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病虫害防治手段

病虫害防治手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病虫害防治手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病虫害防治手段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园林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022

随着园林越加成熟,生物防治作为对园林植物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的主要防护手段,由于污染较低、价格低廉等优势,得到了人们高度重视。人们在享受高质量生活的过程中,对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安全性能也开始关注,传统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虽然效果十分显著,但是副作用十分明显。所以,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就成为了重点研究内容。

1 园林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概述

园林工程项目在进行植物管理时,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手段较多,较为有效的为生物防治技术。简单来说,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采取生物学手段,对植物病虫害进行消灭,从而对植物病虫害进行防治。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主要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天敌防治、菌类防治及激素防治,这3种类别能够有效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具有良好防治效果情况,对其他物种影响小,污染低,具有良好性价比。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与传统病虫害防治技术相比较,能够有效降低病虫害出现抗药性,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2 园林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应用

2.1 利用病虫害天敌进行防治

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在对病虫害进行防治过程中,通过病虫害天敌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属于常见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也就是通过虫治疗虫。对园林植物内所具有的病虫害类别进行全方位统计调查,然后对病虫害在食物链内位置进行判断,在保证植物体系完整情况下,添加园林内植物病虫害天敌,有效降低园林植物病虫害数量,起到病虫害防治效果。也就是说,病虫害天敌进行病虫害防治,主要具有以下几种形式:按照病虫害天敌,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对植物进行保护,增加园林内植物类别,有效提高植物病虫害防治效果;加速病虫害天敌繁殖,适当增加病虫害天敌在园林植物内数量,保证病虫害防治效果;在植物园林内所不存在的病虫害天敌数量,完善食物链结构,提高植物病虫害防治效果。病虫害天敌引入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园林体系生态平衡,合理对病虫害天敌物种进行选取。

2.2 利用菌类进行防治

菌类防治主要是按照园林植物所具有的病虫害类别,对病虫害进行详细调查统计,了解造成植物出现病虫害的内在原因,寻找病原微生物类别,然后按照造成植物病虫害原因及园林植物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植物病虫害防治手段,在保证植物园林生态系统平衡情况下,减少园林植物病虫害数量。通常情况下,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在采取菌类防治过程中,主要应用3种菌类,分别为青虫菌、松毛虫杆菌与杀螟松杆菌。主要应用3种方法进行防治,分别为喷雾法、诱杀法与土壤处理法。这3种防治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是按照园林植物特征,针对性进行选择,有效提高植物病虫害防治效果。利用菌类进行防治过程中,在菌类防治手段选择上需要特别注意,慎重对菌类防治手段进行选择,有效降低菌类防治对园林植物所造成的影响,才能够有效对菌类防治手段进行推广。

2.3 利用激素进行防治

园林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仅仅可以采取病虫害天敌与菌类防治,还可以借助植物病虫害体系激素类别,对植物病虫害进行防治。激素防治主要是采取人工合成手段,将自然界内生物源进行提取,提取出针对性化合物,应用化合物对植物病虫害进行防治。根据有关部门统计,现阶段世界范围内已经发展病虫害信息素化合物类别已经超过1000多种,同时这些类别病虫害信息素化合物在病虫害防治效果良好,具有良好发展前景。我国现阶段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上,所应用的昆虫性信息素类别超过20多N,例如梨小食心虫、棉铃虫等,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上面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个过程中,采取激素防治,还可以通过有益动物将病虫害进行防治,例如鸟类、蜘蛛、爬行动物等,植物园林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人员需要对这些有益动物进行防护,充分利用这些有益动物,对植物病虫害进行防治,保证植物健康成长。

3 结论

就植物病虫害而言,虽然具有较多防治措施,但是生态防治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良好安全性能,副作用较低,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生物防治技术在不断发展完善过程中,植物病虫害主要具有3种防治技术,分别为引入天敌、菌类防治与激素防治,植物病虫害在防治过程中需要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对生物防治技术进行选择,有效提高植物病虫害防治效果,保证植物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吴霞.生物技术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6(22):50.

