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认识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科技创新思维的内涵
(1)科技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相对高级形态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人们思维活动中用以理解、把握和评价客观对象的基本依据和模式”,[1]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创新思维作为人类高级的思维活动,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突出体现,它分为三个层面:日常生活创新思维(也称常识创新思维)、科技创新思维和哲学创新思维。科技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相对高级形态的思维方式。
(2)科技创新思维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它与保守思维相对应,独创性和求异性是科技创新思维的根本特质。创新思维是指主体通过突破传统思维习惯和逻辑规则而产生的一种具有独创性和求异性的思维方式。“不难看出,创新只能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具体活动结果与原认识、原事物的比较中来判定。……凡是在具体思维活动中能够产生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新东西的思维方式,都可视为创新思维。或者说,任何一种思维方式,在具体思维活动中都可以归之于创新思维或保守思维”。
(3)科技创新思维是特指科学与技术领域中的创新思维。科技创新思维包括科学创新思维和技术创新思维,判断科技创新思维的标准是要看它的成果要物化在科学技术当中,具体表现在发明了新的定理和定律、了前人的定理和定律,或将科学领域中发现的成果应用于技术领域,发现新产品、新材料以及新工艺的运用等。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科技创新思维”界定为人类在科学与技术领域中,以独创性和求异性为根本特质的人类思维的一种相对高级形态的思维方式。”
2.科技创新思维的类型
(1)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它试图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具有流畅性、多端性、灵活性、新颖性和精细性等特点。收敛性思维是指主体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围绕既定核心进行全方位的思考,运用比较、排除、综合、概括等方法,最终确定一个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的思维方式。
(2)求异性思维与求同性思维求异性思维是对传统思维方式的批判或超越,通过对事物共同本质的探究,找出事物特殊的运行规律与过程。求同性思维是对传统思维方式的接受和认同,通过对已经认识不同事物的特殊本质进行科学的归纳总结从而类推到认识事物一般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科技创新思维是在求异性思维和求同性思维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
(3)经验思维与理论思维。经验思维人运用生活的亲身感受、活动的直接体验以及习惯传统观念而进行的非规范化、非模式化的思维活动。其功能主要是认识和把握具体的事物、现象及其外部联系。理论思维是指人们运用科学理论把握事物的整体、本质和发展态势,它可以透过现象把看本质,能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预测未来,显示出科学的前瞻性和预见性。经验思维是理论思维的基础,经验思维有待于上升为理论思维,“没有理论思维,就会连两件自然的事实也联系不起来,或者连二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都无法了解”。
(4)逻辑性思维与非逻辑性思维。逻辑性思维按着严格的逻辑规则进行,具有单一过程的严密性、不可逆性、确定性。非逻辑思维是指用通常的逻辑程序无法说明和解释的那部分思维活动,其主要表现形式是直觉、灵感、想象等。这里要注意,所谓非逻辑思维并不是没规律的或不符合逻辑的,而是指它不能用传统的形式逻辑来解释和说明,非逻辑性并非“不逻辑”,它渗透着逻辑性,可以用以辩证法为基础的辩证逻辑来解释。科技创新思维的类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几种,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其分为实在思维与虚拟思维、还原思维与生成思维、后馈思维与超前思维等。
3.科技创新思维的特征
科技创新思维的主要特征包括:独创性、求异性、怀疑性、批判性和超前性。
(1)独创性。所谓的独创性,含义有二:“一是独立于他人,二是,不论方法还是结果,没有雷同”。[4]科技创新思维就是人的个性在科技活动中的体现,是人的自主性、创造性的标志。只有具有首创精神,才能在科技领域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2)求异性。求异性就是独辟蹊径、独树一帜,它是科技创新的基本特征。法国哲学家艾米•查提尔说:“当你只有一个点子时,这个点子再危险不过了”。[5]求异求变,从别人习以为常的地方发现问题,敢于突破思维定势的干扰,以开放的心态打破传统思维方式的人,坚持独立思考,才可能发掘新事物,发现新规律,提出新见解。
(3)怀疑性。怀疑不是对前人的成果简单地说“不”,不是为了怀疑而怀疑,而是为了确信而怀疑,即把前人发现的真理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以便为人们继续探索真理寻找“阿基米德之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怀疑性又是批判性的必要条件。
(4)批判性。坚持批判性是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对现状的不满、否定和超出,不受框框条条的惯性束缚大大开拓了我们的思路,从而达到科技创新的目的。批判的头脑是科技工作人员的一个主要仪器。正是他们这种敢于批判的精神,使他们在科技领域有了一个又一个创新。
(5)超前性。超前性是指人们对事物发展的趋势的大致情形进行的推断和估计,是对未来的一种瞻望。它可以对创新前景进行前瞻性思考。其特点是在科技实际变化之前,就考察其未来可能出现的主要趋势,状态和结果。
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普洛夫指出:“科学的跃进往往取决于方法上的成就,研究方法每前进一步,我们也仿佛升高一层,从那高处,我们就可以望见广阔的远景,望见许多先前望不见的事物。因此,我们头等重要的任务,乃是制定研究方法。”他还说:“方法掌握着研究的命运”。
