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范文第1篇

为了对施工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施工企业首先应建立、健全项目成本管理责任体系,按照成本管理形成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流程,指导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实施;进而应明确管理业务分工和责任关系,将项目成本管理的目标分解并渗透到各项工作中去,并实行统一管理。

在进行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时应遵循5个基本原则:

成本最低化、全面成本管理、成本责任制、成本管理有效化、成本管理科学化。下面从成本管理的3个具体阶段进行论述。

1投标阶段成本管理

在此阶段,成本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项目成本的构成进行合理分析和科学准确的预测。在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后,报价人员应依据企业定额计算出拟完成投标工程所需发生的计划成本,在掌握工程成本的基础上,再根据工程所处的环境和条件,确定在该工程上拟获得的利润、预计工程风险费用和其他应考虑的因素,从而确定合理的成本控制对策、投标策略,以及合理的投标报价。在投标报价中既要考虑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也要分析招标项目的特点,按照工程项目的不同特点、类别、施工条件等来选择报价策略和成本对策。常见的投标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平衡报价法、多方案报价法、增加建议法、无利润报价法、许诺优惠条件法等。一般在投标过程中,在不提高总报价的前提下采用较多的是不平衡报价法。该法对早期完成的和预计工程量将增加的分项工程会适当调增单价,对后期完成的和预计实际工程量将减少的分项工程适当调减单价,以利于早期获益,减轻资金使用成本。由于招投标活动的竞争主要是价格的竞争,因此不管采用何种策略,成本管理与控制在投标阶段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成本预测既是成本管理工作的起点,又是成本事前控制成败的关键。所以对施工成本的预测不仅要依靠经验估计,还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方法予以准确估算,使估算结果在成本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2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

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是实现成本目标的主要手段和核心内容,是以目标成本为控制标准对实际成本支出实施的有效控制。项目成本预测是项目成本计划的依据。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要对项目计划期内的成本因素进行分析,在对合同内容进行全面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合同造价分析,加深成本核算人员对合同内容的理解。根据与业主签订的工程合同、补充合同、有关的会议纪要,业主的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图纸,答疑书,以及投标书、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企业定额和企业责任成本编制有关规定,做好成本计划,建立控制目标,为增收节支把好第一关。因此,要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企业组建项目部,按原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成本测算进行交底,制定项目目标成本,对项目部进行成本管理流程交底,并制定相应的成本考核制度及奖罚制度,与项目经理部签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责任书应明确责任成本目标、工期目标、工程质量目标、考核兑现及奖励办法,以确保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工期、文明施工、预测利润等管理目标的实现。

(2)项目经理依据企业成本管理流程向项目部各成员进行工作交底,各成员按其职责并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组织安排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进场,展开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做到每一项目从开始到结束都能及时反映其进展情况,以便管理人员及时做出决策、调整措施,最终更好地控制成本。

(3)施工过程中加强劳务分包合同管理与分包结算管理。项目开工前,企业主管部门要深人现场,准确测算并下达《项目劳务分包内部基准单价》,指导、协助项目部开展分包管理策划。项目部与分包单位在分包单价确定前应充分考虑市场行情,根据市场资源和项目总管理状况,采用邀请招标、议标、推荐、集体决策等灵活多样的形式,选择信誉较好的分包队伍,并保存分包过程中的各项记录。项目经理部应健全分包合同台账、分包结算台账,健全完善劳务分包队伍管理评价体系,引人市场竞争机制,逐步建立劳务分包队伍内部市场,确保一批有实力、讲诚信的专业化队伍为企业所用。严格按照企业分包合同管理流程及分包结算管理程序进行控制,分包合同应尽量为闭口合同,避免在合同执行和纠纷处理中留下隐患。

(4)加强工程材料成本管理。由于材料费占工程成本的比例最大,因此节约材料成本是降低工程成本的关键。项目经理部对自行采购的主要材料进行市场行情调查,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积极改进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及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节约采购费用;合理堆置现场材料,组织分批进场,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根据施工程序及工程形象进度,周密安排分阶段的材料采购计划,保证工期与作业的连续性,用好、用活流动资金,降低存储成本;严格材料进场验收和限额领料制度;制定并贯彻节约材料的技术措施,合理使用材料。

