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运动医学学科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学院校运动康复与健康本科教育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康复医学及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如何通过体育锻炼来促进健康以及伤病的康复。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全国部分体育院校及医学院校陆续开设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我院2012年开始筹备运动健康与康复申报工作,2013年正式获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运动康复与健康(四年制本科)专业”,该专业于2013年9月开始面向全国招生,主要培养能在各类康复医疗机构和健康机构从事物理治疗师和运动损伤防护治疗师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如何培养出社会满意的专业人才是高校教师神圣的职责。
一、专业由来与发展前景
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健康和医学交叉结合的前沿学科,2004年经教育部首审批“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为在少数高校试点的目录外专业,专业代码为040206S,修业年限为四年,学位授予门类为理学。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和天津医科大学是首批开办该专业的高校,天津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玉林师范学院、泰山医学院等15所高校相继开办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2009年第一批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本科毕业生毕业,目前已有四批毕业生已经毕业。
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其中5000万人有康复治疗需求,结合我国家庭和社区康复的巨大需求,康复治疗师的需求至少为50万人,然而我国康复治疗师仅11.47万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康复技术人员与人口的比例太低。以物理治疗师为例,目前世界各国物理治疗师的人数与人口的比例平均大约为70人/10万人口,而我国大陆仅为0.4人/10万人口。据估计,只能满足需求量的1/70。显然目前的人才培养规模无法满足社会对康复治疗人才快速增长的需求。综合以上原因,康复相关专业在我国发展潜力巨大,诸多业内人士都对该专业的发展前景看好。
二、培养目标的制定
运动人体科学是运动康复与健康的前身。运动人体科学的培养方向是各级各类训练基地、体育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医药卫生系统、社区康复治疗师;各级各类教学单位师资,可以看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属于方向发散培养,既可做康复治疗师,也可做营养指导师、体育保健师、教师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方向定位不够清楚,想要培养全才,然而结果却并不让人满意。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看似就业口很广,但每个就业口都受到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一种大背景下,我院开办了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我院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能在各级康复医疗部门、运动训练基地、健身会所和体育科研机构,主要从事物理治疗师和运动损伤防护治疗师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可以看出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较运动人体科学培养目标更加明确、清晰。
三、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
在充分比较国内医学院校和体育院校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并结合天津体育学院的教学、临床和科研优势与特色,在我院培养方案制定小组共同研讨下,拟定了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详见表1。从课程设置来看主要分为运动康复与伤害防护两个方向,运动康复方向重点学习物理治疗技术和特殊疾病的康复治疗学,比如心肺疾病康复治疗学、神经系统疾病康复治疗学和肌肉骨骼疾病康复治疗学。伤害防护方向重点学习运动伤害处理、运动创伤、运动医学、运动员管理等专业课程。
四、考试及学位授予
按正常教学进度表规定进行学期或学年课程考试外,专业课考试形式多样化,更多地注重测试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创新实践的学习习惯。修满学分,成绩合格,符合学籍管理规定者准予毕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工作条例》授予理学学士学位,符合卫生部科教司2003年9月1日颁布的《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才准入标准(康复治疗师)》试行条例规定,毕业生可以参加国家康复治疗师资格统一考试而获得康复治疗师从业资格,也可以通过相关资格考试获得私人教练和健康咨询师等从业资格证书。
我院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本科教育刚刚起步,存在一些经验不足,比如课程设置不够完善,师资力量不够充足等的情况,今后将继续努力,相互交流,不断探索与完善,向国际办学标准努力,为我国康复事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高水平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戴红,卓大宏,卫波等.我国康复治疗技术岗位需求预测研究,中国康复医学,2003,18(12):739-742.
[2]卓大宏.关于我国康复治疗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2004,19(6):406-410.
[3]张凤仁,李洪霞,崔泓.国内康复治疗学专业教育的现状和发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6):599-600.
