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 关键词:农林 经济 管理 就业需求 课程体系 改革
论文摘要:从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变化入手, 总结 了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得出现行的专业课程体系部分课程已不能适应毕业生就业需要。针对目前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我国 发展 高等 教育 进程中较早设置的专业,作为农业经济和农业 企业 管理相结合的本科专业,为国家农业和 农村 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从外部条件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培养的人才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从专业内部来讲,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的特色与定位,而培养目标的实现又以专业课程体系为依托。所以,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为专业人才的培养而服务,其合理性最终取决于是否满足对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基于此,试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需求的变化来探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国家就业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日趋严峻,以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 理学 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毕业生就业单位、毕业生就业率发生了如下变化:
(一)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变化
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来看,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在各类农(林)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 金融 财会、政策分析等方面工作。基于此,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分为四大类型即企业、教育科研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其他(包括考取研究生、自主创业等)。其近20年就业方向变化情况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企业就业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教育科研单位就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就业的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一方面原因在于进入行政事业单位愈加规范,竞争也日趋激烈,行政单位必须参加公务员 考试 ,事业单位也实行统一招考;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学历层次日益提高,导致进入教育科研单位的门槛提高,很多用人单位要求必须具有硕士学位甚至是博士学位。而各类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对毕业生学历、学位的要求不高,所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目前更多就业于各类企业。
(二)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
从1996年开始,国家取消了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度,实行完全市场化的双向选择。由于就业政策和就业领域的变化,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表2为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经管学院近5年就业数据。
从表2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呈一个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近2年就业率下降明显。虽然与学校的总体就业率对比处于中游水平,但是对比经管学院平均就业率而言明显较低。
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方向及选学课程意愿的调查
学生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在学习过程中,大多选择能快速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毕业就能就业或对就业帮助较大的专业方向和课程。
(一)专业方向的选择意愿
为了给学生学习和就业更多的自主选择,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2003级开始,让学生在大三实行明确的专业方向选择,具体方向为农村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专业方向分别设置了相应的方向课。近4届学生专业方向选择情况如表3。
从学生专业方向选择的情况来看,除04级学生在两个专业方向选择基本持平外,其余几届学生大部分选择了企业管理方向。经过调查了解,学生的选择专业方向更多考虑的是市场就业需要。
(二)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
为了了解学生对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农林 经济 管理教研室对三、四年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学生最喜欢的专业课程”这一选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管 理学 原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包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农产品国际贸易。其中,管理类课程占到60%,而经济类课程只占20%。
“在对就业最有用的专业课程”这一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 会计 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经济法。管理类课程具有明显的优势。虽然学生只是一些感性的认识,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目前课程设置上的一些漏洞和问题。
三、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类课程与管理类课程的平衡问题
农林经济管理是涵盖农业、经济、管理三大学科的宽口径专业,授予学生的学位从早期的农学学士到中期的经济学学士以及现在的管理学学士,体现了 教育 界对这一专业认识的不断变化过程。最初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以农业经济学为主线,强调对经济理论的研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际上成为农业经济专业。在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前,国家更多需要具备较强经济学知识的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各级政府的农业经济部门成为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但随着大学生就业体制的变革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 企业 逐渐成为接纳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对于企业而言,需要的是具备较强微观管理能力的学生。针对这一市场需求变化,近年来,专业在教学计划中作了一些调整,增加了管理系列的课程,但与一般的管理专业相比,从课程体系来看,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有较大差距。
(二)“重理论,轻实务”的问题