1.融合文理知识,拓展创新思维具有综合性的知识结构,是拓展创新思堆的基础。我国大学里的文理专业人为分科已经成为制约创新思堆的瓶颈因素,因此,要打破文理科人为设置的藩篱,融合文理知识,拓展创新思维。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同时具备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力争做一个文理兼备的“通才”。具体来说,理工类的大学生要主动加强人文科学素养,弘扬人文科学精神,发展他们的想象、直觉、感悟等形象思维能力,以便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广博的深厚的文化底蕴,进而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文科类的大学生也要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发展他们的定性、定量、推理、分析等逻辑思维能力,以提高他们思维的精致性。这里要注意,兼备文理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机械的拼凑,或者表现为各种不同的知识板块的机械组合,而应当理解为对各种不同知识的一种整合能力,内化能力,表现为知识的融合性、渗透性。必须明确,学生知识整合、内化能力的培养,不是传统的“专业”叠加,即“专业+专业”,也不是狭义的专业再加局部的综合,即“专业+综合”。
2.更新教育理念,推行创新教育应试教育即使在大学教育中还大有市场,大学生对各种各样的考试疲于应付。由于这些传统教育的惰性思想存在于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及社会方方面面的人的头脑之中,从而成为应试教育能够存在的社会基础,而从本质上看应试教育是创新教育的死敌,应试教育占据支配地位,便没有创新教育的立足之地。创造性教育主张发展学生的个性,给学生以自由发展的空间。只有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学生创造性思维才能有适于萌发、产生的土壤。“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以继承为中心、以发展智力为中心、以做事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必将被以育人为中心、以创新为中心、智力和非智力协调发展、做人与做事相结合的新的教育思想所替代,教育国际化、信息化、终身化、个性化的趋势已成定局”。
3.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创新人才影响和制约大学生科技创新思维的各种环境因素是极其复杂的,但从根本上来说,学校教育环境起着主导作用。我们全社会的人特别是教育工作要改变观念,积极探索,努力营造一个适于创新人才涌现的良好氛围。而在大学里,对创新思维培养影响最大的是学校的社团活动和学生第二课堂(以各种智力竞赛为代表):以知识为载体,以创新为主导,以思想为导向,以娱乐互动为媒介的校园社团文化。这些社团不仅能活跃学术气氛、开阔学生眼界、增强凝聚力,而且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诸多培养和提高,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9]令人感到可喜的是,当前在大多数高校,第二课堂被提到较高的位置,成为一种隐性教育资源,发挥着潜在的教育功能;但尚需要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打破科技竞赛往往成为少数拔尖大学生的“专利”,力争让每一个立志于科技创新的学生享受到创新带来的乐趣。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4-0143-02
1 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结构
创新素质是指一个人所具备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总和,它是现代高素质劳动者和高层次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是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能力特征,它由以下几个方面构建而成:
1.1 科技创新思维
科技创新思维是指主体发明或发现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客观反映方式的一种思维过程。科技创新思维的本质是能够产生创新性结果的思维,其表现形式包括聚合思维、发散思维、辩证思维、批判思维、逻辑思维。
1.2 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指个体产生科技创新的动机、愿望、意图的自觉心理倾向。科学精神既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又是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生成和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和主观条件,支配着主体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是科技创新素质结构中的动力系统。
1.3 科技创新人格
科技创新人格是指主体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所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这些特征通常表现为对主体的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的个性特质。根据科技创新人格的内涵和作用,可以用意志力、观察力、想象力、独立精神、乐观精神、合作精神、幽默感、责任感八种形式来表现。科技创新人格具有生动性、主动性、持久性、丰富性、自控性等特征。
1.4 科技创新技能
科技创新技能是指个体完成科技创新所必备的行为技巧和动作能力的总和。其内容主要包括“熟练的试验技巧和能力、新技术与新工艺的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它具有现实性、操作性、具体性等特征。
2 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和能力的现状分析
2.1 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但缺乏创新性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的发展与创新行为的提出,都是建立在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的基础之上。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对创新也有不同程度的认识,但由于大学生知识面较窄,学科之间缺乏合理的整合,致使他们的思维方式往往是单一的和直线式的,特别是在自觉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联想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等方面显得普遍不足,导致了大学生创新能力薄弱。
2.2 有一定的创新灵感,但缺少必备的创新技能
许多大学生经过长期的脑力劳动,形成了善于思考的习惯,在特定因素的诱发和引领下,会产生灵感。由于大学生缺少实践经验、创新技能和对社会的全面了解,虽然产生灵感,但这些灵感往往是短暂的,缺少横向联系,昙花一现,此时若有较强的创新技能,才会使灵感成为现实。
2.3 有一定的创新兴趣,但缺乏毅力和热情
创新过程中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在智力和创新情感的共同作用下,创新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的能力。现在大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往往随着时间、环境、心情经常变化,缺乏深度、广度、稳定度及毅力。大学生在创新活动中由于缺乏毅力,导致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出现虎头蛇尾、见异思迁,甚至放弃追求的现象。
