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病虫害防治常用方法

病虫害防治常用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病虫害防治常用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病虫害防治常用方法

病虫害防治常用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林业 病虫害 防治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311-01

1.林业病虫害的特点

1.1 种类复杂性

林业病虫害具有突发性,具体表现在病虫害的发生是突发性的,在发生之前很难对其进行预测和防患。我国森林面积十分广阔,病虫害的发生非常频繁。林业部门难以对病虫害的发生进行全面的检测,因此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一直进行得不够彻底。另外,在我国的病虫害中,病虫害的种类多具有复杂性,例如光肩星天牛、杨小舟蛾、马尾松毛虫以及最为普遍的蝗虫等,而这些不同种类的害虫的防治方法又是不同的,因而加大了林业病虫害的防治难度。

1.2 影响广泛性

林业病虫害的灾害影响具有较强的广泛性。林业病虫害的发生通常不是局部的,它的发生往往影响整个县的上万公顷林业资源。而我国的林业资源种植又相对集中,种植林业的树种又比较单一,因此林业病虫害的传播速度较快。

1.3 虫类顽固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杀虫药剂也在不断的更新完善。与之前的情况相比,我国对林业病虫害有了一定的控制,但是就长远防治目标来看却并不乐观,主要表现为害虫在药物的不断作用下,增强了其适应性和抵抗力,具备了顽固性,也就是所谓的抗药性,使得有些害虫通过治理后不再出现,而另外少数的害虫不仅会重复出现,而且其带来的灾害一次比一次严重,例如天幕毛虫、杨扇舟蛾以及松毛虫等害虫。

2.影响林业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因素

2.1 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林业的快速发展,林业病虫害的危害越来越凸显出来,尤其是近年来,更加明显,这也就暴漏出了很多树木由于防治工作不到位而遭受了损失的现象。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林业建设工作发展较慢,由于各种原因林业病虫害的防治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也就导致了一些地区的树木由于人为防治不到位的原因而造成了经济和生态损失,严重阻碍了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

2.2 缺少工作经验

林业相关病虫害防治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比较高,相关人员既要精通有关的林业病虫害防治的理论知识,又要有比较丰富的实际防治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林业工作的平稳推进。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来说,我国的大部分林业病虫害防治人员对于病虫害防治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理论和实践都没有达到标准,这也就导致了我国的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整体没有取得满意的防治效果,非常缺少经验丰富的林业病虫害防治从业人员。很多工作人员理论上没有问题,但是理论往往不等同于实践,到了实际的防治工作中,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这些因素都造成了我国的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效率低下,从而造成了经济损失。

2.3 防治技术落后

当前,我国的林业病虫防治技术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严重地阻碍了我国林业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林业建设起步时间较短,尤其是正规化建设更短,缺少相关防治经验,因此,我国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能够决定林业的健康发展,技术落后就会导致大规模的数目遭到病虫害的破坏。

3.林业病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3.1 营林防治

首先,应该在育苗阶段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因此,在这个阶段,第一步即选择良好的苗圃地,避免地势低湿或者土壤粘重。如果苗圃地没有选择好,很容易导致苗木的苗枯病或者猝倒病的发生。第二,在播种之前,应该对种子或者连作的土壤进行潜在病虫害的消除,以铲除病源以及虫口密度。第三,应该进行圃地休闲轮作,从而防治病原物与害虫等繁衍。第四,应该在土壤中施加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底肥,施加量应该适当充分。第五,应该保持苗木圃地的清洁卫生,对杂草、病株残体和枯落物进行及时的清除,从而减少病虫侵染来源。第六,可以将一些害虫喜欢吃食的植物种植在圃地的四周,从而将害虫引诱到一处,再进行集中的人工捕杀或者药剂防治,以有效地控制林业病虫害。

其次,是造林防治。在这个方面,主要是营造混交林、适地适树以及选择可以对抗病虫害的品种。然后就是通过抚育管理来实现病虫害的防治。应该进行中耕除草、整地施工来减少病虫害来源,增强林木的树势,从而实现其抗病虫害能力的提高。对一些受到病虫害的林木枝叶进行及时清除,也应该落地病叶、病枝和病果等及时清理干净,并且将其集中起来烧毁,以防止病虫害。除此之外,还应该对一些受到严重危害的树木进行及时清除,从而实现对林内卫生状况与通气的改善,为林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防治病虫害。