随着大学扩招,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在人才培养的层面上,也由原来的宏观型、理论研究型逐步转变为通用型、复合型和应用型。培养目标的转变,必然要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当前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重理论,轻实务”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这也是全国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个通病),具体体现在:(1)在教学方式中,专业课程的讲授大多依然采用的是“教听式”,而强调实务操作、学生参与的教学方式较少;(2)在教学计划中,原有的专业课程实习较少,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三门课程;(3)考核方式中也存在一定问题,考核的方式较为传统,很难从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出发来进行。
(三)课程体系的“专”和“宽”的问题
由于农林济管理学科自身的宏观性和宽泛性,以及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 发展 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包含了较多其它学科或专业的课程:如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等会计类课程;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农业保险学等 金融 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等贸易类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领域,增加了知识面,拓展了知识结构,但受到学时限制,使得这些“宽”与“专”相互竞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始终是现行农林经济管理课程体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一直在不断微调,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现有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要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适应市场就业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体系构成等方面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
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一)课程体系应以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提高民众的 科学 文化素质,二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学生的目的除上述外还包含着提高自身社会生存能力,社会生存能力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就业竞争力。如果大学是“工厂”,培养的学生就是“产品”,评价这个“工厂”好坏的重要指标就是“产品”是否受社会欢迎。社会欢迎就意味着学生就业竞争力强,高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才算完成。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调整过程中,应时时把握学生就业需求目标,在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更好的为学生实现就业而服务。
(二)把握好专业的“共性”和“个性”
从“共性”的角度来讲,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涵盖经济和管理两大学科,目前授予的是管理学学士学位。因此,在课程设置中,经济、管理通用型课程应是其主体,这是“共性”问题。但同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又有自己的“个性”问题,需要有一部分专业课程来体现这种“个性”,这也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所在。
(三)细化专业方向的划分
为了更好的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全国绝大部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进行了专业方向的划分,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也划分了“ 农村 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方向。前者偏重于经济理论和政策的研究,是为学生继续深造服务的方向;后者偏重于实践,是为学生就业而服务的方向。但这种划分可以更加细化,如“企业管理”方向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农业企业管理”、“涉农企业管理”等。这样,一方面体现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另一方面增加与工商管理的差异竞争优势,增加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农业院校;学生特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材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各级各类学校中得到了广泛开展和普遍认可,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从幼儿到成人的整个教育过程。而在我国“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概念是近年来才引入的。因此,目前我国还并未有一套适用于农业院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材方案。
一、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材现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的相关理论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90年代从欧美国家传入我国,现阶段已由“照搬西化”慢慢向“本土化”转变。但由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我国起步较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材还是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1、教材专业针对性不足,并无专用的农业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材
高质量“职业生涯规划”教材应具备专业性、实用性和本土性的特征。很显然,一本“广泛应用”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材无法满足农业院校学生的需求,无法达到高质量教材的要求,专业针对性较弱。
2、非农业院校编写的相关教材在农业高校“水土不服”
目前,大多数“职业生涯规划”教材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自我探索、自我认识、自我定位。农业院校的学生有着自身的特点,非农业院校编写的相关教材并未针对农业专业学生,造成学生定位不明确。第二部分为职业了解、就业政策、就业程序、面试技巧等。农业院校就业方向不同于其他院校,而一般教材中无法深入的有针对性的介绍就业方向、就业环境。因此,造成了学生对于教材的不满,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教材过于陈腐,往往是假、大、空,缺乏趣味。
二、农业院校学生特点
1、性格特点
农业高校与非农院校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农业院校学生较多来自农村,其大多生活简朴、学习刻苦、善良真诚,但同时存在着人际交往不主动、自卑心理较强、在新环境中易迷失的特点。
2、择业特点
农业高校毕业生与大多数毕业生一样,在选择所向往的职业时,党政机关、科研机构、大中型公司的职业是排在前位,而选择到乡镇和县区民营单位以及生产性企业的很少;理想的就业地点为大城市和中心城市,以及沿海开放城市,几乎无人选择县城及乡镇。而这与现实是大大相反的,农业院校学生的发展在正是在农村、在基层。
3、职业生涯规划认识特点
由于农学类专业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农学类专业的教育方向,其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是缺乏了解的,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及自己职业发展面临的优势和劣势是知之甚少的,对自己兴趣、性格、能力的认识是不够清晰的,长远的职业生涯定位是模糊不清的。
