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非遗文化宣传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科学之友;战略转型;媒体融合;传播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5-0137-02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融合由初级阶段逐渐向深化阶段发展,通过资源整合或重组,传统媒体进行组织融合和机构创新;对用户深耕垂直细分,跨界与服务成为热门;采用公众号、电商、App等模式_拓多元经营途径;通过上市挂牌与收购,进行多途径资本融合,由此可见,媒体的融合发展方兴未艾。根据《科学之友》近几年的融媒体探索路径来看,我认为,期刊与新媒体不是单向选择,而是复合型协同发展。下面详细论述《科学之友》的具体做法。
1 融合,找准自己的定位
媒体是一种特殊的服务机构,读者对政策科技、信息、知识需要全方位了解。细分内容与受众贴得越近,才越能满足受众的不同需求。期刊若要办得成功,首先要要找准定位。我们知道,互联网是无边界的,但服务是有边界的,为特定的区域、特定的人群提供服务才能形成影响力,进而凸现品牌价值。所以说融合之径,也必须明确定位。若想一做就圈住所有受众,几无可能;或者想什么地方都占个地盘,过去传统媒体做不到,现在,即使功能强大的新兴媒体,同样做不到。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强调科协2015年的重点工作:一是以“互联网思维”抓好科普信息化实施方案落实,在资源共享协作中推动科普工作;二是以《公民科学素质读本》精准推送为抓手,加快提升公众科学素质水平;三是精心组织青少年创新创意大赛、科普日等各项活动。
《科学之友》半月刊内容编撰,以中科协重点工作为办刊指导方针,针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社区居民、中小学生等不同人群需求,开展《科学之友》半月刊内容采写和编辑工作。
上半月刊科普版,编辑理念是:让精读科普成为习惯!以大众视点看科技,从普及角度讲科学;领略非遗魅力,传承非遗文化;还原创新过程,传递创新能量;设有绿色养吧、舌尖食话……科学是永恒的阳光,撒播你脚下的每一寸热土,让生活从此与众不同。下半月刊青少年版,编辑理念是:选择一本优秀的科普杂志,就是选择一位优秀的朋友。有青少年朋友关注的科技事件、科学话题;有最别具一格的文字、最个性鲜明的表达;有自然传奇、有天文异象,还有生命密码;有同龄人的科学实验,也有生活中那些不为人知的科学小常识。在未知领域,我们努力探索;在已知领域,我们重新发现。为青少年打开一扇科普知识的窗口,打下热爱科学和钻研科学的坚实基础。
2 融合,打造自己的特色
2.1 跨界合作,实行资源共享共赢
2015年1月7日,全国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全面落实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大文化宣传的力度和创新的速度。
纸媒有语言丰富、图片多彩、直观展示以及长久保存的特点,用其来体现“非遗”文化整体形象,努力挖掘“非遗”文化资源的现代经济价值,展示山西最全、最多、最异彩纷呈的“非遗”文化大餐,使受众对山西“非遗”文化的直观感受和深刻体会,这是守护和传承“非遗”较为恰当的一种手段,进而提升山西的文化形象和影响力。《科学之友》作为一本科普杂志,首要责任是普及科普知识,传承传统文化精髓。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目前在我国面临着严峻形势,特别是一些以口口相传为依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无人承传的局面,所以正在迅速损毁、消逝和流失。通过实地调查一些项目,山西省也是如此,因此,大力宣传非遗项目也是我们科普杂志义无返顾的责任,我们有宣传平台和编辑力量,而山西省文化厅非遗处掌握非遗的传承项目和传承人详况,因此我们采取跨界合作方式,以《科学之友》为纸媒平台,以“两微一端”为网络辐射,结合非遗项目的特点,策划了“守护遗产传承文明”的宣传合作方案。
2.2 尽力宣传,守护遗产传承文明
《科学之友》倾力打造的特色阅读内容为“传承”板块。关注非遗,助力传承。本板块每期精选一个“非遗”项目,全方位、多角度深入宣传,展示“非遗”魅力,领略“非遗”技艺,分享非遗文化,使华夏文明永续流传。2014年经过与山西省文化厅非遗促进会多次联系、沟通,达成了共同保护非遗、传承文明的战略合作协议,并将《科学之友》作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会刊。目的是为各非遗单位及非遗传承人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宣传及销售平台,并让更多的人走近和了解非遗文化,使非遗文化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这个板块是《科学之友》的突出亮点和特色,截至目前已经采访宣传了省内外50多个非遗项目。
3 融合,探索科技传播新路径
3.1 强化编辑能力,精编公民科学素质读本
《科学之友》要依照“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目标,针对中小学生、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社区居民等不同人群需求,开展编辑工作。一要坚持和强化自己的办刊特色,把深奥的科学知识转化成深入浅出的故事讲给读者,使公众面对碎片化信息爆炸的时代,能科学理性地处理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事件。二要注重激发青少年的科学热情,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兴趣。杂志要使不同的人群开卷有益,各取所需,各有所得。三要重视内容创新、传播方式创新、经营和管理手段创新,促进纸媒和数字媒体的结合,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强化精准推送能力,提高读本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3.2 重视数字化转型,抢占移动新阵地
