的领军人物和组织形式。为此,可以探索成立一些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中心。
总之。对于机制创新需要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形成优势、形成特色,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过去高校的一个不足之处就是不能够把力量集中起来,用兵很分散,不仅学校之间的组织协调很不够,甚至学校内部的合作、集成也很不够,所以就很难申请到大的科研项目。我们现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效果不太好,成果不显著,与兵力不够集中有很大的关系。科学研究需要鼓励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以便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寻求多侧面、多角度的思考,产生创新的思维。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单打独斗显然是跟不上时代前进步伐的,也不可能创造出高水平的成果。
集中力量还需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实行重点突破,不能面面俱到。学校在确定学科方向时必须少而精,不能什么都搞,因为都是重点也就等于没有重点。现在有所为很容易做到,有所不为则很难做到,但只有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所以一旦选准了学科方向,就要持续地给以大强度的支持,促使其尽快脱颖而出,我们的经费本来就不多,因此在使用上绝不能撒芝麻。学校还应废设立一些调控手段,下决心拿出一笔钱来支持在重点学科领域有创新思想的年轻人,因为在创新研究开始的阶段,是最需要钱的时候,而这时由于研究结果尚未见到成效,也是最难得到钱的时候,所以嚣要学校给以必要的扶持。
(6)推进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在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通过政策引导,鼓励部分有能力的科研机构进入高校,与高校现有的系(所)结合、重组,增强高校的科研力量。加强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科技创新和培养人才方面的联合与协作。
对企业、科研机构与高校联合提出申请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由高校承担国家科技计划的项目,有企业参与联合投入的,应允许企业优先获得成果转化和使用权。鼓励高校与国内外企业共建实验室、研究开发中心等研究机构。
1、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全国、全省科技创新大会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于我们准确把握科技发展新形势、明确科技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全国、全省大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动员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结合实际,研究落实大会精神的思路与举措,采取切实措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培育创新主体,完善体制机制,提高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加快创新型建设步伐。
2、深入推动科技协同创新。要以实施省协同创新计划为契机,以推进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科技入园等科技创新工程为重点,积极探索科技协同创新模式。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抓紧一按通电子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赣泉啤酒申报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作,抓好市级科技创新团队组建工作,力争申报获批1家高新技术企业和1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同时,切实抓好振兴对接工作,进一步做好与科技部、省科技厅的汇报和衔接,抓好科技部和省科技厅对科技创新的扶持政策的实施,跟踪落实请求科技部、省科技厅支持我县科技工作的项目,促进科技振兴发展。
3、积极促进农业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以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施科技富民专项行动、科技特派员制度、农村信息化等为重点,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切实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认真做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千里山农业科技园建设,深化山江湖工程开发,强化医疗卫生、食品安全、防震减灾等方面的技术支持,不断提升民生科技水平。
4、以科技项目建设为主抓手,狠抓项目申报、管理工作。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央振兴发展的机遇和省政府提出的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结合我县实际,找准切入点,全力编制申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5个以上,争取立项3个,尤其是申报好科技富民强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农业科技园项目,努力实现省高新重大产业化项目的突破。加强项目监管力度,推进项目顺利实施。
国内外科技立法的经验借鉴
部分国家还将科技立法与科技发展战略相互配套,如日本在每成立一个国家研究机构或制定一项重要的科技计划、科技战略时,日本议会都制定一部相应的特别法。《日本科技情报中心法》、《海洋科技中心法》、《新技术开发事业团法》、《企业合理化促进法》、《筑波科学城建设法》等配套的法律措施,对政府的资金投人数量做出明确的规定,对重要的科技计划及科技战略的实施提出了明确保障措施,从而有效地促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综合国外的科技立法,可以看出其目的都是为了建立有利于科技、经济发展的体制,并采取强有力的法律措施,来保障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达到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目标。目前,全国巧个副省级城市中已经有12个城市进行了“科技进步条例”或者“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的专项立法。自2007年国家修订颁布新的《科学技术进步法》以来,许多城市的人大和政府部门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立法工作,认为在当前背景下加强科技创新立法不仅必要,而且非常紧迫。