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遗传学的研究对象

遗传学的研究对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遗传学的研究对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遗传学的研究对象

遗传学的研究对象范文第1篇

关键词:糖尿病;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神经传导速度

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6)10-0031-0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临床上一种非常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并发症,也是引发糖尿病足的高度危险因素,若未及时进行治疗,常导致患者出现坏疽、足部溃疡,甚至导致患者截肢,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年来,中医疗法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获得了一定的进展[1]。本文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给予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进行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收集本科室2014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入选标准:(1)均符合WHO制定的关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2];(2)均无合并脑、心、肝、肾等严重器官性疾病者;(3)均无合并免疫性疾病、严重外伤与急慢性感染的患者;(4)均无伴有恶性肿瘤的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49~71岁,平均(57.63±8.29)岁;病程2~17 a,平均(9.43±2.63)a。研究组40例,其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50~74岁,平均(58.15±9.53)岁;病程3~18 a,平均(9.75±2.81)a。2组基线资料比较,(P>0.05)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患者均给予常规糖尿病治疗方案,主要给予降糖药口服或胰岛素注射,且行饮食控制、运动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20 mg维生素B1和20 mg腺苷钴胺片口服3次/d。连续接受为期30 d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进行治疗,方剂组成:黄芪60 g~120 g,僵蚕、淮山药各30 g,丹参20 g,川芎18 g,赤芍、地龙、制乳香、当归、制没药等药各15 g,红花12 g,桃仁10 g。中药辨证加减:伴有夜晚疼痛者,可加30 g夜交藤;伴有灼热痛甚者,可加20 g络石藤,30 g忍冬藤;伴有麻凉疼痛者,可加20 g海风藤,30 g鸡血藤。用法用量:以上诸药混合水煎2次取药汁共400 mL,每天1剂,分早、晚2次经口服用药,连续接受30 d治疗。

1.3疗效标准[3](1)显效:治疗后患者的四肢感觉障碍及麻醉疼痛症状全部或基本消失,跟、腱、膝等反射恢复正常水平或显著改善,肌电图显示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正常水平或上升≥5 m/s;(2)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跟、腱、膝等反射有一定的改善,肌电图显示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有一定的改善,但上升幅度

1.4观察指标通过神经肌电图仪器观察两组患者的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

1.5统计学方法数据使用SPSS19.0分析,计数资料经χ2检验,计量资料经t检验,P

2结果

2.12组疗效对比见表1。

2.22组神经传导速度变化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均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提高,从而明显增加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率。相关报道显示,该并发症的发病率约占2型糖尿病患者总数的60%以上,对广大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4]。

中医医学认为,该疾病属于“血痹”、“痹证”、等范畴,病机主要为消渴日久,气阴两虚而使血液流动乏力,造成血行不畅,脉络瘀阻,不通则痛,同时因阴伤血虚,经脉失养,故麻木痿癖不用,临床治疗原则应以活血通络、益气养阴为主。因此,本研究中笔者采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进行治疗,该方剂主要由补阳还五汤、活络效灵丹组成,其中补阳还五汤可达益气活血化瘀之效,可有效治疗气血瘀滞引发的偏瘫麻木症状;而活络效灵丹则具有良好的活血通络之效,故而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2药联用具有良好的协同效果,可有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的SNCV与MNCV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韩佳妮,汪悦.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概况[J].湖南中医杂志,2012,28(3):168-170.

[2]马学毅.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2,10(5):300-302.

[3]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试行本)(节选)[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4,12(6):283-285.

