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

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

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范文第1篇

(广州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广东 广州 510182)

摘 要:为了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未来社会对临床医学高素质综合人才的需求,提高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流行病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应从多方面入手,包括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流行病学的思维方式、采用实践教学及案例教学等,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流行病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234-02

基金项目: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1201420504)

流行病学是公共卫生或预防医学的带头主干学科,也是整个医学的重要基础学科.流行病学既是一门医学方法学,也是一门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的应用科学[1].作为医学的横断面学科,流行病学在研究领域的跨学科性是非常明显的,已渗透于不同专业研究者的科学研究中.流行病学能够培养研究生的宏观逻辑思维,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哲学深度,能弥补一般现代科学偏重分析性而综合性欠缺的不足[2].

近年来,不断出现的新发或经典的传染性疾病爆发或流行,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禽流感、埃博拉、中东呼吸综合症(EMRS)、艾滋病及登革热等,向工作于疫情一线的临床医学工作者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和更高的流行病学知识的要求.在处理疫情和救治病人的过程中,深刻暴露出了医务工作者特别是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务工作者流行病学技能的不足及其流行病学知识的淡薄.如何使流行病学教学更好地为今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服务?如何培养出符合医学模式转变和人类疾病谱改变的、具有高素质的新型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流行病学教学,应引起流行病学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和思考[3,4].

1 明确课程的重要性,培养学习兴趣

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普遍认为流行病学不是必修的专业课程,所以不重视本门课的学习.因此,在流行病学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流行病学相关知识和技能对其今后工作和学习的重要性和不可缺少性,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积极学习”.因此,在课程的第一节课,关于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其发展简史,及其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性的教学过程中,引用大量历史上有名的事件,阐明流行病学在临床医学开展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例如,介绍1987—1988年,欧美多中心合作进行的著名“心律失常抑制试验”,以评价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是否应常规应用I类抗心律失常药的研究;迄今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血压治疗随机对照试验(Hypertension Optimal Treatment):寻找一个最佳的降压水平,即血压降到一个怎样的最合适水平,才能把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降到最低;英国的临床医生Doll和Hill应用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得出了吸烟是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的研究.通过联系实际的生动事例,既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到流行病学方法的运用方法及重要性,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 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来说,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是两大学习的难点.很多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已学习过统计学和流行病学课程,但在研究生的学习阶段,对这两门课程仍然所知不多.要学好流行病学,必须要有一定的卫生统计学基础.但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对卫生统计学是理论上一知半解,不能解决医学实践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流行病学的授课过程中,根据实际的案例,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应用卫生统计学的知识解决流行病学的研究问题.如在讲授实验流行病学的课程中,根据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人口学资料,教导学生如何应用卫生统计学方法评价两组的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等)是否均衡可比.通过多案例不断的反复强化,让学生不断重温过去所学习的知识,达到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的效果.

3 案例教学法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对流行病学课程的很多抽象概念理解不清,通常是“学了不能用”.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反复向学生强调,流行病学是一门方法学,相当于厨师手中的菜刀,只有多练习、多应用,才能应用自如.在教学过程中,将讲课的顺序改变为:提出问题、基本原理(结合问题解释)、研究设计及实施(结合问题解释)、研究实例(解决问题),一方面可让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学习结束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另外,实习课程也结合相关的具体案例,让学生学习如何应该流行病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同时,在授课过程中,根据授课内容,有意识的向学生留下思考问题及课后作业.如在描述性研究的授课过程中,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要了解当地居民糖尿病的发病情况,应该收集哪些信息?调查表如何设计?通过结合实际案例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就很容易掌握该方法的原理和实施方法,并且知道了该方法的用途.

传统“填鸭式”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习兴趣低,并在一定程度上压抑和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既不能充分体现流行病学这一应用科学强大的应用性特征,也不能培养学生在疾病防治实践中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后,亲自参与案例的解决,提高了他们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流行病学的新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也使学生体验了科研课题的选题、设计、实施的过程,引导学生逐渐进入科研领域,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6].

流行病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方法学,应把培养学生的严谨科研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真正达到培养新型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学目的,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未来社会对临床医学高素质综合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詹思延.流行病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12.

〔2〕栾荣生.流行病学研究原理与方法(第2版)[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6.

〔3〕王声湧.流行病学教学与高素质的疾病控制人才培养[J].疾病控制杂志,2004,8(4):289-290.

〔4〕郭立燕.非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教学体会[J].医学教育探索,2008,7(2):140-141.