李元文(1962-),主任医师、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医皮肤性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目前任中国性学会中医性学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性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国家自然基金等课题5项,培养硕士研究生15名,博士研究生3名。
中医性学(Sexology of Chinese Medicine)既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性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医性学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其起源上可追溯到两千年前中医学的形成阶段,但其内容则散见于历代中医专著中,如“房室养生”、“男科 ”、“女科”等内容。 “中医性学”概念的正式提出则是近20年来的事。中国性学会的成立为中医性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特别是中医性学专委会的工作促进了中医性学的学科建设和中医性学的稳健发展。
中医性学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论体系,它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研究人类的性与生殖问题;中医性学有其特有的诊疗方法,它以辨证论治为基本治法,以中药、针灸等手段诊治性相关的疾病。中医学突出的特点是整体观念,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整体,通过气血和经络使人体各个器官成为紧密的整体。性不但是繁衍子嗣的活动,而且是养生保健、维持气血运动的重要活动。对于疾病的治疗上,中医学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多靶点调节,使人体达到平衡。此外,中医性学的中医房室养生学、中医性药学等更是中医性学特有的内容。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医性学内容虽然丰富,但学科建设一直是一项空白。在中医医院目前没有中医性学专科,中医大专院校目前关于性学的教育几乎是零。所以如何弘扬中医性学文化,建立我国独有的中医性学学科是目前迫在眉睫的一项任务。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在中国性学会的领导下,中医性学的发展将走入快车道。创立与现代性科学密切结合的崭新中医性学学科是我们的责任。“中医性学”这个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学科,必将成为我国性学领域的璀璨奇葩。
关键词:体育学科;大学体育学科;创新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4-0095-03
大学体育学科是指近来在非体育专业院校的综合性大学发展起来的体育学科,是在传统体育学科基础上应大学体育发展和大学学科体系完善的需求中产生的。在过去10年,大学体育学科的产生发展推动了大学体育的整体发展,使大学体育的地位在综合大学里受到重视,体育学科的地位得到提升。同时,大学体育学科的发展,为体育学科发展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和人才培养的新力量,使我国的人才培养格局也因此发生了变化。近年来,大学体育学科的研究受到了我国体育理论学者的关注。主要研究集中在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研究,大学体育学科概念确定。本研究按照从大学体育学科产生的动因、发展的现状、未来的突破和创新这条历史逻辑线索,对我国大学体育学科的知识体系、学术队伍、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组织结构等结构性问题进行分析梳理,以期为大学体育学科的创新发展寻找突破口。
1大学体育学科产生的背景和发展动因分析
1.1社会发展对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要求
大学体育在这样的社会需求和历史背景下对人才培养承担着更多的责任。体育的多种功能、体育手段的多样化、体育发展的国际化,都为大学体育更好发挥作用培养人才提供了可能性。但是,大学体育必须进行结构的调整和功能的拓展,才能适应这种需求。大学体育新的结构和功能的形成和发展应该是一个理性的过程,需要研究新的背景、新的需求,建立新的知识体系和学科结构来实现这一跨越进程。
1.2体育发展对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的需求
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29届奥运会,体育事业发展进入后奥运时代。在新的发展时期,大学体育学科将成为满足体育事业高水平、综合化发展的重要桥梁和阶梯。通过大学体育学科的沟通和连接,调动多学科的力量开展体育领域的科学研究,为体育事业发展培养新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体育未来的发展为大学体育学科提供了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
1.3大学体育发展对体育学科的要求
现代大学体育不仅具有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功能,还具有传授体育知识、创造体育知识,传播体育文化、创造体育文化的功能。适应新的大学体育发展,需要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大学体育师资队伍。大学体育教师需要更新知识结构,研究大学体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提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1.4大学学科整体发展的需求