深圳、重庆等城市在这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其中深圳早在“十五”期间就启动了《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立法工作,并于2008年10月1日起正式颁布施行;重庆市于2006年启动《重庆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立法工作,于2009年9月1日正式施行;杭州市的《杭州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于19%年开始施行,2004进行了第一次修订,目前正在第二次修订。目前,青岛市科技综合实力比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还比较弱、市场开拓能力不足。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要增强企业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意识,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创新模式,正确处理好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的关系。在积极学习、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同时,逐步把科技进步的基点转移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上。这样才能逐步在产业链的高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技术标准,促进青岛蓝色经济区和国家技术创新试点城市的建设。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把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青岛市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强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进一步通过财政、税收和金融等方面的导向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人,培育企业创新能力。大力推动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扶强扶优,为行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龙头企业”的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现阶段,政府财政仍然是科技投人的主导,特别是对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高技术前沿研究而言,政府应当建立稳定的财政科技投人增长机制,利用政府投人有效引导和带动社会资金投向科技创新。政府在增加财政科技投人并向社会公共服务等非盈利行业倾斜的同时,要广泛拓宽科技投人渠道,鼓励发展民间的风险投资,切实解决风险投资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引导和激励社会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多元化投人。实现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就应当按照“资源共享、信息先行”的原则,定位于整合分散在政府、科研机构、教学机构、企业的各类资源,对科技资源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建设“协作、共用、服务”的科技资源共享的保障体系。对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与实验基地、科学数据、自然科技资源、科技文献、网络资源等科技基础条件进行战略重组与优化,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体系完备的物质和信息保障系统,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开展科技立法工作,保证《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的可操作性,应当充分研究和客观反映青岛市科技进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搞好顶层设计,做出有利于提高青岛市自主创新能力的整体制度安排,以点带面渐进式地突破现行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和束缚,保障和促进科技进步。充分研究改革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既总结、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又有一定的前瞻性,为今后改革发展留下空间。还将对科技进步的引导和导向作用进行深人研究。
关于制定((青岛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的思考
在《青岛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制定过程中,应以修订后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法》为依据,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宗旨,以构建促进自主创新的制度体系为目标,紧密结合青岛实际,借鉴国外和国内有关省市科技立法的经验,以制度创新为突破,维护科技创新主体的权益为主体,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按照主体一活动-措施的逻辑结构建有青岛特色的科技创新条例。在立法过程中,应始终把“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科技工作指导方针作为主线,贯穿于《条例》的整个起草过程中,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创建创新型城市和营造良好的科技进步环境为目标,以规范宏观管理、确立创新主体、建设创新体系、整合科技资源、夯实创新基础(大院大所引进和平台建设)、培育创新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实保障措施、明确法律责任等为重点,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二是,围绕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环节,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科技进步与创新中的责任,建立责任明确、运转协调的科技体制,通过政府的引导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健全创新环境建设的行为规范。三是,突出《条例》的宏观性、前瞻性、战略性;注重创新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法律保障。四是,体现地方特点,将部分成功的实践经验和已出台实施并行之有效的政策上升为地方法规,加设凸显城市特色的海洋科学技术进步和科技资源共享;同时为今后完善政策体系、制定实施细则留下必要空间。五是,与《科技进步法》保持一致,现有立法已经有了明确规定的,《条例》不再赘述,有关原则性的条款,能够细化的尽可能作适当细化。