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资助山区贫困学生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近年来,高校在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力度的同时,开展了感恩教育活动,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高校的感恩教育,往往是在助学项目实施之后,通过组织受助学生义务劳动、发表受助感言等活动进行,一方面存在着缺乏系统规划,随意性较强的问题,另一方面存在着缺乏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的问题。笔者认为,优化助学项目的设置,利用助学项目本身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是提高感恩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1 助学项目的设置原则
要优化助学项目,使助学项目同时达到助学和感恩教育的目的,高校必须具备“个体需要最大化”的理念,充分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化要求,以其为指导进行项目的设置。
目前多数高校的助学项目,还停留在“扶贫”与“扶志”项目的简单相加,即一方面通过政府、学校、企业的投入,缓解学生的经济困难,一方面通过组织零星的公益活动,试图达到培养学生“知恩、感恩、报恩”意识的目的。殊不知,感恩教育是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和人性教育的结合,需要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逐渐渗透和积累,需要被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自觉体会和发现,不是通过一二次说教和活动就可以达到目的的。只有了解学生的需求,为学生设计个性化、全方位的助学方案,使学生在接受助学的过程中,不断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产生愉悦、幸福的情感,才能产生回报恩情的冲动,并自觉自愿地通过实践将这种冲动转化为报恩、施恩的行为。
2 助学项目的分类
所谓个性化、全方位的助学项目,应该是符合学生个体需求和个性特征,包括心理辅导、经济资助、能力培养和思想引导在内的“四位一体”的项目,每一个助学项目都立足于让学生获得成长,体会关爱,萌生感动,付出行动。
2.1 心理辅导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不同程度存在着自卑、敏感、脆弱、胆小、孤僻等心理问题,这是他们求学道路上的一大障碍。因此助学工作的首要项目,就是深入学生心灵,开展心理关爱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开心理枷锁,轻装上阵。
心理辅导项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在学生入学之初,辅导员、班主任、德育导师立即开展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调查,对贫困学生给予重点关注,与他们逐一谈心,了解其贫困程度、致贫原因、心理状态,建立详实的档案,为有针对性地做好助学工作做准备。二是建立贫困生导师制。挑选优秀教师和高年级优秀贫困学生与贫困新生结成帮扶对子,从学业、生活、思想等方面给予细致周到的帮助和引导。三是开通心理咨询网上互动平台,实时解答贫困生的心理困惑;四是针对贫困生常见心理问题,开设心理健康系列讲座。通过多渠道的心理辅导,引导学生正视困难,悦纳自我,自信地踏上求学之路。
2.2 经济资助
经济问题是困扰贫困学生的根本问题,只有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经济资助,他们才能顺利完成学业。目前各高校都设立了“奖、贷、助、补、减、免”等资助项目,达到了较好的资助效果,但是还不能满足所有贫困学生的受助需求。
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积极寻求社会资源的介入,主动与社会各种爱心基金、学校合作企业等机构联系,动员他们设立助学基金,扩大学生受助面;另一方面,在经济资助短时间内不可能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可以从细节入手,积极发掘新的资助方式,实现资助效益的最大化。
2.3 能力培养
能力培养是助学工作的关键环节,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职业技能培训。计算机和外语水平是职业技能当中非常重要的方面,针对贫困生计算机运用能力普遍较弱的特点,学校可以为他们提供免费的计算机培训和上机时数;针对贫困生英语水平普遍较低的特点,学校可以开设免费的英语口语和写作培训班等。二是专业实习实践。结合学生的专业,提供匹配的勤工助学和实习岗位给他们。组织岗前培训,帮助学生掌握岗位要求。学生通过专业实习实践,既拓展了专业知识,又缓解了经济压力。三是素质拓展训练。通过组织集体的素质拓展活动,贫困生在体验式学习中增强了人际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为顺利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2.4 思想引导
贫困学生在接受了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经济资助和能力培养后,已经能自信、自如地学习和生活。他们对获得的恩惠有清醒的认识,也有回报恩惠的冲动。这时就需要学校进行相应的思想引导,帮助他们把这股冲动升华为自觉自愿的报恩和施恩行为。
首先是实施“感恩于行”的思想教育,从“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图报”三方面入手,对贫困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比如举办自强不息事迹报告会、诚信之星评选、大学生西部志愿者风采展等活动,以正面典型的感人事迹鼓舞学生走上自强感恩之路。
其次是实施“薪火相传五个一”工程,为受助学生履行“反哺”社会的责任创造条件。“五个一”包括:①一份承诺,即每位受助学生必须承诺,在校期间通过自己的爱心服务或捐款,履行回馈社会的义务;②一对伙伴,即优秀的高年级受助学生与贫困新生或者山区儿童形成“结对帮扶”的伙伴,从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对其进行鼓励和引导;③一个家园,即成立受助学生的精神家园“励志社”,关爱贫困生和服务贫困生成才,培养其自立自强精神,倡导互助互爱和爱心传递;④一项基金,即鼓励受助学生从勤工助学收入、奖助学金中捐出部分资金,成立爱心基金,为遭遇困境的同学或灾区民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⑤一种服务,即人人参与“感恩有我”志愿服务,包括爱心义教、电脑维修、清洁校园环境、福利院志愿服务、毕业生物资回收等多种服务。通过建立这五种感恩回馈渠道,为学生的感恩行动提供固定的载体,保证学生的感恩力量能拧成一股绳,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随着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逐渐浮现,人们不仅对现阶段北京职业教育学生的经济状况有了更理性的认识,而且对首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有关贫困生资助体制建设问题产生了新一轮的思考。
今天,回顾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助学体制的建设无疑会强力推动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
2007年5月16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会议,落实了2007年5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继农村义务教育免学杂费之后,国家为促进教育公平而采取的又一有力举措。