3 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养策略
3.1 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创新,就必须有浓厚的创新意识。现今的大学教育,由于过弱的人文熏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等因素,造成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严重缺失。因此,必须转变旧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树立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摈弃过去那种片面以智力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树立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转变专业对口的教育观念,树立综合素质教育的观念,以科技创新素质培养为核心,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转变偏重知识传授的教学观念,树立“重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观,根据学生个性的差异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用已知的知识获取未知的知识,并逐步学会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将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和实践环节。
3.2 建立一支高素质、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主体因素。由于大学生优秀创新人才的出现,既有一定的自发性和个体性,但更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扶持和培养。
3.3 优化拓展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体系
大学生实践能力是科技创新素质的基础,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将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作为教学计划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学校应结合不同专业的设置情况,制定详细的、符合市场需要的、操作性强的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认真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途径。从而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
3.4 着力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台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平台的构建是涉及教学、科研、管理以及学生工作的一项“系统工程”。首先,建立适应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组织体制,理顺学校各职能部门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关系和主要职责,充分利用全校的资源促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其次,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科研阵地,通过专门性的科研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理解、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内在的科研创新能力;最后,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师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要制定通过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导师制,实施创新学分制管理等相关的激励政策,从根本上调动教师的指导积极性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保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余宙(1982-),男,江西赣州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现任共青团广东药学
院委员会主任科员,现从事学生管理、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等研究工作。
摘 要: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调查、分析广州高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入手,在总结以往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经验的基础上,对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大学生 科技创新能力 现状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时展、高校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大学生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求。创新素质教育是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高等学校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内容。广州大学城的10所高校历年来对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予以了高度的重视,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例如华南理工大学在“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以及创业计划大赛中摘得桂冠。但是,距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如何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是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
1 广州大学城高校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学生进行调查,其中部属院校2所,省属院校8所,调查学生均为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分别向各所学校发放抽样问卷共1000份,回收915份,回收率98.7%,其中有效问卷831份。结合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现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归纳如下。