(5)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提高机械使用率。项目部编制施工方案时必须在满足质量、工期的前提下合理使用施工机械,力求使用机械配备最少和机械使用时间最短,最大程度地发挥机械利用效率。做好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工作,操作人员应坚持搞好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使机械设备能始终保持良好状态。

(6)项目经理部应坚持每月对项目当月的成本盈亏进行核算分析,企业应坚持每个季度对项目经理部成本盈亏进行核算分析。通过具体核算分析,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以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纠偏。通过成本分析,可以从账簿、报表中反映成本现象,探究成本实质,从而增强项目成本的透明性和可控性,加强成本控制,为实现项目成本目标创造条件。

(7)及时办理现场签证、索赔工作。工程索赔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建筑业企业赢取利润的重要手段。工程索赔形成于施工的全过程、全方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很强的工作。施工企业应成立专门的二次经营小组,配备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施工经验、熟悉法律、应变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专业人员。二次经营小组应树立法制观念,增强索赔意识,在招投标、签订合同和施工全过程中尽早预测,随时发现可能引起索赔的因素。工作中应充分理解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及业主、监理、施工企业签订的合同协议和各项往来性文件,踏踏实实地做好索赔管理基础工作,严格按程序办事。这样才能把索赔工作处理好,才能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最终帮助实现效益最大化。

3项目完工阶段的成本管理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升本的院校系级教学档案问题对策

随着专升本的成功标志着一所院校办学层次的提升。它的办学规模、硬件投入以及教师素质都达到了一定水平,但从管理模式上仍需进一步转变和提高,以更好地适应本科院校的教育体制。系级教学档案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向本科管理模式转变过程中,地位更加重要,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档案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管理,良好的教学档案管理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科研管理的科学化,进而加快学校向本科教育转型的进程。反之,如果轻视教学档案、疏于对教学档案的管理,则极容易导致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处于无序状态,使高校的转型流于形式。本文就升本后加强系级教学档案管理,充分发挥其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新升本院校系级教学档案的内容、特点和作用

1.1 系级教学档案的内容

由于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是一项复杂的实践活动。因此,反映这一实践活动的教学档案的内容庞杂,且形式多样。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七类:

(1)教学计划管理方面:主要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自编教材或讲义、校历、课程表等。(2)教学状态管理方面:主要包括教学管理工作规章制度、选修课开课汇总表、教研室听课表(或卡)、教学实训、毕业实习资料(实习计划、实习任务指导书、实习学生分组情况登记表、实结)、实验教学文件(实验教学计划、实验教学大纲、实验仪器设备使用情况、实验成绩等)、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或设计)等内容。(3)考务管理方面:主要包括系内和学校期末考试试卷、考场及监考教师安排等内容。(4)学籍管理方面:主要包括学生入学学籍登记表(或卡)、学生学籍变动、奖惩记录、考试成绩等内容。(5)教师工作量及业务考核方面:主要包括教师授课情况、工作量计算、承担科研及发表学术论文等内容。(6)教学工作年度总结和教研、教改总结等内容。(7)师资培养方面包括师资培养计划、教师业务进修情况、师资队伍建设材料。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学术梯队建设;科研和教改实践、学术研讨等。

教学档案是全院师生的劳动成果,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信息资源,是系级教学历史真实面貌,体现了一所学院成长、发展、壮大的历史见证。

1.2 系级教学档案管理的特点

系级教学档案是教师、学生从事教学管理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系级档案管理工作的核心。它既不同于文书档案,也不同于科研档案,其特点如下:

(1)档案来源的分散性。它来自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由教与学两方面材料转化而来,一方面包括了教育改革、教学计划、教学总结、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等文件,及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本校教学主管部门的有关教学工作的规章制度、数据统计、分析资料等,另一方面也包括了学生工作的总结、学生的实习鉴定、见习鉴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实验成绩和毕业论文等。