专家分析认为,该《意见》最突出的亮点,就是对职业教育的贫困学生加强了资助的力度、拓宽了资助的范围。回顾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助学体制建设无疑会强力推进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
调查:贫困问题突出 助学体制建设提速
2006年,一则面向北京市10所中等职业院校(含中专、职高和技校三类校)以及3所高等职业院校的关于《职业院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及受资助情况》的调查全面展开。
在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随着调查所展现的问题逐渐浮现,不仅让人们对现阶段北京职业教育学生的经济状况有了更感性的认识,同时也引发了针对首都职业教育贫困生资助体制建设的新一轮思考。
职业院校中农村和外地户籍的学生占有相当的比重
职业院校学生家庭居住在城区的仅占23%,其他均居住在郊区或者农村。调查显示,有的学校,农村户籍的学生所占比例高达83%。另外,中等职业学校平均有15%的学生来自外省市,调查中有的学校这一比例甚至高达53.6%。
由此可见,外地生源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已经占有不小的比重,针对外地生源的资助政策不容忽视。其中,家庭人均年收入在2370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中,居住在远郊农村的占51%,近郊区的占30%,贫困生大多来自于郊区和农村地区。
职业院校学生的贫困问题突出
为了定量地界定贫困生,本调查确定了三级家庭收入线标准。第一标准:参照北京市民政局2006年5月27日公布的“2005年北京市农村低保的平均标准为1580元/年”计算,农村低收入家庭的标准为人均年收入1580×150%=2370元。第二标准:参照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6年6月27日公布的“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为每月不低于640元”计算,城市低收入家庭标准为人均年收入640×12=7680元。第三标准:通过深入学校调研和访谈,确定学生在校基本脱贫参考标准为家庭人均年收入10000元。
由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出,职业院校三类贫困生的总体比例很高,中等职业学校三类贫困生总计占在校学生数69%,高等职业院校三类贫困生总计占在校学生数71%,其困生的比例分别占到12%和14%,(见下表)。而根据教育部财务司的调查统计,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一般占在校生总数的15%―30%。
贫困生在校生活水平明显偏低
首先假定,在本次问卷调查中接受过资助的学生都是贫困生,未接受过资助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要好一些,暂定为非贫困生。贫困生回家的次数明显少于非贫困生,主要由于贫困生多住在偏远地区,回家往返路费将增加学生的生活费开支。
从学生的消费水平看,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学生在校的月均消费水平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2370元的学生,84%在校月均消费低于300元,因此学生在校的消费水平也可以作为衡量其是否贫困的一个参照指标。
职业院校学生选择助学方式多样
从学生对各种助学方式的态度可见,55%的学生选择奖学金的形式,而选择其他助学方式的比例都不足40%,其中只有14%的人选择助学贷款,可见职业院校学生对各种助学方式并没有多大信心。职业院校学生最不看好的资助形式是助学贷款,这与前面的分析不谋而合,说明助学贷款至少在现有体制的框架内还不能适合职业教育贫困生的资助工作。助学金的形式不太受欢迎,主要是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学生要享受助学金,必须承认自己是经济上的弱势者,担心会因此受到其他同学的歧视。因此,对职业院校的学生,尤其是未成年的中职学生,进行心理引导和教育也是助贫的一项重要内容。
此外,82%的学生愿意参加勤工俭学活动,说明大多数学生愿意通过自己的劳动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这种精神是值得鼓励的,应该更多地给职业学校的学生创造勤工俭学的机会。
回望:资助制度建设近年来发展迅速
回顾我国职业教育资助制度建设的历程,可以发现我国职业教育起伏发展的历史轨迹。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鼎盛时期,此间政府对职业教育采取的是大力扶持的政策:职业教育免学费,学生享受生活补助,毕业后国家负责分配工作……诸多保障条件已经解决了大多数学生的经济问题,所以资助制度建设并不十分迫切,因此其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截至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简称《决定》)开始明确了政府和学校在贫困生资助中的主体地位,指出中央和地方财政、职业学校以及金融机构等在资助体系中应该发挥的作用,并进一步明确了资助对象、丰富了资助形式,分别对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资助政策做出规定,为以后贫困生资助制度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2005年,由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决定: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方面要加大投入,另一方面还应不断创新体制和机制,积极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工作的制度建设。
2006年,财政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对中等职业教育贫困生资助的各种方式做了详细的描述,推动了中等职业教育贫困生资助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在《意见》的基础上,《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工作的制度设计,完善了相关政策,使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工作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007年5月,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决定》)正式出炉,其中涉及到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资助方式有:(1)设立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资助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设立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所有全日制在校农村学生与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不难看出,我国的职业教育直至《决定》出台以后,针对职业教育贫困生的资助制度建设才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而《意见》也更加体现了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扶持职业教育的政策导向。
界定:分类核定,明确标准