大学学科体系的整体发展要求在同一个学校里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人文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等应协调发展构筑良好的学科生态系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三方面发挥整体功能。体育科学不仅要研究体育运动中人的生物过程,还要研究人的社会过程和心理过程,使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思维属性三性统一。
1.5体育学科发展的需求
在2l世纪体育高速发展中,未来后奥运时代竞技体育训练水平发展的极限性的科学化要求,迫使体育学科必须与生物学科、医学、遗传学、营养学等学科实现交叉。运动竞赛的规模化发展,需要系统化的管理运作。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经济奥运推动体育与科学、文化、经济发展全面融合。体育学科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必然成为体育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
2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的结构分析
2.1大学体育学科缺乏完善的知识体系
狭义的学科实际上就是指一定范畴的知识体系。我国大学体育发展了近10年,大学体育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是体育学科知识体系的搬用。至今还未能构建出按照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需求的系统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大学体育学科知识体系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2.2大学体育学科的组织障碍
大学体育学科组织包括大学体育学科领域的学术人员和组织机构。大学体育学科作为一个综合化的交叉学科对学术队伍的学术素养具有特定的要求。但是,我国大学体育学科是基本在综合大学公共体育教研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组织成员基本上是公共体育教师,知识结构基本局限在体育教育学科领域。公共体育教师工作任务重,知识的更新速度和程度都有客观限制。学科组织结构大多是公共体育教研室的模式,大学体育学科仅仅是公共体育教研室的学科。因此,要在这样的组织和队伍平台上发展大学体育学科,实现多学科的交叉整合,培养高水平的体育专业硕士和博士,一方面缺乏必须的条件,另一方面,必然会产生运行障碍。
2.3大学体育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
我国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由于受到传统体育学科结构的限制,在学科布局上基本都是体育学的二级学科范围内,研究方向能够集合综合大学优势,突破体育学科的界限实现科际整合新领域和方向的不多,缺乏有突破性的研究方向,也影响了大学体育学科对高级体育人才培养。综合大学体育学科的发展旨在利用综合大学的多学科集合优势,在人才培养上与传统体育学院形成互补。但是,由于大学体育学科研究方向没有新的集合和突破,专业设置过于单一、狭窄,课程设置缺乏大类的基础课程平台和大类的专业综合化课程。本科、硕士、博士学科(专业)招生和培养一条线,缺乏跨学科、跨专业招收和培养的措施和力度,交叉学科的人才储备不足,大多数新增加的大学体育学科在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与体育院校人才培养重合,并且,在传统体育学科人才培养上,由于师资、经验、课程体系上又与体育专业院校存在差距,造成人才培养上缺乏竞争力。
3大学体育学科未来创新发展
大学体育学科要实现多学科交叉发挥集合优势,不是一个自然过程,它必须是一个自觉的创新过程。这个过程的发展和大学体育学科理想的实现必须在综合大学良好的学术环境中,根据社会发展和体育发展的要求构筑一个新的学科发展平台,对学科发展的未来先进科学合理的规划,而不仅仅是将体育传统学科体系简单迁移到综合大学。
3.1创新发展观念整体规划大学体育学科
大学体育学科是应新的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需求产生的。大学体育学科的创新发展必须从建设发展理念,进行整体规划,推动体育学科的开放和与其它学科的科际交叉发展。规划的逻辑顺序是:分析社会对体育学科、大学体育学科的需求——研究传统体育学科的局限——分析大学体育学科的优势——分析本校大学体育学科的基础、潜力和不足——分析本校综合学科的实力和优势——进行大学体育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确定大学体育学科研究的领域和方向——制定学术队伍的结构模型——设计学科开放和学科交叉平台——制定人才综合培养的层次性课程体系——制定发展阶段和步骤——制定保障体系。
3.2大学体育科研和人才培养合理定位
通常情况下,我们清楚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目标是发展体育学科,服务社会,培养体育事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为体育学科科研和人才培养定位,就是锁定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目标的位置,确定学科研究方向和研究水平,确定学体育学科人才培养的规格。
大学体育学科定位:一是国家体育和教育发展的需要,二是学校自身已有的办学条件与特色及可能实现的学科交叉的需要,三是世界高等教育与体育发展的趋势。将这三方面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大学学科定位才能反映体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才能满足大学学科建设和体育学科发展的追求。