1.1 学生对创新能力的了解和认识程度逐步提高
1.1.1 学生对创新能力培养“三大平台”认知情况
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三大平台”包括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调查显示,78%的大学生认为参加“挑战杯”等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能有效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反映出学生对创新实践活动所带来的能力提升具有较好的认知。然而,在对待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挑战杯”竞赛对于不同方面的创新能力提升,被调查的大学生83%觉得通过课堂教学主要停留在专业知识、学习能力、批判精神的创新能力提升;社会实践则主要提升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以及社会经验的获取;62%大学生们普遍认为通过“挑战杯”竞赛平台更能全面地提升各方面的创新能力。
1.1.2 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自我评价
通过调查,有23.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较差;53.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较为一般;然而认为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大学生有15.1%;只有8.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很强,在这部分大学生中参加过“挑战杯”竞赛占大多数。可见,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仍需加强。
1.1.3 学生对团队合作的认识程度
在调查参加“挑战杯”竞赛所需要具备的优势时,有4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必须具备较好的创新能力;34%的大学生则是认为离不开老师的大力指导和支持;剩下19%的大学生认为参加“挑战杯”竞赛离不开团队的通力合作。由此可以知道,参加“挑战杯”比赛时,学生对于团队合作的认可度仍然不够。
1.2 高校对创新实践的支持力度仍需加大
1.2.1 创新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
在此次调查中,较多省属院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本上是由学校共青团系统引导,依托各二级学院,以学生社团自发组织开展为主。十所高校在学校层面对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大力支持并且不断健全学生科技活动创新活动机制。在对于鼓励学生科技创新的措施中,大学生最重视的是在年终综合测评中有加分,占了总体的43%;29%的大学生认为拥有额外的学分是他们最想得到的激励;只有不到25%的大学生最重视在考研保研中享有的优惠政策;还有3%的大学生重视其他的鼓励措施,例如:奖励资助。
1.2.2 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所遇到的问题主要展现在以下几个问题:31%的大学生认为现在大学生创新最缺乏的是扎实的专业知识;29%的大学生则觉得现在没有良好的学术氛围,让创新缺乏滋养的土壤;23%的大学生认为最缺乏的是老师进行实用的技能指导;9%的大学生认为缺乏经费支持;8%的大学生认为实验条件不支持限制了科技创新。
1.2.3 宣传普及力度不够
在调查中,有34%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没有参加科技创新类比赛的原因是对科技创新竞赛缺乏兴趣;31%的学生认为是由于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比赛;22%的学生则觉得是因为没有获得相关的比赛信息而与科技创新类比赛擦肩而过;觉得学业太重,没有时间精力去参赛只占了13%。由此可见,对于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类比赛的限制主因并非大学生是缺乏足够的时间参赛,而是对于科技创新类比赛的不了解不认可。
1.2.4 课堂教学死板乏味
从课堂教学看,最受人诟病的无疑就是课堂教学较为死板乏味,对于学生,缺乏引导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虽然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实验技能的熟练正是课堂教学带给大学生立足科技创新领域的基础,但是缺乏发散思维也让我们没有创新灵感。
2 优化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2.1 以学生学术团体为抓手,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
首先,高校应以学生学术性团体,通过学生团体积极开展各种科技文化活动,营造宽松和平等的环境氛围,把大学生从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式中解放出来,使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积极性在理解、鼓励和支持的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发挥特长和优势,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高校团委等职能部门要根据学校学科建设特点打造有特色的学生科技创新类的社团,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学生科技社团充当了参与者和组织者两种角色,通过组织不间断、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科技创新活动,不同学生在科技活动中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活动。针对大一、大二学生多开展科技知识竞赛、论坛、讲座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更多学生进入学术环境,了解当前科技前沿动向,为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各类作品大赛、制作和发明比赛,使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在自觉进取中培养自信,在迎接挑战中培养勇气,在战胜挫折中培养意志,发挥大学生的创造能力。