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范文第2篇

公式是从多渠道信息中得出科学结论的基础,医学统计学难以避免地会涉及到大量的公式和计算,国内多数学者的观点是无需记忆统计学公式,临床药学专业的学生是学习主体,能否成为合格的临床药师主要取决于他们是否学会终身学习,大学期间的一次性教育难以适应医药信息量剧增的现实,因此临床药学专业学生对专业课程兴趣的培养对其将来的发展至关重要。首先,医学统计学的授课内容需要与专业结合,授课案例、习题均应贴近临床具体问题,在临床用药中,引导学生利用医学统计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这将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通过“妇产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5],合理安排授课内容,讲解数据收集、分析、结果解释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流程,学生可以自己重复或揭示临床药学某些专业领域的规律,切实感受到医学统计学在设计实验、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促进其兴趣的提升和能力的培养。

2不同教学法的综合运用提升教师的能力

作为临床药学的专业基础课,医学统计学教学的水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综合能力。教师是提高临床药学专业人才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医学统计学的授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统计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数据处理经验,要善于总结零散知识点,并综合运用趣味法、比较法、悬疑法、逆向法、多媒体展示法、知识树展示法及软件分析法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医学统计学的授课教师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体系,提升自身的理论修养和科研水平,同时需要加强对医学统计学相关领域如药物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等各个方面的认识,要把临床药学相关内容有机的结合,从宏观角度培养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6-7],使学生理解设计实验、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全过程。例如,通过“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分析”[8],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技术,展示“抗菌药物应用时间”的研究思路,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教给学生完整、清晰、系统的医学统计学思路,明确授课重点、难点和各数据分析环节间的联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为临床药学专业学生毕业后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实施实践教学

实践可将医学统计学理论与临床药学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医学统计学的实践教学是巩固、强化理论内容,培养、锻炼学生灵活运用统计学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决临床药学问题的能力。目前国内的医学统计学实践多采用课后习题和统计软件上机操作,笔者倾向于软件上机、网络操作和临床数据分析的形式开展实践教学。例如,通过《某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围术期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经济学评价》[9]和《中国内地2型糖尿病患者胃转流术后1年疗效的Meta分析》[10],教授学生使用SAS、SPSS、STATA、Revman等分析软件,通过不同软件常用统计方法的上机操作,拓宽学生的视野。统计软件操作的不足之处是比较机械化,无法对医学统计分析方法使用条件作出判断,方法的选择正确与否依赖于使用者对数据的了解程度和对方法的掌握程度,因此统计软件的上机操作可以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此外,软件的实践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降低遗忘率,提高其应对临床数据的把握能力,有利于将来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网络操作是近年来兴起的实践教学模式,病例分析是临床教学中常使用的授课方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医学统计学知识及讨论得到广泛传播,笔者认为可以在医学统计学及流行病学相关的学术网站参与临床病例的探讨,例如,通过对七氟醚心肌保护作用的讨论[11],搜集网络资源,从实验设计、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发表学生们的观点,深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4改革考核形式

考核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传统的考核形式多为期末闭卷考试,答案往往是固定的,尤其是理科院校的学生,更适应这一类考试,但这大多是考察学生的记忆力,无法达到综合评价学生能力的效果。笔者认为,没有标准答案的考核,才是检验临床药学专业学生学习医学统计学效果最好的考核形式,也是体现临床药学专业医学统计学教学模式的有效手段。因此,考核形式和成绩应兼顾期末与平时成绩,采用闭卷与开卷相结合、主观与客观题相结合的形式。例如,通过对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中无应答问题[6]和循证医学中循证问题[7]的探讨,可以明确临床药学专业领域容易混淆的基本知识点,既可以在期末考试中考核学生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在平时成绩中体现学生分析和判别容易混淆的概念、解决临床药学问题的能力。

5结束语

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范文第3篇

【摘要】 本文对“回回体质假说”内涵的基本内容——“环境制约论”、“禀赋决定论”、“心身结合论”、“体质发展论”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对其来源—“四性学说”、意义及宁夏回族优势病种和宁夏特色药物的开发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回回体质假说;内涵;外延;宁夏回族2型糖尿病;宁夏回族特色药物

在民族医药蓬勃发展的今天,藏医、蒙医、维医、朝医以本民族特有的体质理论(如:藏医分为:“朗、赤巴、培根”三型;蒙医分为“赫易型、希日型、巴达干型、赫易希日合并型、希日巴达干合并型、巴达干赫易合井型和赫易、希日、巴达干混合型”七型;维医分为:“气质”四型;朝医分为“四象”-太阴型、太阳型、少阴型及少阳型)指导下,结合现医学的相关内容,运用中医体质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在国家对民族医药的大力扶持下,逐渐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诊疗体系。

回族医学是以“四性”、“真一七行”等伊斯兰医学特有的病机理论为指导[1],以“理气调性”为主要治则,以“香药”和“矿物药”的运用为主要特点,并结合中医药的相关知识,带有浓厚宗教色彩,对疾病进行诊治的一门学科。

宁夏医科大学回族研究所在对回族医学理论进行多年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和中医体质学的相关内容,力图对“回医体质理论”诊疗体系进行量化、标准化。因此,提出“回回体质假说”,以期形成由“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和“预防”等内容构成的回医诊治体系,为宁夏回族人民的健康做出贡献。现对“四性学说”、“回回体质假说”的内涵及意义简述如下。

1 “四性学说”

“四性学说”在回族医学的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回族医学的重要医学典籍——《回回药方》中,指导着内伤及骨伤各科疾病的用药。如:《回回药方三十卷·杂证门》中:认为消渴的病机是“禀性衰败兼湿”;肺痨的病机是“禀性衰败兼干”等,即将疾病按禀性不同而做出了区分(干性的、湿性的、性冷的和性热的)[2]。