科技进步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支持。尽管青岛科技进步的环境在不断改善,但自主创新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不相适应,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科技意识还不能适应青岛改革开放,特别是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需要。通过制定《条例》进一步增强和调动社会各阶层对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以及对创新活动的认可和支持,为青岛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基本保障。目前,青岛市50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真正设立研发机构的仅有300余家,针对青岛企业存在科技意识薄弱、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少、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费用少等间题,从财政、税收、金融和市场环境等方面制定具体制度措施,引导企业积极投身技术创新活动,解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真正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科技投人是科技发展的基本保障,是促进科技创新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制定《条例》,着力解决影响青岛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如科技投人水平还有待提高,科技投人的水平有待增强,科技投人结构还有待优化,多元化科技投人机制有待建立等;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企业其他相关社会主体的科技投人责任,量化科技投人规模,将科技投人的目标明确化,并列人相关政府干部任期考核指标,逐步建立多元化科技投人体系,通过制定建立科学投人考核监督机制,提高科技投人的产出效益,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调动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增强科技发展的后劲。解决科研成果利用率低,产业化水平低,是科学技术面向经济主战场,真正成为经济社会的动力,针对当前科研成果与经济社会需求脱节的“两张皮”现象,克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生产各自脱节的问题,通过制定《条例》,对产学研合作的组织形态和运行机制进行引导和扶持,重点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采取战略联盟、共建研究院、共同投资经济实体等形式,实现长期的稳态化合作。提高科技成果的利用率。通过制定《条例》,明确各级政府在推进科技资源中的职责,明确科技资源管理单位的职责及其与使用单位间的相互关系,建立青岛市科技资源信息共享机制,统一规划产业共性技术,解决科技资源配置的条块分割,科技资源利用程度不高的问题,建立科技资源整合机制,提高青岛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发挥其最大效益。根据发达国家科技创新推进的经验,完善的科技金融体系是支撑企业创新的重要力量。青岛科技金融发展相对滞后,科技型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较少,对大规模技术创新形成了制约。科技金融体系建设也是国家科技部正在大力推进的一项工程,青岛市通过制定条例可以构建新型科技金融、创新金融体系,改变传统经营规则,突破体制、机制、考核、产品上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限制。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虽然走在全省前列,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稳居—青岛市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全省首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8个百分点,但增长后劲明显不足。通过制定《条例》可以促进政府在风险投资、金融信贷、税收优惠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企业加大科研投人,增强自主创新意识,提高其持续竞争力。科技进步的关键在于科技人才。通过制定《条例》,进一步保护科技人员权益,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氛围,建立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基金,吸引国内外一流科技人才来青创业发展,推动科技事业进步和发展。建立从培养、奖励到权益保障和职业道德教育等相结合的制度,调动和保护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完善对不良行为的惩戒机制。青岛是我国东部沿海经济中心城市、山东经济发展的龙头城市、重要的滨海旅游和港口贸易城市,又是全国闻名的“海洋科学城”。从区位优势、科技优势和海洋资源状况看,青岛市具有发展海洋经济诸多有利的条件。通过制定《条例》对海洋科技产业加以明确扶持,更好地促进海洋科技优势转化为海洋产业优势,优化青岛的海洋产业结构,为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方面提供有力的保障。
本文作者:谭思明李汉清刘瑾肖强郭琳琳管泉工作单位:青岛市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创新科技服务办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是新形势下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我市科技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们感到,必须积极探索科技服务经济的新办法、新举措,关键是把握四个重点,努力形成我市科技创新的新的竞争优势。