三、农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材设计方向
为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专业知识扎实、“知识、能力、人格”全面发展、符合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人才,一本适合于农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材的必不可少的。
1、职业生涯规划教材完善全面
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过程。编写农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材,要根据农业院校学生特点及农业院校培养人才目标。教材中应不仅仅是职业生涯的理论内容,还应结合农业专业的就业择业特点,学生实例的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材可从以下三个层次入手: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了解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专业就业方向;加深自我探索、应用职业测评工具进行专业分析自身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分析专业就业领域情况;分析自身的优势与缺点,结合专业就业所需,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2、职业测评科学可靠
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为评估自我、了解环境、职业选择、有效行动、及时反馈。自我评估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也是后面四步的基石。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自我评估主要是指性格、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四个方面的认识与探索。目前,国外应用广泛的理论一下三种理论进行自我评估:(1)MBTI(梅尔斯—布瑞格斯类型指标测量)。MBTI将人的知觉、判断和态度分为四个维度:内倾和外倾、感觉和知觉、思维和情感、判断和知觉。(2)霍兰德生涯理论。霍兰德理论提出了6种人格特质,即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传统型。(3)“职业锚”概念。职业锚将职业价值分为八种类型:技术/职能型、管理型、自主/独立型、安全/稳定型、创业型、服务型、挑战型、生活型。以上三种评估工具并不矛盾。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应用MBTI评估兴趣,霍兰德兴趣量表评估性格,“职业锚”概念评估价值观。
3、贴近社会、实例现实
职业生涯的过程就是不断进行人—职匹配的过程,除了正确的自我评估,正确的职业环境认知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教材中,应正确的给与当下行业发展趋势、职业特征和岗位性质,而非多年前的“老黄历”。在实例中,并非列举那些“不一般”的例子,将“一般人”的情况作为学生实例,贴近学生的现实学习生活。
一本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材不应只是一本上课只有老师讲还可以看得懂的书,它应该还具有读本的功能;当职业生涯中遇到疑惑,它可以当做一本工具书,为你解决问题提供方向。
参考文献:
[1]钟谷兰.等译.把握你的职业发展方向[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李洋等译.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教程(第七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3]钟谷兰,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专业发展概况。河北农业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设立在农学院中,以大农学为基础,课程体系涉及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培育学生具备农村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系统接受现代科学发展观念和研究方法(包括调查研究、诊断分析、规划设计、决策评价等)的基本训练。在师资队伍中,具有正高职称的占67%,副高占22%;具有博士学位的占33%,硕士学位的占67%;专业涉及农学、农村发展、经济管理、土壤农化、社会学等,共同组成了区域农业生产工程与技术推广、区域农业生产工程规划与设计、农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区域农业发展与管理、现代农业研发理论与方法五大研究方向的多学科融合的教师队伍。
2.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就业存在问题。
2.1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培养目标尚有分歧。目前我国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滞后,仍然遵循着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培养“精英人才”为目标,没有考虑到当前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需求。河北农业大学自2002年开始实施选课制度,但高校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中专业课与选修课的比例依旧悬殊。如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现有45名教师,本科学生1100人左右,每学期开设的公选课仅有固定的10门左右,实际上是将选修课变成了一种定向的必修课。选修课上课经常安排在周六或晚上,实验环节因空间和时间原因不能如期开展,上课效果不尽如人意。
2.2就业观念。多数毕业生倾向于在大中城市就业,在就业去向上也更关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国企,这使得上述地区和部门的竞争更加激烈;部分毕业生心态浮躁、眼高手低,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
3.原因分析。
3.1教育观念滞后严重制约人才培养。在“重学轻术”、“重义理、轻技巧”观念的影响下,一些地方本科院校趋向把学校办成研究型大学,科研能力和学术能力作为评定办学水平的标志,重理论研究、科研实力,轻大众教育、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忽视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3.2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后备力量不足,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校现行的招聘体制很少从行业一线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在职教师又不可能在一些社会行业兼职,加之对外交流的机会较少,导致高校教师实践经验不多,直接影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3.3传统观念制约。虽然国家不断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加大对农业高校的支持力度,但农业院校在全国院校学科体系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用人单位对涉农高校专业存在一些偏见,招聘过程中的“离农”、“避农”现象时有发生,这使得农业院校毕业生,特别是处于交叉学科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就业岗位较少。
二、对策建议
结合针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毕业生就业环节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河北农业大学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经验,提出如下对策:
