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法学类专业就业方向

法学类专业就业方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法学类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法学类专业就业方向

法学类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第1篇

艺术类专业大学生除具有普通大学生的共同特点外,还有其自身特点,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理想信念稍显淡薄,但思维积极活跃,对生活充满热爱与激情,创造力强,具有一定的浪漫主义色彩,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也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加之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容易受外界的干扰和影响,他们注重专业能力发展,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体现在创业和就业能力方面,他们精通自己的专业领域,在求职能力、求职技巧上相对较弱,对就业机遇把握能力不强,在整体就业环境方面,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既要向普通高校大学生一样面对整个就业市场的压力,同时又具有其专业的特殊性;在就业心理方面,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前期培训和学习费用较高,对于就业薪资期待相对定位较高,受追求成为艺术家等思维影响,在就业创业心态上不够踏实;在就业创业指导方面,国家针对全体大学生开展的具有普遍性的就业创业指导类教材、读物、指导手册较多,但基于艺术类专业就业创业的专门指导较少,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支持有限。探索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新途径与新方法,帮助广大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更好的创业与就业势在必行。

二、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新途径与新方法

针对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特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的途径与方法进行了相关探索:

1.积极开展创业就业心理指导、理论指导

针对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心理特点,开展创业就业心理指导,利用心理访谈、团体心理训练、个别辅导和创业心理培训等形式,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探索能力;通过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相关培训,在课程设置与培训流程设置上,从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特点出发,更加贴近艺术类专业学生特点,进行量身定制,使得针对性更强,实效性更强。在学生求职引导环节,通过心理辅导,不断帮助学生梳理自身的求职方向,职业定位,创业意向,通过职业兴趣探索和职业价值观的不断“澄清”,最终确定自己的职业意向,到达社会、职业价值与自我的最大程度地协调统一,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帮助学生产生最大程度的就业创业内驱力。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思维活跃,创造力强,加之专业特点,在创业方面更有优势,积极鼓励学生发挥专业特长,通过进行求职培训、观摩招聘会、参与大学生模拟招聘会等形式,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提升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的实效性。

2.拓展校企合作,提升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就业综合竞争力

校企合作战略是拓展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新途径与新方法的有利举措,通过与用人单位、行业龙头企业建立实习实训联系,定期派学生到用人单位就专业领域前沿、专业技能探索、专业实习实训能力提升等内容开展实习实训工作,定期邀请用人单位负责人、业务骨干、行销骨干来到学生当中开展专业讲座与讲学,聘请行业企业带头人为学院名誉教授,促进和带动学生的专业认知水平,为学生实践提供最直接的平台。学生们通过校企合作项目的运作熟练掌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专业与就业、专业与创业的有效衔接有了实践性的了解与掌握,为学生进一步就业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依托于企业和行业领域的实践资源、专业号召力,使得学生尽早体验将自己的专业能力转化为实践生产产品,将会极大的鼓励学生的专业信心和就业创业信念。同时有助于用人企业对专业院校和专业的理解与沟通,便于企业进行专业人才的储备,为大学生就业进行了积极的准备。将会在专业领域引发积极的反响,为提升毕业生就业择业综合竞争力打下一定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会让企业加深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综合实力的认可。

3.深挖用人资源,横向联合用人企业、行业,纵向以优秀毕业生、优秀创业代表为典型,形成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

合力吸引用人企业进校招聘,积极鼓励学生走出去,考察用人市场,是我们积极抢占用人市场的两大策略。帮助专业学生探索更多的用人资源,是创业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一环。依托于专业教师在专业领域的影响力和专业成就,依托于专职辅导员与用人单位的有效沟通与联系,依托于优秀毕业生在企业内的积极性影响力,与艺术类专门企业建立长期的用人联系,大到参与专业展会年会,在专业领域与企业进行有效互动,小到与企业建立长期多渠道联系,定期交换企业用人信息与应届毕业生信息,积极促成用人单位进校招聘等。同时,深度探访优秀毕业生、优秀创业代表,了解他们的创业经历,学习他们的创业就业经验,共享专业优秀资源,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典型参考案例,定期组织专业创业就业优秀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创业积极性,帮助学生梳理创业就业思路,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指导与帮助。此外,组织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深入行业组织开展挂职锻炼、见习就业、行业走访、企业访谈、学术论坛等类型的实践,从中有效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和用人需求,为有意向自主创业的学生提供指导帮助,为青年学生踏入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依托专业优势组建专业化实践服务团队,将所学知识与社会民生热点和群众所需相结合,创新发展思路和解决办法,切实为社会作贡献。

4.依托专业竞赛平台,历练学生综合能力

法学类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标准

信息产业是当今世界第一大产业,计算技术是信息化的核心技术,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在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6个基本专业和3个特设专业归入计算机类专业,使全国高校相关的专业点数达到2481个。因此,研制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于提高高校计算机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制定标准的基本原则

1. 面向专业类

本科生培养正逐渐实现在拓宽夯实基础的前提下,突出专业人才特色的策略。“十五”和“十一五”期间,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研制的“专业规范”基本上都是面向专业的。现在要面向专业类,最关键的是解放思想,摆脱专业约束,站在专业类的高度去审视问题,包括师资专业背景、工程背景、专业知识领域、专业特殊实验及实验平台等方面的要求。其中,最重要、最困难的是搭建恰当的专业类平台,使得各个专业可在“类”的基础上建立专业的特殊要求,并实现类和专业的有机结合,而不是简单地将几个专业标准“集合”起来。