2.2 多元化开展系统性的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大学生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热衷度关键在于课外科技活动的吸引力和承受能力,目前,部分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都以活动的高端、含金量作为活动举办标准,忽视了低年级学生的需求,使得一、二年级学生觉得此类活动遥不可攀,是针对高年级学生的活动,参与热情度低,积极性不高。学校共青团、科研等相关部门应该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制定培养目标和计划,既要有高端的品牌活动,又要有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具有较广泛的科普作用的活动,让低年级学生从进校起就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全面调动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到科技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激发科技创新的欲望,为将来步入高年级参加更高级别的科技类竞赛打好扎实的基础。
2.3 加大投入,激发大学生的求知创新的积极性
学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摇篮,必须要制定相关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并形成制度化。一是要加强领导,齐抓共管,明确职责,不断完善各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管理制度和激励政策,营造浓厚的学生科技学术氛围,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大力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形成校内支持、鼓励开展学生科技学术活动的良好机制。二是相关的奖励制度。奖励应该是多层次、多形式的,有国家级、省级的,也有学校及院系一级的。在学生奖励方面,在每年综合测评或学生各类评比表彰中设立如“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先进个人”、“大学生科技创新标兵”等荣誉称号;制定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与学分折算制度及科技创新成果与相关课程考试成绩挂钩的制度;制定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与奖学金挂钩的制度及制定科技创新与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的制度等。
考虑对学生奖励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指导老师的奖励机制,教师能够全心投入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是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以及质量的关键,要建立指导教师优先晋升职称、职务及优先给予科研课题立项的制度,以及教师指导学生科研和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给予计算工作量等方面的制度。并且要对积极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院系等基层单位给予奖励或表彰,提高基层教学科研单位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积极性。
2.4 搭建学生创新成果应用平台
现代高等学校既是培养和汇聚人才的摇篮,也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在知识创新的过程中培养优秀的创造性人才,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产出创新成果,高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互动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高校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双重使命,承担着服务国家、地方重大需求和推进科技进步的双重责任。
高校是培养理论研究人才的摇篮,科研院所是人才实践成果研制的场所,企业是成果生产的产地,三者的结合是市场经济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最佳运作机制,其中高校担负着培养创新性、“接地气”人才的职能,广东作为一个沿海经济大省,首要就是要吸引人才,广东高校要培养对社会及经济发展有用的复合型人才必须要依托高校,高校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端正学习参加科技竞赛的态度,让他们懂得不仅仅是为了拿奖而参赛,而是更多地考虑如何将成果服务于社会的现实意义,另外一方面,高校可以积极与科研院所、社会企业合作共同搭建人才培养的平台,联合建立各类学生学术科技创新的实训基地,鼓励基层教学科研部门为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齐备的硬件保障,资金保障以及优秀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陆锦冲,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现[J].中国高等教育,2012(23):55-56.
[2]胡志伟,张丽,徐超.构建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长效机制探究--以南昌航空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03):142-143,172.
[3]陈德静,禾平,王素华,聂邦军.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J],江苏高教,2007(01):117-119.
[4]单耀军,张小升.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问题及对策--从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看高校科技创新教育的新发展[J],教学研究,2008(02):140-142,147.
[5] 杨威,依托科技竞赛和创新性实验计划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J],思想政治研究,2010(02):114-116.
[6]张仁杰,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机制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6):69-70.
创新课题 选题研究 综合
根据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国际竞争力研究基地《世界竞争力报告2009~2010》,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指数排名世界第二,可是其中“环境指数”却只排名世界第50位。所以加强和改善国内的教育是提高我国竞争力的一大重要举措。