在融合的大趋势下,《科学之友》依据数字化转型考核标准,即战略与组织、资源与实力、标志性产品、市场表现四大条块中一条条细分的内容,来制定《科学之友》具体的发展目标和工作计划,一项项落实到位,一条条责任到人,具体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切切实实把数字化、电子出版、数据库存等工作基础夯实,打造出标志性数字产品,有效把纸媒和新兴媒体融合起来,抢占移动新阵地。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开展2014年传统出版单位转型示范工作的通知 》精神,山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为进一步加快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出版升级转型步伐,促进数字出版产业快速发展,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传统出版单位转型示范工作的评比工作。采用业务考核和专家评议相结合的办法,在全省近200家期刊社中评选出了4家刊社为首批数字转型示范单位,科学之友杂志社脱颖而出,位列其中。
3.3 以纸媒为依托,充分发挥“两微一端”作用
随着融媒体发展,新旧媒体的融合涉及5个领域:内容、渠道、平台、经营和管理,前3个为业务要素,后2个为机制和架构要素。具体到《科学之友》,要按照上述5个要素来重新布局和经营。经营和管理组织机构设好后,必须把以“内容为王、发行为主”的旧思路转向以“品牌为导向、用户至上”的互联网思维。我们要精心研究和探索如何把内容和渠道延伸到数字平台上,更加明确刊物的鲜明特色,以纸媒为基础,打造了一批“科普+服务微信”的公众平台矩阵,具体有:“传承文明”“科学之友品质生活”“科学之友发现世界”“科学之友悦读”“最创意也是醉了”等微平台,通过不断摸索,逐步经营好并扩大其影响。打造好《科学之友》App这个平台,通过增加杂志的附加功能(比如通过读刊扫二维码,可免费参观科技馆、展览馆或生态农业庄园),来达到开拓新的用户渠道和吸引新的读者群体的目的。推选多媒体、多终端融合,线上、线下互动,通过一系列“多媒体矩阵+流量+产品”摸索出一条媒体融合之路,创造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4 以科普日为活动契机,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创意、阅读大赛
《科学之友》下半月刊是一本面向小学高年级及初中生的科普读物,宗旨是向青少年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素养,培养其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杂志内容全都围绕科学的内核,始终保持科普的底色。联手山西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开设专版积极宣传报道“第30届山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第15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山西赛区)联赛”等活动。青少年是科技队伍中的新生力量,有无限的创意和创新能力。所以要开展开放性、包容性的大赛活动,调动他们的创新激情,激励他们的奇思妙想,使各种创新的思想火花竞相迸发,使大赛成为把创新理想变为未来现实的舞台。倡议在全省选择100所重点学校建立青少年科技实践辅导站,培养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借科普日契机大力开展课外阅读大赛等活动。
4 融合,有机遇也有挑战
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出版行业转企改制后,如何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健全媒体融合发展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也成了制约发展的关键一环。首先,项目落实是机制建设的重要抓手。要推动媒体融合,要有创新项目来支撑。若没有项目没有创新,所谓的融合就是“空中楼阁”。要精心组织实施具有广泛传播力的新媒体项目。其次,用人机制要着力转变,建立起人才管理体系,优化人才结构,要加大经I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等。现有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采编管理以及收入分配体系,要花大力气改革。探索媒体融合发展条件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有效办法,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再次要创新采编流程,通过采编、传播流程改造,建立全天候、全流程、一体化的新媒体采编体系,实现不同媒介间的交融和媒体通道的灵活多样,把及时、参与、互动等可以体验的媒介产品提供给受众。
参考文献
[1]尚勇.抓住机遇主动谋划推动科协工作创新转型[J].科协论坛,2015(2):4-11.