3.3大学体育学科组织结构的构建创新
大学体育学科组织主要包括:根据学科发展定位需要组建的相应的师资队伍,有利于开展学科研究方向,学科交叉的组织制度和运行平台。
学术队伍是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的主体。体育学科在综合大学的交叉发展仅依靠公共体育教师队伍是不足以支撑学科发展的,必须按照学科发展的需求构建师资队伍,培养和引进能在体育与其它学科间架起桥梁的通才型的学科带头人,按照学科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以学科为中心培养跨学科的学术梯队,突破学院限制,跨学科聘用研究人员,通过整合全校力量进行学科建设。
以往大学体育的学科组织主要建立在专业体育学院和大学公共体育教研室,这种建制一般只反映体育学科领域各学科之间的源流关系,未能反映不同领域学科间耦合互动的要求。因此,大学体育学科要实现学科的开放与其他学科实现科际交流,不是建设体育教研室的大学体育学科,而是建设大学的体育学科。因而,有必要建立跨学科组织,以加强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
3.4创新大学体育的学科知识体系
作为应新的社会需求和体育发展需求产生的大学体育学科,其学科知识体系,除了从传统体育学科知识体系中继承、迁移知识外,还必须根据大学体育发展新的领域的实践需要,通过学科的交叉、整合,吸取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内容,创新知识体系。大学体育学科的知识体系应该包括:大学体育学科的研究的对象或研究的领域,特有的概念、原理、命题、规律等所构成的严密的逻辑化的知识系统,学科知识的生产方式,学科知识体系的成型需要足够的学术积累。
4结语
大学体育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可以通过迁移和继承传统体育学科的核心知识内容,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知识内容,根据未来学科发展需求研究创新知识。大学体育学科的产生是为满足现代和未来高等教育和体育发展的需求,旨在一个新的高度上利用多学科优势交叉发展培养新型人才,创新发展体育学科,为高速发展的体育事业找到新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陈希,近十年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发展探析[J],体育科学,2005(12):6.
[2]仇军,21世纪大学体育的使命[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86.
[3]彭庆文,当代中国大学体育实践的新动向与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视角转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5):79.
[4]李绍成,非体育院校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6):78.
1。1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
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过去就有,只是不够重视,更像是摆设,仅用于雨天教学和机动的备份,内容上不外乎是体育常识、体育卫生,属于体育常规教育的范畴,没有专业性和系统性。近年来,高校在评估和学科建设的要求下,理论教学逐步受到重视,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1)理论教材的配备。高校根据各自的需要,编纂和出版相应的理论教材,学生人手一本。(2)理论教学的制度化。理论教学的课时,按照一定的课时比例,纳入到教学计划当中。(3)理论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评价相联系。理论考核的成绩,按比例计算到学生体育成绩之中。所以说,理论教学作为公共体育教学的一种形式已经建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无论是教学还是考核,与我们所期望的相去甚远,流于形式,丧失了理论教学的意义。首先从理论教学的内容来看,大都是过去体育院校通用教材的浓缩版,内容陈旧,不是理论,只是运动动作和技术的文字说明,其价值相当于体育常识,缺少层次和深度,没有学术价值,学生不感兴趣。其次从理论教学的管理来看,理论教学所占比例偏小,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考核也不受重视(与其他公共课程相比)。
1。2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对体育实践教学的补充和指导
理论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的系统的结论。”……体育理论基于体育实践,是对体育内在规律进行系统研究得出的当前结论,体育作为独立的学科,主要通过体育课的形式来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体育活动,仅有实践教学显然不能满足学科建设的需求。同时体育又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多学科形成有机的联系,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体育又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体。体育的发展与进步和相应的理论体系的支撑密不可分,是体育的组成部分,是体育实践不可替代的。体育课理论教学,基于实践教学,作为体育实践教学补充,发挥理论所具有的指导作用,不仅如此,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的延伸,甚至是对实践教学的超越,提升公共体育课的教学档次,突破实践教学的局限性。