而这种分类方法的依据为:“天人合一论”、“性智本原论”、“禀性论”和“四性气质论”:

1.1 天人合一论 即:人(小世界)与宇宙(大世界)的统一于“真一”。

伊斯兰哲学认为:“人之本性,乃无极样式,此身之本质,无极虽受真主之命乾坤万物,其生死贵贱之权,必不由无极太极所能自主也。”可以归纳为:“一元论”。

1.2 性智本原论 即:“真一”分化为“性”与“智”。

伊斯兰哲学认为:“人体仿佛一个小世界,‘性’和‘智’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与人形影不离,相伴终生。”“‘性’者:根于大命中之性而起,人之所以然。‘智’者:根于大命中之智而起,物之所以然。”也就是说:性和智被认为是人和物的最直接的根据和本原,可以归纳为:“二分论”。

1.3 禀性论 “性”和“智”与生俱来,与命共生、共存。①“智”的基本特征:思想、意志、信念、情感、智能和知识。②“性”可再分为“真性”和“生性”。《清真指南》[3]中说:“性有二等:一曰真性,二曰生性。真性与命同源,乃仁、义、礼之性,是人的本性。生性因形始具,乃水、火、气、土之性。二者和合则为‘禀性’。”可归纳为:“四分论”。

1.4 四性气质论 即:“禀性”的四种特征。

《天方性理》中说:“一曰安定性,属风(气);二曰常惺性,属水;三曰悔悟性,属火;四曰自任性,属土。”可以归纳为:“四特性论”。

四个理论一步步地分化为“四性学说”,最终形成了回族特有的病因病机理论。

2 “回回体质假说”的内涵

“回回体质假说”由内涵和外延两部分构成,“回回体质假说”的“内涵”是外延的出发点,外延是内涵的具体表现和延伸。

2.1 环境制约论

回族医学认为:环境对体质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回族漫长的迁徙过程中,饮食构成、地理环境、季节变化及宗教信仰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如:回族喜食牛羊肉(包括内脏)和八宝茶等高糖高脂类食物造成了回族人血脂普遍偏高。赵玲莉等[4]对回族地区汉、回两个民族1064名中年人血脂水平的调查分析显示:①回族的TC、LDL-C水平高于汉族(P

2.2 禀赋决定论

回族医学认为:体质(禀性)由两方面决定:①先天遗传因素;②后天环境因素;而先天遗传因素在体质的构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既遗传是世世代代的连续,通过“基因”携带的遗传信息从上一代传给下一代,而中国的回族是古代伊斯兰帝国阿拉伯人的后裔。因此,遗传因素对于回族的体质有重要的影响。

2.3 心身结合论

回族医学认为:①“体质”是个体躯体素质与相关心理素质的综合体。②“体质”的躯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关系是稳定与变异的统一。心理学认为:任何学派都承认人的气质、精神活动有一定形态学基础。从而证实了“回回体质假说”内涵的基本原理-“心身结合论”的科学性。因此,在坚持“回族体质学说”的基础上,汲取心理学研究成果和方法成为民族医学心理学发展的捷径。

2.4 体质发展论

回族医学认为:①“体质”是一种按时相展开,与个体发育同步的生命过程。②“体质”发展的过程为:从“幼年”到“青年”到“壮年”到“老年”,每个阶段的体质特性也有差异。因此,我们对回族人的体质分为“幼年体质”、“青年体质”、“壮年体质”和“老年体质”,并根据每种体质的特性,进行相应的调整达到保健治病的效果,是回族医学理论指导实践的又一典型范例。

3 “回回体质假说”内涵的意义

“回回体质假说”包括:“内涵”和“外延”。“外延”的基本内容为:通过宁夏回族地区若干个常见/发病率较高,而回族医药确有疗效的优势病种作为突破口,以回族医学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的相关内容,借鉴中医体质学的相关方法,建立起一套具有回医特色的诊疗体系,为回族人民的健康做出贡献。

其具体内容为:①对特定人群(如: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回族地区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建立起“横断面研究体系”和“疗效评价研究体系”,在符合临床试验的四个基本原则(设立平行的可比性的干预对照组、随机化分组、双盲法和样本含量)的基础上,严格按照统计学的相关方法进行临床设计和评价(DME)。之后在对相关方药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大样本、多中心且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②“动物实验”则在临床试验的结果和相关预实验的基础上,对相关回药进行药效学、药动学、毒理学及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以期开发出一种或几种回族特色药物(内服/外用),形成“回族医学临床与科研体系”,并开发出适合回族体质的保健品,而所有这些研究的开展都要在“回回体质假说”内涵的指引下进行。