1.优化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课程结构,为学生成才提供优质资源。提高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落脚点应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制定、课程体系的科学设置、教学内容的充实创新、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等具体环节上。具体说:(1)充分考虑知识+能力+素质,科学规划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2)主干课程讲授实施“参与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3)实践教学体系将全学程实践环节相衔接,强化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4)建设一批高质量教材,为理论和实践教学提供了重要支撑。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管理环节保障机制,提升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建立灵活多样的人才引进机制,探索培养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创新机制,完善教学科研激励机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各项教学管理体制和学校、院、系三级教学质量督导制度,严把教学质量关,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障。
3.加强第二课堂实践环节,提升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依据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求,加强区域发展规划、产业布局、项目管理、农业推广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提升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学习期间,教育学生树立“全学程自我推销”意识,从而达到“上学有目的、学习有方向、学成有用途”。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业转业人口;就业能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类行业不断发展,许多农民工认为农业并不能够较好满足自身的生活需求,开始向别的行业转移,致使农业转业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多。许多农业转业人口大都年龄较大,不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对各行业的发展形势也不明确,致使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大多数企业都开始向高新技术方向发展,对就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如何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能力成为有关部门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提升农业转业人口就业能力的必要性
(一)工资水平低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各企业都将发展目标转向高新技术方向,对高新技术人员的需求不断加大,而普通劳动力则出现供大于求的现状。许多企业在招聘工作人员时,注重就业人员的文凭、工作经验和年龄,一般文凭较高的就业人员都能获得较好的工资待遇,而农业转移人民大都只是初中文化水平或者高中文化水平,不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所以在在工资水平上存在较大问题,一般只能满足自己生活需要,没有盈余工资,难以满足自身家庭的需求。很多企业在给农业转移人口结算工资时,认为其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对企业的实际贡献较少,所以按照普通劳动力的标准发放工资,而这些工资难以满足农工转移人口实际需求,所以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能力势在必行。
(二)文化程度低
随着社会环境不断发生变化,文化程度与就业关系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文化程度高的人一般能获得较多的工作机会,而文化程度低的人则很容易被社会淘汰。许多企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对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只有具备较好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高新技术人员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农业转移人口大都从事了很长时间的农业活动,没有较好的专业技能,对各行业的发展形势不了解,文化水平也较低,所以很多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一般会直接淘汰掉农业转移人口,认为其不能给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会加重企业的负担,致使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所以如何有效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文化程度成为有关部门面临的重大问题。
(三)社会保障差
在民生问题中,社会保障制度有着重要作用,其能够较好缓解就业压力,保障农业转移人口的生活问题,从而维护社会稳定。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多种问题,包括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虽然一定程度上这些保障比例有所提高,但从整体上看,许多细节问题并不完善,不仅给农业转移人口的正常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而且给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隐患。社会保障制度不仅能较好改善农业转移人口的生活,促进其自主提升就业能力,而且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所以有关部门必须加以重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经济更好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提升农业转业人口就业能力方法
(一)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许多企业在给农业转移人口发放工资时,认为农业转移人口属于农村户口,其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致使工资待遇并不能满足农业转移人口的实际需求,从而影响了农业转移人口的正常生活。因此,有关部门必须重视农业转移人口的工资待遇问题,完善工资体系,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这样才能更好保障农业转移人口的正常生活。有关部门可以取消一些不合法收费,并要求企业公正对待农业转移人口,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给农工业转移人口发放工资,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工作积极性,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能力。
(二)加强职业素质培训
农业转移人口大都不具备较好的文化水平,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也不高,难以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致使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针对目前农业转移人口存在的各种问题,有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促进其更更好就业,这样才能更好保障农业转移人口的正常生活。例如,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农业转移人口实际情况进行专业培训,与各相关部门进行合作,并加大资金投入,从而完善培训体系。有关部门可以实行竞争制和奖励制,扩大农业人口转移人口培训市场,根据企业和社会需求对农业转移人口进行针对性培训,从而有效提升其就业能力,更好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在民生问题中能起到关键作用,对于改善农业转移人口的生活有着重大意义,从而更好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能力。因此,针对目前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各种问题,有关部门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细化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并加强对相关保障工作的监督和管理,要求相关部门严格执法,将各类保障措施落实,并扩大保障体系服务半径,为农业转移人口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从而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最终有效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能力,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三、结束语