遗传学的研究对象范文第2篇

文章编号:1003-1383(2007)06-0737-02中图分类号:R394-33文献标识码:B

遗传学是一门发展迅速的生物学分支科学,它从基因水平研究生物的遗传规律,所研究对象涉及了动物、植物、微生物、人类等形形的生物,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在基因组研究,克隆技术,生物制药,基因诊断与治疗等领域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多年来实验教学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中心,验证课堂上所讲的理论知识,学习有关的实验技术,忽略了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我校的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讨。

遗传学实验主要表现

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其他任何教学形式都无法替代的[1]。实验教学不光是为了证实课堂上所学的理论和仅仅掌握一些实验操作技术,而是为了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造就创新型人才,是形式发展的需要。当前我校生物技术专业的遗传学实验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1.经典遗传学实验内容多,现代遗传学实验内容少 遗传学实验主要包括两大内容:①细胞遗传学技术占33%,包括染色体核型及带型分析、染色体结构及数目变异鉴定等染色体操作技术;②经典遗传学验证性实验内容占50%,以三大遗传规律验证为主,忽视了遗传学实验,一是分子遗传实验内容为0,如DNA提取、酶切、连接、扩增与检测技术,基因突变RAPD分析等实验;这些实验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分子遗传学或生物技术的基本内容,本科生不掌握难以跟上遗传学快速发展的步伐,也与目前遗传学理论教学不相适应。二是群体遗传学实验内容仅占17%,如基因数目估计,遗传率估算,群体基因结构分析及遗传疾病风险估算等实验技术,是群体及数量性状遗传研究的基本技术,但这些实验内容却很少。

2.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少 验证性实验50%,综合性30%、设计性20%、创新性实验几乎没有。采用传统的实验设计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指导,不能独立操作、观察,习惯做完一步就问教师下一步做什么。学生没有机会去设计、去思维、去创新。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研究遗传学的实验技能,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影响学生对实验设计方法的深入理解,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科研素质培养。

3.课外完成的实验多,课内完成的实验少 在所开设的10个实验中,需要课外完成的实验有6个,占60%,如人类染色体标本制备,整个过程需要经历采血、培养、加秋水仙素、制片等过程,培养时间需72小时,课堂计划4学时内学生不可能完成,必须由老师或学生事先做,计划内的4学时仅是学生的制片。而一般的遗传学实验,一次课仅有3~4学时,许多实验操作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完成,学生无法参与实验的全程,一旦离开老师的协作仍然无法独立开展类似实验。お

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形式

1.重组实验内容 将原来的10个遗传学实验重组、整合为经典遗传学实验、细胞遗传学实验、分子遗传学实验和群体遗传学实验4个模块。在经典遗传学实验中果蝇杂交实验作为设计性实验;群体遗传学实验的人类正常遗传性状的调查,作为设计性实验;细胞遗传学的人类染色体的制作为综合性实验, 其实验课时比重分别为4∶3∶2∶1。

2.增加分子遗传学实验技术 我校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了《分子生物学》,其课程已经开设了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实验,学生掌握了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在《遗传学》实验中,则重点突出人工诱发基因突变的方法设计、各诱发突变处理材料与未诱变材料RAPD指纹差异分析,以及结合医学院校的特点,对广西特有的遗传病,如地中海贫血的检测,避免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实验内容重复。

3.增设创新性实验 4个实验模块做为《遗传学》实验必做的基本实验,此外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造就创新型人才,教师给学生一些方向性的选题,如结合广西特有的动、植物,进行的染色体分析技术;环境中致畸、致癌、致突变(三致)物质的检测等,由学生组成课题组按申报课题的方式写出标书,专业教师审核其可行性,配指导教师进行创新性实验1个,学生边设计、边实验、边研究。

4.实施全天性开放实验教学 为配合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实验室实施全天性开放实验教学,让学生不受实验室、实验学时和实验项目的限制,实验室三开放:时间开放、实验项目开放、试剂和仪器设备开放。学生可以通过自行查阅文献、自行设计实验、独立完成实验,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 实验室安排教师值班、并负责指导学生,学生自我调节、合理安排实验时间,同时可提高高档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通过问卷调查,95%的学生认为开放实验室对动脑与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封闭式教学所无法替代的,对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确立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地位大有裨益,是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模式的[2,3]。

5.考核方式的改革 实验教学实行学分制,一般不进行书面考试,着重学生设计思路、实验技能与实际操作水平的考核,方式可以口试、操作、实验报告、论文报告、答辩或研讨等方式进行考核,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创新性实验按(4∶4∶2)的比例,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评价。