一、立足社区,实现活动与课程的融合
社区实践与课程学习的结合构成了教育的完整体系,不仅有助于公民课程的教学,而且能促进学生自主性和独立意识的养成,自我理解与合作交流能力的提高,社区归属感、认同感和公民参与技能的发展。美国学者弗雷德・纽曼等人把社区服务作为公民教育的一种有效的形式,提出“努力将学生移至学校以外的社区,观察其中社会过程的发生,研究社区的需求和社区问题,对社会机构提供资源服务,创造新的由青少年操作的计划,参与选举政策和社区组织,以及参与其他方面带领公民行动”。公民教育不能是学校内的封闭式说教,学生必须走出校园,去感悟,去体会,用自己的小眼睛观察社会问题。公民教育社区实践活动模式就是立足于社区开展公民活动,达到促进公民行动的目的。
公民教育实践模式共分为六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强调实践活动与课程学习的结合。学生学习了公民知识,怀着探索的欲望从学校走进社区,再带着问题和疑惑由社区回到课堂中,经过商讨、查询资料、学习交流,学生再次走进社区进行实践操作,如此循环往复,最终实现公民教育的目的。如:和睦小学的同学对华丰社区进行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了垃圾搬运车没有按照垃圾分类的原则搬运垃圾的问题。确定了该研究课题后,实验班四(3)班的孩子们在辅导老师指导下实地调查、搜集材料,对获得的材料进行整理、归类、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建议,并把这些建议和解决方案向社区相关领导汇报。社区相关领导经过商讨,和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带着学生前去反映情况,力争使问题得到解决。公民教育社区实践模式没有停留在实践活动层面上,而是让学生以一名活动者的身份,进行有步骤、有计划的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二、变换角色,加强情感和行动的一致
在公民教育社区实践模式中,学生担任着多重角色,既是研究者,进行着社区问题的调查,又是参与者,参与着社区的管理工作;既是活动的体验者,模仿扮演每一个社区人员应尽的义务,又是实践者,积极策划落实每一个活动;既是学习者,在社区实践活动中学习做一名合格公民,又是工作者,履行着社区工作人员的职责。学生在探索问题,寻找对策的过程中,发展了独立、合作、无私等美德;在督促社区人员的行为时,增强了监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达到社区活动的目标,他们需要与官员交涉,使得交往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直接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情感的参与,少年是不会把教育者对他所揭示的真理运用于自身的;这样,教育就不能成为一种自我教育,因而也就不能算是真正的教育。”公民教育社区实践模式让学生通过体验不同角色,激发了参与的热情。比如:在“楼道堆积物清理”活动中,学生首先以调查者的身份走访,了解堆积物形成的原因和居民的态度。然后,以研究者的身份查阅资料,制订方案,寻找对策,积极参与制作宣传画。最后,以工作人员的身份,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页,走访居民进行安全意识教育,主动帮助居民进行堆积物的清理工作。当然,活动中也遇到了一些难题,如居民们不配合,不愿意接受学生讲解安全知识,以家中无处存放物品为由拒绝清理堆积物等。学生面对这些困难,以积极的心态想办法、找对策,用真诚去打动居民,最终使每一户居民都乐于配合工作。学生在收获成功喜悦的同时,也获得了居民的理解,极大提高了公民参与的热情。
三、双导师制,促使学校和社区资源的协调
所谓双导师制,是指在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模式中,学生的活动在学校老师和社区工作人员双方的指导下进行,即校内校外两个导师。在社区实践活动中,不管是物质环境资源还是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社区中最有教育价值的人力资源当然是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是最了解社区的人,是与社区居民沟通最多的人,也是最有能力策划、组织活动,更好地保障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的人。
在公民教育实践模式中,社区人员不再是活动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加入到了公民教育活动的导师之列。学生走进社区进行调查研究,进行公民教育实践不仅是为了解决社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的公民素养,提高对社区的认识,增加对社区的归属感,这样才能培养他们以社区为家,为社区的发展服务的意识。比如,和睦小学所在的华丰社区的非遗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社区工作人员作为学生活动的主要指导者,比学校老师更清楚地了解该社区的非遗文化,更方便邀请一些有经验的社区居民为孩子讲解文化历史,进行实地学习,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在社区的独特性。对文化资源的利用,不仅有助于保证活动的趣味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社区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更有助于培养社区成员从积极的、多元的角度看问题,从而形成融洽、和谐的社区环境。双导师制加强了社区与学校的密切配合,实现了学校与社区的教育合力,更好地促进了公民教育活动的开展。
四、贯穿反思,加强他律与自律意识的结合
批判反思能力是民主社会公民的基本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批判反思能力,才能更好地对各项公共事务作出判断,形成合理的决定,采取有效的行动,构建民主生活。在公民教育社区实践模式中,反思始终贯穿于每一个活动中。这里的反思不仅包括对活动本身的反思,还包括学生或教师对自身的反思。反思是检验学生思想,培养学生自我批评、自我监督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学生形成自律意识的一种有效途径。自律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最高境界,当然也是公民教育所要达到的最高目标。根据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的道德发展需要经由无律、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公民教育社区模式就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场景中实现道德由他律向自律阶段的迅速过渡。“教,是为了不教”,活动通过外在的约束力让学生形成自觉的行为,达到内心的和谐一致,学会自我反思,自我约束,最后达到道德发展的自律阶段,形成一种内在的约束机制。
比如,“公园内早餐乱丢垃圾现象”的调查研究中,一位学生在反思日志中写道:
在活动中,我意识到作为一名监督员的辛苦和责任,首先自己必须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这样在监督提醒别人时,才更有说服力。有一次,我在值日时,草丛中的一张纸巾十分扎眼。我实在不想去捡,因为纸巾看上去非常脏。于是就装作没看见。这时一位低年级的小同学走过来,随手扔下了手中喝过的豆浆杯。我走过去让他捡起来,没想到他理直气壮地说,那边人家扔的纸巾你怎么不管啊?当时我十分羞愧,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只好默默地捡起了他扔下的垃圾和草丛中的纸巾。经历了这件事后,不管是不是我值日,每次看到垃圾我都会赶快捡起来扔进垃圾桶。