再者,应该对下木比较多,而且林木比较稀疏的林地进行封山育林,为林下植被提供保护。禁止对这种类型的林地进行开荒或者采伐放牧,给予林地以足够的空间与时间来恢复。同时,可以采取补植补播和天然更新等人工措施恢复森林。除此之外,还应该培育阔叶树种以渐渐实现对林分结构的改变,从而形成复层异龄林,以增加生物多样性。

3.2 生物防治

第一,可以采用微生物防治方法对林业病虫害进行防治。在很多昆虫体上,有真菌和抗生菌等微生物,可以有效防治天牛和马尾松毛虫等病虫害。另外,苏云金杆菌的各种变种制剂可以实现多种林业病虫害的有效防治。

第二,可以利用病虫的天敌昆虫进行防治。在森林害虫生物防治中,天敌昆虫防治技术非常重要,也十分有效。因此,可以通过引进、移植或者助迁等各种手段来增加森林中的天敌种群,以有效控制病害虫的密度,并且维护生态的平衡。

第三,可以利用益鸟来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比如啄木鸟、山雀和灰喜雀等。鸟类一直都是昆虫的天敌,而且以虫为食。因此,这种方法可以省去很多工作,而且还不会污染环境。应该对益鸟的巢和卵进行保护,并且人工挂鸟巢以引来益鸟,促进益鸟的繁衍,从而实现对病虫害的控制。

3.3 化学防治

对病虫害进行控制、消灭虫源的主要措施仍然是化学防治。在国内,采用化学防治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的森林面积占据了整体的70%左右。因此,应该在搞好预测预报的情况下正确使用农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从而获得较佳的防治效果。而化学防治包括杀虫剂和杀菌剂,杀菌剂包括保护剂、铲除剂和内吸剂。其中,常用的杀虫剂包括爱福丁、锐劲特和呲虫啉,常用的杀菌剂包括托布津、多菌灵、百菌清和粉锈宁。

3.4 物理防治

第一,可以采用铗鼠、蛹茧或者人工捕杀等手段进行病害虫的成虫与幼虫的捕杀。第二,可以通过扎塑料布、上胶环和捆毒绳等方式来阻隔害虫上树。第三,可以采用高温处理方式来对害虫或者病原菌进行消灭。比如,可以将林木种子曝晒在烈日之下。第四,可以在秋冬季配置涂剂对林木进行涂干,以防止林木害虫产卵,有害虫的时候可以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没有害虫的时候可以达到防止其他病害的目的。

病虫害防治常用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园林绿化 病虫害 防治

园林绿化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绿化事业亦加快发展,树木花草的种类及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在花草树木的 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会遭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从而使花草树木生长不良、畸形、腐烂甚至死亡,不仅降低花木的质量,失去观赏价值和绿化效果,而且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特别重要。

一、园林病虫害防治与苗圃地

城市各种园林绿地的苗木主要来源于园林苗圃,所以园林苗圃病虫害的防治直接关系到园林苗木的质量,关系到园林绿地景观的效果,关系园林植物后期的养护以及整个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病虫害防治问题。在苗圃病虫害防治方面可以做到两个方面。

(一)要从苗圃的卫生状况入手,苗圃的卫生是减少病虫害侵染的重要措施。其主要工作如下:苗圃地中病残体要及时收集,并加以处理,深埋或化学药剂处理。生长季节中要及时摘除有病枝叶,拔出病株,并对病土进行处理。园艺操作过程中要避免重复浸染,如摘心、切花是一定要防止工具和人对病害的传带。温室中的有病土壤及有病盆钵在未处理前不可能继续使用,在无土栽培时,被污染的培养液要及时清除,不得继续使用。在栽植苗木前进行深耕改土,耕翻后经过暴晒、土壤消毒后,可杀灭部分虫害。