专业类平台的建设以教指委制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和《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基础,同时参考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采用的通用标准加专业类补充标准的做法,包括《计算机类专业补充标准》。

2. 体现基本要求

如何体现计算机类专业教学基本要求,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作为国家标准,需要体现专业类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关键词是“本科”和“基本”。通俗地说,高,不能“985、211化”;低:不能“职业化”。一是因为参与制定的主要人员多是工作在“985工程”、“211工程”大学和一些大型企业,有着很强的“985、211”情结,再加上“国家标准”的帽子,就容易倾向于“985、211化”。二是一批新建本科专业点仍处于从职业教育向本科教育转型的过程中,部分专业点虽然建起来了,办学条件、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水平很难说已经达到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标准应该能够有效地引导和促进新建本科专业点快速提高教学水平。

第二,不能将标准的内容限定得太死,要有利于专业特色的形成。我们的基本原则是,以“能力为要求,知识领域为建议,课程为示例”,不过多限制知识,特别是课程,给学科和专业留下充分的空间。首先给出能力培养的要求,再按照国际先进的描述体系,也就是知识领域(Knowledge Area)、知识单元(Knowledge Unit)、知识点(Topic)的架构描述计算学科核心知识体系,充分体现国际等效和我国的实际,引导人们考虑学科的本质和核心,改变人们习惯的、具有明显经验特征的、面向课程的教学计划设计与描述习惯。在这里,课程体系只作为示范性的例子。这样既规定了教学基本内容,又没把课程限制死,不仅可以使各个专业点按自己的特色设置课程,还能够较好地体现以知识为载体,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育。

第三,做到国际接轨。我国从2006年开始试点进行国际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目前已有计算机类、机械类、电子信息类等15个专业类参与。2013年6月,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的签约成员。因此,对计算机这样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基础的工科类专业来说,保持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等效,就保证了国际等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最早参与这项工作的专业,我们充分地利用了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

3. 保障标准相容

首先,必须考虑与教指委先前研制的专业规范的相容。我们曾研制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等规范和指导文件,共约180万字。它们都是标准研制的重要基础,而标准则是这些规范和指导方案的浓缩形式,是其延续,是促进其推广和实施的“力量”。依据这样的原则,保持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的相容和等效也就顺理成章了。

关于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等效性问题,可能有人担心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比较高,一些学校可能达不到要求。实际上,过去教指委在制定这些规范和指导性文件时,就考虑到计算机类专业的基本要求,同时考虑国际接轨。可能由于历史短、条件限制等因素,目前部分高校专业点教学可能还达不到要求,但要相信这些高校能完善自己的工作,使之达标。根据调查,近年来高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和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能够较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4. 引导专业改革

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我们力图从以下五个方面把握专业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给各个办学单位适当的引导。

(1)目标制导。目标制导(OBD,OBject Directed),又称为目标导向,强调培养目标对培养计划和教学活动的有效制导作用。所谓制导,就是要根据培养目标制定“毕业要求”,再根据毕业要求的实现需求设计课程体系,开展教学活动,落实“最终能体现在全体合格毕业生身上”这一培养目标的基本属性。因此,各专业点的培养目标及其制定要满足以下要求:一是必须符合所在学校的定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二是表达毕业生主要就业领域、竞争优势、毕业后5年左右事业发展预期;三是面向全体毕业生而不是面向优秀毕业生;四是要具体、能够分解落实,要作为教学活动的具体追求;五是要定期评价,且在评价中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六是要向教师、学生、社会公开。

(2)持续改进。标准引导高校建立持续改进(CQI,Continue Quality Improve)的质量保障体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一是建立健全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对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含实验大纲)编制、课堂教学、课程考核、实验教学、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等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和有效的监控,定期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价。二是建立健全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社会有关各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定期对包括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等进行评价。三是建立健全持续改进机制,保证其有效运行,使质量监控与毕业生跟踪反馈结果及时有效利用,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保证人才培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3)产出导向。标准推崇产出导向(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教学观念,引导教师追求教育教学活动在学生身上产生的效果,把课程评价的标准从原来的“教了什么”,提升到“学生学会了什么,会做什么”。强化毕业要求支持培养目标实现的意识,要求课程教学到考核都能够保障培养要求相关条款的有效达成,保证培养方案制定科学、实施有效。建立与毕业要求相适应的各项教学活动效果评价体系,而且这些评价体系要实用,最终保障培养目标的实现。

(4)从面向学科走向面向社会需求。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入学率的提高只是表象,教育教学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变革。在精英教育阶段,高校浓厚的学科情结体现在本科生培养方案面向学科制定。在大众化教育阶段,人才培养需要更多地考虑社会需求。目前,一些高校仍然面向学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工作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节,导致了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的尴尬局面。为此,标准强调了面向社会需求的基本要求。

(5)能力导向。标准倡导能力导向(CCD,Capability Cultivation Directed)的教育,强调知识为载体、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观念。知识的快速增长和变化、未来实际问题的求解,都要求学生能够综合地、灵活地、探索性地运用知识有效地解决问题,这就是能力,包括学习新知识、创新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标准在毕业要求、知识领域选择上,把能力培养作为基本要求,引导高校把知识性教育变成能力导向的教育。根据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标准提出要重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了解基础理论课程的作用,善于动脑、动手。标准强调重视思想和方法的学习,避免基于特定平台开设核心课程,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对能力的具体解读,标准参考了教指委前期研制出版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