事实上,我国的职业教育在日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的同时,也面临着亟待大力发展与生源质量滑坡、社会需求量大与百姓认可度低的双重矛盾,接受职业教育的人已经开始集中于城乡中经济实力较弱群体。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到: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中,贫困学生的数量约占30%。而职业教育受众的弱势特征,又与职业学校相对高的学费以及相对低的投资回报形成反差。在这种形式下,对该群体选择职业教育给予经费补助和一定程度的减负,将更加有利于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消费需求,促进教育公平。
笔者认为,助学体制的完善要清楚地界定出资助对象。
界定清楚贫困生的概念是助学体制建设的首要和最基本的要求。
在笔者看来,综合采用定量和定性两种标准来分类界定贫困生,将更能体现全面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具体来说,根据学生家庭贫困的程度以及贫困发生的原因,将贫困生(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为三种类型:特殊困难学生、比较困难学生和临时困难学生。特殊困难学生,简称“特困生”,主要是指经济特别困难的城乡低保家庭子女、孤残学生、烈士子女和优抚家庭子女;临时困难的学生,简称“临困生”,主要指家庭突然遭遇严重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或家庭成员患突发性重大疾病而导致经济困难的学生;比较困难学生,简称“较困生”,是指来自城乡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按照不同的收入标准来界定。
由此,笔者认为,北京市的低收入家庭界定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的150%。
北京选择:
突出首都教育资源优势,加大资助范围和力度
2006年12月1日,北京市政府颁布实施了《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助学金制度实施办法》,从而结束了北京市中职学校没有助学金的历史。该助学金分为甲级、乙级和临时性困难补助三个类别。
根据规定,在公办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中专、技校、职高)就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社会优抚待遇的革命烈士子女、孤儿;因突发事件,如遇重大自然灾害、家庭主要成员患重大疾病或遇意外使家庭丧失主要经济来源等情况,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可以申请享受助学金。
调查显示,截止2006年12月底,甲等助学金已经发放到位。
从北京市政府此次推行的新举措可以看出,职业教育贫困生资助问题已经倍受关注,而且资助力度和资助范围在不断加大。但是,相对于职业教育的贫困群体,北京市目前的资助水平仍然不能满足所有贫困生的资助需求。
另外,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教育资源的差异,前面提到的其他地区在职业教育资助体制建设方面的经验对北京的借鉴意义也不大,主要是提供一些启示。北京在职业教育资助体制建设方面究竟要做何努力,取决于首都经济对职业教育的需求程度,以及首都教育资源的独特优势。
进入21世纪以来,首都经济已经迈入了知识经济时代,职业教育在提高人才竞争力、促进就业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同时,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学习之都,发展职业教育更是一种重要的途径。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北京现阶段勿庸置疑的选择。
首都的教育资源拥有量可以说位于全国之首,加之地方财政实力比较雄厚,可以在资助力度上优于全国其他地区,从而突出北京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倾斜性的政策导向,即解决选择职业教育学生的经济问题,同时更有力地推动首都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北京可以考虑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资助对象的范围,或者加大资助的力度。
鉴于国家政策的资助对象是农村学生与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北京市是否可以考虑将生活费资助对象扩大到全体职业院校的学生,这样既避免了对资助对象进行鉴定的难度,同时也给市民强有力的信号――政府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社会更加需要职业教育。
在资助力度方面,国家政策考虑了学生的生活费,但是学费是贫困学生家庭更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北京市可以设计对不同类型的贫困生给予额度不等的学费减免以及奖、助学金,真正让市民上得起职业学校,愿意选择职业教育。
总之,北京应该体现首都的资源优势,在贫困生资助方面做出实质性的、比其他地区更为显著的努力,才能创出北京特色。
区域扫描:力度有加,模式创新,主体多元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程度的提高,近几年我国一些城市和地区已经开始着力加强职业院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尤其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相继出台了很多得力举措。
为此,笔者总结了各地陆续出台的职业教育资助政策,主要体现出了以下特色:
经济发达地区――加大资助力度
近两年,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已先后安排专项经费用于职业教育学生助学工作。据了解,2005年各地安排资助经费2亿多元,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15万多人;2006年安排资助经费近8亿元,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约56万人。
江苏省从2005年起设立职业教育助学金,每年资助1万名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初中毕业生接受职业教育,每个学生每年资助2000元。
广东省从2003年起至2007年,省政府共安排2.1亿元,每年资助5000名贫困家庭子女接受2至3年的职业教育;从2003年起连续5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组织贫苦家庭子女接受岗前短期职业技能培训。
浙江瑞安――教育券资助模式
2001年,浙江省瑞安市教育局专项拨款170万元作为职业学校招生奖金,其中50%作为贫困学生的助学金。根据规定,凡是愿意上职高的学生可以到教育局领取额度为200元的教育券,凭券在入学报到时可以作相应的学费抵缴。事后,学校可以拿着收来的教育券到教育局兑换现金。
2003年,瑞安市又提高了奖励额度,每个学生在第一学期入学和毕业时可分别享受200元的奖金。2004年提高到400元,2005年为500元,逐年加大了奖励的额度。这种“教育券”的形式对引导职业教育消费需求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也能保证资助资金的专款专用,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湖北――有选择性的资助模式
2006年6月16日,湖北省教育厅组织实施了中等职业教育贫困生资助工程。
该工程实行的是有选择性的资助办法,对当年招生人数达到400人以上的中等职业学校安排资助名额,而且在安排资助名额时,向就业率高、专业设置符合市场需要、办学质量较高的学校倾斜,向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城市下岗职工培训成绩突出的学校倾斜,适当兼顾库区、老区、苏区、山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学生较多的实际。
广西、湖北――多元主体职责更加明晰
广西柳州市2005年首期扶助该市3个贫困县每县100名优秀贫困职校生,费用支出以柳州市财政拨款为主,市教育局及3所职校承担培训任务。其中市财政按每位贫困学生每年学费2000元的标准,将3年学费一次性拨付到职业学校。