(2)档案的原始性。教学档案是系级教学活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中所形成的历史记录。反映系级教学工作的全貌,记录着教学管理活动的真实过程。它主要包括系级有关教学工作会议的记录、简报,以及各种教学制度、规定、办法条例等教学工作文件。

(3)档案的专业性。系级教学档案工作既要遵循人才培养方案的共性,也要根据系级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时分配的不同,遵循其专业性特点。

(4)档案资料的多样性。由于教学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在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教学的需要,必然会形成不同形式的材料。除了纸质的文件材料、教材、学生学籍外,还包括音像、电子、照片、光盘等类材料。

1.3系级教学档案的作用

(1)系级教学档案是真实的原始资料。系级是高校基层的教学部门,系级教学档案是在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原始资料,真实、客观地记录了在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的教学管理工作,全面地反映了教学工作的进程和特点,是今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活动不可缺少的,是改进教学工作、促进教学交流、提高教学质量的依据和参考。对今后各项工作的开展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2)系级教学档案是重要参考依据。为了有效地进行教学管理和开展教学活动,系领导和教研室主任必须切实掌握有关的档案信息。在熟悉教学情况、总结教学经验、制定教学计划和处理存在问题时,不可能单纯地只凭个人记忆,而是往往需要去查阅档案记载。因此,教学管理、教学实践和教学信息反馈都离不开教学档案,它可以为这些教学工作提供比较详尽的参考依据。

(3)系级教学档案是教学评估的基础。开展教育评估是现代教育的要求,也是国家对高校进行宏观管理的一种手段,无论国家对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如何确定,高校在进行教学评估时,必然要通过查阅相关档案,最终都要凭借大量的档案材料,才能对某一高校作出客观、全面、真实的评价,在对教学条件、教学状态、教学效果进行跟踪调查和分析时系级教学档案可以提供比较完整、系统、真实可靠的信息和数据,是高校搞好教学评估工作的重要基础。

2、新升本院校系级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升本的院校一般是由专科学校升格而来,本科层次办学时间短,由专科向本科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专科层次的档案管理发展到本科层次的档案管理也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加之档案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偏少,在教学档案管理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1)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建立和健全教学档案的归档制度,是做好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由于新升本院校重点考虑的是学科专业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重点投入放在改善教学条件和提高教学质量上,对教学档案管理没有高度重视,也没有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档案材料存在不全的现象,具体负责教学档案的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业务体系指导和管理规章的约束。系级教学档案应如何保存?哪些文件材料由系里保存?哪些应交由教务处或院校档案部门保存?应如何整理文件材料? 没有统一管理要求。

(2)档案意识淡薄。系级档案管理是一种事后行为很容易被人们忽视。系级档案涉及教学、科研、学生等多种资料,绝大部分来源于教学一线的教师和学生。一方面,一些教师认为教学科研成果、文件材料等是个人的心血,没有必要交给系级保存、归档;另一方面,学生的材料又分散在不同的部门,有的存放在学工处,有的存放在教务处,有的存放在招生就业处,有的分散在各系(学工大队部)中,这样就造成了教学档案收集不够完整,归档质量不高,一些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有价值的文献资料丢失,难以发挥教学档案应有的作用。

(3)教学档案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随着新升本的院校办学层次的提高,办学规模的扩大,教学档案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工作量增加了但教学秘书队伍的编制却没有增加,大多数还是一个人干。教学秘书往往兼职教学档案员,由于工作量大,工作繁琐,因而难以全身心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无专人管理,无固定保管场所,大量的原始教学资料处于没有规范整理、零散而不成体系的自然状态。具体表现在该收集的材料没有收集,或者是只重视红头文件的收集,而不重视各部门、各系在运行过程中自己所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的、真实的文件材料,致使教学档案杂乱而无体系性,残缺而无完整性,有些材料缺乏可靠性,严重影响了档案的质量。