在积极的反思中,学生的自律意识逐渐增强,实现了从他律阶段到自律阶段的自然过渡。
五、鼓励参与,促进学生和公民身份的统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使少年的思想、感情和感受的领域逐渐扩大――把眼光从自己所在的村庄、城市和州扩大到自己的祖国,扩大到当代的现实和对未来的展望,这是极为重要的。……当一个人的个人利益由于包括了许多人的利益而扩大了范围的时候,这个人也就成为一个公民了。”也就是说,学校公民教育要使学生不再局限于学校,要让他们走进社会,用公民的眼光观察社会,逐步培养关注社会事务的兴趣,以公民的身份对社会事务表示关心,担忧和焦虑,并能够以批判的思维看待社会上发生的事情。
公民教育社区活动中,学生参与社区事务主要通过一些活动项目来进行。在关注、讨论、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交流、总结和反思,提高了民主素质和公民参与的能力。正如杜威所说:“参与实际的事务,无论是直接的或是游戏性质的,至少是亲历其境的,有生气的。这些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补偿参与机会比较狭隘的缺点。”公民教育社区实践模式中,每一个课题的选择,都是学生经过调查研究,走访询问,讨论探索后确定的。而教师应做到严格把关,尽量确保学生研究的是公共政策问题,比如:请愿、签名运动、宣传反污染、争取民主的活动以及保障消费者权益等活动。每次在确立问题前后,指导教师都要与社区的相关领导进行沟通和交流,学校指导老师和社区指导老师共同协商,向学生提出建议。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公共问题的危害性、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以及开展听证会和最后的行动等各个步骤的工作都经过反复的思考,逐一研究,保证学生所研究的问题涉及的都是社区的公共问题,提出的对策也是有利于社区的公共利益的。在整个活动中,学生以公民的身份审视社会问题,力求做到关注自身和服务社区的统一,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对他们研究的社会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保证了公民教育的课题研究的质量,达到学生角色与公民身份的完美统一。
一、上半年的工作情况
(一)加强理论学习和单位内部管理,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继续坚持每周一次的学习活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传达、学习县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及会议精神,学习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及《禁毒法》、《劳动合同法》(解读)及《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相关知识;通报项目工作进展,让大家了解单位重点工作情况,理解支持,积极参与,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努力推进××动物化石群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作。通过学习,大家的思想理论水平、法律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工作积极性明显增强,工作效率和业务水平明显提高。
(二)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转变工作作风。根据县委的要求,化石委高度重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成立了领导小组,认真制定活动方案,精心组织学习,撰写心得体会文章和调研报告,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完成了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和相关的测评工作,顺利召开了班子民主生活会和党员组织生活会。目前即将转入第三阶段的学习活动。
(三)努力推进××动物化石群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作。《××动物化石群国家自然遗产地保护管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云南省发展改革委的审批,争取到国家发改委安排的2008年旅游基础设施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1900万元。化石委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主任办公会研究安排,就项目设计、实施等方面听取意见、建议,抓紧进行项目的施工设计工作,不断加快项目工作。一是2009年2月26日通过竞争性谈判,委托中标的昆明人防建筑设计院对工程进行施工初设和施工设计。5月10日完成初设,6月5日初设完成修改,待上报市发改委审批。二是在基本完成该项目中先期启动的国家遗产地游客中心陈列布展的基础上,经过多次实地踏勘,找准突破口,于2009年2月27日,启动了项目中的村容整治及污水处理工程。目前,村容整治及污水处理工程,已竣工通过验收并完成结算;三是防灾挡墙护坡和灾害防治土方工程于2009年4月29日经过招投标签订了施工合同并开工。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约完成土方工程量16314立方,完成石方3980立方;四是预算投资为270万元的机动车巡查路面硬化工程于6月1日进行招投标工作,6月5日,与中标单位签订了合同。现完成土方4600立方,挡墙85立方,225米10公分混沙垫层建设;五是供水井建设项目于2006年6月23日正式开工;六是委托云南天力土地勘测评估有限公司对帽天山核心区进行地形测量,完成了1:500地形图的绘制和管理用房地勘,为下一步的建设工作奠定基础。七是完成面积为72m2的遗产地游客中心外墙浮雕的制作安装;八是水土保持方案报水利厅待批,林地现状调查及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林业厅待批,地质灾害评估通过专家评审,报国土资源厅待批。
(四)积极开展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在顺利完成2007年项目后,已委托昆明万博展示公司完成帽天山化石首发点野外保护和展示工程的建筑设计方案。
(五)继续推进申报世界遗产工作。一是督促昆明华佩公司提交已编写完成的《××动物化石群保护地申报世界遗产工作策划书》、《××动物化石群保护地申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动物化石群保护地申报世界遗产正式文本》(中英文)、电视片脚本、保护行动计划、保护规划。对其他申遗附件材料制定编制时间计划,如资金到位,12月份提交所有材料。二是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官员汇报了申遗工作进展。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动物化石群是珍稀的自然遗产类型,是目前中国国内缺少的遗产类型,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鼓励申报的项目,具有明显的申报优势,从而为加快申遗步伐创造条件。