教育局则负责按每位贫困生每月100元的标准补贴生活费,3所职校根据实际情况,解决每个贫困学生3年共需花费的3600元左右的住宿费、课本资料费、实训材料费等。据悉,3年共需370多万元资金。以此为突破口解决“三农”问题,帮助农民智力脱贫。
2005年,湖北省有10000名特困生免费进入中职学校学习,这些贫困中职生的学费由湖北省按每人每学年2000元资助,教材费由所在市、县和学生对半分摊,生活费由学校解决。
同时,湖北省还对9000名贫困生每人每学年补贴1000元。湖北省教育厅鼓励中等职业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由用人单位承担学生的部分学费,或者实行“先上学、后缴费”,允许学生以用人单位支付的实习补贴或就业后的工作收入补缴学费,鼓励学生通过半工半读完成学业。另外,职业学校每安排一名农村贫困生或城市低收入家庭子女实现高质量就业,政府将对学校实施经济奖励。
政策改革:健全体系,多方出资
在职业教育贫困生资助体系中,政策建设无疑是诸多环节中的重要一环。
对此,教育部职成司副司长王继平认为,职业教育助学政策建设必须落实好以下几个方面:
制定统一的贫困生资格认证规程,学校的贫困生资格认证都要按照统一的规程进行。认证过程中涉及到的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调查记录、家庭走访记录以及同学、班主任意见记录,必须放入贫困生档案中,以供监督和查证。
加强贫困生档案管理工作。学校需要指定专人管理贫困生档案。可以设计统一的调查表,对贫困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进行调查备案。贫困生在校的学习情况、接受资助情况、以及受资助后的个人发展变化情况都要进行存档,以便于对贫困生的资助进行动态管理。
同时,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也要设专门机构、有专人集中管理所有职业院校的贫困生档案信息,便于掌握全局,检查学校工作。
加强对资助效果的监督检查。教育主管部门要对学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进行及时的监督、检查,将检查的情况与学校下一年度的经费拨款以及当年的评先表彰挂钩,给资助工作组织得力的学校适当的奖励。学校也要对资助对象进行动态跟踪调查,及时调整资助方案。保证贫困生受资助的额度不能超过在校的教育费用,杜绝资助不均等现象。
而要建立完善的首都职业教育贫困生资助体制,必须努力构建政府、社会、学校有机结合的体系。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审查、管理和监督,由政府、学校和社会三方筹集资金,多种形式、全方位帮困助学。
为此,笔者认为,首先应强化政府在职业教育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主体职责。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成立专门的职业教育贫困生资助管理机构,负责贫困生的鉴定、审核及其档案的管理,同时监督、检查学校的助学工作。同时设立专项扶贫基金,加大财政的出资力度,扩大资助范围,增加资助额度。大力推行面向高等职业教育的助学贷款工作,应该使助学贷款逐渐发展成高等职业教育中比较重要的助学方式。
其次,保证学校用于贫困生资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学校要留足学费收入的至少5%,并加强管理,专项用于贫困生资助。设计科学、有效的助学方案,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保证让最需要的学生优先得到资助。进一步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有一定的收入,解决一部分经济问题。在经济助贫的同时,加强心理解困。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尊重其人格的基础上,设计适合的帮扶方式,才能把扶贫工作做出实效。
另外,外地生源的资助问题要由校级资助资金来解决。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北京市职业学校中的外地生源逐渐增多。北京市职成教研究所在调查中发现,目前情况下,部分中职业学校的外地生源已经占到50%。然而,按照市财政管理制度,东西部联合办学、流动人口子女这些外地生源不被列入财政资助范围,这些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往往又比较困难,急需得到资助。
随着今年秋季学期新建职业学校的即将招生,位于乌蒙山脉的会泽县,从幼儿教育、特殊教育、义务教育直至高中阶段教育,构建起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格局。“教育与会泽这个人口大县从不匹配发展到现在已经基本匹配。”
未曾料到,在云南129个县(市、区)中人口排名第三,有100余万人口且80%还处在贫困线下的会泽县,县委书记说起教育却有着这样的底气。
随着国家多项教育工程的实施,区域内教育资源的整合,县级财政对教育投入的加大以及动员社会资金支持教育。会泽的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善,教育教学质量的综合指标也从曲靖市的倒数排名直奔前列。今年的高考又取得优异成绩,高考成绩600分以上考生人数在整个曲靖市已位居第二。
“会泽教育发展太快了,现在会泽教育在昆明、曲靖都有很高的知名度,教育上取得的成绩让我们身在异乡的会泽人也感到无比自豪。”在曲靖市经商的会泽人乔虎由衷地感叹。
“几年前,一部分学生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纷纷到曲靖市区和外地去求学,现在这种现象已经不存在。相反,其他市、县的一些家长把他们的孩子送到我们县来读书,这样的情况高中、初中、小学都有,这说明会泽的教育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的认可。”县教育局局长陈加明说。
教育,已成为会泽最好的名片。
抓住机遇,全面改善办学条件
会泽位于著名的小江强震活动带边缘,该地震带以7级以上大震活动为特点,地震活动形势严峻。为尽可能地保障全县师生有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2010年以来,会泽县共争取各级校舍安全建设资金1.8亿元,新建校舍11.8万平方米,所有项目均按照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和8度抗震设防标准要求进行建设,有效地提高了房屋的安全性、合理性和舒适性,同时实现了最漂亮的房子在学校。全面改善了办学条件。
娜姑镇乐里小学消除所有D级危房后,充分利用新建校舍,集中周边7个村委会的留守儿童开办了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加大了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关爱。
大井镇盐塘小学是一所半寄宿制学校,学校原校舍紧缺,没有餐厅和学生宿舍,住校的男女同学分别挤在两间D级危房教室中。2011年,学校新建了校舍,合并了相邻的两所小学的寄宿生,扩大了寄宿制办学规模,让全体寄宿生住进了标准、舒适、安全的学生宿舍,还有了宽敞明亮的餐厅,就餐时不再被风吹雨淋。
工程建设如何把好质量关?会泽构建了“三条监管线”、严把“四道建设关”,狠抓工程安全、质量和进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优良、安全保障、进展顺利。“三条监管线”即教育主管部门有关人员分片挂钩项目乡(镇),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督查;建设主管部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挂钩项目乡(镇),对项目建设质量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监理单位工程监理员进驻项目乡(镇)和学校,对工程建设进行全覆盖监理。“四道建设关”即在工程建设前和建设中严格把好规划选址关、材料进场关、施工程序关、质量检验关。
“现在学校盖的房子质量很好,所用的钢筋和水泥是我们自己盖房子的几倍,而且随时都有人监督着工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我们的孩子在这样的教室里上课,很有安全感,很放心。”会泽学生家长经常这样说起。