3.1 宁夏回族优势病种——宁夏回族2型糖尿病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宁夏回族自治区DM的发病有两大特征:第一,发病率高。①发病率明显高于当地汉族人群。全国两次大型DM流行病学调查发现[6-7]:宁夏回族DM发病率显著高于当地汉族。②DM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国内、外。第二,危害性大。①致残、致死率较高。②医疗经济负担沉重。而回族医学重要典籍《回回药方》(全书共36卷,现仅存残本4卷,由汉语、阿拉伯语、希腊语、古波斯语等写成,是一本包括多种门类的自成体系的回族医学百科全书[2])中记载了一首治疗消渴(糖尿病)的古方——“回回甘松饮”(Hui-hui Gan-song Yin,HGY),在几百年回族糖尿病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回回甘松饮”就是基于回族医学中的“四性体质学说”(针对“寒性体质”),根据益禀补肾、化痰通络的治则,经过宁夏名老回医—单于德教授多年临证经验的验证[1],选用撒苔亦忻的(甘松)、忽咱则(枸杞)、木香、阿咱的答剌黑提(丁香)、罗亦那(大黄)等13味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配伍组成的复方制剂,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3.2 宁夏回族特色药物——张氏秘传正骨膏

宁夏吴忠市张氏正骨第三代传人张宝清先生,自幼随父张成仁学习回族传统医学正骨术,几十年来扶危帮困,济世行医,为数以万计的骨伤患者解除了痛苦。张氏秘传系列回药对治疗各类骨折、烫伤、骨不连、压疮等伤科疾病独具特色,自制的“回药张氏正骨膏”,在回族“四性学说理论”的指导下,经过近200年的临床实际使用,以其用药方法简单、安全可靠、疗效确切,深受患者好评[8]。

综上,在坚持回族医学理论(四性学说)的指导下,以“回回体质假说”内涵和外延为基本理论框架,建立起回族特色科研体系,针对宁夏回族优势病种进行防治,开发宁夏回族特色药物,是回族医药发展必由之路。而“回回体质假说”的内涵是连接“四性学说”和临床研究的纽带,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单于德,马成义,陈卫川,等.中国回族医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医学文献整理丛书[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224-231.

[2] 宋岘.《回回药方》考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0:26.

[3] 马注,余震贵.清真指南[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23.

[4] 赵玲莉,马惠英,孔丽蕊.宁夏地区汉回族中年人血脂水平调查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9):2501-2502.

[5] 雷晨,张如意,何兰杰,等.宁夏回族糖尿病住院患者并发症的13年回顾性研究[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6):450-453.

[6] 全国糖尿病研究协作组调查研究组.全国14省市30万人口中糖尿病调查报告[J].中华内科杂志,1981,20(3):678.

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范文第4篇

近年来,由于循证医学的迅猛发展,临床医学研究和实践发生了巨大转变——由原有的经验医学模式向循证医学模式发展,被喻为21世纪临床医学的一场深刻革命[1]。因此,以获得最佳“证据”为目的,临床医学在各个领域都开展了大规模的医学文献评价工作,其目的在于对文献的价值给予公正、科学的评定,以便将科学、可靠、有临床价值的医学文献应用于临床、教学、科研和卫生方案的制定之中。

许多中医界人士已达成共识:循证医学着重于对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的真实性与有效性的评价,抛开医学基本原理的探讨,淡化医学本身的学科归属,对各种医学理论不做评价、改造或排斥,仅着眼于临床疗效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用严谨的方法进行验证与分析,做出客观的评价[2]。因此,将循证医学引入中医药研究,既是挑战,它与中医传统的个案病例或系列病例的经验总结的研究方法截然不同;但也是机遇,它同时也为中医学向世界医学体系证明其价值提供了舞台[3]。

但直到目前,中医学还处在完全借鉴循证医学的起步阶段,据此评判,中医临床证据普遍低下,真正的随机对照试验甚少[4];而在评价方法上,尚没有根据中医自身特点建立起能反应其本质的、且符合循证医学思想的中医药临床评价指标体系,以便客观、科学地对中医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评价[5]。客观地讲,循证医学是从临床流行病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大规模群体为研究对象,与西医的实践紧密相联系,其具体的研究方法目前还不能反映中医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方式的真实疗效。因此,应借鉴循证医学基本思路,但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建立起适于中医自身的临床文献评价体系。

此外,医学文献目前的更新速度远远超过临床医生的接受能力,有数据表明,临床医生必须保持平均每天阅读19篇文献的速度,才能保持掌握本领域的研究新进展、新成果[6]。因此,临床医生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如何根据临床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从新证据的浩瀚海洋中,进行系统的文献检索,了解相关临床问题的研究进展,并对相关研究进行科学评价,以归纳自己需要使用的最佳证据。在这一点上,情报研究人员建立高效准确的文献质量评价体系,也将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

1 中医临床文献质量评价的现状

目前,中医临床文献评价方法,基本上还处于借鉴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学方法的初步阶段,采用的方法都是国际上比较通行的临床文献质量评价方法,还未形成能反应其自身特色的评价体系。我国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学专家指出,临床医学文献的评价应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且根据研究的侧重点,如病因、诊断、治疗、预防、卫生经济学和决策分析等的不同,具体评价的原则和方法也不相同,但不论哪一种文献,都应从文献的内在真实性、临床重要性和外在真实性上考虑[7]。Moher等[8]的一项研究表明,到1993年为止,共计有25种不同的文献质量评价方法,这些方法大多数对临床试验的随机、对照、盲法、样本等方面进行评价,基本上是以针对方法学内容为主的评价,文献的内在真实性是评价的核心。从现行文献看,中医的临床文献质量评价,主要针对的是中医临床治疗性文献,应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CONSORT声明、jadad标准、Delphi清单、Chalmers量表,并且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使用CONSORT声明作为评价标准。但也有人采用纯粹的文献计量学指标,如是否被SCI、EI、CA、ISTP国际四大检索型刊物或国内核心期刊杂志收录等指标。此方法虽简练易行,但从本质上讲,只是文献的外部特征,并不能完全与文献的质量相对应,且四大检索型刊物以收录英文刊物为主,收录我国出版的学术期刊较少,而中医类的就更少,而且这种一刀切的方法亦有误导“重外在、轻内在”之虞[9]。