1。3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实现高校公共体育高等教育化的重要途径
所谓公共体育高等教育化,就是使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具有学术性和研究性,将公共体育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区别于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模式。高校在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上有别于中小学,首先,中小学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体育教学的强身健体,促进生长发育的功能尤为重要,从学习技术和动作的角度看,中小学学生也处于动作技术形成的最佳时期,所以实践教学就显得更有意义。而大学生已接近成年,在学习技术和动作上处于劣势,但认识、理解和研究能力显着增强。加强理论教学,提高对体育及其价值的认识更加重要。此外,大学生缺少的不是体育锻炼的机会,而是强身健体的意识。高校在体育教学的硬环境上也非中小学可比,有良好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氛围,为提升理论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综合体育素养,而不仅仅局限于技能和健身,所以理论教学彰显出体育教学应有的教学层次和深度,具有学术价值。
2核心与内容
2。1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关于竞技理论的教学
确立以竞技为核心的理论教学体系,和以活动为基础的说明书式的理论体系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本质上,体育是以竞技为基本手段和主要形式,增强体质,提高体能技能,培养心理素质和能力的一种社会性活动。……竞技是体育最重要的特征,体育的必然是竞技的,没有竞技就不能成体育。”“体育的本质特征决定高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高校体育学科体系是我国体育专业的基础和摇篮,肩负着培养和造就高水平体育人才和体育科研与管理人才的重任,应加强体育教学的学科性与竞技性,……在以竞技为核心的基础中,根据各群体的具体特点,充分发挥体育的教育、娱乐和健身等基本属性及其功能,逐步实现体育的高等教育化。”竞技是体育的本质特征,是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核心,理所当然也是理论教学体系的核心,这就指明了理论教学的方向,拓展了新的层次和空间,具有系统性和专业性,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不言而喻。
2。2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对专项发展进行系统的研究
理论教学依托于专项实践教学,在加强专业性和系统性的同时,要兼顾到知识性和教育性。其教学内容分为四个方面:(1)加强对专项的认识。了解其起源,现状和发展趋势。(2)学习专项竞技的方法、竞赛规则裁判法、组织方法以及比赛的方法等。(3)理解影响专项竞技的相关因素。技术和战术因素、身体素质和体能因素、心理素质因素以及运动损伤预防和科学训练方法等。(4)专项竞技对社会的影响。专项竞技与文化、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对健康和医学的影响等。其内容既是传统理论体系的继承,又有新的研究方向。
3作用与预期
3。1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与专项化选修教学模式形成有机融合
加强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使专项化选修教学模式更加系统化和专业化,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的补充、指导和提升的作用也更加突出,同时专项化选修教学模式也为理论教学提供了合适的形式,实现理论教学与专项化选修教学模式对接,有利于形成以专项化教学模式为主体的学科分支,理论教学能够摆脱普通专业大学生受运动水平和能力的制约,打破实践教学由于客观原因而形成的教学屏障,率先从理论教学上实现突破,迈上新的层次,提高教学质量。
3。2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对学校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加强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在增加理论教学课时的同时,还要对理论教学场所,考核的方法做到科学的安排。理论教学不仅可以提升体育教学的层次,同时也使紧缺的运动场地,器材得到一定缓冲,合理安排理论教学的周期,减少季节变化对实践教学的消极影响。在课时安排上应有别于其他学科,要突破学期的限制,形成独立的教学体系,加强教学管理层面上的可操作性。
3。3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给教学双方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加强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打破原有教学体系的平衡,教学双方必须以新的心态和新的要求共同面对,由加强理论教学而引发的新的评价体系,对教学双方的影响显而易见。加大理论教学的比重,对学生有了新的要求,部分学生仅凭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优势,“一招鲜吃遍天”的状况已经行不通了,而另一部分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处于劣势的学生,则增添了学习的动力和自信。新的评价体系强调学生综合体育素养的评价,有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理论教学的大力介入,对教师的学习和科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观念得以更新,学术的风气得到加强,教学双方由此更加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这种质的变化是学科建设的内涵。