以人为本,稳步推进素质教育
走进会泽校园,彬彬有礼的师生,仁义礼让、尊老爱幼、团结奋进的人文环境立即展现在面前。
在抓好日常的德育工作的情况下,2011年年初,会泽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德育重点工作,制定实施方案,举办专题培训,让校长进一步懂礼、识礼,会抓礼仪教育,让全体师生知礼、用礼,践行礼仪习惯,并在全县中小学师生中开展诵读中华经典文化《弟子规》活动,要求小学低年级学生做到熟练背诵,高年级以上学生做到熟练背诵,理解意思,把传统美德和良好习惯运用到生活中。
“人才一词,人在前、才在后,人才的标准也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我们在推进改革促进教育快速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学生德育,提高学生道德品质。”会泽县教育局局长陈加明说。
同时,会泽把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锻炼列为年度重点工作,指导各学校根据学生年龄,体育器材、运动场地等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学生喜爱、利于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阳光体育运动,做到班班参与、生生参与,每天锻炼一小时以上。
今年4月,县教育局举行城区学校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锻炼项目集中展演活动,省、市、县有关领导,全县中小学校长、部分师生、学生家长等2600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持续4个多小时,气温高达25℃ ,但没有一个学生中暑,没有一个学生晕倒,充分展现了学生们良好的身体素质。
会泽还鼓励各中小学开展社团活动,目前,全县共有各种社团1357个,参加社团活动学生7.3万人,占学生总数的42%。
强化管理,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教育规模的扩大,教师紧缺也越加凸显。每年,会泽都向省、市有关部门请示汇报,积极争取教师招聘名额,补充新教师。仅2010年至2011年两年就招聘特岗教师493人,绝大部分新教师分配到边远山区学校,缓解山区学校教师紧缺问题,同时加强山区学校音、体、美教师配置,确保全县各学科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娜姑镇炭山小学位于全县最后一个通公路的村委会――炭山村,学校路途遥远,生活环境差,但近年来新招聘的5名特岗教师就工作生活在这里,给这所山村小学注入了活力。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受到当地老百姓的交口称赞。
为全面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会泽在全县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中开展“一评三考”活动,把校长和教师置于社会的监督平台上。“一评”即召开社会各界人士、乡级领导和站所负责人、学生、家长和教职工代表座谈会,对校长和教职工进行无记名测评。“三考”,即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专业知识技能和教育教学质量等三个方面考核校长和教师。校长主要考核教育管理能力,学校教育教学业绩,方针政策掌握情况等。教师主要考核备、讲、批、辅、考等教学环节工作情况,所任学科知识掌握情况和教学成绩。“要考学生就先考教师。”从不适应到适应,这一举措也成为会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新教师招考录用和教职工调配置于阳光下操作。新教师的安置严格按照考试分数的高低自主择岗,到相应乡(镇)学校工作。申请调到县城工作的教师,必须参加调动考试,纪委、组织、人事等部门人员全程监督,考分一出立刻张榜公布。
“我原来在老厂乡一所山区小学任教,由于家庭原因想调动到县城学校工作。2011年通过公平公正的笔试和面试,考进了县城的驰宏小学,能够有这样的机会,得感谢有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靠自己的实力实现了工作调动。”驰宏小学教师陈天秀说。
整合资源,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会泽地处乌蒙山主峰地段,环境恶劣,山高坡陡,山区群众居住分散,部分山区小学依村依山而建,学校规模小,校舍条件差,学生上学路途遥远,每天来往学校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和质量的提高。会泽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全面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2010年以来,会泽县坚持“因地制宜、宜并则并、先建后撤”的原则,撤并小学14所,教学点46所,初级中学2所,办起寄宿制学校269所,整合了全县教育资源,提高学校办学效率。
如何破解城区“入园难”、“入学难”的困局。会泽县政府无偿提供土地,由一民营幼教集团投资570余万元,按省一级一等幼儿园标准,新建一所办学规模600人的幼儿园,缓解了城区学前教育资源紧张的状况。随着投资1400余万元,可容纳1800名学生的会泽县特殊教育学校、会泽县驰宏小学的落成,城区小学“大班额”现象得到了缓解。投资近7000万元,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办学规模2400人的钟屏中学搬迁新建,城区初中教育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业已形成。
近两年,会泽县还逐步撤销乡镇完全中学高中部,整合高中教育资源,集中到县城办学,形成县城三所高中齐头并进、比学赶超的氛围,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提高。2012年,在会泽一中已经成为省一级三等高中的基础上,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成功晋升为省一级三等高中,使会泽成为云南省内高中学校均为省一级高中的唯一一个县。
教育资源的合理整合,全面提升会泽教育教学质量,改善了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娜姑镇石门坎小学由3个教学点合并而成,近500名学生全部享受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和营养改善计划。每生每学期只需交100斤大米和100元钱即可在学校吃好吃饱。学校教学质量高,安全有保障,课余文化活动又丰富多彩,还为留守儿童安装了专用电话。这所农村学校办成了周边相邻地区群众众口称赞的“名校”,纷纷要求将子女转入就读。
加大救助,保证每生都能上学
“感谢给予我关心和帮助的各位好心人,因为有了你们的关心和帮助,我才能顺利、安心地读书。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你们,回报社会。” 这是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二年级学生龙金燕在接受贫困救助资金时诚挚的话语。
救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会泽教育长期坚持的又一举措,迄今为止,会泽80%人口还处在贫困线下。为确保每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贫辍学,全面提高提高“两基”成果,会泽采取多种方法,通过多种渠道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会泽县在职县级领导每人结对资助1名贫困学生,直至被资助学生完成初、高中学业或大学学业。全县干部职工,每人每年捐资助学不低于200元,乡科级人员每人每年捐资助学不低于250元,县处级领导每人每年捐资助学不低于300元。除此之外,县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资助250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安排50万元奖励500名品学兼优的高困学生。还广募社会各界资金,建立了“会泽县贫困地区少年儿童就学基金”、“红云爱心助学基金”等30余个资助基金。