病虫害防治手段范文第2篇

关键字 森林;病虫害;防止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316-(2014)01-

作为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不但有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而且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国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的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在不断完善。但是,由于一些原因的影响,我国的森林病虫害防治仍然存在了一些问题,并且非常需要解决。

一、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1.森林发生病虫害范围的扩大使防范工作变得艰难

为了增加树木数量、扩大森林面积,我国许多地方开始进行人工造林。但是,由于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尤其是树种单一的纯种树林面积的增加,使病虫害所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危害的范围也随之不断扩大。以黑龙江省为例,该省从1970年到2000年森林病虫害发生的面积足足增加了九百多万亩。在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后,从2002年起,相关部门加强了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使该省从2002年到2005年森林病虫害发生的面积在不断减少,最终降低至453万亩。然而,由于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如干旱、暖冬等,许多本应在冬季死亡的害虫的存活率相当高,因而病虫害发生的面积在不断上升,又由于受到财力、技术、人力等方面的限制,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变得十分困难。

2.病虫种类增多、危害增大

还是以黑龙江省为例,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该省会带来严重灾害的病虫大概有35种,其中以松毛虫、杨扇舟蛾、天牛(类)等最为严重,并且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严重影响了该省木材的产量,不但给该省的生态和社会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而且使该省承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如今,由于外来物种的传入或者其他原因,目前该省病虫的种类已经增加到了50种左右,根据以往的经验,它们所带来的危害和造成的影响也是可想而知的。

3.具有潜在危害性,且顽固难治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美国的白蛾、油松叶小卷蛾等多种极具危害性的病虫不断侵入我国,虽然相关部门及时对其进行了防治,将其危害性降到了最低,但是其仍然存在了很大的潜在性的危害,一旦防治不当,其造成的损失会是非常严重的。例如,松材线虫病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大面积的油松林毁灭。此外,一些病虫顽固难治也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一大难题,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我国本土的一些顽固性病虫身上,如松毛虫、黄连木尺蛾等,这类害虫经常是在局部地区连年爆发,而且往往爆发就会成灾,这也是这类病虫的特点。因此,防治这类病虫最好的办法就是时时监测,在病虫害发生的初期就做好防范工作,不要等到病虫害真正爆发时才被动地进行防治。

二、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1.认清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意义,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领导

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会使我国的森林资源不断减少,给我国的经济带来直接的损失。对森林病虫害进行防治,不但能对森林资源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降低我国的经济损失,而且能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建设,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奠定了基础。此外,对森林病虫害进行防治,还能起到保证我国森林资源质量的作用,促进我国林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对森林病虫害进行防治是势在必行的,基于此工作艰巨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各级政府必须充分重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并且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领导。

2.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是为了避免发现病虫害时危害已经过大而难以治理的现象的发生而制定的,一直以来,它作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基础工作而存在。因此,各地在进行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时的首要任务就是对病虫害进行调查与监测,通过专人、专地、专门对象地对害虫进行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全面且准确地掌握病虫害的动态,从而达到区域性预报或预警,并且能及时防治的目的。同时,通过调查与监测,再结合该地区树种、气候等资料,不断对森林主要病虫害的数据资料进行积累,以便以后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从而运用高科技来对森林病虫害进行监测与预报。

3.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防治手段进行改进

针对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率,各地相关部门必须对防治手段进行改进,而防治手段的改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在不破坏当地原有树木的前提下,适当进行造林,而且造林所选用的树种既要能适应该地区的土地,又要适应该地区的树木,同时要注意混合造林,避免树林树种过于单一。此外,要加强早期病虫害预防技术的研究,并将其应用在造林过程中,使人造林自然抵御病虫害的能力不断增强。第二,要遵守国家的规定,少使用对环境和水源有害的农药,多使用微生物农药、植物性农药等污染小的农药。第三,推广生物防治,利用病虫害的天敌等减少害虫的数量。