(六)进一步加大科普宣传工作力度。2009年1月,由王天玺、陈爱林、徐明撰稿的科普电影《生命大爆发》在澄江县帽天山和澄江动物化石群博物馆开拍。电影以××动物化石群为支点,再现了地球早期生命爆发的辉煌历程,揭示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内蕴。电影由云南民族文化发展基金会、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县委宣传部、澄江动物化石群管委会共同主持,预计投资320万元。该片采用高新设备拍摄现场实景,用显微镜头拍摄化石实物标本,同时用电脑动画复原5.3亿年前的海洋古生物和45亿年的地球生命演化历程,揭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奥秘。该电影是澄江动物化石群申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向建国六十周年献礼的科普片。
(七)加强游客中心的建设。完成室外浮雕和办公楼院内环境绿化、美化,种植苗木35株。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资金匮乏,多项工作无法开展。目前尚欠申遗文本经费尾款110万元,无法拿到申遗附件材料;国家级地质遗迹保护项目经费不到位,无法启动帽天山化石首发点的野外保护和展示工程。
(二)××动物化石群的科普宣传力度不够。全社会对××动物化石群的重大价值及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意义缺乏了解和认识。
(三)××动物化石群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省、市地方配套资金未落实,非实体工程开支无法解决。
三、下半年的工作计划
(一)启动帽天山化石发现点的野外保护和展示工程。
(二)积极编制和上报《2009年度××动物化石群国家级地质遗迹保护项目可研报告》,继续争取国土资源部的支持。
(三)抓好××动物化石群国家自然遗产地保护管理项目。
(四)努力推进××动物化石群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力争完成1000万元的投资任务。
(五)积极协调,推进××动物化石群遗产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
(六)抓紧××动物化石群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余子项目的前期工作,尽快启动新的项目。
关键词:线性文化遗产;大运河;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098-02
线性文化遗产是区别于传统文化遗产的一个概念,这一遗产类型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研究。我国作为拥有文化遗产数目众多的国家,在线性文化遗产研究、保护方面也逐渐加大力度。所谓线性文化遗产,主要是指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族群,因其线状的分布和遗存的特性而称之为线性文化遗产[1]。随着对遗产认识的不断深入,文化线路、遗产运河、遗产廊道等一系列反映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整体性与延续性、体现人类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动态特征的跨区域的遗产,已成为国内外遗产保护领域探讨的热点[2]。我国的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等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代表,备受国内外瞩目[3]。
一、大运河的概况及申遗过程
大运河作为我国重要的线性文化遗产之一,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河段包括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以及隋唐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开凿运河。它连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紧密地联系了国家政治中心与江南经济中心,是国家的交通、运输要道、经济命脉,对于维护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政治稳定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4]。运河流淌的文明成为影响两岸传统文化的“因子”,岸上呈现的灿烂繁华的历史文化,构成岸边凝固的时光,都是千百年来人类生活的真实记载[5]。因此,对大运河这类线性的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地保护,就显得至关重要。大运河的申遗工作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第一阶段,萌芽期(2005年-2006年)。2005年12月,郑孝燮、罗哲文和朱炳仁三位专家发表了致运河沿线城市市长的公开信。2006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58名议员提出申请大运河加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年5月,国务院将大运河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申遗工作的开端。第二阶段,发展期(2007年-2009年)。2007年9月,14个国外城市以及国内中国大运河24个沿线城市的市长齐聚扬州参加“中国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暨运河名城市长论坛”,由此,扬州成为大运河申遗的主要城市。2008年3月,大运河保护规划编制研讨会在江苏扬州举行,会议就大运河申遗过程中运河的保护规划的编制要求及方案进行商讨,对运河的保护工作进行了科学探索;同年11月,成立大运河申遗办公室与申遗工作专家组,对运河沿线的文物、历史、水利、交通等进行了规划,集中精力解决申遗过程中的疑难问题。2009年9月,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在扬州召开,对大运河申报工作发挥了奠基性作用。第三阶段,期(2010年-2013年)。2010年,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小组联合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等国家相关部门,开展了中国大运河遗产保护与管理总体规划工作。2012年,通过完善《大运河遗产保护条例》草案及制定部门规章和地方法律法规,以适应申遗保护和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同年10月,文化部出台《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法》,首次以法规形式明确了大运河遗产的范围。2013年3月,编制了大运河申遗文本,确定了大运河首批申遗的点段,包括27段河道和58个遗产点,分布于31个遗产区。2014年6月22日,在多哈举行的第38届遗产大会上,大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成功,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至此,自2004年开始的大运河申遗,落下帷幕。
二、线性文化遗产的特点
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代表,大运河明显带有线性文化遗产的特点。