(二)把好苗木的进出,严禁带有病虫害的苗木进入苗圃和销出。在苗圃里配备专门的园林病虫害的技术人员,在苗木进出时进行严格的检验,防治带有病虫害的苗木直接进入苗圃造成病虫害的交叉感染。同时在苗木出圃时也要进行严格的检疫,禁止带有病虫害的苗木流入城市园林绿地。若确实急需的苗木检疫出病虫害后也要经过处理病虫害后方可进出苗圃。

二、园林病虫害防治与植物检验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进口的、外地的花卉苗木源源不断流入本地,病虫害也会随之混入,爆发了大面积的病虫害,如:百锈病、樱花细菌根病菌由日本传入我国,给许多园林风景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对这些苗木必须进行严格检查,禁止带有病菌和虫害的花卉及其繁殖材料输入,防止病虫害分布区域的扩大和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这就要求遵守并严格执行植物检疫制度,防止新的病虫害的传播蔓延。

园林植物检疫的主要任务由三个方面:

(一)禁止危险性病虫害随着植物及产品由国外传入它不能传到无病区,并在检疫和由国内输出。

(二)将在国内局部地区的危险性病虫害封锁,分区把它消灭。

(三)当危险性病虫害侵入新地区时,应及时采取彻地消灭的措施。

目前,我国以颁布的与观赏植物有关的进口检疫对象(病害)由:柑橘溃疡病、桑萎缩病、苹果锈果病、柑橘黄梢病等。经检疫,如果发现由检疫对象应进行检疫处理。

三、园林病虫害防治与园林绿地施工

园林绿地施工是园林苗木进入城市绿地的最后一道关口,因此我们在这个环节也要重视园林病虫害的防治,为整个城市系统病虫害的防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防治因为种植了外来引进的带有病虫害园林树木花卉,造成病虫害的感染;同时也要注重当地病虫害对新种植苗木的危害,提高苗木的成活率。进购种植苗木前要严格检查苗木的植物检疫报告,没有检疫合格报告的苗木不能进入种植现场。如果发现购买苗木带有病虫害且不严重,但又急需时要对苗木进行病虫害处理后方可进行种植。带有严重病虫害的苗木应就地销毁,防治造成交叉感染,危害其它苗木。种植苗木前要对基地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深耕改土、耕翻后经过暴晒杀死部分病虫害。给苗木创造一个好的生长条件,增强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四、园林病虫害防治与后期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养护管理包括以下内容:科学施肥;合理浇水;松土除草;合理整形修剪,以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并结合修剪,清除病虫枝叶;做好绿地卫生,清除病株残体,减少侵染来源;对草坪、草花等进行合理轮作;结合翻地消灭越冬虫害等。同时做好园林病虫害的监控工作,在各个季节都有相应的易于爆发的病虫害,我们只有做好预防监控,掌握病虫害的流行区域和时间做好预防措施降低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的机率。在治理病虫害时要采取多种治理方法相结合,如: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微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等。根据不同病虫害和园林植物的特点采用各自相应的治理办法。例如:在古树的病害治理种常用物理机械的方法尽是治理,避免了化学药物对古树的危害。

五、常见园林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1、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用化学农药防治植物病虫害的方法,化学防治作用迅速、效果显著,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现已广泛应用。这种办法是应用有毒物质千扰有害生物的生理过程,从而将有害生物杀死、阻碍物质如抗菌素可阻止侵染物的扩展。排斥物质可影响害虫的感官,如散布难闻的物质。

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具有许多优于化学防治的特点,如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不产生抗性,且由于参与了生态调控能起到保护生态平衡、持续控制病虫害的作用。其缺点是防治效果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作用不如化学防治速效,人工培养有益生物的技术难度较高,能用于大量释放的天敌种类不多等。总的来说,运用生物防治进行生态调控是园林病虫害防治的发展方向,在园林病虫害可持续控制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在园林病虫害防治上应用较广的生物产品有细菌类的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管氏肿腿峰、周氏啮小蜂、阿维菌素、浏阳霉素、井岗霉素、烟参碱等。