随着农业转业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多,为了更好促进农业转业人口就业、维持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有关部门必须注重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能力,这样才能更好保障农业转业人口的正常生活。有关部门必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培训,从而更好维护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科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对策
我国高等院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我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就业高峰,这在预示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说明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而在农业经济领域,这一问题也十分突出,农科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与农业经济发展用人需求背离,农科院校育人模式不健全,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的情况普遍存在,在此背景下,农科大学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其就业竞争力也就无从保证。在此情况下,强化对农科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对策的研究有着很强的实践意义。
1.加强内控制度审计,促使科研经费依法管理。首先要做好科研经费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情况的审计,看是否包含针对当前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当中存在问题的相关解决原则和制度。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和完善本校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使学校科研经费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
2.做好科研经费使用合规性审计,规范经费使用行为。认真做好科研经费使用合规性审计,加大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约束力度,严格控制经费的开支范围与标准,有利于防止滥用科研经费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科研经费使用合规性审计重点有:学校财务部门是否统一管理科研经费,杜绝科研经费脱离学校监管形成经费使用体外循环等现象;经费报销是否符合规定,票据是否合法真实,签字是否齐全;各项支出是否严格按合同要求,专款专用;项目管理费、劳务费、人员经费开支是否超出规定比例开支。
1 农科大学生就业紧张原因分析
1.1 客观原因分析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招生规模逐年持续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迅速提高,截至201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已高达699万,相比2012年的680万增加了19万人。而在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的情况下,社会岗位数量增速却逐年放缓,使得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空前严峻,而农科大学生就业难也早已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社会问题。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化发展速度加快、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都成为农科大学生就业紧张的重要原因,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出于国家政策、市场环境、社会资源分配等因素的制约,农业密集型产业发展速度放缓,农业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明显降低;2)农业产业结构升的优化与升级较慢,处于对外贸易能力、生产加工技术、行业管理水平的制约,农业行业对精英人才的吸纳能力明显降低;3)农业产业经营岗位不足,“低门槛”岗位十分普遍,大量低学历劳动力占据农业就业岗位导致农科大学生就业难度增加。
1.2 主观原因分析
农科大学生就业紧张与大学生自身就业择业观念和专业素质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造成农科大学生就业紧张的主观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农科大学生就业观念陈旧。据了解,多数农科专业大学生来自农村,选择农科专业与学费较低存在一定的联系,且普遍对大学教育的回报期望偏高,对择业的认识存在误区。多数农科毕业生期望通过就业留在城市,因而积极报考和应聘各种城市党政机关、大型企业、科研部门岗位,而不愿回到乡镇应聘中小型民营企业相关岗位。此外,许多农科大学生将国家公务员视为理想的就业选择,积极报考国家公务员,近年来我国公务员考试报考总人数逐年增多,但存在部分岗位竞争白热化,部分岗位报考人数达不到计划要求的问题,而这些乏人问津的岗位多为基层岗位,条件艰苦,就业地点较为偏远落后,恰恰是最需要农科专业人才的岗位;2)农科大学生择业技能不强。由于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并未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因而其学习的针对性与主动性较差,导致将就业技能偏低,竞争力较差,且缺乏应聘的心理准备和必要技巧,在择业过程中缺乏自信心,依赖父母社会关系、遇到挫折选择逃避的情况十分普遍;3)农科大学生择业目标不明确。虽然目前农科院校招生形势看好,但多数学生来自农村甚至贫困地区,专业学费较低成为其报考农科专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加之许多农村大学生熟悉农业生产却期望走出农村“学农而不爱农”,使得农科大学生报考与学习该专业的动机较为复杂,不能在进入校园后及时树立合理的择业目标,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与择业过程中盲目从众,一味想要留在大众城市,缺乏深入基层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容易放弃与专业有关的岗位而错失良好的就业机会。
2 农科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对策
2.1 提升农科大学生知识结构科学性