关键词:资助;自助;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4-0028-03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4.014
新常态背景下,信息技术、网络平台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促使高等学校就业创业教育进入全新而稳定的信息化时代。对于地域环境相对偏远、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贵州普通本科高校而言,新常态条件不仅给予就业创业信息的获得带来了便捷,而且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价值尺度、就业观念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为贵州高校贫困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让贵州高校贫困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新常态时代下使贵州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问题实现新的突破,寻找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的全新培养模式是当前教育工作研究的核心问题。然而当前学界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的研究热点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探讨创业教育的相关性。第二,强调应该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使创业、创新教育与人才培养协同进行。相对于两方面的热点,同时也存在着两点空白,第一,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一体化的健康模式,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一体化教育理论和实践探索。第二,对于贵州高校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研究尚属空白。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1]。探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解决贵州高校贫困生高质量就业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实现多层次就业的客观选择。
一、 贵州高校贫困生就业现状
随着1998年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学生总数持续增长,贫困生规模也不断扩大。为了促进贵州高校贫困大学生更高质量的就业,笔者以贵州师范学院贫困大学生就业为例,对贵州师范学院2015届91名贫困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显示贫困大学生就业的方向分布为国家基层就业、公务员、西部计划以及个人创业。通过对该91名应届贫困毕业生就业去向调查显示:其中国家基层项目38人,主要从事特岗教师、大学生村官等,应征义务兵1人,考取公务员3人,升学4人,西部计划2人,自主创业2人,私营企业就业、销售、临时岗位工作等其他灵活就业40人。
对该91名贫困大学生就业地区进行调研分析,省会城市8人,县级以下农村城镇地区41人,地级市32人。
数据分析可见,贵州省贫困大学生的就业主要有两个明显特征:第一,工作求稳。事业单位公务员走热,不少学生首先选择考取公务员等“铁饭碗”,职业兴趣为其次,稳定为首先。第二,农村基层就业规模较大。这些地区经济、交通、教育资源等欠发达,工作条件虽然艰苦但是对大学生的需求确实极大,贵州省绝大多数贫困大学毕业生来自偏远农村,他们经历了贫困的磨炼,在面对困难时一直更加坚定,愿意投身基层,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提高和锻炼自己,与他们而言建设家乡、投身基层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和职业理想的有益抉择。
二、 贵州高校贫困生就业困境
从贵州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出发,当前该群体的就业困难主要表现在经济收入不能有效满足求职成本、自主创业困难较大、自身缺乏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对贵州高校贫困毕业生的培养要改以往的“资助”模式为“自助”方法,进而教育贵州高校贫困生有效吸收信息化时代的科技成果,逐步实现创业就业的有效结合,促进贫困生有效就业率的迅速提升。
第一,求职成本高。当前大学生找工作所需费用不断增多,诸如报名费、交通费、培训费、服装费等,这些求职所需花费令贫困大学生感到困难重重。另外,还有就业歧视、地域歧视以及社会上一些不公平现象等因素的制约,如有的招聘单位为某个岗位量身定做招聘条件,故意设置门槛等严重阻碍了贫困大学生的就业。
第二,自主创业阻碍重重。和所有创业者一样,刚毕业的大学生知识面狭窄、经商经验不足这些问题是应届生创业者的普遍困难。而贫困大学生自主创业相对而言困难更大,资金短缺、人际关系匮乏、承担风险能力弱是贫困大学生创业的特殊困难。种种困难令他们不敢创业,也没有能力创业。虽然国家对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在创业指导、创业培训、资金扶持等方面还需继续提高和落实。而在贵州地区的高校,因师资力量、经济条件、地域环境等方面的制约,贵州高校普遍存在对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力度不足的问题,这也对贫困大学生的创业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第三,缺乏就业市场竞争力。贫困大学生职业竞争力缺乏,主要表现在计算机水平、语言艺术、交际能力等素质相对薄弱。贵州省高校贫困生由于来自经济条件较落后的农村偏远山区,家庭经济困难、计算机水平低、文体特长少等综合素质薄弱,更有甚者,一部分贫困大学生因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理论课学习上,在校期间很少参加各类集体活动,忽略了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些不利因素导致了贫困大学生交际能力弱、缺乏自信、过度自尊或自卑,导致求职应聘时很难受到招聘方青睐。另外,贫困大学生获取信息途径相对较少,掌握就业信息的渠道狭窄也制约了这个群体的有效就业。
大学生就业本就是一个热点话题,贫困大学生的高质量、有效率的就业更是一个焦点。对于贫困生基数较大的贵州省高校而言,贫困大学生是否有效就业,不仅关系到贫困生的家庭,也关系着高校的发展。但目前贵州省高校在提升贫困生就业创业方面的工作还存在一些欠缺。探索发展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需要进一步研究有效的就业创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社会、政府、高校和毕业生个人协调发展,共同努力。
三、改革与突破: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创新是大学的灵魂,创业是提高贫困生就业得有效对策。贵州高校的发展与贵州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的发展密切相关。故而,贵州高校要从所处的西部区域实际出发,研究并形成适应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具备发展性和开放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根据调查结果、现状分析可见,为更好地解决贵州高校贫困大学生的高质量就业,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国家相关文件,高校要强化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性建议和措施,发挥政策导向性作用。