二、标准的主要内容

1. 专业类描述

标准对专业类的描述,旨在引导各个专业点的举办者从认识专业开始,踏上面向社会需求办专业、理性办专业之路,探索如何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而不是将学生限制在一个相对狭窄的专业内。

为此,标准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等计算机类专业的主干学科统称为计算学科,涵盖了科学、工程、技术和应用。标准在明确计算学科根本问题的同时,分别指出了各部分的核心问题,学科呈现的抽象、理论、设计3个形态,以及丰富的学科方法学内容(支持专业能力培养)等,为人才分类培养和能力导向教育提供引导。

关于计算机类专业的地位,标准指出:计算学科已经成为基础技术学科,计算已成为第三大科学研究范型,计算思维已成为现代人类重要思维方式之一等;关于计算机类专业的作用,标准指出:计算技术是信息化的核心技术,其应用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等;关于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指出:本专业类人才培养呈现出大规模、多层次、多需求趋势,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是一个供需两旺的专业类。不同类型人才培养应面向不同问题空间,需要强调不同的教育策略,同时体现计算学科“抽象第一”的基本教育原理,消除专业类人才培养目标趋同、课程体系同质化的现象。

2. 培养目标

在标准研制过程中,我们对专业类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这样考虑的:面向专业类;面向研究、工程、技术、应用需求的各类人才;强调最基本的要求;描述要简洁明了。

标准关于专业类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表达,除了明确要求遵守法律法规、强化社会和环境意识、强调团队合作能力、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等外,还要求掌握基本科学方法,具有包括计算思维在内的科学思维能力,运用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设计计算解决方案,实现基于计算原理的系统,在相关领域具有就业竞争力。

3. 业务方面的毕业要求

标准关于大学生的毕业要求是全面的,其中关于业务方面的要求有4条:

(1)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2)系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经历系统的专业实践,理解计算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3)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强烈的工程意识,并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对结果进行分析的能力。

(4)了解计算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初步能力。

4. 教师背景和水平要求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标准要求教师具有计算机类相关专业学习经历,具备与所讲授课程相匹配的能力(包括操作能力、程序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承担的授课任务限定在合理范围内,保证在教学以外有精力参加学术活动、工程和研究实践,不断提升个人专业能力。讲授工程与应用类课程的教师具有课程相应的工程背景;承担过工程性项目的教师需占有相当比例,并具有与企业共同工作的经历。

全职教师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数量并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具有与承担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能力,掌握所授课程的内容并能按照毕业要求、培养目标实施教学;参与学生指导,结合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

5. 知识体系与课程

标准定义计算机类专业知识体系与课程的基本策略是:能力是要求,知识领域是建议,课程是示例。

一是构建专业类平台。除了社会、经济、法

律、数学和自然科学类教育外,标准把学科基础知识作为专业类知识体系的必修内容,覆盖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等知识领域,包括核心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基本技术和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在软硬件设计能力、计算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给出专业特殊要求的必修内容。例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包含数字电路、计算机系统结构、算法、软件工程、程序设计语言、智能系统、系统基础等知识领域的基本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将基本原理与技术用于计算学科研究以及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能力;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包含软件建模与分析、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过程与管理等知识领域的基本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将基本原理与技术用于对复杂软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验证、确认、实现、应用和维护,以及软件系统开发管理等能力。

6. 人才培养多样化建议

法学类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会学;关联性就业;文科毕业生

中图分类号: C916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7)01-0077-05

一、问题与假设

一项利用麦可思公司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有近三成大学生的工作与专业不匹配,与美国、加拿大、欧洲国家大学毕业生不匹配比例10%-20%相比,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匹配比例过高。不同专业毕业生专业与工作匹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能够提供职业特定技能的专业(如建筑学、卫生医疗、自然科学和工程与技术)毕业生相对于提供一般性技能的专业(如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毕业生更可能找到与专业相匹配的工作[1]。另一项实证研究也显示,工科专业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的关联度最高,农科类次之,关联度最低的是文科专业[2]。麦可思研究院的2011年、2012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据对2011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全国本科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相关度仅为67%,国际政治学专业相关度低至16%。从本科专业门类来看,专业相关度最高的是医学(89%),最低的是历史学(46%)和法学(48%)。将2009-2011届大学毕业生的同期专业相关度进行比较,发现本科院校高于高职高专院校约7-10个百分点,211院校高于非211院校2-4个百分点,约三成的大学生抛弃了大学四年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选择了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3]。

由此可见,专业与职业存在较大比例不匹配现象,尤其是文科类专业更为突出。把专业与就业不匹配现象归结为就业难,本文由此提出的问题是:文科专业毕业生就业一定要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吗?从事专业不对口或匹配性差的工作就是就业难吗?如何评估文科专业与职业的关系?据此提出关联性就业假设: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内核结构与结构使大学生就业选择呈现出匹配性差异和相关性选择,专业对口不是评价就业的标准,在社会发展和职业链条中找到专业位置就是就业,这对实现专业、职业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社会学专业作为文科类专业的代表,历史悠久,1838年由法国人孔德创立,随后得到发展,189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创立世界第一个社会学专业,至今仍是最基础的一门社会科学和专业,中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引进社会学,建国后的1952年取消了社会学专业,1978年得到恢复,改革开放以来获得巨大发展,社会学类本科专业达到416个。社会学专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其专业职业属性相对较弱,其毕业生就业状况能够较好体现关联性就业假设的条件,以成都理工大学社会学专业为样本,通过考察就业状况来检验关联性假设。资料来源包括:(1) 2010年7月至8月进行的毕业生追踪调查,以社会学2002年至2010年毕业的学生600人为总体,以网络问卷方式调查了80人,回收有效问卷80份。男生占42.5%(34人),女生占57.5%(46人);本科占62.5%(50人),双学位占20%(16人),研究生占17.5%(14人);出生时间从1978年至1987年,最大年龄32岁,最小年龄23岁。就业是指毕业生实际在岗位上工作并获得报酬的劳动状况,就业状况反映出专业教育质量,设计12个指标进行测量。(2) 2009级(75人)、2010级(66人)毕业生就业协议中所表明的就业单位。(3)2015年召开毕业10周年回母校的30名毕业生座谈会,了解他们的工作状况。