2 中医临床文献质量评价中的瓶颈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因其遵循了随机化、对照和盲法的实施原则,因而被公认为评价疗效的“金标准”。但该“金标准”由于研究对象的严格限制,因此对于整个疾病的规律而言,其代表性及外在真实性有一定的限制,尤其是对于中医——这个具有鲜明的个体化诊疗特色的医学模式,应用群体化的研究手段很难反映出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下因人而异、灵活多变的特点,以及所产生的临床疗效。客观地讲,在中医的实际临床活动中,能够使用完全相同处方的不同患者少之又少,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才是中医的精华,因此,用RCT的研究方法实际上并不能真正研究中医的临床疗效,得到的结果也不是客观的。有调查显示,在近20年来我国期刊上发表的临床文献中,尽管RCT发表的数量在逐年增长,但中医药临床研究领域仍以非随机化研究报告为主[10]。还有研究者对建国后50年发表的针灸治疗面瘫的963篇临床文献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RCT 83篇(8.62%),临床对照试验的文献63篇(6.54%),叙述性研究的文献675篇(70.09%),专家经验的文献142篇(14.75%)[11]。因此,传统中医文献模式,如观察或叙述性研究以及专家经验,仍然是中医临床实践记录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笔者对《中医杂志》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000、1990年3年的第1期和第12期杂志的抽样调查显示,尽管RCT文献呈现明显逐年递增趋势,但观察性研究、尤其是医案和专家经验类的文献还是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中医是一门有着其独特自身规律特点的实践医学,中医临床文献是中医自身实践经验总结及规律记录。事实证明,传统的中医文献记录模式,对传承中医临床实践经验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宝贵财富。因此,对中医临床文献质量的评价,既要着眼于循证医学从文献-评价-疗效的严格评判过程,又必须要兼顾中医发展的自身规律特点,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循证医学对现代医学的文献评价标准,因地制宜地确立适合于中医临床特点,并能促进中医临床发展的文献评价体系。

3 其它评价方法的研究概况

除了上述的对医学内容的评价方法外,文献计量学方法、专家或同行评议方法、综合评价方法以及基于网络的文献评价方法,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或深入的研究,这些方法可以说是对单纯医学内容评价的有益补充,尤其对于中医,在目前评价方法尚无统一意见的情况下,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3.1 文献计量学方法

文献计量学是借助文献的各种特征的数量,采用数学与统计学方法来描述、评价和预测科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图书情报学分支学科[12]。文献计量学方法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之一,在医学文献评价方面亦有较多的应用,它利用文献发表时和发表后所产生的效应,对科技文献进行定量分析,可以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尽量使评价客观[13]。文献计量学中包含很多特色指标,其中与文献质量关系密切者,主要有以下几个。

3.1.1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数量指标,指的是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一般来说,大多数影响因子高的期刊都是载有高质量论文的著名期刊,因此,论文的学术水平可以通过影响因子得到反映。但也应该注意到,期刊的影响因子是不能与每篇论文的质量等同的,因为影响因子反映的它们的平均被引用情况,期刊中质量不等的论文对期刊质量的影响是不同的[14]。

3.1.2 总被引次数

总被引次数是个绝对数量指标,是指某期刊论文自发表以来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它直接反映了期刊论文在科学发展和文献交流中所起的作用,从历史的角度反映了期刊论文的学术影响力,所以,论文被引总次数成为评价论文学术质量的最直接定量指标。但同时也要注意引文分析的不足之处:首先,理论性过强,由于参考文献中引用的多是理论水平、学术水平较高的论文。因此,对理论性刊物引用次数较多,而实践性与技术性强的刊物被引次数则较少;其次是由于读者引用参考文献各有不同的目的,因此引文并不一定能完全客观真实地反映文献利用状况,在实际中,不能除外有某些作者为了单纯增加参考文献而增加引文的可能,个别也有某一负性事件引起广泛关注而获得高引文率的情况[15]。转贴于

3.1.3 他引次数

引用文献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引用主体自身以前所发表的文献,叫做自引;另一种是引用主体以外其他人所发表的文献,叫做他引。他引具有作为衡量尺度的特殊客观性,因为在分析评价期刊论文学术影响力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次数并不能区别出来为抬高自己的学术地位而“故意自引”的情况。应该看到,期刊论文学术影响力的高低主要不是取决于作者自引,而是取决于主体之外的他引。

3.1.4 参考文献

科技期刊论文文后的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了著者的治学态度,也反应了论文的起点、深度以及确凿的科学依据。复核参考文献是保障引用文献的准确性、科学性和真实性之必需[16]。因此,参考文献的质量与数量,是评价论文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所引用文献的质量、数量、类型、语种、年代、权威性等方面可以判断研究工作所涉及学科领域的宽度、深度及研究工作的创新性,确认论文的学术水平[17]。