高校改革传统的管治式模式,深化内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对高校内部治理模式的研究,提出基于学院核心竞争力评价的治理模式,为高校开展内部治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高等学校;学院;管理;评价
如何深化内部治理、做好高校内部学院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已成为各高校当前十分重要的任务。
一、我国高校院系管理从管治到善治的演变
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中央决定把民国时代的现代高等院校系统改造成“苏联模式”高等教育体系,着手对境内高等院校进行整合和重组,开始了全国范围的“院系调整”,一批综合性大学内的二级院系开始拆分重组成为新的专门学校,高校下设“系”作为二级组织,系下设教研室。1992年起,由于观念上的转变和前苏联解体等影响,我国逐步开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从原来的苏联模式向欧美模式转变,开展了广泛的“院校合并”运动。通过联合办学、优化资源配置等形式,一些专业院校并入综合性院校后成为新的综合性大学中的二级学院。1993年出台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1999年高校扩招后,许多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受国家政策和院校合并效应的影响,大多数高校内原有的学系也争相“升格”成为二级学院。从此,学院已经成为我国绝大多数高校二级实体机构的主要形式。
1998年出台的《高等教育法》要求高校要从传统管理模式向依法治理转变,尽管高校内部二级教学单位的名称变化了,但高校本身及其内部长期以来实行的与计划经济相对应的“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却没有变化,目前的高校仍具有由上至下制定相应管理措施实行管治的基本特征。管治式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规范并统一了高教管理,使各高校在学历学位教育起步和恢复时有章可循。但随我国改革开放和体制改革的深入,这种模式的消极意义也日益凸现,如导致千校一面、恶性竞争,缺乏大学精神传承,不追求社会公益,不关注优秀人才的差异性,不能激发师生和学校的办学主体性,不能促进各校各点的特色化,不能培养杰出人才等。〔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以现代大学治理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改革思路,指出要对我国高等教育现存的管治式治理制度进行改革、完善和超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为实现新时期高校内部管理的科学化和高效化,必须转变理念,从“管治”走向“善治”。
二、高校院系治理模式的研究状况
现代管理学认为,一个上级管理者一般以直接管理5-8个下级为宜。随着高校规模的日渐扩大,高校内部实行“校院两级管理、重心下移”是必然选择。美国大学拥有高度的自治权,学院是美国大学中最有实质性权力的一级组织,大学对学院的管理只是监督作用。因此,在我国高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重心下移”就是对管理权力的下放,目的是在学校宏观调控下,强化和突出学院管理实体的功能。目前,众多高校在立足国情和校情基础上,以提高质量为目标,提出管理重心下移,探讨改进现有的校、院两级治理模式。目前,开展研究与应用较多的是实行目标管理与绩效管理。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引导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通过中国知网搜索发现,目前对高校教师进行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方面的研究文章较多,以“高校”“教师”“目标管理”为主题的有4397篇论文,以“高校”“教师”“目标考核”为主题的有1257篇论文;对高校教师进行绩效考核的研究文章较多,以“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为主题的有1332篇论文,以“高校”“教师”“绩效管理”为主题探索有1792篇论文。
通过搜索也发现,高校对学院进行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研究的文章非常少。主要研究有:吴淑娟等(2009)提出高校推行的院系目标管理应该围绕学校工作的总体目标,突出服务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中心”,抓住三个关键“环节”(构建科学合理的目标体系、加强目标管理的过程控制、实施科学有效的目标考核与绩效激励)〔2〕;刘素兰等(2011)从学术队伍及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研究生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招生就业、学生教育与管理、安全保卫与综合治理、财务管理等八个方面构建二级学院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3〕杨晓雪(2010)分析高校各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数据,提出数据仓库在院系绩效评价平台的应用解决方案。