三、加大森林病虫害防治的资金投入

足够的资金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顺利实施的保障。据统计,由于资金不足,我国大约每年有一百万亩的森林病虫害得不到很好的防治,因此,为了更好的实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减少病虫害所带来的损失,国家必须加大资金投入。首先,要健全经营与防治的责任制度,资金的投入应从国家、集体、个人等多方面入手;其次,各级政府加大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资金投入,以建立和健全更多的病虫害防治设施;最后,各地区加强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立,对于那些只能服务社会的大面积森林,应根据“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来收取补偿金,以便于森林的防治,而森林病虫害防治所需的资金理所应当是从这部分补偿金中适当抽取的。

四、结语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一部分,虽然目前我国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实施的不错,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与问题,需要有关部门不断进行改进与完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森林资源。

参考文献

[1]王晓波.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7(11)

[2]党志永,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1)

病虫害防治手段范文第3篇

关键字:林业无公害防治 措施 病虫

前言:我国林业资源丰富,林业资源的开发,早已成为国民经济的稳定中的重要因素。近些年来,由于我国对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一直依赖于化学制剂的喷洒,虽然一时效果显著,但是却给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遗留下一系列不良隐患,病虫害正以每年直线上升的趋势,严重遏制着我国林业的良好发展。因此,建立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工作,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平衡,必然成为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

1.林业病虫无公害防治的概述

无公害防治是指,以林业的培育技术为基础措施,以生物平衡控制为核心,以经济利益为保障的病虫害防治手段。以此科学的方法,达到对有效的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同时维护了生态平衡发展。无公害防治方法的主要的特点变现为: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自己投入少、成本低;同时可以降低化学药剂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对病虫害的天敌物无伤害,可以得到长期抑制病虫害发展的作用。

同时大力开始无公害病虫防治工作,对林业部门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开展无公害防治工作,可以加钱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平衡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二、开展无公害病虫防治工作,不仅仅可以提高林业收入,同时还能促进绿色食品的生产、增加林业作物的收入。

2.我国林业病虫害产生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林业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越来越多的病虫灾害,严重遏制了林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病虫害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2.1 人工栽培树林增多,生态系统脆弱

自1950年起,我国开展大面积的人工林栽培,每年以50%的直线增长趋势,大幅度提高。到目前为止,我国现有森林面积大约13370万公顷,其中天然树占65%左右,大概有8725万公顷,而人工数量大概有4645万公顷,约占总森林面积的35%。但是,我国森林病虫害面积也随着人工树林的增多,增加了将近40%的面积,而两者正以同等直线增长趋势同步上扬,给我们林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由于所建立的人工林,通常属于单一的存树木结构,并不具备整体的森林系统,因此造成人工树林的生态系统非常的脆弱,一旦有害生物出入。必然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面积的灾害,局面势必变的不可控制。

2.2 对天然树木的大量砍伐,破坏了林业的生态系统

由于我国具有大量的以木材为生产原料的经济发展产业,造成了我国常年以来对天然森林的超负荷砍伐,严重导致了天然林木的数量剧减,严重破坏了森林生物云游的多样性,和森林的原始生态系统,从而导致林业病虫害的发生。

2.3 人为活动,破坏生态系统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的日期频繁,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接洽日益增多。我国曾多次引进国外树木品总。但是多次造成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进中国林业,由于没有天敌,病虫害得到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变开始肆意疯长,迅速夸大了病虫灾害区域,给我国个别林业地区带来灭顶之灾。

2.4 长期以来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带来了生态破坏我国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长久以来一味的依赖化学药剂,虽然一时间灭虫显著,但是长期使用,致使病虫产生抗药性后,一旦发生病虫害,必然会造成森林生态环境的恶化。

3.利用无公害病虫防治方法,改进林业病虫害现状

我国林业病虫害的爆发,给我国林业系统、国民经济都带来的巨大的损失。同时由于依赖化学药剂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导致我国目前林业系统的高位破坏,生态系统严重失去平衡,而导致大规模病虫害的发生。因此,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无公害病虫害防治,尤为重要。