二、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关联性就业特点

我校社会学专业1995年创办至今,就业率一直在90%以上,呈现出就业单位性质多元、就业领域宽、就业岗位多样、职业向上流动等特点。

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包含横向关联和纵向关联两种形式,横向关联是以本专业为基础而在不同职业之间呈现出来的关联,可以用就业领域、职业变动、工作满意度、就业途径等四个指标来测量。(1)社会学专业的基本职业特质是社会管理、社会调查、社会工作,就业领域包括党政机关、教育、文化等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职业包括社会调查研究与数据分析、政策研究与政策评估、社会管理与社会规划、公共关系等。2010年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就业分布以企业和政府部门为主导,呈现出企业就业比例下降而政府部门比例上升的趋势。在第一份工作中,销售类有10个,公司、党政部门的行政管理类有27个,学校等教育机构有7个,广告传媒类有5个,其他15个。就2009级就业单位性质来看,除去未就业的6人外,在就业的69人中,就业单位是企业的为36人,党政事业单位为15人,考研留学为10人,其他为8人;从2010级就业单位性质来看,除去未就业的5人外,在就业的61人中,就业单位是企业的为34人,党政事业单位为8人,考研留学为7人,其他为12人,这些职业体现了横向关联的特点。(2)从职业变动率来看,2010年调查数据显示,超过6成的毕业生至少变动了1次工作单位,企业就业比例由最初的62.7%下降为目前的53.1%,政府部门就业比例由最初的26.6%上升为目前的32.8%,在学校就业的比例和自主创业的比例在提高。(3)在工作满意度方面,近6成的毕业生对目前的工作表示满意,1/3的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度是一般。(4)在就业途径方面,2/3毕业生通过人才市场就业,1/3通过家庭、亲戚、朋友等非市场途径就业。

纵向关联是同一职业的不同环节、不同职级之间的关联,表现为职业的晋升状况,把承担一定管理责任的岗位称为管理类业务,只是普通职员或工作人员身份的岗位称为执行类业务。2010年数据显示,管理类业务由最初的41.3%上升为目前的57.8%,执行类业务由最初的58.7%下降为目前的42.2%,中级职务由最初的4.8%上升为目前的25.0%。

本文把就业单位性质多元、就业领域宽、就业岗位多样、职业向上流动等特点的就业情形称为关联性就业,它是文科类专业普遍具有的一种特质,目前文科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定位就是关联性就业理念的体现。

关联性是指事物之间的连带性,是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在内容、功能、机制等层面所具有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关联性就业是以本专业为基础而在专业对应的职业领域寻求工作并适应社会变化需求而调整职业的过程及结果。(1)关联性就业以专业为基础,专业的职业属性显著度对职业方向具有不同的指示作用;(2)关联性就业是一个动态的调试过程,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而发生变化;(3)关联性就业是社会结构中的子系统,受就业形势的影响;(4)关联性就业是一个比专业对口或职业匹配更具有现实解释力和实践性的概念,更符合专业发展、社会发展与职业选择的现实和内在关联,更能够指导专业建设和职业生涯规划实践;(5)关联性就业是提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内核结构与结构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6)关联性就业作为一种理念,目的是把握好就业质量与数量、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辩证关系,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观念,立足提高一次性就业率,然后逐步提高就业质量。

三、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关联性就业的生成机制

专业、职业、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就是关联性就业机制,目的在于揭示横向关联和纵向关联的发生原理,论证关联性假设的可行性,关联性机制可以分为内在机制和外在机制。社会学专业对职业的影响途径即关联性机制体现为:直接提供工作知识和技能的为4.7%,间接提供工作思路的为23.4%,通过培养健全人格而更好适应社会的为67.2%。

(一)关联性就业的内在机制

首先,专业内部关联。任何专业知识和技能结构都由内核层和层构成,能够直接提供工作知识和技能的内容属于内核层,是专业的核心部分,由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构成,能够间接提供工作知识和技能的内容属于层,是专业的非核心部分,由通识通修、选修等课程构成,内核和构成完整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内核层凸显专业个性和差异性,是就业的显性标志和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依据,层凸显专业共性和通约性,成为职业迁移和转换的显性标志。社会学核心课程和课程能够支撑社会学毕业生选择与社会相关联的就业领域,任何社会组织都有管理、文秘、公关、调研等功能,这就为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岗位,这也是社会学专业的职业适应性较显著且具有跨专业就业优势的原因。