(一)从分布形状来看,呈线状或者带状分布。线性文化遗产,作为世界遗产的一种形式,其存在形式呈现出线状或带状,与文化线路存在着共通之处。作为中国最大的运河,它贯穿南北,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市,在这些省市中,分布着众多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等,大运河将这些具有不同经济文化发展形态的城、镇、村贯通起来,形成了一条贯通南北的文化带。大运河始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古代漕运问题,而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中后期,大运河对政治中心北京和运河沿岸各省市之间的沟通交流起到了一个桥梁作用。
(二)从自然环境来看,呈现错综的分布态势。线性文化遗产覆盖范围广泛,地貌环境各异。大运河所流经的省份,包括政治中心、以工业为主体的城镇以及以农业为主体的城市等,地貌上包括平原、丘陵等。大运河如同魔法棒一般,将这些不同形态的地域串联起来。
(三)从经济角度来看,拥有巨大开发空间。从春秋时期起,初凿的大运河的一些航段就为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扮演着运输者的角色。在元朝,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使得统治者亟需大运河作为特殊工具来奠定统治基础。到了明朝,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大运河都提供了交通方面的保障作用。在25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大运河为沿线各个城市乡镇的经济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农业、工商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大运河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是目前各地政府建设运河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历史依据。
(四)从文化传承角度看,古代文化的传播,与航运事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历史变迁,在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高铁连接连接南北各地、航运连接世界各国的今天,大运河在水上运输中仍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是沿线地区不可或缺的交通运输方式。航运历来为大型货物之首选,其经济实惠的特点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削减。
(五)从观光角度看,观赏性与实用性兼具。线性文化遗产因其线性分布,串联式景点自然也不少。大运河沿岸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旅游资源丰富,为大运河又增添了些许魅力。集航运与观光于一身的大运河,将线性文化遗产的特点展示到了极致。
三、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
大运河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代表,其保护与传统的文化遗产项目尽管有相同之处,但是也存在其固有的保护模式。
(一)我国线性文化遗产包括长城、京杭大运河、丝绸之路等,随着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对人文价值的重视,线性文化遗产将呈现出更加良好的研究态势。就大运河而言,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在对各省市实际线路综合保护的同时,也需要建立起专门的研究保护机构,专河专制。在借鉴长城以及国外线性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成果的同时,探索出一条适合大运河发展保护的模式。
(二)各省市要通力合作。在线性文化遗产的概念之下,跨区域保护成为常态。线性文化遗产相较传统的文化遗产,其最显著的特点即是跨区域性,在线性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跨区域同样是一个显著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跨区域保护线性文化遗产,是所有遗产保护者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大运河流经的省市建立起专门的保护机构,由国家遗产保护部门直接管辖,统一指挥,降低各省市因保护措施差异所带来的风险。各部门需要根据其职能制定出相关保护方案,并同其他部门之间密切沟通,坚持从实际出发,通力合作,尽各自的能力来保护大运河。
(三)打造特色旅游景点。在拥有文化遗产这张名片之后,大运河的身价飙涨。体现在旅游业上,大运河作为线性文化遗产,其景点之多堪称线性文化遗产的代表。在众多的旅游景点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大运河本身的承载力也也将受到考验。因此,需要结合各个省市自身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旅游景点,在为游客提供典型旅游资源的同时,也能缓解旅游业对大运河保护带来的冲击。
(四)做好沿途宣传教育工作。大运河堪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如何在新时期延续这种和谐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大运河沿线大大小小城乡众多,由此带来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沿线居民的保护意识问题。在大运河沿线一些河段曾经一度出现过居民向河里倾倒垃圾、在沿线搭建房屋等问题。自2004年大运河开始踏上文化遗产申请道路之后,相关部门加大了对沿线城市、乡镇的整顿力度,沿线居民的保护意识逐渐有了提高。沿线居民在相关部门的引导之下,对于大运河以后的发展态势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由此增强了保护意识。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引导,以提高人们对大运河文化价值的认识。相关部门要利用公众传播平台,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比如广播电视等媒体加大对运河的宣传力度,博物馆可以展示大运河的前沿保护成果。只有民众的保护意识提高了,大运河才能得到持久的保护。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脉,从世界范围来看,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加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大运河成功进入世界遗产名录,跻身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之列,使得大运河的保护与传承有了持久的动力,也为文化的多样性、多元化提供了新鲜血液。如何更加合理地保护线性文化遗产,是需要我们长期不断思考的一个课题。
参考文献:
〔1〕单霁翔.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2〕俞孔坚,奚雪松,李迪华,李海龙,刘柯.中国国家线性文化遗产网络构建[J].人文地理,2009,(3).