(4)档案管理手段落后。不少档案管理人员缺乏档案管理专业知识,计算机管理的应用能力较弱,办公自动化、管理科学化水平较低,对教学档案的管理还是以传统的管理方式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系级档案管理的效率。

3、加强新升本院校系级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3.1 提高档案意识,加强系级教学档案工作的管理

系级教学档案是院校教师及学生从事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原始材料,是院校教学工作方针、政策的真实写照,是院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和主要参考资料。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档案工作的范围已不仅是搜集、保管和利用档案,它的工作面已延伸到行政管理等方面,这些职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对档案工作的认识程度。

在院校中,档案工作是否得到重视,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评价一所院校管理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因此,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教学档案在院校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应重视和关心系级档案管理工作,把教学档案管理规范化工作真正纳入系级教学工作计划中,配备有一定管理水平且责任心强的档案管理人员,切实提高系级教学档案管理水平。

3.2 严格系级教学档案的管理和归档制度

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一种动态的存在方式,仅靠档案管理员的宣传是不够的,还需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在收集整理各类教学资料时,要做到完整、规范并及时进行编目统计,使教学档案的收集工作同计划管理相结合,保证能按时完成建档工作。鉴于院校教学工作的连续性和长期性,可在每学期开学和期末两个时间定期收集整理、归档。对参与教学活动的人员要明确责任和任务,规定时限要求,并进行相应的登记、考核和奖惩,使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收到实效。

3.3 系统、完整、科学地收集档案材料,提高教学档案的服务水平

要提供一份科学完整的教学档案,必须从教学材料的收集开始。由于各院校办学规模、办学定位及内部管理模式的不同,教学档案管理方式也有所不同。例如我院教学档案主要由下列部门形成:招就处形成招生、就业情况信息;教务处形成学生个人基本状况、学业成绩、毕业和学位情况信息;学工处和系学工大队形成学生在校表现状况和奖惩信息;各系形成学生学习考试原始记载和专业实习、实训状况记载信息等等。加强系级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及时准确地提供档案材料,发挥教学档案的作用。因此,以江西警察学院为例应建立以档案馆为主导,教务处、学工处和各学工大队、招就处、各系为主体的教学档案收集网络。在“分类法”与“工作规范”的指导下,明确各级管理内容、管理职责,实行分工合作,集中归类,信息共享,把静态的档案转换成动态的信息,为院校的教学和师生服务。

3.4 加强教学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学档案的科学管理水平

教学档案是院校的宝贵财富,教学档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在当今信息化时代里,如果档案工作仍停留在收集、整理、保管及被动提供利用的水平上,是适应不了形势发展需要的。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普及,院校的档案管理者要充分利用档案管理的丰富性、教育性、综合性等优势,加强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逐步实现档案管理和开发利用的数字化、网络化,利用统一的网络平台整合档案信息资料,使档案信息的产生、传递、存储与利用形成一个全面、合理的网络信息系统,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总而言之,系级教学档案是学院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院由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必须把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使教学档案,在学院的教学管理、优化人才培养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中发挥出积极作用。

个人简介: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以生为本;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019-02

一、构建学生工作管理信息化体系的必要性

1.高职学生特点所需。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课相对薄弱,自我学习能力不强,自我管理不严,迟到、旷课严重,传统学生过程管理无法监督。教育学有个观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就需要我们突破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方法、手段。

2.高职学生工作适应新时期所需。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多校区,学生规模上万;管理职能增加,由单一的管理教育向服务转变,如学生资助管理、绿色通道、心理健康建档筛查等。这些都需要打破传统纸质办公、手工作业的固有模式。

3.信息化发展必然。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应用软件技术的推广,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当今教育工作的“热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实施、应用和升级已是大家研讨的重点对象。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数字化校园建设,构建学生工作管理信息化体系是提高学校管理效率、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手段和载体。