通过对2000~2003级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实行实验教学的改革,认为遗传学实验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的培养,有助于对经典遗传学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事半功倍的效果。从《遗传学》实验课问卷调查可看出,03级生物技术有97.7%的同学赞成开放性实验,有近90%的同学认为对培养实践能力有较大的帮助,此外90%的同学希望能增加更多的开放性实验内容以供同学选择。在2004级的同学中我们正在开展创新性实验,由学生自行确定选题,设计实验方案,在经费许可条件下,购买试剂,完成实验,目前正在进行中。通过实验教学的改革力求将培养目标由知识技能型转变成能力培养型,实验教学以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的,以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许征程,安静霞. 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7(1):92-94.

[2]陆审龙. 开放教学实验室,提高学生创造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9,6(8):10.

遗传学的研究对象范文第3篇

随着生物科学的不断发展,研究生命的一般规律的有着一定成熟的方式方法,模式生物就是常用的研究方法。现在的生物学家有着一个普遍的共识,即一般性的、基础性的生物现象在较为高级的生物身上很难找出相应的规律,但是在相对比较低级的生物体中也在相应的规律可循,这就为我们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在生物结构较为低级的物种体中研究生物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在生物结构比较高级的物种身上是比较难寻找的。生物科学中将这种拿来研究的较为低级的生物称之为常用的模式生物。它们为我们发现现代生物的各种规律和原理提供了很多帮助。

二、优势

这些模式生物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生命科学的研究领域,它们的优势是其他动植物无法取代的。首先,这些模式生物的研究相对比较简单。研究过程中受到的干扰因素较少,不需要进一步设置一些排除项,大大降低了研究的成本和工作量;其次,这些模式生物具有一定代表性。很多模式生物的研究可以代表相对比较高级生物的一般规律。例如我们可以就大脑的不同反射区功能研究基于实验小白鼠,它们可以代表人类大脑反射区的一般规律。最后,这些模式生物相对比较好培养,它们在实验室中的生殖速度相对比较快,种群数量相对比较多,由于各代之间的时间间隔较短,它们的遗传性质相对比较清楚,这些对生物研究都是十分有利的,因此,在生命科学中,它们的优势是无人能及的。

三、具体的模式生物

(一)病毒类

噬菌体是一种细菌类的病毒,它的种类很多,其中还有一些现在医学无法抑制的种类。但是作为一种生物科学研究使用的模式生物,必须具有安全性,我们常选择噬菌体有对大肠杆菌有侵蚀作用的T和λ噬菌体,这些噬菌体具有体积小,浸入寄主体内繁殖迅速,它是模式生物中最为简单的一类。由于伦理或是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基因重组,复制等方面的研究一直只是局限于噬菌体的身上。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两个生物学家将将T类噬菌体的DNA及核酸用硫35和磷32进行标注,研究DNA及核酸在生殖过程中的去向问题,最后再后代的噬菌体中发现了被硫35和磷32标记的DNA及核酸,由此发现了DNA的是一种具有遗传的物质,由此可见,噬菌体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昆虫类

果蝇是常见的昆虫类的模式生物。这种生物在上个世纪初就作为生物遗传学的研究对象了。一项实验成功的基础和关键第一步在选择相应的研究对象即模式生物。模式生物选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实验的进程,甚至整个领域的发展和突破。果蝇是一种较常见的模式生物,作为模式生物,它的优势在于其个头小,生活规律较简单、发育速度快、具有完全变态等特征,另外它的生物形状较多,容易出现遗传的变化,例如它的眼睛有白、朱、黑、红等颜色,其翅膀有长、残、小卷等形状,这些丰富的形状特征也生物遗传学带来了很多研究的便利性。另外果蝇的神经虽然相比简单,但是很多时候表现出与人们一样的特征,例如睡觉,吃食等。果蝇为遗传学提出的很多理论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一组科学家将一个果蝇胚胎细胞培养成一个特定的器官。这也在当时震惊的世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奖。