〔3〕单霁翔.委员建议加快京杭大运河申遗[J/OL].光明网,2007-3-7.
〔关键词〕非遗项目数字化保护旅游模式海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长期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工艺技术、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神话传说、信仰崇拜等的总称,它在文化生态、文化形态、文化传承和文化意象等方面隐含了丰厚的民族智慧、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历史传承等多重价值。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化与认知程度不断提升,运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全面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采集、整理、传播、服务等管理领域,建立起适应数字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成为当前的重要发展趋势。
海南岛有着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为数众多、类型丰富、形式多样和文化元素兼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序幕的拉开,人们对地域文化的挖掘,加强对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研究,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角度,探究该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和传播方式[1.2]。
一、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
海南是一个“孤悬”的海岛,相对封闭的环境既孕育了本岛文化,又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历经了岛外文化无数次撞击与融合,铸就了富有海岛特色的地域文化。
(1)地域性: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四面环海,中部为山,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了岛内居民的生活和民族心理,具有许多地域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表现为:
①独特的非汉民俗文化;海岛世居有黎、苗、回、汉等约30多个民族。以黎族为例,其为海南土著居民,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黎族计有124.78万人,其中海南有117.22万人,占黎族人口数的93.9%,海南黎族民俗文化在全国具有垄断性优势。黎族传统棉纺织工艺、黎族纹身、黎族干栏建筑生态自然村、黎族"三月三”节、黎族民间打柴舞等,即为其留存下来的文化和习俗。
②鲜明的热带特色;由于生活在热带,海南人形成了依山傍水的居住习俗,进而产生了“穗选法”、“牛踩田”、“种山栏”“休闲制”等农业耕种方式,“船型”、“金字形”等民居建筑技艺,用葫芦(“渡水腰舟”)、独木舟和竹筏实现水上交通,又因种植热带林木,形成食“椰子饭”、啖槟榔等独特社会风俗。
③极具特色的海洋文化;海南孤悬海外,沿海居民终年以渔获为生,不仅形成了独特的出海祭祀仪式和妈祖信仰,也造就了他们以渔业为主的生产民俗。也决定了海南人独特的饮食和食物加工习惯。如海南四大名菜之一的“和乐蟹”、三亚一带的“酸汤鱼”、“崖州海蛇”等都与海洋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2)历史性;早在1万年前,三亚“落笔洞人”就在海南岛从事生产活动,具有久远的农业生产习俗,与此相关的生活、信仰习俗也都体现出早期农业社会的特点。距今3000年前,海岛黎族人掌握了用剑毒树、构树(学名“楮树”)等树皮来制作“树皮布”、“树皮衣”的技艺。在《山海经・海内南经》中就记载了海南黎族纹身习俗,其曰“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朐国,皆在郁水南,郁水出湘陵南海。”“雕题国”指的就是海南岛,“雕题”指黎族文身习俗。宋元明清各代,有关海南纹身习俗的记载更多。2005年底,黎族纹身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此外,像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工艺”、“黎族钻木取火技艺”、“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等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性。
(3)原生性;古时海南岛被视为“蛮荒之地”,虽历朝历代大陆官员来到海南后倡导汉化和文明,但总体上海南仍保持着原生态的面貌,因而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得以保护与传承,如刀耕火种这种原始游耕文化在五指山腹地至今仍有残余。“秦以水德王,其数用六,今琼人行使铜钱,犹用六数,以六文为一钱,六十文为一两,六百文为一贯。又田禾以六把为半担,十二把为一担,亦用六数,皆秦旧俗也,黎族至今传统计算方法仍然如此。再如海南传统的牛耕田、人工插秧农业习俗,鸡卜、钻木取火、放寮以及古越族一些自然、神灵崇拜等习俗。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对海南旅游业的促进
数字媒体技术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中[3],使传统文化得以保护和发展,有助于冲破各种文化类型相对封闭的自然状态,为不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现实空间,同时也创造了相互借鉴的机会。
1.旅游产业极大地推动海南发展步伐
海南拥有独特的热带海岸线和独一无二的生态旅游资源。目前,海南旅游已由单一的滨海观光旅游向复合型的休闲度假转变,旅游业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收入一直是海南最具权重的经济来源。
2.旅游资源开发与非遗项目保护结合的可行性
旅游是商业行为,非遗保护项目本身与商业并无直接关联。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相互融合[4.5],能给旅游产业注入极大的活力,获得更多的商业利润。而非遗项目为保证其延续性,需要获取资金的支持。显然,旅游开发与非遗保护两者尽管在利益诉求上相近,但其最终目的并不一致,但合作将给双方带来各自需求的收益。因此,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产业构建之间的结合点,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当下的旅游观光行业中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适应现代人旅游猎奇的需要进行某些改动。以现代人的实用考量进行,把非遗项目打造成一种配合旅游活动的表演节目,其重点往往在视觉效果上。同时,剔出不适合旅游参观、无法让游客产生视觉享受的非遗项目,利用现有的数字信息技术能更有效地传播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3.旅游资源开发与非遗项目结合的方式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种类越来越多[6],开发方式也逐渐多样化,有静态的展览式开发,也有动态的表演式开发;有原地开发式,也有异地集锦式;有原生型和提升型开发,也有复原型和集合型开发。