二、现有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1.系统体系不完善,功能单一,覆盖面窄。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推行“数字化”校园工程,但主要集中在网络建设、网络使用,保证学生、教学上网需要,对学生工作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考虑较少,大多数学校仅限于教务管理系统、财务收费系统等,部分学校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也仅停留于对学生基本信息进行“增、删、改、查”等简单功能上。

2.各系统数据库不统一,数据不一。由于高职学生中途退学、休学,甚至不管学籍,一走了之的现象较为普遍,因而导致学校很难对在校学生说出一个准确数字。主要是因为各系统建立的时间不一、开发公司不一,导致数据库接口不开放,基础数据不能及时共享等。

3.应用推广度不够。目前部分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是由公司开发成品,直接拿到各学校使用,但不同单位管理模式、方法和流程不一,未进行有针对的二次开发,导致“水土不服”,并未提升工作效率,反而增重负责,导致学生工作管理者、辅导员和学生等不愿使用。

三、构建新型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点

1.以生为本,服务学生成长。构建本系统的主要思想就是“以生为本,服务学生成长”。如一:学生日常管理子系统中对学生考勤管理,可以采用指纹打卡或教师课堂考勤网上录入学生课堂出勤情况,如果一个学生课堂缺勤达到不同数量,可采用不同的颜色对其个人进行警示,同时辅导员、任课教师也可看到其出勤情况,对其进行必要的教育管理。

2.数据接口统一,数据共享。构建此系统时打破原有的数据接口不统一,无法实现数据共享的问题。系统统一规划,共享数据接口,数据库采用SQL2005或Oracle,不同子系统可以数据互访互调。

3.体系完善,结构清晰。根据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工作职责与特点,为更加合理有效第构建管理信息化体系,把体系分为“1个核心数据库,4个管理模块系统,10个子系统”。“1个核心数据库”即为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共享中心;“4个管理模块系统”即根据学生管理工作职责与需要,分为“学生管理”、“学生成长与服务”、“学生个人评价”和“管理绩效”四个管理模块系统。

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体系各子系统功能简介

针对高职学生工作管理与服务权责,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体系包含了我们前面所提及的全部核心系统和子系统(功能系统),现在就各主要模块的基本功能作一个简要分析。

1.核心系统。核心系统同时作为一个数据中心,主要提供全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信息收集、处理、存储、交换,以及用户管理等功能,其数据中心所拥有的数据不仅包含学生自身的各种信息,而且包括各种与学生有关的文件资料。它没有直接的用户,但又同时为所有使用本系统的用户提供服务。信息系统应有专门的维护人员进行维护,以保障其持续正常运行。

2.信息系统。主要有关学生相关信息的平台,并且按院、部门、单个学生来、查询、审核。

3.学生基础信息管理系统。主要负责对学生基础信息管理,采用系统编号的管理模式。主要提供对学号、学生身份证、学生家庭信息、学生简历、学生在校异动、学生联系方式的查询服务。

4.公寓管理系统。其功能包括学生入住、学生寝室调换、学生退寝等,主要管理者为公寓管理部门,主要权限为调用数据中心学生学号、考生号等信息进行学生入住、对学生在公寓住宿情况的统计、修改、审核、统计等。

5.学生档案管理系统。主要是对学生档案入校后的管理、主要管理者为学校学生及二级院系学生事务办公室,含档案入库、退学、休学、毕业离校档案的管理,并可以进行录入、修改、审核、统计等。

6.学生就业管理系统,主要是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创业、就业数据的管理、主要管理者为学校就业与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含学生投放简历、学生就业情况、学生创业情况的管理,并可以进行录入、修改、审核、统计等。

7.学生奖惩管理系统。包括学生处分管理、学生奖学金评定系统和学生三优评定系统、学生违纪记录系统。

8.学生资助管理系统。主要是帮助学生在生源地、绿色通道等有关学生资助方面的事务,将相关信息传送给财务系统,并可以进行录入、修改、审核、统计等。

本文从学生工作管理体系出发,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和特点。同时结合信息技术,实现学生工作的信息化管理。设计完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并对系统模块进行解释和分析。

参考文献:

[1]胡红霞,孟治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

[2]纪楠.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J].科技向导,2012,(08).