(三)哺乳类

小白鼠是一种哺乳类生物,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这种生物也是较为常见的模式生物。虽然小白鼠的生殖周期相对较长一些,生长发育也相比较为缓慢,但是由于它是哺乳类的生物,在模式生物中,与人类的关系相比更加亲密。小白鼠的研究就是从其皮毛开始的,现代对小白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生化指标领域,例如小白鼠的新陈代谢、呼吸、血常规指标等,由于小白鼠与人类有着相比较紧的关系,对它的生化指标的研究对人类认识自己有着很好的帮助。

四、结语

遗传学的研究对象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类学;考古;本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215-02

体质人类学是广义人类学下的分支学科,是研究人类的体质特征和类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和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分为对现代人的体质调查和对古代遗骨的研究,从而获得更多的人类学信息[1]。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来研究人类古代情况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古人类遗留下来的物质遗存,目的是透物见人,认识当时人类的社会发展状况,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习俗等信息[2]。两个学科之间的研究对象都是以人为主体,前者是直接的以研究人类遗骸为对象,分析其体质特征,了解当时的人类学信息,更多地认识到的是人类的自然属性特征。后者是通过研究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东西,间接地去推测过去的社会情况,人类生存和生活环境,侧重于了解人类的社会属性。中国考古学按纵向划分为若干个分支学科,如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商周考古、战国秦汉考古、魏晋隋唐考古和宋元考古等。不管哪一个考古学阶段,研究对象的主体都是当时进行社会活动的古代人类。因此,体质人类学的研究是贯穿于整个考古学研究的始终的。

体质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大体上可以分为对古人类化石的研究,对古人种的研究和对现代人的研究,以及新兴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等。不同的体质人类学研究领域在不同的考古学阶段中都有所体现[3]。旧石器时代考古中出土的人类化石为人类学者们研究人类的起源和现代人的起源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和材料,新石器时代以后的人骨多用于研究古代人种的形成、分布、迁徙和消亡的过程。考古学可以为体质人类学提供研究材料,无论是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化石,还是新石器时代及以后各个历史时期的人类学标本均要靠田野考古发掘来提供。体质人类学的研究也有助于考古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古人类化石可以作为旧石器时代考古中判断底层年代的一种依据:对古代人骨的性别、年龄鉴定有利于人们对当时的社会性质、劳动分工等情况的探讨;对古代居民人种归属的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为解决考古学文化的谱系渊源和族属等问题提供若干参考的佐证[4]。

一、透骨见人

所谓的透骨见人就是通过观察和测量出土的古代人骨材料,分析其体质特征和类型,获取当时人类的人类学信息。具体地讲,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对其性别的鉴定。人类学家们根据骨盆、颅骨的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准确地判定其性别。其次是对人骨死亡年龄的鉴定,通常专家们根据牙齿的萌出时间、磨耗程度、骨缝愈合情况、耻骨联合面的关系等多项参数,判定人骨的死亡年龄。我们要做到对性别和年龄最为准确的判定,就要结合各项参数,并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综合分析人骨标本,慎重地给以结果[5]。

另外对人骨身高的推算和病理、死因和食谱的分析也是体质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身高的推算一般借助于股骨矢状径的长度和其他长骨参数相结合的模式,而最近也有学者提出用第二、第三掌骨的矢状径长度的推算身高的方法也能达到近九成的正确率。病理和死因的研究,则主要依据人骨某个部位的变异和缺失情况而判定。通过研究人骨内含微量元素的变化,对一些诸如骨质疏松、氟骨症、营养不良等古代疾病也提供了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通常对死因的判定,主要划分为是因骨伤骨病而早年夭折的,还是属于非骨伤骨病而自然死亡的两大类。

对一定数量的人骨进行食谱分析,可以为了解当地人的经济生业模式提供重要的线索,目前食谱分析方法主要是分析遗留在古人类牙齿上的食物残渣,和对人骨成分的微量元素进行分析,来确定当时人类的主要食性。