〔4〕刘利等(2012)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通过比较院系资源配置的相对效率,对院系资源投入产出情况进行评价。〔5〕王建宏(2011)分别采用DEA和SFA两种方法对高校学院的综合效率进行测度,经过相关性分析和一致性检验,对各个学院的经营效益进行了评价。〔6〕王美强(2012)探索运用背景依存DEA方法评价地方高校的校内院系绩效。〔7〕张睿(2012)应用因子分析法对二级院系的综合绩效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8〕闫华飞(2010)等以关键绩效指标(KPI)为切入点,通过对不同关键绩效指标的量化对院系进行综合评价。〔9〕陈建国(2011)以“资源投入指标、绩效产出指标、效益指标”为核心,构建并优化高校内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10〕李旭峰等(2012)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四个方面构建院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11〕在具体应用方面,同济大学2005年研制出一套涵盖教学工作、学科建设、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四个方面的院系实施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从2006年开始坚持每年对院系实施绩效评估。〔12〕
三、高校改革现有内部“管治”模式的必要性
尽管我国高校普遍建立了二级学院,但学校与学院之间的关系一直没有得到较好的理顺,校、院、系三级组织架构基本上属于行政系统和生产企业所用的直线职能式的管治模式,没有体现出学术单位的管理特点。如何完善二级学院治理模式,是当前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的关键所在。实行二级学院核心竞争力评价治理模式是现有高校内部管治模式改革的需要。目前部分高校已经采用了目标管理或绩效管理等模式,应该说,目标管理或绩效管理对高校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目标管理存在目标难以制定、强调短期目标等许多明显缺点,从而影响目标管理模式的真正效果;同样,绩效管理也存在难以科学合理地制定绩效计划问题,制定不出合理的绩效计划就谈不上绩效管理,从而影响绩效管理工作的实施。在学校层面制订管理目标或绩效计划过程中,还可能存在对不同二级学院的不公现象,容易导致各二级学院之间产生矛盾,从而影响学校整体目标的实现。因此,改革高校内部“管治”势在必行。
四、基于二级学院核心竞争力评价“善治”模式的构建
如何克服上述管理工作中的制定目标工作的难度,做好二级管理重心下移后对学院的科学管理?建议高校借鉴大学排名对各二级学院进行核心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学校不再对各个二级学院制定具体的管理考核目标,只负责设计评价指标从宏观上对学院工作进行引导;同时学校加大对学院的管理考核,通过学院核心竞争力评价排名,帮助各学院在与其它学院的比较中找到自己的长处与短板,在与自己历年排名比较中看到自己的进步与落后所在,主动承担并实现高校的主要职能,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学院核心竞争力评价这一管理模式的推行,可在新建本科院校中先行试点。目前,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已占全国普通本科院校(不含独立学院)的1/3以上,江西省29所普通本科高校中有15所新建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特别是江西省高等教育的一支主力军,提高新建本科院校办学质量是提升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关键所在。新建本科院校要生存、要发展,必需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学校核心竞争力必须靠院系实现。在新建本科院校中率先实施二级学院核心竞争力评价十分必要,同时也是完全可行的,因为新建本科院校有“新”的优势,一张白纸、没有包袱,改革阻力小,加上新建本科院校思改、想改和要改的积极性高。在新建本科院校中要开展院系核心竞争力评价,运用评价指标导向,克服目前高校内部目标管理或绩效管理等管治模式的一些不足,引领各学院自主发展、科学发展,推动学校内部治理体系改革、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在新建本科院校试点的基础上,将取得的经验推广到其他高校。
参考文献
〔1〕李海燕,谢小琼,李兰铮.从管治到善治:公共治理视域下的高教管理改革路径选择[J].高教探索,2012(1):8-13
〔2〕吴淑娟等.院系目标管理的实践探索———以长江大学为例[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4):82-87
〔3〕刘素兰等.高校二级学院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J].文教资料.2011(7):191-193
〔4〕杨晓雪.数据仓库在高校院系绩效评价平台的设计应用[J].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6):142-145
〔5〕刘利等.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在高校院系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22-126
〔6〕王建宏、高等院校院系综合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1(3):61-65
〔7〕王美强.基于背景依存DEA方法的高校内院系绩效评价[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5):136-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