3、微生物防治

微生物防治主要是通过某种特定的微生物侵入病虫害体,杀死或抑制其生长发育。紫云金芽孢杆菌是一种相当有效的防治虫害的微生物它只对蝶类(鳞翅目)的幼虫有致病效用。这种微生物能产生一种在幼虫肠内溶解毒素,是适用于约150种鳞翅目幼虫的特有的肠毒剂。在欧洲、美国和苏联的林区,已成功地用于防治15种主要鳞翅目害虫,包括落叶松毛虫、栋绿卷蛾、松带蛾和落叶松线小卷蛾。这种菌剂可从飞机上喷洒,对其他生物体没有毒害作用。

4、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通过热处理、射线、机械阻隔等方法防治植物病虫害。任何生物,包括植物病原物对热有一定的忍耐性,超过限度生物就要死亡。在园林植物病害防止中,热处理又干热和湿热两种方式。机械阻隔也能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 对于虫害来说主要是通过人工捕杀、诱杀(灯光诱杀、毒饵诱杀、植物诱杀、潜所诱杀),此外还可以通过热水浸种、烈日暴晒、红外线辐射来杀死在种子里的病虫害。

病虫害防治常用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6-0063-1

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实践中,防治方法有很多,但往往需要考虑各种病虫害的特征而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一般来讲,病虫害防治方案要坚持“安全、有效、经济、简单”的原则,一方面要尽可能地对人、畜、天敌、园林植物等无毒副作用,对环境无污染;另一方面,又要达到防治效果最大化,确保投入少、回报高,且简单易行。

通常,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方法包括植物检疫、园林技术措施、物理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等措施。本文主要研究化学防治病虫害的技术措施。

1 农药的种类

化学防治是指用农药来防治害虫、病害、杂草等有害生物的方法。化学防治措施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效率高等优点,但需要注意的是,化学药剂普遍具有一定的毒性,在有效防治的同时如果使用不慎或不按规定使用,则可能对人、畜、植物产生药害。

在生产中,使用的农药种类繁多,需要对其具有清楚的认识,以确保正确使用。一般来说,按防治对象来讲,农药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线虫剂、杀鼠剂、除草剂等。按照化学组成来讲,通常分为无机农药、有机农药、植物性农药和微生物农药。常见的无机农药包括砷素剂、氟素剂等,因其部分产品药效低、易残留且对环境影响大而受到限用或禁用;常见的有机农药包括有机磷杀虫剂、有机氯杀虫剂、有机氮杀虫剂等,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杀虫剂。而微生物农药往往具有专门的杀灭效果而广泛用于某些病虫害的防治,如白僵菌、青虫菌、BT乳剂、杀蚜素等。

而从农药的生产方式来讲,从使用方便的角度一般会将农药加工成不同的剂型,一般为粉剂、可湿性粉剂、浮油、颗粒剂和烟剂等。每种不同剂型的农药都需要不同的使用方法,在防治时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粉剂一般不溶于水,所以通常用于喷粉、撒粉、拌种或用来制成毒饵。需要注意的是,粉剂不能用来喷雾,否则易产生药害。可湿性粉剂通常在用水稀释后作喷雾用。乳油如敌敌畏乳油、甲胺磷乳油等通常需要经过加水稀释后进行喷雾。使用乳油防治害虫的效果一般比其他剂型好,触杀效果高,残效期长。颗粒剂主要用于土壤处理,具有药效长的优点。烟剂可以燃烧,使原药受热在空气中结成飘浮状的微粒,适用于防治高大林木的害虫或温室中害虫。

2 农药的使用方法

农药的使用方法有很多种,在生产实践中需要根据病虫害的发生和使用的药剂进行选择。

喷雾是化学防治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喷雾是将乳油、水剂、可湿性粉剂,按所需的浓度加水稀释后,用喷雾器进行喷洒。喷雾时要尽量做到喷施均匀、周到,使植物表面充分湿润,但基本不滴水。喷雾时要顺风或垂直于风向操作,严禁逆风喷雾,以免引起人员中毒。拌种是种植前进行的防治措施,即将农药、细土和种子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的用药方法,常用于防治地下害虫。毒饵是将农药与饵料混合在一起的用药方法,常用来诱杀蛴螬、蝼蛄、小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熏蒸通常用于保护地种植这样的密闭空间,可以有效杀灭害虫和防治病害,通常也用于仓库杀虫。