二、透人见骨

透人见骨研究对象是现代人群。我们通过对现代人群体质特征的形态观察和测量,按照一定的遗传学特征划分为若干个人种类型。如蒙古人种、欧罗巴人种和澳大利亚―尼格罗人种。在我国对现代人体质特征的调查多结合民族学材料,探究民族起源、迁徙以及彼此的基因交流等重要课题。但是我过现在的人种学研究方面还有许多空白领域有待填补,现代各民族的体质调查工作还没有全面展开,人种学研究的力量就显得更加薄弱。如果我们将来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两个范围内搞清楚我国各民族人民的人种构成方面的来龙去脉,以后必将会加深人们对我国古今民族的起源、发展、分化和如何问题的了解,进而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统一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三、透骨见骨

透骨见骨是将不同个体或不同群体的人骨标本各项体质特征参数相对比,从而确定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遗传学关系,对判定人群的迁徙、融合、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根据。人骨的体质特征的观察主要集中在对颅型和面型的测量和形态学观察上。在此研究的基础之上划分出一个可以比对的标准。将不同组人群的体质特征进行想必对后,确定其关系的远近以及族群之间的基因交流情况。

四、透人见人

透人见人的研究对象也是现代人群。是以研究人群和人群之间的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人类学研究领域。即我们在各民族的体质调查和古代文化谱系、种族情况的认识基础之上,把某个或某些现代人划入某些已知共有的遗传学特征的地域或民族中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根据这个人的形态学特征,可以推测他就是“四川人”等。在此,也需要提一下朱泓老师在1996年提出的将我国古代居民的人种成分划分为几个古老的类型,并解释了其源流过程。我们对现代中国民族的研究,也要认识到其古代人种类型和特征,了解其演变过程,对“透人见人”的认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对大学本科考古专业学生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弄清楚现代人的人类学结构,不只需要对现代人进行体质调查,也需要对古代材料有一定的把握,知其渊源和变迁,从而才能更好地解释各民族形成的人类需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泓.体质人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2-106.

[2]科林・伦福儒,保_・巴恩.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M].第6版.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1-21.

[3]邵象清.人体测量手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34-56.

[4]周亚威.论体质人类学研究解决的若干考古学问题[J].江汉考古,2015,(6).

[5]周亚威.北京延庆西屯墓地人骨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遗传学的研究对象范文第5篇

慧眼识才的修道院长

1822年7月20日,孟德尔出生于奥地利西里西亚的一户贫苦农家。后来迫于生计,孟德尔不幸中途辍学,于1843年进入布隆修道院,成为了一名奥古斯丁教士。

修道院所在地摩拉维亚属于农业发达地区,许多修道士对科学知识,特别对绵羊育种与植物杂交有着浓厚的兴趣,时任修道院院长的纳泊也十分支持科学方面的研究,孟德尔遂在这良好的氛围中开始学习农学。当时教士的一个任务便是要经常造访医院,给处于痛苦中或濒临死亡的人以精神安慰,但孟德尔对此感到强烈不适,并因此而患病。院长便把他调到一家中学做代课老师,为了成为正式教师,孟德尔参加了国家组织的教师资格考试,但不幸没有通过。院长力排众议,不惜经费把孟德尔送往维也纳大学进修,以便使他能够顺利通过下次考试。

在维也纳大学期间,孟德尔如饥似渴地学习各门自然科学知识,还加入了维也纳植物学会。更重要的是,在维也纳大学所受的学术训练为孟德尔以后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如孟德尔在以后的实验中应用的统计学与数学方法。孟德尔还做过著名物理学家多普勒的助手,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多普勒独特科学方法的影响,这是他获得突破性成功的重要砝码之一。多普勒的研究方法与当时所流行的培根方法论相反,他主张首先通过分析问题来提出假设,而后再用实验去验证这个假设,这也是孟德尔在他的豌豆实验中所恪守的方法。