3.1 在林业工作中,做好因地制宜封山育林措施

想要达到控制林业病虫害的目标,必须从新恢复林业的生态系统。在林业工作中,因该选择抗病虫能力强的树木进行培育工作,同时对树林的培育,应该进行必要性的混交,以达到建立一个生态群落的目的,适应跟多生物得生活,加大病虫害天敌的生存环境,生活数量,以提高对林业系统的保护。同时,对个别地方进行封山育林的工作,建设人。畜对林业系统的破坏。

3.2 利用天然的生物防治工作,防治林业病虫害

由于林业长期依赖化学药剂造成林业生态系统的高度破坏,病虫害的泛滥。因此,要改善目前我国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必须利用科学的生物防治工作,进行无公害病虫害防治。首先,利用微生物防治林业病虫。使用常见的真菌、细菌、病毒等能分泌初看生物质的抗生菌,对付有害昆虫,从而防治林业害虫;其次,引进病虫害天敌,健全生态食物链。在森林中通过引进天敌的手段,以达到对病虫密度的控制,以维护生态平衡。同时,引进天敌,健全生态食物链系统,对林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性;最后,大力推广生物农药的使用。在林业农用使用上,要加大把关力度,杜绝使用化学药剂,大力推广生物农药的使用,以确保生态不受破坏,天敌不受影响的同时,有效的灭绝病虫害。

3.3 加强国际见植物引进的检疫工作,以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自中国加入WTO后,国际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我国对外来树木的引进也经常发生,但是曾经传入国大规模的病虫灾害,给我国林业部门带来的巨大的损失。因此在以后的树木引进工作中,我国应该提高树木进口的检疫检查技术,把检疫工作放在进口贸易的首位。同时,也要注意国内植物的检疫工作,以此有效的预防病虫蔓延。

结束语:

无公害病虫防治工作,作为我国林业病虫害新兴防治工作,具有提高林业自身抗虫性,保持生态平衡等多方位的优点,势必成为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因此,我们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应该充分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大力推广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手段,减少或者不使用化学农药制剂,保护病虫害天敌,以提高林业系统自身抗虫能力为目标。在消灭病虫害的同时,考虑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为我国林业的更好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资料:

[1] 王晓波.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07, (11)

病虫害防治手段范文第4篇

1.1自然原因

森林病虫害具有自身传播和依靠自然环境传播的强大繁殖能力,虽然大多数个体可能被已经被消灭,但是害虫自身的抗逆性能很强大,而且能够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变动,一有机会他们就会通过个体的繁殖,再次卷土重来。

1.2人为原因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经常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效益,导致污染、破坏的现象经常发生,而人们又不注重对环境的净化保护,给害虫的滋生提供了良好的温床。而人们培植的人工林,本身就携带了很多的病虫,而这些病虫交织在一起,经过环境的影响产生变异,使人们不能及时找到解决办法,来对付病虫的危害,导致病虫的防治工作难以开展,生态环境在病虫的危害下更加恶劣。

2、我国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现状

2.1对病虫危害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由于森林病虫造成的危害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不是很明显,所以人们常常忽略了对病虫害的管理工作,同时人们大多把精力投入到经济建设中来,对出现的一些环境问题不够重视。而相关的林业部门很多只是虚设的,根本没有实际的工作可以开展,更没有相应的管理机制可以运行,只能任由病虫危害森林而无动于衷。

2.2病虫害防治的手段比较落后

虽然时代和技术都在飞速地发展着,但是我国病虫害防治方面的设备和技术,仍然停留在原有水平上,内有进行相应的更新。很多地区对哦病虫害的防治还仅限于喷洒有机农药,这样不仅增强了病虫的抗药性,还对林业生态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引起病虫的天敌大量死亡,不但没有限制害虫的滋生和蔓延,反而助长了害虫的危害程度。此外害虫的防治系统也不完善,尤其是预警设施的建设还不到位,不能将害虫繁殖和滋生提前控制住,单纯依靠后来的治理工作,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2.3没有完整的预警机制

林业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由于缺乏对病虫害的认识和重视,所以不能在病虫害发生之前,设置相应的预警机制,没有安排专业的检测员和确定相应的检测地点。再加上一些工作人员的能力问题,不能在第一时间对病虫的危害做出反应,只能在危害过后进行灾后重建工作,对林业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此外,人工林的培植结构相对简单,一旦出现大的病虫害问题,其扩张速度是预警机制所难以遏制的,那么这些预警机制也就形同虚设了。