从旅游开发的具体形态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模式主要类型有;博物馆式:运用声、像、物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放在民族博物馆内供游客参观。民族文化村式;直接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且古风貌保存相对完好的民族村寨原地开展旅游。节庆旅游式:主要以各种节日、赛事、盛事等具有旅游特色活动的庆祝和举办来吸引游客。舞台演艺式:主要将历史传说、民族歌舞、民族戏剧、民族手工技艺等经过加工和包装后搬上舞台。海南地域范围集中,比较适合建设上述类型的文化产业模式,容易形成旅游品牌效应,能有效达成非遗文化和市场经济共赢的形式。通过一定程度的政府行政参与支持,由企业在非遗项目社群搭建文化产业平台,融合该社群自然景观、风土人情,打造旅游文化产业链。不仅是振兴了该社群的非遗项目,同时也在旅游文化活动中带来了交流,让相对封闭的区域活化,形成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与保护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就是“采用数字采集、数字存储、数字处理、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数字化技术将文化遗产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以新的方式加以保存,以新的需求加以利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文化遗产转化为数字化形态[7.8],以文化遗产为资源来进行生产,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使文化遗产得以永久保存和保护,实现文化遗产的重现、再生和利用(研究、传播和展示),从而体现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体现当代人对遗产的守望、体现未来人拥有遗产的权利。
1.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
2010年国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纳入了“十二五”规划中,这表明数字化保护手段的可行性,它具有如下一些优势:
①降低工作成本;艺术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等因素所致保护成本较高,需要耗费较多人力和物力。若采用数字化保护方式,经过信息化处理,实现与计算机之间的互通,将所需内容存储在计算机中,便于信息之间的相互交流,这样既省去了举办艺术展馆的成本,也降低了文化资源保护的成本,极大地降低维护工作的成本。
②益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间艺术失传很大原因是后继无人,后人对传统艺术的不了解以及宣传力度不够,数字化手段可以将民间艺术资源与网络相关联,在手机、电脑、电视等现代工具中可以很容易查询和了解真正的民间艺术,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到传统民间艺术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能够有效地起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的。
③便于文化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能实现更大范围内文化交流,通过信息化渠道,既能实现传统艺术的推广和宣传,也能实现传统民间艺术与当代文化的交流。只有通过文化之间的交融,才能使得传统民间艺术更加适应时展的需要,促进当代文化的繁荣发展。
④易于修复和管理
数字化保护的对象,在岁月流传中会出现或多或少的残缺,数字还原可以运用处理软件对其进行视觉上完全修复,它比传统的保护方式更易于修复,实现保护对象的虚拟复原与模拟演示。同时以数据库为基础,将保护对象的数据信息进行规范、合理的编排与存储,能有效增加保护的科学性,提高相关工作的效率和系统性。
2.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技术支持
信息技术实现对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主要表现在资源共享、虚拟展示、动漫制作、电子出版等四个方面。在各种数字化方法和热点技术上,基于信息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民族民间文化需要注入更多的现代化内容,这些内容包括:
①利用数字化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学术分类、信息化存储,建立资料性的符号库和素材数据库;
②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声音、图像检索技术,研究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③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信息获取技术、多媒体虚拟场景建模技术、虚拟场景协调展示技术;
④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方式、使用方式、消费方式、流通方式、传播传承方式等文化存在方式进行再现;
这些数字化遗产保护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研究与保护开发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3.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类型
数字摄影、三维信息获取、高保真全息存储技术、虚拟现实、多媒体与宽带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类型有:一是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存与存档;二是数字化虚拟博物馆;三是虚拟文物修复、复原及演变模拟技术;四是数字化图案、工艺品辅助设计系统;五是数字化故事编排与讲述技术;六是数字化舞蹈编排与声音驱动技术。
结论
旅游产业中引入非遗项目,既解决了非遗项目的资金问题,也使旅游产业获得更多的商业利润,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对此犹感迫切。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相互融合,寻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产业构建之间的结合点,是实现非遗项目保护和传承的有效途径。基于信息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有益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和传承,最终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的。
参考文献:
[1]郑莉韩玄武海南民居艺术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J]艺海2015(2)76-78
[2]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
[3]谭必勇,张莹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1(4).
[4]张进福.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辩证关系探析.地球科学研究2002( 1) 28
[5]周和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与探索[J]求是杂志2010(4):44-46.
[6]姜爱李永诚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