3.1.5 作者群分析

作者是期刊论文的重要外部特征之一,是决定期刊论文质量的关键。有研究者认为,作者的最佳年龄为30~50岁,其特点较多,且质量也高,是带动学科发展的主要群体[18]。也有研究者提出,科研合作最显著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合著论文,论文的合作度反应了该刊论文作者智力的发挥程度,合作度越高则合作智能发挥越充分[19]。还有研究者发现,中高级职称的作者群仍是创作能力最强、科研成果最多的一个群体[20]。有研究者调查《档案管理》50名核心作者时发现,有1/3作者发表的论文处在一个较高的被引率水平,他们代表了在该刊中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和权威性[21]。

3.1.6 基金论文

期刊中各类基金资助的论文,特别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省部级科学基金项目论文,是经过了专家小组对申请课题的严格评审,对申请课题的科学性、前沿性、应用性做出评价,又对课题主持人及其成员的学术资质和实验设备及项目管理进行审核,在基金项目实施过程中,科技管理部门又进行跟踪调研与评估。所以,基金资助项目的成果往往代表着一个领域内的新动向、新趋势,且有较大的难度和较高的水准。因此,用基金资助论文的级别去考察论文的学术水平,是比较简便、快速而直观的标准,是评估论文质量的公认指标之一[22]。

3.1.7 文献寿命及半衰期

有研究者提出,由于后产生学术影响(被引证、被评论)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如果考虑到使用引文指标来评价成果,则只能根据不同学科的引文分布、引文峰值出现的时间段以及被引的半衰期大小,选择相对合理的评价时间[23]。还有研究者提出,生物医学文献寿命最短为5~6年[24],而中医文献的半衰期为5年[25]。

3.2 同行专家评议法

同行评议是指某一或若干领域的一些专家共同对涉及该领域的知识产品(如论文、论著、新工艺)进行评价的活动[26]。有学者认为,由于同行评议特有的社会功能,至少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不可能用其他方法取代它[27]。李国杰院士认为评价论文的最基本手段就是同行评议[28]。亦有专家认为论文质量评价是一项非常复杂且标准很难掌握的系统工程,最可靠、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聘请同行专家进行评审[29]。不过也有专家认为,同行评议不可避免的受到学术观点、学科划分,甚或人情关系、名人效应、领导权力等的局限,因此要对同行评议加强管理,强化评审过程中的法制观念,控制人为因素的干扰,尽量采用“双盲法”或通信评审的方式,使同行评议完全体现成果的真实水平[30]。在此方面应用最为典型的就是,Science Navigation公司从全球邀请2 500名领先的研究者和临床专家组成评价委员会,要求成员必须在该领域发表过一定数量的论文,得到同行的尊重和认可,同时应兼顾不同国家、种族和资历。这些专家对本领域中的最感兴趣的论文进行的分类、评价并将推荐意见及等级提供给广大的读者。这种方式被认为是下一代的文献评价方式,打破影响因子、引文、期刊等不精确的传统评价方式,根据学科属性重新组织文献,通过专家评价直接提供权威、及时、全面和不断更新的学术论文,而且还可以个性化定制[31]。

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范文第5篇

社交焦虑障碍[1](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又称社交恐怖症(social phobia),是指对社交场合或在人前表演(操作)存在显著的、持续的担忧或恐惧,担心自己会面临窘境,且一旦暴露于这些场合会不可避免地引起焦虑反应,从而妨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社交活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描述,SAD有两个特征,其核心症状是对社交场合存在持续的恐惧,当暴露于公共场合时感到极度焦虑;另一个特点是患者本人认识到这种恐惧是不合理的。最近有研究[2]表明,该病在美国和德国青少年当中普遍存在,其终生患病率为5~15%,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尽管如此,这种障碍1985年以前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成人社交焦虑障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并在其诊断、治疗和流行病学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关于儿童社交焦虑障碍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在治疗方面,没有考虑到青少年这一年龄阶段的实际。到目前为止,国外已针对性进行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治疗的开创性研究,而国内这类研究相对较少。基于这一现实,本文针对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治疗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与介绍,尤其对各种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较详尽的阐述,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希望对广大临床工作者有所借鉴与帮助,也为将来展开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1 心理社会治疗

1.1 各种心理社会疗法的共同点 近年来,不少学者开始对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的治疗进行系统研究,回顾相关方面的文献发现,各种治疗方法都有以下四个共同点:(1)各种治疗方法几乎都是行为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的变式,虽然也有些关于心理动力疗法的报道,但没有对其疗效进行对照性研究,因此我们主要讨论认知行为疗法各种变式的疗效;(2)对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的治疗方法本质上都是对成人社交焦虑干预措施的修改,但其理论基础、基本原理及干预措施都基于青少年这一年龄阶段的发展特征;(3)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研究是针对那些符合SAD或回避性障碍诊断标准的患儿进行的,大部分的研究其被试都是几种焦虑(如广泛性焦虑、分离性焦虑及广场恐怖症等)并存的患儿,以下主要回顾文献中关于前者的报道;(4)除两个研究外[3,4],其它研究均为治疗组与非随机对照组而不是替代性治疗组或安慰剂组进行的对照研究。以下主要回顾近年来针对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的心理社会治疗所展开的研究。