[3]倪玉林.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研究[J].中国外资,2011,(05).

[4]杨晶晶.爱心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01).

[5]吕爱玲.浅谈院系两级管理体制下的学生工作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10,(12).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铁路工程,实施阶段,成本管理,动态管理

1.铁路工程实施阶段成本动态管理的基础和原理

铁路工程实施阶段的动态管理,主要为了迎合实施阶段成本的动态变化趋势,以提高工程成本的控制水平,在研究实施阶段成本动态管理之前,又必要了解动态管理的基础条件,以及管理的原理。具体内容如下:

1.1动态管理的基础

铁路工程以指导价格为基础,实施定额计价的方式,这种计价方式是成本管理的重点基础,也是成本管理的主要依据。以某铁路工程为例,在工程在施工期间,在采用动态管理模式之前,以计划价格为基础,但该工程在施工期间,检验出原本使用的钢筋质量与工程标准不吻合,要求物资部门在退货处理后,重新采购价格较高的钢筋,但由于原先的采购计划是既定的,静态的成本管理模式,基本处于一成不变的状态,在材料采购内容出现变化后,成本变化幅度几乎超出了材料采购成本管理计划的范围,后来通过一系列调整工作,以动态管理的方法,扭转了钢筋采购时成本失控的局面。从案例可以看出,铁路工程实施阶段成本的动态管理,必须以指导价格为基础,在拟定成本控制计划滞后,将各种同类项进行合并,并充分考虑实施阶段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方可适应铁路工程实施阶段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1.2动态管理的原理

铁路工程受到政策变化、人工费用涨跌、材料费用涨跌等因素的影响,其施工内外部环境具有动态性特征,要求加强成本动态管理模式的实施。换句话说,铁路工程实施阶段成本的动态管理,需要兼顾内外部环境的相应变化,并以此作为调整管理活动依据,加强计划投入资金的预算和已投入资金的管理,按部就班得实现目标的管理。期间如果发现项目的工程成本发生变化,需要寻求影响成本变化的因素,并借助BP神经网络理论建立铁路工程实施阶段成本运作模型,综合性分析工程单方成本、工程量、影响变化幅度等因素,确定最需要控制的因素内容,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铁路工程实施阶段成本动态管理的方法

在了解铁路工程实施阶段成本动态管理基础和原理的基础上,参照施工预算计划、工程承包合同价等,全方位预测外部环境和分析内部数据,保证在成本管理方面,能够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具体的管理方法如下:

2.1组织措施

以某铁路工程施工企业为例,该工程在施工之前,编制好各个阶段的投资控制计划和工程流程图,然后在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正常的情况下,再落实项目组织机构,以达到优化工程实施阶段成本动态管理组织设计内容的目标,譬如遵循本工程总投资原则和施工投资控制原则,分析不同分包方案对投资的影响,然后逐步落实施工的条件,这样就能形成施工规划和顺利实施计划。如果铁路施工企业在施工之前未能充分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就不能全面分辨出工程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工程实施阶段各种资源也势必不能够得到优化配置和周密安排。反之,该铁路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采取科学合理的组织措施,就能够奏效解决以上的资源优化配置安排问题,这也是成本动态管理的基本前提之一。

2.2经济措施

在工程量审核支付证书签发时,需要站在整个铁路工程施工全局的角度,分析总体投资项目的分解是否合理得当和资金使用计划是否有保障。某铁路工程在施工期间,由于资金使用计划不周,计划投入的材料总额偏低于实际费用发生额,使得投入到工程的材料量不足,与工程进度控制计划产生矛盾。由此可见,包括“工程变更必要性”、“工程费用是否超标”等问题的解决,必须采用标本兼治的方法,才可以找出成本管理的偏差和预测未完成工程量,以及发现潜藏的成本增加问题,最后以预防性的管理措施,掌握工程成本管理的主动权。笔者认为,首先需要采用市场竞标综合单价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在确定和分解控制目标之后,结合工程材料、机械设备、人力资源的市场供求关系,以及各个时期的市场价格状态,采用调整价差的方法,提高成本管理计划的弹性水平。案例铁路工程采用调整价差的方法,按照额定材料用量补差钢材、木材、水泥和相关特殊材料等,定出材料范围、信息价格,增列材料价格风险系数。以上铁路工程成本动态管理经济措施,是当前诸多铁路工程施工期间常用的成本动态管理方法,值得在施工实践中进一步拓展。