3、改善林业生态环境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3.1提高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认识

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林业生态系统的大力支持。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工作,就是为经济建设提供宝贵的森林资源,保证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减少病虫害对当地居民的危害。所以提高对病虫害的认识和重视,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基础,没有清晰的认识就不会有清晰的措施,更不会制定正确的方法,达到病虫防治的目的。

3.2提高森林病虫防治的科技水平

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科技水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技术,一个就是设备。其中防治水平的技术方面,主要在于工作人员的水平是否较高,专业的病虫害防治人员,一般都有丰富的经验,能够及时从一些现象中发现病虫害的产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所以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而设备水平,就是采用病虫害防治的新药、新器械等,通过更新这些设备,不仅可以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成功率,还可以提高效率,达到对病虫害严重的地区实施治理的目的。

3.3完善病虫害防治预警设施

建设预警设施的完善,可以提高病虫害防治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有了专业的工作人员,再配以完善的预警设施,可以在第一时间对病虫害的滋生蔓延做出准确判断,将危害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在预警机制的作用下,工作人员可以按部就班地开展工作,更有针对性、科学性和严谨性。

3.4大力推向生物防治技术

构造混交林带生物技术就是用生物手段实现对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手段便是构造混交林带,因为自然生长的森林里树木是多种多样的,其自身的净化功能比较强大,而传统的人工林结构比较单一,食物链也不复杂,一旦出现病虫侵袭,其自身的抵抗能力就比较弱了。而混交林带则像自然生长的树木一样,结构复杂、食物链丰富,对病虫能够有较好的抑制效果。而且这种方式还比较环保,不仅不会对树木、花草和土壤造成严重的破坏,还能给人类的活动提供给广阔的空间。

4、结束语

病虫害防治手段范文第5篇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维护措施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森林病虫灾害变得越来越严重,病虫灾害的到来为森林的生态环境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我国林业部门已经高度重视森林中的病虫灾害,并逐渐加大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力度,为了减少森林病虫害为森林生态带来的损失,我们应建立起对森林病虫害的检测体系。我们要做到在明确防治病虫害责任的同时,选用具有综合性的防治手段,保障林业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森林中生态环境的生态效益。

1 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现状

1.1 森林病虫害所带来的危害

在林业建设的过程中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一直都是林业建业中的重点内容,伴随着森林病虫害近年来的肆意泛滥,还有人工造林的建造过程中不断出现问题及难点,病虫害为森林带来了的极为严重的伤害。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日益加重,森林害虫的存活几率也随之提高,一旦到了春夏等暖季,害虫就会开展对森林产生危害的一系列活动。在我国林业的经济发展中,从未实现过市场化运作,主要是因为我国林业的经济发展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体制的限制。在针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我国也一直处于停止不前的状态,这样的状态造成了在进行防治病虫害的相关工作时,执行手段存在着一定成的技术缺陷。由于我国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一个明确的防治森林病虫害的执行体系,导致当森林病虫害发生后,无法准确的实施针对根治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和手段。

1.2 综合防治的概念

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本概念,通常以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理论为基础,利用人为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维护的方式,保持森林中生物之间的和谐共处,并在彼此之间互相制约出一个自然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保持病虫害从根本上得到妥善的控制,最大程度上消除了森林中病虫害的发生与扩散。

1.3 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原则

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生态学原则主要有:在遵循生态学原则的

基础上,主要依靠森林中周围生物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存的关系,进行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森林中生物的生长和消亡长期处于一个互相制约的和谐关系,这种关系为生态系统带来了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主要是通过对森林生态结构的展开来进行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在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行的过程当中,通过制造不利病虫生存的环境及制造适宜病虫天敌生存的环境来进行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综合防治手段是确保病虫扩散,以及对病虫害进行控制的最有效手段。综合防治是以环境的生态环保安全为主要原则而展开的。相对于其它防治手段,综合防治可以有效的实现防治工作中的优劣互补,从而在防治病虫害的工作中取得最大程度上的优势,在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工作中,可以令威胁到森林生态的危害出现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1.4 化学防治的危害