此外,还有防治园林树木体内害虫如天牛等的注射法、地下根施农药、喷粉、毒笔、毒绳、毒签等方法。

3 化学防治的注意事项

由于农药使用不当会造成对园林植物的毒害作用也就是药害,加之许多园林植物比较娇嫩,如幼苗、花卉等极易产生药害,所以,用药时必须科学、合理施用,以确保生产安全。

一是要避免产生药害。药害的产生通常是由于使用农药的剂量过大或药物浓度过高引起的;施药时的天气也是产生药害的因素之一,一般在高温、潮湿等恶劣的天气条件下用药,容易产生药害。此外,园林植物在细苗期、开花期等时期也更容易遭受药害。

要避免药害的产生,必须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书》用药,控制用药浓度,不得任意加大使用浓度,不得随意混合使用农药。同时,在施药时间上应选择在早上露水干后及11点前,或下午3点后用药,避免在中午前后高温或潮湿的恶劣天气下用药,以免产生药害。由于园林生产具有场地的固定性和生产的长期性,所以还要避免长期单一地使用一种农药进行防治,因为这样会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而降低药效,应注意在不同的年份或季节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

二是正确选择农药。农药的选择应该经过综合的考量,如对园林植物的生长习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农药的性能等因素进行了解后,进一步选用正确的品种和用药量。还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已经广泛应用,应尽量选择此类药剂。

三是正确混合使用农药。混合使用农药可以同时防治多种病虫害,且可以减少农药喷施的次数,提高农药的使用率,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正确混合使用农药对于一般人员来说是个难题,需要进行学习以掌握科学的使用方法。在生产中,要避免将易产生化学反应的农药混合使用。如酸性农药不能与碱性化学物质混合使用,因为两者会产生分解从而导致农药失效。其次,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农药混合使用,不能将属于同一类型农药中的不同品种混合使用,以免导致交互抗性的产生。

总之,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广大园林生产者应当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以保障园林生产的顺利进行和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马英玲,韦春义.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广西林业,2004-01.

[2] 吴国新,姚方,张蕊,杨娟.园林植物生长的生物环境调控.经济研究导刊,2011-05.

病虫害防治常用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绿色防控技术;病虫害;农作物

中图分类号:S4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2059

引 言

所谓的绿色防控技术指的是以生态调控为前提,通过综合使用科学用药、物理诱杀、生物调控、田间管理等各种绿色植保防控技术,以达到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安全、经济、有效地防控的一种技术。绿色防控技术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化学农药用量的减少,生态环境的保护,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而且有助于农产品产量的提高。因此,对绿色防控技术展开讨论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1 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1.1 选用抗病虫品种

农作物种植在选种时应该优先考虑控病虫害的品种,这也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农作物种植实践结果表明,选用抗病虫害的品种,不仅有利于对病虫害的防治,而且有助于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的提高[1]。因此,农作物选种时,在保C优质高产的基础上,应该优先选种具有强抗病虫害的品种。

1.2 栽培管理

栽培管理阶段,应该加强田间排水管理,以使田间湿度得到降低,从而避免病虫害的出现;与中耕除草相结合,对埂边、田间的杂草进行及时地清理,铲除病虫藏身之所;及时清理农作物病残体,以防止其他植株被病菌侵染,秋季耕种时要注意深翻,减少病虫越冬场所。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对平衡施肥技术和测土配方施工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以增强农作物抗病虫害的能力。

1.3 性诱剂诱杀

这种病虫害防治技术是目前我国积极提倡和推广的绿色防控技术。性诱剂诱杀技术的原理为:通过人工合成的雌性害虫释放的性信息素,来对田间的雄性害虫进行吸引,并将吸引来的害虫诱杀在诱捕器内,这样一来,雌性害虫不能得到,就无法有效地进行繁殖,从而有效的减少了害虫后代的数量,以达到病虫害防治的效果。目前,利用这种技术能够对小菜蛾、三化螟、斜纹夜蛾、甜菜夜蛾以及玉米螟等害虫进行有效地控制。这种防控技术不仅能够对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而且还有利于农作物产品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1.4 色板诱杀