1、重点服务产业发展。过去我们工作的重点是企业,重视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对产业的发展重视不够。今后,我们要把工作的重点从抓企业,转移到重抓产业。要围绕我市的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重抓产业链的建设。根据产业链来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努力提升整个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在这方面,我们有了成功的经验。纺织机械是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我们围绕制约纺机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开展技术攻关,进行重点突破,形成了自动络筒机、数字化超高速CM600精梳机、假捻变形机、ASGA368型伺服传动浆纱机等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系列纺机产品,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目前我市纺机产业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5家,省以高新技术产品30多个,专利210多项,并建设有省级纺织机械、市级前织准备设备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今后我们将充分利用我市沿海区域优势及风能、滩涂等资源,加快推进海涂农业、特色机械、低碳能源、绿色化工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实施新型环保设备研究开发与产业化、高耗能行业节能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生物能源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大功力半导体照明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开发与产业化、功能高分子材料研发与产业化、精细化工产品研发与产业化、新一代纺织机械开发与产业化等重大科技专项。到2012年,海涂农业、特色机械、低碳能源、绿色化工4个产业分别争取达到600亿元、1000亿元、300亿元和500亿元的产业规模。
2、重点抓好人才培育。过去我们注重科技项目,对人才的重视不够。一个地区或者一个企业能否健康快速发展,人才是关键。我市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匮乏。作为科技部门,要坚持以科技项目培养人才,工作的重心要实现从抓项目到抓人才的转变,落实好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在这方面,通过产学研合作,我市引进了一大批高层次科技人才,解决了一大批制约我市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促进了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今后,要进一步强化科技计划的人才培育导向,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以重点产业、重点学科、科研基地、重大科研项目为依托,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物、科技骨干和创新人才团队。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科技计划项目优先支持高层次科技人才领衔申报的项目。同时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同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使科技计划项目既出成果又出人才。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家。
一、江苏科技创新已打下良好基础
江苏素有人才优势,省委长期以来强调推进科教兴省战略,这为科技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一批新兴产业迅速壮大,带动结构调整呈现出积极变化。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的比重明显提高。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多年保持40%以上的增速,总量6年增长近7倍。二是新兴产业占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明显提高。其中,光伏产业产能占全国70%、全球15%以上;新型环保装备产业企业数占全国20%以上。三是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产品占比明显提高。去年达33%,今年有望达到40%。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一批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创新产出大幅度增加。去年全省企业研发投入440亿元,总量全国第一。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加快了企业重大研发机构建设。目前全省各类企业研发机构2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4723家,研发投入占全省的68%。现在全省研发投入的80%、承担政府科技项目的80%以及获奖科技成果的60%来自企业。
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一批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成功实施。全省各类产学研机构280多个、合作载体1800多个,常年在企业的科技人员5万多人。近三年全省实施产学研项目6000余项。15000多项成果实现转化和产业化。其中,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08个,引导社会投入440多亿元。已投产项目376个,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010亿元,利税360亿元。
创新资源加快集聚,一批重大创新载体和平台建成,对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得到发挥。高新园区二次创业进程加快,建设了一批新的创新平台。16家高新园区上半年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出口创汇分别占全省25%、16%、37%。6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省的23%。
政策环境明显改善,大批项目、人才涌进江苏,全省创新创业氛围日渐浓厚。近年来,我省先后颁布实施了推进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一系列地方科技法规,为全省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同时,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吸引了一大批科技项目和人才涌入江苏。
江苏科教和人力资源集中,产业基础发达,具有加快创新发展的有利条件,但也面临着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的突出矛盾,必须不断加快自主创新。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竞争力。为此,这几年我们注重加强有针对性的工作部署,努力保持江苏科技创新在全国的领先位置。
一是注重产业创新布局,全力推动结构优化升级。坚持把支持产业发展作为科技创新的战略任务,自2003年起先后实施两轮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紧紧抓住全球能源产业结构调整时机。成功培育发展了光伏、风电、半导体照明以及新医药、新材料、新型环保等新兴产业,使之成为江苏的重要增长点和在全国有明显优势的重要基地。
二是注重资源组织利用,对创新要素进行有效配置整合。围绕做大科技项目和做强科技企业,加强省市县联动和部门协同,强化全省资源整合,用好财政资金。同时,积极争取省外及国家创新资源,去年获科技部科技拨款20亿元。为历年最多并位居全国省份前列;加强全球科技合作,去年的跨国技术转移大会吸引海外230多家大学、科研单位来江苏开展合作。