(一) 要积极促进对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让研究和教学相互促进
加强创新创业研究中心、服务中心、课堂教学之间的联系,以提高创业教育的办学水平[2]。制订目标明确、层次分明的创新创业教学计划与实践计划,进而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与方式的不同,用教学计划与实践计划来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案的研究和制定,必须包含明确的教学内容、合理的课时安排、任课教师的选择与培训、学生学习的模式等几个方面,依照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在实践应用中以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来反哺教学,避免教学的盲目性。
(二)要强化服务媒介,创造良好的环境
就业信息获取渠道短缺是贵州高校贫困生就业的一大短板,对此高校应不断加强相关的网络平台、信息系统建设,合理利用当前大数据环境,及时收集、处理、反馈市场信息,借助新媒体手段,为贫困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贵州高校还可以借助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平台,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创业就业氛围,增强创新创业意识,支持并鼓励贫困大学生的创业榜样。
(二) 要服务贵州经济和社会发展
贵州高校要着力打造多种创新创业教育平台。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引导学生了解企业、行业和地区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调查分析、归纳推理、知识创新等方面的能力。邀请企业导师参与对贫困大学生创业的指导,使得创业计划更加贴近市场、贴近企业实际运行。创业导师在进行实际企业操作性指导的同时,也会对大学生创业者和创业团队进行心理指导[3]。让学生创业团队真正进行实际运作,积累创业经验。
(三) 开阔视野,加强同发达地区高校的教育合作
在学术研究、课程开发和教材出版等方面进行交流合作,提高贵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通过交流竞赛,让学生、老师与科研经济相对更发达的高校多交流沟通,感受不同区域的创新创业文化,取长补短。高校与企业合作,就企业关心的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市场拓展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贵州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研究并切实解决高校贫困生创新创业问题,是贵州省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而重要的理论课题和现实课题。信息化时代下如何通过对高校贫困生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的研究,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较高质量的就业创业,具有更加贴合实际的应用价值。
四、创新与建构:贵州高校贫困生创新创业的有效途径
新常态背景下,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给贵州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抓住时展所赋予的新机遇,充分发挥贵州地域优势和贫困大学生自身的特点,积极参与就业竞争大环境是贵州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必然选择。贫困大学生要自觉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身提高和发展的目标,养成与职场竞争相适应的优秀品格。
(一) 发扬贫困生自强不息的精神,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
贫困大学生需要梳理正确的金钱观,通过培养和引导,让贫困生正确地看待经济困难的磨砺和考验,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自己面对生活与人生的挑战。面对政府或爱心人士等层面的资助,要有自立自强的信心,杜绝“等、靠、要”的消极心理。可以通过树立正面榜样,例如“自强之星”等活动的开展,宣传并树立优秀贫困生的典型,以精神的力量感召人,引导贫困生走出困境,提高综合素质,鼓励他们学以致用,在服务社会中体现自身价值。
(二)以培养社会责任感为抓手,做好贫困生感恩教育工作
高等教育旨在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相对于其他经济条件欠发达的地区,贵州高校的贫困生所承受的政府资助和社会帮扶更多。诸如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社会爱心资助等等项目惠及每一位贫困生,这使得他们更倾向于感恩社会。重视贫困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使之明白自己的成长与社会休戚相关,学会感恩他人,回报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在对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中,诚信教育尤为重要。教育学生诚信地面对各种助学措施,像孟加拉国乡村银行高等教育贷款项目“乡村银行的16个决定”[4]的制度,就注重对借款人进行还款理念的灌输和教育。这种简单易懂而朴实的决定经过反复的灌输和教育,使得学生可以获得最基本的诚信和生活信条。因此,大力加强贫困生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是做好贵州高校贫困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
(三)重视贫困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贵州高校贫困生群体中,知识面狭窄、计算机水平低、人机交往能力弱、自卑心理等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要特别注重提高该群体的社会竞争和发展能力,就必须注重对他们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对于贫困生的资助中,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教育引导贫困生优化思想、调适心理,学习知识、培养技能、锻炼身体,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对待人生挫折和逆境。理性地认识到贫困。善于在经济逆境中寻找发展的动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在接受社会各界的资助后,要懂得回报社会、传递感恩。这就要求,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培养,务必要关注其心理健康的发展。借助新媒体手段普及心理健康辅导,让贫困生的感恩教育落到实处。引导贫困生顺利完成自己的学业,并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通过“他助――自助――助人”的资助模式,将贫困生教育不断完善并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左丹.“金字塔”式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探索,2014(5).
[2] 张莉.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D].江苏大学,2010.