科学研究表明,大多数昆虫都具有趋色习性,主要为绿色和黄色2种颜色,甚至有些昆虫这种倾向非常强烈[2]。因此,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时,可以充分利用昆虫的习性,诱集益虫捕食害虫或者直接诱杀害虫。利用色板诱杀害虫属于一种无公害、绿色生产的防止措施,同时也是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起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比如,利用黄色黏粘板对斑潜蝇、白粉虱和翅蚜等害虫进行诱杀。

1.5 杀虫灯诱杀

有些害虫具有趋光的特性,可以利用害虫的这一特性制作杀虫灯对其进行诱杀。频振式杀虫灯是目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应用和推广范围最广的杀虫灯。频振式杀虫灯的工作原理为:利用高频电子灯光对害虫进行诱集,通过高压电网击晕后的害虫落入接虫袋,通过化学药剂或者人工方法等措施将害虫消灭[3]。频振式建杀虫灯的优点有很多:对益虫的伤害小,它主要的诱杀对象都为害虫;控制范围广,一盏灯可以对2~3.3hm2范围内的农作物进行有效地控制;诱杀力强、诱杀害虫种类多,该灯能够对1300种左右的害虫进行诱杀;集中连片效果佳,该灯连续、连片和集中使用能够取得较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经济且操作简单。杀虫灯的使用极大地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而且使农民的劳动强度得到了有效地减轻。除此之外,农药投入的减少,对人畜的安全也起到了保护作用。

1.6 糖醋液诱杀

利用糖醋液对害虫进行诱杀也是当前绿色防控技术的一种,该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害虫趋化性的特征。利用糖醋液诱杀的害虫包括小地老虎、黏虫、金龟子和鳞翅目等[4]。除此之外,利用糖醋液还能够对害虫的发生情况进行有效地预测,从而为害虫的防治提供依据。该技术除了具有较好的虫害防治效果之外,而且还没有农药残留,对生态环境和人畜安全也起到了保护作用。

1.7 避雨控病

避雨控病这种技术主要被应用于葡萄种植生产中。该技术具体应用措施为:在雨季开始前,搭建简易避雨拱棚于葡萄树冠顶部,以保证葡萄的果、花、枝蔓和植株不被雨淋。在葡萄种植过程中,应该将导致葡萄植株病害产生的环境因子截断,以控制或减轻褐斑病、霜霉病、白腐病等病害的发生,从而为葡萄质量和产量的提高提供保障。

1.8 化学防治

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想要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农药的使用是无法避免的。所谓化学防治技术主要包含以下3个方面:使用环保型(低残留、低毒、高效)的农药,同时要注意用药的时间和剂量;有针对性的使用粉尘剂、烟雾剂和复配农药等农药,适量地使用天然无残留的化学制剂;为了使施药效果得到有效地提高,还可以采用新型施药器械,这样不仅有利于农药有效性的提高,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药的用量。

2 绿色防控技术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 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绿色防控示范推广工作的有效开展,绿色防控技术在农作物病虫防治中的应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技术储备不足。具有较强实用性的绿色防控技术还比较少,从而导致绿色防控工作发展缺乏后劲;推广方式不合理。绿色防控技术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上层和业内进行得热火朝天,而下层和业外仍然继续采用传统技术;示范推广范围有限。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展区不能构成规模,以致于无法引起社会和政府的广泛关注;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单一。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程度低,系统性较弱。

2.2 对策建议

绿色防控技术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推广应用,是从根本上保证食品安全的关键,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要想做好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则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要不断加强绿色防控示范推广能力的建设,全范围、多层次地对绿色防控技术人员和农民进行培训;加大对绿色防控推广应用工作的投入,增加先进技术人员的引进,适当地增加经济扶持力度和经济补贴,推广先进绿色防控设备器械的应用;创新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模式;加强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集成,优先选用生态、物理和生物等防治技术,同时要加强对各种有效控制技术的优化配套。

3 结语

绿色防控技术有很多,包含了选用抗病虫品种,栽培管理,性诱剂诱杀,色板诱杀,杀虫灯诱杀,糖醋液诱杀,避雨控病,化学防治等技术。虽然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不管是在防控效果还是防控速度方面,跟传统的化学农药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站在全面、长远的角度来看,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是我国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杨栋.构建新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探讨[J].新疆农业科技,2015(1):29-31.