其次,专业之间的关联。专业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积累和建构起来的分门别类的知识体系及其人才培养体系,包括认知和方法两个部分,认知是专业的知识结构,方法是专业建构和演化的哲学基础和研究技术,从古代到近现代,知识体系从笼统混沌到分化具体再到综合,文理交叉,科学与人文融合,这为专业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协同创新奠定了基础。我国目前的专业设置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门类,基本专业352种,特设专业154种,在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中确定62种国家控制布点专业,专业介绍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主干学科、核心课程、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专业实验、修业年限、授予学位[4]。文科类专业就是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等7个门类,管理学具有文理交叉的特点。文科类专业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和人,社会是具有自身结构、功能和运行规律的有机体,其丰富的内涵和复杂结构是专业形成和演变的基础和前提,以社会不同侧面和属性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社会科学,主要专业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以人自身的思想情感和心理为对象形科学,主要专业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既有分工和差异,又存在交叉和共性,专业差异性体现在学科知识体系和具体工作领域方面的不一致性,这是专业成立的基本依据。专业共性体现为文科类专业在通识通修课程设置上的一致性,都有英语、计算机、体育等课程;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具有一致性,都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在思想政治理论、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状况、研究方法、外语应用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共同的要求;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具有一致性,都设置了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环节。

(二)关联性就业的外在机制

首先,职业之间的关联。职业是社会分工所要求的实践活动及其领域,是解决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须的劳动实践,也是个体获得生存发展资料、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依据,各种职业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赖,由此构成职业体系,职业之间存在互补性和通约性,互补性是指职业之间构成产业链条的相互支持性,通约性是指职业之间在工作流程、思维方法、知识基础等方面的互通性,具有较强的职业迁移性。单位是职业的载体,是拥有不同专业的个体为实现共同目标而进行分工与合作的场所,在一个单位内部以及在不同单位的业务和交往过程中,存在多种专业分工与合作,这为文科类专业就业提供了机会。

其次,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联。根据专业的职业属性的显著度与职业方向的显著度的关系,把关联性就业分为两种类型:(1)职业属性越明显的专业,其职业方向就越显著,专业方向直接指示职业方向,可称为强关联性就业;(2)职业属性越不明显的专业,其职业方向就越模糊,专业方向间接指示职业方向,可称为弱关联性就业。强关联性就业的专业往往是社会结构及分工体系中比较具体的专业,研究对象是社会的某个局部或子结构,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学、艺术等;弱关联性就业的专业往往是社会结构及分工体系中比较抽象的专业,研究对象是社会整体,如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哲学、文学。强关联性就业的专业可以称为工具理性为主的专业,其社会知名度和认同度较高,往往被称为热门专业;弱关联性就业的专业可以称为价值理性为主的专业,其社会知名度和认同度低,往往被称为冷门专业。

强关联性就业与弱关联性就业受到社会结构及其就业形势的影响而呈现出复杂的就业结果,一是强关联性就业不一定取得充分就业的结果,二是弱关联性就业不一定取得不充分就业的结果。目前从专业对口角度来定义就业质量,专业对口的就业就是高质量的就业,专业对口性差的就业就是低质量的就业,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体现了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思想,但这是一种静态思维,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可以做到,却不适合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人力资源市场的建立为专业人才就业和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提供了机会,任何文科类专业均在社会中有自己的结构定位和功能定位,加上文科类专业自身的知识和技能结构,二者共同决定了专业之间的界限具有相对性,关联性就业也就具有可行性。

再次,专业、职业与社会之间的关联。社会是专业和职业的实践场域,是专业和职业孕育以及演变的源泉。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随着社会变迁而呈现出复杂的关系,直接体现为就业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新旧职业交替现象突出,新职业层出不穷,职业的关联性更加突出。对已经就业的大学生而言,面对变动中的职业结构,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在学好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需要提高学习能力,掌握最一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有助于增强职业适应能力。

通过社会学专业关联性就业的实证研究,揭示了横向关联和纵向关联的发生机制,证明关联性就业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从而为文科专业就业和专业建设提供了理念和方法论的启示和借鉴。

四、关联性就业观对文科专业建设的启示

(一)更新就业理念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把专业、就业、创业相结合,处理好专业内核与外延、本行与外行的关系,既立足本专业,又能根据形势实现专业迁移,努力提高就业率,改变从一而终、等、靠、要的惯性思维。

在职业选择方面,用A、B表示不同专业所构成的职业领域,a、b表示职业领域中的一个工作,首先寻找专业对口性强的职业,即a∈A,就是在专业对口的职业领域A中找到一个工作a;当不能找到对口性强的职业时,就是去寻找对口性弱的职业,即a∈B,就是在B职业领域中找到一个工作a,总之要实现就业。

在职业迁移方面,在职业实践过程中,在对口性强的职业过程中不断向高端迈进,提高就业质量;对于对口性弱的就业情形就是职业迁移,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而提高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二)打造专业特色