[关键词]山区高中 政治课 德育功能
政治课教学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它不仅要给学生提供认识事物的工具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要铸造学生的灵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和造就中学生健全而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但是,由于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山区教育显得相对落后,在严峻的考试压力下,高中阶段政治课德育功能缺失现象十分突出。因此,如何搞好山区高中政治课教学,提高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一、目前山区高中政治课德育功能缺失的主要表现
1.在教学内容上忽视学生实际,注重从“大”处着眼。纯理论化的教学使学生不能亲身感知和践行学习内容,限制了学生情感和行为的发展,无法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而教师们似乎更注重把学生培养成“经济学家”、“哲学家”、“伦理学家”或者“政治家”,而不是让学生进行德育体验。有些教学内容晦涩难懂,教师自己也还是一知半解,学生更是一头雾水。
2.在教学方法上“灌输”多于“启发”。 山区高中政治课教学普遍存在着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忽视乃至否认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视学生的感受。结果,学生围绕着教师转,一切都得听命于教师,教师主宰着教学全过程。由于许多教学内容难度太大,加上课时限制,有些执教者索性照本宣科,学生则迫于学业压力,也不奢求“启发”式教学。为了应对考试,政治课教学就是教师满堂讲、学生满堂抄,很难发挥其德育功能。
3.课内课外脱节,校内校外脱节。由于学校重智轻德,教师不注重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一门心思追求升学率,造成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厌学、逃学。具体表现在课前学习存在方法不当和缺乏自觉性;课中学习存在听课方式不科学和缺乏主动性;课后学习存在应付作业和缺乏探索精神。
二、山区高中政治课德育功能缺失的原因分析
1.在思想认识上,应试观念未转变。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品质是思想政治课的最终目标和归宿,但从当前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看,山区高中的政治课教学的德育功能却被弱化,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把考试特别是高考作为教学和学习的主要目标。在严峻的考试压力下,教师和学生均不同程度地忽视政治课德育功能。
2.山区高中缺乏必要的教学资源。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重视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但是,山区高中缺乏必要的教学资源,要进行思想政治课的新课程公共改革,实施实践性和开放性难度极大。同时,由于山区教师缺少进修提高的机会,一些教师很难将抽象的理论用形象的方法展现出来。
3.山区高中学生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配合,家庭与学校互动的难度极大。山区高中大部分学生为寄宿制,再加上大多数山区孩子的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不高而又忽视子女教育,因此往往容易存在两个极端;一是家长不管不问,或只关心孩子的考试分数,只管吃穿用,不管思想品德,甚至不和孩子沟通,出了问题又大惊小怪,怨天尤人,或撒手不管,或动辄打骂,造成亲子关系紧张。二是家长娇生惯养,拔苗助长,为使孩子出人头地,不惜一切代价。
三、强化山区高中政治课德育功能的实践与对策
1.在政治课教学内容安排上突出“四个加强”。强化山区高中政治课德育功能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山区学生发展健康、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因此,我们结合山区高中贫困生多的实际,在政治课教学内容安排上突出了“四个加强”。
(1)加强自强、自立教育。困难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能在逆境中学会自强、自立。只有学会自强、自立,才能丰衣足食,才能变“输血”为“造血”,变“供给型”补助为“经营型”帮助;只有学会自强、自立,才能勇于拼搏,争取成功。
(2)加强诚信、自信教育。诚信应该是必须教给学生的必不可少的个性品质,而针对大多数山区贫困生自信心不足、自卑心理相对较强的心理特点,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鼓励和支持,让他们体会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同时,要让他们认识到,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任何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要让他们学会客观地认识自我,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地融入集体,唤醒他们的自信,使他们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
(3)加强爱心、责任心教育。由于种种原因所造成的家庭贫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他们淡漠人生,我行我素,对待许多人和事缺乏应有的热心、爱心和责任心。尽管社会、学校给了他们很多的爱心资助,仍然没有激起他们的感恩之情,甚至极个别同学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因此,要加强对他们进行爱心、责任心教育。只有教育他们树立爱心、责任心,才能使他们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才能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感到集体的力量,从而激励他们把个人理想、追求与集体的荣誉联系起来。
(4)加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对贫困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能使他们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有效地遏制浪费现象,并使他们正视现实,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2.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遵循“四个原则”。
(1)尊重德育规律,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有机结合的原则。一个人道德行为的养成,需要经过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基本过程。其中道德认识主要是通过显性德育来完成,它是道德形成的开端和基础。道德情感起着催化作用,道德意志发挥着定向作用,这二者更多的应通过隐性德育来完成。因此,要发挥山区高中政治课德育功能必须将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彼此间的相互影响、渗透或互补、支援,才能形成一种合力,最终依靠一定的规范训练,完成一个人道德行为的塑造。
(2)知识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高中思想政治课知识是载体,思想性寓于知识性之中。无论是揭示知识本身所包含的德育内容,还是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基本观点分析说明社会生活中重大问题、热点问题,首先都需要帮助学生学好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进而体会其立场、观点、方法,这样才能发挥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德育学科的德育功能。
(3)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新型社会实践的原则。一方面我们要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政治教师在课堂上应旗帜鲜明地弘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主旋律,理直气壮地贯彻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但不要把学校看成是只有阳光、没有风雨的人工温室,要客观地介绍社会,实事求是地把社会的真实面目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在比较中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开展新型社会实践教育应该说是现代德育的一个新理念。它强调学生是实践活动的主体,社会实践的设计更多是从学生本身的成长入手,强调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全方位的教育,而且非常关注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感受,力图达到丰富学生人生体验的目的。在操作上,它应是学校正规教学计划的一部分。在形式上,这种社会实践教育可以是在课堂上以学术讨论的形式进行,也可以在课外以军训、专业实习、参观、社会调查、野外生存训练等形式出现。
(4)突出德育的主体,注重个性化教育的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德育的主体。但过去学校德育中更多的是注重整体化的德育,缺乏对教育主体个性化的教育,没有很好地发挥主体的积极性。我们认为,注重和研究个性差异,将是今后开展有针对性德育的有效途径。我们要爱护和信任每一位学生,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指导学生开展研究、讨论、辩论,要调动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积极性,使他们认同和接受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改变把政治课搞成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输、学生接受的被动局面,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实效。
3.在教育要素上要做好“四项优化”。
(1)优化教育环境:更新学校教育环境,努力建设校容、校貌、校风、校纪,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学、娱乐活动,从而把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结合起来,把有形教育和无形教育结合起来,把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力量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优化的、有利于让山区学生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
(2)优化班级管理:根据学生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形成一套有效的、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案,激活学生的内在良好动因,把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出来。
(3)优化教师队伍:重在提高教师素质。建设一支具有正确的教育观、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素质和教学研究能力、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教师队伍,从而使教师能够针对山区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4)优化学校管理:遵循教育科学、领导科学以及科学方法论等有关原理、原则,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且在管理上特别做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让广大学生体会到学校对他们的重视、老师对他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高志勇.落实新课程理念 强化政治课德育功能[J].基础教育课程,2008,(6).
[2]高光耀.谈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