[2]张红星.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6,36(20):3-4.

病虫害防治常用方法范文第5篇

森林病虫害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我国是世界上受森林病虫害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年均发生面积1.7亿亩,年致死树木4000多万株。年成灾面积占乔木林受灾总面积的50.69%,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生态服务价值损失达1100亿元。而四川省林业有害生物年均发生面积高达1100万亩以上,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十亿元,已成为制约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森林病虫害防治是非常重要且关键的工作。

2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法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指对森林、林木、林木种苗及木材、竹材以及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森林植物的病害、虫害、鼠害的预防和除治。在生产实践中,一是要积极促进林木生长,增强抵抗病虫害危害的能力;二是要注意清除病虫来源或抑制其繁殖和活动,阻止其传播和蔓延,采取必要的防治方法。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具体可分为营林措施、植物检疫、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人工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其中植物检疫是预防性措施,营林措施是基础,生物防治是方向,化学防治是关键,物理、人工防治是辅助措施,而化学防治是关键,也是生产中常用的防治方法。

3化学防治的概念

化学防治就是指利用化学药剂来防治森林病虫害的方法。适用范围广、收效快、方法简便、使用时受季节和地域的影响较小,使用方法灵活多样,在一定条件下,能快速消灭害虫,压低虫口密度。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广泛应用,是森林病虫害防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化学防治也存在一定缺点,长期使用化学药剂易产生药害,会有农药残留污染环境,多次使用同一产品会使虫害产生抗药性,也有可能造成病虫害的再次爆发、杀伤天敌等。因此,在化学防治技术中,合理使用农药非常重要。

4化学防治中农药的合理使用

农药是指用于防治农、林、牧业及产品和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害虫、螨类、病菌、线虫、杂草、鼠类等的化学药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常用根据不同用途一般可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线虫剂和杀鼠剂7种类型。

4.1正确选用农药

根据不同的防治对象,选择不同性能的农药。不同的防治对象有不同的病理学、生物学特性,应针对不同的防治对象,选用合适的药剂、浓度、用量进行防治,才能得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如对楠竹食叶害虫———竹螟的防治,要对竹螟危害特征、生活习性等进行了解后再选用正确的农药开展防治。在竹螟幼虫幼龄期,可用90%敌百虫,或50%敌敌畏1000倍液,也可使用50%马拉硫磷乳剂500~800倍液喷杀。每隔7~10d喷1次,连续2~3次,对幼虫防治可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4.2抓住合适的时机施药

要找准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机,在诊断和调查的基础上,了解病虫发生发展的动态,抓住病虫薄弱环节,开展化学防治,才能收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如食叶害虫樟蚕,它有卵、幼虫、蛹、成虫4个虫态,对于成虫期的樟蚕,可以采用物理防治,用灯光诱杀;蛹期可采摘集中处理;只有针对1~3龄幼虫群集性的特点,在4~5月幼虫期开展化学防治才能收效明显。

4.3改换或交替使用农药

长期使用一种或同一类农药防治一种害虫或病害,容易使害虫或病菌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我国早在1963年就已发现棉花红蜘蛛对内吸磷产生抗药性。一种害虫或病原菌抵抗一种药剂,往往对同一类型的其他药剂也有抗药性。但不同类型的药剂由于对害虫或病菌的毒杀作用不同,害虫和病菌就不表现抗药性。轮换使用几种不同类型的农药,是防止害虫和病菌产生抗药性的有效措施。