1.2 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的心理社会治疗方法简介 到目前为止,有两种针对儿童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的干预措施,即儿童团体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al group therapy for adolescents:CBGTA)和儿童社会效果治疗(socialeffectiveness therapy for children :SETC)。这两种治疗方法都是模仿成年人社交焦虑障碍的治疗方案建立起来的,其共同点都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并且都需要对儿童进行社交技能的训练,社交技能训练在两种治疗方案里都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也是治疗社交焦虑与其它焦虑的差别所在。

在CBGTA的治疗方案里,社交技能训练包括给儿童传授一些细节性的社交技巧,例如,怎样接受他人的表扬,怎样提问,怎样变得自信,怎样识别合作者的情绪并做出适当的反应等等。CBGTA社交技能训练中的创新性成分是在每阶段的训练过程中使用"快餐打断"(snack break)式进行"微量暴露练习"(miniexposure exercises),即不仅要求儿童暴露在其他人面前吃快餐,而且在吃快餐时还经常被打断,通过这种方式来介绍与加强各种社交行为。

SETC是专门为青春前期的儿童设计的,社交技能训练除了传授一些类似于CBGTA社交技巧外,其创新性在于增加了一种"同伴共同参与计划"(peer generalization programming)的活动,即在同一个社区里的社交技能好的同伴也和社交焦虑障碍儿童一样参与计划好的活动,这就给患儿提供了一个模仿适宜行为的机会,并且学会友好地对待同组的成员。在每次社交训练结束后,接下来让其在自然情境中通过进行有趣的小组活动如打保龄球、钓鱼等,使他们有机会与内心羡慕但又回避与之交往的儿童进行交往,从而使他们逐渐社会化。

1.3 有关儿童认知行为团体治疗和社会效果治疗疗效的研究 Albano(1995)等[5]对5名患儿进行治疗,年龄为13~17a,治疗以小组形式进行,共16次,其中4次有选择性地安排一些家庭成员参与,前2次主要是给儿童与父母讲解社交焦虑障碍的性质、维持其症状的因素及治疗过程;在第8次治疗中,儿童与父母都参与一次关于家庭因素在维持SAD中的作用的交流训练;第15次治疗中,父母观察儿童在暴露任务中的表现,并且交流他们对治疗的期望及在本次治疗中的收获。治疗后,虽然没有临床资料显示其疗效,但是,经3mo的治疗,80%的SAD患儿症状显著减轻;1a后,所有儿童不再符合SAD诊断标准,1名儿童症状明显改善;并且,父母与儿童本人也报道其积极情感增加,人际关系质量提高,经过治疗后全部被试的身体健康状况均有所改善。

Hayward(2000)等[6]以35名符合SAD诊断标准的女性青少年为被试,把她们随机安排到治疗组(12名)与非治疗组(23名)。结果发现,通过儿童与父母诊断问卷调查表明,治疗组与非治疗组相比,治疗组45%的儿童不再符合SAD的诊断标准,而在非治疗组只有5%。并且在单相重型抑郁症的治疗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治疗组只有18%的儿童符合重型抑郁症的诊断标准,非治疗组却有41%。虽然研究结果表明CBGTA是很有前景的方法,但1a后,治疗组与非治疗组符合SAD诊断标准的人数却没有显著性差异(40%和56%),用成人社交恐怖症、焦虑症调查表(SPAIA)评定其平均得分分别是96.4与99.2。

以上两个研究表明,CBGTA对治疗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是有效的,不但使SAD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而且情绪障碍、其它焦虑障碍以及所有被试的身体健康状况都有明显改善。但是疗效的维持只有在Albano的研究中得到了证实,因此,在CBGTA的治疗方案里必须注重加强疗效的巩固方案,有研究者也正在进行相关的工作。

Beidel[7]等人进行了对照性研究,比较了SETC组和其它治疗组的疗效,他们以67名8~12a的儿童为被试,这些儿童均符合SAD的诊断标准,把他们随机安排到SETC组或其他治疗组,其他治疗组在会谈次数及时间、治疗师的接触、社会暴露任务等方面与SETC组基本匹配,不同的是SETC组进行的是个性化治疗(the inpidualized nature of SETC)。结果发现,在SETC组,67%的儿童不再符合SAD的诊断标准,但在其他治疗组却只有5%。并且用儿童社交恐怖症、焦虑症调查表(SPAIC)评定,两者的差异也非常显著(53%和5%)。在进行6mo的治疗后,SETC组85%的儿童不再符合SAD的临床标准,且儿童本人、父母及其他评定者都认为患儿的社交表现明显提高。

以上的研究表明,SETC的疗效不仅是长期的、显著的,而且该研究还排除了其它非特定因素的干扰,其结果是可信的。因此,对青春前期的社交焦虑障碍儿童而言,SETC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但是,仅仅由一个研究得出的结论毕竟是有限的,我们还应该进一步进行相关的研究。