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是我国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的重要思考和探索。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指导思想已成为我国教育的必要选择。对于大学来说,提高素质教育不仅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达到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同时,为了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国家举办了“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此竞赛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各大高校也为促进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积极鼓励大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比赛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创新课题的选题部分。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科研选题若不合适,则或者出不了成果,或者成果只是低水平的重复,意义不大。一个优秀的、有发展前景的课题是一个创新项目成功的前提,对于这重要的成功部分,我们也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优秀的科研题目具有非常重要的几个要素:需要性、创新性、科学性、可行性和效益性。
一、选题的需要性
作为科技性的科研学术作品,它的选题需要具有可发展性,需要考虑这个选题是否对于解决社会问题、国民经济问题、环境问题等是否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将创新性、实用性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紧密结合。比如说第十届“挑战杯”竞赛中,上海交通大学的参赛作品“便携式宽带综合业务数字卫星通信地球站”,在抗震救灾和森林防火等领域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先进性。“挑战杯”竞赛作品的选题也更加关注民生热点问题,在第十届“挑战杯”竞赛中,大学生的科技创新作品广泛涉及矿工安全、外来务工人员、社区医疗、老人社会等社会高度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
二、选题的创新性
在创新课题的选择中,创新是科研课题得以成立的根本条件。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根本谈不上是在进行科学研究。我国现在的科学研究领域、高科技领域仍属于跟踪模仿的阶段,缺少自己的发明创造和独立知识产权,我们需要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鼓励大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科研创新和发明创新的活动中,从大学时期开始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努力促使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多种形式的创新研究,从而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使我国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的改变。在大学生科技创新研究的过程中,在科技创新的课题选择时就要考虑到科研项目的创新性,而创新主要表现在:课题可以是由之前并没有人研究或探索过项目,而现在有学生从零开始自己动手完成这个课题项目,包括实验的设计、实行;课题可以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的更深一步发展,前人的研究虽然已经得到一部分成果,但还是可以进一步的简化和完善;课题也可以是前任已经研究出了的成果,但是现在由于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前任的研究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求,所以需要对前任的技术或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和解决。
三、选题的科学性
选题要具有科学性,要符合现实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原则。选题需要有充实准确的科学研究事实作为基础,不能拼接自己的想象臆测来选题,并且,选题的时候,不能违背已确认证实的科学依据和科学理论,同时也不能违背社会道德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认识来源于实践。科学研究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其课题的产生也要基于人们的经验及经验赖以产生的客观事实。例如:实行克隆人等试验立题。再者,选题的时候要考虑申报者对于科研思路的理解程度,不要超过申报者所能理解的研究范围。最后,课题的选择的研究结果要对本学科或者相邻学科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在技术和研究方法的方面,需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这样选择的课题才有研究的必要。
四、选题的可行性
可行性原则是指研究者对所选择的课题完成的可能性。其中要考虑实验的实验的时间、经费、研究者的能力、研究条件能否满足等问题。一个不具有可行性的科研题目是不能实现其科研目的的。所以在决定科研题目时,题目的可行性要考虑到:实验实行者的能力和所掌握的知识是否能成功的完成所申报的实验;实验进行时所遇到的问题、困难申报者是否能全部解决,如果申报者不能解决又可以通过什么渠道来解决问题;申报者的实验条件是否可以满足申报者的实验需要;实验所需要的经费是否充足,经费可以怎样获得;申报者的试验时间是否能够满足实验完成的所需时间,实验时间会不会过长或过短;实验的结果是否真的可以研究出来,实验结果是否会与真实值产生较大的误差;实验是否会有利于社会问题、国民经济问题和环境问题等的解决。
五、选题的效益性
创新课题的结果需要带来一定的效益,这个效益不一定是单单指经济效益,它还要包括实验结果实现对于社会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还有它对研究的科学问题、科学理论具有一定的潜在或直接的应用价值;在对于解决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时具有指导或建议式的作用;在课题的实践使用中,要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所以在决定科研题目时,可以适当的考虑到课题研究结果能带来哪些效益,比如,对解决农业市场现在急需的生产实践条件、物料、资源的效果;对解决工业原料、工艺、生产流程等的效果。
六、总结
总之,优秀课题的选择在整个创新课题中占据了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它决定了一个课题实行的可行性,可以说是决定了整个课题的成败。科研选题关系到科学研究的方向、目标和内容,直接影响科研的途径和方法,决定着科研成果的水平,价值和发展前途。所以,大学生在进行创新课题的申报时,课题的选择是要非常重视和谨慎的一个环节。
参考文献:
[1]肖纪美.创新论[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
[2]丁三青,王希鹏,陈斌.我国高校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与创新教育的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
[3]大学生科技作品关注民生热点问题[J].中国教育报,2007.