专业方向和特色越显著,毕业生就业的目标越明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和需求就越清晰。就社会学专业而言,毕业生比较认可的三个专业方向是公共关系、调查与统计分析、社会工作与管理。有毕业生建议设立社会工作方向,鉴于社区发展迅速现状,可增加社区建设类课程,可包含心理建设。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建议将现有的社会保障课程延伸细化,并且学校能和更多的后勤保障单位合作,提供毕业生更多去社区或者劳动保障部门实习的机会。完善公共关系方向,建议学校与公关公司、广告公司或者营销策划公司合作,提供实习机会,提前感受行业气息,这与另一项调查结论是一致的,认为课程设置应遵循宽且精的原则,应有1-2个方向能与社会需求靠拢,如管理、营销[5]。二是深化课程教学设计,增加与就业和工作密切相关的应用型课程,如开设市场营销、应用文写作类课程,“定期举行针对当前社会热点的社会学分析讨论会,以相对强制性的约束引导大家自觉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可增加一些社会学对企业运行及管理方面的影响及研究类课程,从社会学角度对企业进行独特的分析。”这与现有研究结论是一致的,课程设置要以贴近企业生存环境、能对工作产生直接指导作用和能力的课程为主,而以研究性课程为辅,突出SPSS、应用写作、公共关系、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团体与个案工作[6]。三是建立相关实习基地,使学生在公共关系、市场调查、社区服务、政府管理等环节受到实际训练。有毕业生就建议:“在教学初期就应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较早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认知,更全面地认知自己和专业工作方向。”

(三)营造就业氛围

对部分弱关联性就业专业而言,尤其需要扩大专业的舆论空间。企业和政府组织以及公众对社会学认知不足,影响就业。目前需要借助和谐社会建设的有利氛围,通过专家学者的宣传、对社会建设的建言献策、普及社会学知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增加用人单位对社会学专业的了解和对毕业生的接纳;政府在就业岗位方面给予应有的支持,如各级政府部门购买专业社工服务以增加社会学专业人才就业领域,发挥政府宏观政策调控作用,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措施[7],取消某些职业资格证书在报考条件上排斥社会学专业的规定。

(四)提升综合素质

弱关联性就业和强关联性就业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换的,为此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就显得更加重要,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身心健康状况、社会交往、社会工作等层面,具体表现为大学生获得的各种奖励和荣誉称号,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英语、计算机水平、演讲辩论赛、科技竞赛等,通过这些素质训练,可以为大学生实现关联性就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扬.大学生专业与工作匹配研究:基于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实证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6):82-88.

[2]李海波,等.大学生就业与专业的关联性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17):97-99.

[3]麦可思研究院.2011、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4]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董金秋, 王平.高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评价研究[J].社会,2003,(2):16-18.

法学类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第4篇

教育部在1998年设立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以来,开设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普通高校(含独立学院、职院)近千所,由于各高校的办学条件及资源的差异,再加上公共管理专业学科结构上的内在矛盾,因此,公共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方向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如何在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发展的前提下规范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提高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适应社会对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合理确定自身的人才培养方向和教育模式,必须根据当前政府改革的方向,进行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本文在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长期教学与教学管理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特点,提出了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一需要—结合—转变”模式,谨供各位同行与专家探讨。

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能力—需要—结合—转变”模式,简单地讲就是指“一个能力本位”、“两个需要”、“三结合三转变”。具体内容是:“能力”包括专业理论能力、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需要”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是指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要和满足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的需要;“结合”是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转变”是指人才培养由理论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转变、由知识积聚型人才向能力开发型人才转变、由传统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转变转变。

一、以能力为本位。促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

“公共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学科”。公共管理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政府部门需要的是具有较高修养的、有较高政策水平的、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因此,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以能力为体位,促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

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一个能力本位”中的“能力”包括专业理论能力、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

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理论能力包括: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掌握公共管理理论及分析方法。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技术能力包括:掌握和运用系统分析、统计分析、调查分析、计算机分析等科学方法或技术。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实践能力包括:掌握社会调查的方法,能独立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中,专业理论、技术和实践能力要具体转化成学生的实际能力,就必须有一个显性的衡量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指学生必须具备“动脑”、“动嘴”和“动手”的能力。“动脑”就是“脑瓜子”要灵,要政治可靠、思维敏捷、反应灵敏、创新意识强;“动嘴”就是“嘴巴子”要活,要有口才、具备较强的协调与沟通能力;“动手”就是“笔杆子”,要有文才、学术研究能力。

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包括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和土地资源管理四个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包括行政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学、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土地管理学、地籍管理学、财政学、保险学原理、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险、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政府经济学和经济学等科目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

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包括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人文素质是指具备人文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等)、理解人文思想(核心是基本的文化理念)、掌握人文方法(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遵循人文精神(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人文方法)。科学素质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科学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一个学科和专业是由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构成的,其规范性的集中表现就是基本课程体系。基本课程体系的建立表明基本知识与技能的系统化、集成度和学科的成熟程度”。因此,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要设置知识模块、能力模块和素质模块。知识模块包括公共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能力模块包括理论能力、技术能力(包括专业技术能力及综合技术能力)及实践能力;素质模块包括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每一个模块自身都有各种课程支撑,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能力培养体系。

二、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宽出路”的办学原则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公共管理类人才存在大量缺口,尤其是政府部门缺少既懂管理又懂经济又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的人才,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就业呈“多方向的市场特征”,但公共管理人才需求以政府部门为主,所以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应从政府职能的特征出发,从职业要求考虑,体现跨学科、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特点。因此,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要以社会需要为导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政府管理人才的需求。公共管理学既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社会科学学科,又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应用社会科学学科,“这些学科的知识在不同的公共管理实践中被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因此,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应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宽出路”的办学原则,以需要为导向,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要和学生就业与继续深造的需要。

“厚基础”就是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基础面要宽,既有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要有反映本学科发展动态的课程,如公共管理前沿、公共管理专题研究等;“宽口径”是指公共管理类课程设置要体现不同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学科发展趋势,如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高等数学、统计学等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宽出路”是指本专业学生就业门路要宽,能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要求;同时,也能满足不同兴趣爱好、有能力继续深造的学生继续深造学习的需要。