豌豆:上帝赐予他的精灵

从维也纳大学学成后,不幸再次降临在这位修道士身上,孟德尔在考取教师资格的考试中再次失败,只能回到修道院继续做代课教师。在代课的闲暇,他便开始着手进行那个著名的豌豆实验。幸运的是,院长纳泊再次坚定地支持孟德尔的选择,为他提供了实验田及温室。孟德尔在这片试验田里一干就是8年,期间独立得出了遗传学上的性状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

从1854年夏天开始,孟德尔开始对34株不同的豌豆展开了实验,继而从中选出22株做进一步研究。孟德尔从中确定了7对可明确区分的性状作为研究对象,例如高茎与矮茎、紫花与白花、圆形子叶与皱缩子叶等,并发现了奇怪的3:1比例。以高茎与矮茎豌豆为例,如果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杂交后,则第一代子代(后人称之为F1代)全部为高茎,矮茎性状似乎被隐藏了起来,再把F1代的高茎豌豆进行互相杂交,则在第二代(F2代)中,上次隐藏的矮茎豌豆又有出现,而且高矮茎的比例恒为3:1。孟德尔继续做了更多的实验,用了更多的样本,甚至观测了F5、F6代,结果发现,高矮茎总体比例大致还是趋于3:1,孟德尔经过思考后给出了解释。孟德尔认为:每个亲本生物的遗传性状是由两个分别来自父本和母本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他把可表达的称为显性因子,如豌豆的高茎性状,把不表达的称为隐性因子,如豌豆的矮茎性状。在杂交中,隐性因子并不会消失,而总是在第二代以3:1的形式出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孟德尔是幸运的,他幸运地选择了豌豆作为实验对象。豌豆具有清楚的7对特殊的性状,都属于不连续变异,没有中间等级,把不同性状的植株区分开来十分容易。而且后来的研究证明,决定豌豆每一性状的基因都是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因此孟德尔的研究并没有被基因的伴性遗传、连锁关系搞得复杂化。

不被理解的豌豆实验

在1865年布隆自然史学会会议上,孟德尔分两次报告了自己的研究结果,其论文《植物杂交实验》在次年的学会会刊上发表,会刊被送往全世界100多家图书馆及科研机构,包括大名鼎鼎的英国皇家学会。但出乎意料的是,孟德尔没有得到什么有价值的讨论和反馈。

出席会议的人员和会刊的读者对孟德尔的豌豆实验都不感兴趣,他们当时正被达尔文的进化论所震撼,从而喜欢讨论恢弘的理论,而孟德尔的实验在他们眼中只是事实的堆砌,根本就不能称之为理论框架。加上当时的生物学家大多属于博物学家,很少有人懂得数学与统计学,所以对孟德尔的论文也不一定读得懂。他们也不屑于读,认为孟德尔的论文是纯数字神秘主义的东西。而且当时受进化论的影响,科学家往往关心能够带来实用利益的遗传性状,如控制奶牛产奶多少、绵羊出毛率大小的因子,对孟德尔的实验中所表现的“没有价值”的性状如豌豆是紫花还是白花、高茎或者矮茎不屑一顾。

为了让更多的人理解自己的成果,孟德尔索要了40本他的论文的单行本,发给了许多科学家,其中就包括知名植物学家耐格里和冯·马利劳。但是耐格里却迷信当时流行的融合遗传的理论,对孟德尔的论文毫无兴趣,他向孟德尔索取豌豆种子并答应进行实验,但是估计他一直没有进行此方面的实验。同时,他建议孟德尔用山柳菊来进行更多的实验,孟德尔花了5年时间,试图杂交山柳菊,但是山柳菊却与豌豆不同,实验结果不符合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后来,科学界才认识到山柳菊之所以不符合孟德尔定律,是因为它较奇特的孤雌生殖方式。

被重新发现的“遗传学之父”

在逝世前,尽管因为山柳菊实验的失败也带来些许沮丧,但孟德尔还是坚信他的研究成果会被人们记住,他对一位朋友说:我的一生充满辛酸,但也有过美好的时光,因而我得感恩,毕竟我可以尽情地完成自然科学的研究。也许没多久,世人就会承认这项研究成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