4.4混合使用农药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对病虫害具有不同毒理作用的农药混合使用,可以同时兼治几种病虫,这是扩大防治范围,提高药效,减缓有害生物对药剂的抗药性,弥补某些农药的不足,抓住防治有利时机,节省资源的有效措施。如敌敌畏和三氯杀螨矾混合使用,可发挥杀伤力大、见效快的特点,又能发挥药效时间长的优点,对防治红蜘蛛效果显著。但有些农药是不能混合使用的,酸性和碱性农药不能混合使用,生物制剂不能和杀菌剂混合使用。只有经试验找出作用机理不同,混用后不降效,甚至能增效的药剂混合使用,才是科学、合理的措施。

4.5安全用药

农药具有使用简便、经济、效果高、适用于机械化等优点,是森林资源保护中重要的防治手段之一。施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草、鼠害,是夺取农林业丰收的重要措施。用药不当会造成人、畜中毒,对林果产生药害。会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比如,高毒农药和高残农药不准用于蔬菜、茶叶、果树、中药材等作物,也不准用于防治卫生害虫,同时也不能用于人口聚居的城市园林病虫的喷防。因此,安全用药十分重要。从农药供应、运输、保管和使用过程中都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在防治作业中正确使用农药,同时了解农药毒性以及中毒症状和急救治疗方法,使农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发挥积极的防治作用,是采取化学防治非常重要的措施之一,安全有保障,才能顺利、有效地开展防治工作。

4.6保护天敌,减少用药

森林害虫天敌很多,有赤眼蜂、肿腿蜂、灰喜鹊、大山雀、瓢虫、啄木鸟等等,当天敌数量较大时,充分利用自然控制害虫的作用,应注意化学农药种类、剂型的选择,合理轮用、混用,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尽量采用低容量、超低容量喷雾;选择适宜防治时机,尽量避免在天敌大量出现期施药;控制用药次数或改进施药方法,避免大量杀伤天敌,加大天敌保护,维护生态平衡。

5施药方法

在使用农药防治森林病虫害时,需要根据药剂、林木与病虫害特点选择施药方法,以充分发挥药效,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方法有喷粉法、喷雾法、拌种法、种苗浸渍法、土壤处理法、烟雾法、注射法、毒环法等等。下面主要介绍两种施药方法。

5.1超低容量喷雾

超低容量喷雾是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技术,其施药液量不超过5L/hm2。它是通过一个特殊的雾化装置器将少量的油剂农药分散成细小的雾滴,使其均匀覆盖在林木表面上,达到防治病虫的目的。所用农药剂型为乳油、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水剂和悬浮剂等。具有喷洒的药液浓度高,雾滴直径小特点,功效高、省药、不用水、效果好、费用低等优点。一是工作效率高,人行喷雾速度每秒钟可达0.5~1m。二是用药少,由于雾粒小,飘移覆盖面积大,可比常量喷雾节省用药量10%~30%。三是效果好,超低容量喷雾是将少量油剂农药分散成细小的雾滴,均匀地覆盖在林木表面达到防治目的,所以效果非常好。四是浓度高,药效长。药剂有效成分可达80%以上,因此残效期相应延长,防治适期也可以适当延长。五是不用水(或用水很少),干旱地区,以及山高陡峭林区更为适合,减少了缺水和运水带来的不便,节省人力物力带来的费用,大大节约了防治成本。

5.2喷烟

喷烟也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喷烟机是施放烟剂防治病虫害的一种新型高效能机械。喷烟雾滴很细,达直径1~50μm,能持久地悬浮在空中,弥漫和渗透到作业区的每一角落,适用于大面积森林、果园病虫害防治。作业时,要结合当时的气象条件和地形,确定喷烟作业的前进方向和路线。日落后到次晨黎明前是喷烟的有利时间。因为此时地面层气温和近树冠气层大致相似,当烟云上升到一定高度,不再继续上升,停留在“温度逆增层”,有利于岩雾的熏杀作用。树高10m以下的矮林适宜傍晚喷烟,树高10m以上的高林适宜早晨喷烟。阴天,若风速在1m/s以下(无风或一级风时)可全天进行喷烟作业,夏天阵雨过后可抓紧喷烟,有雾或露水的早晨也喷烟。喷烟应在害虫幼龄时期、活动盛期或病虫发生初期进行。如松毛虫防治要在幼虫3~4龄前,病害防治要掌握在病菌侵入寄主前或孢子扩散期进行,这样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6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