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与学生成才成长规律。抓好“三结合三转变”

《纲要》提出人才培养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因此,只有遵循教育教学与学生成才成长的规律,才能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进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体现能力本位,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在教学实践中要自始至终地抓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三结合”,促使人才培养由“理论型向应用型转变、知识积聚型向能力开发型转变、传统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转变”的“三转变”,从而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障。

(一)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设置课程体系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学科,与法律、教育、管理、规划、建筑等基本属于同一类型的学科……它既是一种研究,也是一种实践”。因此,必须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在精简、强化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设计并安排实验和实践课程体系。实验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行政管理、公共政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人力资源管理、公文写作、社会调查与统计、土地测量、公共财政、公共政策听证程序设计、学术论文写作方法、计算机理论与数据库应用技术等课程实验。实践课程体系包括社会调查与考察、认识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在基本课程相同的基础上,各院校都要极力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力求提供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

(二)坚持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原则,实践“开放式”教学法

《纲要》要求“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因此,应结合公共管理类专业特点和学校实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同时,“注重学思结合”,采用“开放式”教学法,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方法,按照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模式,鼓励教师更多地采用问答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技能模拟训练教学法等,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研究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开放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变单向灌输为师生协同互动,既改革“教”的方法,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坚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原则,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开门办学,充分发挥校内与校外两种教育资源的作用,促使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由理论型向应用型转变、知识积聚型向能力开发型转变、传统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转变,要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实践中,坚持以学校培养人才为主体、以社会育人为依托,建立校内校外实践、实习基地。

学校内的实践(实习)基地根据学校特点及公共管理类专业特点建立,如电子政务实验室、模拟法庭等。从社会对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要求来看,公共管理类专业可依托学校条件建立“五中心一平台”实验基地,即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心、公共管理绩效考核实训中心、公务员考试与培训中心、人力资源管理模拟中心、社会保障实训中心和电子政务实践教学平台,满足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培养动手能力的要求,把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实习)环节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对公共管理类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法学类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第5篇

关键词:师范院校 非师范专业 就业指导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师范类院校的办学方向逐渐由单一发展师范教育向综合性大学迈进。这个过程意味着高等师范院校中非师范专业的比重会逐步增加,甚至有些师范类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学生和专业种类已经超过了师范类的学生和专业种类。非师范专业的学生由于自身的特点和专业的特殊性,在师范院校中存在着就业指导上的困难。

一、师范院校中非师范专业学生就业指导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一)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存在的问题

1.专业设置不够完善

近几年来,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但是也形成了部分学校专业设置的质量和大学扩招的速度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师范类院校尤为明显。从培养方向来说,师范类专业相对“封闭”,而非师范类专业相对“开放”,这样一个培养方向的矛盾为师范院校中非师范专业的发展提出了研究课题,而这个研究课题对于长时间处于师范类专业培养的师范院校来说,不是在短时间之内就可以解决的。因此,伴随着师范院校中非师范专业的不断增多而来的是师资力量的缺少,课程设置的专业性不强,实训基地和专业相关的硬件设备不足等一系列的矛盾,这些矛盾使师范院校中的非师范专业和师范专业相比,对学生的培养质量存在较大的差距。

2.学校文化缺少倾向性

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会影响每一个在校就读的学生,也会影响着他们在学业上的成长和对自身职业的认知。由于师范院校中师范类专业形成已久,从师资力量到课程设置到实训过程都达到了较为成熟的状态,因此整个学校的校园文化也习惯性地围绕着“师范”这个主题开展。这样的校园文化会使非师范专业的学生无法在课堂以外的地方感受文化氛围,对他们自身的专业发展不仅不能起到促进作用,还有可能使他们对学校中的文化氛围产生排斥的心理。

3.学校给学生提供的就业渠道和信息不足

“出口旺,则入口旺”,就业的好坏是学生求学道路上的指导性标杆,它会影响着一个专业入校学生的质量和期望,会影响着学校对一个专业的倾向,从而影响这个专业的整体发展。由于专业设置存在不成熟性,师范院校管理过程中在对非师范专业的就业渠道和就业信息整合方面和师范类专业相比存在差距。

4.学校缺少有效的就业指导课程

2007年教育部颁布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各大高校陆续开始设立就业指导课程,使就业指导课程成为指导学生就业方向,稳定学生就业思想的重要阵地。但是各大高校存在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不确定,担任课程的教师不专业,教学内容太随意,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使就业指导课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二)非师范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

1.对本专业的不认可

依据中国高中毕业报考学校“先考后报”的做法,报考师范院校的学生往往存在两种类型,一种是成绩考得不是非常出色,考上好的综合性大学的几率较低,但是又不想上其他不好的综合性大学,于是选择了师范类院校;一种是对教师这个职业有着向往,因此主动选择师范类院校。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一种考生,都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一定的倾向性和职业认可性。

而被师范类院校非师范专业录取的学生也存在着两种可能性,一种是非常想考上师范类院校,但是分数差了一点点,被报考学校调剂到非师范类专业;另一种是分数不够,只好选择了师范类院校中的非师范类专业,使自己能选一个稍微好一些的学校。我们也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一种考生,都对这个非师范类的专业没有认同感。前者是认同师范类专业,而后者只是认同这个学校而已。