化学药物对病虫具有很大的威胁,但同样对森林周围的生物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危害,在我们实施对城市园林中害虫的防治工作时,化学防治还会造成人们在健康上的安全隐患问题,严重的还会导致中毒。因此,我们要提倡并运用综合防治的手段治理森林中的病虫害,以保障森林的防治工作进行的既环保又安全。

1.5 防治病虫害的经济型原则

利用经济型原则采取对森林中害虫的防治工作,所谓经济型原则森林主要是为了降低害虫对森林所造成的济上的损失,将经济上的损失降低到经济允许的水平上,经济允许的水平是衡量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一个重要指标,病虫害对森林产生的威胁要小于森林防治工作的指标,也就是对出现害虫的森林及时采取防止措施,降低害虫给森林带来的经济损失,森林中病虫害的防治方法种类繁多,根据在森林中出现的害虫种类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和手段,尽量降低害虫的防治成本和森林的经济效益。

2 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具体方法

2.1 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基础防治工作

森林中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可以运用营林造林技术采取对病虫的防治措施。营林造林的过程中选用抗虫的树苗进行植树,建造品类不同的混交林,并采取合适的科学手段对营林的额生态环境进行管理和维护,我国的营林造林技术相比其他大国还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为了实现森林中的生态平衡,我们要在建造森林的同时,增强森林中生物部落的合理性,提升立地和植被的条件,增加病虫的天敌,为良好的营林管理打下深厚的基础,最终做到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治。

2.2 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

我国应加强并防止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工作,我国森林曾经受到了外来有害物种的严重影响,造成了很大的林业经济损失。尤其是近年来美国白蛾在我国北方的内蒙古、河北、辽宁等地危害严重,对我国的林业安全造成很大影响。由于外来物种没有天敌,过度繁殖,会对森林生态造成严重的影响各部门、海关和森检部门,要协同作战,共同防止外来有害生物进人我国,做好疫情的检验检疫,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专项调查,及时上报送检,以保证防治的及时有效。

2.3 提升植物抗逆性树木的生长

提高植物抗逆性树木的生长势是影响病虫害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生长势较差的树木或者森林容易发生病虫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提高树木的抗逆性,对生长趋势较差的树木和森林及时地浇水、施肥和松土,提高树木的抗病能力。

2.4 加大生物防治力度生物防治之间的生态关系

加大生物防治力度生物防治可以利用害虫天敌与害虫之间的生态关系,实现对害虫的有效控制,具有作用明显,效果持久的特点。一旦在森林中形成一个稳定的害虫天敌的种群,就可以在很长的时间内达到对害虫的有效控制和生态平衡。综合防治森林病虫害,需加强生物防治技术的运用。

3 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管理以及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3.1 加强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管理

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当前某些单位的领导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不够重视,导致防治制度不完善、资金匮乏和人才短缺。要搞好森林病虫害防治,首先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体系,明确各防治单位的责任,实行责任制管理。其次,建立和完善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对于常见的突发性病虫灾害应有制度化的操作规范。

3.2 加强对病虫害防治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加大资金投入,建设防治队伍对各地区的森林资源实行谁经营、谁防治的制度,各级财政应加大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资金投人,保证防治工作有效开展。此外,要促进林业生产市场化运作,利用市场功能多渠道引人资金,与国家防治相辅相成。市场化运作还可以促进人才流动,为森林病虫害防治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

4 结束语

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森林中对于害虫的防治工作还处于一个较为严峻的停顿状态,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很多等待解决的问题。在防治病虫害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只有提高自身对病虫害的全面认知,才能逐渐加强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工作力度。我国应该在未来的防治病虫害工作中,运用现代化监测技术和病虫防治技术根除森林中的病虫害。总而言之为了提高森林的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要从根本上根除森林中的病虫害,对森林中的生态环境加以重视和保护,才能收获良好的由森林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常飞,王诗敏.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6,3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