[4]江新华.教育科研选题的标准、路径与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2.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学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等学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降低了入校门槛,学生数量不断增多,而相关师资、软硬件配套设施并没有随着提高,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随着将来入学人数的减少,如何提高办学声誉,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摆在各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而学风建设是高校永恒的主题,优良的学风、浓郁的学术气氛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体现,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科技创新在整个学风建设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对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独特功能,使之成为高校学风建设的一个重点课题。
一、当前高校学风普遍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学生的学风从主流上看是勤奋扎实、刻苦认真的,大部分学生有理想、有抱负,积极进取,勇于攀登,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但是,也应实事求是地指出,目前高校学风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很多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读书只是为了“混日子”,混“文凭”,学习纪律松懈,作风疲沓。目前,高校学生中有不少人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大学的学习很不适应。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应用。学生注重被动接受现成的知识信息和结论,忽略学习中的创新思维和训练;重视书本理论知识,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死记硬背为主,忽略理解和运用。不能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学习缺乏计划性,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严谨的学习计划,没有良好的作息习惯,难以有学习的积极状态。目前,各高校都在加强学生管理工作,但学生违纪现象屡见不鲜,纪律松弛、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和破坏了校园学习风气。很多同学无所事事,迷恋网络游戏,导致学习不安心,成绩不理想,甚至出现厌学、留级现象。
二、科技创新是高校学风建设的“助推器”
(一)科技创新促进学风建设的重要作用
1、科技创新强化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是优良学风形成的保证。学习纪律是优良学风形成的强有力保证。科技创新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之一就是严明的组织性、严谨的科学态度、周密的逻辑性。在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要遵守竞赛的规则要求,较强的时间性限制,还要合理安排课堂学习与竞赛活动,要用科学的态度和严密的逻辑来处理学习活动与科技创新活动中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合理统筹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科技创新活动的准备和开展都是在学生上完课的课余时间进行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上完课无事可做,不能很好地利用课余时间的问题。通过科技创新队伍的建立,提高了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自上而下形成一种“赶、学、帮、超”的良好氛围,带动学风建设。
2、科技创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科技创新通过不同形式的竞赛活动来引导和催生学生对学习重要性的认同、知识价值的认识水平、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和情感、对学习的行为意志力,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心理氛围,进而构成一定的群体压力,使群体内的每一个成员自觉不自觉地被这种强有力的稳定气氛所感染,并日益与之交融,从而得到陶冶。使学生学有所用,用有所得,得有所感,通过竞赛活动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能力。小至班集体,大到整个校园,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烘托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不断更新观念,深入实施科技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高校的重要职责。在高校教育大众化的同时,教育人才不应“大众化”,教育不应束缚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形成。因此,我们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正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注意发展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重视教育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有意识地将教育目标内化为学生自得自求的过程。为了应对知识经济时代和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大学必须实施创新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全面树立教育创新思维,树立教育质量意识。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其本身就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真正做到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三、加强和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议
(一)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基地,就必须努力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推进创新人才培养工作。首先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创造性思维,使大学生树立成为创新人才和具备创新能力的强烈责任感和紧迫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意创新舆论的正确导向,引导教育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协作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设计制作的能力,吸引和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二)积极营造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环境和氛围。要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就要在大学校园里创造一种好的氛围,从而使大学生耳濡目染,逐步培养创新的冲动和激情。除了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充分运用各种手段烘托这种气氛,例如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成功经验和效果展览,宣传学校科技创新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涉猎多学科知识,提高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动性;还要组织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小组。把特长和兴趣相同或相近的学生以小组为单元组织起来,聘请专业教师进行指导,使科技创新更有规模性和针对性。要充分利用“挑战杯”、“数学建模”等国内或相关地区举办的各种科技创新竞赛这一平台,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达到科技创新成果的体现,扩大科技创新的影响面。
(三)建立激励机制,加强专业教师的指导。要把科技创新活动在高校长期开展下去,真正达到以科技创新促学风建设,必须建立健全科技创新的长效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对积极参与的学生在大学生素质测评中应给予充分肯定,对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高校应设立专项基金给予表彰,并颁发相应荣誉证书,促使广大学生热心学习,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锻炼创新创造能力。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参与指导科技创新活动,对参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教师,要从政策上加以激励,对开设相应学科竞赛课程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工作量系数;优先安排竞赛有关教师进修;给予参加竞赛指导教师教学工作量和适当补贴与奖励。对在科技创新中取得突出贡献的教师,在职称评定、工资晋升和福利待遇等方面予以体现。在行动中加以支持与关心,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把课程教学活动与科技创新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建立课内与课外的互动,促进教风与学风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冀学锋.正确认识高校学生的学风问题[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