2.3技术措施

每一项新技术的应用,必然耗费一定的成本费用,主要是因为每项新技术的使用,目的是提高工程在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的系数水平,而期间需要投入一定量的人力资源、采购与新技术相匹配的材料,以及增设某些有利于新技术正常应用的设备等等,但如果能够保证所应用新技术产生预期效果,自然可以创造更好的工程效益,适时即便再高的成本费用,也在该工程所能承受的范围内。一方面根据施工方案分析技术经济,在明晰质量管理计划、进度管理计划等不受到影响的前提下,优化设计施工的资源配置、施工方法等技术流程,进而组织专题审查技术流程的投资方案,为推广技术提出投资额最少的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人力资源安排办法等。另一方面与设计人员深入研讨技术领域中的成本费用节约方法,譬如某铁路施工企业按照“永临结合”的原则,规划出非生产性的永久设施和临建设施,以及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将设计变更的总金额,控制于执行概算的基本预备费用之内,实现了资金结构的优化和财务费用的降低,使得该工程的投资费用大幅度下降。

2.4合同措施

合同是整个铁路工程项目施工的依据,也是成本动态管理重要前提,为保证合同条款有利于工程成本的动态控制,一方面需要明晰成本谈判、合同条款修订、合同索赔问题处理等问题,分析施工合同与其他合同之间的关系与影响,站在整体工程管理的角度,分析合同成本管理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尤其随着铁路工程投资涉及面的拓展,影响成本动态管理的因素越来越多,只有在系统性和全面系分析这些影响因素之后,才能够控制这些影响因素,并逐步实现工程成本动态管理的目标;另一方面是严格恪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检查每一项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如果有悖于法律规范性要求,则应尽量在出现成本问题之前,借助科学的管理方法,重新调整成本管理方法,确保工程投资效益与铁路施工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同步提高。除此之外,工程施工期间还要求加强合同的管理,由专人定时检查每项条款的落实程度,一旦发现某些条款不利于工程成本的动态管理,则要提出及时作出调整。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铁路工程实施阶段的动态管理,主要为了迎合实施阶段成本的动态变化趋势,以提高工程成本的控制水平。藉此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在了解铁路工程实施阶段成本动态管理原理的基础上,参照施工预算计划、工程承包合同价等,全方位预测外部环境和分析内部数据,保证在成本管理方面,能够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文章通过研究,基本明确了铁路工程实施阶段动态管理的原理和方法,但由于不同铁路工程成本管理条件和要求的差异性,以上的方法还需要结合相应的铁路工程实际施工案例,予以因地制宜地灵活借鉴。

参考文献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公共关系学 课程教学 研究

独立学院开设《公共关系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较系统地学习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巧,正确理解公共关系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性质和重要作用,培养现代公共关系意识,完善学生的公共关系素质;提高实际的公关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进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提高大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独立学院《公共关系学》的课程体系及其特点