要提升农科大学生知识结构科学性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优化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结合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农科人才的需求现状确立农科大学生培养目标,既要确保农科大学生具备丰富的农科专业知识,又要使其具备一定的管理组织能力、创新思维意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将其定位为符合现代农业经济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其次,每个农科院校应结合自身办学优势与办学特色优化自身专业结构,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课程进行有机结合,拓宽农科大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其思维广度与深度,增强农科大学生专业课程体系的全面性和适用性;2)强化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及时更新高校农科专业教材内容,强化农科专业课程建设与教材开发,适时开展农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有着很强的必要性,对此,农科院校应结合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及时淘汰教材乃至课程体系中陈旧、落后的内容,及时增添新的科技信息与理论成果。此外,现代农业科技所涉及的科技领域越来越宽,农科院校应顺应这一趋势,重视计算机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农业经济管理技术等相关课程的教育,进一步优化升农科学生知识结构。与此同时,为了提升学生在未来岗位上的适应能力与操作水平,应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将实践类课程与理论课程有机结合。
2.2 提升农科大学生综合就业素质
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的内在素质是使农科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根本保障,也是农科大学生就业素质与就业竞争力最直接的体现,为了有效提升农科大学生综合就业素质,农科院校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思想道德素质。高尚的思想道德是用人单位对高校大学生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对此农科院校应对在校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与干预,通过开展思想教育讲座、国情教育、人文课程教育等方式促使其形成健康、乐观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端正学习态度,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健康向上的态度面对择业与就业;2)科学文化素质。良好的文化素质是农科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保障,对此农科院校应从优化课程结构、开展校园活动、培育校园文化等途径全面开展现代科学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先进文化教育等,使学生具备全面的、丰富的科学文化素养;3)综合能力。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是提升农科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根本手段,如演讲比赛、辩论赛能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社会实践等体验式活动能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团活动能提升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等等。
2.3 优化农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大学期间,青年人的职业兴趣、价值取向逐渐趋于稳定,在此阶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确定其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及提升其学习的针对性与主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农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是层层递进,逐渐加深的,其教育过程应分如下几个步骤:1)确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农科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发展目标应视个人职业兴趣、社会环境、行业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情况等因素而定,对此农科院校应组织相关课程,指导学生如何将自身兴趣爱好、预期目标与未来职业发展目标进行匹配,以及如何结合自身职业意向进行社会需求情况调查与分析,进而帮助其确立可行的短期学习目标与长期职业发展目标;2)确立个人职业发展方向。应引导农科大学生认识农科专业的就业前景、社会需求情况和职业发展形势,转变其“学农不爱农”、“学农无出路”的观念,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职业目标和正确的职业发展方向;3)自我设计,就业选择。农科大学生在进行择业时首先要认识市场需求,了解该专业主要从业方向、主要用人单位及近年来的专业就业情况,对此农科院校应提供准确的相关数据和资料供学生进行了解,并帮助他们客观分析就业形势,提出应对策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设计,找到自身与社会需求的契合点,按照相关用人岗位的需求制定针对性的专业学习计划和能力提升计划。
2.4 健全农科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
农科大学生尚未深入社会,对就业形势与市场情况了解不足,容易在择业与就业过程中产生各种困惑,为了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农科院校有义务建立一套完善、专业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向大学生提供及时、科学、有效的就业咨询、指导与帮助。在完善农科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时应注意这几个问题:1)提升就业指导专业性。农科院校应建立一支专业化的高素质就业指导与服务队伍,通过专业课程、网络服务、电话与短信服务、团体辅导与个性化指导等多种途径向学生提供更及时可靠、更专业的就业咨询与指导;2)就业指导全程化。农科大学生择业与就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应实施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包括对大学低年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教育、中高年级的针对性专业教育和应届毕业生的就业与应聘技巧培训教育等等;3)提升就业指导针对性。农科大学生的就业尤其独特的社会条件、行业背景,因而在实施就业指导师时,应充分结合专业特点,提升农科大学生的服务基层意识、市场竞争意识,使其形成明确的、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
3 总结
综上所述,在当前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农科院校应尽快认清农科专业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造成农科大学生就业紧张的客观原因与主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全面提升农科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通过本文的研究,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农科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应从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就业素质、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强化就业指导与服务四个方面入手。对此农科院校应以积极的态度,审时度势,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帮助农科大学生走出择业与就业的困境,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 黄立洪、李钧、曾婉霞,等.我国农科类专业大学生服务农村基层意愿调查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6):694-697
[2] 高强、左永强、赵伟,等.农科大学生基层就业心态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7):51-52
[3] 马博林、褚宝良、冯程伟.如何引导农科大学生参与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农业经济.2010(10):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