三是注重创新体系建设。培育区域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充分发挥各有关方面的积极性,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一方面,引导和鼓励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中,大力培植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高校院所优势。加强基础研究尤其是高技术前沿的应用基础研究,提升江苏原始创新能力。同时,加快建立技术服务体系。
四是注重政府管理创新。增强科技服务社会的水平和能力。去年以来,重点开展了科技“三走进”服务,即:动员科技人员走进企业。推进省内高校院所主动与企业结盟3500多个;组织科技部门走进企业,帮助10000家企业落实各项科技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走进企业。对省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主动实行项目跟踪支持。建设“企业院士工作站”,从全国吸引一大批顶级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及高水平团队到江苏企业。此外,抓住南京市被列为全国唯一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机遇。进一步推进全省的科技体制改革和自主创新。
二、全省科技创新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
全省科技创新已进入历史上最好的时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面对压力和挑战,我们需要保持清醒头脑,深刻分析并认真解决制约我省创新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产业规模大发展快。但多为配材加工缺乏重大整机终端产品,结构性矛盾明显。江苏全部工业产值构成中70%以上是化工、冶金、建材、纺织及电子材料。全省100多个产业集群中。整机生产企业不到10%,这导致企业成本压力加大,两端受制于人,难以掌握市场主动权;企业做不大,产业链拉不长;一批成熟的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因在省内缺乏下游整机厂家而推广困难。
政府投入逐年加大。但社会资金的投入相对不足。多元化投入机制尚不健全。这几年我省财政科技支出年均增幅超过15%。但市县一级投入增长不多,近一半的市、县财政科技支出增幅低于财政支出增幅,有的还在下降。有的地方还没真正把科技摆上足够重要的位置,缺乏对科技投入的考核。有的地方既缺项目又缺钱,更缺找钱的机制。适应创新需要的社会融资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
科技产业化步伐很快。但进入应用的重大原创性成果不多,本土创新能力还显不足。江苏承担国家基础研究和获得国家奖励的科技成果多年位居全国前列,成果转化和产业技术创新在全国也都形成较大影响。但出自我省且可快速应用的一些重要原创性成果还不很多。每年转化的重大成果大约60%以上来自省外,省内重大成果的培育和创新仍显不足。
开放型经济发展很快,但引进技术和人才不够,开放优势还没有形成创新优势。对外引进。多是引进资金,很少引进技术和人才;引进后,本土配套能力也没能跟上。这几年我们鼓励外资在江苏建立研发机构,目前已有260多家,但外籍研究人员少、原创性研究少、与省内单位联合研发少。近90%的成果还是在外国公司内部消化。技术溢出效应不强。
创新环境虽不断改善。但有些重点政策的突破不够。政策落实的效应还有待于发挥。我省鼓励创新的政策力度很大。但有关配套措施尚需加强,一些重点政策的落实亟待进一步突破,如自主创新产品的政府采购和首购。我省近年已建立了财政资金采购自主创
新产品制度,率先在全国开展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目前已认定312项,但列入政府采购目录的只有3项,实际操作难度仍较大。应加快研究制定相关实施细则,实质性推动自主创新产品的政府采购。
科教发达人力资源多,但高层次人才仍显不足,创新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值得重视。江苏面临的人才矛盾主要不在数量,而在结构。主要表现为高校院所人才相对不少而企业人才不足、一般人才不少而高层次和拔尖人才不足、技术研发人才不少而创新管理人才不足、国内单领域单方面人才不少而国际化的复合性人才严重不足。90%左右的博士集中在高校院所,新兴产业和企业内的高端人才比重很小。
三、当前推动全省科技创新工作的主要措施
面对挑战和压力、矛盾和问题,我们将知难而进、迎难而上。认真贯彻省委第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和省政府全体会议的具体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努力为全省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提供有力支撑。今年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科技创新任务。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20000亿元,占工业比重达30%;全社会研发投入突破700亿元,力争成为全国首个占GDP比重过2%的省份;科技进步贡献率再提高一个百分点,达51%以上。按照科技工作既服务当前更善谋长远的要求。着力抓好“三个点”:即培育增长点、强化支撑点、抢占制高点。
加快推进产业创新。培育经济增长点。围绕沿海发展和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实施,组织实施双百工程,全面推进一批重大自主创新项目建设,加大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环保装备等新兴产业培育力度,尽快做大规模,形成发展支撑,尤其鼓励带动性强的重大整机产品生产;着力突破关键技术,形成核心竞争力,带动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争取经过3年左右时间。新能源产业规模达4500亿元,其中太阳能形成10000兆瓦生产能力,风电装备形成400万千瓦整机制造能力;生物技术产业实现翻两番,超过5000亿元。
加大创新载体建设,强化科技支撑点。重点建设一批创新型核心园区,大幅增强高新园区自主创新能力。GDP占全省比重提高到20%以上,成为创新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先导示范区:重点培育几个千亿级和一批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形成新的产业创新密集区;加大企业投入,重点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使之成为带动产业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加快形成以企业重大研发机构为引领、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基础、公共技术服务为支撑的平台体系,推动本土大中型企业全部建有研发机构。同时。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政策和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各类科技创业园、孵化器建设,力争明年实现县(市)区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