《公共关系学》课程体系可划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公共关系基础理论部分,二是公共关系实务部分。基础理论部分体系结构如下:公共关系概述,包括公共关系的基本涵义、科学范畴、基本特征、历史与现状总结;根据公共关系的基本内涵分别从公共关系的运作主体、客体、手段、目的、职能与原则、程序详细展开与论述。二是公共关系实务部分,具体包括:人际沟通技巧,包括公关语言基本原理、口语和书面表达技巧、人际吸引、人际沟通、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及障碍排除等;公关礼仪,包括仪表、仪容、仪态、及礼仪基本规范等内容;公关策划与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如公共关系主题策划、新闻会策划、庆典活动策划、展览会策划、赞助活动策划、开放参观活动策划等。公共关系具有实践、专业和社会管理三个维度,其本质属性是沟通与协调。实践的公共关系主要在于公共关系实务的服务、行动和问题操作,形成良好的公众环境;专业的公共关系主要在于公共关系专业的知识、价值和技能,密切组织与公众的关系,赢得组织良好的信誉;社会管理的公共关系借助于社会传播、社会规范、社会秩序建立组织与公众的良好合作关系,以确保组织的社会信誉,更好地发挥组织形象力的作用,保证组织自身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独立学院《公共关系学》课程体系应注重第二大部分,即实务部分,第一部分的教学是为第二部分服务的。

二、独立学院《公共关系学》的教学策略

1.影像学习

影像学习是指借助视频的教学手段来学习《公共关系学》这门课程,影像学习可增加公共关系教学的趣味性。由于课时的有限性,所以不允许大量观看教学视频,所以我们特别介绍同学们在课外自学过程中可以观看教学视频,重点理解公共关系礼仪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一些基本技巧。此外,介绍广告策划方面的教学视频以增加自主学习的趣味性。介绍公共关系教学电影给同学们也是可行的办法。通过影像学增加了《公共关系学》教学的趣味性,调查发现同学们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很高。

2.案例教学

用案例教学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教学中,针对教材相对比较单薄的特点,我们充分利用教师精选的案例作为教学辅助资料,以加强教学的趣味性。这种教学方法生动形象,具有典型示范作用,能深化理论学习,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最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顺应社会潮流、把握瞬息万变市场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在案例的选择上并不局限于教材,并始终坚持案例的“真实性、现实性、实践性、典型性、可读性、系统性”的原则,同时还重视学生的参与,既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切磋讨论,又鼓励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还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起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教学中我们经常提醒同学们关注中国公关网、中国国际公关协会网、中国传播学术网等,进行实时跟踪分析,教师的教学效果比原来更好。

3.实战策划

在探索有特色的公共关系教学和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进行着思考和实践。公共关系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和学科,它需要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体系的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着重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解决现实中所存在问题的能力培养和锻炼。这就需要我们在配置教学资源和确定发展方向的时候,确立科研与教学互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教学思路,并且找到一个能够把知识传授和能力锻炼相结合的公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在课程授课中,我们有目的地增加实战策划作业,使同学们的公关策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今后走向社会适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浙江理工大学110周年校庆公关策划书》、《杭州市志愿者协会高校巡回慰问演出》、《藤王阁茶楼的公关策划》等案例的策划等,都是相当不错的策划案例。我们还把公共关系的理论研究与具有成长性的产业或行业相结合,针对2008年奥运商机和体育产业的繁荣,我们开展“大型赛事公关活动策划研究”项目,引导师生关注目前或即将出现的热点行业。通过实践策划,同学们的策划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教学过程让学生品味到《公共关系学》这门课程的趣味性非常重要,所以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非常重要。几年来我们选择的北京大学《实用公共关系学》教材,由于内容太陈旧,从前年开始我们选取了复旦大学的公共关系学教材,因为复旦大学的教材内容更新颖实践性也较强。今年我们主编的教材《公共关系学》在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里面增加了大量的实战训练题,以提高独立学院同学们的实战策划分析能力。

三、结语

人为设计教学情境,为学生创设实战演练平台。如模拟策划“金牌秘书大赛”、“杭州电子科大校庆庆典”、处理“突发性公关危机”等,鼓励学生之间为完成学习任务,自由组合成若干专题小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沟通,拿出活动策划方案,并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相互尊重、互相协调与合作。通过对学生的大量访谈发现,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有所增加,对社会对企业、各类组织的公共关系认识有所增加,对他们以后的社会工作大有帮助。

参考文献:

[1]卢雪萍.谈在公共关系中注重实践教学[J].职业教育,2007,(5).

[2]郭海鹰.公共关系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