1.4 研究的改进与创新 通过广大研究者的努力,对儿童青少年社交焦虑的心理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相关的研究还很少,得出的结论也有限,对于将来的研究应着重强调以下几个方面:(1)团体治疗方式与个别治疗方式进行对照研究,以便确定最理想的治疗模式;(2)通过研究确定治疗以多少次为最佳;(3)各种治疗方法中的治疗要素对疗效的影响因素;(4)同伴共同参与计划的治疗方法有较好的疗效,其优点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相关的研究。

另外,在以上所报道的研究中,对疗效的评估还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创新:(1)在模棱两可的社会情境中评估儿童、父母及家庭成员的问题解决策略;(2)让儿童写两周有关自然情境中社交活动情况的日记;(3)对儿童的自信与亲社会行为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评估。通过以上多种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估,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SAD的干预措施能否推广。

最后,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还可以尝试采用以下手段对疗效进行评估:采取经验取样法(如电子日记)对社交活动、消极或积极的情绪的趋势进行定性定量评估;采用实验室实验法评估某些社交技能,如笑、自我揭示的互惠等;把评估纳入"积极心理学"体系中,构建诸如幸福、善良、勤奋等人格特质。

2 心理药物治疗

目前尚缺乏针对儿童或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进行药物治疗疗效的总结性研究。Birmaher(1994)等人[8] 的开放性试验表明,SSRI对治疗有多种焦虑障碍的儿童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但是因其结果不是针对特定的焦虑障碍的,因此对青少年来说是否有同样的结果不能从资料中得以证实。Mancini(1999)等[9]报道7例有广泛性社交障碍的儿童(7~18a)应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收到了较好的疗效。总之,这些结果指出,SSRIs对于儿童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的疗效还应通过双盲试验、安慰剂试验等对照研究来进行证实。

由于没有对照性研究来证明药物治疗对儿童青少年广泛性社交焦虑障碍的疗效,对许多儿童病例,儿童精神学家只能求助于成人的标准来进行推断,因此以往研究的意义也很有限。对成人社交焦虑障碍的研究提示,MAOI类、氟西汀和其它SSRIs类药物治疗成年人社交焦虑障碍有效。尤其是SSRIs类药物是治疗成年人社交焦虑障碍较有效的第一线药物。尽管如此,值得一提的是在使用药物治疗儿童社交焦虑障碍时还是必须谨慎,主要基于以下理由:首先,Kearney(1998)等[10]发现,在对有各种焦虑障碍儿童(主要是强迫症与厌学症)进行药物治疗的回顾中,大部分的研究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使用心理治疗作为辅助治疗,由于各种障碍与各种治疗方法交叉在一起,所以得出的结论是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的共同效果;其次,对成年人进行精神病学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在何程度上可以推广到儿童青少年,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均未知。因此,一般认为,药物治疗不应被用作儿童焦虑障碍的唯一干预措施,而是作为心理治疗的辅助。但是,还没有研究比较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这两种联合治疗中究竟哪种治疗方法对治疗社交焦虑障碍更有效。Heimberg(1998)[11]等最近以有社交焦虑障碍成年人为研究对象,比较了苯乙肼与安慰剂,认知行为治疗与"安慰剂"(支持性心理治疗)的疗效,结果发现,治疗12w后,通过多种评估工具的测量,两个治疗组均有同等的作用,均显著优于安慰剂组。这些研究都在探讨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及联合治疗的疗效。

3 结语

尽管目前对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的认识和理解仍然是初步的,所进行的研究也很有限,但毕竟已经引起人们的研究,尝试深入了解这种障碍的病因学、症状学、流行病学,试图提高诊断及评估的正确性,从而开展有效的治疗。以后应进一步进行各种方法、疗效的对照研究,采取各种评估方式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估等,这将有助于对青少年社交焦虑的进一步理解和更有效的治疗,从而提高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李元吉,汤宜朗,蔡焯基.社交焦虑研究进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3):184

[2] Heimberg R G, Stein M B,Hiripi E,et al.Trends in the prevalence of social phobia in the United States:A synthetic cohort analysis of changes over four decades[J].European Psychiatry,2000,(15):29

[3] Beidel D C,Turner S M,Morris T L,et al .Psychopathology of childhood social phobia[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1999,(38):643

[4] Silverman W K,Kurtines W M,Ginsburg G S,et al .Treating anxiety disorders in children with group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99,(67):995

[5] Albano A M,Marten P A,Holt C S,et al.Cognitivebehavioral group treatment for social phobia in adolescents:A preliminary study[J].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1995,(183):649

[6] Hayward C, Varady S,&Albano A M,et al.Cognitivebehavioral group therapy for social phobia in female adolescents: Results of a pilot sthdy[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2000,(39):1

[7] Beidel D C,Turner S M, Morris T L. Behavioral treatment of childhood social phobia[J].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91,(22):205

[8] Birmaher B,Waterman G S,Ryan N, et al.Fluoxetine for childhood anxiety disorder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1994,(33):993

[9] Mancin C,Oakman J m,Boyle M,et al.,Serotonergic ag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social phobia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A case seris[J].Deprssion and Anxiety,1999,(10):33