2.学习过程中对自己将来职业的茫然

因为对本专业的不认可,学生既对自己所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了解,无法分清这些课程设置的最终目的和学习目标,同时也缺少了解这些课程设置在专业培养中作用的主动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免存在浮躁的情绪,对学习敷衍了事,从而造成学习只是为了学分的现象占据了学习动机的主导地位。由于学习的过程并没有让学生对专业有更多的了解,学生对本专业所对应的职业了解也较少,从心理上存在对未来模糊不清的茫然现象。

3.成长过程中存在心理上的自卑或自负

非师范专业学生对自身未来职业的不清晰,师范专业学生对非师范专业学生从心理上的轻视,使在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学生在校园交往过程中容易形成自卑心理,也同时会形成一种以自负的表现掩盖自卑心理的状况。这种状况会主要表现在非师范专业的学生一部分在课外积极地学习师范类课程,争取拿到师范类专业的各项证书以证明自己;一部分学生会在课外积极参加其他各类活动,完全忽视学业的学习,用各项活动的参与来证明自己,会拿到一些和专业成长无关的证书和荣誉;也有一部分学生徘徊于学与不学的边缘,“60分万岁”成了这些学生最喜欢的格言,最终只是用一个毕业证书来给家长一个交代。

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学校层面还是学生层面来看,师范院校中的非师范专业学生的专业成长存在很多不利因素。因此他们在学业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就业方面的指导,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利用自己课内和课外的时间来推进自己的学业成长。

二、师范院校中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策略

(一)指导学生分析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在职业上的不同

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职业是良好就业的首要条件。认识职业,包括职业的性质、工作内容、职业内部的细致分工、相关职位的设置及其具体的工作内容和该职业相关的职业道德标准、职业目前的现状及将来的发展趋势等多方面内容。认识一个职业是个非常复杂而且枯燥的过程,学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帮助学生增加对自身职业的认知:

1.通过讨论课,对比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表象上的异同,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到的职业和该职业的实质性内容之间的差别,纠正学生自己对这个职业的误解。

2.通过阅读书籍和观看部分相关影视作品,使学生了解自己职业的实质性内容,如职业性质、工作内容、职位划分等等。

3.通过案例分析课,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中的道德标准,并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思想,利用图表或新闻资料分析学生所在职业的现状,目前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其发展的空间,从而找到本专业的就业优势。

4.通过视频、案例等材料,解析学生所在职业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并通过讨论了解获得这些职业素养的渠道。

(二)指导学生找到自己和本专业之间的契合点

就业和找到工作有着一定的区别。找到工作只是指学生找到了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就业更深一层的含义是找到了适合学生发展的职业。适合是指学生的自身特点和职业对人才的需求有一定的契合点,因此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和职业之间的契合点,从而找到专业中的努力方向是就业指导的重要一环。

1.职业素质测评

近几年来,职业素质测评已经成为大学就业指导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倾向和性格特征,并且给学生一些职业倾向的建议。学校可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的职业素质测评队伍,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测评,建立测评档案,通过专业分析,指出学生具有的优势和弱点,并给学生提出发挥优势和弥补或避免弱点的一些方法,使学生找到自己在某些职业发展中的特长和优势。

2.增加沟通渠道

学校可建立由班主任、辅导员、心理咨询员组成的就业辅助队伍,增加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从学业水平提高、思想成长、心理发育三个方面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发展倾向以及发展过程中现存的矛盾,给他们提出好的建议和方法,帮助他们找到矛盾的症结,更好更有效地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

(三)指导学生发现在师范院校学习中所能够获得的就业能力

教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为人师表”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这个基本要求使师范院校始终在培养具备严谨的做事风格、丰富的知识积累、流畅的语言表达、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拥有开放的心灵等优良品质的教师人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优良品质的形成过程,了解这些品质在其他职业中的重要价值,积极参加有益于培养这些品质的活动,了解校园文化对个人的影响,从而能够以坦然的心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提高自身的能力。

(四)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动态的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是目前各高等院校就业指导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大部分院校会以表格的形式由学生在本校就业指导师的帮助下填写,从而构成该生职业规划的重要资料。在新生进校的第一学期,学校可以选派专职教师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促进他们有意识地接触并探索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从第一学年开始,建立学生的职业规划动态档案,每个学年填写一张表格,让学生在填写表格过程中找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让辅导员发现学生在不同学年思想认识和职业期望的变化,帮助学生分析变化的原因,使学生在认识到自己不断进步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职业发展动力,并让这个职业发展动力督促学生在学业上不断地进步和成长。

(五)将就业指导融入校园文化

利用校园宣传栏宣传非师范专业的相关信息和就业渠道,开展和非师范专业有关的就业指导活动,如模拟招聘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学业、专业、职业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参加活动获取和实践课类似的间接经验,从而对职业有更深入的认识。

只有对自身职业和专业有更多的了解,有更深入的认识,才能够使非师范专业的学生找到自己的职业之路,并带动他们在自己的专业求学之路上付出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微音.论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指导策略[J].探索与争鸣,2010(12):134-135.

[2]万洁.职业素质测评系统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应用探讨.高教论坛,2008(3):159-160.

[3]黄敏.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和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20):126-127.

[4]马学敏.论人文社科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创新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225.

[5]布俊峰.提高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70-71.

[6]张雪辉,唐蕊,李朝霞.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问题及对策[J].邢台学院学报,2013,(1):143-144.

[7]蔡传钦.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实效性[J].职业,2013,(3):92-93.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